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第一强兵(鲈州)-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愣缘闷鹞艺飧龃蟾缏穑磕慵蛑北仍被挂苹。
面对太史慈的一腔怨愤,赵云讪讪的不能回答。他本意只是去侦察一下,可看到匈奴人嚣张的模样,就气不打一处来。刚好对方小觑了他,又分了一小队人来擒拿,这要是不趁机挫挫对方的锐气,那他也不是赵子龙了。
杀了人,还是用那么嚣张的方式杀人。匈奴人当然会怒,拼着命的追杀了上来。
赵云开始是被动反击,可打着打着,他发现,有宝马在,他就没有受到围攻的危险,与其提前几个时辰回去报信,还不如趁着挑衅成功。给敌人找点麻烦呢,比如引他们走个岔路什么的……
于是,他放弃提前回营报信的打算,就这么不即不离的和匈奴人纠缠起来。累了,就仗着马速脱离,找地方休息,然后返身再战。
匈奴人倒也不是没有好马。可少数勇士追上去起不到任何作用,只能是给赵云祭了枪。大队人马又追不上,结果双方就这么一追一挑衅的到了平原城。
其中缘由,固然有合理之处。但对太史慈解释是没用的,毕竟赵云的做法太冒险了些,看起来倒是和太史慈一贯的风格很是相近。
此刻被太史慈用自己的话来责难,赵云也是无可奈何,只能是陪着笑脸,任打任骂了。
其实,太史慈的抱怨,固然有被赵云抢了风头的郁闷,但更多的还是出于关心,单骑摧锋这种事,确实是太危险了一点。武艺再高,也不能保证一直不出意外啊。
众将的年纪都比这俩人大,也无意凑热闹,一起笑闹,只是等太史慈稍稍消停,上前着实勉励了一番。赵云的表现,对胡骑应该谈不上什么杀伤,但大军的士气,还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听说胡骑要来,规模又是这么大,即便是身经百战的青州老兵,多少也有些惴惴不安,但见了赵云单骑挑衅这一幕,心底的那点恐惧,一下就飞到九霄云外去了。
士兵们都说:子龙将军一个人就能把他们耍得团团转,这匈奴人也没啥了不起的啊。
于禁心细,着重询问了具体的情形,特别是对胡骑士兵的战力很是关注,得到的结果却是又让众人吃了一惊。
“胡骑以勇力为尊,头目的战力和骑术都相当不错,特别是后来追击的那几个勇士,都能在疾驰中连续开弓,射术精准,开弓的同时,还能做出各种躲避动作……”
于禁点点头,沉吟道:“这么说,你这次应该杀了不少军官吧?”
赵云想了想,答道:“被称做当户的大概有二十几个,还有几个被称作且渠和封都尉的……”
太史慈插嘴问道:“这都是多大的官儿?”
赵云摇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他对鲜卑、乌桓倒是有些了解,但匈奴人就隔得太远了,要不是他杀人时,胡骑用汉话高喊这几个称谓,他都不知道杀的都是什么人。
“匈奴人的制度比较混乱,这些官职都没有定数的,”众将之中,对匈奴人有所了解的,也只有徐晃了:“且渠、当户,都是中级军官,根据各部落的规模,辖下的士兵也有多有少,多了能有万骑,少了几千,几百也都是有的。大致应该相当于咱们的校尉和军司马吧?”
“哇,厉害!”太史慈眼睛大亮,看着义弟,满眼都是羡慕:“子龙,你这小子这次的风头可是出大了,这不就是斩将三十吗?早知道,我也……”
“呜呜呜……”话没说完,低沉的号角声已是接连响起。
率先完成准备的是袁绍,看起来,这段时间他也是憋坏了,一见援兵抵达,恨不得第一时间就杀出来,报仇雪恨。
袁军一动,幽州军也开始行动了。田楷分出了八千人,列成了一个巨大的方阵,缓缓向鸣石山逼进。领兵的大将手持丈八蛇矛,哇哇大叫有声,正是被王羽忽悠着留下助战的张飞。
匈奴人虽然恨不得杀赵云而后快,但却没有直接追进战场,冲向严阵以待的青州军,而是远远的就下了马。一方面让战马休息,换乘备用的战马,顺便调整阵型,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等后续的部队全部到阵。
两万四千骑兵组成的行进队列极其庞大,前后绵延有十余里之遥。
若是与赵云交锋前,骄狂的胡骑或许会大咧咧的,用几千先锋直接冲阵。现在么,见识过赵云的本领,胡骑士气受挫的同时,也收起了骄狂之心。
赵云说的什么中原胜过他的人,如同河中泥沙,当然是不能信的。这种万夫莫敌的勇士,就算是万中挑一,都是多的,哪可能随便就撞上啊?
