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第一强兵(鲈州)-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个让人喜出望外的安排,亭长的传统职责就是维护维护治安,抓抓盗匪,协调乡里纠纷,组织人手修路筑堤什么的。在青州新政中,亭长还有个每月组织两次军事训练,并监督百姓送子弟去读书的职责。

老实说,大家都觉得,最后那条纯粹是画蛇添足。读书那是什么事?天大的好事,求都求不来的!那些士子为什么要辛苦的在外游学?不这样,找不到好老师,学不到真本事啊!

现在将军府会在每个郡县设立郡学和县学,每个百户以上的村和乡都会派遣教员,再加上都府高唐城的泰山书院,全然就是免费读书,通往光明大道的一条龙!谁会看着光明大道不走,非得让子弟一辈子刨土啊?

谁也不傻不是?

总之,新政给所有降卒都带来了光明的未来,唯一对此心存忧虑的,只有来自并州和兖州的那些人。他们的家乡目前还没有处于骠骑将军的庇护下,想荣归故里。只怕有些遥远了。

尽管如此,这些人依然没有逃亡的意思。而是相信骠骑将军不会放弃自己,等着新政的光辉笼罩到家乡的那一天。

兖州兵时常会为此和并州兵斗嘴。前者认为,兖州的光复指日可待,并州则是遥遥无期,特别是王羽兴师动众的到了朝歌之后,兖州兵的底气就更足了。

并州兵虽然不忿,但也无话可说。并州又远又贫瘠,即便他们自己。也想不出王羽有什么理由放着富饶的兖州不管,先去打并州那个不毛之地。而且他们的人数也比较少,斗起嘴来自然是不敌两万兖州兵的悠悠之口。

不过,就在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一天,情况却有了新的变化。

五月正是仲夏,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而这一天又被称为端阳节。

城管大队的待遇好,同样也体现在节假日上。汉廷本就有定例:五日一休沐,不过这规矩只限于大臣,普通小吏和老百姓是享受不着的。

但现在。王羽将这个规矩普及开来。

他免去了让百姓离乡背井的徭役,只征田赋和商税的同时,也规定,每五天,即便是农夫。也得休息一天。

每到休沐日,地方官吏会组织百姓集中起来。宣读将军府最新的各项法规、政策,并由专人解释,解释到所有人都懂了为止。同时,民间的军事训练也会放在这一天。以此来取代徭役。

军队在这一天也不会操练,而是让士兵们休息,或轮流回家探亲什么的。城管大队也是参照军队的规矩,自然也是要休息的。

由于天气很好,降卒们离开了营房和工地,三五成群的聚在大校场上,有人在懒洋洋晒太阳,有人在树荫下乘凉、下棋、聊天,一派放野羊般的景象。

在这样的背景下,快步行走的人自然格外显眼,特别是这人一边走,还一边笑。

“吴光,你撞了邪么?怎地笑得这般恶形恶状的?”一个晒太阳晒得昏昏欲睡的壮汉被吵醒,揉着眼睛一看,发现是个熟人,顿时就喝骂上了。

转头看是熟人,吴光的牙都笑歪了,一个箭步蹿过去,手舞足蹈的欢声叫道:“牲口,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睡,好消息,好消息啊!”

“什么好消息?杜司马回来了?山军又来要人了?”被称作牲口的壮汉一骨碌爬起身,瞪圆大眼,急促问道。

“哪有那种事?”吴光摇头否认,看也不看同伴失望的眼神,自顾自说道:“公明将军在济北、鲁郡收编了一万多黄巾,哪还有空来这儿找人啊?你这身板,进雷霆军怕是希望不大,还是好好练练军步,争取早点被羽林军挑中吧。”

壮汉撇撇嘴,努力的用不屑掩饰着失望:“哼,男儿上阵,就应该轮着大刀巨斧,横扫千军才好,端着弓弩长矛远远的刺杀,有什么意思。不要老子更好,等回头俺去风火骑兵自荐去,给骠骑将军当亲卫。”

