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执宰大明-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朱高煦不同,赵王朱高燧则老老实实地在住所待着,闭门谢客,摆出了一副与世无争的姿态。

等文武百官在太和殿大朝的时候,朱高煦和朱高燧觐见了洪熙帝,洪熙帝加两人岁禄两万石,赏赐宝物数以万计,以示皇恩。

朝臣中的李云天还是第一次见到朱高煦,见他与永乐帝相貌相似,身材高大,英武不凡,怪不得以前永乐帝喜欢他了。

“李御史留步!”散朝后,李云天与都察院的同僚一边聊天一边往宫外走着,在承天门前他被人喊住,抬头一看,一名身穿龙袍的俊朗青年立在一旁。

“世子殿下。”李云天立刻认出了来人,汉世子朱瞻圻,连忙向其躬身行礼。

自从洪熙帝登基后,朱瞻圻就一直留在京城,充当着朱高煦与京城官员之间联系的桥梁。

洪熙帝曾经让朱瞻圻回藩地,不过朱瞻圻以给永乐帝守孝为由留了下来,洪熙帝总不能制止朱瞻圻给永乐帝尽孝。

“李御史,父王想见你一面。”朱瞻圻微微一笑,抬步离开,根本就没有等待李云天的回复,一名王爷见一个小御史,李云天有反对的资格吗?

李云天的眉头微微一皱,与边上的同僚拱手道别后,快步跟了过去,心中暗自盘算着汉王的用意。

如果说京城里汉王最恨谁的话,李云天敢说如果他自认第二的话,那么没人敢认第一,一道永乐帝的遗诏使得原本占有很大赢面的汉王一败涂地,汉王不恨他恨谁?

“看来忠国公找了一个好女婿呀,一表人才,文武兼备。”金水桥一侧的空地上,朱高煦与鲁仲乾等人在那里谈笑风生,见到李云天过来,朱高煦上下打量了他一眼,笑着向众人说道。

“王爷缪赞了,下官实在不敢当。”李云天规规矩矩地向朱高煦一拱手,从眼前的形势来看,朱高煦并没有兴师问罪的意思。

朱高煦态度和蔼地与李云天在那里寒暄着,引得过往的朝臣纷纷侧目而视,私下里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地议论着,对眼前的这一幕感到不可思议,任由谁看来李云天都是朱高煦的仇家。

李云天已经逐渐预感到了形势不妙,朱高煦此举绝对会让人引发误解,很显然朱高煦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他,而是他的老丈人周征。

在外人看来,如果朱高煦与周征私下里的关系不好的话,那么岂会如此亲切地对待李云天?

面对眼前的局势,李云天心中不由得感到一阵郁闷,官场上危机四伏,虽然他小心谨慎,但还是一不小心就掉进了一个陷阱里。

“李御史少年才俊,乃我大明未来之栋梁,本王甚是欣赏,因此想给李御史保一门姻缘。”就在李云天小心应对的时候,朱高煦忽然语锋一转,微笑着望着他,“本王听闻山西太原府文安县知县的千金侍母至孝,知书达理,品貌端庄,因此想促成这段金玉良缘,不知李御史意下如何?”

“有王爷保媒,下官荣幸之至。”李云天闻言吓了一跳,朱高煦这哪里是保媒,完全就是想着折腾他的后宅,况且如此一来也是在挑拨他与洪熙帝之间的关系,因为他哪里敢接这个话茬,冲着朱高煦一躬身,不动声色地婉拒了这门亲事,“不过纳妾之事下官当不了家,要英睿郡主作主。”

英睿郡主就是周雨婷,朱高煦贵为亲王,洪熙帝的亲弟弟,给李云天保媒是李云天的荣幸,他要是拒绝的话那就是不识抬举,蔑视皇族,甚至是居功自傲,因此唯有将周雨婷推出去。

虽然周雨婷并不是皇族的人,但她却因为永乐帝的喜爱而获得了皇爵,而且还是郡主的头衔,足以在身份上与朱高煦对抗。

“这是一件开枝散叶的好事,想必英睿郡主也不会反对。”朱高煦闻言顿时笑了起来,面对他的突然发难李云天从容不迫地就把攻势给化解了,怪不得永乐帝会选李云天进京送遗诏。

不久,朱高煦领着鲁仲乾等人离开,他已经达到了目的,没有必要再在这里演戏。

望着朱高煦远去的背影,李云天的眉头微微皱着,朱高煦竟然开口保媒那么绝对不会不了了之,他一定要想办法拒绝这门亲事,否则的话李家的后宅可就要不得安宁,能被朱高煦选中的女人恐怕不是等闲之辈。

