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执宰大明-第5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行呀,那个门是用厚实的硬木制成,外面还包了一层铁皮,小的们撞不开,只能翻墙过去。”那名禀报的倭寇摇了摇头,向那名倭寇头目说道。

“快去!”倭寇头目闻言不由得望向了神色阴沉的陈三公子,陈三公子万万想不到竟然会在这个地方出了差错,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除此之外他也没什么好办法,于是那名倭寇头目就向前来禀报的倭寇高声喝道。

就在这时,不等那名前来禀报的倭寇回答,一个凄厉的啸声从司务处的后院方向传来。

伴随着这个凄厉的小生,一颗红色的信号弹冉冉从司务处后院升起,在宁静的夜晚中散发出妖艳的光彩。

砰的一声,在那些倭寇诧异地注视下,红色的信号弹在夜空中绽放开来,开出了一朵绚丽的花朵,十分引人注目。

“不好!”望着空中的那朵美丽鲜艳的红色花朵,陈三公子的脸色顿时就是一变,他知道这颗红色信号弹并不是随便放上去的,而是明军用来传递消息的方式,这意味着院子里的明军已经发现了倭寇,于是向城里的驻军求援。

“快,立刻翻过院墙,冲进院里!”情急之下,陈三公子连忙冲着周围仰头望着空中焰火的倭寇高声急喝,明军的反应比他和朴良预计的时间要快。

“杀呀!”陈三公子的话音刚落,四周忽然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喊杀声。

在倭寇们目瞪口呆地注视下,院落四周的墙上忽然出现了众多手里端着火枪的明军士兵,将冰冷的枪口对准了院中慌乱的倭寇,谁也没有想到前来偷袭的他们竟然会遇上严阵以待的明军。

金宗瑞之所以说讲武堂司务处是一个堡垒,是因为司务处其实是按照一个小城堡的规模设计建造的,里面的城墙与城墙相似都有可供人行走的马道,因此易守难攻。

“中计了!”见此情形,陈三公子的脸色刷一下变得异常难看,知道偷袭讲武堂司务处的事情泄露了出去,以至于明军早有防范。

“首领,他们早有准备,咱们撤吧!”目睹了眼前的一幕后,先前发话的倭寇头目连忙着急地说道。

“咱们已经来了这里,还能撤得出去吗?”陈三公子闻言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了一丝苦笑,他们此次前来汉城本来就是一条死路,如今明军布下了陷阱等着他们,他们根本就逃不出去。

况且,即便他们逃出了讲武堂司务处明军的伏击,那么也无法冲出汉城明军的围追堵截,必死无疑。

果然,陈三公子的话音落后,司务处大门方向杀声震天,一群身穿重甲、手握长枪的明军军士潮水般涌了进来,在院门处列下阵型挡住了倭寇们撤退的道路。

这些手握长枪的重甲士兵是李云天护卫中的精锐,不仅骁勇善战而且配备了特别打造的铠甲来保护身体,真正能做到以一当十。

李云天很少动用重甲,除非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用重甲奋力一搏,不过很显然今天这些重甲兵是他专门给陈三公子等倭寇预备的,即便那些倭寇再凶悍遇到列阵以待的重甲长枪兵也只有被屠戮的份儿。

其实,陈三公子应该感到荣幸才对,李云天动用了重甲兵来“欢迎”他,这可是份莫大的荣誉。

终其原因,李云天不想他手下的士兵白白受到伤亡,故而自然会给士兵们提供最有利的作战条件。

随着领队武官的号令,门口处的重甲兵齐刷刷蹲了下来,后面站着几排手拿硬弩的士兵,虎视眈眈地瞪着骚动起来的倭寇。

硬弩可是讲武堂一系军队的标准配置,用来远距离杀伤敌人,讲武堂制造的优良硬弩在辽东和西域战场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给予了敌人大量的杀伤,实战效果非常好。

