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浒逐鹿传-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耶律大石由衷道:“宋军并非没有敢战之士。”随即张弓搭箭,一箭就将冲杀得最猛的狄雷给射杀了。
耶律大石这一箭就是一个信号。
在这之后,辽军将士纷纷张弓搭箭。
此战没有任何悬念。
一方是辽军精锐骑兵。
另一方主要是乌合之众步军。
怎么打?
所以,尽管二龙军自宋江以下人人皆拼命,可还是很快就被辽军击溃,然后被辽军一通掩杀……
战后——
二龙军和衙内军的将士死伤过半,剩下的则四散而去。
等辽军呼啸而过继续去追杀宋军。
秦会从一地尸体中爬了起来。
望眼之下,仿佛他的兄弟们全都死光了,秦会惨然一笑,“为何独留我一个?”,然后挥刀自刎……
此战,狄雷、张魁、丘小乙、王道人、施威、赵富、范天喜、戴全、赫连进明,潘迅,胡迈、阎奇皆战死。
宋江、黄信、李逵重伤。
独吴用和戴宗逃过一劫。
二龙军和衙内左军,包括之前的刘光世部,其抵抗其实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战果。
不过,在所有宋军都在逃跑的情况下,这三支军队能主动为友军殿后,也实属不易,如果能多几支这样的军队,那宋军也不能败得如此之惨,宋国也不会让人彻底看穿底牌。
闲言休述。
此一役,五军杂遝,扰攘散走,自相践蹂,奔堕崖涧者莫知其数,捐弃一切军须之计,相继百馀里,自熙丰以来所畜军实尽失,燕人作歌及赋,以诮延庆,传笑燕中,宋军从此沦为世人笑柄,直至后世,都被世人嘲笑。
……
居庸落日碧云烟,遍野红枫染醉川。
浩荡秋风扫劲草,徘徊雁字舞晴天。
胡笳十八燕山雪,羌笛幽幽大漠烟。
试问悠悠千古事,几多风雨绕城前?
亲率大军来到了居庸关之下,李衍不禁感慨万千,同时雄心万丈!
李衍对左右说:“只要过了此关,从今以后,咱们就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李衍的话,让众将全都热血沸腾!
他们无不知道,只要攻破此关,用不了多久,李衍就要建国,到那时,他们不是开国将军就是开国功臣,然后他们将被载入史册!
李衍一指居庸关,问手下诸将:“谁去与我攻破此关?”
韩世忠、方七佛、李纵等将刚想请命,一声震天撼地般的臣声突然响起,紧接着天地仿佛都在摇晃!
“怎么回事?”
李衍赶紧向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
就见,居庸关上的悬崖不知为何突然崩塌了!
紧接着,居庸关中就传出来了阵阵哀嚎!
李衍一怔!
他真是不明白,这是闹得哪一出?
李助反应最快,道:“大都督,快,快下令进攻!”
李衍听言,终于反应过来这是一个天赐良机,随即下令:“冲锋!”
听见李衍下的命令,第一营“唬”的一下子就冲了出去,紧接着其他马军也跟着冲锋……
……
谁都没想到,最硬的一块骨头,竟然一战而下!
不!
应该说,几乎一战都没打就攻下了!
原本,居庸关内还有三千戍卒守卫。
可崖石自崩,戍卒多被压死,竟然不战自溃。
结果,梁山军没怎么攻,就拿下了居庸关。
以这种方式拿下居庸关,让李衍很是有点如梦似幻的感觉。
等李衍在大军的护送下进入居庸关,所有将士竟然一齐跪拜道:“大都督万岁!万岁!万万岁!”
