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东晋无敌铁军-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徽之轻笑道:“夏王殿下这一局,徽之却是看不明白。”

    “想来王王公子来时已经用过餐了。”高敬宗又劝道:“这是青炒熟不上碾的青茶,不知王三公子喝不喝得惯。王三公子请茶!”

    王徽之这才把主意力放在眼前的茶上,高敬宗所饮的茶并不是这个时代的茶,而是炒茶,低眼看去,只见汤水碧绿清透,热香盈盈,不见丝毫羊油的膻气,更没有葱姜奶的杂味。王徽之轻轻偿了一小口,微微皱起眉头,随即舒展:“略有苦涩,却是回味无穷。好茶,好茶……”

    高敬宗大乐,忍不住赞叹道:“王三公子是少有识货的雅人。”

    ……

    王徽之盯着高敬宗道:“殿下虽与徽之的二哥有过节,但是对于夏王殿下的为人,徽之还是佩服的……”

    高敬宗道:“王二公子与孤王,并非私怨恨,人在江湖,身不由已!”

    “身不由已!”这句话似乎是触动了王徽之的心事,不由得出神长叹:“身不由已……”

    高敬宗道:“开罪琅琊王氏,罪不致死吧。相害相较取其轻,我也只好选择下策了。”

    高敬宗起身,冲王徽之深深一辑:“请受敬宗一拜!”

    王徽之并不为所动,坦然受之。

    高敬宗:“或许王三公子不信,这么说吧。我北府军民百成,皆在北方,能不能熬过这个冬天,实在是未知之数。”

    这下,王徽之:“懂了!”

    在众人眼中,高敬宗有过人之处,至少两败燕国,收复失地,活人百万,绝对是一个了不起的壮举。然而谁也不知道,高敬宗其实是有苦自知。高敬宗的胜利,来得非常偶然。如果不是慕容雋借刀杀人,削弱慕容垂和慕容德的力量和名望,光依靠北府军,恐怕到现在还在符离城玩泥吧呢。

    只要开春,慕容雋就会亲率燕国大军南下,到时候真刀真枪的硬扛,高敬宗连半分把握都没有。

    高敬宗主动招惹王凝之,主要还是向褚蒜子示好,释放善意。得罪琅琊王氏和天下士族,从而让褚蒜子放心自己。事实上开罪不开罪琅琊王氏,下场都是一样的。凭借东晋士族门阀的尿性,高敬宗就是向他们跪下来磕头,他们也不会出力辅佐他,帮助他。

    故意制造这么一出矛盾,但是后果却是高敬宗没有想到的。这个时候,能和琅琊王氏缓和矛盾,绝对要缓和矛盾,意气用事,还不是时候。别说东晋朝廷,就算区区一个王氏,也可以轻易玩死高敬宗。

    王徽之走了,高敬宗不明白他的懂了是真的懂了,还是假装懂了。不过这个过程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脱身之策,需要尽力提上日程。

    如果实在找不到可以坑的人,那只有制造一场人为的意外吧。

    高敬宗这个时候,突然发现王徽之走了之后,居然留下一个信封放在桌子上。高敬宗轻轻拆了信,顿时目瞪口呆……好大的手笔。

    谢道韫出现探头看着信,也露出一副仿佛见鬼的神情。

    “良田百倾。”

    倾在在中国古代代表的不是一万平方米,而是一百亩。特别是在建康附近的田地,已经被炒成了天价,这可真不是闹着玩的。

    谢道韫叹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琅琊王氏就是琅琊王氏,不出手则矣,一出手就让人无法拒绝。”

    “太好了,真是天助我矣!”高敬宗笑道:“这个地契来得太是时候了。”

    谢道韫道:“高郎真准备接受琅琊王氏的施舍?”

    “要,干嘛不要啊!”

    “这是赤裸裸的侮辱!”

    “我还巴不得他们天天侮辱我呢!”高敬宗贱贱的笑道:“一万亩地,能值多少钱?其实钱不钱的,我还真不看重,我看中的是那些佃户!”

