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构喃喃道:“祖训?”

  陈广只是笑了笑,并未多做解释。毕竟,这事情乃是他家族的秘密,不能对外人透露半分。若非机缘巧合,陈广也不过是武功平凡之人,焉有今日的造诣,一切都是因缘际会。

  陈广对于赵构的信任超出了他自己的想象,如此重要的事情都悉数告之,没有隐瞒。要是别有居心之人,只要道出陈广未死的消息,府衙必定派人前来抓捕,到时候便可以得到赏钱,还可以得到举世无双的枪术。

  可以说,陈广也在赌。并非盲目的下赌注,而且还是豪赌,经过一系列的观察与感受,让陈广相信赵构的为人,故而将如此重要的大事交托于赵构来办。有些事情陈广不能亲力亲为,让人代为传艺,唯有相信赵构才行。

  “老师,我也学过一些医术,不如我来为您看看如何!”赵构身份不能暴露,却可以显露自己的‘医术’,气定神闲地说道:“若是能治得好,何不试试,要是治不好也无妨!”

  陈广大吃一惊:“你会医术?”

  赵构不等陈广答应与否,直接了当地用手搭在陈广的脉门上,他并非懂得医术,而是依仗自己的内力。不过陈广是习武之人,而且武功高强,赵构不敢肆意放出内力,只能悄无声息,在他毫不察觉的情况下开始。

  陈广见赵构似模似样的低头沉思,也闭上了嘴巴,任由赵构为自己把脉。他哪里知道赵似低头是因为压抑体内汹涌澎湃的内力,有条不紊的进行察看,憋得他脸色涨红,要不是低下头就露馅了。

  “回天乏术!”

  过了许久,赵构终于清楚陈广的身体状况,五脏六腑紊乱不说,常年酗酒以致于身体各个方面的机能都在衰退,犹如萎缩一样。若是两三年前在第一次发病的情况下,及时医治还可以延续性命。

  正如那位大夫所言,活不过十年,而赵构也只能想到‘回天乏术’四个字,简单地说就是无药可救,必死无疑了。另外,陈广之前传授武艺时,以致于加速了衰败的局势。

  要真的可以救治,赵构想到的便是自己师傅,而陈抟老祖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根本就遇不到,也就说陈广死定了,而他之前交代的话也就成为嘱托,算是最后的心愿,赵构无论如何都要为他做到,也好完成他的心愿,不然的话赵构寝食难安不说,心里始终难以安生,那不是他的行事风格,一言既出,四马难追。

 
  

第三百五十七章 坦白身份

  陈广见赵构紧锁眉头,低头叹息的模样,便心知肚明了。如今,陈广看透了,回想起那位大夫对自己说的话,这让陈广很迷茫,总觉得茫茫人海不知哪里是自己的归处。

  事情都过去了这么多年,陈广也到了不惑之年,还差些年岁便是知天命之年,也就是常说的一道关。若是这道关卡度过便安享晚年,要是没过去便是一命呜呼,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当初,陈广在天堂地狱之间徘徊,这些年都过去了,已经看透了。不再像以前那样想不开。正值春秋壮年,理应大展拳脚,一展所学的时间,偏偏摊上了这样的事情,心灰意冷之下,抑郁成疾。

  “卫国,我的病自己知道!”陈广谈笑风生地笑了笑,平静的脸色,没有任何害怕,淡然地说道:“此事我早已看开了,人生自古谁无死,唯有拿得起放得下便可,而我心愿已了,再无遗憾!”

  “老师!……”赵构心里有些不是滋味,陈广与自己亦师亦友,这些时日陈广对自己推心置腹,赵构却无法表明身份,暗下决心,沉声道:“老师,我本名并非赵卫国,亦非文人!”

  陈广惊道:“你说什么?”

  “赵卫国乃是我的化名,为得是方便在外行走之用,并非有意欺瞒你,实在是情非得已!”赵构羞愧地低下头。

  陈广微微一愣,道:“那你的本名是?”

