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东晋无敌铁军-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地区。在新疆地区有很多露出煤矿,因为气候原因,发生了自燃。几乎再也找不到可以直接开采的露出煤矿了。

    由于这个黑土山,拥有丰富的水源,上面长满茂盛的灌木丛,避免阳光直射暴晒,未形成可以让露出煤矿自燃的环境。

    这些采集回来的煤炭煤质非常高,热量大,储量丰富。高敬宗当既命令组织人力进行开采。不过这个时代运输能力,效率让人低得发指,寿张县距离廪丘不过一百五十余里,然而距离北府军军民集中之地睢县却足足五百多里,这在后世不过是驾车两个半小时的车程,高铁最多才一个小时。然而,放在这个时代却是非常遥远的距离,既然军队轻装前进也需要五天时间。百姓徒步而行,恐怕需要走个十天半月。

    面对众幕僚的诉苦,高敬宗当时就怒了:“难就不做了?这可是人命关天,没有这些煤炭,咱们至少会有三分之一的将士,六七十万百姓将会被冻死。你们于心何忍?”

    看到高敬宗发怒,大司马陈应拍了胸脯向高敬宗表示:“我一定尽力而为!”

    “不是尽力”高敬宗再次重申:“是必须办好,如果你办不到,本都督就着人把你这一身肥肉,炼成肥油烧了给百姓取暖!”

    陈应一听这话,吓得满头冷汗。

    突然,高敬宗脑袋中灵光一闪拽起陈应的胳膊问道:“我刚刚说了什么?”

    陈应道:“都督让臣……必须办好这件事!”

    “不,不是这一句!”高敬宗道:“你把本都督刚刚那句话完整的复述出来!”

    陈应怯怯的道:““不是尽力……是必须办好,如果你办不到,本都督就着人把你这一身肥肉,炼成肥油烧了给百姓取暖!”

    “对了,炼油!”高敬宗道:“咱们汉人几乎都是饿得皮包骨头,人身除了骨头就是肉,并没有多少油水,但是那些鲜卑人不同啊,他们生活水平好,天天吃肉,身上油脂不少,可以着人把埋掉的尸体挖出来,提炼尸油,关键的时候可以燃烧了保命,他们一生了无数的作孽,死了也不能便宜他们,让他们做最后一点贡献!”

    陈应一听这话,大急道:“都督不可啊,人死为大,若是都督下了这个命令,都督一世英名就全毁了!”

    “英名?”高敬宗不以为然的笑道:“名气再好,能当饭吃?还是能当衣穿?”

    顿了一顿,高敬宗想了想道:“这事也不能大张旗鼓,弄不好会把百姓吓坏了。好了,好了,这事你别管了!”

    “来人!”

    高敬宗冲着大帐外吼道:“去把徐敬宣徐将军请来!”

    时间不长,徐敬宣大步而来。

    徐敬宣满脸喜色大笑道:“都督大喜啊!”

    “大喜?喜从何来?”

    徐敬宣神秘兮兮的道:“封副帅已经将那批宝藏取出来了。最多半个月应该可以运到睢县!”

    高敬宗道“可是冉魏宝藏?”

    “正是!”徐敬宣道:“都督你不知道,封副帅这次可是搂草打兔子,不仅把价值一百三十余万金的财宝给都督取出来了,顺便给都督带了一个意外之喜!”

    “一百三十万金?居然有这么多?”高敬宗道:“太意外了!”

    “谁说不是呢?”徐敬宣道:“有了这笔财宝,咱们就可以缓口气了!”

    高敬宗点点头道:“可惜了,这都是冉皇帝留给四郎的财产,本都督愧对四郎啊!”

