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水浒逐鹿传-第2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潘太后问甚么,朱胜非才说甚么,不问,朱胜非就甚么都不说,完完全全就是得过且过,一点都没有为她们母子效力的意思。
  主政了才几天时间,潘太后就感觉心力憔悴,甚么都不受她控制。
  潘太后只能将希望寄托在他派去大中请和的使团上,如果他们能说服大中同意议和,说服大中皇帝同意册封他儿子赵旉,那她就可以继续执掌南宋,成为刘娥第二。
  所以,潘太后一边咬紧牙小心翼翼的维持现在失了控的局面、一边焦急的等待着出使大中的人给她带回来好消息。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
  一天夜里。
  潘太后的使女突然闯进潘太后的寝宫当中,边跑、边大喊大叫道:“娘娘不好了!娘娘不好了!娘娘不好了……”
  已经有好几夜没睡过好觉的潘太后,听言,“腾”的一下子就坐了起来,然后下意识的拿起了她枕在头下的一把匕首,再然后颤颤巍巍的呵斥道:“何事……何事这么慌慌张张?”
  这时,赵旉也被惊醒,嚎啕大哭!
  使女见状,知道自己惊了潘太后、赵旉母子,进而不禁有些后悔她的莽撞!
  不过——
  这使女也算是有点决断,知道现在认错,于事无补,所以,她立即硬着头皮说道:“娘娘,不好了,前线传回来消息说,吕颐浩和刘光世带着平江军和淮西军投了大中,在平江军和淮西军的配合下,中军一举击溃了刘俊的吴江军,现在中军已经大举南下了!”
  潘太后大惊,道:“甚么?中军大举南下了?”
  正准备要哄赵旉的潘太后,此刻已经完全没有了哄越哭越烈的赵旉的心情了,她急忙道:“快宣朱胜非、秦桧、苗傅、刘正彦、吴湛等人觐见!”
  一边吩咐使女,潘太后一边手忙脚乱的穿龙袍。
  顺便说一句,现如今,潘太后所穿的龙袍,可不是当初赵构的龙袍了,而是她让人为她自己量身制作的——制作这龙袍的裁缝,手艺真是高得没话说,潘太后穿上他制作的龙袍之后,不仅让潘太后显得很威严,还将潘太后玲珑的身材体现得淋漓尽致。
  穿好打扮完,潘太后看着还在哭闹不已的赵旉说道:“皇儿啊,你我母子,已经没有了退路,如果为娘不能稳住局面,退了中军,保住大宋,咱们母子绝不会有好下场的,所以,你要坚强起来,咱们母子无论如何都要过了这一关!”
  言毕,潘太后就狠下心来,不再去看哭闹不已并拼命想抓她的赵旉,只对宫女吩咐了一声:“好好照顾陛下。”然后就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
  潘太后离开后宫去了前殿之后,穿着一身侍卫衣服的吴夫人,从黑暗中走了出来。
  若论对潘太后的了解,没有人能出吴夫人左右。
  吴夫人清楚的知道,潘太后是绝不会还政给赵构的,因此,吴夫人从来就没有劝过潘太后,也没有对潘太后寄予过任何希望。
  待潘太后走远了以后,吴夫人在十几个跟她一样身着侍卫衣服的宫女的陪同下来到了后门。
  经过多天的谋划和运作,这后门的宫卫已经被吴夫人的人策反了,答应帮她去救赵构,然后拥护赵构复辟。
  而今夜,便是他们行动之时。
  吴夫人等人背弓拿刀来到了后门处,五六十个宫卫已经在这里等侯她们了。
  吴夫人沉声道:“此事若成,你等皆连升八级,赏金百锭,立有大功者,另行赏赐,上不封顶!”
  吴夫人此言一出,士气顿时高涨起来!
