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医圣记(南乡)-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边诊断完毕,内侍进来,对太后娘娘和杨之舟道:“。。。。。。。圣上在御书房,请杨国老带着神医过去问话。”
杨之舟就带了陈璟,去了皇帝的御书房。
见到皇帝之前,陈璟多少会在心里猜测他的模样。
因为沈十娘,总觉得心里膈应。
抬头瞧见皇帝,陈璟在心里微微冷笑了下。
因为,和陈璟预想的一模一样。
皇帝中等个子,消瘦得苍白,一副肾虚的模样。他虚得非常厉害,却经常服用补药,导致越发阴虚。
陈璟终于明白,为什么杨之舟请他上京了。
根本不是为了陆昭仪。
陆昭仪的病,不过是皇帝对陈璟的测试,也是杨之舟说服皇帝的证据。只要陈璟治好了陆昭仪,一则对皇帝有功,二则让皇帝知道陈璟医术好,到时候他就可以给皇帝治病了。
“你便是陈璟?”皇帝对陈璟道。
他声音里透出天子的威严。
陈璟答是。
他心里,有点难以言喻的窒闷。
“陆昭仪的胎,是如何光景,你仔细禀来。”皇帝道。
陈璟心里不停告诉自己:“我是来治病了,患者大于一切,这是我的医德,我必须维护我最后的东西,人不能没有底线。”
于是,他抛去杂念,认真把陆昭仪的病情,说给皇帝听。
他甚至说了“先兆性晚期流产”这个词,也不管皇帝能不能听懂。
“陆昭仪年纪轻,又生得单薄,气虚血弱。故而,血不能养胎,肝郁化火,胆失宁谧所致。此前,最应当益气养血、补血和营,清热除烦。”陈璟道。
他非常仔细把陆昭仪的情况,解释给皇帝听。
皇帝则微微蹙眉,道:“太医院的御医们,也说是要养血,这些日子从来未断过药。不知你可有其他良方?”
皇帝觉得陆昭仪的情况,养血是无用的。
可能需要其他手段,才可以把这胎保住。
哪怕不能等到瓜熟蒂落,也要个活的皇子。无奈之中,早产勉强可以接受,流产却是万万不行。
皇帝甚至没怎么对陈璟的说辞动心。
这些话,太医们多少提及。
“草民的意思说,清热除烦,再补血和营。”陈璟道。
他怕皇帝大惊小怪。
陆昭仪状态很差,假如给她用清热的药,比如竹茹、黄连甚至丹砂等,听上去有点危急,像是虎狼之药。
太医院的御医们,绝对不会开这么几味药,因为陆昭仪是孕妇,孕妇恐怖承受不起。
在宫里行走,有功难以得赏,有过却是要赔上身家性命,甚至全家、全族的性命。故而,太医们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他们非常保守。
所以,宫里经常一点小病就死人,听起来虽然有点滑稽可笑,却是实实在在的。
江南不少名医,名气不在御医们之下,却没人愿意到京里,来讨这口营生,也是因为如此。御医,是最难当的。
“怎么个清热?”皇帝问陈璟。
然后,他没等陈璟回答,就道,“朕也不通医理,你说了什么,朕也不甚明白。”
然后喊了他的心腹内侍,对内侍道,“去趟太医院,把提点、两位院判,和太医院们妇人科的太医们,都请过来。”
皇帝想让陈璟辩证。
辩证,在看病的过程中是家常便饭。
这是中医的特色,从古至今都是这样。
在大户人家行走,他们都会请三四个大夫,让他们相互辩证。谁的说法更有说服力,谁才可以给病人开方子。
这不仅仅需要考验大夫的医术,还需要考验他们的口才。
陈璟行医这两年,遇到辩证的时候不多。因为,他的医案总是很惊艳,很多病家都是到了最后关头,才慕名来请陈璟的。
到了京里,却需要和京城的大夫们辩证一番,陈璟倒也觉得不错。
片刻之后,进来**个大夫。
其中,就是宋宗信,就是宋左院判,半年前在杭州差点把周温荣治死的那位院判大人。
宋左院判也认识陈璟。
一时间,他眉宇间添了愤怒。
