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医圣记(南乡)-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必要和齐王客气什么!
齐王眼瞧着二太尉气哄哄走了,也没有追上去。这位二太尉,才说了几句话就暴怒而走,嚣张至极。
“让他去参吧。到了圣上面前,还有杨国老呢。”齐王心想。
反正人是放了,不可能再抓回来的。
齐王已经相信,二太尉的爱妾,真的是自己病死的,而不是被陈璟诅咒而死。
二太尉果然气哄哄的,冲到了宫里。
他把这件事,告诉了皇帝。
皇帝最近招郑王回京,为了弥补他们,自然是对郑王府恩宠有加。
齐王不过是远房的堂兄弟,比二太尉的亲情远多了,自然要帮二太尉的。
“。。。。。。到底是谁?”皇帝听二太尉说了半天,才问道,“再去抓回来就是了。”
二太尉只顾上齐王对他不敬,宫人把牢里的人放了,又在他面前说狠话,还是要验尸等不尊重的话语。
说了半天,也没有说到陈璟。
“那厮叫陈璟,乃是从两浙路上京的大夫。”二太尉道。
皇帝就顿了下。
而后,皇帝笑道:“二弟,你也太过于粗莽。那位大夫,不是齐王放走的,而是被杨国老接走的。如今,人已经在宫里了。”
二太尉整个人就呆了。
他来告状的人,居然在皇宫里。
这还怎么告?
再告下去,难道往皇帝把人给送出来,再关到牢里去?
二太尉这点轻重还是知晓的。
“齐王也没什么不对。你说大夫害死了你的爱妾,不请仵作检验,怎么知晓?难不成轻信你一面之词?”皇帝又道。
皇帝已经改了口风。
方才还给二太尉做主,现在已经在帮齐王了。
皇帝说来劲了,又“点拨”了二太尉几句。二太尉是进宫告状的,结果却挨了顿好骂,灰溜溜出宫了。
齐王并不是真的对二太尉没有防备,也不是真的全部指望杨之舟,他还没有这么天真。事后,他也派人去打听,皇帝对二太尉的告状是什么态度,自己好有个准备。
然后,他就听到了二太尉挨骂的事。
齐王哈哈大笑。
回到王府,仍是觉得开心,笑容满面。
老王妃和王府自然要问他:“今日这般高兴,是所谓何事?”
齐王未语。先哈哈大笑起来。笑完了一阵子,这才把二太尉告状不成反而挨骂的话,说给了老王妃和王妃听。
两位女人也忍俊不禁。
“那位陈大夫,进宫去了?”老王妃突然开口,打断了愉悦的气氛,有点严肃问齐王。
齐王颔首。
“。。。。。。吾儿说,那位陈神医盛名外,请他进宫必然是治病。宫里到底是谁生病?”老王妃道。
二月的时候,京里就听到消息,说皇家突然把郑王召回京城。当时。他们都在揣摩原因。也在猜测真假,并不是每个人都希望郑王回京。当年郑王失势,落井下石者不乏其数。
是不是太皇太后不行了,临终留下遗言。求皇帝原谅郑王。把郑王召回来?
结果。三月三的春宴上,皇后、太后和太皇太后都出席,邀请京城达官贵人的女眷进宫迎春。当天。太皇太后和太后直到宴席结束才离席。
她们面色很好,看不出半点病态。
皇后更是红润白皙,很健康。
谣言不攻自破!
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一点风声也听不到,大家都在猜测。
这次请江南的名医进宫,自然也是治病。
是谁生病?