  然后,在吴夫人的带领下,一行七八十人便向着显忠寺杀去。
  现在的临安城,到处都是乱糟糟的一片,苗傅和刘正彦的人,到处抢东西——他们已经不再满足瓜分王渊、康履等宦官的那点家财了,他们现在已经开始将魔爪伸向了临安城中的富户。
  对此,苗傅、刘正彦等高级将领,不仅不阻止,还跟着坐地分钱。
  也正是因为如此,现在的临安城,哪哪都是乱哄哄的。
  这就导致,吴夫人和一众宫卫畅行无阻,因为到处都是他们这样四处游荡的乱兵。
  很快,吴夫人便率领这几十宫卫就来到了显忠寺。
  潘太后派来守卫显忠寺的侍卫,见来了这么多乱兵,就想过来轰走这些乱兵。
  不成想,吴夫人突然张弓搭箭,然后连发三箭,射死了三人!
  将是兵胆!
  见吴夫人如此神勇,一众宫女和宫卫大受鼓舞,然后挥舞着刀枪向显忠寺杀去!
  如今,临安城都已经成了这个鬼样子,朝廷都形同虚设,谁还肯傻傻的卖命?再者说,他们也不知道为谁卖命?
  因此,见吴夫人率领宫女和宫卫像下山猛虎一般杀了过来,守卫显忠寺的侍卫立即作鸟兽散纷纷逃命而去!
  吴夫人见状,一挥手,道:“随我去救驾!”
  ……


第八百章 赵构成为废人了
  ……
  见来解救自己的竟然是那个天天跟在自己身边的女侍卫,赵构既意外又感动!
  赵构一把就将吴夫人揽入怀中,然后语无伦次道:“朕此生必不负你,有朝一日,朕若能复位,必封你为皇后!”
  听了赵构对她的承诺,吴夫人感觉她自己所做的一切全都值了!
  两人相拥了很久很久……
  在这个过程当中——
  吴夫人既娇羞,又感到很甜蜜,她朝思暮想的人,终于愿意抱她、愿意接纳她了、还愿意封他为皇后!
  然而,吴夫人所不知道的是,与她相拥的赵构,此刻心中却是一点甜蜜都没有,他心中有的只有惶恐和担忧以及急躁!
  对于吴夫人能冒险来救他,赵构自然是感激的,也是真心想立吴夫人为皇后。
  可问题就是,赵构对吴夫人提不起来半点性趣。
  有人可能会说,赵构又不是李泰迪,哪能时时刻刻都想女人?
  说这话的人,说得其实不错。
  可他却不知道这其中的一些隐秘。
  那日,苗傅、刘正彦发动政变之时,赵构被迫上了城楼与苗傅、刘正彦等人对峙。
  当时正值冬季,城楼上天气寒冷入骨。
  而赵构匆忙赶来见这些乱军,也没来得及披件披风。
  换而言之,那时赵构衣衫很是单薄。
  而且,当时事出紧急,内侍们也没来得及带赵构日用的东西,城门楼上只有一把竹椅子,赵构当时也顾不了那么多,就坐在竹椅上与苗傅、刘正彦等人对峙。
  双方整整对峙了大半天加大半宿时间,事情才得以解决,之后惊魂未定的赵构就被押送到了显忠寺。
  住进了显忠寺之后,赵构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
  事实上,早在苗刘兵变之前,赵构已经有些睡不好了。
  这事还得再往回说。
  那一日,赵构像往常一样在宫里睡觉。
  可不知怎么的,一名卫士突然提刀闯进赵构的卧室当中刺杀赵构!
  幸亏!
  在最后时刻,那名卫士被人拦下了,并当场刺死了!
  关于那个卫士为什么要提刀闯宫刺杀赵构,已经无法得知了——可能因为他是北方人,看着赵构一路南逃,自己离家乡越来越远,出于绝望或者是愤怒,所以想把赵构给杀了。
  经历了那件事之后,赵构觉得他身边没有人可以信任,因此,从那时开始,他就已经有些失眠了。
  随后,又出现了苗刘兵变,给赵构带来了更大的刺激,让他更不敢入睡了。
  而伴随着失眠,赵构还发现他身体出现了另一个问题——更大的问题。
  那就是赵构不能举了。
  起初,赵构也没太在意,只觉得,有可能是因为他最近精神压力太大,再加上那日在城墙上凉着了,他那时甚至乐观的认为,他休息几日便能恢复雄风。
  可慢慢的,赵构发现,情况远没有他所想的那么乐观,这都已经过去了快二十日,他还是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
  后来,赵构安慰他自己:“是因为没有女人,我兄弟才没有反应,等有了女人,我一定会慢慢好起来的。”
  然而——
  已经有快一个月时间没碰过女人的赵构,在抱住吴夫人之后,他无论是从身体上,还是从心理上,仍就一点反应都没有。
  赵构真心有些不安了,他心道:“朕该不会成为废人了吧?”