吴光讪笑道:“还是那句话,就你这身板,除了山军,哪儿也去不了。当骑兵?什么马才能载得动你啊?不被你压死就是好的了,再想冲锋,那是休想啊休想。”

“你这厮,没的来消遣老子,老虎不发威,你就当病猫么?哪里走,老子今天不让你长长记性,老子就不姓盛!”大汉怒了,伸出蒲扇大的巴掌,一把揪住了吴光的脖颈,抡起另一只毛茸茸的胳膊,眼看就是一顿狠揍。

“别,别介!”那吴光生得本就有些瘦小,加之那壮汉身量实在庞大,这一发威,就像是打人抓小孩似的,他顿时就慌神了,口不择言道:“牲口,盛大哥,我跟你说啊,真有好消息,你一听准保眉花眼笑!听完你要是不高兴,不用你打,我自己帮你背荆条来!”

“你且说说看。”壮汉半信半疑的看着对方,口头上松动了,手却不肯放,他知道这个同乡的底细,上阵杀敌他不行,但嘴皮子却很利索,套近乎拉关系什么的,都不在话下,打探消息自然就很厉害了。

“其实……”吴光不敢怠慢,当下把最新打探到的消息一五一十的说了。

军营里自有法纪,同乡这牲口不会动真格的打人,可问题是,对方的力气可着实不小,用不着动真格的,随便敲打两下就很要命了。

“咦……唔……哦?啊!”

一边听着,神情也随之变化,开始的惊疑,很快变成了惊喜,最后那壮汉一下跳起老高,随后将吴光甩开,狂笑道:“哈哈哈哈,苍天有眼呐!主公果然英明,这下看王彪那些家伙还怎么说嘴?俺也有今天,出头之日终于到了,哈哈!”

他身材魁梧,中气也足,忘情大笑起来,偌大的校场都清晰可闻,很快,所有人都被惊动了。

第五三零章难以揣度

“盛可,吴光,你们两个又在这怪腔怪调的嚷嚷什么呢?还让不让人休息了?要知道,今天可是休沐日,朝廷规定的休息日!你们两个家伙妨碍别人休息,不怕吃军法么?”

壮汉又笑又叫的,搞出了好大的动静,其他人当然注意到了。大多数看过来的目光都是好奇,出言呵斥的,从说的话中就能听出双方的宿怨。

“哼!”笑声戛然而止,盛可转身回瞪,冷声怒哼,吓得过来挑衅的几个人不约而同的后退了半步,口中都道:“军营可是有军规的,你敢再随便打人?那就不是不守军规,被扣评价分的问题了。”

几人叫的虽还响亮,但色厉内荏的本质却怎么都遮掩不住,一看就知道,他们先前已经吃过亏了。

“不用怕,俺今天心情好,不跟你们计较。反正你们也得瑟不了几天了。”盛可斜睨几人一眼,突然大嘴一咧,乐了:“小光啊,把你打听到的好消息给大伙儿说说,让大家都高兴高兴。”

“好咧。”吴光从壮汉背后跳了出来,扔掉了手里的土坷垃,拍着手笑道:“臧成,别以为俺们并州人傻,不知道你是来试探消息的,咱心里明镜似的。不过,就像牲口说的,谁让咱今天心情好呢?告诉你们倒也无妨,只是……”他拉了个长音,越发显得恶形恶状。

“只是什么?”臧成几人警惕的看着他,眼中尽是提防之意。

双方的冲突。始于并州和兖州降卒的争端。其实以双方的状况本应同病相怜,实际上。刚被圈进战俘营,确实也是这样。可谁让青州对俘虏的待遇这么好,让他们很快就忘记了战俘应有的不安和惧怕,变成了相互竞争的关系呢?