“下面的倭寇听着,忠王爷有令,降者免死!”就在倭寇们陷入惊慌的时候,通往后院大门一侧的墙上出现了一名明军将领,高声喝道。

“兄弟们,别听他的,大明历来对咱们狠毒,唯有冲出去咱们还能有一条活路!”陈三公子知道自己这次是栽了,脸色变了几变后向周围慌乱的倭寇高声喊道。

他知道如果被困在司务处的前院里必死无疑,司务处的前院是一个小广场,除了几棵大树外没有丝毫可供躲避的地方,因此他想要冲出去在汉城烧杀劫掠一番,怎么也要给李云天制造一些麻烦来。

“冲!”随着陈三公子话音的落下,他身旁的倭寇头目就挥舞着倭刀向大门处冲去,这些倭寇都是在海上劫掠多时的老手,自然清楚只有冲出去才有活命的可能。

“冲呀!”倭寇们于是呼呼啦啦地跟着那名倭寇头目冲向了大门,摆出了拼命的架势。

“射击!”见此情形,立在墙上的明军将领冷冷地下达了命令,双目中浮现出了怜悯的神色,在他看来这些犹如瓮中之鳖的倭寇即将遭遇一场无比血腥的屠杀。

第1382章惜才之心

与此同时,讲武堂汉城司务处后院的空地上。

朴良神情愕然地望着站在四周高墙上举着硬弩对准他们的明军士兵,无论如何都想不到明军竟然会设有埋伏。

如果朴良的社会经验再丰富一些,那么他就应该知道什么叫做人多口杂,像偷袭讲武堂汉城司务处这种无比重要的机密之事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了,可他太过相信内禁卫的那些所谓“志同道合”的兄弟,结果当然会导致消息外泄。

朴良把内禁卫的那些人想得太简单了,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做出这种以卵击石的疯狂举动来,但又碍于情面等因素不好拒绝故而表面上唯有大义凛然地附和他,实际上为了给自己找退路暗中向明军告密。

另外,李云天岂会不在内禁卫这样重要的衙门里安插眼线,朴良绝对想不到他的一举一动早就在李云天的掌控中,李云天成功用他钓出了陈三公子,进而一网将那些来犯的倭寇打尽。

直到现在,朴良才意识到他苦心经营的计划竟然被人暗中泄露给了明军,以至于他们今晚的偷袭变成了自投罗网。

就在朴良心乱如麻的时候,前院方向传来了炒豆般的声响,把陈三公子等倭寇包围在前院的明军发起了进攻,那些清脆的响声是火枪射击时发出的,由于地域的招魂曲,无情地收割着那些负隅顽抗的倭寇的性命。

此时,李云天正与李璆摆棋对弈,听见窗外传来的枪声后心不在焉的李璆吓了一跳不由自主地向外望去,脸上浮现出担忧和焦虑的神色。

“朝鲜王,该咱们登场了。”李云天见状微微一笑,他知道李璆现在根本没有心情下棋,于是把手里的棋子往一旁的棋罐中一放,起身向李璆笑道,“咱们得给那些内禁卫的年轻人一个台阶下,使得他们的颜面上过得去。”

“小王遵命。”李璆早就坐不住了,闻言连忙站起来躬身说道,心中对李云天先前的那番话感到有些奇怪,认为李云天好像对内禁卫的那些人好像并无恶意。

李云天活动了一下手脚,抬步向后门处走去,既然朴良知道后院是住宅区那么他当然也清楚这一点,故而后门处的建筑物实际上比前门修得要高大坚固一些,就是为了防止敌人从后门发动袭击。

换句话来说,朴良目前遇到的困难要比陈三公子大,陈三公子面对被围的境况一筹莫展,那么朴良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负隅顽抗把命丢在这里,二是缴械投降请求李云天的宽恕。

“大哥,咱们该如何做?”瞅了一眼后门处那些身穿锁子甲严阵以待的明军军士,一名身材壮实的内禁卫武官神色惊慌地问向了朴良,等待着朴良拿主意。

虽然近战的威力比不上前院的那些重甲兵,但这些身穿锁子甲的明军精锐对付内禁卫的这些人还绰绰有余,绝对使得内禁卫的人无法冲出后门。

“兄弟们,事已至此咱们唯有杀身成仁,以命报国,必将丹史留青,为后人所敬仰!”