  就在赵构想要进一步验证的时候,吴夫人突然松开了赵构,道:“官家,现在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妾身听说,吕颐浩和刘光世带领平江军和淮西军投了大中,在平江军和淮西军的协助之下,张俊的吴江军被打得大溃,如今,中军已经大举南下了,您快拿个主意吧,咱们该怎么办?”
  赵构看着吴夫人那英气勃勃的脸和高大笔直的身体,心道:“可能是因为吴夫人不漂亮,朕才没有反应,如果朕眼前的是刘才人,她再穿着一件漂亮的红肚兜,朕一定可以雄起……”
  至于吴夫人所说的中军即将南下,早已有了心里准备的赵构,反倒是没有慌张。
  赵构晃了晃头,将他成为废人一事,暂时压下,然后沉声问道:“朕之前准备的好马和船,现在可都还在?”
  吴夫人摇摇头,道:“马匹和船只都被潘贤妃赏赐给苗傅和刘正彦那两个叛将了,现在都在苗傅和刘正彦的军中,妾身听说,苗傅和刘正彦将那些好马分给他们手下的将士,用那些船装他们在临安城中搜刮到的宝物。”
  赵构听言,忍不住道:“那个贱人,连条后路都不给自己留,还妄图取朕而代之!”
  吴夫人问道:“官家,那……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赵构想都没想,就道:“这临安城,无论如何都不能再待下去了,说不准甚么时候,中军就会兵临城下,到那时,咱们有可就会跟我父皇和皇兄一样,被困在城中,然后尽数被捉,所以,咱们必须尽快离开临安城,然后巡幸南方,等咱们安全了,再伺机收复失地。”
  吴夫人听罢,有些迟疑道:“可咱们就这么点人,可能连城都出不去,又能逃去哪里?”
  赵构心知,吴夫人所言有理,靠他们这十几个人,绝对逃去南边的可能。
  沉默了一会,赵构道:“得从那个贱人手里夺回朕的皇权才行。”
  吴夫人有些迟疑道:“临安城中的那些乱兵全都为苗傅、刘正彦那两个叛将马首是瞻,官家如何才能夺回皇权?”
  赵构听言,也有些挣扎!
  可不夺回皇权,他赵构又一点活路都没有。
  所以,赵构权衡了一会利弊,道:“朕就不信,所有人都愿意跟那个贱人和苗傅、刘正彦等叛将一块等死!”
  吴夫人听言,当即决定夫唱妇随。
  很快,赵构、吴夫人等人就离开了显忠寺。
  可也就在这个时候,有四五百叛兵向显忠寺杀来——他们是刚刚从显忠寺逃走的侍卫找来的援军。
  见此,赵构大惊,下意识的躲到了吴夫人身后。
  从赵构的这个下意识的举动上,就不难看出,如今的赵构,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敢独闯金营、敢跟金人比箭的康王了,而是一只被吓破了胆的惊弓之鸟。
  换而言之,赵构其实已经废了,不只身体上的,还有心理上的,他彻底失去了锐志,就是继续当皇帝,也一定跟上一世一模一样,即使有岳飞、吴玠、刘锜、韩世忠、吴玠那样的猛将拥护辅佐着他,他也只敢偏安一偶,绝无收复失地的可能。
  关键时刻,吴夫人还是很冷静的。
  见叛军杀来,吴夫人眼疾手快的拿起弓箭,然后张弓搭箭,又连射死了三个冲在最前面叛兵,之后大声说道:“这是大宋皇帝,真龙天子,你等焉敢无礼?如今中军即将打到临安城下,你们难道要指望一个深宫妇人和一个三岁孩童退敌保住这一城军民吗?所以,只有拥护官家复辟,才有可能拯救你们自己的性命!”
