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是没义气!……”赵有恭怒气冲冲的望着赵构离去的背影,哭笑不得地看着身边的两人,要不是这两人是自己父亲派来,只怕这一刻杀了他们的心都有了。
赵构溜之大吉,不管不顾赵有恭,暗暗地想道:“此时不走更待何时,好不容易摆脱父皇派来的侍卫,要是跟他在一起,只怕没什么区别,正好也想看看这灯会到底如何。”
于是,赵构与赵有恭兵分两路,赵构无人看管,轻松惬意。与之相反的是赵有恭,他是如坐针毡,要是没有认真便会被身旁的两大侍卫默默地记着,一言一行犹如在他人的眼皮底下行事,这让他非常的不舒服,却又不好说什么。
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是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争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赵构举头仰望着星空,不由得感叹一声:“脉脉相对,迢迢相会,金风玉露情珍贵;渺渺银河,恋恋鹊桥,两情长久青山翠;纤纤素手,盈盈柔情,佳期如梦今又醉。”
没有赵有恭,也没有其他人跟随,赵构就像是脱了缰绳的风筝,随处走动。他才不会认认真真地看女子,看看有没有中意的,这不是他应该做的事情,故而他之前所言也不过是应付赵佶、韦氏的,就连借口赵构都想好了,所以心无旁骛的认真游玩。
汴京城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熙熙攘攘地行人,清一色的年轻貌美的女子,还有刚刚成婚不久的娘子,以及尚未婚娶的男子,就连娶妻的男子也来凑凑热闹,让窄小的街道变得更加拥挤,却没有半点抱怨,反而兴致勃勃。
刚刚成婚不久的妇人尚未有孕,故而昨日便沐浴更衣祈求早生贵子;未曾婚配的女子则是祈福早日遇到如意郎君。今天便是七夕佳节,众多未曾婚配的女子都盛装打扮,参加这次盛会,众人都梦寐以求的想要遇到一位中意的夫君。
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小贩做的牛郎织女的泥人,就连灯笼上都贴着牛郎织女的纸张,还有卖糖葫芦、胭脂等物,最多的便是花灯,形状千奇百怪,唯一不变的便是依照生活中常见之物制成,如:西瓜、莲花、葫芦等形状。
花灯原本是悼念亲人祭奠之用,不过在今日放的花灯乃是为了牛郎织女早日相见,带着浓浓的祝福之情,还有绵绵的情意。无论是大家闺秀,还是名门望族的女子,或是平民百姓之女都会买一盏花灯放在护城河中,任由流水而去。
女子放河灯是为了祈求如意郎君,男子放河灯是为了觅得妻子,赵构走到小贩面前,驻足停留片刻,小贩便吆喝赵构买一盏,祝他早日觅得意中人。赵构哭笑不得的买了一盏,花了比平时多了一倍的价钱,喃喃道:“不愧是生意人,果然精明!”
赵构拿着花灯一时间愣在那里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他从未参与这样的活动,也不知道该如何,总不能将好好地花灯弃之一旁,或是随意丢弃,此乃有失礼仪,眼前的情况又不允许,无奈的苦笑一声:“真是自讨没趣!”
“兄台,你不知道放花灯的路?”一位面冠如玉的男子,微笑的看着愣在原地的赵构,出声说道:“正好在下也去放花灯,不如兄台与我同行可好?”
赵构无奈的点点头,那人又接着问道:“看兄弟年纪不小,又器宇不凡,不知何故为何尚未娶妻?”
“……”赵构无话可说,只得沉默,那人也不介意,又自顾自的说道:“我因家境贫寒,母亲催的紧,又恐伤了母亲的心,只得前来觅得一位意中人,以我这样的身份也只有如此方能娶妻!”
赵构好奇地问道:“娶妻与富贵贫贱有关?”