朴良知道他这次是彻彻底底地栽了,李云天在讲武堂张开了一张大网等着他往里钻,他既然来了就没想过活命,因此沉吟了一下后举起手里的刀,高声向周围的人喊道。

“兄弟们,跟他们拼了,咱们的血不会白流,要让大明的皇帝知道朝鲜并不是好欺负的!”那名身材壮实的内禁卫武官跟着举起了手里的刀,高声给士兵们鼓劲,现在他们所能依仗的也就唯有为国效死的这股子士气了。

“拼了!”在朴良和那名壮实内禁卫武官的鼓舞下,现场的内禁卫士兵纷纷举起了手里的刀高喊。

实际上,与装备了巷战武器并且全副武装的明军士兵相比,内禁卫的士兵们除了手里的刀外就是盾牌,连护身的铠甲也没有,一旦与装备精良的明军士兵开战的话那么将吃很大的亏。

“大人,你看,门开了!”就在那些内禁卫士兵群情激奋的时候,后院庭院通往住宅区的那扇紧闭的大门忽然咯吱咯吱地打开了,这使得在场的内禁卫士兵们顿时紧张了起来,他们虽然号称朝鲜精锐的部队但从未上过战场,因此难免感到一丝慌乱。

“准备迎敌!”朴良面无表情地举刀下达了命令,他万万没想到精心策划的一次偷袭竟然会以这种结局收尾,面对即将杀来的明军士兵心中感到无比的懊恼,因为他的疏漏大意竟然使得现场的兄弟们跟着他一起白白送死。

不过下一刻,朴良就怔在了那里,一脸愕然地望着从打开的大门里走出来的人,出来的人并不是明军而是一大群老幼妇孺,其中领头的人正是他的父亲朴光,而朴光手里抱着的是他的幼子。

在朴良诧异地注视下,他看见了本应该离开汉城避难的妻子跟在朴光身后,手上牵着一对儿女。

不仅朴良,内禁卫的武官们都慌了起来,因为他们发现来的这群老幼妇孺中竟然有他们的亲人,这使得他们一时间怔在了那里,不知道如何是好。

望着眼前出人意料的一幕,内禁卫的武官们不由自主地放下了手里的兵器,他们岂能对着家人刀兵相向?

随着武官们放下手里的兵器,内禁卫的士兵们也把刀尖垂在了地上,即便来的这些人不是他们上司的亲人,他们也无法对普通的百姓动手。

“你这个孽障,竟敢打忠王爷的主意还挟持了金大人,你是不是要把和你娘气死了才满意!”朴光阴沉着脸,怒气冲冲地来到朴良的面前吼道。

朴光是晚上被布政使司的人喊走,说是有要事要对他讲,结果他没有去布政使司衙门而是径直从后门进了讲武堂汉城司务处。

由于讲武堂的后门是居民区,街坊间都非常熟悉,故而朴良并没有派人监视讲武堂的后门。

通常来说那些有身份、地位的人绝对不会在进讲武堂司务处的时候走后门,那样的话对他们而言简直就是一种羞辱,朴良一直认为李云天不知道他盘算的事情,所以自然也就忽略了后门,给了李云天可乘之机。

“父亲,孩儿为了主上殿下、为了王室、为了朝鲜,虽死无憾!”朴良闻言不服气地望着朴光,他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

“孽障,朝鲜并入大明是大势所趋,主上殿下审时度势做出了这个艰难的决定,正是为了朝鲜百姓能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

朴光见朴良此时还没有丝毫悔意,心中顿时倍感焦急,恨铁不成钢地瞪着朴良说道,“你可知道,两年前如果不是大明调来了大批粮食的话朝鲜的百姓将因为饥荒而遭遇一场浩劫,是大明救了他们的性命,也救了因为战乱而陷入绝境的朝鲜。”

“如果朝鲜并入大明的话,百姓们的日子将过得更好,而你却想要谋害对百姓们有大恩的忠王爷,是想要激怒大明皇帝严惩咱们朝鲜吗?”说着,朴光语峰一转沉声质问道。

两年来,李云天把朝鲜国治理得井井有条,社会发展迅速,百姓安居乐业,李云天要是出什么意外的话百姓们的生活势必受到影响,届时朴良等人可就成为了朝鲜的罪人,势必被百姓们唾弃。

“父亲大人,这是两回事,孩儿虽然感激大明的仁义之举,但大明要夺走朝鲜的江山其恶劣的行径与盗贼无异,孩儿身为内禁卫的武官岂可坐视?”

