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执宰大明-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即便是现在她也只是怀疑李云天是交趾北部的某个豪门大族子弟,想要趁着这次明军和叛军交战获益,万万想不到李云天竟然能说一口纯正的大明官话,这意味着李云天很可能不是交趾人。

“范兄,你刚才说什么?”随后,吴倩按捺住心中的震惊再度推了李云天几下,故意装作听不懂的样子问道。

“我要睡觉。”李云天的身子动了动,喃语着回答。

“范兄,你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需要在下帮忙吗?”吴倩闻言犹豫了一下,凑上前轻声问道。

“我要睡觉。”李云天没有回答吴倩,而是有些不耐烦地侧过身子背对着她,嘴里含混不清地说道。

“范兄,到床上睡吧。”吴倩闻言双目流露出一丝失望的神色,她不敢再试探以免惊动了李云天,想了想后将李云天的手臂搭在肩上,跌跌撞撞地向床走去。

李云天身材魁梧,而吴倩的个头只到他下巴那里,由于李云天醉酒后两脚软绵绵得没有什么力道,所以整个身子都压在了吴倩的肩上,这使得吴倩扶着李云天行走的时候显得很吃力。

幸运的是床距离桌子也就五六米远,吴倩很快就将李云天扶到床边将他放在了床上,脱下他的靴子后给他盖上了被子。

“咦,范公子睡了?”就在吴倩给李云天整理盖在身上的杯子时,一名家仆领着一名身穿叛军服饰的中年人急匆匆走了进来,见李云天躺在床上呼呼大睡不由得怔在了那里。

“有什么事吗?”吴倩感觉两人好像有重要的事情要见李云天,否则也不会深更半夜前来,于是不动声色地问道。

“吴姑娘,这位大人有事要找范公子。”家仆闻言连忙向她介绍一旁中年人的身份,随后知趣地离开。

吴倩不动声色地望着那名中年人,想知道他为何这么晚了来找李云天。

“吴姑娘,明天中午我们王爷在上次的地方设宴,请穆大人前去赴宴。”由于目睹了吴倩给李云天盖被子的一幕,那名中年人很显然误会了两人之间的关系,于是向她一拱手,沉声说道。

“王爷!穆大人?”吴倩心中顿时大吃了一惊,在小河镇能被称上王爷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叛军首领黎利,而且看来李云天应该姓“穆”,范勇不过是一个掩人耳目的假名罢了,难道李云天来小河镇是来见黎利的?

中年人只是负责来传话,并没有多说什么,随后冲着吴倩一拱手,返身走出了房间。

“你究竟是什么人?”等那名中年人离开后,吴倩呆立了一会儿,神色复杂地望向了床上呼呼大睡的李云天,微蹙着柳眉,喃喃自语了一句。

此时此刻,躺在床上装睡的李云天心中长长地吁出一口气,黎利和阮焉终于要见他了,双方已经到了摊牌的关键时刻。

随后,李云天的心里就感到一阵孤寂。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今天晚上就是宣德三年的除夕夜,自从在湖口县担任知县,这是他第一次没能与家人吃年夜饭,不由得思念起了远在京城的妻儿,心中多出了一份难以压抑的牵挂。

第二天上午,李云天一直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

“范兄,昨天有人来找你,由于你睡着了他就托我转告你一件事情。”等李云天梳洗完后,吴倩走进了房间微笑着向他说道。

“噢!什么事情?”李云天故作不知的样子,随后有些不好意思地向向吴倩一拱手,“昨天晚上在下出丑了,请吴姑娘见谅。”

“王爷让你今天中午去上次设宴的地方赴宴。”吴倩微微一笑,不动声色地望着他,“范兄,既然你能搭上王爷这条线,以后可要好好关照在下的生意了。”

“王爷要见我了?”李云天闻言不由得怔在了那里,随后情绪变得有些激动,连声向吴倩说道,“吴姑娘,只要在下的事情办成了,太原府和宣化府的药材生意任由你来做。”