第319章 老死不相往来

    就在高敬宗准备过把地主瘾时,突然冉裕过来,轻声道:“北边来信了!”高敬宗接过书信,调头就朝书房走去。这两封信是徐敬宣用内卫的渠道传过来的,速度已经是最快了。然而高敬宗看了看了信封上日期,居然是四天之前。

    从睢县到建康其实也就一千多里,在后世高铁最多两个小时,然而在这个时代却足足需要四天时间。面对这样的速度,高敬宗是不满意的,可是考虑到其中将近三百里的范围属于东晋治下,内卫不能明目张胆的传送信息,只好作罢。这次急信共两封,其中一封是崔逞书写,措辞严谨,用词华丽,告诉高敬宗北府军军民户籍已经统计完毕,其中民籍共四十九万七千五零三户,合计八十六万九千四百六十二人。

    崔逞的信中告诉高敬宗,内史府通过积极调配物资,组织百姓自救,目前已经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燃料问题得到解决,基本上解决了过半百姓御寒衣物,以及全军御寒冬衣的难题。只是有部分百姓和军士冻伤,药品奇缺,希望高敬宗想办法在建康采买一批。

    籍戡的信则采取半文半白,高敬宗看着并不吃力。籍戡告诉高敬宗,按照高敬宗的计划,军队已经完成初步裁军工作,全军规模缩减至十九万人马,其中第一、至第八中郎将府把军中四十五岁以上以老弱裁撤,共得兵员十五万人马,三个辎重中郎将府共计四万人马。全军着甲率过半,兵刃短缺问题,依旧存在。将作监生产的甲胄和兵刃,陆续装备部队,预计四月份就可以完成全军换装工作。

    看完这两封信,高敬宗的悬着的心非但没有减弱,反而不安感更加强烈。目前北府军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而慕容隽绝对不会给北府军这个机会慢慢发展。四月换成的换装工作,燕国肯定不会坐视,如果没有意外,高敬宗甚至可以肯定,未必会等到开春,二三月份,燕国就会发动新的攻势。

    看着高敬宗眉头皱起,谢道韫不解的问道:“高郎,睢县既没有噩耗,为何还如此苦恼?”高敬宗沉声道:“这两封信其实都有问题?”

    “有什么问题?”高敬宗拿着信封递给谢道韫,谢道韫看了一会儿,不解的道:“没……”突然谢道韫气愤的道:“这封信被打开过?”

    这时,高敬宗反而异常平静:“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建康毕竟是朝廷的天下,褚太后以一介女流,让朝廷中众老狐狸俯首听命,岂会没有几分手段?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信使肯定在路上被迷翻了,这两封信早已被豢抄,这的豢抄的信摆在褚太后案头时候,我还没有收到……”

    冉裕又惊又怒:“这也太卑鄙了,不是男子汉大丈夫所为!”

    谢道韫道:“人家为根本就不是大丈夫,也不是男子汉!”

    冉裕道:“这么说,这些事情那个老娘们也知道了?”

    高敬宗道:“我与崔内史曾有相约,信的内容写在数字里,第一个数是四。说着高敬宗取出一本《道德经》手抄本,然而打开内容,谢道韫却发现这根本就是一本胡乱写的东西,完全是驴唇不对马嘴。

    高敬宗却道:“这信的内容主要其实就是四九七五零三八六九四六二。”高敬宗用笔在这本道德经上画出、“非”、“常”、“危”、“急”,“燕国异动”,“还请速归”这十二个字。

    谢道韫与冉裕望着这十二个字膛目结舌。谢道韫道:“还是高郎聪慧。”

    高敬宗道:“我现在必须回去,恐怕褚太后不会放我回去啊!”

    冉裕道:“那就杀出去,我已经严命第四、第五中郎将府随时待命,他们会接应,我们出奇不意,闯出建康至少有五成把握。”

    “我也知道咱们有机会杀出去,只要仔细谋划,总有机会的!”高敬宗一听这话悠然变色:“但是我却不能这么做。”

    “为什么?”冉裕问道:“我们还真由他们摆布不成?”