朴良知道朴光对他的行为十分生气,但他有着自己的坚持,因此仰着头直视着朴光高声反问道。

“你……你真是气死我了!”

朴光闻言脸色顿时大变,没想到朴良死到临头了还在嘴硬,随后他沉吟了一下,冷冷地望着朴良,“你以为你的那点儿小伎俩能瞒过忠王爷,忠王爷是个心胸开阔的人,体谅你们年轻气盛,故而想要对你们网开一面,否则此时此刻这里就是你们的葬身之地,成为受到百姓万世唾骂的奸贼!”

“父亲大人,我们此次行事是为了主上殿下,为了朝鲜,后世的百姓肯定知道我们的忠义之举。”朴良闻言眉角禁不住微微往上一挑,高声分辩道,他相信以后的百姓们会对他们近日的英勇行为作出正确的评断。

“哼!朝鲜并入大明后就属于大明的一部分,你认为后世的人会褒扬你们今日的愚蠢行为?”朴光不由得摇了摇头,语重心长地说道,“忠王爷愿意给你们这些愣头青一个机会,这可是天大的恩泽,否则你们将永远也没有机会来改正这个错误,为之付出惨痛的代价。”

朴良闻言顿时语塞,虽然他的性格比较激进但并不傻,知道朴光说的事情十有**会发生,朝鲜并入大明已经是不可免,届时他们肯定会被当成是叛逆来看待,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即便是以后大明灭亡了,朝鲜的人也会依旧将朴良等人视为大逆不道的人,很显然到时候朝鲜在李云天的推动下早就被同化,谁吃饱了撑的去提朴良等人的叛逆行为?

当的一声,就在朴良陷入沉默的时候,耳边传来了兵器掉落的声响,只见一名内禁卫的武官扔掉手里的兵器跪在父母面前失声痛哭,看样子心理防线已经崩溃,丧失了抵抗的意愿。

受到那名武官的感染,在亲人们的劝说下相继有内禁卫的武官扔下手里的兵器,这使得现场那些内禁卫士兵深受打击,士气为之一泄,使得局面变得有些混乱。

第1383章网开一面

“忠王爷、朝鲜王驾到!”就在内禁卫的士兵受到现场悲情气氛的感染,一个个手足无措的时候,一个宏亮的声音忽然从那些家眷的身后传来。

朴良闻声不由得抬头望去,随后怔在了那里,只见李云天和李璆在一众明军武官以及朝鲜三司一院堂官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地从通往后院住宅区的院门中走出,健步来到了他们的面前。

“你就是朴良?”李云天上下打量了一眼朴良,微笑着向身旁的李璆说道,“朝鲜王,真羡慕他们这些天不怕地不怕的年轻人,如果搁给你我谁敢这种轻狂的事情来。”

“王爷所言甚是。”李璆不清楚李云天要如何处置朴良等人,故而陪着笑脸连连点头。

李稷和黄喜等人闻言不由得暗中对视了一眼,心里琢磨着李云天的用意,现在朴良等人已经完全丧失了抵抗的能力,其生死就在李云天的一念之间。

“朴副尉,本王问你,如果皇帝陛下下诏接纳朝鲜并入大明,那么你觉得除去本王就能避免此事的发生?”

在众人紧张的注视下,李云天微微一笑后望着朴良说道,“你可知皇帝陛下金口玉言,即便是本王不在了那么此事也会依诏进行。”

“朴副尉,你可知因为你们的一己私利将给朝鲜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自大明立国来还从没有王族葬身于异国他乡,届时皇帝陛下震怒必会派兵征讨,大军过处生灵涂炭,你如何对得起那些死于战乱之中百姓?”