“多谢范兄。”吴倩笑着向李云天拱了一下手,双目闪过一丝狡黠的神色,从李云天的反应上她已经能够确认李云天是明军派来小河镇见黎利的人,双方之间一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

第469章示敌以弱(元旦快乐)

中午的时候,李云天再次来到了小河镇镇外的那家小酒馆。

这一次,黎利和阮焉足足将在李云天晾在了酒馆里大半个时辰后才姗姗来迟,虽说如此李云天也只能忍气吞声,面无表情地起身将黎利和阮焉迎了进来。

“穆大人,我军准备明天上午攻打安梁县城,本王刚才一直在忙于军务因此来晚了,还请穆大人见谅!”落座后,黎利笑着向李云天解释道。

“黎巡检公务繁忙,在下也是闲着,等等也无妨。”李云天岂会听不出黎利言语中的炫耀和威慑,脸色顿时变得有些难看,黎利和阮焉都看出他似乎在强压着心头的惊慌,故作不以为意地说道。

黎利见李云天一改先前的锐气,忍气吞声地面对自己的怠慢,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一丝得意的神色,看来今天的这场谈判他已经稳居上风。

“穆大人,本王听说你已经离开了,因何事又返回?”等酒菜上好后,黎利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故作不解地望向了李云天。

“黎巡检,本官先前太过年轻气盛,还望黎巡检海涵。”面对黎利的暗中嘲讽,李云天的脸上顿时流露出尴尬的神色,讪笑着向黎利举起了手中的酒杯。

“各为其主,本王理解你的心情和立场。”黎利虚空与李云天碰了一下,不以为意地回答,随后一饮而尽。

“黎巡检,本官这次回来是想与黎巡检再商议一下如何解决当前交趾紧张局势的办法。”李云天见状也喝干了杯中的酒水,不动声色地说道。

“穆大人,现在谈这件事情已经太晚了,我义军明天就要攻打安梁县城,此事恕本王无能为力。”黎利闻言双目流露出一丝为难的神色,拒绝了李云天的提议,眼神中却充满了一丝得意,他很乐意看见眼前的这一幕。

“黎巡检可要三思呀,大战一起生灵涂炭,那可是成千上万条人命!”李云天闻言脸色刷一下就变得苍白,连忙开口劝道。

“本王也不想安梁县城血流成河,可如今我义军将士同仇敌忾、气势如虹,对安梁县城势在必得,本王岂能辜负了他们的一片赤忱?”黎利摇了摇头,不动声色地说道,摆出了一副非打不可的姿态。

“黎巡检,本官知道你有难处,可是为了交趾百姓以后能过上安稳的日子,本官希望你能力挽狂澜,化解这场战事。”

见黎利好像下定了决心要打安梁县城,李云天顿时就流露出焦急的神色,连声说道,“如果黎巡检觉得交趾南部五府还不足以安置手下的那些军士,那么本官可以从中回旋,将奉化府给你,以后成为你的领地。”

“穆大人,此言恐怕不妥吧,奉化府现在由我军掌控,何须要你给王爷?”听闻此言,一直默不作声的阮焉忽然开口,沉声反问道,谈判的事情当然由他出马,负责与李云天讨价还价。

“阮先生,本官知道奉化府在你们手中,咱们现在是着眼未来,来商议黎巡检所辖地方的范围。”李云天尴尬地向阮焉笑了笑,显得有些心虚。

“穆大人,在下有一事不明,你为何定南将军不把与乂安府相邻的清化府给王爷,而是将隔着清化府和归化直隶州的奉化府给王爷,如此一来王爷的辖地岂不是要被分隔开来?”

