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浒逐鹿传-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燕地的富户们听说金人要将他们迁往金国,都很不情愿,因为金国地处关外,属于穷乡僻壤,而且路途又艰难遥远。
可惜!
他们这些民,怎么可能改变金宋两大强国的意志?
不久,宋军便配合金人组织燕地的富户们撤出燕地。
燕地一片怨声载道。
金人见状对燕人解释说:“将你们东迁,并非我们本意,是宋朝提出的建议,他们想留下常胜军,而且要利用你们的田宅来供养常胜军。”
听了这个解释,那些失去家业和故园的燕人,对宋国莫不心生怨恨。
……
第五百二十九章 直捣黄龙
……
看到宋国对金国的软弱之后,李衍不禁摇头,心道:“这么软弱,怎么可能避免靖康之耻?”,同时觉得自己回来的日子应该不会太远。
李衍之所以停留在蓟州城中不走,并不是要看宋国的笑话,而是在等跟自己走的燕人全部运走,另外也在谋划——谋划怎么才能一举解决掉高丽和泰封。
宋国并没有再来催促李衍。
李衍已经将整个云地和包括燕京在内的绝大多数燕地全都给了宋国,是不可能占着蓟州不给宋国的。
这是宋国上下一致的看法。
另外,跟陈箍桶预料的一样,因为李衍将燕云给了宋国,避免了汉人自相残杀,李衍在汉人当中的威望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几乎所有的汉人都在赞扬李衍的高风亮节,不少文人甚至用诗词歌赋来称赞李衍。
这里得说一句,李衍让燕云之所以传得如此之快,其实也有赵佶君臣刻意宣传的原因——赵佶君臣将李衍捧成一个深明大义的汉人,企图以这种大义、以道德来束缚住李衍,让李衍不再侵犯宋国的边疆。
对于赵佶君臣搞得这些小动作,李衍没有理会,也没有时间理会,因为,除了准备一举灭掉高丽和泰封,李衍还准备干一件大事。
三月末,呼延庆代表水泊梁山将蓟州城交割给了宋国,然后李衍带领解烦军、踏白军、奏报机密特种军、两栖军、王彦军、岳飞军、刘敏军、李懹军以及由五万预备役组成的民夫蹬上了日不落舰队。
很快,日不落舰队就离开了蓟州港。
不过——
日不落舰队并没有驶去半岛,而是悄悄驶向了辽东半岛(后世的大连)。
……
“梁山泊”号上。
李衍问呼延庆:“有把握一举拿下大连湾内的港口吗?”
呼延庆很自信地说道:“我们两栖军这些年也不是白练的。”
犹豫了一下,呼延庆道:“君上……以后能不能别教微臣去外交了,微臣喜欢带兵。”
李衍笑道:“行,只要你这次能拿下大连湾内的港口,本王就准你组建一支五营建制的两栖军,将领、兵马、船只全都随你挑。”
以前,李衍是没有外交人才,这才将呼延庆调来对外交涉,如今李衍得了辽国大半人才,因此并不缺少外交方面的人才,像王介儒、萧容、韩昉、张言、张仅都可以对外交涉。
当然了,这些人比呼延庆、马扩、赵良嗣还是要差一点的,不过也没关系,可以慢慢来嘛。
呼延庆很快就带着两栖军杀向大连湾内的港口。
仅大半天时间,呼延庆就派人传回来捷报——他们已经占领大连湾内的港口了。
得了这个消息,李衍不禁一攥拳,然后咬着牙说道:“报仇的机会来了!”
李衍随即下令:“全速前往大连湾内的港口!”
第二天天还没亮,日不落舰队就到了大连湾内的港口。
因为这是一个不熟悉的小港,李俊出于谨慎,等天亮的时候,才命令舰队靠岸。
因为蓟州港离大连湾内的港口不远,这次航行减员很少。
兵贵神速!
