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青坦然处之,道:“王爷,妾身的身体已经不重要了。今生遇到王爷您,有您的照顾与陪伴,我亦无怨无悔,再无遗憾了。即便不在了,只要王爷记得妾身,我一直都活在您的心中。”

  “若是到死都未能为王爷生下孩子,就算活得再久,妾身的心中始终有一个遗憾。如果上天注定我命中有此劫,我亦无怨无悔。即使妾身不在了,至少有孩子在王爷身边,王爷也不会孤单!”

  赵似还想说什么,看见宋青坚定的眼神,他的心软了。既然宋青愿意这样做,那他还能说什么呢!于是,赵似便不再反对了,可他的心中还是有些担心,以防预言成真。

  时间转瞬即逝,距离宋青临盆之期不远了。宋青怀孕这段时间,赵似照顾的无微不至,而她的身体不像是有任何危险,面色红润有光泽,这让赵似稍稍放下心中的担忧。

  与此同时,韦氏也被宋徽宗悄然安排住进了王府。但是,这一切韦氏也不知情,她以为是赵似的主意,完全没想到是赵佶的授命。如果没有赵佶的同意,身为后宫妃子岂能轻易出宫。

  当宋青见到久违相见的韦氏后,双眼通红,十分激动,韦氏也是如此。她们二人相隔数年再次相见,物是人非,韦氏在宫中依然受到冷落,宋青则成为赵似的王妃,被他呵护备至。

  宋青将自己这些年的事情全部说出来,韦氏听闻后再次泪流满面,她的心中又惊又喜。自从二人不再相见,韦氏对宋青的情况一点都不知道,也不知道自己差点与宋青阴阳相隔,而听到赵似为了她遍寻名医,这份深情深深地出动了她,觉得赵似是值得托付终身的好男儿,为自己的妹妹感到开心。

  只是听闻宋青临产之时便是魂归地府之期,这让韦氏有些担心,宋青将原因悉数告之,韦氏也能理解了。赵似知道宋青与韦氏有很多话要说,便悄然退出,将时间完全留给她们二人。

  韦氏为了不让宋青担心,故意说出皇上对自己很好的事情,不过宋青看到韦氏满脸愁容,心里便猜到答案,不过她没有点破。并且,宋青还劝说韦氏,说皇上不像看上去的那样,也是痴情之人。

  或许是宋青见到韦氏太激动了,当天晚上韦氏准备离去时,宋青居然要生产了。于是乎,整个王府手忙脚乱,要不是韦氏撑着,只怕赵似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做,最后稳婆请来了,正式迎接新生命。

  韦氏在房间帮忙,赵似等人在门外候着,可是房间传来的嘶吼声,让赵似坐立不安。接着,房间传来稳婆的惊呼声:“不好了,王妃难产,快点准备!……”这让赵似更加急躁,差点冲进去,要不是王府护卫等人都有些武功,只怕真的拦不住。

  “哇哇!……”直到房间传来婴儿哇哇大哭声,赵似等人才放松下来,又再次传来稳婆的声音:“血……血崩……”

  房间里的人都愣住了,韦氏泪流满面的看着面色苍白的宋青,急急地呼喊她的名字,可是宋青难以承受下去。接着,赵似再也忍耐不了,直接冲了进来,看着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宋青,赵似哭了。

  宋青听见赵似的声音,艰难地张开眼睛,她好累,真的好累,好想睡下去,只是她不舍得赵似,也不舍得孩子,有气无力地喃喃道:“王……王爷,咱们的孩子……您来看看……”

  韦氏将尚在襁褓的孩子递给了赵似,然后赵似抱着孩子走到了床边,双眼垂泪,颤抖地呼喊:“青儿,你醒醒,看看咱们的儿子!你醒醒啊!……”

  宋青幸福的笑了,萎靡的眼神一下子冒出亮光,喃喃道:“王爷,这便是我们的孩子……若是妾身不在身边,有孩子在,看见他就像是看见我一样!……王爷……青儿舍不得……你……”

