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第一强兵(鲈州)-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云解释的很详细,王羽却恍然未觉,直到听到‘其子’二字,才猛然惊觉,无极甄家,不就是那位美艳无双的洛神甄宓的娘家吗?

好么,让自己给碰上了。

袁熙貌似还没成年,想必那位洛神现在年纪也不大……等等,自己这是在想什么呢?糜府里还有一大堆未婚妻亟待解决呢,糜竺也没少叫苦,这要是再来一个,那真是……

“主公?您在听吗?”见王羽神情变幻,时而咬牙切齿,时而眼神飘忽,赵云不由担心起来。

“咳咳,没事,可能最近有点累,走神了。”王羽回过神,连忙敷衍过这个话题,问道:“那位甄道先生如今何在?还在探险船队之中,还是随子义一同回来了?”

“他回来了,数日前他来向末将告别,说是要回家一趟。”赵云疑惑问道:“此人有何不妥么?”

“没有,只是想找他了解点事情,做一笔交易罢了。”王羽微觉遗憾。

倒不是遗憾见甄宓的问题,袁熙才十岁出头,那位洛神想必也就是个萝莉罢了,王羽现在什么都缺,就是不缺萝莉,没兴趣再找个萝莉在身边放着,能看不能吃。

只是甄家能被袁绍选作亲家,想必在地方上的名望是很不错的,袁绍与其联姻,可以借助甄家的影响力,安定地方。

对青州来说,甄家也能起到这个作用,羊群效应,最重要的就是带头的,选好带头的,事情就成功了一大半。

而甄道参与了东渡船队,无疑就是来示好的,结果却当面错过了,确实有些可惜。现在此人突然回家,会是与北征有关么?

如果是,那就最好不过。如果不是,事情就有点棘手了。

第六七六章好事多磨

鲁阴公元年,大夫毋骇帅兵侵占极邑,极侯出奔燕。燕即封侯于现在的毋极境内,故极邑更名于此。鲁隐公二年大夫毋骇又率兵北侵灭极,更名为毋极,取其灭极之意。

毋极西近太行,南邻滹沱河,地势平坦,膏壤沃野,是冀州北部出名的好地方,不过,这里的冬天同样也很冷。

往年到了这个时候,人们总是早早积好薪柴,像是后世的宅男腐女一样,在被褥里裹上一两个月,不出门也不下床。

没办法,河北的冬天太冷,保暖的冬衣也不见得家家户户都能备齐,一套冬衣放在床榻边,谁出门谁穿的情况也是有的,大半个冬天,一家人都裹着被子苦挨,就没什么可稀奇的了。

当然,这种情况只限于穷苦人家,如甄氏这样的大户人家,是绝对不包括在内的。

外面已经飘起了雪花,纷纷扬扬的如同纷飞的柳絮,笼罩在天地之间,使得世间万物都变得朦朦胧胧的,仿佛梦幻世界一般。

整个毋极城都静悄悄的,只有孩子们的欢笑声时而响起,静静回荡、孩子总是很有活力的,除了饥饿之外,就再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对外面的世界的向往了,大人们不能,寒冷同样不能。

好一派和平安详的景象,可是,还能维持多久呢?无声的叹息着,甄道走进了阔别已久的自家大门。

“五公子回来了!”

出乎甄道意料的是,外面下着雪。院子里却站了不少人,都是侍女。莺莺燕燕的一大群,见他回来,齐齐转身施礼,倒像是列队迎接一般。

不过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做为庶出的子弟,在个人前途上,他无缘举孝廉为官,只能操持家中的商贾低贱之事。在外奔走。在甄府里,地位也就是跟几个管事差不多,私下的巴结或许会有,但这么隆重的迎接仪式,那是断然不会出现的。

“五哥,你回来了,这次有没有带礼物给我?”等到那个濡濡软软。仿佛新出炉的高唐糯米糖般的轻柔声音在人群中响起,甄道才笑了起来:“有,当然有,没有谁的,也不会没有小妹你的。”