“当然有关!”那人见赵构回话了,顿时来了精神,郑重其事的说道:“若是家境尚可,焉能不曾婚娶,就算未成家,家中自小定了亲事也是一样;家境贫寒之人岂有如此福气,焉有女子看中!”
“言之有理!”赵构想起了后世亦是如此,不由得赞同的点点头。
“敢问兄台名讳?”
“赵卫国!”
“忠君爱国,果然好名字!”那人情不自禁地说道,“在下杨政!”
赵构喃喃自语:“杨政?”
赵构用的是化名,并未使用真名。本姓不便,将构改为‘卫国’,其意便是‘保家卫国’。杨政道出自己的名讳,赵构听上去有些熟悉却又想不起在哪里听过,在杨政看来认为赵构有些好奇。
杨政尴尬地说道:“赵兄见笑了!杨某本名直夫,只是这名字觉得有些不好,自幼喜好读书,偏偏自幼习武,最后一气之下改为杨政,还望赵兄见谅!”
赵构心知杨政误会了,不过他也没有解释,只是淡然一笑,只觉此人虽是习武之人却又知书达礼,不像是那种江湖莽夫或是嗜武成痴之人,又听闻他的名字来历不由得会心一笑,思忖道:“此人性子倒是耿直憨厚!”
第三百二十四章 劝说从军
“赵兄,不知你文采如何?”杨政憨厚地说道,“若是赵兄不介意,不妨代我提首诗在上面!”
“这是为何?”赵构一愣,好奇的看着杨政。
杨政回道:“母亲说过,要想心想事成,便在花灯上题写一首诗句,寄托自己的心意。母亲期望我早日成家,我也答应母亲如此做,只是我不懂文墨,就连名字也勉强写出来,故而赵兄要是不介意的话……”
赵构掷地有声地说道:“这有何难,赵某立即给你题上便是!”
“多谢!”
杨政道谢一声,便向路边的摊贩要来宣纸、毛笔,还有浆糊;赵构见他如此认真,也不好拒绝,提笔便写道:“寂寞低容入旧机,歇著金梭思往夕。人间不见因谁知,万家闺艳求此时。”
杨政大字不识几个,仍然看出赵构飘逸的书法,苍劲有力地字,忍不住赞叹一声:“好字!”
赵构诧异道:“杨兄识得?”
“不识得!”杨政毫不犹豫地回答,讪然一笑道:“文字不识得,不过字体飘逸、苍劲有力,必是佳品之作。”
赵构付之一笑,这首诗不是他自己所作,只不过是用来应急罢了。杨政见赵构自己不题诗,关心的询问一下,赵构也没有隐瞒,只说自己前来并非是遇见意中人,只是游玩见识一下京城的繁华。
杨政听闻后没有再问,也没有强求赵构,自顾自地将字条贴好,然后又拉着赵构来到护城河旁,四处皆是熙熙攘攘的男女,众人手中捧着一盏花灯放在河流中,任由河水流淌。
杨政、赵构二人好不容易挤了过去,还未等赵构反应过来,杨政便拉着他将手中的花灯放在河中,赵构哭笑不得地看着他,杨政根本没有注意,只是默默地祈求遇见自己意中人。
“来了!来了!……”
不知何人大声呼喊起来,赵构猛地抬起头只见河岸另一侧清一色衣着靓丽的美丽女人,每个人都盛装打扮过,比平时更加美丽。赵构感觉到自己身体被人退了一下,接着硬生生的挤在护城河边缘,与河水仅仅相隔几公分。
赵构哭笑不得看着这群激情高昂的青年才俊,哪怕是风度翩翩的公子也失了分寸,直接穿梭在人群中,不停地向前拥挤。至于身边的杨政,赵构与他相距数米之远。
直到此时,赵构才知道这些人为何早早地站在河岸边,只是为了一睹佳人风采。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此乃千古不变的道理。赵构也是无奈的被众人挤了过去,只是他悄然地退了出去。
杨政激动不已,他从未瞧见过如此美丽的女子,一时忽略了赵构,待他转身以为赵构在身边时,他已经不见踪影了。于是,杨政狠狠地看了一眼莺莺燕燕的女子,四处寻找赵构。
他也不知道为何如此做,直觉告诉他,赵构不简单。赵构本想转身离去,听闻后方有人呼喊自己,转身一看,不是杨政是何人,微微一愣,笑道:“杨兄不去欣赏了?”