*
第278章改了口风
第278章改了口风
宋左院判瞧见陈璟,眉宇间顿时有了几分怒色。
陈璟让他在江南丢尽了脸。
听说江南那些大夫们,至今还在看宋左院判的笑话呢。
他们宋氏医学传家,宋左院判丢了那么大的脸,简直给祖宗抹黑,回京之后他也被父亲和叔父们狠狠骂了一顿。
“周宸的儿子,明明死了。假如陈央及不出手,很快就死透了,到时候神仙也救不了!”宋左院判暗想。
他觉得是陈璟衬托得更加无用。
他心思转得很快,表情却是一瞬间,很快就收敛好了怒色。
在天子更前,没人敢嚣张。
“诸位大人,这位是陈璟,江南来的名医。”等大家来来齐了,内侍先给皇帝行礼,然后把陈璟介绍给大家。
他也替陈璟介绍太医院的人。
太医院的人,包括提点,等于太医院的院长;左右院判,等于太医院的两位副院长;七位妇人科的大夫,等于是各位专家。
他们平均年纪在四十五以上。
“哪里来的名医,这般年轻?”众人太医都想。
若不是在御书房,他们都感觉自己被戏弄了。
这就是陈璟的遭遇。因为他的年纪,不管走到哪里,都好似要重头开始,才能赢得尊重。如果不甘心囿于江南一隅,就必须经历这些。
所以,陈璟也不觉得烦躁。打起精神和他们应对。
皇帝独坐,目光炯炯看着他们,很好奇陈璟的本事;杨之舟立在离书案不远处的地方,脸色收敛,看不出情绪。
诸位大夫和陈璟一样,站在在御书房的大殿中央,等内侍说完了情况,就开始就陆昭仪的病情,进行辩证。
他们都给陆昭仪诊治过,对陆昭仪的脉案非常熟悉。
众多太医们一致认定:陆昭仪虽然状态不好。可能面前早产。但是没有流产的危险,更不会危急性命。
他们必须这么认定。
因为,陆昭仪自从怀孕,就是他们照料的。
一路照料到了六个月多。突然说要流产了?
那岂不是欺君大罪?
无论如何。都要尽力保住这个孩子。让孩子顺利生下来。太医院的提点大人,也是学过妇人科的。
他有把握。
而陈璟,认定要流产。就是这几日的事。
胎儿已经危在旦夕。
所以,他们就陆昭仪这胎,到底是会早产还是流产,进行了辩证。
首先,陈璟和诸位太医都承认,陆昭仪体内有热。
“妊娠后经血不泄、内聚养胎。因为胎内滞留了气血,藴化内热,伤及阳络,肝气受阻,故而腑气不通,胃气不升。
娘娘胃气不升,又导致气血不足以养胎。故而,养血乃是根本。气血足,内热在瓜熟蒂落之际,自然消弭。
娘娘乃千金之躯,若是贸然用了寒凉之药,对胎儿大有危害。故而,老臣等人只敢用清泄之药,不管用清凉之药。”提点代替诸位太医,先开口道。
他也认为陆昭仪体内有热。
内热,如果不是特别严重,用些清泄的药,可以把内热通过下便之类的排出去。
“老臣以为,娘娘此前,应该安五脏、合心志。温热平肝之药,最是适合。甘草汤可以再吃几贴。”提点又道。
孕妇,一切以保守为主。
若是陆昭仪没有出现宫缩的情况,陈璟也同意。
但是,陆昭仪已经频繁宫缩,即将流产。
一切保守的治疗,都不足以保住那个孩子。
等太医院的人说完,陈璟上前道:“娘娘如今出现了腹痛,足见情况危急。娘娘的内热,在胆,不在肝。”
太医院的人以为,陆昭仪的内热在肝,陈璟觉得在胆。
孕妇干热,会面色浮红,妊娠恶阻,头晕燥热,睡眠不稳。但是,胆热也有这些症状。
“若是肝有热,脉象弦滑且大;若是胆有热,脉象弦滑且数,诸位赞同我的说法么?”陈璟问道。
太医院的众人听了,都微微颔首。
这个说法无疑是赞同的。
只是,脉弦滑且大,和脉弦滑且数,又是很难区分的。
“不如,再去给娘娘请脉?”有人提议。
皇帝想了想,赞同了。
又不能所有太医都去,就只派了陈璟和提点去。
这位提点大人姓卢,今年六十五岁。他比较消瘦,所有精神状态很好,一双眼睛颇有神采。
去陆昭仪宫里的路上,卢提点和陈璟闲聊,问起陈璟:“小郎君是哪里人,师从何人啊?”