……
第五百一十一章 城头变换大王旗
……
以这种天命所归的方式拿下险要的居庸关,让李衍的威望达到了跟神差不多的高度,只看李颜光等降将匍匐在地上虔诚跪拜的模样,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不过——
李衍并没有因此飘飘然。
居庸关固然重要,但其后还有燕京城,还有辽国的数万大军,还有宋国的数十万大军,另外还有女真人虎视眈眈。
所以,现在还不是放松的时候。
李衍很快下令,韩世忠率所部全面接管居庸关。
李衍马上又下令,快马通知许贯忠,居庸关攻下了,速将大军调到居庸关这边来,然后从居庸关入关。
当然,也不是说,李衍就不攻打紫荆关了。
这紫荆关跟居庸关几乎相同重要,因此,这种险关,李衍是万万不会给别人的。
所以,李衍并不是让许贯忠将所有兵力都撤回来,只是让许贯忠率领铁浮屠、拐子左右军、王彦部、张宪部撤到居庸关这边,然后先从居庸关入关再说,那边的紫荆关则先留下李懹部慢慢攻打好了。
李衍并没有等许贯忠过来再去攻打燕京城,而是在将居庸关交给了韩世忠之后,直接就亲率大军去攻打燕京城去了——这时如果不去攻打燕京城,将来很可能得花十倍、百倍的力气才能拿下燕京城。
事实上,刚拿下居庸关,李衍就将第一营派去奔袭燕京城了。
第一营的将士骑得都是好马,而且是一人三马,论速度,绝对是当世属一属二。
因此,李衍很希望第一营能在燕京城中的高层知道居庸关破了之前而攻入燕京城中。
带着这种深深的期待,李衍率领解烦马军、韩世忠军马营、李纵军马营、方七佛军马营以及义勇军随后去支援第一营。
离燕京城越近,李衍的心就越是提了起来!
李衍非常非常非常希望能在燕京城头看见梁山军的旗帜,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将会省去自己很多麻烦!
近了!
更近了!
到了!
那是……
真是梁山军的旗帜!
还有“天下第一营”的军旗!
李衍身旁的李助,激动道:“大都督,第一营夺下燕京城了!”
李衍压住激动,道:“还不一定。”然后对不远处的司行方说:“去看看,是不是第一营夺下了燕京城?”
司行方领命,然后带着手下三千骑兵向燕京城冲去。
司行方等梁山骑兵刚到城下,燕京城的城门就打开了,随后吊桥也被放了下来,紧接着上官义带着一百多马军迎了出来。
司行方和上官义小声说了几句,司行方就带着所辖的三千马军进城了,而上官义则直奔李衍而来。
来到李衍身前,上官义满脸激动道:“大都督,我们攻进燕京城了!”
原来——
正如李衍所期待的一样,第一营仗着马快,抢在那些溃逃的辽军军士之前到了燕京城。
直到那时,燕京城中的守军才反应过来,然后想要收起吊桥和关上城门。
可杨再兴一马当先,抢在吊桥收起之前率领十几个人冲入城中。
城门处一共才二百多人,都不够杨再兴自己杀的。
所以,结局不言而喻,第一营很快就杀进了燕京城,然后控制住了燕京城的八个城门。
中间,北辽方面也组织了一场两千多人马的反击,不过被杨再兴等人击溃了。
李衍不吝夸赞道:“这仗你们第一营打得漂亮,不负‘天下第一营’之名。”
上官义听了,胸膛一挺,第一营的将士人人皆是如此。
这就是他们最想要的奖励。
上次清水河之战,他们第一营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战果,但却远远对不起他们第一营的名字,因此,第一营上下全都将清水河之战当成是他们的耻辱。
这次,李衍让他们第一营奔袭燕京城,第一营自杨再兴以下皆憋足了劲,拼命抽打他们胯下的宝马,路上一刻都没休息,所以才硬生生的抢在溃军之前到了燕京城,进而拿下了燕京城的八个城门。
李衍问:“杨再兴呢?”
上官义道:“统制受了点伤,现在正在疗伤。”
以李衍对杨再兴的了解,如果只是点伤,他不会现在就救治,只会等战后再救治,所以,杨再兴受的指定不是点伤。
李衍对随军的医师道:“去给杨统制看看伤,再去将安道全请来,告诉安道全,务必把我的赵子龙治好!”