一竞争起来,就算是良性的,也少不了火药味和冲突,两边的仇怨就是这么结下的。

吴光二人是上党人,在高唐会战中。稀里糊涂的参战,莫名其妙的战败当了俘虏;臧成等人则是兖州人,在茌平之战中,明明白白的战败被俘。因为这样的差异,在最初的冲突中,言辞不免激烈了些,武力冲第突也就顺理成章了。

之前是臧成等人更有优势。

王羽挥师西进。明面上只有不到两万人马,但八万辅兵基本都是上过阵,见过血的,拉上战场一样能战,这一下就是十万大军了。等到白波东迁,在魏郡与青州主力军汇合。可战之兵已经接近十五万,这样的大军,号称五十万一点问题都没有。

以五十万大军挥师南下,渡河攻略兖州,谁能抵挡得了?谁能相信王羽放着到嘴的肥肉不吃。按兵不动呢?

如此一来,兖州兵的气势顿时就涨起来了。并州兵则是垂头丧气了很久。但今天显然有些反常,由不得臧成等人不着紧,不来试探,哪怕忍点窝囊气也不要紧,只要别上了对方的当就好。

“嘿嘿,你们还不知道吧?主公已经班师回高唐了,昨天早上离开黎阳……”

话没说完,已经被打断了,臧成失声叫道:“不可能!主公怎么可能会走?明明等到秋天就可以南下了!”

“对,他骗人!”

吴光冷笑着反问道:“骗你们?有那必要吗?到明天就会被拆穿,你们以为俺是谁啊?会费力气编这瞎话?”

“明天?”众兖州兵互相看看,惊疑不定。

“对,就是明天,明天就会张榜了!”眼见对手迟疑,身边的人也越聚越多,吴光得意洋洋的大声说道:“元直将军会选拔后备役,在骠骑六军之外单独成军,这也是常规编制哦,虽然比不得骠骑六军,但也是可以积累军功的,而且选拔的标准也低一些。”

“哇!”一片哗然,这确实是个很有力的消息。

现在毕竟是乱世,青州对武人的重视程度也比较高,别说亭长之类的小吏,就算是将军府的幕僚,地位也未必比一个积功擢升的校尉高。

骠骑六军选拔严格,一旦开战,往往都要奋战在最前线,相当的危险,相对而言,若有个待遇相近,危险程度倍减的军队编制存在,的确会成为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这还不算完呢。”盛可哈哈笑着,迫不及待的补充了一句:“元直将军首先要招募的,就是咱们上党兵,只等编练成军后,就越过太行山,攻打壶关!”

众人都被惊呆了,这种战略,实在出乎了他们的想象,没人知道,名震天下的冠军侯到底出于何种考虑,才舍弃唾手可得的兖州,将目光转向了贫瘠的并州呢?

……

“练兵,就是练兵而已。”对幕僚们的疑问,王羽如是回答:“攻打并州,不会引起太多麻烦,就当是河北大战的延续好了,想必也不会有什么人乱出头来干涉。兵,不能光靠练,得打才行,而且得是够分量的对手……”

“那……主公张扬其事,莫非是为了瞒天过海?”魏延凝神思考片刻,一抬头,虚心求教道:“先以假消息,配合佯攻搅乱袁、高,令其杯弓蛇影,风声鹤唳,待到其疲不能兴,防备松懈时,再出奇兵,越山路而击之!”

说着,他自己先兴奋起来了:“高、袁在河北仓惶而逃,本就是惊弓之鸟,若看到主公兵临城下,想必只有望风而逃的份儿。即便不能,也可以不张旗号,分批潜入壶关,约定时日,伏兵尽起而攻之!此计大善,主公若是不弃,某愿……”

“打住,打住。”王羽一头大汗,魏延果然是魏延,想的可真远,自己就是要练练兵罢了,攻打壶关什么的就是为了振作士气,顺便吓唬吓唬袁谭、高干,省得他们闲着没事,跑去魏郡捣乱,就是个先下手为强,以攻为守的意思。

虽然羽林军不会参与此战,但徐庶手下有潘璋、马忠在,在山林间作战和主场差不多,就算打不赢,也不至于输。

而魏延想出的套路,分明就是要全取并州的套路,并州那地方没什么出产,以大军征伐完全得不偿失,至少现在,王羽是不会兴起这个念头的。

“文长啊,你这急脾气可得改改,虽然改了就不像你了,不过打仗这种事,还是在稳固自身的基础上求胜的好。奇袭壶关虽然痛快,可若只是夺个城,把高干、袁谭的主力放跑了又有何用?并州大着呢,北面还有鲜卑人虎视眈眈,要打,就得大打,让袁、高翻不了身,鲜卑人不敢伸爪子捡便宜才行!”