    徐敬宣沉默不语,脑袋里却运转飞快。此时北府军并不是只有高敬宗一个声音,冉裕作为冉魏国的四皇子,武兴王。在军中得到大批冉魏帝遗民出身的将领拥护,这个派系势力非常强大,随时都有可能威胁高敬宗的地位。

    徐敬宣突然在脑袋中生出一个念头,弄一个意外,让冉裕彻底消失。冉裕只要死了,冉魏国将领没有了效忠的对象,也只能效忠高敬宗。这个念头在徐敬宣脑袋中就像一个魔力的种子,飞快的生根发芽,飞快成长……

    高敬宗突然道:“敬宣,你所说的意外之喜是?”

    徐敬宣回过神,悠悠的笑道:“两个月前,燕国水冶镇的三万余名铁矿矿工举行了起义,他们南逃,遇到了封副帅,虽然被燕军围剿,加上缺衣少食,死亡惨重,如今还有一万余人皆投靠了都督。这批矿工封副帅并没有直接把他们整编成军,而是命一支轻骑,护送他们前往睢县大营安置!”

第273章 肠子悔青了

    声音在空气每秒可以传播三百四米,如果高敬宗的命令以音速传播,当命令抵达到睢县也要十多分钟,事实上高敬宗的命令传达速度,远比音速慢得多。即使传达到睢县也需要将近三天,而睢县政务厅接到命令,实施下去,至少需要三到五天。

    当高敬宗的应急办法下达时,悲剧已经发生了。

    睢县城外,传来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哭泣声,渐渐的哭泣声越来越大,慢慢汇聚成了一股铺天盖地的悲歌。

    牛车轱辘缓缓而行,不时的有流民抬着冻死的流民尸体放牛车上扔,不一会儿,牛车上已经堆成小山。

    一夜噩梦不断的郑诗诗,一大早就带着红袖添香二女,在数十名亲卫将士的保护下,来到城外。尽管高敬宗想了很多办法,去解决流民的御寒问题,可是由于动作稍迟,冻死的百姓仍多达千人。

    郑诗诗的眼睛里已经流不出泪了,红袖添香二女也双眼微红,应该也是哭过的样子。突然,她们听到了一阵撕心裂肺的女孩的哭声,一齐停住了脚步。不远处的路旁,一个黄瘦的女孩正扑在个死去的老人身上大声哭喊:“不上不!别拉走我娘!别拉走我娘!”

    郑诗诗看到这一幕,不禁黯然泪下。就在这时,一队队城管开始出现在灾民中,一个看着年纪不大,却须发皆白(寒霜)的汉子大声嘶吼道:“都别嚎丧了,赶紧的,不想都挪到战壕沟里去!”

    黄瘦的女孩,冲娘亲的尸体连磕三个响头,然后哆嗦着手,撕扯尸体上的衣服,然后穿在自己身上。

    红袖看到这一幕,勃然大怒:“贱婢,你还是人吗!”说着抽出宝剑,就要刺杀这名女孩。

    郑诗诗伸手一拦,叹了口气道:“算了,都是为了活下去!”

    “为了活下去!”

    “为了活下去!”

    红袖添香二女闻言心中更加悲愤。

    这些为了活下去的百姓,爆发了身体内的潜力,连滚带爬进入了被改造成地窝子的战壕、交通道或者防炮洞,甚至连碉堡中也住满了人。不过,让红袖添香非常不满的是,高敬宗那道“不养闲人”的命令被发挥到了极致。

    战壕、交通沟、碉堡全部被改成了一座座生产工坊,就连一些干不了重活的老人和孩子去纺纱织布,或是裁剪缝纫。

    原来陈应这个奸商看上了北府军庞大的人力资源,在酂县的时候,高敬宗订购买的戎服,陈应嫌江左人力成本太高,直接采购了原料,不仅购买了一大批染制好的黑色布帛,同时也购买了大量粗麻。中国古代就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这种经济体制下,百姓以户为单位就是一个小型经济体,一个家族几乎是一个微型国家。