医师领命,然后跟上官义的人见杨再兴去了,而上官义则引着李衍一行进了燕京城。
跟进云中府一样,李助特意安排雄壮的人马护送李衍进城,以震慑燕京城中的人。
进城以后,大军很快便来到了一条东西向的大街上。
大街两侧屋宇相连,鳞次栉比。
梁山军进城的消息早不翼而飞,逐渐传开,有些胆大居民,跑出家门,站在大街两侧看热闹。
不过经历了宋军的演习之后,燕京城中的居民,不论是汉民,还是契丹族、溪族、渤海族民众,大多只敢躲在房中关门堵窗,然后趴在门缝或窗缝上向外窥视着这支将决定他们命运的大军。
也不怪这些人如此小心翼翼,宋军上次进城,先是宋军杀了数万人,然后萧普贤女、萧干、耶律大石又清理了数万人。
所以,城头变换大王旗真是会死人的。
李衍对左右的李助、包康、陈箍桶、娄敏中等人说:“这座城市和城中的百姓今后就属于咱们了,你们要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对待他们,当然,如果有胆敢反抗咱们水泊梁山统治的,也不需要对他们手软。”
李助、包康、陈箍桶、娄敏中等人齐声道:“诺!”
李衍冲他们挥挥手,示意他们接管燕京城去吧。
李衍自然不能一直用李助他们来治理地方,他们虽然也有这方面的才能,但毕竟不是最专业的,而且李衍也离不开他们,所以,李衍只是让他们暂管一下,事实上,李衍已经让人用飞奴通知赵鼎赶紧来燕京赴任,因此,最多三天,赵鼎就会带着一个专业的管理团队来到燕京城接管燕京城。
李衍问上官义:“辽军都去哪了?”
上官义答道:“城中的辽军很可能都集中在宫城一带,所以只要咱们能攻破宫城擒获萧太后,就应该能结束此战。”
……
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辽亡了
……
辽国的贵妇人和唐朝的贵妇人一样都喜欢肌肤丰泽、身体微胖,这是从奴隶主诗人歌颂的“硕人颀颀”以来剥削阶级的传统审美标准。
不过——
体态丰腴毕竟标志着一个妇女已经步入中年,丰腴得略为过头一些,就会流入臃肿一途。
所以,一个绝对完美的女性,应该在丰腴之中带有一点袅娜之态。
因此,萧普贤女一直都注意控制饮食、防止她自己发胖竭其所能地保持着她最大限度的苗条。
而一套束体银铠,又将萧普贤女的这种既丰腴又苗条的身材体现得淋淋尽致,使她秀逸绝伦,而她身前那两根专为标志丧服用的素绢飘带,又使她的美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毫不夸张的说,萧普贤女的风貌甚至盖过了她正处于女人最好年华的女儿耶律答里孛,哪怕她们母女简直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
城下的李衍,看着城上的萧普贤女,忍不住舔了舔自己的舌头,这是李衍看到喜欢的猎物的下意识动作,熟悉李衍的人,比如陈丽卿、扈三娘、琼英,全都知道。
陈丽卿小声跟扈三娘和琼英道:“他看上那对母女了。”
琼英道:“看上就看上吧,回头捉了给他,省着他老是骚扰咱们,害咱们都不能统兵打仗。”
扈三娘道:“对,反正我是坚决不再生了,都生三个了。”
陈丽卿笑道:“你还早得很,怎么也得像我一样生五个,才能说不生。”
琼英压下声音道:“你们说,他怎么这么能生?照这样下去,用不了几年,他的儿女的数量就得超过宋徽宗。”
扈三娘看了李衍一眼,小声道:“他一宿能祸害十几个女人,当然能生了。”
“……”
“……”
“……”
李衍没有听见陈丽卿、扈三娘、琼英的议论,他在等萧普贤女的答复——投降答复。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可李衍丝毫不担心。
李衍可不是缺兵少将没有援军的杨可世和郭药师。
拖得越久,李衍这边的大军就越多。
不多时,李纵便带领踏白军入城了。
踏白军只比李衍他们晚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到了。
梁山步军全都能跑,但最能跑的还是踏白军——踏白军全军,记住,是全军,不是某个士兵,以最后一名的成绩计算,负重四十斤,半个时辰能跑十公里。
可以说,踏白军是这个时代,跑得最快的步军。
见踏白军来了,李衍直接下令:“休息两刻钟,然后开始攻打皇宫。”
之前李衍之所以没攻打皇宫,不是因为李衍心慈手软对招降萧普贤女抱有希望,而是因为李衍手上没有步军。
如今,踏白军来了,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那还有甚么好说的?打他娘的!