由于朱高煦冷不防地提出保媒,李云天下午在都察院显得有些心神不宁,朱高煦这次来京城待不了多久就要回乐安就藩,这几天肯定还要对他出手,他必须要想办法来应对眼前这个麻烦。

“汉王这一招实在是高,一来使得皇上对你心有芥蒂,二来告诉外人他与本公关系亲近,三来也能使得你家宅不宁。”晚上,忠国公府,周征笑着向李云天说道。

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朱高煦给李云天保媒的事情一天之间就传遍了京城的官场,使得文武百官对此都颇为诧异,暗中琢磨着其中的味道。

“岳丈大人,小婿现在是骑虎难下,进退维谷。”李云天苦笑着望着周征,朱高煦如果真的要推动这件事情他将会十分被动,虽说他拿周雨婷当了挡箭牌,但这却并不是持久之计,而且他也不想把周雨婷卷进这样的事情中。

“这门亲事后患无穷,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周征沉吟了一下,沉声嘱咐道。

汉王如果像赵王一样安分守己,那么这门亲事还可以考虑,可如今汉王胸心不死,与京城众臣来往密切,李云天一旦接受了汉王的“美意”那么迟早是个麻烦。

“小婿也正是此意,因此想让雨婷配合在下演一出戏,让汉王绝了这个念头。”李云天深有同感,神情凝重地冲着周征点了点头,毅然下定了决心。

第二天,李云天正在都察院的公房与几位湖广道的御史翻阅公文的时候,门外忽然传来一阵凌乱的脚步声。

“李云天,你给姑奶奶滚出来。”伴随着这阵脚步声,一个饱含怒气的娇喝声从院落中响起。

“娘子?”李云天立刻听出了声音的主人,连忙出门查看,随后一脸愕然地立在了门口处。

院落中,头顶七翚冠、肩披霞帔、身穿大衫的周雨婷怒气冲冲地拎着一把长剑,身后是一身正六品诰敕安人命服的陈凝凝和郑婉柔,在雪儿和一众手里拿着棍棒的侍女簇拥下,浩浩荡荡地李云天奔来。

由于从都察院大门到湖广道公房有一段距离,故而沿途不少官吏被周雨婷等人吸引,一大群人跟在涌进了院子看热闹。

湖广道公房的官吏听到响动后也都走了出来,见到眼前的一幕后无不感到惊讶,弄不清这是闹得哪一出,怎么闯进来一群女子,要知道都察院可是京城重地,守门的军士难道不知道这是严重的渎职?

不过,很快就有人认出了周雨婷的郡主吉服和陈凝凝、郑婉柔的诰敕安人命服,怪不得守门的门卒将这些女人放进来,他们根本就招惹不起郡主。

“娘子,你们怎么来了?”即使是湖广道公房的官吏也没几个见过李云天的家眷,于是,在众人诧异的注视下李云天迎了上去,神情惊讶地问向了周雨婷。

“姑奶奶今天要砍了你这个薄情寡义、喜新厌旧的负心汉,当日成亲的时候说的好听,后宅由本郡主当家,这才两年你就想要私自纳妾,真的以为姑奶奶好欺负?”周雨婷柳眉一竖,提起手中的长剑刷一下就砍向了李云天。一

第191章惧内

“娘子,你误会了,此乃谣言,为夫绝对没有纳妾的意思。看书神器”虽然两人相距五六米远,但李云天见状还是吓了一跳,连忙后退了几步,高声解释。

“谣言?那你告诉本郡主,那个太原府文安县县令千金难道是别人编出来的?”周雨婷哪里听李云天解释,冷笑了一声后,耍得又是一剑劈了过去。

“娘子,这件事情汉王只是随口一提而已,娘子切莫当真。”李云天连忙再度后退,讪笑着说道。

“随口一提?”周雨婷闻言冷冷地瞪着他,“如果你没这个心思的话为什么不当面拒绝?是不是想着以后把本郡主休了,把那个女人扶正?”