杨政尴尬地说道:“不看了,就算是看了也不见得拥有,那些人岂是我能想的!”
赵构笑而不语,眯着眼睛直愣愣的看着杨政,笑道:“杨兄,你还是继续觅得意中人,赵某要四处逛一下,长长见识。若是有缘势必会再见,不知杨兄是否想过从军?”
“从军?”杨政一愣,苦涩的说道:“实不相瞒,我自幼便有此想法,只是家中有老母亲安在,不敢轻易从军。若不是为了参军,我亦不会自幼习武,未曾习文,只因家境贫寒,母亲只有我一人在膝下,要是我也走了,出了什么事情,只怕抱憾终身!”
“赵兄提及入伍之事,莫不是你已从军?”
赵构见杨政惊讶的模样,付之一笑道:“杨兄多想了,赵某并未入伍,却又这样的打算。在下看杨兄身怀武功,要是无法报效大宋乃是大大的损失,以你的武艺唯有从军会有大成就,只是你的文墨怕是有些影响。”
“若想做先锋,身先士卒便可;若想做将军,不仅仅拥有过人的胆识,还需要卓越的目光以及谋略才行。眼下大宋正被辽国、金国等虎视眈眈,身为七尺男儿,又身怀武艺,何不投身于军队,报效国家!”
“正如杨兄所言,以你现在的本事不过是先锋,要想成为独当一面的将军还需要谋略,势必需要读书。既然杨兄母亲尚在人世,百善孝为先,理应尽孝道,何不趁这段时间好好地读书习字,也为日后成为将军。”
“这个赵卫国到底是什么人?”
赵构字字珠玑,杨政听得沉默不语,他不曾习文只学武便是为了参军,赵构的一番话彻底的打动他。只是家中贫寒,莫不是读书习字,只怕养活自己都困难,必须外出做工才能保证家中开支。
虽然杨政提及来此是为了有一门亲事,好安抚母亲的心,只是他言语之间透露出的无奈出卖了自己。赵构便猜到杨政不是真心前来,他的心早就奔向军中,只是碍于家中尚有母亲,不得不退而求次。
杨政内心十分挣扎,他难以想象要是自己真的一走了之,只怕寒了母亲的心,可他却一心从军,这本来就与母亲的意愿有些相悖。赵构见杨政有些心动了,再次鼓动道:“若是杨兄担心家中母亲反对,只需如实道出心中所想,想必会理解,那时便没有后顾之忧!此外,赵某愿意出两百两,赌你势必成气候!”
“若是拿着这两百两不去做,岂不是赔了?”
杨政震惊了,赵构随口道出两百两,这是他这么大都未曾见过的数目,要是有了这笔银两,不仅仅毫无后顾之忧,自己也可以放手一搏,只是他还是难以相信,仅仅相见不到半个时辰便出手阔卓,还如此相信自己,士为知己者死,他的心动了。
赵构见杨政说出这样的话,心里更加笃定了,大笑道:“不妨事,区区两百两而已,无伤大雅!若是你敢拼,我便敢赌这一次,再说要是我想找你,只怕天涯海角都难逃!”
杨政沉思许久,铿锵有力地回道:“我答应!”