王羽慢条斯理的说着,难得有个比自己年纪还小的部下可以教育,拥有心理和生理上双重的年龄优势,他这番话说的也是语重心长。

行了一路,他也发现了,眼前这位少年魏延虽说有些心机,但并没有贾诩想的那么夸张。本质上,他就是个有些急躁,努力搏上位,出身寒微的贫家子弟罢了。心机虽有,但也不像想象中那么凉薄,而且对自己还很崇拜。

可能是没经历过历史上那么多挫折的缘故吧?王羽这么猜测着。

但不管怎样,贾诩的举措是没错的,魏延暂时还不能放出去独当一面,应该放在家里先打磨一番。就像降卒中的那些勇悍之士一样,与其一开始就把他们整编入伍,还不如让他们争取一番,既能考验忠诚,也能磨磨他们的锐气,让其更容易融入军中。

“主公教诲得是,魏延受教。”魏延在马上欠身施礼,很严肃的回答道。

王羽摆摆手,又道:“其实啊,文长,我可是很看好你的,文和也是,他有心教你点东西,希望你不要觉得被轻视了才好。”

魏延正容答道:“主公放心,延不是不识好歹之人,文和先生名满天下,乃是一等一的高人。寻常人想要求教尚不可得,延能得先生垂青,主公眷顾,乃是前世修来的福分,岂有不识好歹的道理?”

“唔……你能这么想就好。”王羽有点不适应,谁说魏延桀骜了?这不是很谦和,很乖巧么?建议被否了也没不服气,被教训了也没生气,多好的孩子啊。

心里嘀咕了几句,再看时魏延,王羽发现,对方脸上是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情,他一摆手道:“文长,有话只管问便是,不需太过多礼。”

魏延一抱拳,道:“启禀主公,末将只是在想,您若就这么走了,洛阳的局势会如何演变,吕温侯会不会觉得,您怕了或是诚意不足?若其转念与曹操联姻,可是大害。”

王羽悠然答道:“想那么多也没用,洛阳的局势,除了当事者,谁也没法预测。反正吕温侯与本将的交情还算不错,算得上是知己,他应该会明白我的心意的。”

魏延张张嘴,还想再说什么,却发现话头都被王羽堵死了。

他本以为王羽抽身而退,是以退为进,有什么厉害后手伏在后面,可想来想去,想了很多可能性,见王羽随和,就一一拿出来请问,结果都被否决了。

难不成运筹神妙的冠军侯,这一次只是单纯的后撤?为了妻子安胎,亦或东渡之类的奇葩理由?

魏延想的脑仁都疼了,可王羽的形象和心思却依然如同雾里看花,怎么也看不清楚,哪怕是个棱廓都不行。

正思忖间,忽听得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得得’声,转头看时,正见一骑快马从后队赶上来,口中大呼:“报……洛阳急报,速请主公过目!”

第五三一章比武招亲

虽然要顾及有孕在身的蔡琰,不能太过颠簸,但王羽回程的速度比来的时候快很多。

队伍规模缩减了,又是纯骑兵的队伍,沿着冀州的宽敞官道行进,速度自然很快。只是三天时间,就已经到了聊城,照这个速度继续走下去,用不了两天,就能抵达高唐了。

王羽接到洛阳急报的时候,队伍刚刚离开聊城不久,众将闻讯,也是纷纷赶了过来。

“这就有反应了?速度还真快呢,盯着咱们的人可真多。”太史慈这句话说的有些没头没脑,但他的意思大家倒也理解,无非是树大招风,众矢之的罢了。

之前王羽大军压境,虽然用一首诗使得吕布起了惺惺相惜之意,又不着痕迹的提起白波对吕布的几次援手之德,使得吕布答应了借道,但吕布心里大概多少是有些不爽的,城下之盟的味道毕竟太浓了点。