“娘子,这可是天大的冤枉,为夫从来也没有这样想过。”李云天环视了一眼四周看热闹的人,苦笑着劝道,“有什么事情咱们还是回家再说吧,别看外人看了笑话。”

“怎么,你也怕丢脸?知道丢脸还能做出这种薄情寡义的事情来?你们男人没有一个是好东西,本郡主今天非要教训你这个负心汉不可,要不然以后还如何在这里家里待。”周雨婷冷哼了一声,俏面含霜地拎着剑向李云天奔去。

李云天见状拔腿就逃,一边逃一边向周雨婷解释太原府文安县知县千金与他没有丝毫关系,可是周雨婷如何听得进去,在后面拎着剑紧追不舍,追得李云天在院子里四处逃散,模样十分狼狈。

现场都察院的那些人见周雨婷手握长剑,又是郡主之尊,因此谁敢上前劝阻,唯有静观其变,暗中同情李云天娶了一只母老虎。

“给本郡主打!”周雨婷毕竟是个女人,而且身上还佩戴了不少首饰,行动不便,哪里追得上李云天,追了一会儿后气得一跺脚,冲着那些握着棍棒的侍女娇声喝道。

侍女们闻言顿时一声呐喊,挥舞着手里的棍棒奔向了李云天,李云天大吃了一惊,一溜烟地冲出了院门,落荒而逃,前去京畿都督府找老丈人求助。

周雨婷哪里肯放过他,指挥着手下的娘子军在后面紧追不舍,使得李云天抱头鼠窜,连乌纱帽都跑掉了,斯文扫地,狼狈不堪。

都察院与京畿都督府之间隔着大理寺、刑部和五军都督府,于是,沿途的人们神情愕然地望着眼前的这一幕,皇城里还是第一次有官员被一群女人追得狼狈逃命。

李云天一口气冲进了京畿都督府,京畿都督府的人自然也不敢阻拦周雨婷,结果里面自然也是一番鸡飞狗跳,直到周征出面才把周雨婷给劝回了家,李云天这才侥幸逃过了一劫。

此事过后,李云天整整一个月都住在了翰林院给庶吉士提供的官舍里,有家不能回,他惧内的名声自此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谁能想到堂堂的御史竟然会如此怕老婆?

朱高煦听闻了此事先是微微一怔,随后摇了摇头,他岂会不知道李云天和周雨婷伉俪情深,周雨婷再怎么刁蛮也不会做出泼妇一样的举动,看来是李云天定下的破釜沉舟之计,周雨婷这么一闹,他自然也不好再给李云天保媒了。

“如果此人能为我所用,那么本王的大业必将事半功倍!”朱高煦越来越觉得李云天是个人才,竟然能不顾及文官最看重的名声,不由得一脸遗憾向朱瞻圻说道。

“父王,既然他如此不识抬举,那么孩儿找人除掉他。”朱瞻圻双目凶光一闪,凑上前沉声说道。

“他是老大眼前的红人,大明的御史,你让人除了他岂不是逼着老大对我们下手?”朱高煦眉头微微一皱,不满地看向了朱瞻圻,“这种下三滥的手段以后就不要想了,传出去让人笑话!”

朱高煦口中的“老大”自然是洪熙帝,虽然洪熙帝已经登基,不过朱高煦根本就不承认洪熙帝,私下里也就不尊称其为皇上。

“父王,总不能任由他这么逍遥下去。”朱瞻圻的脸上流露出了一丝愧色,低声说道。

“盛极必衰,等老大摆平了六部,那么接下来就是收拾京畿都督府和五军都督府。”朱高煦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冷笑着说道,“以前本王还真的小瞧了你大伯,平日里在先皇面前一副谦恭懦弱的样子,竟然也有如此凛厉的手段,想要用那个臣服五府六部!”