    “我们万万不能两线开战!”高敬宗叹了口气道:“一旦燕国来攻,我们必须全力以赴,还不见得可以抵挡住燕军军队的反扑,如果晋国落井下石,那么腹背受敌的我们,连一个月都坚持不了!”

    冉裕不假思索道:“怕什么,死就死呗!”

    高敬宗没有接冉裕的话。

    谢道韫想了想道:“高郎,何不在建康找一个护身符?”

    “护身符?”高敬宗看看冉裕欲言又止,他摇摇头踱到一边,回头又看看冉裕的模样,打量一番,目光渐渐变得怪异起来,冉裕被他看的心里有点发毛,他上下看看自己,不觉有什么特别,忍不住问道:“看我做什么?我身上有什么不妥?”

    “没什么不妥。”高敬宗目中微微露出一抹笑意:“英台说得对,我必须找一个护身符,朝廷中对我是避之不及,自然找不到护身符。现在我倒是想起或许可以另辟蹊径。”

    “不错,正是另辟蹊径。”谢道韫笑道:“正所谓‘布衣卿相、一品白衫’,做不了卿相,若有了卿相一般的声望,谁想动高郎,也得掂量掂量……”

    高敬宗摇摇头道:“这只是一个办法,见效太慢,现在还有一个见效最快的办法!”

    “四郎,收拾一下东西!”高敬宗用不容置疑的语气道:“五百亲卫军,你带走三百,快速返回睢县,持我手令,权北府军大都督,节制诸军!”

    听到这话,冉裕毫不犹豫的道:“不行,要走一起走,要留一起留,咱们是兄弟,我不能丢下你不管!”

    “不行,这事没得商量!”高敬宗缓了口气道:“你要是不走,咱们谁也走不了,你要是走了,我反而更有机会回去!”

    冉裕怒道:“我不走!”

    “你敢!”高敬宗道:“你若不走,就是不认我这个兄弟了,咱们以后就各奔东西,老死不相往来!”

    “你……”

第320章 越来越损

    高敬宗道:“别瞎想,没你想得那么复杂,褚太后留我在建康为人质,目的就是忌惮咱们北府军,可是北府军一旦有了新的都督,她再扣我为人质有何意义?所以,那个时候,她定会放我回去,跟你夺北府军的控制之权,一旦北府军分裂,或者内讧一起,正如她的意!”

    冉裕担忧的道:“可是,你在这里我不放心!”

    “没什么不放心的!”高敬宗道:“现在我就再去找一个护身符!”

    ……

    在建康城城门即将关闭的时候,冉裕率领夏王府亲卫军骑兵出城,晋军守城城门校尉仔细探查一番,发现并没有高敬宗的影子,直接放行。

    就在冉裕出城的同时,高敬宗换了一身白色新长衫,羽扇纶巾,高敬宗笑道:“英台,你看我这样行吗?”

    “装扮倒是有了,只是还差点什么……”谢道韫摇摇头道:“不能这么走路,要狂,要傲,下巴仰高点,眼睛往上看,脚底下就是门槛儿都不带低头的,对对对,这才是名士的风范?”

    高敬宗笑道:“我要是敢这么出去,估计五分钟会被揍三次!”

    谢道韫道:“怎么可能?”

    高敬宗趁着华灯初上,带着男扮女装的谢道韫,还有手持宝剑的红袖添香,又带着宦官沈七,趾高气昂,迈步走向秦淮河畔。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崇尚奢侈的年代,尽管才华灯初上,秦淮河畔就开始人来人往,车如流水马如龙,推车的、摆摊的,叫卖声不绝。桥下河水荡漾,小船儿穿梭往来。尽管秦淮河艳名远播,可是高敬宗却没有看到沿街拉客的老鸨和妓女,反而是丝竹悠扬……

    高敬宗把玩着手中折扇,纵声高歌起来:“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楼上一间小阁,一位面如冠玉的白衣公子正立在窗前凭栏望着,高敬宗一行人,特别是那一对双胞胎姐妹花剑婢,煞是显眼,登时落入他的眸中。一听高敬宗高歌,他脸上登时露出好奇的神情,可是当他看到高敬宗身后的谢道韫,顿时脸上露出惊诧莫名的神色。