    被陈应和崔逞组织起来的百姓,以女人统一进行纺织、裁剪缝纫为主要工作,而青壮年则做重体力劳动。比如打造兵刃或高敬宗弄出来的暖气炉。

    别看在后世几乎没有技术含量的暖气炉,在这个时代却让无数工匠伤透了脑劲,关键是铁皮不易打造。好在中国劳动人民最不缺乏的就是智慧。在工匠弄清楚高敬宗的铁皮用途之后,他们很快就找到了铁皮替代品——陶管。

    就在睢县大营的制衣工厂正式运营十天后,北府军将士的戎服已经完成了换装。只要是北府军将士至少都可以获得一套黑色制式戎服,尽管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夏装,不过却也统一了服装。

    随着高敬宗应急政策的全面实施,冻死冻伤的事件已经很少发生了。不过接到北府军共有四千余军民被冻死,数万人冻伤,高敬宗难过得一天都没有吃下去饭。

    看着已经反复回锅加热六次的饭菜,谢道韫看着哭丧着脸的魏大福,道:“交给我吧!”

    谢道韫端着饭菜送到高敬宗面前:“请食!”

    高敬宗头也不抬的吼道:“不吃,拿走!”

    谢道韫没有废话,转身就朝帐外走去,不一会儿帐外就传来“哗啦……”碗碟破碎的声音。

    谢道韫再次端着托盘款款而去,仍旧是简简单单的一两个字:“请食”

    “拿走,拿走,给你说了多少次!”高敬宗抬头,错愕的看着谢道韫道:“不用浪费粮食了,本都督不饿!”

    谢道韫不动声色,再次转身离开。不一会儿帐外再次传来碗碟打破的声音。

    谢道韫满脸温怒,再次而入。还没有开口高敬宗却道:“我的小姑奶奶,别摔了,算了怕了你了,你这都糟蹋多少粮食了,算我怕了你,我吃还不成吗?”

    谢道韫大惊失色:“你,你……你都知道了?”

    高敬宗接过饭菜,反问道:“知道什么?”

    谢道韫紧张的道:“我,我的身份!”

    “祝英庭?不对!”高敬宗不怒反笑道:“你应该叫祝英台对不对?”

    谢道韫微微顿首。

    高敬宗又道:“既然你是祝英台,可惜,本都督不是梁山伯,不过你应该是女儿身,对不对?”

    听到这里,谢道韫反而松了口气。知道自己是女儿身并不可怕,可怕的一旦自己陈郡谢氏的身份暴露,对高敬宗却不是什么好事。琅琊王氏一旦知道高敬宗跟自己有什么瓜葛,恐怕不会善罢甘休。王凝之可没有他父亲的雅量。

    高敬宗道:“本都督的书记官,怎么也要考查一番,你冒名祝英庭,到底是何居心?”

    谢道韫胸脯一挺,不悦道:“你想怎么样?”

    “不想怎么样,他配不上你!”高敬宗强忍着不吃饭,其实早已饿得前心贴后背了,他吃着米饭,嘴里嘟囔着:“他真配不上你,你嫁给他,注定会是一个悲剧!”

    “要你管!”谢道韫还以为高敬宗说的那个“他”指的是王凝之,这话入耳,谢道韫甚是受用,她口是心非的道:“你是我什么人?”

    高敬宗放下碗筷,正色道:“我是说真的,他配不上你。”

    谢道韫道:“跟你有关系吗?”

    “有啊!”高敬宗道:“我没来遇到你的话,你与我无关,遇到你了,自然跟我有关系了,明明知道那是一个火坑,我怎么可能让你再跳下去呢!”

    谢道韫道:“你不怕他背后的家族?”