“父王,你是说皇上会对朝中的勋贵下手?”朱瞻圻闻言顿时吃了一惊。

他听明白了朱高煦的意思,倘若洪熙帝用内阁威压京畿都督府和五军都督府,势必引起那些勋贵的反弹,届时也就是朱高煦再度出手夺取天下的时候,而李云天也会因为洪熙帝与周征陷入两难的境地。

“若是本王的话也会这么做,要不然当年太祖皇帝也就不会大行胡、蓝两案了。”朱高煦的脸上充满了寒意,冷冷地说道,为了江山社稷的长治久安,兵权在握的勋贵就成为了一个横在大明皇帝面前的障碍。

就像洪武帝一样,朱高煦如果登基,在世的时候可以压得住朝中的勋贵,一旦他驾崩,那么以朱瞻圻的资历如何是那些兵权在握的勋贵对手?

倘若届时那些勋贵联合起来的话,保不准大明的江山就要改朝换代,在历史上这种臣强君弱的情况比比皆是。

洪熙帝如今树威内阁,就是想着以内阁统帅五府六部,给太子朱瞻基以后铺路,即使他以后驾崩了,也会由内阁的那些阁员来对付朝中的勋贵。

“父王,等内阁拿下六部向京畿都督府和五军都督府动手,那个时候就是咱们的机会。”朱瞻圻虽然没有经历过洪武帝时期的胡、蓝大案,但是却知道洪武帝在这两案中杀了无数的勋贵,脸上不由得流露出了兴奋的神色。

“现在就是咱们的机会,那个虽然凭借着京通仓一案给了六部一记重击,但是也由此引发了六部堂官的不满。”朱高煦的双目闪过一道精光,沉声说道,“老大竟然想要给内阁树威,那么本王这个当弟弟的自然也要凑凑热闹了。”

“父王,你的意思是联合六部对抗内阁?”朱瞻圻品味过来朱高煦的话,神情显得有些惊讶。

“兔死狐悲,唇亡齿寒,五军都督府若要不想以后被内阁压制,唯有现在与六部联手,共同抗之,才能避免他日被夺权的命运!”

朱高煦的嘴角流露出了一丝笑意,“老大重用内阁的想法固然不错,可是由此一来必将引发五府六部的反弹,可谓是一招败笔!”

“父王,那名女子怎么办?”朱瞻圻闻言面色一喜,洪熙帝在朝中最大的支持者就是文臣集团,文臣集团一旦分裂,岂不是给了朱高煦夺取天下的机会,随后他想到了一件事情,开口问道。