一下船,李衍就任命吴玠为左路军都统制,率领本部人马和李懹部人马,过来苏,走顺化、德胜、新安、建安、辰州、岩渊,然后攻打辽阳府(原辽东京),然后认命岳飞为右路军都统制,带本部人马和刘敏部,过来苏,走平南、镇海、会农、穆州、来远、开远,然后攻打辽阳府(原辽东京)。
为了让吴玠和岳飞进军顺利,李衍还将踏白军、奏报机密特种军、两栖军全都一分为二,分别交给吴玠和岳飞统带。
李衍亲率解烦军和王彦军为两路大军的后军。
金军的兵力本就捉襟见肘。
更何况金军又调动了十五万大军去威胁燕云。
最重要的是,金国上下怎么也不会想到,在高丽、泰封、日本三国攻打李衍老家的情况下,李衍还会去攻打金国的陪都。
所以,吴玠和岳飞势如破竹,一个仅用五天时间,一个仅用六天时间,就全都攻到了辽阳府。
辽阳府内的守军只坚持了三天,就被吴玠和岳飞将辽阳府城攻破。
这时,囤积在松亭关和榆关的金军才收到有人攻打辽阳府的消息。
李衍随后也来到了辽阳府,然后任命吴玠为辽阳节度使,全面负责辽东半岛的防御。
吴玠领命了之后,命王彦军驻扎在东梁河,然后亲率本部和李懹军驻扎在辽河,而李衍则带领解烦军驻扎的辽阳府,充当吴玠的预备役,准备迎战金军。
李衍夺下辽东半岛,当然不只是因为要报复完颜阿骨打。
辽东半岛有鞍山铁矿,资源丰富,连同本溪铁矿,储量超过一百亿吨。
李衍原来就是练钢的,因为没有铁矿,李衍的专业才没有发挥的机会。
这次,占下了辽东半岛,李衍的专业终于能派上用场了,到时候,仅卖铁就足够李衍养军的了。
除了因为辽东半岛有鞍山铁矿,李衍占领辽东半岛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李衍准备以辽东半岛为大后方,反攻高丽。
根据军情部的探报,高丽这次一共出动了二十余万大军攻打乐浪郡和真番郡。
高丽如今只剩不足一半的领土,根本就不是全盛时期能养三十万大军的高丽。
李衍等人大胆猜测,高丽如今最多也就二十五万大军。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高丽的西北边可就不到五万人马了,可以说是要多空虚有多空虚。
这种情况下,李衍若是派一支偏师从辽东半岛南下直捣黄龙,很可能一举攻破高丽西京(平壤),进而直接结束此战!
这才是李衍攻取辽东半岛的最主要原因。
这个战略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偏师的速度。
如果偏师的速度不够快,李衍在辽东半岛只有不到七万兵力,面对十五万金军,绝对有一场苦场。
相反,如果偏师能快点攻打下高丽西京结束李衍老家的战争,拥有四十多万大军的李衍,岂会惧怕金军?
因此,拿下辽阳府不久,李衍就命令岳飞、刘敏、呼延庆、李纵、时迁迅速整军,然后带着由三万预备役组成的民夫押着充足的武器物资迅速南下直捣黄龙……
……
第五百三十章 一分为二
……
辽阳府。
原辽国皇宫的兴庆殿中。
李衍看着地图问许贯忠:“这都已经过去快十日了,金军为甚么一点动静都没有?”