“是什么?”人群分处,一个娇小的身影娉婷着款款而出。弯月般的美眸睁得大大的,仿佛山林间幽静的深泉,让人不由自主的想一探究竟。

“呃……”甄道微微有些出神。虽然可以算是从小一起长大,但他始终不明白,这位同父异母的小妹怎么会长成这般模样。

倒不是性子不好。甄家的几个嫡出的兄弟姐妹中,就属这位年纪最小的妹妹最没傲气。即便对待下人或外面的流民,都是和和气气的,并以匹夫无罪,怀璧为罪来劝说父亲赈济灾民。论起温柔善良,遍数整个中山国,也没有哪家的千金比得上。

让甄道不理解的是她的柔和媚。

甄道今年还不到三十岁,但在外闯荡已经超过了十年,最近更是远赴重洋之外,到传说中的海外仙岛走了一遭,阅历不可谓不丰富。但他从来没见过哪家女子,在年纪如此幼小的时候,就显示出了动人心魄的媚态。

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都像是演练好了似的,无不动人心魄,撩人魂萦,偏偏她本身没有任何作态,神情是那样的纯真无邪,这互相矛盾的两项特质,构成了甄家幼女别具一格的魅力。

甄道时常在想,如此媚骨天成般的女子,连他这个兄长都须得刻意回避,以免尴尬,将来真不知什么人能消受得了。

家中老人常说,自家小姐有倾国之色,将来的夫婿非王侯将相不可,就算母仪天下也没什么可奇怪的。福薄之人就算将其娶回家也没用,因为他们承受不起,肯定要折损寿数,落得个早早夭亡的下场。

对这些话,甄道只是一笑置之,福缘什么的虚无缥缈,他不敢下断言,但依照常理而论,小妹的夫婿若是个定力浅薄,身体较差之人,倒是肯定活不长。

不过父亲和主母都深以为然,从几年前就开始给小妹寻找夫婿,标准就是非王侯将相不可,甄道这次兼程赶回来,也与此有些关联。

“把礼物呈上来……”甄道挥挥手,示意从人奉上礼物,任由小妹去挑,然后向管事问道:“父亲何在?”

“老爷一早就去了城守府。”管事恭敬答道。

内府的管事是个中年女子,因为二小姐的特异处,甄老爷根本不放心她身边有男人的存在,故而将内府搞得有如皇宫内院一般。

能充任内府的管事,这女人本身也很精明,知道这位庶出的五公子不能等同一般的庶子而视。甄家让庶子操持杂务,无非是给他们找点事做,可这位五公子胆大心细,将府中的商贾之事打理得井井有条,产业规模也是蒸蒸日上,十年间,甄家的财富暴涨了好几倍。

这样一个人物,就算出身再差,也是他们这些仆役需要巴结的人物。

“城守府?”甄道闻声色变,眉头紧紧蹙在了一起。

“长安来的钦使已经过了范阳,带着那封召刘使君回京的圣旨,据说刘使君无意奉诏,斥之为乱命……听说现在大半个河北都在备战,眼见着又是一场大乱啊!好容易过了几年安生日子,这乱世,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半是感叹,半是诉述,女管事将眼下的形势解释得很清楚。

“原来如此……”甄道点点头,将父亲被召集的缘由猜了个八九不离十。毫无疑问,刘虞不打算屈服,是要顽抗到底了。召集地方豪族,无非是命令各家出钱出粮出丁。整军备战,通常意义上的诸侯。打仗前都是这么个套路。

“不知父亲会如何答复呢?”甄道喃喃低语,像是在自言自语,但手上不着痕迹的递过去的一支银钗却说明了一切,钗头雕的是一支鸾鸟,银光闪闪之间,倍显雍容华贵。

“老爷当然是不愿意的了,打仗这种事,谁被卷进去谁倒霉。不过……”女管事眼睛一下瞪圆,然后微一抬手,很熟练的将银钗拢入袖中,眉花眼笑的说道:“听说城守府那边下了严令,有不遵从者,皆以通敌论处,严惩不贷!”