不过,此人既然敢孤身迎战,看起来地位也不会太高,以此而论,让袁绍低声下气向自己求援的对手青州军,绝非原本预想中的软柿子。
这就是于夫罗目前的想法,所以,面对人数逊于己,以步卒为主的青州军,他摆出了如临大敌的架势。他的慎重,使得急于报仇的袁绍很是焦躁,却又无可奈何。
王羽没对赵云多说什么,一来大战在即,他要部署作战,二来这种事对他来说,一点都不意外。
长坂英雄,本来就是一身是胆的狠角色,对付他最痛恨的胡虏时冲动一点,又算得了什么?要知道,这位少年将军最出名的,就是他的忠义无双了,怎么可能看着匈奴人肆虐而无动于衷呢?
所以,待众将寒暄完毕,王羽只是随口问道:“子龙,汝尚能战否?”
赵云轻轻推开太史慈,一脸昂扬的答道:“杀虏卫国,义不容辞!”
王羽满意的点头,下令道:“好,子龙且先归队,与文则一道,在右翼待命。”
“右翼?”赵云微微一愣。
转头看时,却见自己的旗号已然竖起,显然方悦已经把本队骑兵带过来了,和秦风的骑兵合兵作了一处。这倒不奇怪,让他诧异的是,右翼分明是旋转过,朝向鸣石山的。
赵云茫然问道:“您要用羽林军和骑兵对迎战袁绍?”
王羽的决断实在有些令人费解,羽林军和骑兵部队是青州军建制最完整,实力最强的两支部队。羽林军经历的激战,只有茌平攻刘岱的一仗,因为赢的很干脆,故而损失极小,骑兵则是实力暴涨,人数翻了好几倍。
对付袁绍的残兵,而且还有田楷从旁牵制,用不着摆出这么大阵仗吧?匈奴人才是大敌啊。眼下摧锋、射声二营总共还不到七千人,迎战两万多胡骑,实在是……有点悬啊。
“没关系,尽快解决袁绍,然后合兵一处对付胡骑,未尝不是上佳的选择。”王羽看向北方,意味深长的说道:“再说,迎战胡骑的,并非只有射声、摧锋二营啊。”
“还有援军?”赵云猛然转头,却见冀州众将的营盘中一片混乱。战旗乱舞,喧嚣声四起,倒像是发生了内讧似的。
“这是……”
“托子龙的福,有人终于下定决心了。”王羽抑制不住的大笑起来,在大战来临之前,又一位名将入手,岂有不喜之理?
第四零二章克敌之谋
“罪将张颌,拜见君侯!君侯不以罪将粗鄙,数度相召,罪将心存犹疑,迟迟不归,实属不赦,今日愿戴罪立功,率本部兵马,为大军前驱,抵御胡骑!”