“好!此乃君子协定,望你日后不要让我失望便是!”赵构赞赏地点点头,随手掏出两百两银票直接交给了杨政,眼睛都不眨一下。
杨政恭敬地接下两百两,有了这笔银两,要去做自己的事情才是真的没有后顾之忧,自己的母亲必定能够安享晚年,足够了。但是,杨政并没有将拿着银票便离开了,而是找到摊贩写了字据,化了押,写上自己的名字。
赵构收下这张字据,然后杨政躬身作揖,兴冲冲地转身离去了。赵构也没有阻拦,微笑的目送着杨政转身离去,喃喃自语:“若你不是杨政,赔了只认自己倒霉;若你是杨政,必定不会赔,相信不久之后还会再见的!那时候让我见识一下今日相助是否有成效!”
第三百二十五章 吃出‘祸事’(一)
赵构如此做,实则是想起杨政此人到底是谁!若是他没记错的话,杨政乃是大宋将军,他的功绩足以与吴璘相提并论,后来比之更厉害!此外,杨政没有任何背景,得以重视完全依靠自己卓越军事才能。
虽然赵构不能肯定此杨政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将领,不过两百两要是换来一位冲锋陷阵,骁勇善战的将军也不是坏事,哪怕不是也没什么关系,就当是救人于水火之中。
或许是相同的命运,恰逢相遇,那便顺水推舟做个人情。至于最后的结果,赵构已经不在乎了。他的心再次被繁荣的大街吸引,全神贯注地漫步在人群中,看着众人满面春风,赵构情不自禁地笑了。
“若是大宋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一切足矣!”
赵构独自一人漫步在人群中,听着摊贩的吆喝声,还有摆摊算命之人。若是后世的他势必不会相信算命先生,一切子虚乌有,再世为人相信了因果轮回之说,尤其是亲眼见到陈抟老祖,犹如神仙一般的人物,让他不得不信。
不过,赵构并未上前算命,只是怔怔不语,随后转身离开了。那名算命先生眼看生意上门,如何轻易放过,立即上前,恭维道:“这位兄台稍等片刻,足下见你面相非富即贵,愿意免费为你算一下前程、姻缘!”
赵构婉言拒绝,笑道:“是祸不是福,是祸躲不过!福祸相依,就算知道了自己命数又无法改变,还不如不知。本来无事,若是知道了,岂不是庸人自扰,不算也罢!”
算命先生被赵构说得哑口无言,干脆闭口不言了。赵构继续说道:“在下有一事相询,不知先生可否答之?”
“若是在下知道,定然解惑!”
“请问先生,你是否为自己算过命?”赵构反问道,“算命之人不可为自己算命,此乃规矩不知是真是假?”
算命先生郑重的点点头,道:“算命之人不可算自己,此乃规矩,百年来自古相传,无人敢破。算命之人本来就是窃取天机,要是算自己便会遭受天谴,无人敢破此例!”
赵构道谢了一声,便给了一两银子然后转身离去了。算命先生看着手中的一两银子,忙不迭地追上去,认真地说道:“无功不受禄,这赏钱在下不能要,请收回!”
“为何?”赵构微微一愣,诧异的问道。
算命先生回道:“我是吃这碗饭的人,也想有人多给赏钱,只是没有任何贡献便收取银两,非在下意愿。”
“既然如此,那便算一卦!”赵构没想到眼前的算命先生不像是江湖骗子,到处招摇撞骗,还有职业道德,想了想便说道:“要不你就算算我今晚是否遇到意中人如何?”
算命先生赞同的点点头,认真的打量起赵构的面容,上前恭喜道:“阁下眉宇间散着春意,红鸾星动,必有惊喜。可是,阁下的眉宇间又有一些惆怅,只怕遇到的人会与你有些纠缠不清,哪怕你不愿意,只怕有些事情也由不得你了。若是没有猜错的话,今晚子时前必定佳偶天成!”