  一众叛军见吴夫人如此厉害,全都被震住了,又听吴夫人说得很有道理,于是相互看了看,最后山呼万岁,纷纷说:“我等愿意保护皇上!”、“我等就是来勤王的!”、“我等愿意随陛下平叛!”……
  见此,赵构才敢从吴夫人身后站了出来,然后带着这些愿意追随他的将士往皇宫杀去……
  ……


第八百零一章 中军打过来了
  ……
  赵构和吴夫人一路走、一路收揽叛军。
  在中军即将兵临城下的压迫下,潘太后和赵旉这对深宫妇人和三岁孩童的组合实在是太让人没有安全感了,与之相比,还是年富力强的赵构,更能让人信服,更能给人带来希望。
  所以,来到皇宫后,赵构和吴夫人已经聚集了三千多人马。
  按照赵构内心中的想法,他是很想带着这三千多人马直接逃出临安城的。
  可赵构很怕他这个想法一说出来,这三千多没甚么凝聚力的人马会立即倒戈,然后将他捉起来送给潘太后、苗傅、刘正彦等人。
  所以,赵构只能硬着头皮带领着这三千多人马去皇宫夺权。
  赵构逃出来了,还一边聚集兵马、一边往皇宫杀来,这么大的事,潘太后怎能不知?
  不仅知道,潘太后还在第一时间通知苗傅和刘正彦带兵前来勤王平乱。
  不。
  应该说,在赵构逃出来之前,潘太后就已经因为吕颐浩和刘光世临阵倒戈张俊的吴江军被击溃中军大举南下了而请苗傅和刘正彦前来商议对策。
  可直到赵构都已经打到宫门口了,苗傅和刘正彦以及他们的部曲都没到。
  潘太后派人一请再请了之后才知道,苗傅和刘正彦昨天在万花楼里喝多了,夜宿万花楼,没有回营,他们的部曲得先去万花楼将他们找回来,他们才能带兵来勤王平乱。
  得知了此事之后,潘太后大恨,心道:“竖子不足与谋!”
  还好,吴湛手上还有三千多守卫皇宫和维护治安的卫士,否则,潘太后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赵构杀到宫中复辟了。
  潘太后一边命人继续催促苗傅和刘正彦赶紧带兵来勤王平乱、一边命令吴湛带人据皇宫而守。
  不多时,赵构和吴夫人就带人来到了宫外。
  赵构原想跟之前一样招降宫卫,不战而屈人之兵。
  可当初临阵倒戈害赵构失去皇位的吴湛,却清楚的知道,他若是投降,必定会被赵构处死。
  所以,吴湛坚决不降。
  按说,赵构手上反正的兵马,虽然是乌合之众,但毕竟是野战军,战力应该在吴湛手上的那些只会守门的卫士之上。
  可赵构对于这些屡次叛乱的兵将一点底都没有,因此一点都不信任这些兵将,所以,赵构并没有选择用武力来解决这个问题,而是对着城墙上喊道:“请潘爱妃前来答话,就说朕有话同她讲。”
  宫卫将赵构的话带去给了潘太后。
  从内心深处来讲,潘太后其实不太想见赵构,甚至是有些害怕见赵构——首先是夫纲的问题,赵构毕竟是潘太后的丈夫,在这个时代,这层上下关系,是难以逾越的。其次,赵构毕竟原来是皇帝,潘太后需要小心伺候的皇帝,多年的从属关系,让潘太后本能的有些害怕赵构。
  可潘太后身边的人都劝潘太后去与赵构见面,想让潘太后施以缓兵之计拖住赵构和赵构带来的人马——只要能拖到苗傅和刘正彦带着人马前来勤王平叛,他们这边就赢了。
  最终,潘太后鼓足勇气来到了城楼之上,然后先发制人道:“上皇,您已将皇位传给旉儿,退位修养,今番何故带兵前来围宫?”