    “哼!”高敬宗道:“怕,怎么不怕,不过我更怕你抑郁而终。”

    “我更怕你抑郁而终!”这几个字简直就像重锤,一下子击碎了谢道韫内心深处,最柔弱的东西。

    然而谢道韫却不知道,这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高敬宗根本就不知道谢道韫的真实身份,他知道的,只是祝英台。高敬宗所说的不怕,也不是说他不怕王凝之,而是说他不怕马文才。作为一个太守之子,废物点心,高敬宗没有害怕的必要。

    如今高敬宗虽然不是贵比王候,至少也不是区区一郡太守可以惹得起的。

    高敬宗在后来得知谢道韫的那个他居然是大书圣、右将军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的时候,肠子都悔青了。

第274章 将相本无种王侯自取之(上)

    “你不该……浪费粮食!”高敬宗抱怨道:“咱们的粮食不多,每一粒都是宝贵的,关键时候可以救命,可是你……,以后千万不要这样了!”

    “怎么样呀!”谢道韫看着高敬宗,眼眸中闪出一丝神采:“我没有浪费粮食啊!”

    “没有?这…这怎么可能?”高敬宗疑惑道:“我明明听到了声音。”

    谢道韫微微一笑,上前收起高敬宗面前的空碗碟,道:“眼见不一定为实,更何况是耳闻?只有这么一份饭食,刚刚我摔的只不过是几个空碗……”

    高敬宗听到这话陡然一怔,高敬宗正准备打趣祝英台几句,却听一名亲卫在帐外禀告道:“都督,崔长史急信!”

    高敬宗道:“进来!”

    一名亲卫头上热气腾腾,从怀里掏出一封带着汗迹斑驳的信。高敬宗没有迟疑,打开封信,看着看着,高敬宗的眉头皱了起来。阅毕,高敬宗将信函折起,脸上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

    “都督,睢县那边有何不妥么?”谢道韫关切的问道。

    高敬宗轻轻摇摇头道:“睢县没事,一切安好。”

    他顿了顿,似乎有些犹豫,最终却还是说了出来:“崔长史信上说,桓大司马参军已经已经抵达睢县,来意不明……”

    时间稍稍回转,当高敬宗出奇不意攻战睢县时,位于襄阳镇守的东晋大司马桓温得到了消息,桓温皱起眉头道:“我们都小看了高敬宗啊!”

    郗超一愣:“高敬宗?”

    “还以为高敬宗小儿不足为谋。”桓温点了点头,满脸苦笑道:“可是温却看走了眼啊——他居然大败慕容垂,占据了睢县,如果不出意外,此时已经吞并了梁郡十五城。”

    郗超愣了半晌,沮丧地垂下头道:“明公,超没想到此人……”

    “罢了……这不怪你。这是老夫看走了眼!”桓温叹了口气道:“终究差了一层,若是在其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拉他一把,我们就得一强援……可惜,咱们敷衍他的痕迹太明显了,恐怕高敬宗心中已经有了芥蒂……不过,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这点小事高敬宗应该不会放在心上,为了防个万一,留下日后见面的余地。还是与高敬宗互通有无……”

    “还是超去会会高都督吧!”郗超思索着,良久轻轻道:“不过,明公应该向高敬宗送上一份大礼。”

    “大礼?”桓温点点头,不过却又摇摇头道:“钱粮财帛,咱们也不宽裕啊!”

    “非是财帛,非是粮草!”郗超只好将话说得越来越明白:“高敬宗越来越强,对明公而言,未必会是好事,钱粮者自然是掌握在明公手中为好,如今高都督北伐克梁郡,大胜燕国,不重赏不足以酬其功,明公何不上书陛下,给高都督请功封爵。”

    桓温吃了一惊:“朝廷不是封了高敬宗夏邑县侯,讨贼大都督吗?还要如何请封?”

    郗超咳嗽一声,继续道:“朝廷出手未免太小家子气了,区区一个从三品侯爵一个正三品讨贼都督,如何配得上高都督的功绩。明公不仅要请,而且要大大的请功封爵,请朝廷封其为持节前将军,封爵夏国公!”