甄道微微颔首。心下了然。刘虞或是王门,已经急红眼了,而父亲理想不小,胆子却不大,被人这么一咋呼,肯定是要屈从的。可这么一来,自己的谋划岂不是要落空?这可不好,须得想个办法才是。

他这边思潮翻涌,另一边甄宓和侍女们已是惊呼连连。

“这是妆盒吗?是银的啊!好漂亮哦!”

“还有银梳,银筷子。银步摇,天……五公子这是挖到上古藏宝了吗?怎么会有这么多金银?”

在汉朝金银还没做为货币流通起来。是做为珍宝存在的,甄道随身携带的行李中,倒有一大半是这类东西,陡然展现在众人面前,珠光宝气的,饶是甄府中人没几个每见识的乡巴佬,可还是被晃得眼花缭乱。

雪天里很安静,欢呼赞叹声显得极为响亮,很快就惊动了府中的其他人,不断有人赶过来询问,然后加入了惊叹的行列。

“五弟,你这次去了哪里?这可真是大丰收了啊!”说话的是老三甄尧,甄道之上有四位兄长,三位嫡出,一位庶出,甄尧是嫡出的幼子,最受宠爱,平时见到甄道,都是用鼻孔相见的,这一次被金银晃花了眼,却是难得的亲切起来。

甄道微微一笑,想着要说服父亲,这些金银没准儿就是个契机:“也没什么,就是出了趟海……”

“出海?”甄尧大奇,失声叫了一声,眼珠转了转,神情突然变得惊骇起来:“莫非是……”

甄道将食指在唇边一竖,制止道:“嘘!没错,正如三哥想的那样,但此事却不好声张,咱们还是闷声发大财的好。”

“这么说来……海外果然有仙岛?真如传说中的那样金银遍地?”甄尧的心思转得倒是很快,也难怪,涉及到发财,瞎子都有可能开眼,谁会变笨呢?

“传言有些夸张了,哪里真有金银遍地的地方?”甄道呵呵笑道:“其实就是矿多点,也容易开采,特别是那个被称作石见的地方,整整一座银山,一眼望不到尽头,这种纯度的银料,都不用开采,随处都能捡到,倒是后来加工更费时费力一些……”

“荷荷……”他说的随意,甄尧和另外几个甄家子弟却听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这还不叫金银遍地?一眼望不到头的银山?难怪秦皇当年无论如何也要兴师动众的出海呢,敢情他不是为了找长生不老药,而是为了仙岛上的金山银山啊!”

“这下咱们可发达了!咦,不对啊,船队不是骠骑将军的吗?五弟你怎么拿回来这么多东西?”

甄道谦和笑道:“四哥有所不知,骠骑将军重诺守信,仗义疏财,第一次出海的收益分文未取,只说将来正式开采之后,才从开矿者的收益中抽税……其实这一趟本也不是为了收集金银去的,只是为了探明路径而已,等正式开采,这点东西又算得了什么?”

“这么说,五弟你有资格承揽开采了?”一直端着架子的老二甄俨也忍不住了。

“骠骑将军那边的规矩,一向是撑死胆大的,小弟虽然没什么本领,但仗着胆大,却是拔了个先筹。只要今后不反复,明年就可以买船雇工,扬帆出海,去金银岛淘金了。”

“哗!”欢声一片,甄家的几个子弟都高兴坏了,去开采金山银山,还有比这发财更快的吗?从前听到外面的传言,大家还不尽信,现在实实在在的东西摆在前面了,不信也不行啊!

“五弟,你说今后不反复……”甄家的长兄甄豫早夭,老二甄俨就是家中二代之长,如今已经举了孝廉,还出任过一任曲梁长,心思比其他人敏锐得多。

“就是一直站在骠骑将军一边,至少不能资敌,很简单的,不是吗?”甄道答道,很轻松的口吻,甄俨的眉头却一下就紧紧皱了起来,其他人也收起欢声,气氛变得沉重起来。

“二哥,可是有什么干碍?”甄道心知肚明其中缘由,问的却很小心。

“这……唉,一言难尽啊!”甄俨长叹一声,摇了摇头:“等父亲回来后,大家再一起议一议吧,好事多磨,真是不赶巧啊。”

第六七七章欲建奇功

因为甄道带来的震动,甄老爷一进家门就被吓了一跳。

家里喜气洋洋的,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自从骠骑将军有意北征的消息传出后,除了小女儿年幼,不识世愁滋味,家里谁不是一脸的愁云惨淡?