  “赵构!”

  “什么?”陈广吓了一跳,猛地站起身来,目瞪口呆的看着赵构,“你是赵构?广平郡王赵构,那个剿灭方腊叛军,又收复水泊梁山的那个赵构?你在说笑吗?”

  “老师,我就是你说的那个赵构!”赵构见陈广满脸的不可思议,根本就不相信的表情,这让他更加愧疚。

  说心里话,赵构的确没有想过欺骗陈广什么。只是有些事情不得不隐瞒下去,而陈广对自己推心置腹不说,更是将毕生所学传授于自己,这份恩情不亚于授业恩师。

  陈广愣了半晌,仰头大笑道:“哈哈!……原来你便是广平郡王啊!……此乃我的荣幸也!……哈哈!……”

  赵构不敢说话,只得站在一旁;陈广又惊又笑的,就连赵构都糊涂了,不知道他心里有何想法。如果是讥讽自己,赵构无话可说;如果是喜悦,赵构欣喜若狂,以老师之礼待之。

  “卫国啊!……不对,应该喊你郡王!”陈广这些时日都是喊赵构为‘赵卫国’,一时间听到赵构道出实情,还是有些难以适应。自知说错了话,陈广连忙改口,接着说道:“没想到再此居然遇见了郡王您,而且传授你的枪术,或许这是天意,也可以说你我有缘也说不定,有你代为传授,我真的放心了!”

  赵构道:“老师!……”

  陈广笑道:“不必如此,大丈夫顶天立地,你如此势必有自己的原因,在此我也不想多问。你有你的坚持,有你的苦衷,只要你觉得对,那便去做吧!既然你喊我一声老师,只能预祝你成功!”

  赵构激动不已,他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陈广猜到赵构与自己隐姓埋名,想必有什么理由,而他是为了避祸,赵构的身份摆在那里,又受到皇上的重用,必然不是避祸,而且弃武从文,考取功名,想必是为了大宋江山考虑,这是唯一的理由。

  陈广对朝中上下无一例外非常排斥,就算是宋徽宗赵佶依旧在他眼里是昏庸无能。如今看到广平郡王出现在自己面前,便知道自己之前失言了。不过,陈广对于广平郡王赵构的喜欢也不过是听闻过他的传言。

  水泊梁山的那些人,还有方腊等人,陈广早已耳闻能详,而且方腊的武功不亚于自己。虽说枪术上比方腊等人要强很多,不过每个人都擅长的,故而陈广对赵构很是佩服。

  此外,陈广从军,就算对朝廷没有好感,不过对于自己的国家,陈广还是忧国忧民。赵构代表着武将在朝中的地位,手握重兵,权倾一时,犹如太阳一样,只是刹那芳华。

  当初,赵构被宋徽宗关押、罢免官职之后,陈广记得自己曾经破口大骂赵佶的不是。赵构不仅没有被关押,还在外面行走,可以说自己对于赵佶的评价还有是公平,不仅仅是他,大宋很多人都误解了。

  “老师,你还是喊我‘卫国’!”赵构谦恭地说道。

  “既然如此,那我还是喊你‘卫国’吧!”陈广不是读书人,礼仪之道并非不懂,只是他与赵构相交并不知他的身份,而他又是豁达之人,如今坦诚相告,关系更甚从前。

  赵构见陈广豁达的神情,悬着的心也放下了。不曾想,陈广再次说道:“卫国,那你如实告诉我,你的武功到底如何?我之前传授于你的枪术、刀法是否完全学会?”

  “全部学会!”赵构如实回答。

  “既然如此,那你便完整的使出一遍来,让我看看你的枪术如何!”

  赵构回道:“学生遵命!”