一副很亲热拉家常的口吻。
陈璟也如实告诉他:“是江南两浙路人士,师傅乃是隐士,不愿意被世俗提及,也三令五申,不准我多提他的名讳。”
像在江南那样,非要说自己没有师父,故而要被人骂死的。
陈璟想了想,还是要编个隐士出来。
也许还能唬住一些人。
“原来如此。。。。。。”卢提点颔首。
然后,他又对陈璟道,“小郎君,老夫倚老卖老,说句唐突之语,小郎君莫要见怪。”
“您老但说无妨。”
“宫里的病,比外头的病难治。小郎君需得处处谨慎啊。”卢提点低声道。
说完这句,他就没有再说什么。
内侍跟在后面,再露骨的话,不能多说。
全凭陈璟的领悟。
陈璟很能明白这位提点大人想说什么。
无非就是,在外头治病。允许有失手的时候,也允许有治坏的时候。但是在宫里,病情只能维持稳定,或者治好。
一旦治坏了,可能性命不保。
卢提点可能觉得陈璟年轻,一腔热血。他想在皇帝跟前表现一番,让陆昭仪这胎足月而诞。皇帝一高兴,就是平步青云。
每个人年轻时都有这种理想。
只是,伴君如伴虎。
还是稳妥要紧。
“是,提点大人的话。在下铭记于心。”陈璟道。
他们俩到了陆昭仪的宫里。重新隔着帘子,给陆昭仪把脉,
卢大人仍是觉得,陆昭仪的病。乃是热在肝。稳妥要紧;陈璟则还是觉得。热在胆,需要清热,否则这胎绝对要早产。
他们诊脉之后。准备跟着内侍回御书房复诊。
刚刚起身要走,突然陆昭仪的宫女从里头走出来,对陈璟和卢提点道:“二位大人留步,娘娘有句话说。”
陈璟和卢提点就站在原地,恭敬道是,等着陆昭仪的问话。
陆昭仪自己没有说,而是往宫女告诉陈璟他们。
“娘娘说,她不舒服了半日,越发频繁。”宫女道。
卢提点不太懂。
什么不舒服?
他眉头轻轻蹙了蹙,准备问,陈璟却伏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句,把陆昭仪宫缩的情况,告诉了卢提点。
卢提点顿时脸色就微变。
方才辩证的时候,很多男人在场,陈璟若是敢当着皇帝的面,说他妃子下面的事,估计要拉出去剁了。
但是此前,他可以告诉卢提点。
“真。。。。。。真的?”卢提点也开始觉得严重了。
陈璟点点头。
宫女看了眼他们俩,继续道:“。。。。。。而且,半个时辰之前,已经见红了。娘娘问,这等情况,可是危急?”
卢提点一下子的晃得变得色。
他立马道:“老臣需得请示陛下。”
然后,他隔着帘子,给陆昭仪行礼,转身就要走。
陈璟连忙跟着他。
他上了点年纪,走得快了几步,就气喘吁吁的。
“卢大人,您慢点。”陈璟跟在他身后,对他道,“哪怕是流产,也不是在这一两个时辰之内的事,您可以缓慢些。”
卢提点就放慢了脚步。
而后,他看了眼陈璟,心里颇为震撼。
他很好奇,陈璟是怎么知道陆昭仪胎内的事。
假如陆昭仪的孩子流产了,卢提点轻则丢官罢职,重则性命不保。
所以,陈璟的挑事,变成了陈璟的点拨和提醒。陈璟这个人,在卢提点的眼睛里,一下子就变得高大起来。
他沉吟一瞬,问陈璟:“你师父是哪位?”