阮焉见李云天的解释苍白无力,而且额头上已经渗出细小的汗珠,于是冷笑了一声,神情严肃地盯着他。

“阮先生你也知道,我军现在在交趾中部唯有的一座城池就是清化城,现在朝廷上下的官员都盯着清化城,皆希望定南将军能派兵给清化城的军民解围,定南将军岂能将其抛弃,否则必将引发朝廷官员的弹劾。”

李云天沉吟了一下,有些无奈地望着阮焉,“况且,驻守清化城的知府罗通和卫指挥使打忠都是固执己见的人,已经拒绝了成山伯王通的撤兵命令,即便是定南将军给两人下令,恐怕两人也不会听令行事。”

“定南将军执掌交趾的军政大权,如果连小小的清化城都无能为力,以后如何在交趾立足?”虽然李云天在那里诉苦,但阮焉丝毫不为其所动,冷冷地问道。

“阮先生,清化城现在位于你们所掌控的腹地,又有数万大军在外围城,你让定南将军如何下令罗通和打忠撤离?”

李云天闻言顿时苦笑了一声,神情凝重地望着阮焉说道,“如果城里的百姓也要跟着罗通和打忠撤退的话,恐怕还没有离开清化府就会被你们消灭殆尽!”

阮焉清楚李云天说的是实情,罗通和打忠不可能知道定南将军与黎利议和的事情,自然不敢轻举妄动,一旦离开清化城的庇护,那么他们无疑将成为守在外面的那些叛军攻击的目标。

“他们可以从海路离开!”不过,阮焉已经早有对策,不动声色地回答,“大明水师名动天下,依在下来看,只要定南将军将大明的水师调来运送,那么清化城的那些人可以从清化城以西的港口回大明!”

“这倒是一个办法。”李云天闻言心中不由得一喜,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等的就是阮焉的这句话,如此一来就能顺利将清化城的军民安全撤离。

“不过,这件事情本官做不了主,要向定南将军大人请示。”随后,李云天一脸警惕地望着阮焉,“阮先生,他们在撤退的时候不会遇上麻烦吧?”

“这你放心,只要你们不惹麻烦那么就一定会顺利地从港口登船。”阮焉闻言向李云天点了点头,不动声色地回答,嘴角挂着一丝淡淡的笑意,如果能兵不血刃地拿下清化城,那么明军在交趾中部的势力就不复存在。

“好,我这就进城去向总兵大人请示,如果总兵大人同意的话,会给罗通和打忠下发正式撤退的军令,同时也会调集船只运送百姓。”李云天见阮焉一口就答应了下来,于是看向了一旁的黎利,“在本官没有出城之前,希望黎巡检先不要攻城。”

“穆大人,定南将军真的在安梁县城?”黎利闻言微微一皱,略带狐疑地望着李云天,按照他和阮焉的推测定南将军肯定不会置身险地,应该早已经离开了安梁县城才对。

“我家总兵大人历来喜欢在重要战事亲临战场,当年的黑牛镇一役,汉王叛军最近时距离总兵大人的住处只有十几丈远。”

李云天无奈地摇了摇头,神色颇为郁闷地向黎利说道,“本官和很多人都劝过总兵大人在三江城坐镇,可他还是坚持来了安梁县城,希望能鼓舞安梁军民的士气。”

黎利不知李云天所言是真是假,于是望向了一旁的阮焉,阮焉沉吟了一下向他点了点头,要想使得罗通和打忠撤离清化城,必须有定南将军亲笔签署的撤退军令,否则罗通和打忠必将死守。

去年罗通和打忠之所以没有撤退,就是因为王通给他们下达的命令名不副实,属于越俎代庖,两人这才拒绝了王通的命令。

自从柳升被宣德帝任命为交趾总兵前去交趾平叛后,王通就失去了交趾总兵的官衔,虽然他贵为伯爵,但是却没有向罗通和打忠发号施令的权力。

而定南将军身兼交趾、广西总兵,是交趾的最高军事长官,罗通和打忠要是抗命的话就是杀头的死罪,两人分得清楚轻重缓急。

如果李云天真的能从安梁县城里拿到盖有定南将军大印的下令清化城明军撤退的公文,那么定南将军无疑就在城里,因为按照明制,将军印和官印属于官员在官场的信物,必须随身携带,一旦遗失将被重惩。