张颌的身材普通,算不上高大,整个人的骨肉应该用匀称来形容,看起来更像是个富家子,而非名声远播的河北名将。最与众不同的,是他锐利的眼神,就算王羽没有先知的便利,从这双锐目之中,也能看出,这是个相当精明且有主见的人。
当然,他的请战也证明了这一点。
用两千残兵去抵挡胡骑的锋锐,其实比单骑去骚扰还危险。张颌不可能不知道,王羽点头后的结果,必然是伤亡惨重,可他还是这么做了,很显然,他这是在弥补之前迟疑的失分。
和历史的记载没有出入,这的确是一名智勇双全的将领,特别是在判断形势方面,有着极为精准的眼光。
历史上,张颌就是在乌巢被袭,袁绍却不肯以重兵救援的时候,就做出了叛逃的决断。因为他很清楚,袁绍已经没救了。
但眼下这次,张颌来降与否,其实是在两可之间的。最后促使他下定决心的,是赵云的奋迅,可以说,张颌冲动了一次。
不过,冲动后,他并没有患得患失的意思,而是在第一时间进入了角色。
总而言之,王羽认为,这个人是可以大用的,但却不是现在。
“儁乂请起。”王羽伸手虚扶,并未表现得太过亲热。对不同的人,笼络方式也不一样,对太史慈、赵云亲热点,可以加强忠诚度,对张颌这种人却不会有什么作用,若是表现得太过,说不定还会起反作用也未可知。
王羽轻描淡写的回绝了张颌的请战:“儁乂的心情。本将已经明白了,不过此战的部署已安排妥当,这先锋一事,暂且作罢。儁乂且督军在后,为我军后劲便是。”
“主公,末将诚心请战,您……”听出王羽接纳之意。张颌顺势就换了称谓,不过心中多少还是有些不安。他请战的目的,一是献上投名状,二来他也不愿意对旧日的袍泽举刀相向。
王羽并不详细作答,自顾自命令道:“十一,你与张将军同去。将部队安置在大军左翼待命,待中军有令,方可参与作战。”
“喏!”李十一应声出列,抱拳领命后,站到了张颌身后,俨然以传令兵自居了。
“擂鼓!”王羽看看鸣石山上,那里依稀有人在跳脚喝骂。再看向西方的匈奴大军,发现对方已经完成了整队和集结,他不再犹豫,断喝一声:“全军迎击!全军将士务必以除恶务尽为念,敢犯我大汉疆域者,皆杀!此战,只杀不俘!”
“咚咚咚……”
“杀!”
鼓声雷动,杀声震天!看似弱势的青州军瞬间爆发出的气势。将身在阵中的张颌都着实震撼了一把。
这哪是身居弱势一方所能拥有的气势?这哪是处于劣势的一方能够做出的宣言?果然青州军对此战早有准备么?还是说,这支强军已经有了军魂,在任何情况下,面对任何敌人,都能始终如一的战意高昂?
张颌不知道答案,不过,他知道。自己可以去慢慢寻找,找出自己这次选择并没有错的证据。
另一边,为青州军的气势所撼动,胡骑和袁绍军不约而同的开始行动起来。
恼羞成怒般。一批黑色的羽箭突然升起在半空中,然后呼啸着俯冲下来,将羽林军手中的盾牌砸得叮当作响。
青州军的弓箭手立刻开始还击,宽阔的交战点上空,近万只雕翎来回穿梭。大部分羽箭都没造成伤害,因为敌我双方早已熟悉了这一套,并且都提前做好了相应准备。
只有少数几个倒霉蛋被盾牌缝隙漏过来白羽,或地面上弹起的断矢所伤,捂着身体大声地哀嚎起来。袍泽们立刻将伤者拖离羽箭射程范围,红色的血在已经被染黑了的土地上再次添加了浓重的一条,就像大地本身被割了一道伤口。
鲜血在寒冷的空气蒸腾着丝丝白气,很快被冻结,渐渐变成不吉利的黑色,然后又被更新的血迹覆盖。
比起两军对冲,羽箭给敌我双方造成的损失都不算大。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在浪费辎重,但袁绍军对此却乐而不疲,似乎辎重所剩不多的不是自己,而是对手一样。
当然,实际上,这正好相反。
“是牵制攻击。”张颌准确的做出了判断,自己的背叛,对袁绍造成的杀伤力,肯定比不上祢衡连续三天三夜的叫骂,袁绍不可能为此而冲动。胡骑不动,他肯定也不会动,只会用各种方法牵制和骚扰。
“主公的布置,是不是……”他自言自语似的说着,眼睛虽未看向名为传令官,实为副将的李十一,但话里留出的余韵,无疑是对后者的邀请。
即便在朝中,校尉也不能算是小人物了,从校尉这一级开始,就已经步入将军的行列了。这位李校尉,看起来并非勇猛之人,应该就是心腹一流了。与此人多做交流,自是有益无害。
何况,他的疑虑也是实实在在的,用更强的部队去抵御袁绍的残军,怎么想,都没有道理啊。
“张将军也看出来了?刚刚子龙将军也就此向主公发问呢。”李十一果然应声答道。
“那,主公如何作答?”