  其实,一看到身着龙袍的潘太后,赵构就气不打一处来,心道:“蠢笨如你,竟也妄图效仿刘娥!”
  除了气潘太后穿龙袍逾越以外,赵构更气潘太后将形势变成这样,让他难以收场——苗傅、刘正彦是两个大老粗,没有什么政治远见,因此,无论是赵构,还是朝中大臣,都明白,苗傅和刘正彦这两个人是成不了大气候的。可不成想,潘太后却跟他们搅和到了一块。这才将简单的事情变得这么复杂。
  不过——
  赵构还是很有城府的。
  因此,赵构并没有跟潘太后争,而是说道:“旉儿是我唯一的儿子,我又怎么可能抢他的江山,实是因为我听说,吕颐浩和刘光世临阵倒戈,张俊的吴江军被击溃,中军已经大举南下了,担心你们母子的安危,才来救你们母子的。”
  潘太后道:“此事就不劳上皇费心了,国家大事,自然有皇帝和大臣们操心,上皇若是真心为江山社稷着想,就多在显忠寺为皇帝和大宋烧些香,乞求满天神佛多保佑保佑皇帝和大宋。”
  赵构听言,袖中的手捏得“嘎嘣”、“嘎嘣”乱响,可他的脸上却丝毫变化都没有,依旧是好语道:“这样吧,只要爱妃你将准备怎么应对中军即将兵临城下一事告诉我,我立即就回显忠寺为皇帝和大宋烧香,求满天神佛保佑皇帝长命百岁,保佑咱们大宋千秋万代,如何?”
  “这……”
  潘太后哪里知道该怎么应对中军即将打过来一事?所以,潘太后无言以对。
  赵构不给潘太后细想的机会,随后穷追猛打道:“这应该不会让爱妃很为难吧?吴江离临安只有三百里,如果中骑快马加鞭,至多两天就能兵临城下,哦,对了,前线将消息传回来,最少也要用去大半天时间,所以,可能明天中午,甚至是明天早上,中骑就会攻到城下,形势危急如此,爱妃应该没甚么不能说的了吧?”
  被赵构这么一将军,胸无点墨的潘太后,就更无言以对了。
  等了潘太后好一会,赵构才看着潘太后沉声说道:“古之有国家而迫于危亡者,不过守与奔而已,今守则无人,以小小临安之十数万军民,如何能抵挡大中百万大军?所以,唯有奔之一途也……爱妃,值此国家危亡之际,你我父妻二人,应该放下成见,同心协力带着满城军民逃命才是,怎能再内耗,给敌人全歼之机?”
  潘太后有些被赵构说动了,现在的形势的确如赵构所说,他们抵挡不了大举南下的中军,因此,他们唯一的选择就只有逃走了。
  可潘太后又深知,她如果将皇权还给赵构,那么她绝对不会有甚么好下场。
  就在潘太后左右为难之际,远处突然有人大喊:“不好了!不好了!中军打过来了……”
  ……


第八百零二章 中军打到城下了
  ……
  你真道岳飞会老老实实的跟宋军打心理战,然后才挥军南下?
  事实上,岳飞早就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派李宝率领两栖军、杨再兴率领第一营、牛皋率领三万马步军精锐走海路入杭州湾然后走钱塘江直扑临安。
  当然,这个过程当中也有侥幸的成分在。
  因为发生苗刘兵变,宋军在杭州一带防线出现了很大的漏洞,以至于,在内线的带领下,第一营悄无声息便从钱塘江边上登陆,然后毫无阻力的就穿过了宋军的防线来到了临安城下——其实,也有一些防区的宋军将士发现了第一营的踪影,可第一营的将士,全都是一人数马,来去如风,再加上宋军内部现在乱了套,警报系统迟钝,因此,他们没能及时将第一营到来的事禀报给临安方面,最终导致第一营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了临安城下。
  得知中军已经攻到了城下,不论是赵构,还是潘太后,全都慌了!