  “青儿,不要离开我,不要离开我!……”宋青缓缓地抚摸着赵似的脸庞,眼睛悄悄地闭上了,双手也垂了下来,再也没有抬起来,赵似泣不成声的呼喊着,无论他呼喊多久,宋青再也没有醒不过来。

  “妹妹!……”韦氏泣不成声,自小相依的二人,又一同入宫,多年不见再次相见不到数日,便是阴阳永隔,这让韦氏备受打击,直接晕了过去,她真心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

  众人齐齐跪在地上,宋青为人和蔼,又没有王妃架子,王府上下对她甚至敬重;宋青逝去了,可众人惦记着她的好,而且宋青又是王妃,身份尊贵,故而众人必须跪地,痛哭流涕,他们也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现实,却又不得不接受。

  

第三百二十章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赵似说到伤心处,双眼已然湿润,泪水悄悄地滑落,无声的哭泣。自从宋青死后,赵似从未在人前提及她的事情,就连赵佶都默契十足的不愿意提起,只因赵似到现在都未曾忘记宋青,用情至深可想而知了。

  此时,赵似脑海中浮现的皆是宋青那充满爱意且幸福的笑容,无论多么疲惫只要看见宋青,精神奕奕。赵似对宋青的深情,赵有恭心知肚明。在年幼无知时,赵有恭曾经问过母亲的事情,赵似哀伤的眼神至今留在赵有恭心中,久久不曾忘怀。

  于是,整个王府上下对宋青的事情闭嘴不说,哪怕赵有恭是王子依然无从知道有关母亲的事情。此外,宋青死后,赵似便遣散了丫鬟,让她们带着足够的盘缠回乡,自此以后王府中再无女子。

  宋青死后,赵似意志消沉,每日喝得酩酊大醉,哪怕赵有恭哭泣都不曾理会,最后还是赵佶深夜出宫前来训斥赵似,才让他将自己的思念埋藏在心中,再次展现在人眼前的便是那个器宇轩昂,顶天立地的赵似。

  “十三弟,你的志气呢?”赵佶恨铁不成钢地破口大骂道,“王妃之死,谁也不愿意,可她留下了子嗣,难道你忘记她临死前对你说的话吗?以朕看来,王妃是幸福的,她的心愿已了,走得安详,没有任何的痛楚!”

  “你现在看看自己是什么样子?你还是那个顶天立地的蔡王吗?还是那个我认识的十三弟吗?终日借酒浇愁,难道你不知道这样做恭儿该怎么办?难道你想让他自小孤苦无依吗?”

  “母亲不在了,若是你这个父亲的也不在了,意志消沉,如何教导恭儿长大成人?如果你真的不在乎了,恭儿就跟随朕入宫,直接封为皇子,由朕代为照顾,可是朕并未如此做,不想你将来百年归来后无脸面见泉下有知的弟妹。”

  “你这样整日消沉,还是她深爱的那个赵似吗?你想让她泉下有知,日后有面目见她的话,那就给我好好的振作起来,不要忘记了她希望你好好照顾恭儿,要是有任何闪失,你该如何交代?朕言尽于此,你好自为之!”

  赵佶转身离开了,赵似也不是真的醉了,而是不愿意承认,看着皇兄离去的背影,赵似的泪水流了下来,他不知道自己流了多少次,只是这两年的泪水比他二十多年的还要多。

  赵似悄无声息地走到赵有恭的厢房,看着熟睡中的孩子,仿佛下定决心似的,什么都没说便转身离去了。

  次日,赵似很早便醒了,直接前往皇宫参加朝会,众人都愣住了,许久未曾上朝的赵似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更显得成熟许多,再也不像之前那样喜怒于色,完全内敛起来;原本蔡王的赵似因屡次立功,赵佶便改封为楚王!

  “父皇,母亲一直都不知道您做的事情吗?”赵构疑惑不解地看着赵佶,“这到底是为什么?”

  赵佶叹息一声:“你母亲的性格不像表面上平静如水,真的认准的事情就会坚定不移的做下去。这些年因为你的事情,她与我相敬如宾,或是说从开始都是如此,只是更加冷淡了!”