随后的密议外泄,闹得沸沸扬扬,未尝不是吕布不爽的表现。

吕布也不是真的有勇无谋,发妻严氏心里藏不住事的毛病,他岂能一无所知?在事情八字还没一撇的时候,他不急着给孔融答复,却先与严氏商量,很可能就是有意为之。

待价而沽,引入多个竞争者,趁机提价,这应该就是吕布的谋算了。

正因如此,面对众多的求亲者,吕布才迟迟不做决定,没准儿就是等着各方,特别是青州方面提高价码呢。

而众多的求亲者。其实有一半以上都没多少诚意,纯粹是来搞破坏的。比如刘备。他的势力跟吕布顶多只在伯仲之间,又没有提前布局,就算没有距离上的限制,也谈不上谁吞并谁,他无非就是来搅局,顺便给吕布提供抬价的筹码。

既然是针对王羽来的,包括吕布在内,各方势力对王羽的动向肯定很在意。这不。王羽才刚刚一动,迟迟没有进展的洛阳方面,就传来了新的消息。

受万众瞩目的感觉固然很有成就感,但这种一举一动都被针对的感觉,同样很不爽,太史慈的感慨正是由此而发。

赵云沉声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以我青州目前的势头,这种烦恼是不可避免的。”

“真是烦人啊。”太史慈撇撇嘴,郁闷道:“要不是被盯得这么紧,其实咱大可再等两三个月,然后一口气把整个司隶都拿下来。现在却要兜这么多圈子,真是烦啊!”

虽然在河东打了一场规模不小的水战,但太史慈的精力是无穷的,根本没有过瘾了的感觉,反而像是被挑起了瘾头似的。手更痒痒了,恨不得逆流而上。一口气杀到长安去。

“无妨。”贾诩微微一笑,宽慰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凡事都有正反两面,众皆瞩目,固然束手束脚,处处受制,可反过来想,我军不也可以借此牵动天下大势么?尽管只是有限度的掌握,可也比局势成一团乱麻,无从下手强。”

“说是这么说,可做起来就很难了吧?”太史慈嘟囔道。

“何难之有?”贾诩一摆手,笑道:“子义不久的东渡之行,就足以牵动天下人心,到时某再略施小计,足可令中原群雄无暇东顾,让我军得以坐享太平,一边休养生息,一边坐山观虎斗。”

“哦?还有这好处?那你怎么没早说?”太史慈眼睛一亮,继而狐疑道。

“这也是洛阳一行的妙手偶得,自然无法早说。”贾诩淡淡答道。

太史慈还想追问细节,贾诩却不肯回答,正纠缠间,一直没出声的魏延突然指指王羽手中的急信,迟疑问道:“老师,子义兄,你们不觉得应该先看看信中内容吗?”

他确实很疑惑,既然是洛阳来的急报,就应该是很重要的大事,偏偏众人都和没事人似的,讨论起了东渡,和东渡后的天下大势。魏延实在无法理解,太史慈确实有点大咧咧,但贾诩、赵云完全不像是没心没肺的人啊。

看看魏延疑惑的神情,王羽心下了然,显然,这位未来的名将还不是很适应青州军的氛围。其实历经百战至今,青州文武都有了股子傲气,这不是轻敌,而是百战百胜带来的强大自信,他们相信,无论对手使出何等的阴谋诡计,自己也能凭借强大的力量将其压服。

草根出身的魏延,一时半会儿是很难适应的。

不过没关系,这种事,本来也不着急。一边想着,王羽一边将信递过,很随意的说道:“其实没什么大事,就是吕温侯不知听了谁的提议,搞了个比武招亲的花样出来,要求亲的各路诸侯往洛阳走上一遭。”