他认识不少名医。
江南的名医,哪怕不认识,也教出这么厉害弟子的,必然是个高人。高人,自然天下皆知。
“大人,恕我不能相告。”陈璟道。
卢提点也觉得,当前不是讨论陈璟师父是哪位的时刻,而是救陆昭仪肚子里的胎儿要紧。
不知不觉,这位提点大人的脚步又加快,几乎是小跑到了御书房。
他也顾不上喘气,一进门就立马给皇帝跪下,道:“陛下,老臣罪该万死啊!”
然后,把他没有照顾好陆昭仪的事,诉说了一遍。
皇帝微讶。
杨之舟也不解。
诸位太医更是疑惑看着提点大人。
“陛下,娘娘即将流产,需得及早救治。”卢提点认罪之后,说道。
“什么!”皇帝豁然起身,脸色大变。
杨之舟倒是在意料之中。不过,他脸上也有点惊色:卢提点之前口口声声称陆昭仪只是早产,不会流产,怎么去了不到两刻钟,回来话风全变了?
陈央及又使了什么手段?
杨之舟就看了眼陈璟。
不止是杨之舟,太医院的不少太医,也在看陈璟。他们和杨之舟的想法一样,陈璟到底给他们大人灌了什么**汤?
怎么跟着陈璟出去趟,回来之后,提点大人就站到了陈璟这边?
“陛下,臣以为,卢大人太过于小心,矫枉过正。”这时,宋宗信突然站出来,对皇帝道,“臣昨日才给娘娘诊脉,娘娘绝无早产之兆!”
第279章郡主
第279章郡主
宋宗信突然跳出来,说陆昭仪“绝无”流产之兆。
这话,并没有让皇帝松口气。
反而,皇帝眉头微蹙。
皇帝的眉头,只是轻轻蹙了蹙,又立刻松开了,没有要发作。
正巧被陈璟瞧见了。
陈璟就知道,这位皇帝对宋宗信的医术不是特别信任。特别是在提点大人也说了要流产的情况下,宋宗信贸然跑出来说,对皇帝而言,没什么说服力。
皇帝更加相信卢提点。
陈璟就立马对宋宗信道:“院判大人,您说得准么?上次在杭州,您也说周大人的儿子已经死了。如今,周公子已经能下地走路了,院判大人知晓么?”
宋宗信的脸,刷得黑了。
这是他将近四十年人生里最大的污点了。
这个污点,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还是他家族的。偏偏,陈璟毫不留情,当着众人点出来,让宋宗信又惊又怒,差点发作。
同僚们对陈璟这话,多少有点快意,都抿唇偷笑,个个把头低了下去。
宋宗信平素在太医院的人缘不太好。
身为官二代的他,一来就是副院长,肯定挡了很多太医兢兢业业往上爬的路,有人恨也是情理之中。
“。。。。。。院判大人若是没有十全把握,还是别耽误治病了。”陈璟又道。
宋宗信很想发怒,却又不太敢。
这是皇帝的御书房。
御前咆哮。更是大罪。
他的拳头紧紧攥气来。
“如此,陆昭仪这胎,就交给卢提点照料吧。”皇帝道。他好似没有听到陈璟在出言挑衅,甚至也没有多看一眼宋宗信。
他偏袒陈璟。
宋宗信贸然跳出来,毫无用处。
面对皇帝,绝对的皇权面前,宋宗信也不敢逞强,低头站在一旁。
卢提点道是。
其他太医们,都知道陆昭仪这胎,不仅仅关乎皇帝。也关乎杨之舟。
关系太大。责任就太重了。
故而,皇帝钦点了卢提点,其他人都松了口气,没人会像宋宗信那么傻。非要自己跳出来说话。
现在不是求功劳的时候。只要保住自己无错就好了。
而后。皇帝又点了三名太医:“万太医、白太医和陆太医,你们三人辅助卢提点。假如陆昭仪这胎有什么闪失,唯你们几人是问。”
被点名的几名太医。连忙跪下,给皇帝行礼。
皇后让他们平身,然后让他们都退出去,只留下了杨之舟。
众人行礼。
陈璟也跟着行礼,退出了御书房。
他不知该去哪里等杨之舟,就随着这些太医往外走。
已经是五月,京城的春天来得比江南晚,五月仍是柔风细细,深红浓翠,春光盎然。
“。。。。。。先清热的话,应该可以稳定暂时的病情。”一路上,卢提点还在和陈璟讨论陆昭仪的情况。
其他几名太医,不管是看着提点,还是看着杨之舟,都对陈璟做出了很有好感的样子。
他们甚至问:“已经确定是胆有热,非肝有热?”