因此,大明的那些重要官员,每个人都有一个专门保管官印的贴身随从,而且这名贴身随从属于朝廷配给的公务人员之一,其俸禄由朝廷发放。

以定南将军现在的级别,除了配备一名保管官印的随从外,还有马夫、伙夫等等,都是由朝廷发放俸禄。

如果李云天能从安梁县城拿到盖有定南将军大印的撤退公文,那么定南将军自然就在安梁县城里。

所以只要李云天从安梁县城里出来,那么一切就会真相大白,李云天不仅要拿一份下令清化城守军撤退的公文,还要拿一份给南京兵部的文书,让南京兵部调派郑和海船前来交趾,运送清化城军民去明军控制的新安府云屯港。

“事不宜迟,本官这就进城,还望黎巡检从中通融。”李云天见阮焉向黎利点头,心中顿时冷笑了一声,随即站起身来冲着黎利一拱手,表现出了一副迫切的样子。

“不急,现在是白天,众目睽睽下你如何进城?”黎利闻言微微一笑,冲着李云天向下压了压手,“等夜幕降临后,本王派人送你去城下。”

李云天的脸上随即流露出一丝尴尬的神色,他好像意识到自己太过急躁,悻悻地坐了下去。

“穆大人,既然你有心促成此事,那么不会认为仅仅一个清化府就能把我们给打发了吧?”待李云天坐定,阮焉拿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酒,然后抬头望向了李云天,意味深长地说道。

李云天闻言嘴角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轻蔑,他知道阮焉要狮子大开口了,不过阮焉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也正是他希望看见的事情!

第470章上当了(二更)

“阮先生,你此言何意?”在阮焉的注视下,李云天先是微微一怔,随后脸色变得有些难看,皱着眉头沉声问道。

“事到如今,只有一个办法能消除安梁县城的这场战祸。”阮焉从李云天的反应中察觉出他已经猜到了自己的用意,毕竟能被定南将军派来谈判的人绝对非等闲之辈,于是一本正经地望着他。

“什么办法?”李云天的脸上逐渐阴沉了起来,像是罩着一层寒霜,声音有些冰冷地问道。

“以现在双方控制地区的边界为界限,我义军控制的地方全部归王爷。”阮焉见李云天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嘴角闪过一丝惬意的笑容,宏声提出了他的要求。

“什么?”李云天闻言顿时怔在了那里,随后噌地一声站了起来,情绪激动地冲着阮焉说道,“这不可能,现在你们占据了交趾三分之二以上的地方,要是都给了黎巡检,我们总兵大人如何向朝廷交待?”

“事在人为,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阮焉见李云天的脸上涨得通红,好像在极力压抑着心中的怒气,心中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微笑着回道,“定南将军既然心系百姓的疾苦,那么不如将那些地方的百姓交给我们王爷来治理,王爷一定能使得他们过上富足的日子。”

刚才的这一幕是阮焉对李云天的又一次试探,如果李云天对他的这个要求没有异议或者只是稍微抵触,那么阮焉就会怀疑李云天的谈判的真实用意,毕竟这事关着大明的疆土,非同儿戏,对李云天来说应该寸土必争。

如今,李云天的反应十分激动,这无形中就打消了阮焉心中的顾虑,反证出定南将军是真心想要与黎利谈和。

“总兵大人要是答应了你们,交趾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司岂不成了一个空架子?”李云天的胸口微微起伏着,额头上青筋暴涨,怒气冲冲地向阮焉挥了一下手,“这个要求总兵大人绝对不会答应,否则他以后还如何在朝堂上立足?”

“穆大人,此言差矣,王爷既然是大明封的土司,那么自然归交趾三司管辖,岂会成为了一个空架子?”