之前太医院那么多御医,怎么没一个透露点消息?太医院的口,没那么紧的。内宫很多事,都是太医院的人露出来的。
“这个,至今也不知道。”齐王蹙眉道。
宫里有人生病,这是真的。
从始至终,不乏请御医和名医们进宫去诊断。可是到底是谁,大家讳莫如深。
“皇后、太后和太皇太后,自然不是了。”老王妃道,“我最近见过太后和太皇太后多次,她们都很健朗,凤体祥和。”
齐王沉思了下。
他也有些朋友,都是皇亲国戚,这些话题他们自然要谈及。他们也有些猜测,可到底没有得到证实。
齐王母子说了半天话,得不到一个准确的,就各自散了。
宫里的事,到底和齐王家里关系不大。他们比较操心的,是齐王府的世子,他的病情到底有没有得到痊愈。
转眼,天气逐渐热起来,就到了世子该发病的时候。
可是,孩子没有半点发病前的症状。他似乎比从前黑了几分,胃口也大了不少。有次,他去亲戚家,偷偷吃了两块肥羊肉,一点事也没有,居然不反胃不呕吐。
这是前所未有的。
“涵儿如今胃口是好了,很少犯事。”王妃兴奋道,“母亲,王爷,涵儿这是不是从此就好了?”
“只怕是了。”老王妃也开心。
她不是觉得世子的病真的从此就好了,只是不愿意说丧气话。此前,她们最需要彼此鼓励,信仰这孩子早日康复。
又过了几天,却明显感觉这孩子比从前更瘦了。
王妃又吓住了。
齐王也看着奇怪。
老王妃却很高兴,道:“从前那是虚!一旦虚了,看着是胖些,如今身体不需,就皮实了。眼瞧着是瘦了,却是结实了。”
果然,老王妃很有见识。
齐王世子一天天长起来。
没过一个月,那孩子饭量大了很多,脸上有肉了,胳膊腿也慢慢粗起来,看上去很活泼健康。到了端阳节的时候,大人高兴、孩子也高兴,任由他吃了不少的肉。
一点事也没有。
到了盛夏,最热的时候,齐王世子也没有再发淋病。原本盛夏,是要病半个月的,绝对热不得。
他从娘胎里带出来的病毒,被御医们治疗几年,毫无作用,就这样把陈璟治好了。
陈璟那么年轻,又只用了几味药,就治好了久病不愈的顽疾,着实叫人惊叹。齐王一家人,心里大为佩服。
齐王府上下,就把陈璟当成了大恩人。
老王妃甚至让齐王多次请陈璟到家里用膳。
齐王更是和陈璟称兄道弟。
这就是后话了。
第275章理想的改变
第275章理想的改变
陈璟正月底进京的。
等到见到杨之舟,快端午节了。
中间耽误了三个月。
当天,他住在杨之舟的家里。杨府的房子,并不是在城中黄金地段,而是有点偏。虽然地方很大,修建奢华,守卫严密,却因为远离皇城,不那么高调。
杨家院落多,陈璟和惜文单独住了后花园的一处小院子。
那院子,三面环水,是个人造湖。端午节前后,湖中荷叶碧浪翻滚,芙蕖争艳。粉色或白色荷花,镶嵌在碧色荷叶间,亭亭玉立。
清香暗浮。
惜文很喜欢。
陈璟到了杨家第一天,见到了杨之舟的妻子和儿女。
杨之舟的妻子,今年四十五岁岁的年纪,比杨之舟小十几岁。当时杨之舟三十出头,他妻子才刚刚满十五。
因为保养得当,她看上去完全就是三十五六岁的样子,年轻十来岁。她风韵犹存,高挑婀娜,肤白胜雪。一双丹凤眼,虽然不大,却明亮妩媚,给她的五官添了华彩。
“至今看上去,仍是个绝色美人,年轻时候应该更美了。”陈璟暗想。
女人到了四十多,还能保持如此容貌,在没有整容手术的古代,可以想象她年轻时的姿容是何等谲滟。
杨之舟艳福不浅。
除了杨之舟的妻子,陈璟也见到了杨之舟的内妾,都是杨之舟妻子的陪嫁丫鬟。她们俩还比杨之舟妻子小一岁。却因为姿容的缘故,没有上苍的厚爱,敲上去就是四十左右的妇人。
杨夫人也打量陈璟。
“老爷回京后,多次提及小郎君。”杨夫人笑呵呵对陈璟道,温柔恬静,“如今一瞧,果然是芝兰玉树。”
陈璟道谢。
在这个年代,不好直接夸女人漂亮,否则就有调戏之嫌,不尊重。
故而。他只是笑着。不说什么。
“你别瞧着他斯文得很,以为他腼腆,实则也是个精明狡猾的。”杨之舟在一旁哈哈大笑,“从来不吃亏!”