    这名公子不是别人,正是谢安之子谢琰。

    历史上的淝水之战,是谢安子侄打的,子就是他的儿子谢琰,侄自然是谢玄。

    对于陌生人来说,谢道韫自然可以隐人耳目,然而对于异常熟悉的堂弟来说,谢道韫无论如何改装,都无法瞒过他的眼睛。

    然而,高敬宗却带着谢道韫转而冲着“妙音阁”而去,这下谢琰的表情更加精彩了,作为建康士族子弟,岂会不知道所谓的“妙音阁”就是风月之地?这高敬宗居然带着谢道韫去那种地方?

    高敬宗还以为自己此时已经是很欠揍的了,可是没有想到进入妙音坊之后发现,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厅间居然还有一个更加骚包的“名士”。“名士”厚颜无耻地道:“……姑娘你这么想便不对了。其实这勾栏之中厮混久了,挂牌纳客只是早晚的事。你一看那吴风情冶艳,一身媚骨,未必便不是此道中人,既在青楼,还谈什么清白呢?如果姑娘有意,范某可以为你赎身……”

    位于幕后的那名年轻的青衣抚琴姑娘气的娇躯乱颤,一双粉拳握得紧紧的,指甲都刺进了掌心。青衣女子娇叱一声:“滚出去!”

    那名士一呆,随即勃然大怒:“我好言相劝,你竟对我口出恶语!”

    青衣女子杏眼圆睁,再喝一声道:“滚!”

    名士恼羞成怒道:“我给你指的阳关道,你不走,好好好,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便说得你这样不识时务的人了,如此下去,你要么嫁个达官贵人为婢妾,要么沦为侍人枕席的一介娼妓,我范邕便瞪大双眼看着,看你是怎样一个下场!”

    谢道韫和红袖添香早已气得发抖,高敬宗看着名士瘦成一把骨头,估计武力也不会高到哪里去。顿时大叫道:“她的下场你现在看不到,你的下场肯定是马上就看到了!”

    范邕扭头怒吼道:“谁敢管小爷闲事?”

    “呯!”回答他的就是陡然一拳。高敬宗一拳捣在范邕的鼻子上,鼻子是人体软弱的部位之一,仅次于眼睛,纵然高敬宗并没有什么武功,这一拳含恨而发,顿时打得范邕鼻血长流。

    范邕瘫倒在地,高敬宗上前骑在范邕身上左右开弓,噼里啪啦乱打一气。

    高敬宗不怕惹事,更不怕事情闹大,照着范邕的脑袋上连揍十七八拳,打的范邕眼睛泛白,口吐血沫。范邕稍微缓过来之后,立即张嘴道:“汝安敢殴我!且容你得意一时!差役稍顷即至!定会打烂汝之狗头,再来,未爽矣!人母之!食便之!”

    高敬宗长吸一口气,可别说这么乱打一气,自己的拳头也疼痛不堪,高敬宗举目跳望,发现周围众人纷纷侧目。高敬宗突然看到案子有一个青铜制的香炉,分量莫约七八斤重,大小正合适,高敬宗起身,拿起香炉朝着范邕的脑袋上砸去。

    老鸨不怕打架,看着高敬宗也是一副名门公子打扮,任由他们狗咬狗去,可是这香炉可是要命的,弄不好一下子就要了这位范公子的命。

    老鸨一下在抱住了高敬宗的腿,嚎嚎大哭:“公子请高抬贵手,要是出了人命小店担当不起……”

    范公子虽然不是出身江左四大家族,也不是北侨四大家族,然而其父范汪,却是如今大晋的安北将军。在仕林间非常有名望。范汪少孤贫,六岁过江,依外家新野庾氏。也可以说是范氏是庾氏的外枝家族,尽管此时庾氏已倒。反而范汪成为桓温对敌方拉拢的对象。所以近几年范汪的官运享通,做了不到两年中书侍郎,转安北将军,此时徐扬刺史郗愔告病假,而范汪则成了新任安北将军徐扬二州刺史。