许贯忠道:“几十万人的大战,所需的粮草物资都不是小数,金人不准备齐了,怎敢跟咱们梁山军决战?要知道,咱们梁山军可不是辽军和宋军那样的二流军队,金人不准备充分了,将必败无疑。”
梁山军得了辽阳府的粮草物资,又占领了辽东半岛,因此,三两个月没有补充,一点问题都没有。
金军则不同。
尤其是现在的金军。
现在的金军已经不全是八年前刚起兵的女真勇士了。
金军里面有大量的汉人、渤海人、溪人、辽人,他们才是金军的主要组成。
原来——
那几千女真勇士,骑上马就能战,饿了,随便抢点就可以,实在不行,喝点马奶也能顶一顶,渴了,喝点河水、泉水甚至是吃点雪就能解决,战争成本极低。
现在的金军则完全没有这么低的战争成本。
汉人、渤海人、溪人、辽人,尤其是比重最大的汉人,根本做不到女真人那样茹毛饮血。
因此,金军现在也需要武器物资,否则战力必将大打折扣。
所以,金军要想大战,也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才行。
说到这,有人可能会问,那高丽和泰封怎么就能突然调动几十万大军攻打乐浪、真番二郡?
首先,泰封跟水泊梁山这些年一直是处于对峙状态,换而言之,泰封的十几万大军其实一直在两国边界。
其次,高丽和水泊梁山之间隔着一个泰封,高丽搞些小动作,水泊梁山的情报部门没有发现,其实也很正常,毕竟,双方已经有五六年没有过冲突了,和平的太久,已经让梁山军变得麻木了,否则也不可能在开战之初吃那么大的亏。
最重要的是,高丽和泰封压根儿就没想过跟水泊梁山打持久战——他们打的主意是,三天内攻破汉城,半个月内平定半岛。
当时,水泊梁山在乐浪、真番二郡只有七万人马,而高丽和泰封共有四十万人马,准备一举投入三十万人马,因此,他们所制定的战略并不是异想天开。
而只要高丽和泰封能顺利拿下汉城,顺利拿下乐浪、真番二郡,高丽和泰封就有了充足的物资,然后就可以慢慢跟回援的梁山军打消耗战。
到那时,情况完全反转——形势就将变成,高丽和泰封有充足的武器、物资、有强大的国力支持,而无根之萍的水泊梁山将不再具有久战的能力。
最终,高丽和泰封很可能会取得这战决战的胜利。
更何况,高丽和泰封还有强援——趁火打劫的日本、全盘算计的金国、火中取栗的西夏、为求自保的宋国全都是高丽和泰封的强援。
试问,在这种情况下,已经走投无路的高丽和泰封,怎么会不挺而走险?
可惜!
高丽和泰封漏算了一件事。
那就是最先发起进攻的泰封军,只是一群乌合之众——泰封军虽然占据了偷袭的先机,但却没有将梁山第一厢打残,结果被梁山第一厢的大部逃回到汉城,然后据汉城而守。
这才导致高丽和泰封从主动变成被动。
事实上,高丽和泰封也想过补救。
见不能快速拿下汉城,高丽和泰封分出大军去攻打水泊梁山的一众港口,想要靠此来阻断梁山军回援。
可阮小五率领水军和半岛上的两栖营通过死战保住了木甫港。
更为重要的是,李衍最先派回去的援军,在韩世忠的带领下,没有选择火速援救汉城,而是选择稳扎稳打,先收复了全州和群山港,让梁山军可以在半岛上立足,并且有足够的物资支援。
可以说,刘锜后面之所以能在汉城下大败高丽和泰封联军,全靠韩世忠打下的底子。
所以,战争,不是单单有兵马就可以的。
李衍也是老行伍了,自然是知道粮草物资的重要性,进而推断出,没有个五七日,金军应该是不可能攻过来的。
突然!
李衍想起了一件事,然后问许贯忠:“阮小二和吴璘撤到胶东半岛了吗?”
许贯忠多聪明,一下子就猜到,李衍应该是想调吴璘军过来。
许贯忠道:“四日前,阮小二和吴璘联合发来消息说,他们已经开始撤离了,算算时间,他们的先头部队,应该快撤到胶东半岛了。”
李衍道:“宋国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挑衅咱们,所以不需要在胶东半岛驻大军,留一个营足够了……对了,吴璘现在有多少人马了?”