杨夫人抿唇笑了。
说了半天话之后。杨之舟就单独请陈璟到外院和用膳。
他们俩一个不能喝酒。一个不会。就以茶代酒,慢慢闲聊起来。
“。。。。。。这次邀请我上京,是谁生病了?”刚说了几句话。陈璟就把话题转移到了正途上。
杨之舟也不再含糊,对陈璟道:“是我夫人的内侄女。她去年十月进宫,封了昭仪,冬月就身怀龙种。你医术好,想请你进京为她保胎。”
这话,说得通,也说不通。
杨之舟是去年端午节之前回京的。那个时候,他走得非常匆忙,似乎有什么要紧的事。陈璟还以为,自己这次进京,多少和杨之舟当初离开望县的原因会重合。
就这点,陈璟觉得杨之舟说请他保胎的理由说不通。
但是,陈璟又想:“圣上至今无子。假如杨老夫人的内侄女生了龙子,那就是太子。以杨老爱京里的地位,自然可以凭借这种关系,让家族更上一层。
所以,他非常担心昭仪的胎,让陈璟进京保胎,等于保住杨家的未来,也是说得通的。”
陈璟在心里揣测,又暗想:“也许,还是有其他隐情,现在不方便对我说。等进了宫,才知道。”
提到进宫,陈璟下意识想到了沈十娘。
想起她,心里动了下,有点涟漪荡开。说不上难受。
好似伤口结痂了,陡然触及伤口,自己心里想起当年的痛,有点心悸罢了。
“我可以进宫么?”陈璟回神,问杨之舟,“我又不是御医。”
杨之舟笑起来,道:“听说你小子去年赚了大钱,俨然是江南富户。不如,在京里置办房舍,把家人接过来,然后老夫为你举荐道太医院,做个御医如何?”
陈璟连忙道:“不可,不可!”
“不识抬举!”杨之舟笑骂他。其实,他也知道陈璟不会做御医的,不过是同他开玩笑,逗陈璟罢了。
“这个抬举,还真是不敢识啊。”陈璟也笑了,“老先生,您不知道我去年赚了多少钱。”
杨之舟哈哈大笑起来。
陈璟这口吻,跟丰收了的农户,买了粮食拿到钱一样,恨不能向满天下炫耀。
“这暴发户。”杨之舟又笑骂他,“你赚了多少钱,老夫也不稀罕,不必跟我炫耀!”
“还是要炫耀一下!”陈璟笑道,“一辈子没有这么多钱呢。我去年大概赚了一百多万两。”
陈璟当时也在心里,按照后世的银价,简单算了算,一百三十万两,等于后世的六亿三千多万人民币。
说陈璟是富户,太客气了,应该是大富户。
两浙路是帝国最富庶的地方,富户很多。陈璟绝对算不上首富。但是,这个年代的经济能力,也没有那么强悍。
两浙路富人排行榜前十,应该陈璟的名字。
这么笔钱,饶是杨之舟也惊叹了下,道:“听说你赚钱了,却没有想到赚这么多!”
“是啊。”陈璟道,“有钱真爽!所以,我不打算做大夫了,我想做个药商!问诊一次能多少钱,卖药一次又能有多少钱?还是药商划算。”
杨之舟又是愣了下。
而后,他又笑起来,道:“你这小子,越发往下流走。从前还是个匠人,如今却要做商人。这如何了得?”
嘴上虽然这么说,心里却觉得,陈璟的选择并没有错。
他无心于政治,在医学上的技术是登峰造极,唯一追求将自己的药卖遍天下,赚取钱财,也不失一种追求。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倒也不错。
只是,该要骂的时候,杨之舟还有要骂的。
“商人虽然低贱,医匠也高尚不到哪里去。”陈璟笑道,“反正这条路走了,就越走越远吧。看病是顺带着的,卖药才是正途。”
“别荒废了这一身好医术。”杨之舟突然正色道。
从前,杨之舟觉得,医术不过就是那么回事。大夫的作用,无非是解人疾苦,真正朋友要命的病,也是无可奈何。
像远古那些神医,无非存在传言中。
现实生活里,谁真的见过“望其形、知其病所在”的医圣?