“唔,这倒有趣,主公,某与您同去!”太史慈眼睛一亮,不假思索的叫道。

“主公还是慎重些好,吕将军本人或许磊落,但其麾下众将却是未必,您一身负天下之安危,不可轻出呐。”赵云也是第一时间就做出了反应,说的话倒也很符合他的性格。

“主公,不能去,这其中有阴谋!”贾诩还在思考,魏延却大叫出声,语气斩钉截铁般。

“阴谋?没这么夸张吧?”众将都是一怔,王羽也有些莫名,单从这么点情报中就看出阴谋,莫非魏延和历史的偏差比徐庶还厉害,直接就是个谋略可与顶尖智者相比的谋士了?

太史慈等人也看向新同袍,期待着对方的答案。

“正如子龙兄所说,吕布未必存了什么恶意,但难保其他人没有。如果某在其中运筹,可以策划出很多具备致命威胁的计划来……”

“如果末将是曹操,大可设法提出此议,并用以影响吕布,待主公抵达洛阳后,他可以挑拨吕布麾下对主公不满者生事,亦可分兵两路,从陈留和南阳两个方向攻击洛阳,并联络张扬,封锁黄河渡口,一举铲除两大强敌!”

“如果末将是董卓,亦大可沿用此计,遣一旅精锐从黄河强渡,绕过函谷天险;亦或勾结吕布麾下的部将,令其开关纵敌,总之,大有机会将主公留在洛阳。”

“若末将是”

“而主公身负天下之责,乃是万金之躯。主公进兵魏郡,驻马枋头,天下皆惊,群雄皆觉有乌云压顶,惶惶不可终日。待到主公一走,魏郡虽然仍然大军云集,可却像是云中没有了真龙,威胁顿时消散了大半。”

长篇大论后,魏延最后总结道:“由此而论,主公就是我军最大的优势,也是最大的弱点,这阴谋就是针对主公而来!”

众皆愕然。

王羽一时也说不出话来,他被魏延惊到了。

眼都没眨,一口气推测出这么多阴谋来……文和的眼光还真准,这位就是天生的阴谋家啊!虽然奇正结合才是真正的名将,不过,这样的天赋,确实不好浪费了,与其复制历史上的那个魏延,倒不如让他在此道上走得更远,变成一个专走偏锋的暗行者倒更有趣些。

半晌,贾诩缓缓开口道:“文长说得虽然有些夸张了,但确实有道理,以诩之见,主公确实不当轻身而出。虽然可以提前做出种种布置,加以预防,可毕竟风险太大了些,得不偿失啊。”

“不然,”太史慈眼珠一转,也改口了:“某代主公走一趟好了,杀鸡焉用牛刀,反正就是比个武,哪里用得着主公亲自去啊。”

“咳咳,大哥……”赵云轻咳两声,右脚甩开马镫,轻踹了太史慈一脚,以作提醒。这时候毛遂自荐,分明就是抢主公女人的意思,这不是没病找病么?

“某觉得,还是军师说得好,还是至少先观望一下。反正我军回程迅速,眼见着已经到了高唐,诸多事务积压了这许久,主公总得处理安排一下。纵使吕将军再怎么傲气,也不可能从中挑刺吧?等观望一段时间,自然能辨明真伪。”

赵云向队伍中间的几辆马车看了一眼,轻声道:“如果能拖上半年以上,等到……到时主公再去,危险也就小一些了,到时云与大哥左右护卫,纵然有事,也未必留得下您。”

王羽点点头,赵云的考量很全面。

吕布作此提议,应该至少有一半是冲着自己来的。既然要比武,这事的悬念就很小了,除非吕布、典韦这些人下场,否则有几个人能和自己正面对敌?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吕布的本意应该就是给自己出个难题:敢不敢去?不敢去,自然一切休提;冒冒失失的去了,说不定又会发生什么意外,相当于把命交在别人手上了。

魏延所持的阴谋论,未必就是杞人忧天,吕布和张杨关系密切,河内又像是个筛子似的,谁知道背后有多少人的算计和运筹呢?