许贯忠道:“三万多,不到四万。”
李衍诧异道:“这么多?本王记得,当初本王只给他留了一营正规军和两万预备役?”
许贯忠道:“这两年有不少人穿过宋军的防线上梁山泊入伙,吴璘将这些人中的精锐筛选出来,然后进行政治教育和加以训练,再然后分散打入他那军之中,另外,他还俘虏了不少宋军将士,然后进行政治教育,再然后进行筛选和加以训练,之后分散打入他那军之中,要不是与宋军交战的过程当中损失了不少,他那军现在怕是得有六七万人马了。”
李衍笑道:“这小子,还真是一块好料,不比他哥差。”
许贯忠道:“他能发展到这种程度,还不是靠君上您,那些来投咱们水泊梁山的,全都是冲君上您来的,吴璘所用的模式,也全都是君上您创造的。”
李衍不同意道:“不要抹杀吴璘的功劳,咱们梁山军的将领多了,可不是谁都能,在十几万大军的围攻下,不仅保住了梁山泊,还壮大了不少。”
见李衍没怪吴璘擅自扩军,很欣赏吴璘的许贯忠,笑道:“还是君上您肯给吴璘机会,否则他一个二十来岁青年,哪有机会担任一方主帅?”
李衍怎么会不明白许贯忠保护吴璘的小心思?
但话又说回来,谁会不喜欢吴璘这样的优秀将领?
李衍道:“通知李俊,即刻前往胶东半岛,接吴璘和他那军过来,另外告诉吴璘,让他把白瓦尔罕和奔雷车给本王带来,还有,让他留一个机灵点的人驻守胶东半岛。”
许贯忠道:“是……君上,臣还有一件事想跟君上您商量。”
李衍问:“甚么事?”
许贯忠组织了一下语言,然后说道:“日不落舰队太庞大了,咱们水泊梁山又要靠日不落舰队各地周转,它是一个整体有些不太……方便,不如将它一分为二变成两支舰队?”
李衍和许贯忠已经非常默契了,因此很清楚许贯忠的真正意思是,日不落舰队太重要了,所以鸡蛋不能全放在一个篮子当中。
许贯忠这绝对是忠心的表现,否则他不会冒得罪李俊的危险提议李衍将日不落舰队分成两支。
对此,李衍很清楚,进而也更加看重许贯忠。
沉吟了一会,李衍问道:“那由谁来负责另一支日不落舰队?”
许贯忠道:“阮小二……如今梁山泊已经不需要大部水军驻守了,阮小二也就闲置了下来,这些年来阮小二一直驻守梁山泊大本营劳苦功高,而且,阮小二跟君上您最久,忠心方面绝对没问题,为人又很稳重,就算能力上有所欠缺,也可以通过给他安排有能力的副手和参谋人员来解决,所以,臣建议由阮小二来负责另一支日不落舰队。”
李衍也觉得阮小二很合适,于是道:“你去分吧……回头本王会亲自跟李俊说这件事。”
……
第五百三十一章 直插
……
黑夜。
寂静的海面上突然驶来了几十艘大海船。
打头的那艘大海船上。
呼延庆问手下一个叫翻江锦的小校:“你们探清楚了这里真没有暗礁?”
翻江锦信誓旦旦地说道:“统制放心,我带我们都的兄弟们仔细探查过了,这里绝对只有泥沙,没有暗礁。”
呼延庆又问:“那吃水线到哪?”
翻江锦是江湖草莽出身,不太懂这些专业性的术语,但他会用自己的语言说。
翻江锦道:“咱们以目前的速度再行驶一炷香,大海船就走不了了,然后就得放小船倒运。”
呼延庆点点头,然后向传令兵吩咐道:“去通知李统制做准备。”
一炷香后,几十艘大海船上放下数百艘能载五到十人的小船,然后这些小船来回跑了几十趟将踏白军送上了岸。
呼延庆随后也跟着上了岸,然后问正在绑腿的李纵:“真不用我们两栖军跟你们一块去?”