  赵构忙让人将报信的人叫来,问道:“来敌多少人马?”
  那人道:“天太黑,看不太清楚,不过小人敢断言,他们仅马军就不少于一万!”
  天的确太黑了,以至于,守城的人只能隐隐约约的看到城下有一万多匹马,并没有看到,很多马上其实没有骑士。
  赵构一听,敌人单单是马军就不少于一万,心理就是一凉,暗道:“完了,此必是中军的前锋马军,怕是要不了多久,就会有大军前来围城了!”
  与此同时,赵构也纳闷不已,不知道这一万多马军怎么这么快就杀过来了?按说,应该是张俊的溃军先回来才对啊!
  是。
  吴江离临安只有三百里。
  而好马一天就能从吴江跑到临安。
  可账其实并不是这么算的。
  首先,能日跑三百里的马太少了——这样的马,已经是宝马良驹了,一匹就已经很难得了,成千上万匹扎堆,那简直是不太可能的存在,甚至就连第一营的马,也不可能全都达标,而实际上,一般的骑兵,一天也就能行六十到八十里。
  其次,虽然吴江军被击溃了,但张俊也是老行伍了,不可能不留精锐殿后阻挡中军为他自己和溃军争取一些时间。
  再次,这一路之上有不少关卡,不可能全都撇下关卡四散而逃,因此,中军绝不可能一点时间都不耽误就穿过这些关卡。
  所以说,赵构刚刚跟潘太后说,明日中午甚至是明日早上中骑就会杀到,那是在欺负潘太后不懂军队,事实上,在赵构想来,中军在三天之内绝不可能杀到临安。
  然而——
  现实却狠狠的扇了赵构一耳光!
  中军已经杀到了临安城下,并且是一万多马军。
  这一刻,赵构慌了!
  赵构冲城墙上的潘太后吼道:“中军打到城下了,你难道还要拉着满城军民与你陪葬吗?”
  潘太后此时早已花容失色,没了方寸,不知在这种情况下该不该还政给赵构?
  见潘太后如此,不少原本为潘太后马首是瞻的人对潘太后大失所望——在这种生死关头,一个政权的首脑,竟然没有任何主张,只会呆立在当场,谁能信她?
  吴湛在一旁急道:“太后,您快想个办法,否则人心该乱……”
  还没等吴湛的话说完,宫门就被人从里面打开了——守宫门的人叛变了。
  赵构见状,赶紧带人杀进宫中。
  吴湛见状,赶紧带人护着潘太后往宫中退去!
  可以说,吴湛的反应还是很快的,他清楚的看到,他们手上还有最后一张牌,那就是正安帝赵旉。
  这赵旉未来即使不能再当皇帝,那他也是赵构唯一的儿子,只要将赵旉抢到手上,他们进可以胁赵旉去投降中军,退可以用赵旉当人质。
  所以,护着潘太后下了城墙之后,吴湛立即护着潘太后向赵旉的住处退去。
  跟吴湛所料想的一样,赵构旁人全都不关心,唯一担心的就只有他儿子赵旉。
  虽然赵构不想承认,可他心底已经隐隐感觉到他此生有可能再也不会有其他子嗣了。
  所以,赵构无论如何都要保护好赵旉!
  于是乎,两方人马都向赵旉的所在地杀去,都想将赵旉抢到他们自己的手中。
  双方边跑、边杀,最后几乎前后脚来到了赵旉的住处。
  双方的先头人马在赵旉的住处大打出手,杀了个人仰马翻。
  不多时,赵构、吴夫人、潘太后、吴湛等人全都来到了赵旉所在的院子。
  赵构有心制止这场乱斗,可现在一切都失控了,他根本就制止不了,只能焦急的看着!
  突然!
  一个宫女从里面冲出来,然后冲潘太后喊道:“娘娘,快别打了,陛下好像不行了!”