而陈璟,他做到了。
他把医术运化成了一种神奇的技能,简直是可以起死回生。
杨之舟也担心他这个技艺渐渐消退。
“您放心吧。”陈璟笑道,“医术是荒废不了的,它们全部在我脑子里,赶都赶不走,除非哪天有人把我的头砍了。”
他前世看了几万个病例,来自全国各地的病患,这为陈璟积累的丰富经验,是这个年代的大夫穷尽一生也无法拥有的。
现在的交通条件,决定了病患的地域性。
那些病例,陈璟反复看过,都存在他的潜意识里。说忘记,真的有点难,除非那天失忆了。
“难说。你一介商流,小小城守都能把你的脑袋砍了。”杨之舟趁机道。
他还是希望陈璟有点政治上的追求。
做个御医,好歹也是官啊!
百姓都有奴性,对官员多少有点敬重和害怕。像陈璟这样的白衣,真容易被人欺负,杨之舟心想。
不过,陈璟有点武艺,单打独斗不怕吃亏,这就增加了他的自负。要是真的遇到人多的时候,他也无能为力。
“我不是认识您吗?狐假虎威,谁敢砍我的头?”陈璟道。
杨之舟又是笑,又是气,骂他没出息:“就不能自己做虎?非要假虎威?”
陈璟哈哈大笑,道:“做虎是很难的,只有您这样的才可以,我哪里行?”
杨之舟又骂他懒等。
跟其他人,哪怕是自己的儿女,杨之舟说话也不能这么随意。陈璟很多时候,看着蛮正经的,但是两人熟悉了,就知道陈璟很痞赖,怎么骂他都行。
杨之舟和他说话,酣畅淋漓,非常快意。
两人说到了三更天才散了。
第二天,陈璟早起,就跟着杨之舟进宫去了。
路上,杨之舟和陈璟说起了宫里昭仪的病情。
“原本,这是太医的事,是我要请你的。陆昭仪进宫的时候,年纪太小,还不足十五,太医说她自己腑脏尚未长全,就怀了龙种,只怕不会安生。
果然,妊娠前三个月,呕吐不止。太医们又说,这是妊娠恶阻。用药之后,总不得好,我便想到了你。
太医院的提点,乃是年近七十的老太医,把脉最是准确,他说陆昭仪这胎,八成是个皇子,圣上已到了而立之年,至今无子,格外看重。
这事,知晓的人不多,圣上连皇后、太后和太皇太后也没有告诉,唯独告诉了我,让我务必帮他想法子,保住陆昭仪这胎。
你路上耽误到了现在,陆昭仪这胎勉强保持到了今天。如今,她又神态疲倦、腹内躁动不安。太医院的提点说,八成要早产了。
皇宫里的孩子们,个个体弱,保一个下来也难。要是早产,陆昭仪的皇子多半也是跟他的兄长们一样,要幼年夭折了。
你这次进宫,就是帮她瞧瞧,看看可有希望保延些时日,哪怕满了八个月再落地,也比现在好。”
一路上,杨之舟就把陆昭仪的事,说了个七八成给陈璟听。
他还说了陆昭仪的身世。
第276章保胎
第276章
杨之舟先说了陆昭仪的妊娠情况。
因为陈璟还没有见到人,自然不好多说什么,只是勉强应和。
从杨家到皇城,有很长一段路。
马车上,话题空闲下来,杨之舟又主动说了陆昭仪的身世给陈璟听。
陆昭仪他是夫人的内侄女,其实并不是亲的,中间隔了一层。
“。。。。。。贱内出身成国公府,是成国公唯一的女儿。她有两个兄长,四个幼弟,陆昭仪的父亲,则是内妾最小的兄弟。
陆昭仪福薄,父亲在她两岁时去世,只剩下寡母。她寡母整日诵念佛经,无空理会她,她养在成国公府的大太太身边,就是她的大伯母。
只因那孩子长得漂亮又伶俐,贱内颇为喜欢她,时常接她到家里来玩。她大半的时候,都是我府上长大的。
去年进宫,也是我的主意。如今,她怀了龙种受苦,自然也要我为她张罗。”
就是说,陆昭仪是个无父无兄,无依无靠,而且长相美丽的女孩子。
这样的女孩子,最容易掌控。
如果她能诞下长皇子,被封为太子的可能性很大。到时候,杨之舟可能就是太子外家最亲的人。
不管是出于对陆昭仪的疼爱,还是出于对杨家未来的筹划,杨之舟都要保住这个孩子。
最好不要早产。
正常出生的皇子们,夭折率都那么高。何况是早产的?