李纵道:“岳都统傍晚就发动总攻,所以耽误不得。”
听李纵这么说,呼延庆有些无奈!
他们两栖军的确跑不过踏白军。
不。
应该说,没有部队能跑过踏白军。
更何况还要翻过两座大山。
因此,呼延庆实在是没有信心,两栖军能跟上踏白军。
呼延庆道:“那我等你的好消息。”
李纵点点头,然后对旗令官打了一个手式。
旗令官见状,立即摇动手中的令旗。
踏白军将士见到指令,很快就自觉分成五个营,然后有序的进入大山之中。
……
高丽也有长城。
不过这长城并不是高丽建的,而是几百年前的高句丽于唐朝时期建的。
这条长城东北自扶余,西南至渤海,长千有余里,立时了一十六年才修成。
高句丽的西部前沿军事重镇扶余、新城、玄冤、辽东、沙卑、盖牟、安市、建安诸城成南北一线排列。
这些城正好是按东北、西南方向排列着。
高句丽修筑千里长城把这些地方全都连接起来,变成以边境军事重镇为主要据点的西部防卫线,用它来抵御唐朝军队的进攻。
时过境迁,随着历史的变化,这条长城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了,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辽东境内,不属于高丽。
不过——
这条千里长城也还有一部分在保护高丽。
定远关就是这部分中的一部分。
这一百多年时间,定远关一直在保护高丽的西北地区。
如今,定远关就是岳飞等人前进路上最重要的一关。
岳飞抬起头看看天,见太阳已经西陲——再有一个时辰就是他跟李纵约定好的总攻时间。
岳飞下令道:“做准备吧。”
刘敏道:“是不是早了点?”
岳飞道:“早点好,万一有变,也好随机应变。”
听岳飞这么说,刘敏也就不再多说甚么了。
埋锅造饭,整兵戴甲。
三万大军有条不絮的做着准备。
见岳飞表情凝重,刘敏道:“别太紧张了,咱们一定能闯过此关,就像咱们之前有惊无险闯过鸭绿江一样,然后长驱直入攻下高丽西京。”
岳飞道:“咱们之所以能有惊无险的闯过鸭绿江,那是因为有日不落舰队相助,如果没有日不落舰队的好手从水下偷袭高丽水军,咱们绝不会那么容易过鸭绿江。”
刘敏道:“这次不也有两栖军和踏白军么?”
岳飞道:“他们在这片不熟悉的区域走海路又走山路还得穿过敌占区行军一百多里绕到敌后,这岂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刘敏也觉得呼延庆和李纵完成不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不过他还是给岳飞打气道:“这两支军队都是君上精心培养的,将士全都是在整个梁山军中筛选出来,应该能别人所不能吧。”
岳飞道:“但愿如此吧……只要过了此关,咱们一定能直捣黄龙!”
……
夕阳西陲。
已经到了岳飞和李纵之前约定好的时间。
可约定好的信炮却没有响起。
岳飞的眉毛越皱越紧!
刘敏过来问道:“都统制,怎么办?还打吗?”
岳飞深吸了一口气,道:“打!气可聚而不可散,今日若是不打,将士们的士气必然低下,恁地时,咱们恐怕永远也过不了此关了。”
说到这里,岳飞高声道:“牛皋、王贵听令!”
牛皋、王贵同时抱拳道:“末将在!”
岳飞道:“你们能为君上攻破此关吗?”
牛皋道:“若不能攻破此关,牛皋愿提头来见!”
王贵道:“末将亦愿立下军令状!”
岳飞道:“好!需要甚么,你们尽管提。”
牛皋和王贵也不客气,直接就要了两万民夫和军中全部的床弩和飞雷炮以及相应的攻城器械。
战斗一开始,牛皋就下令床弩全射踏橛箭。
带关隘上扎满了踏橛箭,牛皋下令在床弩弦上装兜,然后改射寒鸦箭压制关隘上的弓弩。
趁此机会,民夫配合炮兵冒着敌人的箭矢将没良心炮推到射程之内……
箭矢乱飞!