  于是,赵构按照陈广的吩咐,没有任何保留,将陈广传授的枪术施展一遍,又将刀法耍了一遍。

  陈广看见赵构虎虎生威的攻势,更具备攻守兼备,同样的枪术、刀法招式在赵构的手中更显威力,这让陈广很是欣慰,看得入神,全神贯注地看着赵构的一招一式,不仅仅招式全部记住了,还能加以变化,这让陈广更是欣喜若狂。

  “好!”陈广拍手称赞,连连叫好:“卫国啊,你的枪术做到了快、准、狠、刺等所有优点。不仅仅你文采风流,就连武功也如此高深,当世当真是鲜有人达到文武兼备,以你的枪术当论大宋第一人,无人敢说枪术在你之上。”

  “一切都是老师教得好!”赵构谦虚地回道。

  陈广摇摇头,笑道:“非也!我只是锦上添花便是,而你自身的武功修为也不差,比之我还要强很多。不如这样吧,我们来一次全力以赴地比试如何?点到即止!”

  赵构担心道:“老师,你的身体……”

  “身体无恙,这点事情还不会有什么坏事!”陈广出声打断赵构后面的话,他的担心对于陈广来说,不算什么。毕竟,陈广也是习武之人,好不容易见到枪术如此高明之人,岂能不想比试一番,分个高低。

  

第三百五十八章 赵构VS陈广

  陈广敢说敢做,雷厉风行,直接斩断一根木杆,取其一半,另外一半直接扔给了赵构:“来,接着!”

  “老师,这……”赵构连忙接住陈广扔过来的木杆,愣了半晌,“来真的?”

  “废话,你以为我跟你说笑啊!”陈广没好气地瞪了一眼,怒喝一声:“废话那么多,你不来,那我便出手了!”

  赵构尴尬地望着陈广,出手不是,不出手也不是。如果陈广的身体完好无恙,不用陈广说,赵构自己便会说起;奈何陈广的身体真的不适合动武,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于心难安。

  陈广见赵构犹犹豫豫的,心里猜到他担心的事情,欣慰的点点头。话已经说出口了,岂能收回的道理。并且,陈广也想亲自试试赵构的武功是否与传闻一样,毫不犹豫地直接冲了上去。

  传闻中赵构武功高强,陈广不假思索使出直刺法,提起手中的木杆,身子俯冲,犹如离弦的箭一样,迅雷不及,快速地刺向赵构。由于是比试,并非生死大敌,故而木杆削平,没有留下尖头。

  即便如此,枪术高手就算是没有枪头的木杆依然有很大的杀伤力。纵然赵构不愿意与陈广比试,如此情况也不得不硬着头皮迎了上去,身子猛地后撤躲开了,右手紧握着木杆猛地挑开。

  陈广双手一震颤抖,赵构人虽小,力量不弱于任何人。赵构想要挑开陈广攻来的木杆,陈广岂能让他如意,愣是加重了手中力量。于是,赵构与陈广二人由此展开正式的交锋。

  一人一杆,相互敌视着,陈广目光灼灼地与赵构对视,都看出彼此眼中的战意,没有怯弱,没有畏惧,没有顾忌,唯有一往无前地战意。此外,赵构使用的枪术也不是陈广所授,而是林家枪、周侗传授于自己的枪术,还有太祖皇帝赵匡胤传下来的棍法。

  原本,赵构对于大宋皇族的武功一窍不通,就连赵匡胤举世无双的棍法、拳法都不知情,后来还是赵有恭传授于他。不消片刻,赵构便学会贯通,而且将棍法、枪术等糅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此次,与陈广比试便决定用自己的枪术,尚未出现在这个时代,独属于赵构的枪法。当武功达到一定境界时,便会自己创造新的招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融会贯通。

  枪术亦是如此,陈广便是在师承的基础上加以改变,形成自己的枪术。以赵构判断,就算是林家枪都不是他的对手,哪怕是岳飞的沥泉神枪的枪法都要逊色不少,算得上举世无双的枪法。

  陈广对自己的枪术充满自信,远比刀法更精湛,枪术本是家传,刀法却是后天所学,不能与之相提并论。但是,赵构使出的枪术后,陈广心中的坚定有些动摇了。

  “他使用的是何枪法?为何从未见过?”陈广低头沉思不语,皱着眉头,欣喜地想道:“如此一来更好,也让我亲自试试传闻中武功高强的郡王到底如何,要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那我真的放心了!”