赵构笑而不语,算命之言不可尽信,也不可不信,信则有不信则无,一切全凭缘分。即使今夜是七夕佳节,多少青年才俊想要遇见自己的意中人,偏偏赵构不想也不愿,只是他没有点明。
算命先生见他笑而不语,接着说道:“公子面冠如玉,器宇轩昂,眉宇间的英气只怕世间少有,胸有大志却又无处施展,急不可耐也。若是在下没有看错,公子日后的成就定然不可限量。”
“虽说今日相遇此乃缘分,公子将信将疑,不过在下之言句句肺腑之言,绝不妄言。若是公子,待子时过去便见分晓。此外,在下奉送一句话公子听听便是:‘相貌端正前缘,早年衣禄自安然。贵人接引鸿运路,夫妇团圆过百年!’”
“承你吉言!”赵构谢道,然后转身离去了。
算命先生抬起头想要再说两句,便看见赵构已经转身离去了,目不转睛地凝望着赵构的背影,嘴角微微上扬,会心一笑,喃喃自语:“此子必是大富大贵之命,只怕未来会是……”
“算命的,且来与我算上一算!”
算命先生见有客前来,立即躬身上前欢迎,直接将手中的银子放进口袋,笑脸盈盈地大声回道:“来了!来了!……”
赵构钻进人群中,继续他的闲逛之旅,期间也不再与人交流,更不想多说什么,满脸的笑容犹如孩童一样,时不时的兜兜转转,很快便转完了整个大街,本想转身回府,却听到有人叫喊声,不禁心生好奇,前往一看。
“相信诸位公子、小姐都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没错,那便是一年一度的七夕佳节,亦是风度翩翩的公子、美丽动人的小姐与意中人相遇的日子,更是每年都会举办的‘乞巧’大赛。”
一位年纪稍长的长者,穿着一身红衣,笑容满面的介绍道:“无论你是千里迢迢的客人,还是汴京人氏,只要你未曾婚配皆可参加此次大赛。此次的‘乞巧’与往年有些不同,不再是妇人或好友相聚一起,而是公开进行。”
“如何公开法?”下方人群传来询问声。
那人笑道:“那便是吃东西,相信没有谁不会吧!”
“吃,当然会,可有鱼有肉有酒?”
当众人听闻有人毫不犹豫的声音时,不禁哄堂大笑:“哈哈!……”
“笑什么?有酒有肉才是人生快事!”
“呵呵!……这位公子说的倒是实在!”那人听闻后也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接着说道:“不过没有这些,倒是有各式各样的点心等候大家,不过有没有运气吃中大奖那就另当别论了。”
赵构才不管什么奖励,听闻有吃的,眼睛立即亮了起来;独自一人逛了许久还真有些饿了,又眼巴巴的看着端上的格式糕点,口水差点流了出来。不仅仅他如此模样,更有人迫不及待地上前冲了过去,被人阻挡才作罢。
“现在时辰未到,大家稍等片刻便是!”那人见效果已经达到了,他也笑了,嘴角微微上扬,看着众人跃跃欲试的模样,眼神里透露出一股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激动,思忖道:“终于盼到了今天,要是老爷知道的话势必高兴不已!”
第三百二十六章 吃出‘祸事’(二)
“小姐,按照您的吩咐已经安排妥当了,是否进行‘乞巧’大赛?”那人走到屏风后面,对着一位貌美如花的女子恭恭敬敬地请命。听他的语气便知道,此人乃是他的主子。
那女子生的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眉清目秀,细细的柳叶眉,恰到好处的淡妆,让她看上去更加清秀可人。她悄悄地从屏风看了过去,清一色的男子容貌各异,却没有一人让她看上的,只是碍于父亲的颜面,被你无奈只能听天由命。
“管家,开始吧!”