陈璟很能理解杨之舟的心思。
对于杨之舟的行为,陈璟不在其位,无法理解他的处境,故而不做评价。
政治的倾轧,比想象中更加残酷。所以,走了从政这条路,就要心狠些、情薄些,而且要老谋深算。
陈璟不是从政的,甚至不是任何贵族子弟,和杨之舟的前途没有任何关联。所以他仅仅把陈璟当个朋友。和他坦诚相待。
其他人,他就会多份算计。
陈璟并没有感到很失望。
从他认识杨之舟开始,他就知道杨之舟可能是这样的人。否则,他一个江南小地方的穷进士。如何有后来人之下人、万人之上的地位?
知道这个人原本就是这样。他做什么。陈璟都不会感到惊讶。
陈璟要做的,是去帮杨之舟保住一个孩子,而不是去害人。所以他毫无压力。
陆昭仪的事,杨之舟也毫无保留告诉陈璟。
他根本不在乎陈璟如何想他,所以事情的原委,陈璟都没有修饰一番。在杨之舟看来,陈璟是个非常通透的人,不需要在他面前掩饰什么。
“这大概就是真正的朋友吧?”陈璟和杨之舟,一时间都这么想。
然后,陈璟笑了笑,杨之舟也微笑。
车马在漫长的缓慢形势中,随着杨之舟的话题结束,终于到了皇城。
他们进了禁宫。
陈璟没有见到皇帝,杨之舟只是带着他,去见了太后。
陈璟在给太后行礼之后,也偷偷打量了几眼太后。他总觉得,太后应该会保养得更好,比杨之舟的妻子还要有风韵。
像慈禧那样。
结果,太后真的只是个五十来岁的老太太。
她似乎从保养没有苛求。
太后看上去慈眉善目的,笑容温婉,不太像生存在后宫倾轧中的女人,反而像富户人家无忧无虑的老太太。
“来人,给杨国老和陈神医赐座。”太后吩咐宫人。
她的声音,也是醇厚温柔,就是个富态的老太太,没有半点母仪天下女人的气势。陈璟反而觉得她很好,非常好相处。
宫人搬了凳子,陈璟和杨之舟就坐下。
陈璟进宫做什么,太后非常清楚。
这件事,皇帝、太后、太皇太后和皇后,都是同意过的。
“陈神医几年多大年纪?”太后谦和,问起了陈璟的家常。
“草民今年虚岁二十一。”陈璟回答。
其实,他今年刚刚二十。
往大了说,让人觉得他成熟些。
太后就沉默了下,然后笑道:“这般年轻,哀家还是头一回见到。天下能人异士多,哀家也是听闻过的。今日一见,着实惊赞。”
这些话,陈璟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听说。
每个人都因为他的年纪,而质疑他的医术。
“草民乃是祖传医术,学得先人皮毛,承蒙杨国老器重,到宫里献丑,太后勿怪。”陈璟自谦道。
说了两句话,太后就叫人去陆昭仪的宫里,把陆昭仪请到太后这边,再让陈璟给她诊断。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陆昭仪才来。
这个过程有点慢。
在等待陆昭仪的时候,太后又跟杨之舟说了点家常。她和普通的妇人一样,问的都是家长里短,甚至问起陈璟的身世等。
若不是她穿着太后服色的朝服,陈璟肯定以为她是某位乡绅家里的太太。
陆昭仪是由两位体格强悍的宫女搀扶进来的。