李纵二话不说,就领下了命令,然后开始命人组装攻城的武器,像没良心炮、轰天雷、钢轮火柜以及刘慧娘刚研制的武器飞天神雷。
这飞天神雷,用坚木作架,上用粗绳捆四十道,踏板二十块。
每架用精壮军士二十五人——五个人替换雷子,二十个人踏杠。
雷子用生铁铸就,大如西瓜,五分厚薄,里面空心,藏毒烟神火,又包三十六个小雷子。
小雷子内,又藏火药铅弹,用螺旋将药线盘到里面。
雷子落处,四面迸打,雷轰霆击,不问人马,皆成齑粉。
说得直白一点,这飞天神雷也就是威力小了点和射程近了点,否则它就是后世的导弹,能定点打击的导弹。
见梁山军准备攻城,萧普贤女要多不甘有多不甘!
如果不是萧干和耶律大石阻拦,她已经跟当年景宗睿智皇后萧燕一样,御驾亲征,然后几番冲锋陷阵,最后定下和约,被传为一时盛事。
可萧干和耶律大石不同意!
以至于如今她被瓮中捉鳖。
她机变百出,左右逢源,纵横捭阖。
她骑得劣马,挽得柘弓,在胆识和技艺两方面,都不愧是一个受过良好训练的猎手。
她还是一个语言专家,识得契丹文、汉文和西夏文,能够同时与几个部落的人用不同的语言说话。
总之,她是无所不能的。
可惜——
她生不逢时!
她嫁得如果不是胸无大志的耶律淳,而是……哪怕就是天祚帝那个昏君也好。
如果耶律淳不优柔寡断早几年登基,比如七年前。
总之,她如果能早些掌权,辽国绝不会落到这般田地。
可冥冥之中让她接手的就是这个已经千疮百孔的帝国,就是让她来为这个帝国送葬!
为甚么?
不甘!
极度不甘!
突然!
萧普贤女听见身后有无数杂乱的脚步声传来。
不用回头,萧普贤女也知道,指定是左企弓、于仲文、曹勇义、刘彦宗等人来逼她投降的。
萧普贤女道:“上次宋军攻进城的时候,咱们坚持到了最后,结果获胜,这次你们为甚么不再坚持了?”
左企弓道:“仅宫外就不下两万人马,城中人马绝不会少于三万,因此就算四军大王和大石林牙带领全部大军回来,亦是无事于补,更何况,梁山军可不是只会逃跑的宋军。”
顿了顿,左企弓轻声道:“太后……大辽亡了。”
听了此言,萧普贤女的身体就是一晃!
闭上眼睛沉默了许久,萧普贤女才睁开眼睛,道:“容我去换身衣服再投降,我不能失了大辽的体面。”
言毕,萧普贤女就想带耶律答里孛离开。
可就在这时,刘彦宗突然伸手拦住了萧普贤女和耶律答里孛,道:“太后,请别让我们为难。”
耶律答里孛一把就将配剑抽了出来,然后看着刘彦宗道:“放下你的狗爪子!”