纵然迫不得已也不得不答允,听闻齐声便知道她家教甚好,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也算是奇女子。只是婚姻大事从不是自己做主,要不是母亲死的早,没有留下其他兄弟,而她又是长女,下面只有两个妹妹,而她也到了出阁年纪,已有十五岁,比之赵构要大上一岁。
自古以来,女大不中留,尤其是十五岁在大宋还未找到婆家,这让他的父亲操碎了心,而她又是父亲的掌上明珠,知书达礼乃是大家闺秀。此女乃是开封府阳武县仪曹邢焕之女——邢秉懿。
邢焕只觉自己一生都在官场,对于女儿的照顾有些疏忽,尤其邢秉懿是长女,更是没有得到多少父母的爱,自幼就被邢焕教育,诗书礼仪等样样精通。为了女儿的终身幸福,邢焕本想在开封府找一个门当户对的人家嫁了,可她不愿意。
万般无奈之下,邢焕便由着她去做了,时间愈来愈久,眼看就要年满十六岁了,而她的女儿却从未有人上门提亲,这让他这个做父亲的急在心里,最后逼迫邢秉懿十六岁之前必须嫁出去。
邢秉懿也是倔脾气,她答允父亲,不过却是在七夕节利用‘乞巧’大赛的名头为自己挑选夫君。在众多的糕点中有一块糕点是她亲自做的,上面有她的生辰八字,还有红枣,意思便是‘早生贵子’。
不论是谁,只要吃到了便要嫁给他,这是邢秉懿自己的选择,邢焕本来反对,不过听到邢秉懿说道:“父亲,七夕佳节本是情侣之日,孩儿只想在这一日遇见自己的如意郎君,只要吃中女儿亲手做的糕点,那便是缘分,千里姻缘一线牵,女儿相信上天不会亏待我!”
邢焕反对之声也就作罢了,任由邢秉懿如此做。此外,邢焕考虑到女儿的幸福,他没有特地说是为女儿相亲,而是用‘乞巧’大赛,就算是吃到了,只要看不上也就不会嫁给他了,这样不仅仅保住女儿名声,也保住自己的名声。
管家听闻邢秉懿的回答,躬身告退,然后再次走到人前,再次露出笑容,笑脸盈盈的望着众人。随着他的声音落下,众人立即一拥而上,上来的糕点立即被人抢着吃。
此外,不允许有任何剩下,只要吃了一口,不论好吃与否,都必须吃完,这也是一种规矩,相当于一种祝福。若是吃了一口便丢掉,不仅仅是对女子的侮辱,也是一种走咒骂,故而只要开吃了就不允许丢掉,必须吃干净才行。
赵构见人涌了上去,他没有立即上前,看着众人狼吞虎咽的模样,哭笑不得说道:“就算想吃,也不用如此吃,难道不知道吃得太快不容易消化,要是不慎只怕更加麻烦!”
众人踊跃参与,不消片刻上千份的糕点被人一扫而空。但是,一些超过二十岁以上的男子也被阻挡在外,嘈杂的声音根本听不见,众人的目光都被眼前糕点吸引,也没有心思顾及其他人。
赵构不急不慌的向前走着,他穿着朴素,又面露笑容,众人也没有在意,不知不觉间他已经到了最前面。不是他不愿意留在后面,而是没有位置了,只得上前才有空地方。
看着眼前各式各样的糕点,赵构也忍不住吃了起来。或许是命中注定的缘分,当赵构从人群中走出来后,邢秉懿一眼便看中了赵构,尤其是他身上洒脱不羁更是深深地吸引她。
管家悄悄地观察着自己大小姐的动静,见她眼神一直望着赵构,不禁上下打量起赵构来。朴素的衣裳一看便知身家贫寒,只是赵构眉宇间的英气如何掩饰都隐藏不了的,故而管家也忍不住赞赏地点点头,默默地想道:“大小姐的目光果然不一般,此子定然有些本事。”
于是,管家吩咐身边的下人让他尽快回府回禀老爷,自己的小姐相中了一位公子。当下人匆匆忙忙赶回来时,邢焕早已坐立不安了,一见自己府中下人回来,立即上前询问道:“小姐有没有相中?”