她状况的确很差,有点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
杨之舟说,陆昭仪还不满十五岁。
女孩子年纪太小,怀孕的确危险。陆昭仪面色苍白,又带着几分浮红,手脚无力,神色倦态,眼下有浓浓的淤积,是睡眠不好。
杨之舟给她行礼,陈璟也跟着行礼。
“母后。。。。。。”陆昭仪气虚无力,又宫人搀扶着,给太后行礼。礼毕之后,瞧见了杨之舟,顿时露出几分小女儿的娇态,目光里充满了委屈,叫了声,“国老。。。。。。”
那语气,似乎在说:“父亲。。。。。。”
杨之舟冲她点点头。也是满眸溺爱。
“快,扶陆昭仪到内殿躺下。”行礼之后,太后对宫女们道。
宫女们就把陆昭仪扶到了内殿。
太后自己也起身,到了内殿。
陈璟跟着杨之舟,随后而入。
太后的内殿,金碧辉煌。高高的屋顶,镶嵌了几块琉璃瓦,光线明亮洒进来。地上是大理石的砖面,光可鉴人。
四周皆是高高的柱子,装饰着华贵的涂料。整个内殿富丽堂皇。
陈璟走在大理石的地面上。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倒映着。他觉得这内殿和方才的大殿一样,空旷、高大、神秘又带着几分阴森森的清冷。
陆昭仪躺在早已准备好的锦榻上,四周围了薄薄的锦幔。
陈璟瞧见如此情况,心想:“方才都见过了。现在还围什么锦幔?”
后来又想。大概是因为他跟着杨之舟。才没有回避,否则太医们是见不到妃子们的面容的。况且,宫里有专管生育的女医。这些妊娠上的事,若不是特别严重,都不会请太医的。
当然,像陆昭仪这样的情况,已经超过了宫里管生育女医们的能力范围了。
连太医都看不好。
“央及,你来给娘娘请脉吧。”杨之舟对陈璟道。
陈璟道是。
他上前,给陆昭仪仔细诊脉。
方才陆昭仪进来,陈璟有幸得以见到她一面,知道她面色浮红,如今再看她的脉象,只见她脉数滑。
陈璟不好开口去要去看看舌苔。
但是,这样的病例,他之前看过好几次。有了脉象的肯定,陈璟也有十全的把握不相面而诊断了。
于是,他开口问陆昭仪:“娘娘,是不是两个多月钱,胎儿就开始躁动不安,时常半夜把您踢醒,让您无法安睡。”
陆昭仪在帐内回答道:“正是。”
然后,陈璟又问她:“这两个月来,是否经常无力、口黏、四肢发软,无食欲?”
陆昭仪又回答:“正是。。。。。。”
“最近这一个月,下面是不是常有像针扎一样的小痛楚感,小腹说不出是涨还是痛的感觉?”陈璟又问。
他问道了“下面”这两个字,已经非常隐晦了。
但是,杨之舟和太后,仍是看了他一眼。
陆昭仪在帐内,更是一阵尴尬。
好半晌,她都不回答。
陈璟就看了眼杨之舟。
杨之舟很少见太医这么露骨问诊的。但是,这些不说清楚,陈璟也没法子判断。陈璟觉得,陆昭仪最近有假性宫缩。
他自然不敢说让他探探,估计要杀头,只得凭着经验,问问陆昭仪的感受。
陈璟觉得,宫里的女人真的很难治。
别说主动去摸摸了,就是看看就不行,那还怎么治?
大夫的眼睛又不带透视的!