    范氏也是新兴将门,地方实权派。其实能在建康开起来风月场子的人,都有几分背景。比如这个妙音坊有三大老板,其一就是吴郡陆氏,其次是吴郡顾氏,再次则是拥有一成身股的刘燕燕。

    高敬宗一想也是,没有必要跟这个老鸨过意不去。

    此时范邕已经陷入半昏迷状态,尽管依旧从嘴里冒出一连串的脏话,这一刻,这家伙的嘴巴和脑子是没有联系的。

    不能再打了,再打的话会把这家伙活活打死的,地上已经布满了这家伙的呕吐物……

    高敬宗自己也有些累了,随便找个座位坐下来,拿着桌子上的葡萄酿酒壶,倒在杯里,一小口一小口的品尝……

    “兄台好身手啊!”一个白白胖胖的名士靠过来跟高敬宗没话找话。

    老鸨则是眼泪鼻涕横流:“公子,小底没法交待啊……”

    高敬宗傲然道:“某家敢做敢挡,高敬宗是也!”

    白白胖胖的名士一听高敬宗自报家门,脸色顿时大变:“兄弟见谅,在下突然想起还有要事,改天再与兄台不醉不归……”

    说着转身离去,而其他客人则是一副如同见鬼一样的神情,仓惶而逃。

    高敬宗哑然失笑道:“唉,我发现我成狗不理了!”

    “狗不理!”谢道韫愠怒道:“你这张嘴越来越损了!”

第321章 十取四

    恋上你 A ,最快更新东晋无敌铁军最新章节!

    就在高敬宗与谢道韫对答的过程中,范邕的扈从就围了上来,这一群青衣短衫的扈从先前都在下院吃酒,忽闻范邕被人揍了的消息,就一窝蜂似的冲了过来。

    事实上以范邕的身份和地位,带不带扈从都是一个样。作为建康城城中有名的小霸王,一般人根本就惹不起他。而能惹起范邕的人,他们这些扈从也不敢动手动人。范邕的扈从头目原本七分醉意,可是看到范邕被人揍得快没人形,此刻已经醒了八分。

    看着身后蠢蠢欲动的下属,再看着高敬宗有恃无恐的模样,顿时冷声冲老鸨喝道:“谁人吃了熊心豹子胆?胆敢殴伤我家公子?”

    老鸨满头大汗地道:“这位是夏王殿下,北府军大都督,夏王殿下与范公子不打不相识。两位贵人只是偶生冲撞,切勿动手伤了和气。”

    那范邕的扈从头目脸上阴晴不定,红袖添香却“呛啷”一声,抽出宝剑,一片雪亮的钢剑让大厅寒光一片。

    老鸨一看这个情况,顿时吓得魂飞魄散,正欲上前阻拦双方互殴,却见那扈从头目动作更快。那扈从头目一下子跪在高敬宗面前,脸上堆满笑容:“原来高大都督当面,久仰久仰,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

    高敬宗一愣,他还真想问问:“你到底是哪一边的?”却见那头目冲其他扈从喝道:“你干什么?岂可对高大都督无礼?”

    头目说罢,指挥其他扈从抬起范邕,头目查看范邕的伤势,发现并无大碍,顿时松了口气。好在只是皮外伤。如果范邕残了,或者死了,他就算不想得罪高敬宗,那也只能得罪了。头目冲高敬宗躬身道:“高大都督见谅,我家公子吃醉了酒,无意冲撞都督虎驾,还望都督莫与我家公子一般见识,请都督大人不计小人过……”

    高敬宗却也知道伸手不打笑脸人,如果再这样纠缠不休,未免太着痕迹了。只好借坡下台:“好了,此事就算了……”

    “多谢都督大人不计小人过……”

    ……

    就在范邕主仆离去之后,高敬宗与谢道韫闲坐片刻,忽地响起一个圆润的女人声音:“多谢高大都督……”