“呵呵。”李十一笑了笑,笑容有些古怪,张颌突然醒悟,自己现在还是降将呢,探问这种比较机密的事,很容易被人怀疑成别有用心,他连忙解释道:“主公运筹帷幄,自是智珠在握,某唐突了。”
“张将军不要误会,主公当时的回答比较随意,真正的目的,无非是要各个击破罢了。”
“各个击破?”张颌不解。
李十一详细解释道:“袁绍屡败,又不能与士卒同心,自然得不到士卒死力作战。而胡骑虽远来。上下号令却很统一,故此战的关键,在于速胜袁绍,然后各部兵马合力围攻胡骑,如此方有胜机。”
“道理是这样没错,可是……”在局部形成优势,优先解决敌人的薄弱部分。这是兵法的常识。但问题是,袁绍那么精明,他怎么会抢先出战呢?以目前的形势而言,袁绍只要对青州军形成一定的牵制作用,给匈奴人营造出来战机就足够了。
李十一突然问道:“张将军可知,匈奴人此次出兵。到底和袁绍达成怎样的协议?”
“某不知。”张颌摇头,冀州派系对联合匈奴人是持坚决反对态度的,这些事都是许攸等人在张罗,别说他一个武将,就算是沮授,也不可能清楚谈判的细节。
“至少张将军应该可以确认,袁绍对匈奴人不是象指挥部属一样。如臂使指的吧?”
“那是自然,休说袁将军,就算是先帝当年,想驱使匈奴作战也须……咦?”说到一半,张颌忽然心中一动,惊疑不定的看向李十一,求证似的问道:“主公的意思莫非是……”
“正如张将军所想,胡虏是来捡便宜的。在一切都没确定的时候,他们怎么会愿意付出太大的伤亡?大老远来了,他们当然不会完全不出力,但至少他们不会笨到让袁绍作壁上观,自己和我军拼死力战。”
“原来如此!”张颌恍然大悟,看着摧锋、射声二营略显单薄的阵容,他彻底明白了。
王羽又来了一次心理战。他知道袁绍不会轻易出击,于是干脆以少量部队面对胡骑,主力却去与袁绍对峙。
这种情况下,匈奴人应该会发动进攻。但不会全军压上。毕竟他们只是来捡便宜的,袁绍和王羽同归于尽,才是他们最乐于看到的,只有这样,他们才有机会把冀州给占下来。
而青州的对策,显然是要在这波进攻中,反守为攻,重创胡骑。这样一来,匈奴人第二次进攻,应该就是全面进攻了,同时,他们肯定会要求袁绍全力配合,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远程骚扰。
于是,袁绍就必须离开相对安全的营寨,将部队暴露在两支敌军的夹击之中,趋弱避强的战术,就有达成的希望了。
这项策略的并不复杂,一点破关窍就可以轻易让人听懂,同时也很危险,毕竟没人敢保证,胡骑是否会在第一时间发动全面进攻,胡虏做事向来没规律。就算果然被王羽料中,摧锋二营能否挡得住胡骑的攻势也未知之数。
匈奴人再怎么骄狂,对付七千步卒,呃,现在是九千了,也不可能只派遣一两千人发动进攻吧?而且,他们也会关注战局,根据战局的变化采取行动,想在一波冲击中重创敌军,却又谈何容易?