“回禀老爷,大小姐相中了!……”
“既然相中了,为何你要回来,还不快快让那人过来啊!”邢焕心急如焚地说道。
“回禀老爷,管家让小人前来便是告诉老爷一声,让您立即过去一趟,好把把关。若是那位公子没有吃到,就算小姐看上了也不见得会嫁,唯有老爷亲临才好说服小姐。”
邢焕无奈的说道:“早让这个丫头不要做这样的事情,唉,要是被其他吃到了,该如何收场。若不是我早就想好了,只怕真的难以收场了。我让你们将小姐亲手做的糕点收起来了,你们有没有做?”
“回禀老爷,小人……”
那人支支吾吾的模样,邢焕心里咯噔一下,他猜到十有**是自己吩咐的事情被邢秉懿发现了,最后弄巧成拙。顿时,邢焕明白管家为何让自己前去了,只怕是让自己善后,心里一阵愤怒,也来不及多想,拔腿便跑了出去。
赵构不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被人监视着,他现在完全被眼前的美食吸引住目光,尤其是尝到美味后,便觉得好吃。人数渐渐地少了许多,只因之前他们没有控制住,抵挡不了美食的诱惑,愣是吃了太多,后面的糕点更是美味,可他们无福消受,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其他人吃。
赵构一眼望去都是糕点,形状各异,其中有一块却是独具匠心,这让他有些好奇起来,便直接了当的走了过去,拿起这块糕点,只见上面写着‘千里姻缘一线牵’的字样。
“现在的人居然还懂得浪漫?”
赵构看着手中心形的糕点,心里一惊,咬了一口只觉一股花香扑鼻而来,也不管其他便再次咬了一口,吃出了一颗红枣,只觉得味道不错多嚼了几口,再次咬了一口却是一张纸,皱着眉头,暗想道:“这是什么东西?”
第三百二十七章 我姐姐喜欢你哦!
赵构摊开纸条看着上面写得密密麻麻的字迹,认真看了一遍后,心里一紧,便明白了这是生辰八字,看样子还是女子的,定然不会是男子的,四处张望了一眼,见四下无人想也没想直接溜之大吉。
“公子哪里去?”管家笑眯眯地看着赵构,生怕他立即转身离去似的,愣是挡住他的去路,不仅如此还有几名家丁也全部挡住他的路,这让他去也不是,留也不是。
赵构讪然一笑道:“时候不早了,是该回去了!”
管家心知赵构是想溜之大吉,这点眼力还是有的。自从邢秉懿看上赵构那一刻起,其他人直接被忽视了,眼中全部盯着赵构,虎视眈眈的目光看着赵构浑身一颤,上下打量起赵构,这让他如坐针毡。
赵构吃到了自家小姐写的生辰八字,那也是天意,冥冥之中注定的,就算赵构想溜走也无可奈何。只因他之前做的一切全部都被他们看见了,又见他脸色苍白,想要溜之大吉,立即出现在他面前挡住去路,好不容易相中姑爷如何让他跑了。
“公子,时候尚早,也不必急于一时!”管家置若罔闻,自顾自地说道:“公子之前吃了太多的糕点,不如转到后堂坐下来歇息片刻,品尝一下茶水再回去不迟,你看如何?”
“这……好吧!”赵构本想拒绝,看到管家等人硬生生地挡住自己去路,不容自己拒绝的架势,拒绝的话也被他咽了回去,最后迫不得已之下只得答允下来,心里苦笑不已,“这下吃出祸事来了!”
赵构吃到生辰八字便猜到此次的大赛不过是噱头,真正目的还是用来选择夫婿,听天由命。偏偏自己运气太好了,直接中了头奖,看这个架势还不能拒绝,这让赵构哭笑不得。
“运气真是太好了,要是买彩票的话定然中头奖!”赵构抱怨一声,还是无可奈何地走了出去。
当赵构走到后堂便瞧见一位温柔贤淑的女子,羞涩地低下头,目光偷偷地瞄了自己好几眼,那女子看上去给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