  原本赵构不愿意与陈广动手,看见陈广眼中的战意与豪气,赵构想了想也就决定与之一战,不论胜负就当是一种考验。赵构眼中的挣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坚定果决。

  “终于像样了,这样才对!”陈广赞赏地打量着赵构,心知他决定了,也了却自己的心愿。

  于是,陈广与赵构二人比试正式开始。

  双方你来我往,谁也不让谁,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对方一举一动,任何一个破绽都不能放过。只要抓住机会,便会展开攻势,双方在攻守两方互相交换。

  陈广手握木杆,犹如长枪一样,凌厉无比,枪法如神,目光所过之处,长枪已然攻击过去;赵构严阵以待,目不转睛的注视着陈广的攻势,转瞬间立即防守,又从防守到进攻也不过是眨眼间。

  陈广避开赵构的攻击,转身使出一招‘反身梨花转’,只见身子陡然旋转一百八十度,左手握住枪杆,右手握着‘长枪’末端,猛地压低,忽而抬高,犹如梨花盛开一样,旋转的劲力卷起一阵‘呼呼声’。

  “好!”

  赵构真想拍手叫好,却知道此招不能小觑,不可掉以轻心,眼前的陈广乃是枪术宗师,无人能比,他使出的枪术滴水不漏,任何招式信手拈来,看似有招实际上没有任何招式。

  若非得到陈广的点拨,知己知彼,单以枪术而论,赵构自愧不如。现在,赵构知道陈广的招式底细,也就不再局限于招式,有模有样的学着,直接使用出来,没有任何犹豫。

  只见陈广使出的招式,犹如天罗地。虽然是正面袭来,可是此招退可守,进可攻,乃是攻守兼备的招式。若是他人还击,便可以抵挡住对方的攻势;若是他人想要以力量挑开,或是同样的招式,只怕也没有他熟练。

  纵然赵构内力深厚,就算是大宋也只有寥寥数人可以与他争锋。偏偏陈广使用的乃是练习数十年的枪术,而赵构真正练习枪术也不过是十年,哪里比得上陈广对枪法的控制度。

  赵构面色凝重的四下张望,板着脸,脑筋飞速旋转,猛地眼睛一亮。既然退无可退,也没有更好的招式攻击,唯有选择避开,经过赵构四处查看,唯有堵上一赌,再无其他方法避开此招。

  陈广来势汹汹地攻击,让赵构首次紧锁眉头,就连陈广都有些得意,此招乃是他的成名招式之一,当世之中唯有他一人做到。其他人知道招式,也没有办法控制好力量。

  陈广凭借炉火纯青地枪术,逼得赵构不得不赌一赌,富贵险中求,这是赵构一贯的作风。于是,陈广自认为此招可以击败赵构,殊不知赵构刹那间身影消失,在陈广目瞪口呆地目光中消失不见了,这让陈广很是惊讶,整个人都愣住了,还没有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却听闻身后有声音,凭借多年的直觉,那是危险的信号。

  于是,陈广立即闪身避开,转身望去却见赵构笑眯眯地看着自己,大吃一惊道:“你是如何做到的?”

  本来自&;#  

第三百五十九章 大宋第一枪

  “老师,你的招式虽然精妙,可惜还是百密一疏!”赵构狡黠地笑了笑,指了指陈广下盘。

  陈广微微一愣,连忙再施展一遍,确实发现此招攻击的乃是上三路,并非下三路;下三路的招式再枪杆末端,还未施展,此乃唯一的破绽。赵构便是抓住这一点,迅速的从他面前消失,转身出现在他身后,差点偷袭得手。

  “看样子,我还是小觑了你!”陈广微微一笑,道:“咱们还未分出胜负,接着再来!”