卢提点就抽空回答道:“确定了,应该是胆有热。。。。。。”
其他不好回答的问题,就一概而过。
同行的太医们也不深究。
宋宗信被众人排挤到了身后。
倏然,他挤上前来,走到了陈璟身边,对陈璟道:“陈公子,你着实好本事。京里可比不得你们乡下地方,咱们后会有期。”
“那再见啊。”陈璟随意道。
他撇过头,继续和卢提点商讨陆昭仪的病情,丝毫没有把宋宗信的威胁放在心里。
宋宗信好似一拳打在棉花上,一点用也没有,脸色变得更快难看。
他快行几步,出了宫门。
到了宫门口,大家纷纷告辞,卢提点就单独留下来,和陈璟站在不远处,说几句话闲话:“小郎君,出门在外,还是得处处以和为贵啊。”
卢提点觉得,陈璟公然在皇帝面前揭宋宗信的短,不明智。
宋宗信到底是太医院的左院判。
宋家在京里时日久,认识不少权贵。陈璟从乡下地方来的,还不知道什么光景,就和权贵斗上了,不太好。
瞧着陈璟这一身医术,又是初入京城,估计也是想进太医院的吧?
到时候,杨之舟为他谋划,进了太医院,可还是要和宋宗信打交道。总不能杨之舟处处照看他吧?
皇帝今日没有给宋宗信体面,不代表皇帝不喜欢他。
陈璟是新来的,不如宋宗信在皇帝心中的地位。
“大人点拨,我铭记了。”陈璟道。
卢提点和陈璟见礼,彼此告辞了。
陈璟还站在皇城门外,等着杨之舟。
他回头,看了眼这高高的院墙,不知怎的,又想到了沈十娘。陈璟想,她走到这一步,是有很多无奈的。
陈璟是非常能理解她。
一个女人想要更好的前途和未来,没什么错。女人也是人,和男人一样,她们人生的意义,是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为了某个男人生儿育女。
任何人都有往上爬的资格,无论用什么手段。
就是不知道,她在深宫过得是否平顺。
他静静想了一会儿,已经不觉得有什么难过的。
十娘的样子,在陈璟的心里,渐渐变得模糊。他和十娘的相处,也是仅仅见过两次。回想起他们的点滴,着实少得可怜。
就这样说什么深情?
陈璟只是有点不甘心罢了。
他兀自笑了笑。
他站在里皇城门口不远处的地方,能看到进出皇宫的人。
陈璟不时往那边瞧瞧。主要是想看看杨之舟什么时候出来。
一辆华贵浓流苏马车,缓缓停靠在城门口,然后下来两个衣着华贵的少妇。
两名少妇转身,搀扶着身着一品夫人朝服的妇人,下了马车。
而后,又下来一位少女。
少女穿着郡主朝服。
跟在少女身后,还有个男孩子,十六七岁,颀长斯文,看上去很腼腆内向。他穿着青灰色的直裰。比如妇人和少女。他算是打扮得最朴实的。
陈璟觉得这男孩子眼熟,就多看了几眼。
那个男孩子,没什么警惕之心。陈璟的打量,没有引起他的注意。反而让他身边的少女起了戒备。
那位郡主朝服的少女。非常警惕。猛然朝陈璟看过来。
看清了彼此的面容,他们彼此都微讶。
陈璟先笑了笑。
少女则脸色一沉。
“咦,四姐。那个人好像哪里见过?”少女身边的男孩子,也留意到了少女的目光,顺着看过来,就瞧见陈璟冲他们微笑。
“。。。。。。哦,那个大夫!”男孩子没等少女回答,自己就想起来了。
就是那对郑氏姐弟。
他们果然都是郑王府的。
“快走!”少女低声呵斥弟弟,紧跟着他们的母亲和嫂子,进了城门。
少女是郑王府跟着哥哥们排行,行四,却是第一个女儿。先皇在世的时候,比较喜欢这个孙女,她五岁那年,就封了嘉和郡主。
男孩子则是郑王府的第五子,也是最小的孩子,请封了五太尉。
进了宫门,五太尉犹自不甘心,继续对少女道:“四姐,方才那个人,是不是咱们遇到过的大夫啊?”