今天这是怎么了?

连忙找人问过,他这才恍然,先是一喜,继而忧愁更甚,连残雪尚存的大氅都没顾得上脱,就匆匆赶去了儿子的房间,门也不敲的直闯进去,劈头问道:“义贤,你给为父老实说,你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

“父亲这话从何说起?”甄道愕然太守,惊讶问道。

“你少拿这幅模样来骗吾!”甄老爷一摆手,示意追过来的仆从退下,直视儿子,正色问道:“义贤,你且说说,这些年为父待你如何?”

“恩重如山。”甄道直起身体,正襟危坐。

甄老爷又道:“你虽是庶出,但阖府上下可有人对你怠慢?便是你的几个嫡出哥哥,也顶多是言谈之间略为无礼,也不曾如其他世家那般,苟待你这个庶出的弟弟吧?”

“兄友弟恭,礼仪备至也。”甄家家业不小,但规矩确实没有真正的名门世家那么大,要不是正室张氏比较看重规矩,这一家人倒也其乐融融。即便有了张氏较真,甄家也从未发生过其他大家族中的那些兄弟之间的龌蹉。

“既然如此,”甄老爷厉声质问。语出惊人:“那你为何要致他们于死地,欲令我甄氏满门万劫不复?”

“父亲何出此言?”甄道被吓了一跳。

“还不肯认么?”

甄老爷指着儿子。低喝道:“当日你说要去青州看看风色,吾许了你,天下大乱,咱们这样的家族,若要延续香烟,总是要找个靠山。你先斩后奏,上了东渡的船,才让人给家里送信。吾也不与你计较,便是你想拿你妹妹当晋身之阶,为父又何尝说过一个不字?”

他跌足长叹道:“可你现在这是要做什么?把大家都往死路上推吗?青州虽兵强马壮,然兵凶战危,千里远征,焉有必胜之理?就算青州必胜,现在刘虞、王门皆决意死战。正愁没有杀一儆百,以儆效尤之人,又岂会在意一个甄家?你要攀附靠山,争先都没错,可这个时机实在是……偏偏你不知好歹,一回家就张扬其事。你,你这是要气死我吗?”

他进门后未及脱下外套,说话时又很激动,跺脚颤抖间,大氅上的残雪簌簌而落。看起来很有一股凄凉味道。

甄道连忙起身,抚胸捶背。连声安抚:“父亲,您消消气,听儿子解释……”

“还有什么可解释的?解释你只是无心之失?解释你开口之前什么都不知道?哼!”甄老爷气哼哼道:“你真以为吾已经老糊涂了,看不出你的那些把戏吗?你在外闯荡了十年,吾岂不知你的心性手段?”

“儿子这点肚肠,自然瞒不过父亲,不过儿子这么做,也并非是逼宫的意思,而是给甄家一个选择的机会。”

“机会?现在还有得选?你真当王门是个无能之辈,连这么大的动静都毫无察觉?用不到明天,今晚他就能得到消息,明天老夫若是毫无表示,就等着甄家满门玉石俱焚吧!”

说着,甄老爷摊摊手,顺势一倒,就那么瘫坐在了地上:“唯今之计,也只有尽量多献点钱粮,保住甄家满门,保住你这个逆子了,待到幽州大战胜负分明,甄家恐怕也是十室九空,还提什么巴结骠骑将军?”

被训了个狗血淋头,甄道却笑了,只听他慢声问道:“父亲莫非以为,儿子宣扬海外之利,是为了以财货打动人心,借此胁迫您下定决心,以钱粮和小妹为筹码,想青州示好?”