“呼……嗬……”狼一般的嚎叫再次响起,匈奴人却没有立刻发动进攻,而是在阵前搭了个简易的台子。
台子很快建好,大队的骑兵突然如潮水般向两旁退去,让出了一条通道,一群在身体上挂着各种骷髅做饰物,长得如野猪般矮胖的男人,在胡骑的膜拜下走到了刚刚搭建好的平台上。
这些人都赤裸着身体,胸口和肩膀上乱七八糟地画着各种图案,腰间用皮索系着各式各样的骨头。也许是牛羊的,也许是野兽的,随着人的脚步上下颤抖。
每前进一步,骨头的主人便转过身来,向周围的人群嚷嚷几句。而人群瞬间就像进了水的沸油,爆发出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欢呼。
“嗷……嗷嗷嗷!”为首的赤身男人扯开嗓子,发出一声古怪的长号。奇怪的声调引起了阵阵热烈的回应,两万多胡骑一起呼号起来,群狼乱舞一般。
“嗷嗷嗷……”带头嚎叫的男人年龄已经不小了,但中气却非常地足,比最抗冻的野狼还精神。他一边晃动着骨质的乐器,一边象疯了似的乱蹦乱跳。
没什么美感,倒是让人心里很有些幕牛拖袷呛谝估铮雷栽诳跻吧闲凶撸蝗豢吹搅斯砘鸬哪侵指芯酢
张颌知道,这应该是胡人战前的某种仪式。他本不待在意,可下一刻,当几对少年男女被推上祭台时,他胸中的血猛然沸腾起来。
充斥天地的嚎叫声中,绝望的哭喊声依稀传来,被虐杀者,是汉家血脉!
野蛮而愚昧的仪式,终于到了尽头,领舞的萨满举起弯刀,利落地砍掉了男女祭品的脑袋。
“嗷嗷……嗷嗷……嗷嗷”大河之畔,刹那间响遍了饿狼狂嚎之声。
黑潮涌动,数不尽的胡骑,带着狂野的血腥气,狂呼杀来。
第四零三章曾经的战法
“这是什么鬼阵型?王鹏举偌大名声,难道都是假的吗?用这么单薄的阵型应付铁骑冲阵?随便一冲就破了吧!”焦触大叫着。
他并非为了王羽的愚蠢决策而痛心疾首,只是马蹄声太响亮了,不声嘶力竭的大声叫喊,根本没办法让其他人听到自己说话。
此刻青州军摆出的阵型,完全不见于任何兵书战策,实际上,这个阵型到底能派什么用场,焦触都很怀疑。在敌楼上,他可以清楚的看到,青州军的阵型就像是一个巨大的‘丁’字。
上面那一横有点歪,却正好与鸣石山的袁军正面相对;那一竖倒是和字面上一样单薄;最后是那一勾,天知道张儁乂是不是猪油蒙了心,竟然选在这么个节骨眼上,去为青州人火中取栗,把部队沿河排开,是准备反击的,还是准备跳河逃跑啊?
“不用密集阵型,不用长矛阵,反倒是让弓箭手和刀斧手迎战,以为还是在袭营吗?那王鹏举到底知不知兵?”冷笑有声的是尹楷。
王羽的布防不但阵型有问题,兵种也有问题,不用密集阵型,步兵怎么可能顶得住骑兵?当然,即便用了密集阵型,也无法扭转强弱之势,但用总比不用强,不是吗?
“前锋破阵,后军掩杀!防住了袁……主公又如何,还不是只有被马蹄踩平的份儿!”张南也愤愤不已的叫着:“张儁乂,他就是活该!”显然,对突然离营而去的张颌,众人都有很深的怨念。
“各位,别光顾着叫骂,大伙儿核计核计,咱们要不要也……”蒋奇的心思最多,他指指分兵后的田楷军,提议道:“待青州军覆亡后。咱们对主公也算是有个交待?”