说着说着,李云天语峰一转,一脸严肃地瞪着朴良说道,“朴副尉,如果本王是你的话绝对不会做出如此愚蠢的选择,去抗拒无法逆转的结果,本王会静观其变,然后想办法如何报效国家,造福百姓,而不是逞一时意气妄开杀戒!”

朴良闻言脸色顿时微微一变,他万万想不到李云天竟然会出现在这里,而且随行的还有李璆和李稷等人,心情一时间无比复杂,无论如何都不会料到会遇到这场场面。

因此,虽然朴良对李云天心中的话并不服气,但面对李璆和李稷等人他无法开口狡辩,毕竟偷袭讲武堂司务处是他们私下的行为并没有得到李璆的允许,故而形同叛逆。

很显然,李璆绝对不会承认他受到了大明的威胁,而且朴良也不愿意让李璆牵扯进这件事情来,以免李璆受累。

“朴副尉,你太让本王失望了,本王原本以为你智勇双全是一个能成大事的人,但现在看来也不过鼠目寸光而已,难道你以为本王会无缘无故地让朝鲜并入大明?”

李云天知道朴良现在的心情十分复杂,于是不动声色地瞅了一眼身旁的李璆,李璆知道李云天并不想严惩朴良等人,因此准备给朴良一个台阶下,故而沉吟了一下后面无表情地望着朴良说道:

“大明地大物博,繁华富庶,而朝鲜土地贫瘠,民生困苦,本王这样做是为了朝鲜百姓的未来,岂料你却因为一己私利妄想谋害忠王爷,将本王和朝鲜百姓放在了何处?”

“主上殿下,臣一心为国,从未想过背叛主上殿下。”面对李璆的质问朴良这下没法再沉默了,连忙跪下开口辩解道,“臣只是觉得朝鲜并入大明太过唐突,臣一时间无法接受,故而想要阻止此事。”

此时此刻,朴良为了保护李璆唯有把所有的责任都往自己的身上揽,无论如何都不能说他是认为李璆被逼同意朝鲜并入大明的。

“这事看起来唐突,实际上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两年来大明对朝鲜大力援助,使得朝鲜市面逐渐繁荣起来,百姓安居乐业,与大明的联系日益紧密。”

李璆闻言双目闪过一道黯然的神色,他岂会不知道朴良这是在维护自己,不过其行为太过鲁莽以至于落得如此困境,他神情冷峻地望着朴良,一字一句地说道:

“本王认为离开了大明后将无法使得朝鲜保持这种欣欣向荣的局面,故而经过深思熟虑后最终决定并入大明,使得百姓能有一个安稳的生活,你难道有不同的见解?”

“主上殿下,臣……臣没有任何异议。”跪在那里的朴良的脸上浮现出尴尬的神色,连忙高声回答,他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六品副尉而已,这种国家大事岂容他说的上话。

李云天在一旁不动声色的冷眼旁观着眼前的这一幕,对付朴良这种以忠义自居的愣头青李璆无疑是最佳的人选,使得朴良不敢有丝毫的违逆,否则可就成为了奸臣贼子。

“王爷,此事发生在小王的王城里,肯请王爷能把这些人交给小王发落,小王一定会给王爷一个交代。”见朴良申请局促地跪在那里,李璆心中无奈地摇了摇头,转向李云天躬身请求道。

“本王也正有此意,他们是你的臣子就由你进行管教。”李云天闻言微微颔首,望了一眼朴良等人后说道,“本王可以告诉你们一件事情,内三厅所辖部队的整编方案本王已经与朝鲜王商议过,届时内三厅的部队会编为归朝鲜都司直辖的卫戍军——白狼军。”

“白狼军将是朝鲜所有军队中的精锐,专门执行特殊的作战任务,里面的人将是以一当十的勇士,你们内禁卫的人号称是朝鲜军队中的佼佼者,不知道这次有多少人能留在白狼军,被淘汰的人只能去别的队伍。”

说着,李云天盯着朴良说道,“白狼军只要最强的勇士,不要说本王不给你们机会,你们有一年的时间进行操练,一年后朝鲜都司将在整个朝鲜的部队中举行考核,择优录取!”