“唔……”甄老爷微微一怔,下意识反问道:“难道不是?”

“当然不是。”甄道从容答道:“青州不缺钱,西三郡屯田两年,存粮如山,王将军大可以货易之,同样谈不上缺粮,以钱粮奉献,又何足为奇?至于小妹,父亲有所不知,王将军虽有风流之名在外,但对于美色也看得不是太重,高唐糜府之中,如今佳丽如云,都是王将军将娶未娶的……”

“小妹虽有国色,但那乔家二女,荆襄名门黄家之后,糜家那位在将军府任职的千金,吕温侯的虎女,又有哪位差了?总之,光靠钱粮、小妹,我甄氏在众多豪强中并不显眼,真要投效青州,须得建奇功方可。”

甄道并非自贬身价,实在是他面见王羽那一次,暗示妹妹国色天香,待字闺中,后者表现得太过平淡,搞得他失去了信心,不得不想点其他办法来向王羽示好。

“奇功?何为奇功?”甄老爷不知儿子心思,只听得心中一跳。

“大战在即,还有什么可称奇功?”甄道神情冷肃,一字一顿道:“无非献城,献军而已!”

“这……”甄老爷吓得差点跳起来。

“父亲,您仔细想想,王门区区一个叛将,岂是大名鼎鼎的铁壁于将军的对手?儿子在青州行走,见过几次骠骑军的操练,王门麾下的那些兵卒,顶多和青州城管差不多,而青州城管,不过是训练了几天的民夫罢了。”

甄道嘿然冷笑道:“王门占了冀北后,又何尝做过什么有建设性的事?就算真有万一,骠骑军无功而返,甄家投靠王门,又能占到什么便宜不成?而投靠青州……不说其他,只说那海外的金山银山,就是几代人也挣不下的富贵啊!”

甄老爷骂了一阵,怒气已经消得差不多了,听儿子剖析了一番利弊,心思顿时也活泛起来,但心中却依然有顾虑:“话虽如此,这献城、献军的功劳,又岂是想立就立得下的?”

“只要父亲有意,儿子这里正有一计可用……”甄道凑上前去,甄老爷附耳倾听,如此这般一通说完,再沉思片刻,脸上神情顿时豁然开朗,点头赞许道:“计乃妙计,只是要苦了我儿啦。”

“既为甄氏之子,与家族自然要荣辱与共,为了甄家的未来,为了小妹的未来,道吃点苦又何足道哉,请父亲放心行事便是。”

……

夜已深,雪仍未停。

威戎将军王门正在花厅里宴客。说是宴客,但厅中的气氛却不怎么样,更像是一群倒霉蛋在聚众喝闷酒。

王门端起酒樽,盯着幽深的酒液看了一会儿,然后一仰脖,将樽中酒一饮而尽,感慨万千道:“人这一辈子,还真是一步都不能走错,一旦错了,再想回头就来不及了。”

“可不是么,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焦触瓮声瓮气的附和道。

“别说这些让人郁闷的事了。”尹楷端起酒杯又放下,想了想,还是忍不住问道:“王兄,咱们明天真要对甄家下手?那可是中山名门啊,这一下手,万一搞得兔死狐悲,等青州军打过来,岂不糟糕?”

“不下手怎么办?”蒋奇冷哼一声,道:“任他家一直宣扬青州的好处?冀北人心本来就不安定,被他们再搅合一下,岂不是雪上加霜?这是他们自找的,怨不得别人!”

虽然说得凶狠,但蒋奇身上也没多少杀气,大难临头,他已经没空冲别人发狠了。一想到当初千思万想,最后还是选了一条死路走,他和王门一样,只恨不得抽自己几个耳光,肠子都快悔青了。

河北大战之后,他们这些投靠刘虞的河北武将,都被派到了冀北二郡和王门作伴。既没有表现出重用的意思,也没有猜忌的迹象,总之就是不上不下的,只有混吃等死的份儿。

等到北征消息传开,刘虞决定死扛,一面在幽州招兵买马,一面派人传讯中山,责令王门死守中山国。若是一翼防守,一翼进攻,叛将们或许还有些盼头,可刘虞的态度虽然很坚定,但做出来的姿态,却完全是抱头挨打,准备打持久战的架势。

叛将们本来就在王羽手下吃过大亏,此刻更是斗志不振,士气低迷,就算说起抄家的话题,都打不起精神来。

眼看一场酒宴又要以沉闷收场,一名亲卫突然从后堂转出,附在王门耳边说了些什么,王门听罢,脸色顿时来了个阴转晴,呵呵大笑道:“有请,快快有请!”