    “不错,不错!”桓温两只眸子在这一刻突然间爆出异样的神采:“如今朝廷上下都盯着老夫,盯着咱们西府军,这对我们极为不利。如今高都督拥有数十万强兵健卒,朝廷不仅不再为猜忌咱们西府军,肯定会拉着咱们西府军与高都督的北府军打擂。然则诸强相搏,最终胜出的并不一定是力量最强的……谁能从中取巧。谁能四两拨千斤,谁便能够最终得胜……”

    “明公英明!”郗超笑道:“只要明公为高都督仗义执言,无论朝廷同意与否,与明公何干?”

    桓温冷笑道:“嘉宾(郗超的表字)……此策高明,无论朝廷同意与否,咱们都不吃亏。老夫是要把这潭已经浑浊不堪的水搅得更浑,浑得谁也看不清水底下有甚么,浑得所有人都不知其深浅……”

    郗超道:“若论武勇,若论知兵高敬宗也是上上之才,比起刘司空(刘琨)祖车骑(祖逖)也不多让,高敬宗虽然聪明,却并不晓得天下的大局,更不懂朝廷的心思。”

    桓温点点头:“朝廷最怕的何事?还不是藩镇?最怕地便是藩镇坐大尾大不掉,威胁到朝廷的安危。五十年来,天下事莫不如此。王敦、苏峻为何会反?他们不反,朝廷就会弄死他们,为了身家性命,不反也得反。”

    “高敬宗高都督与王敦苏峻也不尽相同!”郗超道:“高都督未受朝廷一丝恩惠,全军从上到下,皆只知高都督,而不知朝廷,一旦与朝廷交恶,自立的机会更大。”

    “那又如何?”桓温笑道:“朝廷如何压得住高敬宗吗?”

    郗超顿时语塞,良久,郗超才道:“高都督现在虽说在拥兵数十万,但是毕竟崛起时间太短,这个劣势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弥补的。”

    “所以……这个劣势我要给他弥补上来!”桓温道:“高敬宗不是想用他的偏师经南阳,进攻洛阳,威胁河南吗?”

    郗超点点头道:“北府军前锋已经抵达桐山境内……与邓遐所部对峙。”

    桓温朗声道:“传令邓遐,所部撤到随郡(既隋州)”

    “明公,慎重!”郗超道:“莫要引狼入室。”

    桓温微笑道:“自家知自家事,老夫宁与高家小儿打交道,实在是因为看不上朝廷那种小里小气的行事,痛快人说痛快话,高敬宗若是有意南阳,老夫不吝助一臂之力!”

    这次郗超冒着严寒从襄阳来到睢县,除了是缓和西府军与北府军之间的关系之外,同时也是要亲眼看看北府军的兵马到底如何。说到底是,桓温与高敬宗结盟,主要是看高敬宗实力到底如何,有没有这个资格,若是高敬宗可以抵挡得住燕国的再次反扑,有实力掌握兖、豫、青、洛,襄阳方面会认真考虑未来是否有要和此人打交道的可能;

    对于郗超的造访,北府军上下非常重视。早在郗超自谪仙谷的时候,籍戡就一路陪同。看着睢县城外密密麻麻的从地底升起的热气。郗超好奇的问道:“这地下莫非还有什么玄机?”

    籍戡还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不过崔逞却道:“这地下住的都是流民,都督见百姓流离失所,就命卑职将流民移至战壕内安置。”

    “有点意思!”郗超对高敬宗越来越感觉好奇。

第275章 将相本无种王侯自取之(下)

    面对城外连绵的地窝子,郗超好奇的问道:“高都督为何将流民安置在地下?建造房子不比建造地室更简单吗?”

    崔逞道:“都督一直发动流民建造房屋,可是建造得再快,也赶不上流民涌过来的速度,随着天气陡然变寒,都督便命卑职把战壕、交通沟还有碉堡利用起来……”

    “原来如此!”郗超捋了捋胡须,微微笑道:“这位高都督还真是有意思……”

    他斜睨了籍戡一眼:“外间传言,这位近几个月来名震天下的高都督,似乎不是出自籍字老营?”