  “当年,你决定弃文从武悄然出宫,为了他人怀疑,也是为了安抚你母亲的心,朕便传旨封了这处宫苑,不允许任何人走近,而你的母亲却三翻四次的前来探望,要不是你十三叔发现,及时阻拦,只怕你母亲真的敢闯进来。”

  “只是你十三叔不能露面,有些事情只能惊动侍卫,你母亲见守卫森严便不再偷偷地前来,而她却不愿意在我面前软声细语的低下头。之后的事情你应该知道了吧,也就是你母亲病重时,你王叔恰好前去观察,碰巧发现及时,只怕有些事情真的无可挽回,要不是这样我才透露一些消息,让她安心了,不然她根本就不愿意见朕。”

  赵佶无奈的叹息一声,韦氏的脾性着实让他受不了,只是她毕竟是自己宠爱的妃子,而且外人不得而知,又是赵构的生母。爱屋及乌之下,赵佶也拿她没办法,便任由她去了。

  赵构从来不知道自己的父皇对母亲也是如此深情,他知道历史上记载的是母亲能够得到宠幸完全依赖于乔贵妃。如今看来,历史上记载的并非实情,有些事情还是需要亲自去验证才行。

  毕竟,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

  “事情的真相你们都知道了,那么接下来便是朕的旨意了!”赵佶目不转睛的看着赵构、赵有恭二人,让他们有种不好的预感。果不其然,赵佶严肃地说道:“构儿,你母亲应该与你提过,想必也知道这件事是朕的意思,你的事情暂且不说,最重要的还是有恭。”

  赵有恭硬着头皮,尴尬的回道:“我……我怎么了?”

  “楚王赵有恭接旨!”赵佶冷声喝道,赵有恭连忙躬身接旨,“传朕旨意:楚王赵有恭年岁不小,早已过了适婚年龄,为了赵家列祖列宗,朕命你今年务必成婚。”

  “臣……臣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赵有恭哭笑不得接下圣旨,他实在是没想到皇上居然出这么一招,这让他骑虎难下,着实无可奈何,势必要想办法成婚才行。

  赵构嘴角抽了抽,诧异的看着自己的父皇,暗暗地想道:“父皇真狠,果然如此!父皇想必知道兄长会想办法推脱,故而下一道圣旨,哪怕再反悔也无济于事了!”

  与此同时,赵构又瞥了一眼赵似,见他幸灾乐祸的看着,俨然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仗势,甚至巴不得赵似立即成婚的模样,不由得浑身一颤,默默地为赵似祈祷:“兄长,这件事我也无能为力,只能靠你自己了!”

  毕竟,赵似之后接下来便是自己,赵构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哪有功夫帮忙,只得让赵似自求多福了。赵似成为出头鸟后,赵构算是见识到自己父皇的手段了,还未等赵佶出口,赵构率先出击,急忙说道:“父皇,孩儿便不用下旨了,母亲已经对我说过了,要是找不到便不能见她,孩儿定然全力以赴,绝不辜负父皇、母亲的期望!”

  赵佶原本也想下道旨意给赵构,不过与赵似有些不同。毕竟,赵构距离加冠之礼还有两年时间,不必如此着急。他的话还未出口,便听到赵构信誓旦旦的声音,撇过头又瞧见赵构坚定不移的眼神,哪怕知道赵构是见招拆招,赵佶也不好说什么,只得点头答允了。

  

第三百二十一章 落井下石

  “老九,为什么刚才不帮我说话?”

  赵有恭怒气冲冲地瞪着赵构,想起刚刚自己被皇上以及父王逼着成婚,他是要多尴尬就有多尴尬,心里实在是无可奈何,最可恶的是赵构居然袖手旁观,这让他很是愤怒。

  赵构理直气壮地回道:“帮你?老大,你也不想想当时我是什么情况,要是帮了你,估计我也难逃法网。这个时候自己都难保了,还怎么帮你,再说了这不是坏事,我觉得你是应该成婚了。”

  “你……”赵有恭被赵构的话气得说不出来,他着实没想到赵构居然如此丢下自己,就算成婚是好事,不过他没想过很快就成家,心事全部放在其它上面,冷嘲热讽地说道:“这个好事还是留给你自己吧!”