赵云这招缓兵之计,算是个办法。唯一的弊端就是,很可能错过机会,被其他人捷足先登了。毕竟吕布的话已经公开放出去了,就算他自己,也不可能出尔反尔。

“容某思之。”王羽最终还是决定,先考虑考虑再说。

队伍依然在前进,但气氛却已经改变了。除了太史慈之外,众人都很担心,自家这位主公可是出了名的胆大,孤身闯龙潭虎穴也不是一两次,这次万一他又……

担忧没持续太久,第二天傍晚时分,自东迎来的一行人,只用了一句话,就将王羽的注意力彻底转移开了。

来的是田丰,匆匆施了一礼后,他劈头就是一句:“启禀主公得知,石广元回来了。”

第五三二章龙凤齐至

石广元就是石韬,徐庶的好朋友,一起从颍川去荆州,拜在鹿门山门下的那位。

此人为人敦厚,忠义守诺,大有古君子之风,就在原山之战后,他应徐庶的邀请,来了青州,在将军府出仕。而他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回荆州,去带几个人回来,这才是王羽最为关注的。

此刻,石韬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已经远远超过了吕布。

“如今人在何处?”带着七分的期待,三分的不安,王羽急切问道。

田丰先是不着痕迹的和贾诩对了个眼色,互相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欣慰之色,这才笑呵呵的说道:“石广元不辱使命,主公指名的几人,都随他来了青州,如今就在高唐。”

“都来了?”王羽又惊又喜,这个结果,大大的出乎他的预料。

石韬出发前,徐庶和石韬就把此行的结果分析过一遍了,王羽指名的三人当中,庞统的希望最大,黄月英其次,诸葛亮来的几率相当之低。

徐庶的分析和判断,王羽也觉得很有道理,心底已经放弃龙凤全收的希望,谁知道,石韬还真的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居然一个不拉的全给带回来了。如同失而复得一般,这叫王羽如何能不惊喜若狂?

“传令下去,大军继续徐徐而行,由子龙为主将统率,子义、文长随我先行一步,即刻回返高唐。”王羽断然下令,然后在众将的应诺声中。翻身上马,绝尘而去。

望着王羽远去的身影。贾诩摸摸下巴,吁口气道:“好险,好险,若非石广元回来的及时,元皓当机立断,这一次还真就不好收场。”

“这哪是什么当机立断啊,分明是差点被你吓死。”

田丰摇头苦笑,抚着胸口。后怕不已的说着:“接到你的传讯,说主公要去洛阳,让我等设法阻止主公,在幕府引起了轩然大波啊!若是匡公还在,也许此事还有法可想,可匡公却回了泰山,急得我直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好在石广元来的及时。否则……唉!”

长叹一声,田丰又不无埋怨的说道:“文和啊,不是我说,这次你行事却有不妥,提亲就提亲,搞得这么拖拖拉拉的作甚?干脆一点不好吗?哪怕是与吕布为敌。也总比主公亲身入敌营强吧?”

“确是我虑事不周,只想着如何算计敌人了,却忽略了咱们这位主公的脾气,好险,好险!”贾诩点点头。坦然自承有失,随即压低声音。哑着嗓子提出了另一个疑虑:“吕布身边,似乎多了一名智者在出谋划策。”

“这话从何说起?”田丰微微一愣。

“你可能不知道,但当年吕布和主公打的交道是很多,很深入的……”对王羽的成长认识得最深刻的人当中,贾诩肯定名列前茅,王羽和吕布的牵扯,自然逃不过他的眼去。

“一开始,他们是互相敌对,但到了吕布河畔战三英那次,两人就已经有些惺惺相惜了。虽然洛阳因为夺美再起波折,但吕布的怒气也只是一时,若是不肯承主公的情,他又岂会接受洛阳?”

分析了一阵子,贾诩做出了结论:“你想想,两人互相的了解已经这么深了,他有必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