阮焉见状微微一笑,开口安慰着李云天,“如果王爷成为了交趾的都司,那么交州府以南地域自此消弭战祸,百姓可以安居乐业,总兵大人可是给大明做了一件大好事。”

“好事?”李云天不由得冷笑了一声,目光冰冷地望着阮焉,“总兵大人来了交趾不仅没能收复一府之地,反而丢了清化府,倘若依照你的法子来办的话,总兵大人岂不是在交趾打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败仗,声誉受损不说朝中的那些大臣们也不会放过他,必定上书弹劾。”

“黎巡检,既然你们没有诚意的话那么本官也就爱莫能助了,等骁武军主力一来,交趾必将被腥风血雨所笼罩。”说着,李云天转向了黎利,义正词严地警告着他。

“穆大人,在下近来听到了一些流言,希望穆大人能给在下释疑,以辨明外面的那些传言是真还是假。”

阮焉见李云天恼羞成怒,于是放下了手里的酒杯,颇为玩味地望着他问道,“穆大人,在下怎么听说定南将军这次只带了数千人来交趾,而且还在扬州城举行了一场竞价,将交趾的商业经营权和采矿权都卖了出去!”

“什……什么?”听闻此言,怒气冲冲的李云天顿时就愣在了那里,脸色骤变,有些难以置信地瞪着阮焉,好像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穆大人,现在外面有传言,说定南将军手下的骁武军本是乘船沿着京杭运河南下,结果大部分士兵晕船,故而定南将军兵分两路前来交趾,一路从宁波府走海路,另外一路走陆路。”

阮焉的脸上洋溢起了一丝淡淡的笑意,不动声色地问道,“穆大人,你告诉在下,总兵大人是担心那些朝臣们弹劾,还是担心无法向那些商贾交差?”

“荒谬,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谣传,定南将军乃皇上御封的平叛统帅,岂会与商贾为伍?”

李云天注意到了阮焉脸上的笑容,心里顿时感到一阵轻松,这意味着阮焉现在终于被他骗了过去,于是故意变了变脸色,强自镇定地望着他,“至于说定南将军只带了数千人,就更是笑话了,自从去年骁武军在黑牛镇取得大捷来,皇上已经让定南将军抽调京军和南直隶卫所部队编练了十几万骁武军,怎会只带数千人来交趾?”

“在下也不相信,想定南将军身兼重职,乃大明的翰林侍读,岂是一个信口开河之人?”阮焉闻言点了点头,随后语峰一转,沉声说道,“不过,兵法有云,兵不厌诈,以定南将军的才智,定然不会拘泥于一些虚名。”

“见过王爷,阮先生!”说着,阮焉拍了拍手掌,一名中年人快步从门外走了进来,向黎利和阮焉躬身行礼。

“告诉穆大人你的身份以及路上的见闻。”阮焉望了李云天一眼,向那名中年人说道。

“穆大人,在下是王爷派往京城献表的副使,原本被囚禁在南直隶,不过在下贿赂了看守,侥幸逃了出来。”

那名中年人正是从大明逃回来的李副使,冲着李云天微微一躬身,宏声将他在逃回交趾的路途中的所见所闻。

阮焉敏锐地觉察到,随着李副使的讲述李云天的脸色越来越难看,额头上也逐渐渗出了细小的汗珠,双拳紧紧地攥着,死死地盯着李副使,恨不得用眼神将李副使杀死。

“穆大人,如果不是李副使的话,我和王爷还真的以为定南将军率领了十万骁武军前来交趾,这或许就是天意,是天意让王爷得到交趾!”

等李副使将他路上的经历讲述了一遍,阮焉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然后郑重其事地向面色铁青的李云天说道。

“唉!”