嘉和郡主冷冷盯了眼他,道:“不许多嘴!”
生怕旁人不知道你曾经偷偷回京过吗?
嘉和觉得这个弟弟太不通世务了。
“姐。。。。。。”
“你们俩,嘀咕什么?”走在他们前头的郑王妃,突然回头来,笑着问这两个小声说话的孩子。
“没有什么。”姐弟俩异口同声道。
他们今天是进宫看太后和太皇太后的。
郑王妃虽然察觉他们有异,可宫里并不是追根问底的地方,就没有理会,继续往前走。
嘉和郡主就警告五太尉:“越发不知分寸了。什么遇到的大夫?你什么时候遇到了大夫?”
五太尉立马就明白了。
他当初偷偷进京,然后被他四姐送回南边的事,是需要保密了。
“知道了,四姐。”五太尉低声回答。
走了几步,他突然又担心,悄声问他姐姐:“那个大夫,他会不会把咱们的事说出去?”
嘉和郡主脸色一沉,没有答话。
他想到了陈璟,为了要钱不依不饶的样子,嘉和郡主心里有点寒。。。。。。
“那人贪财如命,岂能善罢甘休?需得先给他一笔银子,堵住他的嘴,以后再谋划。”嘉和郡主心想。
这些话,她不能告诉任何人,唯有回去和许先生商量商量。
陈璟仍站在城门口。
他心里也在想:“那个穿着郡主朝服的女孩子,看上去很精明。那个男孩子当时南下,定然有鬼。他们会不会怕我泄露他们的行踪?”
于是,陈璟也有了警惕。
约莫又过了半个时辰,杨之舟终于出来了。
杨家的下人立马把马车拉了过来。
上了车之后,杨之舟对陈璟道:“陛下的意思,陆昭仪的胎,还是要交给太医。那些人,拿着宫里的俸禄,若是绕开了他们,往后他们也难行走。。。。。。”
这是要保住太医院的体面。
陈璟不是皇家的私人医生,太医们却是。皇宫里妃子胎位不稳,不用私人医生,反而用外头来的不知名大夫,岂不是打太医们的脸?