    珠帘一晃,便闪进一个妙龄少女。高敬宗这时才得以窥她容颜,一眼望去,这女子生得软媚着人,娇艳无俦,确是个难得的美人。进得屋来,她那盈盈双眸微一流转,风情撩人,就连谢道韫这个女人都看得心旷神驰。

    “姑娘不必客气,举手之劳而已!”高敬宗怔怔望着这个刘燕燕,突然感觉腰间软肉陡然一疼,侧目望到谢道韫咬牙切齿。

    高敬宗疼得面目抽搐了,赶紧闭了眼睛,谢道韫这才松开手。

    刘燕燕阅人无数,轻易就看出了谢道韫是女儿之身。不过她也没有贸然点破,缓缓落坐:“高大都督今日是想来听曲,还是听琴?”

    “既不是来听曲,也不是听琴!”高敬宗脸上露出神秘的笑容,微微俯身道:“呵呵,刘姑娘,高某此来,只要你答应高某一件事,高某帮助姑娘成为天下花魁……”

    刘燕燕正自雀跃的芳心顿时一沉,再看高敬宗时,他脸上神秘的笑容似也带上了几分淫邪之意。那他想要什么?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自己一个女儿家,有什么值得让他打主意的?他所图的,原来也和范邕一般无二。

    这也不怪刘燕燕会多想,事实上她最大的本领有三样,琴、乐当然还有自身的姿色。作为这个圈子里的人,卖艺不卖身是她的底线。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不分不在意自己的清白之身,一旦自贱身价,日后就如一般娼妓无二。

    高敬宗也和范邕这个登徒子一样吗?男人,怎么都是这个样子?刘燕燕心中闪过一丝悲哀,强自欢笑:“不知……大都督让燕燕答应什么?”

    高敬宗看着谢道韫,谢道韫会意,就拿出一张写满字的纸递给刘燕燕。

    刘燕燕认真看着上面的字,顿时奇怪万分。这是一张购买“妙音阁”的协议,上面购买金额一项留空白,显然是价钱可以商榷。看着这个协议,刘燕燕既是明悟,更加迷惑。她用询问的目光望着高敬宗:“大都督莫非……想要……”

    高敬宗淡淡一笑:“不错,想来你是猜测到了。高某日后定在要建康生活,身居建康生活不易,高某也想置下一份产业。然而建康城外置田不易,况且在下也不喜打理农务,所以想买下妙音阁,好生经营一番。高某心中,还有一些奇思妙想,若是能一一实现,我有把握,让人们只要到了建建城,不管是饮酒、歌舞、关扑、杂剧、餐饮、娱乐、洗浴等等,都要想起这里,那时,姑娘还怕不能稳居天下花魁之位吗?”

    刘燕燕还没有开口,一旁的老鸨却呼天抢地的哀嚎着:“高都督可怜可怜小人吧,小人上有八十岁老母,下有不足岁的孩儿,全家老小可全指望着这座妙音阁吃饭啊。……”

    高敬宗并没有理会老鸨。刘燕燕露出迟疑之色而是,怔怔的望着高敬宗出神:“大都督想法虽妙,恐怕……”

    刘燕燕并没有把后面的话说出来,说出来的话,恐怕会有点伤人。妙音坊有三大老板,其一就是吴郡陆氏,其次是吴郡顾氏,再次是刘燕燕自己的身股。要说刘燕燕的身股其实就是一个象征意义上的股份,而最大的还是顾氏和陆氏。

    作为东晋江左四大门阀,吴郡顾氏和吴郡陆氏的实力,恐怕琅琊王氏还要弱上几分。作为土生土长的江左人士,顾氏和陆氏所拥有的人脉和实力,超呼人们的想象。高敬宗的身份虽然显赫,要想从顾陆二氏手中“买”走妙音阁,恐怕无疑是痴人说梦。

    “高某知道此事在姑娘眼中未免有些意想天开!”高敬宗顿了一顿道:“事实上胜于雄辩,姑娘且试目一待。”

    刘燕燕嫣然一笑:“若公子果然做得到,燕燕今后愿鞍前马后,听凭公子驱使。”