“不过,你们有没有机会参与白狼军的考核要看朝鲜王如何惩处你们了。”李云天望了一眼李璆,随后起身离开了,朴良等内禁卫的武官在李璆面前已经失去了战斗的意志,剩下的事情让李璆去伤脑筋吧。

“恭送王爷。”李璆连忙领着现场的官员躬身送李云天离开,心里暗暗送了一口气,看来朴良等人这一次是侥幸保住了一命。

“来人,把他们带下去。”随后,李璆向周围立着的明军高声下达了命令,虽然李云天并不想置朴良等人于死地,但朴良等人这次肯定要吃些苦头以让其进行反省。

望着垂头丧气离开的朴良一行人,李稷和黄喜等人相互间交头接耳地议论着,谁也没有想到李云天晚上秘密把他们喊来是让他们看了如此大的一场大戏,纷纷对朴良等人的胆大妄为而感到震惊,同时也对李云天的宽宏大量倍感意外,倘若换做大明别的王爷的话那么朴良等人绝对难逃一死。

就在朴良等人被明军士兵带下去的时候,前院密集的枪声逐渐变得稀松,意味着前院的战斗已经临近了尾声。

前院的地上横七竖八地倒满了倭寇的尸体,鲜血汩汩地从伤口涌出,汇聚成了一道道的小溪,用血流成河来形容丝毫不为过。

在与倭寇的这次交战中,明军的火器再次显示出了强大的威力,使得那些凶悍的倭寇逐渐成为了一具具冰冷的尸体。

当枪声停下来时前院已经没有能站着的倭寇,现场的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血腥味,受伤的人倒在地上痛苦地哀嚎着、呻吟着,场面看起来有些沉闷和压抑。

明军的重甲兵队列前方的场景是最为血腥的,重甲兵手里的长枪犹如死神的镰刀一样无情地收割着袭来的倭寇,使得那些倭寇擦叫着倒了下去。

第1384章察言观色

一夜之间,内禁卫与倭寇相互勾结偷袭讲武堂司务处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汉城,百姓们对此事是倍感震惊,谁也无法相信内禁卫竟然会与倭寇相勾结。

因此,第二天一早大街小巷里到处都是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议论着此事的人们,无不对朴良等人的行为万分愤慨,将其视为大逆不道的奸贼。

自从李云天来到汉城后,汉城两年来发展迅速,百姓安居乐业,市面繁华焕发出勃勃生机。

汉城的人们自然清楚他们现在的安逸生活是李云天带来的,因此无形中就对李云天充满了好感,再加上大明宗主国的地位,所以汉城的百姓并不排斥加入大明,这意味着他们以后将有更好的生活。

其实,有不少大明周边小国都希望并入大明,进而得到军事和经济上的帮助,可惜大明并没有同意。

一是因为大明是礼仪之邦不会侵略他国,因此对并入周边小国有所顾虑,怕担吞并他国的恶名;

二来是那些小国并入大明后需要大明拨付不少物资进而援助,这也并不是朝堂上的那些高官所愿意看见的,大明的那些高官权贵都以****上国的人氏自居,岂能容那些蛮夷之民进入大明?

朝鲜的情况很特殊,一直是大明的藩属国,与大明关系最为密切,因此朝鲜并入大明在朝堂上并没有多大的阻力。

尤为重要的是,李云天在朝鲜投下的钱出自讲武堂,并没有触及到朝廷文官集团的利益,因此文官集团自然不会反对了,他们吃饱了撑的因为这事去得罪李云天。

因此,对于能并入大明,朝鲜的百姓是万分激动和高兴,如果朴良等人毁了此事的话那么恐怕要被百姓们骂个狗血淋头了。

上午,讲武堂汉城司务处后院,李云天办公的厢房。

“王爷,匪首陈老三带到。”李云天翻阅公文的时候,云娜走进来娇声禀报道。

李云天闻言放下手里的公文箱云娜微微颔首,几名护卫就把戴着手铐脚镣的陈三公子押了进来,冲着他小腿弯处一踹使得其跪在了地上。

“没想到陈侍郎还有你这么一个私生子。”李云天打量了一眼恶狠狠瞪着自己的陈三公子,不动声色地说道,“陈侍郎是你的父亲,你为他报仇本王可以理解,不过你竟然勾结倭寇那实在是背祖忘宗,罪无可恕!”