所以,皇帝也要给太医们留足面子。
“。。。。。。若是陆昭仪哪里不好,你还得给卢提点出谋划策,这件事,你不能置身事外。这是我同陛下说妥的。陛下感念你的情,我更是感念。”杨之舟继续道。
就是说,陆昭仪这个病例,陈璟得不到任何的好处,还需要处处帮忙。
好处都要让给太医院。
这等于是他和杨之舟的私交。
“您放心吧,别说我是大夫,治病救人乃是本分。就算咱们的交情,我也不会让陆昭仪这胎有任何闪失的。”陈璟道。
杨之舟点点头,颇为欣慰。
他也非常认真的告诉陈璟说:“陆昭仪这胎,贱内与我都是提心吊胆的。如今你到了京里,也说了能保住,我才彻底心安了。”
杨之舟现在对任何人的医术,都存在几分怀疑。
唯独让他深信不疑的,是陈璟的医术。
陈璟笑了笑。
一路上,杨之舟还说了其他的话,唯独没有对皇帝的病情提半个字。
皇帝的病,应该是有了些时日,很严重。皇上至今无子,假如他有了个闪失,江山无主,必定天下大乱。
唯恐有变,所以他召回了流放的郑王——他的亲叔叔。
皇帝哪怕真的不行了,也可以从郑王家里过继儿子,让江山后继有人,得以稳定天下人心。
皇帝的病,关乎天下安定,自然不能轻易露出半点风声。
杨之舟不说,陈璟就自然不好贸然去多问了。
他跟着杨之舟,回了杨家。
晚上,陈璟终于见到了杨之舟的长子。
杨之舟早年就说过,他的长子,从前是皇帝跟前的伴读,现在是太子跟前的宠臣。
第280章送房子
第280章送房子
杨之舟一共有四个儿子,两个闺女。
他的长子今年二十六,名杨谦,字敬也。
杨之舟两年前在明州的时候,告诉过陈璟:“长子官不大,名堂不小。。。。。。”
那时候,陈璟就知道,杨之舟的长子,是皇帝跟前的红人。
“。。。。。。父亲回京,多次提及陈兄弟。”杨谦笑着对陈璟道,“直说陈兄弟医术卓越,乃当今一绝。”
陈璟笑道:“过誉了。”
然后,他又和杨谦闲聊了几句。
陈璟知道,杨谦现在任大理寺大卿,是个从五品的官。
因为陈璟初到京城,和杨谦的生活没什么交集,又因为两人擅长的不同,话题并不多,简单闲聊几句,杨谦就要告辞了。
临走的时候,他问陈璟:“央及喜欢打马球吗?”
闲聊的过程中,他已经和陈璟称兄道弟。他直接叫陈璟的字,陈璟也称呼他为敬也兄。
杨谦看上去对陈璟挺有好感的,大概是他父亲的缘故。
“央及马球打得不错,我多次听八郎提及。”杨之舟插话道。
陈璟的马球并不算太好,他只是骑术出众罢了。
因为,陈璟道:“八哥也是赞誉我,我的马球勉强吧。”
说勉强,就是会的意思。
杨谦就客气对陈璟道:“改日咱们打球。”
“好。”陈璟答应着。
而后的每天晚膳,陈璟都是和杨氏父子一起。
话题渐渐多了,杨谦也越发了解陈璟。甚至和陈璟谈起了诗词。陈璟没怎么学过,隐约还记得几篇不错的宋词。就拿来应付杨谦。
“央及深藏不露啊。”杨谦没有看出来,被陈璟糊弄过去了。对陈璟的好感更深。
杨之舟则觉得,陈璟的学问和那些诗词,不足以匹及。
于是,杨之舟偷偷问陈璟:“那些词,都是王檀所作?”
陈璟大笑:“让我装装学问人,何必揭穿我?”
他默认是王檀的。
反正杨之舟又不会去找王檀对证。
杨之舟也笑,虽然嘴上骂着陈璟不老实,也能理解:敬也不同于杨之舟,他看人还是囿于自己的见识。假如学问很好。能获得敬也更好的好感。
陈璟是非常努力交朋友。
杨之舟也喜欢自己的儿子和陈璟要好。
陈璟身上有很多东西,都值得杨谦去学习。
“。。。。。。我答应了您,帮您保住陆昭仪这胎,可能要在京里留几个月。我还年轻,总不能游手好闲,所以想着做点事。”陈璟有天突然对杨之舟道。
杨之舟微笑,问他:“想做点什么?”
陈璟的问题,让杨之舟颇为高兴。
年轻人想做点事,这很好。
说实在的。杨之舟有点不喜陈璟之前的淡漠。那种淡漠,有点暮气,有点。。。。。。不思上进。
不是他医术厉害的话,杨之舟真的以为他就是个庸庸碌碌的小辈。
“在江南卖药。卖得不错。”陈璟笑道。
“也想在京里卖药?”杨之舟问他。
陈璟道:“这就有点难了。在两浙路打下了多少名声,直到去年才因为机缘巧合,卖了点药。既然到了京里。我想有点野心。。。。。。”
杨之舟不语看着他。
“。。。。。。御药供奉,倒是个不错的事。”陈璟道。
杨之舟微微顿了下。
御药供奉。非常赚钱,这件事大家都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