刘彦宗身后突然多出来了几十个军士,这些军士各个执刀挺枪,杀气腾腾!
萧普贤女看了看那些军士,然后看向刘彦宗,一脸嘲弄道:“现在你们就开始为今后的主子办事了?”
刘彦宗很平静地说道:“辽国并不是因为我们而亡,在此之前我们一直在尽职尽责的当辽国的臣子,而我本人,每年的政绩考核,都是优等。”
萧普贤女听出了刘彦宗语气中的怨念。
萧普贤女理解这种怨念。
可她不以为意,谁让你是汉人,我讨厌汉人!
品了品,萧普贤女又品出了刘彦宗话中还有一丝幸灾乐祸。
突然!
萧普贤女又不想为这个昔日的大帝国陪葬了,她要让这些落井下石的小人付出代价!
萧普贤女看着刘彦宗,笑道:“听说李衍很好女色,不知我这蒲柳之资李衍能不能看上眼?哈哈哈哈哈……”
听了萧普贤女肆无忌惮的笑声,刘彦宗的脸一下子就白了!
就在这时,有人喊道:“统军副使萧乙信已经打开宫门了,梁山军已经入宫了!”
……
第五百一十三章 北方有佳人
……
待李纵率领手下将士将皇宫完全接管了之后,李衍才在手下一众文臣武将以及一众亲卫进入皇宫。
刚进皇宫大门,李衍就看见,地上呼啦啦的跪着一大片人。
而领头之人,正是让李衍大感性趣的萧普贤女。
萧普贤女匍匐在地说道:“盖闻溟海纳污,繄众流而毕会,太阳舒照,岂爝火以犹飞,方今天下之大同,故圣人之有作,拊心悼往,饮泣陈辞。孰谓天下改卜,国步多艰,先王遇板荡之余,励兴复之志,始历推戴,奄致沦殂,爰属惸嫠,俾续禴祀。常欲引干戈以自卫,与社稷以偕亡,伏念生灵,重罹涂炭,与其陷执迷之咎,曷若为奉上之勤。伏遇大都督四海宅心,兆人归命,敷文德以柔远,奋武列以训时,必将拯救黎元,混一区宇,仰奉严命,敢稽归款之诚,庶保余生,犹荷永绥之惠。臣妾萧氏诚惶诚恐,稽首顿首,谨言。”
静静的听着萧普贤女所献的降表,李衍感慨万千!
“昔日的大辽帝国就这么终结在了我李衍的手上?”
“我要当皇帝了吧?”
“整个燕云地区只不过才十二万平方公里,不说跟大蒙古帝国相比,就是跟后世的中国相比,这点地盘也不算甚么,就算将济州、乐浪、真番、台湾四郡加上,其实也没有多大领土,更何况,我还没得到燕云全境,所以,现在就飘飘然,太早了。”
“……”
李衍看着萧普贤女,以不用质疑的口吻说道:“抬起头来。”
萧普贤女听罢,心中一哀,然后慢慢将头抬起。
离近了一看,萧普贤女这个美妇让李衍又心动三分,再一看萧普贤女身边跟萧普贤女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耶律答里孛,李衍更加心动,进而忍不住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言毕,李衍就绕过北辽君臣,继续往皇宫里走——李衍对萧普贤女和耶律答里孛这对母女花的性趣已经表现得这么明显了,如果晚上还没有人将她们送来侍寝,那李衍身边养得可就是一群猪了。
按照辽国的礼仪,降臣左企弓、刘彦宗、康公弼等人马上跟上,然后引唱拜见礼仪,李衍每过一门,他们都称上殿。
一直来到万岁殿。
这里曾是耶律淳和萧普贤女发号施令的地方。
李衍缓缓登上万岁殿,然后在龙椅上坐下。
宰相左企弓率文武百僚僧道父老,出丹凤门来到球场上伏罪投拜。
李衍道:“今天得了燕京城我高兴,所以你们的罪行全都赦了,另外,治理一方,需要大量的人才,辽国已亡,而你们还得继续活下去,所以,你们这些原来辽国的官员,不分汉人、契丹人、溪人、渤海人,只要还有抱负,都可以在我水泊梁山继续为官。”