“还是等等吧。”众人都有意动之色,尹楷却摇了摇头:“用不着,别忘了,张儁乂已经降了,主公要杀鸡儆猴,也是冲着他去,咱们。呵,不要紧的。”
尹楷猜的没错,袁绍确实没把他们放在心里。真正忠贞不渝的忠臣毕竟是少的,墙头草才是大多数,这么一群小人物,根本不值得他关注。
此刻。他眼里只有铺天盖地的匈奴铁骑。
铁骑正在加速,他们的速度越来越快,急骤的马蹄声逐渐形成巨大的轰鸣声从战场两端响起,汹涌澎湃的骑兵大军就象决堤的洪水一般怒吼着,咆哮着,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整个战场都随着地面的剧烈抖动而震颤起来。
“呼……嗬……”骑兵大声嚎叫着,忘却生死,两眼通红。袁绍丝毫不怀疑,就算是青州军全力迎战,在这种凶猛到极点的攻势下,也会死伤狼藉。
所谓的密集阵型和长矛阵也是有其极限的,只要冲锋的骑兵不畏生死,硬撞也能撞出一条血路来。
“好。好,好!就这样冲上去,杀光他们,杀光青州人!杀死叛徒!杀了王鹏举那害人的贼!”袁绍失声咆哮,状若疯狂,连郭图、逢纪等一众心腹都看傻眼了。
高览本有意上前提醒,告诉自家主公不要高兴得太早。因为青州军的布置,让他有种很熟悉的感觉,如果没记错的话,很可能是……
不过。看到袁绍那疯颠颠的模样,高览知道,说了也白说,还是保持沉默的好。
敌军兴高采烈,友军却是心惊肉跳。
“什么?还是按兵不动?你确认你没看错旗号?没道理啊?鹏举兄弟没道理这么蠢啊?”张飞使劲揪着下巴上的虬髯,似乎想把这些钢丝般弯曲着的胡须拉直。
“没,肯定没看错,从一开始,王君侯的旗号就是这样,一直也没变过。”
“那就奇了。”张飞茫然了,想了想,又问:“那老田呢?老田他怎么说?”
“田将军说,王君侯这么做,自有其道理,只管遵令行事便是。”
“嘿,这事儿整的……”知道运筹帷幄非自己所长,张飞很干脆地放弃了:“不管了,不管了,随他们怎么样,反正俺就是来打仗的,有的厮杀就行!”
其实,这些人若是能到青州军阵前走一趟,观点多少会有些改变。至少青州众将的精神面貌,远非他们所想的那样。
“来吧,来吧!你们这些畜生,让老夫把你们送到你们该去的地方!十八层地狱够不够?你们应该喜欢那里的!”
徐晃有些诧异的看了同袍一眼,黄忠却无视于他的眼神,只是轻轻默念着什么,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敌人发出的诅咒。
徐晃从没想到过,这位年纪最大,平时表现也最稳重的同袍会表现得这么……浮躁?或许这个词还不够准确,但基本上可以形容出对方此刻的状态了。
转念想想,徐晃很快释然。包括自己在内的五大上将,各有崇尚的理念,而且很凑巧的是,还都和‘义’有关。
徐晃自己崇尚的是大义,于禁表现出来的则是对信义的推崇,太史慈则是侠义,赵云是忠义,最后,黄忠最看重的则是仁义。
重仁义之人,和以毁灭为乐的胡虏,简直是天生的对头。
在归属青州军之前,黄忠只是南阳郡的一名老卒,离边境远,得到的信息也少。就算听到了些惨事,以他的身份,除了捶胸顿足,自己生闷气,也做不了什么。
现在,作为先锋直接面对这些与生俱来的敌人,就难怪他表现得如此不淡定了。
他轻声提醒:“汉升兄,我明白你的心情,不过此战……”
“公明放心,老夫心中有数,断不会因小失大。”黄忠摆摆手,示意自己状态很好,用不着担心。
他二人谈笑自若,但身边的士卒却多少有些忐忑,胡骑的声势太惊人,速度也太快,瞭望手报数字的时候,就像是没有间断似的。
“三百步!”