“她已经没用了,打发她回去。”朱高煦清楚朱瞻圻指的是太原府文安县的知县千金,皱了一下眉头后说道。

文安县知县千金已经在京城,原本朱高煦让她进入李府势在必得,结果没想到李云天和周雨婷联合起来玩了这么一手,使得他的如意算盘落空。

“父王,既然来了京城,就不用送回去了吧。”朱瞻圻微微一笑,他见过文安县知县千金,是个标准的美人,否则的话朱高煦岂能拿得出手,因此想将其留下纳入后宅。

“不要碰她!这种女人一旦招惹了,那么后宅将不得安宁。”朱高煦瞅了朱瞻圻一眼,缓缓说道,语气中透露出一丝严厉。

“儿臣知道了。”朱瞻圻讪笑了一声,心中未免感到有些惋惜,这么漂亮的美人竟然就白白地送了回去。

两天后,朱高煦和朱高燧离开京城返回藩地,京城看似恢复了以往的平静,但是内阁随之遭遇到了一个严峻的局面:五军都督府竟然破天荒地与六部联手,共同对抗内阁。

就在朱高煦离开的后的第一个大朝上,五军都督府的数位都督和六部多名堂官齐齐向内阁发难,对内阁的一些决议进行了质疑和否定,使得朝堂上剑拔弩张,气氛非常紧张。

面对五府六部的不满,洪熙帝不得不妥协,把内阁的决议留中不发。

李云天目睹了朝堂之上的内阁和五府六部这次势力碰撞,心中无奈地苦笑了一声,看来这是汉王的一招妙笔,毕竟无论是五府的勋贵还是六部的文臣,谁都不想失去手中的权力。

另外,任何事务都有两面性,内阁虽然以雷霆之势凭借京通仓一案重创户部,逼得户部的官员不得不臣服。

但是由此一来也使得吏部、刑部、兵部、工部和礼部,以及京城各大部院的官员人人自危,故而更加团结地对抗内阁,否则的话,下一个很可能就要轮到他们倒霉了。

内阁要想真的成为大明的行政中枢,从目前的情况看任重而道远,横在内阁阁员前面的不仅有六部,现在又多出了一个五府,双方的这场权力争斗无疑将更加激烈。

翰林院庶吉士的官舍就在皇城里,距离文渊阁非常近,不仅宽敞而且还有专人伺候,福利待遇在大明官员中首屈一指。

住在官舍的庶吉士谁也没有想到仕途上春风得意的李云天竟然会被家中悍妻逼得无家可归,无不对他的遭遇表示同情。

不过,周雨婷也并非是无情无义的女子,特意让雪儿和两名丫环去官舍照顾李云天衣食起居。

三月底的一个中午,李云天在官舍的书房看书的时候,宫里司苑局的内侍送来了新鲜的瓜果,庶吉士们每人都有一份,是洪熙帝的恩典。

给李云天送来瓜果的是一名二十多岁、中等身材的清秀内侍,放下果后他并没有离开,而是垂手侍立在客厅里,这令雪儿感到有些奇怪,于是告诉了李云天。

李云天闻言也觉得颇为诧异,现在内廷还不成气候,那些内侍还没有胆大到向庶吉士讨赏的地步,他感觉清秀内侍好像找他有事,因此让雪儿将其喊来了书房。

“宋大山叩见恩公!”进门后,清秀内侍冲着李云天边跪了下去,结结实实地磕了三个响头。一

第192章提携

“恩从何来?”望着跪在面前的宋大山,李云天的双目闪过一丝诧异的神色,他可是第一次见到眼前这名内侍,故而不动声色地问道。

“两年前,恩公救了一对被客栈赶出去的母子,正是小的的母亲和二哥。”宋大山抬起头,向李云天说道。

“原来你就是那家的老四!”经过宋大山这一提醒,李云天顿时就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笑着示意他起身,“你母亲的身子可还好?大哥和三哥也快回来了吧。”

两年前,李云天和周雨婷在李家庄大婚后来京城拜访与周家交好的勋贵,有一次晚上回家,遇见了一对因为无钱偿付房费而被客栈店小二轰了出来的母子,其中母亲还有病在身。

那对母子是北直隶大名府人,因为田地被村里的一个恶霸给夺了,家里的大儿子和三儿子气不过,与那个恶霸打了一架,把那个恶霸给打伤了,被县衙判了好几年的徒刑。

恶霸难以咽下胸口的这团恶气,找人一把火把那对母子的家给烧了,并且还出言威胁,那对母子被逼无奈,不得不来京城投奔在宫里当内侍的四儿子。

由于家境贫寒,四儿子十岁一年就被卖到京城,净身当了内侍。

如果不是李云天出手相助,给了那对母子一百两银票,并让李满山帮着他们买了房子,在京城安顿下来,母子二人十有yankuai会横死街头。

当时,周雨婷对李云天给了那对母子一百两银票的行为疑惑不解,认为这出手也太阔绰了,李云天当时笑了笑,说了一句“放长线钓大鱼”。

时隔两年,李云天早已经把这件事情抛在脑后,如果不是宋大山提醒的话根本就想不起来。

“小的母亲身体现在很硬朗,一直念叨着恩公的恩情,小的的大哥和三哥去年大赦的时候被放了回来,现在在京城做些小买卖。”宋大山万万没有想到李云天竟然记得如此清楚,面色顿时一喜,起身后躬身立在那里。