    高敬宗“呵呵,那好,我虽不怕姑娘反悔,但……空口无凭,还请立字为据,免得以后咱们伤了和气。”

    高敬宗立即提出签下契约,此约由谢道韫执笔,就高敬宗收购妙音阁之后与刘燕燕如何合作、如何分成等具体事项仔细商议了半天,写下了一式两份的契约,双方签字画押,各自揣入怀中。

    高敬宗并没有打算在建康城置办实业的打算,因为在这个时代无论他多么努力,褚蒜子或者东晋朝廷一句话就可以让高敬宗的努力付之东流。高敬宗选择了娱乐行业。其目的有三,

    第一,做东晋的娱乐大亨,商界闻人,知名度一高,这就是一层极好的保护色,而且可以获得实实在在的巨大利益。

    其次作为高敬宗这尴尬的身份,经商本身就是一层极好的保护色,谁会相信一个整日锦衣玉食、混迹美人窝里的市侩商贾怀有志在天下的野心?

    其三,就是为了搭建一个情报渠道。在后世情色娱乐场所,一直是情报的重要来源之地。高敬宗在建康城中既没有耳目,也没有真正的盟友,高敬宗需要一个平台,寻找朋友和东晋朝堂官员之间联系的平台。

    谢道韫向高敬宗进言,这第一流的优伎赚钱的方法,那就是与公卿权贵仕绅名流们往来,为他们合纵连横、暗中合作牵线搭桥。以娱乐场所为纽带,高敬宗就可以做到耳目灵通,朝廷上下、市井之间,再无什么消息瞒得过他。

    而且还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建立广泛的人脉和庞大的根基。谢道韫给高敬宗的策略就是:“曲直并用、外圆内方,以图自保。”

    高敬宗的性格就像一颗顽强的小草,无论给他什么样子的环境,他都会想方设法活下去,生存下去。他像一条河,顺势而为,但不管流到了哪里,总要澎湃出属于他的一簇浪花,活出他的人生精彩。

    与刘燕燕敲定合作意向,高敬宗就把此事交给谢道韫运作。

    同时,高敬宗又转而向城外,琅琊王氏送来的一百倾田地。经过初步摸查,这一百倾田地,其中上田约二十倾,中下田多达八十余倾,共四百余户佃户耕种。

    这处田产位于建康的幕府山。传晋元帝过江,王导设幕府(参谋部)于此,故名。亦名莫府山。又因山多石,古曾称石灰山、白石山。

    而王徽之送给高敬宗的田产就紧邻幕府山,要说王徽之的目的单纯,恐怕高敬宗都不会相信。幕府山自晋元帝司马睿时起,就一直是东晋的军事重地,屯兵防守长江,属于战略要地。偏偏把这么一处田产送与高敬宗,如果说他的目的纯洁,那完全是骗人的鬼话。

    高敬宗按照惯例,作为主人去视察自己的田产。

    还没有来到幕府山,高敬宗就见沈七领着一个须发皆白的粗衣老汉过来。到了近前,沈七道:“殿下,这里幕府山的里正,想见见殿下!”

    那粗衣老汉赶紧行一个大礼:“小老儿见过夏王殿下,给夏王殿下问安了!”

    高敬宗看着一个可以做自己爷爷的老人跪在自己面前,上前扶起老汉道:“老人家快快请起……快快请起,当不得如此大礼!”

    “当得起,当得起滴,若殿下当起,这天下何人当得起?”老汉道:“小老儿我活了一甲子,五十年前跟随亲族逃难到此,做梦都想回家啊……现在好了……”

    高敬宗暗暗叹了口气,看样子这老汉和附近的佃户,都是一群可怜人。

    沈七适时插话道:“刚刚王管事已经做过了交割,王里正听说新主家是殿下,就想来见见。”

    “可不得来见见,这是祖上积了德啊,竟把殿下送到了咱幕山。王爷是大德之人,定会让咱们一天比一天富裕,一天比一好”

    “老人家言重了!”

    这老头儿还挺能说,开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