众将都是惊愕,不等那亲卫走开,便纷纷询问道:“王兄,有何喜事?也教某等听听。”

王门捻须笑道:“甄逸那厮绑了儿子,上门负荆请罪来了。”

“算他识相,”焦触摸摸下巴,疑惑问道:“可这么件小事,怎至于王兄你高兴成这样?”

“焦兄弟,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王门笑而未答,尹楷已是抢着开了口:“如今冀北虽无人响应青州,但那是在我等的强压之下,地方豪强都在观望。甄家乃是中山望族,有他家首开先河,何愁带动不了一批人?”

“大司马的意思,是要我等逐城逐地的防守,以消耗青州军的锐气,要成事,没有豪强世家的鼎力相助可不行。甄家先向青州,然后又转投我军,弃暗投明,不是最好例子吗?对了,千金买马骨,某当亲自出迎才是!”

说着,王门已是起身迎了出去。看他红光满面的模样,哪里还有先前愁眉苦脸的半分影子?

第六七八章分兵与隐忧

五日后,平原。

“这是……”王羽抖抖手中信纸,抬起头来,和诸葛亮、贾诩分别对视,轻轻吐出一个名词:“苦肉计?”

“苦肉计?”贾诩半眯着眼,摇头晃脑的念叨着:“嗯,很形象,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是为苦肉计也。”

“此计古有成例也。”诸葛亮一本正经的说道:“当日要离刺庆忌,对吴王言道:刺杀庆忌,在智不在力,只要能接近他,事必成矣。其后吴国流言四起,吴王以此罪责要离,断其臂,杀其妻,继而放要离逃出,投奔庆忌,后者果不怀疑,最终死于要离剑下,与毋极正在上演的那一幕,正是同出一辙。”

“还真是差不多,这甄道也算是个人才呐。”王羽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甄道回家就大肆宣扬青州的善政德行,和要离假装散布流言是一样的,然后他让他爹把他捆了揍一顿,去找王门负荆请罪,只要后者没有贾诩、诸葛亮这样的智慧,就肯定会上当。

虽然现在著名的周瑜打黄盖事件还没发生,但甄道此计的过程,与要离刺庆忌几乎完全一致,结果王门还是上当了,一边大肆宣扬甄家弃暗投明的过程,还为了千金买马骨,将甄家二子分别任命为安城长和九门令。

王门在中山的防御,采取的是虚东线,全力扼守南线的战略。他的整体防线,就是以滹沱河为凭依构建的。而安城乡和九门县,正是这条防线上的两个重要据点。

王门当然不会一点心眼都没留。防守安城和九门的军队,都是他的嫡系部队,甄家二子不过是两个文官,就算挂了个地方长官的名头,也号令不了他的军队。

但很显然,他小觑了这些地头蛇。

没有兵权,县令这个官职只是个虚名不假,但结合上甄家的资源之后就不一样了。

甄道在给赵云的信中信誓旦旦的保证。只要青州大兵一到,他家就会予以配合,打开安城和九门的城门,如果闹出的动静不大,王门没有惊觉,他们还可以配合青州军拿下毋极!