  “正合我意!”赵构提枪便刺了过去,趁着陈广还未做好准备。

  陈广破口大骂道:“你这小子,趁机偷袭,非君子所为!可恶至极,且吃我一招!”

  赵构不慌不忙地接下陈广的攻击,理直气壮地回答:“战场上不与你分什么君子小子,所谓上阵无父子,举手不饶人。老师,咱们虽是比武,也分高低,又从军过,岂能不知战争不论什么手段,只要取得胜利那便是最好的结果。”

  “战场上不谈过程,只谈结果;江湖有江湖的规矩,军中有军中的规矩,交锋却没有什么规矩,自古以来历史皆是胜利者书写,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此乃亘古不变的道理。”

  “……”

  陈广被赵构的话气得涨红着脸,却无可反驳,他性子耿直,又想起赵构文武兼备,以他武人与他斗嘴吃亏的是自己,干脆闭口不言,将所有的补分悉数倾注在手中的木杆上,犹如凌厉无比的银枪,狠厉且快速、准确。

  此外,陈广也清楚赵构所言不假,战争关乎着国家、百姓的生死存亡,个人荣辱得失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结果。哪怕过程不光明,谁还会说什么,战争只有胜利之分,没有君子、小人之分,唯有结果才是王道。

  成王败寇,历史由胜利者书写,是否真实却查无实据。陈广深深懂得其中道理,也吃过其中的亏,岂能不知赵构话中道理,让他哑口无言,愤怒的瞪大着眼睛略有深意地看着赵构。

  原本陈广还是担心赵构不懂其中道理,如今看来自己多虑了。虽然赵构只有少年年纪,却非常老成,不仅仅思想成熟,就连行事风格都非常老练,犹如历经风雨沧桑的人一样,这让陈广对他刮目相看。

  陈广与赵构二人再次展开新一轮的战斗,二人都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对方的一举一动,稍有动作便会引起新一轮的比试。二人你来我往,一来二去地,旗鼓相当。

  他们二人全身的血液都沸腾了,势均力敌的敌手还不容易遇见,岂能轻易错过,渐渐地他们二人便放开手脚,全力以赴的战斗。与此同时,赵构体内的战斗欲望也被陈广的战意吸引,内力情不自禁地涌了上来。

  半个时辰过去了,一个时辰过去了,二个时辰过去了,仍然酣畅淋漓地打斗着,不论枪法,只论胜负。二人将自己生平所学的枪术悉数用之,陈广一招打过来,赵构便来一招化解;接着,赵构一招攻去,陈广轻而易举的化解。

  陈广身体不适,全力以赴地迎战已经是超出身体的极限了,只是凭借他强大的战斗意志,就算是立即死去,此时此刻他也没有遗憾了。在临死前寻得一位旗鼓相当的敌手,那便是人生一大幸事。

  赵构在陈广的战意激发下,愈战愈勇;陈广脸色苍白,冷汗直流,赵构却是红光满面,愈战愈强。两相比较之下,陈广长时间的战斗,体力有些不支,赵构却是正当少年,又有内力调息,呼吸都没有乱,反而是更显精神奕奕。

  “看样子,我是真的老了!”

  陈广不得不承认自己来了,看见赵构红光满面的模样,而自己却是气喘吁吁,赵构气息平稳,他知道自己此战已经败了。不仅仅是体力,还有枪术招式,不过陈广并未真的放弃,要是放弃了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赵构与陈广比试过程中,看见陈广所学的枪术甚多且繁杂,而他总是能去繁从简,准确地使出招式,这份本领赵构不得不佩服。与此同时,陈广也被赵构使出的枪法震惊了,赵构所学破杂,却能相互贯通,已经完全融会贯通,化为自己的招式。

  “如果他将我的枪法融入其中,怕是放眼天下,再无任何人的枪法能与他比肩,当之无愧的大宋枪术第一!”