“娘娘,方才大夫问的。。。。。。”杨之舟又看了眼太后,见太后正微微颔首,才敢帮陈璟问陆昭仪。
半晌,陆昭仪才慢悠悠道:“是,已经一个多月了,每日都要发作好些次,宫里的嬷嬷说无碍。。。。。。”
她宫缩已经有段时间了,但是宫里的嬷嬷们不清楚,说没事。
这话,她又不能跟太医说。
规矩就是规矩。
陈璟就点点头,道:“好了,娘娘,已经诊断好了,请娘娘歇息。”
然后,陈璟起身,就要退出去。
杨之舟给他使了个眼色。
陈璟就明白,他先出来,回到了太后的主殿。
约莫半盏茶的功夫,太后和杨之舟才出来。
太后仍是那么温婉谦和,问陈璟:“陆昭仪情况如何?”
陈璟语气恭敬道:“太后,国老,陆昭仪并不是有早产的迹象,她是流产的迹象。假如不治疗,可能。。。。。。”
陆昭仪是先兆性晚期流产。
太后和杨之舟都惊愕。
两人好似被这么打击了一下,怔怔看着陈璟,脸色微变。
早产,只是生出个不健康的孩子。假如那孩子福运好,兴许还能养活。但是,流产就等于产下死婴了。
这太严重了!
第277章辩证
第277章辩证
陆昭仪有先兆晚期流产的迹象,宫里的太医们和产婆们,竟然没有意识到。
不过,也不能怪他们。
太医们隔着锦幔诊病,又不能问一些尴尬的问题,所以他们光靠断脉,又经验不足的话,很难诊断准确。
能得出“可能早产”这个结论的大夫,陈璟都觉得他非常了不起。
不是医术不行,仅仅是内宫的诊断环境太差了。
而产婆们,只是受到管理生产的训练,根本不算大夫。很多情况,她们不太清楚。这也就是为何宫里总是容易夭折孩子了。
“流。。。。。。流产?”太后问陈璟。
太后也知道,陆昭仪这胎乃是皇子,这是确定了。
这个诊断没有错。
陈璟给陆昭仪把脉,也确定她的确是怀了皇子。她这胎,还米有到不可挽救的地方。但是,接下来怎么挽救,陈璟觉得棘手。
因为,总是很难见到她的面。
皇帝至今无子,这个孩子必须保住。
“是啊,可能会流产。”陈璟认真回答太后。
“都。。。。。。都六个月大了,岂会流产?”太后惊讶问道。
说罢,她自己也觉得这话糊涂了。宫里还有八个月落下死婴的妃子们,所以六个月流产很正常。
她是太着急了。
宫里去年到现在,有二十多位妃子。独独这个进宫不久的陆昭仪有了身孕。
皇帝子嗣单薄,宫里可能风水不好,妃子们难以怀上。哪怕怀上了,也难以养活,太后的心都急碎了。
“太后娘娘,陆昭仪从前身体就不好,年纪又小,故而胎不稳。一直以来,辛辛苦苦,熬到了今日。若是用药调理。保住这孩子不难。”陈璟道。
虽然不难。却需要花很长的时间,至少要到皇子落地,就需要三个月。
陈璟想到,现在已经五月了。等陆昭仪的孩子落地。至少八月下旬;再启程回望县。路上耽误两个月。就要到冬月。
一年就这么过去了。
他去年在两浙路打下的名声,可能要淡漠些。
陈璟微微叹了口气。
“当真么?”太后顿时一喜,看着陈璟问道。
陈璟已经答应了。自然要保住这个孩子,让他顺利生下来。
杨之舟是陈璟的朋友,更是陈璟的靠山。不管是出于友情还是私心,陈璟都必须帮他。哪怕耽误再久,也在所不惜。
“是!”陈璟对太后道,“只是,草民乃乡野村夫,不通礼数,不能像京里的御医们那样知道规矩。若是哪里唐突,还请太后饶草民一命。”
太后就想到陈璟方才问陆昭仪“下面”这种话。
这的确比较唐突。
太后想了下,道:“能保住陆昭仪这胎要紧,其他的,以后再说。”
她没有答应陈璟。
杨之舟一直站在旁边,没有开口。
他方才沉重的神色,已经完全缓和,脸上有了几分轻松。
杨之舟对陈璟的医术非常信任,他觉得陈璟说了可以帮陆昭仪保胎,就一定可以的。所以,完全没有必要担心。
这边诊断完毕,内侍进来,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