李云天闻言脸色急促变了几变,随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整个人一下子好像衰老了几岁,有些失魂落魄地坐在那里,眼神十分复杂,有懊恼也有不甘,似乎难以接受眼前的这个残酷的现实。

阮焉见状知道李云天的心理防线已经垮掉,于是望向了黎利等待黎利的指示,黎利微笑着向他点了点头,对刚才发生的一幕非常满意。

“穆大人,你放心,王爷不会让定南将军难做的。”阮焉会过意来,随后开口向呆坐在着的李云天说道,“只要定南将军和王爷达成协议,那么王爷将承认那些商贾在王爷掌控地域的商业专营权和采矿权,不过王爷希望能从中抽取五成的红利。”

“五成?”李云天闻言回过神来,双目满是愕然的神色,好像没有想到黎利会这样做,竟然打那些生意的主意,而且一口就要吞一半的红利。

暗地里,李云天对此是冷笑不已,他岂会不清楚黎利的如意算盘?

交趾东面临海,北面与大明相邻,南面和西面与占城、真腊等国相邻,占城和真腊等国不仅是大明的藩属国而且还与安南国有仇,在对待交趾叛军一事上肯定以大明马首是瞻。

大明的水师天下无双,再加上占城和真腊等国的追随,一旦明军对交趾实行经济封锁,那么交趾的对外水陆商贸将被掐断。

因此,经过与阮焉的商议后,黎利准备搭李云天的顺风车来解决这个难题。

毫无疑问的是,大明商贾做生意的能力和实力远非交趾当地那些商贾所能比拟的,不仅可以繁荣当地的商贸市场,同时也能获得了大笔的红利,何乐而不为?

况且,如此一来也卖了李云天一个人情,使得李云天可以给那些购得交趾商业经营权和采矿权的商贾一个交待。

“五成不算多,王爷届时将打理好一切事务,没人敢为难那些商人。”阮焉见李云天一脸的惊愕,笑着点了点头,“这笔钱即使不交给王爷,他们也会交给其他人,以保他们能平平安安地做生意!”

“这件事情本官无法答复你,要总兵大人亲自定夺。”李云天装模作样地沉吟了一下,面无表情地向阮焉说道。

“定南将军智勇双全,在下相信他一定会同意的。”阮焉知道李云天决定不了此事,冲着李云天微微一笑,显得胸有成竹。

在阮焉看来,定南将军志向远大,绝对不会盯着交趾这块蛮夷之地不放,而与黎利合作是解决那些竞得交趾商业经营权和采矿权的最好办法,双方都能从中获益。

尤为关键的是,定南将军现在好像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否则以明军所掌控的那些地区,根本就无法满足那些商贾的胃口。

其实,当得知定南将军决定与黎利谈判的时候,阮焉就已经敏锐地意识到定南将军对交趾根本就不在乎,恐怕只是用来当做晋升的垫脚石而已。

“来,穆大人,本王敬你一杯,希望你此次进城顺利,能消除交趾的战祸,还百姓们一个安宁。”阮焉的话音落后,黎利忽然开口,端起面前的酒杯向李云天一举,微笑着说道。

“呈你吉言。”李云天挤出了一丝笑容,与黎利虚空碰了一下酒杯,一饮而尽,然后重重地将酒杯放在了桌上,起身冲着黎利和阮焉一拱手,“本官身体不适,先告辞了。”

说着,李云天转身快步走出了小酒馆,乘着马车在十几名叛军骑兵的护送下向小河镇的方向绝尘而去,扬起了漫天的灰尘。

“干!”小酒馆里,黎利和阮焉的酒杯重重地碰在了一起,两人相视一笑后仰首喝干了酒杯里的酒,一副意气风发的模样,显得胜券在握。

第471章水到渠成(三更)

李云天回到小河镇住处时,吴倩正在前院的客厅里等他回来,见李云天神情冷峻知道他中午的这顿饭吃得并不开心。

由于心情不好,李云天只跟吴倩打了一个招呼就急匆匆回了自己的房间,啪的一声关上了房门。

吴倩立在后院若有所思地望着李云天卧房紧闭的房门,柳眉微微蹙着,经历了昨天晚上的事情后他此时已经隐隐约约地猜到李云天是大明的官员,否则黎利岂会请他吃饭?

得出这个结论的时候吴倩简直难以相信,毕竟现在明军和叛军在交趾打得你死我活,李云天来见黎利岂不是犯了通敌之罪?