  陈广失神间,赵构瞅准此次机会,迅速的提起手中的‘长枪’,猛地从他双手中穿过,又迅速地用力,直接将陈广手中的兵器挑落在地上。赵构知道陈广力量惊人,故而没有任何保留,使出全力。

  陈广的兵器掉落才让他惊醒过来,想要再次攻上去却发现自己的武器已经挑落,而赵构的‘长枪’架在自己肩膀上,也就是说他败了,毫无悬念的败下阵来,而赵构却是得意洋洋地说道:“老师,你输了!”

  “哈哈!……”陈广微微一愣,仰天大笑,欣喜若狂,赞不绝口说道:“广平郡王不愧是传闻中的那样,武功高强,今日一见果然风采不减,甚至比传闻中更胜一筹。”

  “老师的枪术乃是当之无愧大宋第一,今日并非败在学生的枪法造诣上,而是另有他因,暂且不论!”

  赵构心知自己几斤几两,战胜陈广并非自鸣得意,而是认清了事情真相,要不是陈广身体不适,真的是全力一战,只怕孰胜孰负还未见分晓,而他现在之所以胜利也是得益于外在因素。

  “非也!……”陈广摇摇头,目不转睛的望着赵构,道:“你的年纪小我二十开外,当年的我在你这个时候还未有今日的境界,我年龄与战斗经验与你相比我优胜。”

  “恰逢其时,我的身体不适,虽然无法长时间坚持,不过也是倾尽全力,任何拿不下你,以此而论,我们条件算是相同,而我败了。至于是何原因,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败了。”

  “老师,事实上你的身体确实……”

  赵构急切的话还未说完,陈广便出声打断了,“如果是战场上,谁还会理你身体好与坏,要么胜利要么败了,败了的人只有两条选择:一是俘虏、投降,二是不忍受辱、自杀。”

  “现在你战胜了我便是胜了,我确实输了,没有任何借口!不过这样一来,我才开心。虽然你的年纪轻轻,却有高深的武功,此乃上天赐予给你的礼物,理应好好用之,以你的枪法而论,才是真正的‘大宋第一枪’。”

  “即使是辽国、金国,要是以枪法而论,你已经没有任何敌手了;‘大宋第一枪’实至名归也!”

  

第三百六十章 不辞而别

  陈广对赵构的枪法折服了,论枪术自问不弱于任何人,奈何赵构年纪轻轻,所学繁杂,身兼数种武功,自成一脉。虽然赵构并未完全依托内力,比拼的也是精湛且五花八门的枪术。但是,陈广猜到赵构必有余力。

  习武之人,愈战愈强者乃是传闻中所向睥睨的人物才有,如:前唐的李玄霸等,非人力而为。若是以武功而论,陈广自问不是对手,也想与之一较高低,此乃习武之人天性使然。

  赵构不知陈广的身份,就算是他本名高广,仍然没有联想到一些事情。不过,陈广自己清楚,在生平遇见的枪术高手中,以赵构最为精湛。不仅仅是招式精妙,更是天生神力,以他武将的臂力都无法撼动赵构,可见一斑。

  “老师谬赞了!”

  陈广称赞赵构,他深知自己的枪术还未达到大宋第一,并非谦逊,而是他自己就是这么想的,要是大宋枪术谁能称之为第一,唯有高宠使用的,就连岳飞等人都不是敌手。

  “年轻谦逊是好事,然而过于谦逊那便是自负了!”陈广微微一笑,道:“习武之人理应有自己的尊严,快意恩仇。虽说卫国你身在官场,又是大宋皇族之人,然而枪法造诣极高,远甚于太祖皇帝,超越先人。”

  赵构惊讶道:“老师,莫非你先祖与太祖皇帝认识?”

  “卫国,你是赵氏子孙,莫非你不知先祖的事迹?”陈广傻眼了,又见茫然不知地看着自己,道:“若是太祖皇帝知道,后世子孙有你这样的人物,想必含笑九泉了!”