炮火连天!
梁山军的敢死队在重甲步兵的保护下一波又一波的冲向关隘……
关隘上的守军则是甚么招数都使,就是不让梁山军越雷池一步……
双方一直酣战至深夜……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不解,梁山军不是有钢轮火柜么,干嘛爬城墙攻打定远关?
原因无它,只因这定远关正面的城墙实在是太厚了,钢轮火柜根本就炸不开这么厚的城墙。
关门都是有可能,可那里的攻势又太猛了。
另外,也是最重要的,岳飞对踏白军还抱有希望,因此,他想用猛攻将敌人全都吸引到前面来,给踏白军制造破城的机会。
……
月上中天。
岳飞面沉似水。
这高丽西军真不愧是跟辽金打了多年的强军,还真是一点机会都不给梁山军。
而踏白军始终没有出现。
照目前的形势看来,今夜应该是白攻了,不能攻下此城。
岳飞心急如焚,“踏白军怎么还没到?是不是出了甚么意外?”
李衍要岳飞趁着高丽空虚,带领偏军直插高丽心脏,也就是直插高丽西京,完成斩首,结束此战。
而要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就必须要快,否则,等高丽军回援,梁山军那时要想伐掉高丽,就得花费十倍、百倍的力气!
因此,岳飞耽误不起。
可这定远关又是这么坚不可破,唯一的希望踏白军又不知哪去了?
关键是,岳飞手上的兵力实在是不多,因此也损失不起。
见牛皋和王贵已经损失两三千精锐了,而踏白军还未出来,岳飞终于忍不住下令:“鸣金……”
可还没等岳飞说出“收兵”两个字,“轰!”——一声震天撼地般的巨响突然响起!
岳飞稍稍反应了一下,就意识到这一定是踏白军炸开了定远关后面的城墙,随即大喜,然后赶紧下令:“快!总攻!”
……
第五百三十二章 挥师南下
……
定远关破。
岳飞见到了带人炸破了定远关后面城墙然后带人杀入关中大败守军的李纵。
一见面,李纵就请罪道:“末将延误军机,还请都统制处罚。”
李纵是李衍最喜欢的一个义子,也是李衍最信任的一个义子,而踏白军从某种程度来说其就是李衍的亲卫军,经常跟解烦军一同或是单独保护李衍。
而且,李纵今年才二十四岁,前景远大。
更何况,李纵虽然耽误了不少时间,可到底是因为他,定远关才能攻破,换而言之,李纵实际上是有功的,而且是大功。
这种情况下,功过相抵其实一点问题都没有,就是为李纵请赏都没有问题。
换一个都统制,一定会做这个顺水人情。
可岳飞没有,岳飞连想都没想,就道:“此事我会如实上报,你有罪还是有功,就由君上和兵部决定吧。”
李纵也并非寻常之人,并没有因此而怨恨岳飞,面是直接领命道:“诺。”
这次直捣黄龙,要得就是一个速度。
因此,岳飞根本不顾还得有近一个时辰才能天亮,直接就将方杰、厉天闰、王胜叫来,然后让刘敏带着方杰、厉天闰、王胜三部近万马军绕过麟州,走安兴郡、铁州、通州、郭州、嘉州奔袭高丽重镇安北府,之后伺机而动。
刘敏很快就带着方杰、厉天闰、王胜三部的马军出发了,岳飞随后命令,大军休息半日,午饭过后开拔。
在这个过程当中,岳飞决定由牛皋率领本部人马和五千民夫镇守定远关。
午饭过后,岳飞亲率大军攻打高丽北方重镇麟州。
经走报机密特种营探查,高丽西军只剩不到四万,其中两万在定远关,昨夜大多已经被歼灭和俘虏了,剩下的则分散在北边的各个州县当中,而最大一部,大约一万两千人马,就屯驻在麟州。
所以,只要攻克麟州消灭这一万两千多人马,岳飞他们就可以长驱直入了。
而麟州虽然是高丽北方的重镇,但城墙并没有定远关那么厚,换而言之,钢轮火柜能轰破麟州城的城墙。
一战,岳飞就率大军攻克了麟州。
留下一指挥兵马在麟州驻守之后,岳飞立即挥师南下……
……
得知李衍攻占下了辽东半岛并准备跟金国大战一场之后,童贯和蔡攸的眼珠子差点没瞪出来。
童贯悠悠地说道:“辽东王还真是……睚眦必报。”
蔡攸笑道:“他那个人呐,眼里容不下沙子,得罪了他,就算暂时不报仇,早晚也一定会找回来。”
童贯心中一动,心道:“他不会再找大宋报仇吧?”