去年洪熙帝登基,大赦天下,像宋大山大哥和三哥这样被判了几年徒刑的犯人被放了出来。

像宋大山这种无根无基,又家境贫寒没钱打点的内侍,只能位于宫里内侍的最底层,过着困苦不堪的生活,连见家人一面都难。

直到去年洪熙帝一承大统,宫里内侍的格局才被打破宋大山才有了出头之日,他跟着的师父一派内侍得了势,于是他被师父带去了司苑局,当了一个小官,进而摆脱了以前那些苦难的日子。

宫里内侍格局被打破与司礼监大太监黄俨和江保等人被洪熙帝诛杀有关,黄俨素与洪熙帝不睦,而与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过往甚密,曾经帮着朱高煦暗算洪熙帝多次,使得洪熙帝心中对其尤为痛恨。

故而,洪熙帝一登基就将黄俨及其党羽连根拔起,彻底清除,使得宫里的内侍势力格局发生了改变。

经过与宋大山的接触,李云天发现他世故圆滑,老练稳重,看来这十几年在宫里吃了不少苦,同时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已经深谙宫里的生存之道。

尤为重要的是,宋大山并没有选择直接与李云天接触,而是特意找了这么一个送瓜果的机会来表达谢意,避免了被外人发现与李云天的这一层关系,行事谨慎,使得李云天非常欣赏。

“你我有缘,本御史送给你一份见面礼。”李云天不宜让宋大山久留,宋大山显然也知道这一点,临走前,李云天让雪儿拿了五张一百两的银票交给了他。

“恩公,这份礼物太厚重了,小的不敢收。”宋大山望着手里的银票吃了一惊,连忙放在了桌上。

“太子即将南下,本御史觉得南京是一个好地方。”李云天微微一笑,不动声色地望着宋大山。

宋大山的双目闪过疑惑的神色,他听出来了,李云天的意思是让他追随太子,可洪熙帝正当壮年,太子如果要继承大统恐怕也要十来年后,这岂不是让他要熬上十几年才能在宫里有所作为?

“小的谢恩公提点。”见李云天含笑不语,宋大山觉得他另有深意,又不好开口询问,故而沉吟了一下,冲着李云天一拱手,拿起桌上的银票走了。

“老爷,他不过一个小小的司苑局内侍而已,你是不是太看重他了。”望着宋大山离去的背影,雪儿不由得狐疑地问道,这还是李云天第一次拿这么多的钱给别人,而且还是一名宫里普通的内侍。

“皇上前些天派遣中官王安前往甘肃镇守,名为镇守太监,这是大明史无前例之举,由此可见皇上对内侍的倚重。”李云天笑了笑,伸手揽住了雪儿的纤腰,“老爷这样做是未雨绸缪,届时宫里有个人关照着,总比干着急强。”

中官与太监一样,都是内侍的一个官职,只不过太监是内侍的最高官职,以前永乐帝派往各地镇守的内侍都称“镇守中官”,权力也有限,而洪熙帝直接将镇守中官提升为镇守太监,赋予了其执掌军事的权力。

由此,内侍的势力开始坐大,那些被派遣到各地的镇守太监后来不再仅仅局限于军权,而且在内廷的支持下插手地方政务。

雪儿并不清楚朝堂上的事情,不过她相信李云天如此精明,这样做一定有道理。

四月初,李云天正在文渊阁听翰林院一名资深翰林编修讲学,洪熙帝忽然来了谕旨,招他去乾清宫觐见,于是李云天在现场庶吉士羡慕的眼神中急匆匆地离开。

赶到乾清宫的时候,洪熙帝正面无表情地看着一道奏章,见他进来把奏章合上往桌上一丢,然后开始下诏,语气强硬地让汉世子朱瞻圻立刻返回乐安。

李云天闻言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恐怕有人秘奏朱瞻圻的事情,结果彻底惹怒了洪熙帝。

朱高炽回乐安后,朱瞻圻在京城非常活跃,不仅与勋贵们来往甚密,现在甚至开始接触各大部院的堂官。

自从六部和五府第一次在朝堂上联手向内阁发难,内阁的处境就变得艰难了许多,这使得洪熙帝颇为恼火。

如今朱瞻圻又在京城频频惹出令洪熙帝忌讳的事端来,洪熙帝自然要将其赶走,岂会再留他在京城里与五府六部的官员来往。

“皇上,微臣觉得汉世子是以守孝为名留在京城,倘若皇上就这样让他离开,恐怕会有损皇上仁孝之名,也与皇上以孝治国不符。”等洪熙帝下完了谕旨,李云天冲着他一拱手,沉声说道。