    籍戡点了点头道:“不错,高都督初至鬼蜮,初时我见他身材弱小,也没指望他能有甚用处……谁曾想到他每每出手,便是石破天惊。短短几个月功夫,就闯下这么大一番事业。”

    “人不可貌相啊!”郗超感叹起来。从建成如此庞大规模的工事,可见当初高敬宗对于抵抗燕军的反扑并没有必胜的把握,他当时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此工事,如果发动起来,将是一个庞大的绞肉机,可以给燕军造成最大限度的伤亡。

    “高都督能成事,这是我也始料未及的!”籍戡也感叹道:“初战田豹,高都督休说杀敌,就在站在战场上都吐得昏天暗地,没有想到他却可以连续击败燕国名将慕容垂、慕容德,连续大败燕军。”

    “将相本无种,王侯自取之!”郗超随即一笑道:“北府军可谓是藏龙卧虎啊,天下咸闻,北府三帅九将十八猛,不知籍帅能否引荐一二?”

    籍戡连道:“惭愧……恐怕让郗使君失望了,如今高都督在北,封副帅在西,睢县就是一个空架子,恐怕燕军数千人就可以逼得睢县一日三惊。”

    郗超道:“既然高都督连番大胜,为何不向朝廷报捷?超添为吏部郎中,却未曾听闻北府军捷报。”

    籍戡与崔逞皆脸色一僵,愣在当场。

    高敬宗在军中宣传的重点,就是朝廷不作为,如果向朝廷报捷这就是自己打脸,所以从酂县之战开始,再到睢县之战,兖州大战,青州连番大胜,如今青州光复,却一字一言皆未向东晋朝廷报捷。

    “籍帅、崔长史,高都督恐怕是顾虑太多了。”郗超悠悠的说道:“打了胜仗,总归是要向上报捷地。更何况这是近些年来的第一场大捷,朝廷诸公再怎么不情愿,也会论功行赏。高都督可能是涉世未深,你们二位怎么也跟着糊涂了,平白错过这么一个向朝廷表功的大好机会啊。”

    籍戡智商不低,可是情商太低,根本就没有听出郗超的潜意思。

    崔逞哈哈大笑道:“我等出身草莽,不知这朝廷衙门朝哪开,还请郗参军代劳。”

    籍戡这时也反应了过来,桓温这是想分润北伐之功,对于朝廷的功劳并不看重,既然桓温想要,那不如做一个顺水人情。籍戡笑道:“高都督的这个义民大都督还是大司马所封,要报捷,理应桓大司马向朝廷报捷……”

    郗超跟随籍戡等人一路进入睢县,不过对于郗超的造访,谢安和身在睢县的王猛,随后通过各自的渠道得知。二人不约而同的担忧起来。

    由于大雪覆盖,军事行动基本停止。高敬宗却没有浪费这个大好时机,在帮助流民防寒救灾的同时,高敬宗决定持续展开对北府军将领的培训。

    作为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人,要想改变这个时代,只能寄希望于这个时代的人本身。那种单枪匹马解决一切问题的想法是愚蠢而不切实际的。自己或许比这个人时代的普通人具备一些优势,但并不等于自己便能够凭借这些优势轻而易举地战胜这个时代的人。作为一个穿越者,高敬宗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洒下一些火种,至于这些火种究竟能否最终被点燃,还要视很多客观情况而定。

    在这个生产力的极度低下是一个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今北府军兵员高达三十余万人马,这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尽管高敬宗可以坚持一段时间,养活这么一支庞大的军队,事实上长久以往,肯定会被坐吃山空。

    长期维持这么一支庞大的军队是根本不可能的,在这样的条件下要想建立起一支全新的军队,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由于北府军中级军官,都是提拔的冉魏军将领,这样以来,几乎是冉魏军的翻版。北府军打仗拼命,战斗力也不算弱,可是距离高敬宗理想中的军队,还有很遥远的距离。

    冉魏军并没有脱离时代,只是一个杀戮机器。在杀敌的同时,冉魏军付出的代价也非常大。高敬宗并不想复制这个模式,他想建立一支真正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