摇摇头,童贯将此事抛出脑后,他现在也顾及不上这些事了。
现在,童贯心中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如何跟赵佶交代?
梁师成已经给童贯传来消息:赵佶并没有因为燕云收复了而原谅他,而且赵佶还有些闷闷不乐。
梁师成分析,赵佶如此,有可能是因为燕云并非宋军以武力收复的,而是李衍相让以及朝廷额外花重金从金国手中买来的。
事情发展至今,其实已完全出乎了赵佶的预想,但赵佶对此并不满意。
而且,燕云虽然收复了,可平、营、滦三州还在张觉的手上,而且,金国对此三州势在必得。
所以说,在赵佶看来,燕云的事还没有完。
……
燕地富户的田宅,很快就被常胜军肆意占据。
有人指责王安中,说他对此不闻不问,坐视不管。
王安中对此一概不理。
其实,王安中对此也很为难,他虽然是燕京的最高行政长官,但对于此事他也真是管不了,因为将燕京富户田宅交与常胜军是朝廷的重大决策,他岂敢违背?
常胜军四处骄横跋扈,发生了多起侵夺民田之事,因而,百姓民不聊生。
更为悲惨的是,有些原辽臣的家属竟变成了乞丐,他们处处遭受困辱,甚至无辜被常胜军杀戮,而又状告无门。
由于常胜军的抢掠和骚扰,由于宋朝政策的失误,由于燕山府的软弱与茫然,导致燕京地区许多人家更加流离困踬,使得宋国重失燕人之心。
燕京人对宋国很失望,在他们看来,宋国跟辽国和水泊梁山相比,差远了,甚至都不如女真人。
可惜!
民心与民意产生的变化,并没有引起大宋宣抚司的注意。
童贯的心全都放在怎么跟赵佶交代上。
童贯的一众幕僚商议过后,给赵佶上了一份贺表,称贺收复燕云:
恭惟陛下神机先物,前知北虏灭亡之兆。自政和八年,金国遣使通好,约结夹攻,至宣和四年,虏主播迁,耶律淳篡立,幽燕之民,久惧涂炭,延颈款关,愿归中国……
纵观这份贺表,其实就是,将赵佶吹得英明神武、运筹帷幄,淡化宋军的两次大败,夸大宋国的政治正确,先是感化高凤等人献了易州,又感化虏中最强常胜军献了涿州,最后感化辽东王李衍献了燕云十六州,不战而屈人之兵,然后又吹出了几场本来没有的大捷。
对此,赵佶并没有给于回应,倒是百官因此而朝贺,王黼更是给赵佶上了一道极尽吹捧之语的贺表,“陛峻明堂,既揭平朔之号;轩藏石鼓,仍题复古之名。锺虞铭金,则应牧野誓师之时;印章篆玉,则示汉将破胡之兆。承九清之命,而整神霄阴相之旅;建三辰之旗,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