李衍的话,让一众降臣心下一松。
对于辽国,绝对不乏有感情的人。
不过,更多的还是,左企弓、刘彦宗、康公弼这样的墙头草,与辽国灭亡相比,他们更看重自己的利益。
当然,这也不愿左企弓等人,谁让他们在辽国是二等人。
很快,左企弓、刘彦宗、康公弼等人就全都凑了过来为李衍介绍北辽的情况。
这时,方七佛率领本部人马也来到了燕京城。
李衍命方七佛全面接管燕京的防御工作,而踏白军则负责李衍的警卫工作。
下午,许贯忠率领铁浮屠、拐子左右军、王彦部、张宪部通过居庸关来到了燕地。
李衍将第一营、韩世忠军马营、李纵军马营、方七佛军马营以及义勇军全都交给许贯忠统带,命他全歼辽军主力,伺机收复紫荆关、易州、涿州。
许贯忠领命后,带着梁山军的主力过了卢沟桥,然后将大军一分为二分别埋伏在辽军回军的必经之地。
夜晚,耶律大石带着所辖辽军凯旋。
卢俊义看准时机率领铁浮屠果断出击。
耶律大石不知道铁浮屠的厉害,在匆忙之下,选择硬碰硬,结果被铁浮屠瞬间击溃,然后被拐子左右军收割性命。
耶律大石见此,不得不带领残兵败将掉头往回杀。
结果,耶律大石才掉头,其背后就出现了近万马军,领头的正是降将李颜光。
李颜光连说话的机会都不给耶律大石,直接就带着义勇军杀了上去。
耶律大石匆忙迎战,不敌,被李颜光生擒。
其部被铁浮屠、拐子左右军以及义勇军前后夹击,伤亡惨重,不得已之下,萧斡里剌只能带着手下仅剩的不到两千名辽军将士下马投降。
另一边,萧干也遭到了第一营、张宪军、王彦军以及各军骑兵的伏击。
萧干的部队先被第一营击穿,然后被张宪军和王彦军以及各营骑兵分割收割。
比耶律大石稍好一些的是,因为围攻萧干部的马军稍少一些,萧干仗着熟悉地形,带着近千人马成功逃了出去,然后一头扎向了平州路。
击溃了萧干和耶律大石的主力了之后,许贯忠派张宪军去倒攻紫荆关,派王彦军去攻打易州城,而他本人则带着剩余兵马去攻打涿州。
张宪率领所辖兵马到了紫荆关之后,与李懹军前后夹击紫荆关。
紫荆关内的守军无法首尾两顾,加上梁山军的攻击又犀利,最终只能弃关逃亡,紫荆关至此落到了水泊梁山的手上。
宋军大败的时候,原本驻扎在易州的何灌和衙内右军因怕被困在北边而成为孤军就弃城而逃了,所以,王彦兵不血刃就收复了易州城。
涿州的郭药师和杨可世情况差不多。
见辽军势不可挡,郭药师和杨可世连夜带着常胜军撤离了涿州,然后向雄州退去。
收复了紫荆关、易州、涿州之后,许贯忠重新整军,然后亲率大军一直推到了白沟河、范村一带。
在这之后,许贯忠重新布置了防线——由李懹军守卫紫荆关,由王彦军在白沟河布防,由张宪军在范村一带布防。
至此,宋军之前所取得的一切战果皆荡然无存,而水泊梁山成为燕地的新主人。
当然,李衍要想将燕地彻底收入囊中,还需要一些时日。
毕竟,燕地共七州,也就是燕、易、涿、顺、景、檀、蓟七州,李衍如今才只得了一小半,而且就这一小半,还没有完全成为李衍的,另外还有平滦营三州,那里地势险要,关山要隘很多,是从东北南下华北的重要通道,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只有将那里也收复了,李衍才能彻底将胡人关在关外,进而高枕无忧。
……
第五百一十四章 晴天霹雳