“二百五十步……二百……一百五……一百,八十步!”凄厉的声音在回荡着,牵动了所有人的心。
和羽林军与袁绍的对战完全不同。别说极限距离的三百步左右,匈奴铁骑一直冲到了八十步的距离上,射声营的将士们依然没有听到齐射的号令声。
望向阵前,只见黄将军紧紧抿着嘴,神情坚毅,刚硬的面部线条,像是亘古未变的花岗岩一般。当然。更多的将士只是看到了一个背影,因为他们的主将站在了阵列最前沿。也正是因为这样,面对已经近在咫尺的胡骑,大家才能保持镇定。
这就是主将身先士卒的作用,不一定能带来最终的胜利,但一定能让士卒们安心。
当然。他们的对手肯定不是这么认为的。
“看呐,这些汉人都吓傻了!他们肯定从来都没见过这么多骑兵,这么多勇士!儿郎们,杀上去,踩平他们!从今往后,整个河北都是咱们匈奴人的牧场!”领军冲阵的,正是匈奴右贤王去卑。
他以前也和汉军打过仗。知道汉军的弓弩厉害,提前做好了准备。可进入射程这么长时间,对手却迟迟没有放箭,唯一的解释就是对方被吓傻了。
想想也是,这可是两万多骑兵!就算是他这个右贤王,也是第一次看见啊!要不是袁绍的许诺足够诱人,就算是于夫罗这个大单于,也没本事把散落在并州的部落都召集起来。自然也凑不出这么多骑兵。
尽管此刻随他一起冲阵的只有五千骑,但大军就在后面,这样的声势,足以把胆小的汉军吓住了。
“踩平他们,把全中原都变成匈奴人的牧场!”
铁骑士气大振,马速在疾驰中又上一个台阶,三十步的距离眨眼而过。五十步的接战距离终于到了!
“杀啊!”用不着去卑指挥,胡骑自发的互相靠拢,冲阵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敌军的弓箭杀伤。彼此间要拉开一段距离。进入五十步后,就可以集结成密集队形了,准备开始冲阵了。
对方的弓弩的威胁还在,可这么短的距离,顶多也只够射出一箭罢了,就算敌军人手一把弓弩,也不足为患。
胜利,就在眼前!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突然出现在青州军阵前。此人须发花白,看起来是上了些年纪的老兵,人畜无害的样子,只有那双眼睛炯炯有神,更引人注目的,是他手中那柄大弓!
“架弩!”持弓老兵纵声狂吼,发令的同时,手中的大弓也拉了个满月。
话音未落,他身后的士卒就已经有了动作。
第一排卧倒,第二排下蹲,第三排原地不动,士兵们动作略有不同,手中却无一例外的举起了强弩。似曾相识的一幕骤然上演,让所有曾经见过这一幕的观战者都为之窒息。
士卒们的面容同样平静无波,仿佛丝毫没有意识到,在这样的距离上,即便射杀了对面的骑兵,自己也会被战马撞死、踩死一样。
“风!”两声号令几乎是连着吼出来的,与之相衔接的,是成百上千架强弩发出的咆哮声。
“崩!”弩弦在同一时间被松开,发出了比开启河北大战的第一声弦响,更响亮无数倍的声音。
去卑完全就没反应过来,除了在耳中炸开的那“嗡”的一声巨响,接着就看见一匹匹飞奔的战马突然失去控制,凌空飞了起来,然后一头栽倒在地,马背上的士兵就像是暴风雨中的麦穗似的,整排整排的被吹倒。
有的被弩箭洞穿倒飞了起来,有的随着栽倒的战马飞了出去,有的被钉在了马背上,有的被后面冲上来的战马撞上了半空,有的被踩成了肉饼。
短短一瞬间,前几排的骑兵士卒连同他们的战马突然就没了,就象从来没存在过一样,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一刻,仿佛真有一股无比巨大的飓风吹过,恶狠狠的吹在了匈奴骑兵的阵列上,将人马一起卷入了浩渺不可测的虚空之中。
第四零四章四重杀阵
战马奔驰的轰鸣声,弩箭破空的厉啸声,死亡前的凄厉嚎叫声,人畜被践踏的骨肉碎裂声,所有声响化成了一个词迎头痛击!
去卑不是没想到,汉军有可能在距离缩短到极近时,发动一波强袭。弓弩这种武器的威力,是随着距离的缩短而增加的。
临阵不过三矢,这是通常的惯例,面对骑兵的冲锋,汉军可能连三轮齐射都达不到。与其匆忙忙的勉强发动多轮齐射,还不如毕全功于一役,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