“哼,你为了一己私利打着整顿两淮盐务的幌子设计整倒了我父亲进而独揽了盐务大权从中获利,使得我们家破人亡,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陈三公子闻言情绪顿时变得激动起来,想要站起身但是被边上的护卫按住,一脸仇恨地瞪着李云天说道,“你与我父亲没什么不一样,都想着从盐务上攥取钱财,只不过你身后有皇帝的支持,而我父亲只能含恨而死!”

“一派胡言!”听闻此言,立在一侧的云娜忍不住柳眉倒竖,面罩寒霜地望着陈三公子呵斥道,“王爷整顿两淮盐务是为国为民,不像你等蠹虫趁机牟利,现在大明的盐价只有以前的三成左右,何来的敛财?”

“沽名钓誉而已,你们这是在做给外界看,等时机成熟你们自然会逐渐提价,这世上就没有不偷腥的猫儿!”陈三公子闻言嘴角闪过一丝不屑的笑意,冷冷地向云娜说道,认为李云天这样做不过是摆摆样子罢了。

“哼,从两淮盐道大案至今已经有十余年,期间大明的盐价一直平稳,你认为王爷这十余年来都在逢场作戏?”云娜冷笑了一声,神情冷峻地盯着陈三公子问道。

“这正是他的奸诈之处,等到时光久远后没人再关注盐务上的事情他就可以肆意妄为!”陈三公子心中对李云天无比仇恨,已经认定李云天是十恶不赦的坏人,自然听不进云娜的话,故而恶狠狠地说道。

“强词夺理,一派胡言,本官与你讲道理无异于对牛弹琴!”云娜闻言冷笑了一声,扭头不再理会陈三公子。

“陈老三,你可知道你这次前来汉城犯下了一个大错。”李云天对陈三公子的言语不以为意,沉吟了一下后不动声色地说道。

“大错?”陈三公子闻言不由得微微一怔,双目中下意识地流露出疑惑的神色,不知道李云天此言何意。

“本王原先以为陈光宗已经死了,被日本王送来的那颗人头就是陈光宗的,不过现在看来本王错了,陈光宗并没有死,你们俩之间一直都有联系。”

李云天盯着陈三公子,神情严肃地说道,“好一个李代桃僵之计,陈光宗如果就这么安心在倭国生活下去还不会暴露他的诡计,不过很可惜他太恨本王了,竟然舍得让你来行刺本王,实在是一招败笔!”

“我大哥早就被你给害死了,你到现在连一个死人都不放过吗?”陈三公子闻言顿时大吃了一惊,双目中闪过惊慌的神色,随后努力稳定了一下慌乱的心神,故作镇定地向李云天说道。

“本王知道,你是山海光孝的左膀右臂,山海光孝岂会放你来汉城白白送死?”

李云天清晰地捕捉到了陈三公子眼中慌乱的神色,嘴角露出一丝一句觉察的笑意,冷冷地望着陈三公子说道,“如果本王没有猜错的话,一定是陈光宗出面,山海光孝这才放了人,与你相比山海光孝更需要陈光宗!”

“首领知道老子有血海深仇,自然会放老子前来报仇,我大哥早就被你害死,看来你对我大哥甚是忌惮,现在都还忘不了我大哥!”

陈三公子的脸色顿时变得更加难看,凶神恶煞地瞪着李云天说道,“如果再给我大哥一次机会的话绝对能杀了你!”

“本王之前觉得非常奇怪,当年为何倭寇会潜进汉城刺杀金宗瑞,不过现在终于明白了这是陈光宗设计的,妄想挑拨大明与朝鲜的关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