眼下王门和冀州众叛将的主力部队都在毋极一带,后方只有张南的五千兵马坐镇卢奴。如果能借助内应的帮助重创。甚至全歼王门的主力,羽林军就能节省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迅速达成巩固左翼,防范鲜卑来犯的战略目标。

这样的诱惑,连王羽都是心动不已。

虽然羽林军对付王门等叛将应该没太大难度,可后者若是铁了心的龟缩防守。就算打不赢,拖点时间肯定没问题。

三路进击看似威风,但风险也不小,万一于禁被拖的时间太长,中军就有失去左翼掩护的危险。能不费力气的达成目标。自然再好不过。

“这是件好事没错,”诸葛亮很快提出了疑虑:“可这样一来。我军就得加快进度才能保证不会出现意外。而泰山军现在还在途中,羽林军尚未启程,就算立即改变进兵计划,兵临滹沱河至少也得在半月之后……”

甄道行事很大胆,他在完全没得到青州认同的情况下,主动发起了这个计划。因为事先没有约定,这个计划不容易被识破,但同样也会有很多破绽。

暂时没事,但夜长梦多,拖的时间长了,出意外的可能性就会变大。要想确保无虞,就只能放弃先前按部就班的进军策略,变更节奏,改成狂飙猛进。但这样一来,兵力调配上就会出现问题。

羽林军在半个月内赶到毋极,是在轻装简从的情况下,但两万大军怎么可能完全后勤补给的重责放在别人身上?万一张燕突然发疯,或者甄家的计谋被识破,羽林军可就自蹈绝地了。

而泰山军已经在路上了,无法调动,想要兵贵神速,似乎只能动用骑兵。而骑兵却是王羽的中军主力,要是先去了西线,王羽就没办法按照原来的计划去易京和公孙瓒会师了。

界桥之战前,王羽可以带着千来骑兵去和公孙瓒汇合,但那时他本来就是以小弟身份出现的。这一次北上,是要彻底安定河北,他再带着少量兵力去汇合,就有些不成样子了。

“主公,末将愿率本部五百精兵,突袭毋极,斩王门等叛将首级来见!”

诸葛亮提出的建议,八成会遭到某人的反对,王羽不用抬头就知道请战的是魏延。

“文长勇气可嘉,但王门也是宿将,帐下多有百战老兵,当年叛离伯珪兄之后,一度横行冀北,一直攻入了渤海境内,所向披靡。焦触、蒋奇等人虽然不堪,但麾下兵马不少,你以五百兵进袭,难免众寡悬殊,太险了。”

王羽没答应。

河北大战末期,王门麾下就有两万多兵,焦触、蒋奇等冀州叛将也有数千兵马。这两年这帮人也没闲着,招降纳叛,搜罗党羽,至少在军队数量上还是很可观的。

情报显示,现在王门直接统领的部队,有两万五千多,焦触等三将,各拥兵五千,尹楷最少,有三千余众。加起来也有四万多人,虽然质量远逊,但蚁多咬死象,冀北军可不是三韩那种档次的军队,魏延的五百隐雾军就算占了出其不意的便宜,也很难确保胜利,搞不好会被反包围也未可知。

“可是主公……”

王羽摆摆手,不让魏延继续争辩:“胜券在握的仗,没必要搞得这么凶险,做为一军主将,岂能随便拿将士们的性命冒险?吾意已决,你和子龙一道去,务必一战建功,彻底击溃王门等叛军!”

“喏!”他这番话是以命令的口吻说出,魏延和被点到名字的赵云都不敢怠慢。齐齐抱拳领命。应命后,赵云才提出了疑问:“主公的意思。是要末将击溃王门之后,迅速返回与您汇合吗?”

王羽摇摇头:“不,打败王门后,有甄家等豪强的配合,巩固防御应该不是问题,你尽力追击,扩大战果,无须以返程为念。”

赵云迟疑道:“那您……”

“反正伯珪兄更希望独自击败刘虞这个宿敌。只要确定两翼没有危险,干脆还是满足他的愿望吧。”王羽嘿然笑道:“这也算是两全其美了,不是吗?”

赵云不说话了,如果单是面对一个刘虞,根本用不到这么大的阵仗,王羽的三路进兵之策,军事上的重点在于防备乌桓、鲜卑有可能的突袭;大略上则是炫耀兵威。慑服各方势力。

甄道之所以能顺利说服老爹,和青州军的强势不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