对此,吴倩是百思不得其解,行事也更加小心谨慎,她猛然间意识到自己无意中搅进了一场巨大的阴谋中。

卧房里,李云天翘着二郎腿,一脸悠闲地坐在桌旁翻阅着一本《史记》,手里还拿着一个苹果慢条斯理地啃着。

截止到目前为止,交趾所发生的事情都在按照李云天的计划在进行,等与黎利达成了停战的协议后,他就能抽出手来招募和整编部队,届时给予致命一击,收复被叛军占据的地盘。

说实话,为了成功骗过黎利和阮焉李云天可花费了不少精力,循序渐进地诱使两人一步步地走进他所设置的圈套。

李云天很清楚,他带了三千骁武军来交趾的事情根本就不可能长时间瞒住叛军,故而不如提前将消息透露出去,让黎利和阮焉以为抓住了自己的把柄,进而最终促使双方谈判的成功。

恐怕黎利和阮焉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出现在他们面前的这位被他们“戏弄”于股掌之间的穆大人就是大明堂堂的定南将军,更想不到两人不知不觉间就进入到了李云天所设下的圈套中。

只要今天晚上进入安梁县城,拿到事先放在秦昆那里的下令清化城明军撤退的公文和让南京兵部派遣水师前来交趾的公文,那么李云天就能真正地松一口气,剩下的事情就是安排清化城军民的撤退事宜。

在秦昆来安梁县城之前,李云天已经将这两道公文给了他,既然阮焉能想到利用水路撤离清化城的军民,那么李云天自然也能想到,因此早就准备妥当。

当李云天从京城南下杭州的同时,南京兵部尚书已经接到了宣德帝的密诏,将大明水师的指挥权交给了李云天。

值得一提的是,大明现在的水师主要指的是郑和下西洋时的那些船只,由于大明在东亚和东南亚是一个巨无霸的存在,没有哪个国家能对其产生陆上和水上的威胁,因此大明没有像欧洲的一些海上强国那样,开始建立真正用于海上交战的水师部队。

因为大明水师的驻地是南直隶,故而自从永乐帝起水师的事宜就交给南京兵部就近处理,故而水师要想调动必须要有南京兵部的文书。

虽说李云天的计划目前为止进行得一切顺利,但有一件事情比较棘手,那就是下令罗通和打忠从清化城撤离的公文必须由他亲自送去,以避免罗通和打忠抗命不遵,拒绝撤离:

由于清化城一直被叛军围着,罗通和打忠根本就不知道朝廷派了李云天前来交趾平叛的事情,再加上这道撤退的公文又不能光明正大地送过去,罗通和打忠十有八九会认为是假的,届时徒生波澜。

况且,李云天现在是定南将军的特使,给罗通和打忠送撤退公文这么重要的事情理所应当由他执行,不宜牵涉外人进来,否则难免引发阮焉的怀疑。

夜幕降临后,李云天跟着几名来请他的叛军士兵急匆匆离开了后院,吴倩立在窗前神情冷峻地望着他远处的背影,对他来小河镇的目的是越来越感到好奇。

黎利已经安排好了相关事宜,使得李云天畅通无阻地通过叛军的营地和防区,顺利抵达到安梁县城南城的一处僻静的城墙下,以三江城明军传令兵的身份向城墙上值守的士兵喊话,让上面的士兵放吊篮将其吊上去。

城墙上的士兵不敢怠慢,连忙去南城的城门楼禀告了守门的一名千户,那名千户见城下只有李云天一人,于是让士兵放下吊篮将他吊了上去,搜身后送去了定南将军所住的县衙。

李云天被几名军士带进县衙后堂时,那名假定南将军正与秦昆、方政和马瑛商议守城的相关事宜,众人见到他后无不大吃了一惊,不清楚他为何会出现在这里,难道三江城有失?

“总兵大人,您怎么会来安梁县城?”来不及多想,秦昆挥了挥手让其他人都退下,等关上房门后连忙走上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