……
宋军的五十多万大军被辽军击溃,死伤近半,然后击溃了宋军的辽军又被梁山军轻而易举的歼灭,大宋在此之前取得的一系列战果顷刻之间就全都变成了水泊梁山的了,就连燕京城也成为水泊梁山的了,另外,昔日无比辉煌的大辽帝国也被李衍灭了。
宋国千谋万划想将李衍锁在云地不让李衍出来的战略,如今看来彻底落了空。
不仅如此,兵多将广又野心勃勃的李衍,还成了宋国的临邦。
事情似乎是向最不利于宋国的方向发展了。
知道了这一切之后,赵佶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再也不复之前的风流了。
刘延庆声名扫地甚么的,赵佶管他去死。
让赵佶忧心忡忡的是,经此一战,宋军战斗力的低下彻底暴漏了出来,这让他和大宋丢尽了颜面暂且不说,关键是将来他用甚么来保卫大宋这广袤又富饶的疆土?更关键的是,他拿甚么来扼杀李衍那勃勃的野心?
赵佶连夜将王黼、李邦彦等人叫来商量对策。
事实上,王黼、李邦彦等人早就知道,宋军大溃败,涿州、易州等州县重新被辽军占领,然后又被梁山军夺去,老百姓东奔西窜,水泊梁山取代了辽国成为他们大宋新的临邦。
对于这些突发事件,王黼、李邦彦等人其实也有些措手不及,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赵佶一边走来走去、一边道:“童贯和刘延庆在平定内乱,镇压田虎、王庆、方腊之时表现的很出色,也很勇敢,可这次在河北面对辽军,为甚么就如此软弱,如此无能?”
王黼也感到不解,道:“是啊,的确令人费解,童宣抚,蔡副宣抚,还有刘延庆,他们为甚么要突然撤军?这不是糊涂吗?”
李邦彦道:“微臣早就说过,这次出兵北伐是冒险之举,咱们就不应该出兵,现在童贯与刘延庆丧师辱国,必须重罚他们!”
“如何处置童贯、蔡攸和刘延庆?”
“下一步该怎么办?”
“……”
赵佶心乱如麻——他既不甘心燕地被李衍夺去,又担心李衍平定燕地之后再打他们大宋的主意!
对童贯,赵佶实在是失望透顶,所以他提笔给童贯写下了一份手札,责备说:“今而后,不复信汝矣。”
梁师成自告奋勇,去雄州亲自将这份手札交给童贯。
童贯和梁师成是这时代最有权势的两个宦官,童贯一贯被称之为“媪相”,而梁师成则一贯被称之为“隐相”。
事实上,两个人的权势差不多大,只不过分工不同罢了。
不过,由于梁师成每天都活动在赵佶身旁,又代表赵佶撰写和颁布手诏,对外影响力很大,所以童贯对梁师成不敢小瞧。
听闻梁师成亲自来雄州了,童贯赶紧与蔡攸一块出迎。
一见面,梁师成就压低声音说:“童宣抚,你这回可惹上大麻烦了。”
童贯心中一凛,隐隐猜到,应该是刘延庆兵败一事。
梁师成直接将赵佶的手札交给童贯。
童贯展开一看,随即身体就是一晃!
“今而后,不复信汝矣。”这短短的八个字,对童贯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
童贯追随赵佶二十多年,还是第一次接到赵佶以这种严厉语气写下的手札。
看着这熟悉的笔迹,不用细心揣摩,童贯也能体会出赵佶在写这份手札时的愤怒和失望。
一个宦官,如果不被皇上信任了,而且还被明确告知,这意味着甚么?
意味着失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