“李御史,你可有良策?”洪熙帝的眉头皱了皱,开口问道。

“皇上,既然汉世子想守孝,那么皇上就不如成全了他。”李云天的嘴角流露出了一丝笑意,不动声色地说道,“微臣听说凤阳的祖陵还无人值守,不如让汉世子带上先皇的牌位回祖陵,这样他就可以一尽孝道。”

“就依你所言。”洪熙帝闻言眼前亮了一下,缓缓点了点头。

李云天的这个办法着实不错,既把朱瞻圻合情合理地赶出了京城,而且还将其束缚在了凤阳,使得他不能再为朱高炽四方奔走。

“李御史,朕听闻前段时间汉王想要给你保媒?”李云天拟好谕旨刚准备离开,洪熙帝喊住了他,笑着问道。

“说来惭愧,英睿郡主为此大闹了一场,微臣颜面尽失,斯文扫地。”李云天闻言双目闪过一道精光,随后脸上流露出了尴尬的神色,冲着洪熙帝拱手说道。

周雨婷拎着长剑,带领着娘子军从都察院一路“追杀”李云天到京畿都督府的事迹早已经传遍了京城,宫里自然也知道。

这种私事李云天自然不能主动跟洪熙帝说,如今洪熙帝主动问起这种私事,很显然对李云天的好感又深了一分,那些明白人一眼就看出李云天此举是为了拒绝汉王所保的那段“姻缘”。

“过些天朕让皇后把英睿郡主传进宫来说道说道,堂堂的御史有家不能回,这成何体统。”洪熙帝见李云天一脸的尴尬,顿时笑了起来。

皇后母仪天下,本来就有教导百官妻女的责任,故而李云天和周雨婷之间的这个“过节”,皇后出面调停最为合适。

“谢皇上圣恩。”李云天闻言一躬身,高声说道,心中暗自窃喜,正好给了一个周雨婷与皇后拉近感情的机会。

洪熙帝给朱瞻圻的谕旨当天就送到了朱瞻圻的手上,朱瞻圻接旨后整个人僵在了那里,早知道这样的话还不如跟着朱高煦回乐安,这样可好,连人身自由都失去了,被彻底困在了凤阳祖陵。

绞尽脑汁,朱瞻圻都没有想到应对之策,不得不按照谕旨上的圣意,带上永乐帝的牌位去凤阳守祖陵,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京城。

朱瞻圻现在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他这一去凤阳就再也没能离开,京城的繁华将成为残留在他脑海中的记忆。一

第193章明新居士的狂言

就在朱瞻圻离京的那一天,城南的一个塔楼前人头攒动,黑压压聚满了看热闹的人,既有平头百姓,也有士子商贾,在那里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南城兵马司的军士有条不紊地维护着现场的秩序。追书必备

“刘老板,你押了哪边?”人群中,一名大腹便便的锦袍中年人饶有兴致地问身旁的一个瘦中年人。

“自然是输了。”刘老板笑着说道,“张老板,你呢?”

“和你一样。”张老板也笑了起来,抬头望了一眼塔楼,说道,“像这么好赚的钱我还是第一次遇见。”

“林兄,你认为明新居士此举何意?”与此同时,一名文士打扮的圆脸年轻人问向了另外一名文士打扮的国字脸年轻人。

“哼,哗众取**而已。”国字脸年轻人不屑地冷笑了一声,“等下看看他如何出丑。”

“也不知道那个明新居士会不会来?他的文章写得那么好,一定是个**倜傥的公子!”就在国字脸年轻人不远处,在一群家丁的簇拥下,一名小姐模样的女子兴奋地向身旁的女伴说道。

“也不知道他娶亲了没有。”女伴也是大家闺秀的打扮,双手放在胸前,一脸花痴地说道,“烟锁池塘柳,不知道他是如何想出这种千古绝对的!”

……

三月底的时候,在明新报的经史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