  “大宋开国皇上赵匡胤,一身武功,尤其是拳法、棍术皆是当时一等高手,就连江湖中人都略有耳闻,建立大宋,结束纷乱的局面,不愧是一代明君,只是太祖皇帝的武功只传赵氏子孙,并不外传,故而江湖上只知其武功高明,却不知太祖枪法也是一流。”

  “我祖上与太祖皇帝有旧,陈年往事不提也罢了。当初,太祖皇上与祖上比试武功,对太祖皇上的武功还是知晓一些,而太祖皇上曾经扬言,后世子孙要有人枪法胜过,必定含笑九泉!”

  “竟然还有此事?”赵构愣了半晌,低头沉思:“太祖皇帝确实有武功,原本是征战沙场的大将,这话不假。只是堂兄传授武功时,曾经说过,六岁左右的赵氏子孙便要学习太祖留下来的武功,非嫡子不传,却不曾提及太祖也会枪法,这倒是首次听闻,下次回宫见父皇时再询问一下到底怎么回事。”

  陈广见赵构低头沉思不语,也没有出声打扰,只是耐着性子在旁边等候着赵构。直到赵构清醒过来,陈广才出声,“天色不早了,我们回去吧!”

  于是,赵构与陈广二人相伴而行,直接回到了院,又各自回房。

  “咳咳!……”陈广关上房门后,身子陡然一震,一阵剧烈咳嗽,连忙用手捂着胸口,一口黑色的鲜血猛地从口中喷出,嘴角残留着血渍,稍微擦拭了一下,喃喃道:“怕是时日无多了,是时候了!……”

  “广平郡王武功高深莫测,果然名不虚传!……武功、人皆是上等,又为国为民,要是日后荣登大宝,必是一代明君,怕是超越太祖皇帝,比肩秦皇汉武都有可能!……若是宠儿能够跟随在他身后,必定光耀门楣,定然大作为。”

  陈广暗暗地在心中计算着,他作为父亲的并没有留给儿子多少东西,哪怕是枪术、刀法都未曾全部传承下去。若不是身不由己,陈广定然亲自传授枪术,枪术才是自家的看家本领,务必学会。

  赵构答应了事情,陈广笃定不会食言而肥,以赵构的武功造诣根本不需要企图自己的家传枪术、刀法,故而陈广甚是放心。但是,陈广知道自己的身份以及事情,连累了自己的儿子日后的前程。

  因此,陈广决定为自己的儿子谋一份前程,那便是亲自写下遗嘱让赵构代为转交给自己的儿子。那一口黑色的淤血,乃是久病成疾,无药可医,命不久矣的前兆。

  陈广早些时日便发现身体异样,仍然不动声色;今日,陈广与赵构全力以赴的酣畅淋漓地大战一场,牵引出他体内的旧伤,隐患被引发犹如决了堤的洪水一样,迅速的侵蚀着陈广的身体,让他痛苦不堪。

  为了自己的儿子,陈广强撑着身体不适,点上火烛,又拿起毛笔、宣纸,直接写上了两封信,一封是交给儿子的,另外一封便是留给赵构。当停下笔的那一刻,陈广身子再也撑不住了,直接倒了下去,口吐鲜血,面色苍白无力。

  陈广紧锁眉头,将信放好,然后便简单地收拾一下,拖着疲惫的身子,关上门,趁着漆黑的夜色,悄无声息地离去了。

  与此同时,赵构却没有立即入睡,而是关上门见陈广回去了,便又打开房门,偷偷地溜了出去。

  “少主,您急忙召见有何事吩咐?”

  王管家原本就在相州府,并未回到京师,就是为了以防万一,与赵构联络的。赵构日前便传令让他今晚相约在院东侧的后山树林中见面,说是有事吩咐。于是,王管家才马不停蹄的立即赶来。

  赵构见王管家风尘仆仆的赶来,额头布满汗水,气喘吁吁地模样,歉意地说道:“王管家,劳累了!”

  “此乃属下分内之事,劳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