    高敬宗的最终目的不是建立一支类似唐军那种冷兵器时代巅峰的军队,而是一种全新理念的热兵器部队,将来火枪、大炮,甚至飞艇都要陆续装备军队。这样的军队恐怕北府军将领没有人可以适应这么一种变革。

    “郗嘉宾来到了睢县,都督难道不准备去见他了吗?”谢道韫看着高敬宗没有丝毫要动身的意思,反而有种著书立说的架势,谢道韫更加疑惑起来。

    高敬宗道:“见或不见,很重要吗?”

    “怎么不重要?”谢道韫道:“郗嘉宾是江左名士,在此受到冷落,恐怕于都督名声不利。”

    高敬宗露出了于身年龄不相符合的成熟:“这个问题,你要看本质。”

    “本质?”

    “不错!”高敬宗点点头道:“郗超所谓何来?”

    谢道韫摇摇头。

    “不必顾忌。”高敬宗笑道:“我从来没有把你当成一个女人,因为我知道,大部分男人,根本不如你!”

    谢道韫若有所思的道:“郗超肯定是代表桓大司马拉拢都督而来!”

    “不错!正解!”高敬宗道:“既然他是为拉拢我而来,我何必去急着见他?我有自知之明,对于政治,我是基本不懂,论智谋和手段,肯定比不过郗超这种老狐狸,我又何必拿着自己的弱点对对方的长处呢。”

    谢道韫迟疑道:“会不会失礼?”

    “会不会失礼!”高敬宗道:“这个问题以后再说,现在我说,你写:”

    谢道韫拿着笔纸坐下了来。

    高敬宗道:“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第276章 梁祝

    “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高敬宗在后世对于《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的了解,主要还是因为曾经混了两年多铁军军事论坛。

    自从黄易大大的《寻秦记》发表之后,传越流开始正式开宗立派,很快把军事历史推向一个新的高潮。高敬宗在无聊的时候,偶尔加入这个军事论坛,成为其中一员。铁血军事论坛中活跃的都是一群军迷。这群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说他们专业吧,他们接触不到那么多第一手材料,一天到晚以在现有资料的故纸堆中过八卦干瘾为最大乐事;说他们不专业吧,他们却又孜孜不休,从冷兵器的弓箭到原子弹、氢弹都能说上几嘴吧。不光对军事武器知识非常“了解”,特别是军事理论也有一定的功夫。从孙子兵法到闪电战、信息战理论,都有一定的了解。

    高敬宗在军事论坛里属于那种小白级别的小白,不过他却挑选大家都不太注意的冷兵器时代的知识进行研究。比如这个全篇一百三十八个字的《三十六计》高敬宗却可以一字不漏的背诵下来。

    这三十六计战策几乎在《三国演义》中找到实例,高敬宗就是想用《三十六计》作为全军将领的培训教材。区区一百三十八字,片刻功夫谢道韫就书写完毕。然而谢道韫初时写时还没有感觉有什么不同。然而她越读越心惊。

    《三十六计》原话对于现代人而言,确实是苦涩难懂,因为现代人的汉语语言都是被阉割的,别说普通学生,就是大学讲师,只要不是古典文学专业,对文言文也是一知半解。然而谢道韫却是历史上有名的才女,汉语文学的造诣很高。她不仅能读能里面的意思,更看出了《三十六计》的不俗之处。

    “都督——”谢道韫满脸通红,极为不好意思地对着高敬宗嗔呼一声。

    仅凭借三十六计区区一百余字,谢道韫就知道高敬宗不是浪得虚名之人。只是如此精深奥秘的兵法,如今却被她这个外人知道了,而且是一字不落。谢道韫突然在脑袋中升出一股念头:“高敬宗会不会杀人灭口?”

    谢道韫有些底气不足的道:“都督,这……这……兵法,端是高深。”

    一想到自己即将使用一千多年后才会横空出世的军事宏著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