  这宫女这话,让所有人都停止了厮杀——皇帝都快要死了,还杀个屁啊,赵构和潘太后更是不管不顾的冲进了赵旉的房中。
  赵构和潘太后来到赵旉的床边一看,只见此时的赵旉,已经是有进气没出气了,而且,他的小脸上满满的都是惊恐!
  赵构和潘太后同时扑过去,一边晃动着赵旉、一边道:“旉儿,你怎么了?”、“旉儿,你快醒醒,不要吓唬为娘啊!”、“旉儿,快睁开眼睛看看父皇!”……
  这时,潘永寿从人群中挤了进来,然后快步来到了赵旉身边。
  仔细查看了一会赵旉,潘永寿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赵旉已经没久了。
  赵构见此,哪能不知道,他唯一的儿子没了?
  赵构双眼通红地吼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旉儿为甚么会这个样子?”
  所有人都不敢答赵构的话,甚至不敢看赵构。
  赵构见状,一把将刚刚出去喊潘太后的宫女揪到身前,然后指着赵旉,质问道:“我旉儿为甚么会这个样子?”
  宫女起初被吓得不敢说话,可她很快看到赵构的眼中充满了杀意,不说的话,她可能会横死当场,于是,她用颤抖的声音说道:“自从……自从上次发生兵变之后,陛下……不是,太子……太子的状况就不太好,前几日……前几日太子又得了疟疾,刚刚,院中突然……突然传来了喊杀声,然后……然后太子就大哭……大哭不已,哭着……哭着……太子就背过气去了……”
  听闻赵旉竟然是被他们吓死的,赵构后悔不已,而潘太后则是抱着赵旉的尸体嚎啕痛哭!
  然而——
  仿佛是嫌对赵构的惩罚还不够一般,突然有人慌慌张张的跑到赵构身边,然后在赵构耳边小声禀报道:“陛下,苗傅、刘正彦那两个叛将率大军将皇宫围起来了,他们说……说要将陛下您擒下献给大中皇帝……”
  ……


第八百零三章 南宋成为了历史(上)
  ……
  剑架在他自己的脖子上许久,可赵构就是下不去手!
  赵构想起了越王勾践,“勾践可以卧薪尝胆,光复越王,打败吴王夫差,朕为甚么不可以?”
  越是这么想,赵构就越没有勇气自我了结生命。
  苗傅、刘正彦率领手下军队开城投降了,并包围了皇宫准备擒拿赵构,可以瞒一会,但却不能瞒太久。
  再者说,赵构突然将剑架在自己的脖子上准备自我了结,也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
  所以,很快吴湛等人也知道了,苗傅、刘正彦率领手下军队开城投降了,并包围了皇宫准备擒拿赵构。
  得知这些事了之后,吴湛当机立断,冲到了赵构身边,随即一把夺下了赵构手上的剑,并快速将赵构擒下。
  曾经能挽弓至一石五斗天生神力的赵构,没怎么挣扎,就被吴湛给按到了地上。
  倒是吴夫人见状,立即拔出刀来,上前来解救赵构。
  只可惜,想趁这最后机会立功的人,不仅吴湛一人!
  见吴夫要救赵构,立即就有七八人挥刀杀向吴夫人。
  吴夫人的几个侍女见状,赶紧上前去保护吴夫人。
  然而,她们这几个人,又怎么可能敌得过满院子的军士?
  要不是吴湛及时喊道:“不要伤了她们,大中皇帝陛下喜爱美妇,她们是我等的晋身之资!”,吴夫人等人必然全都得死在当场。
  听见吴湛喊得话,赵构有些后悔他自己刚刚没有勇气了结自己了!
  然而,赵构现在后悔,已然晚了。
  很快,吴夫人等人便全都被擒下了。
  等到苗傅和刘正彦陪着一个三牙掩口细髯、十分腰细膀阔、唇若涂朱、睛如点漆、面似堆琼的三旬左右的大官人进入皇宫时,吴湛等人已经赵构的所有妃嫔连同宫女全都押到一个院子当中了。
  见此,苗傅那个大官人介绍道:“燕侯,这位兄弟名叫吴湛,原是中军都统,掌管宫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