  “堂兄,我的幸福就落在你的肩上了,要加油啊!”赵构拍着赵有恭的肩膀,很不地道的如实说道:“父皇那边暂时不去管它,只是母亲那边不好交代,等你成家了,要是有了孩子,这样他们的目光就不会放在我身上了,实在是好主意!”

  “去你的好主意,你这是把我推入火坑,有你这么当兄弟的吗?”赵有恭见赵构落井下石,只想着自己,恨不得撕了他,哭丧着脸,无奈道:“当年父王不也很晚才成婚吗?为何要逼着我尽快成婚。”

  赵有恭想起赵似那是有苦难言,不是他没有反抗过,只是他的反抗在赵似眼里根本就不是个事。赵有恭直接当着赵似的面前,反驳说是父王成婚都很晚了,为何要让自己成婚那么早。

  “有恭啊!”赵似苦口婆心地劝说道,“父王我是走过这条路的人,算是过来人。正因为我成婚的晚,才后悔啊!不想你步我后尘,想让你早日成家,这也是你母亲期望看到的,就算是我死了,也有面目见她了!”

  赵似搬出自己的母亲,又提及死了,赵有恭还能说什么呢!即使他知道父王有自己的打算,可他真的不想早点结婚。但是,他又没有理由反驳,最后迫不得已之下只得答应。

  “兄长,你还是尽快达成十三叔以及父皇的心愿,这样你就功德圆满了!”赵构同情的看着赵有恭,揶揄地笑道:“若是你成婚了,我必定到场亲自给你祝贺,决不食言!”

  赵有恭差点气得吐血,一双喷火的眼睛狠狠地瞪了一眼赵构,然后话也不说直接转身离去了。赵构凝望着赵有恭离去的背影,不忘补上一句:“不要忘记了七夕灯会的事情,到时候我会去找你的!不要忘记了啊!……”

  赵有恭身子一个踉跄,差点跌倒,想起即将到来的七夕灯会,只觉得头皮发麻,整个人浑身不自在。赵构看着赵有恭仓皇而逃的身影,放声大笑,这让赵有恭更是快速转身离去。

  “不要忘了,姨母说的话!”突然,赵有恭停下脚步,转身望去,反唇相讥一声,“若是你没有对象,只怕姨母会伤心的,你也不想她伤心吧!”

  赵构的笑声戛然而止,僵硬的笑容,猛地想起他与赵有恭是同在一条船上。赵有恭见赵构吃瘪,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嘚瑟地大笑道:“看你还给我嘚瑟,现在知道我的痛苦了吧!哈哈!……咱们七夕灯会再见!哈哈!……”

  风水轮流转,赵构之前落井下石,揶揄赵有恭,现在反过来了,赵构的脸上也是无可奈何,他只有十四岁,还未成年,如何成婚。如果是大宋,这个年纪的确没什么,只是他来自后世,想起自己的妻子只有花一般的少女年纪,就觉得浑身发冷,头皮发麻。

  常言道: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农历七月初七已经到了,这一天便是七夕灯会节日,每当太阳下山后便是最热闹的时候,亦是整个汴京城所有未曾婚配男女前来聚会的时间。白天里所有的商家张灯结彩,喜迎七夕灯会的到来。

  七夕节便是京城中所有青年才俊、美丽佳人出来的时间,不论什么身份地位只要在灯会上相中便可以下聘礼,也可以成婚。并且,七夕灯会亦是大家闺秀出门游玩的机会,通常来说深闺在家的女子纷纷走出家门,见识一下一年一度的七夕灯会。

  宋徽宗赵佶为了让赵有恭、赵构二人安心地在灯会上找到心仪的女子,不仅仅让他们二人在家中等候,不用上朝不说,还将一些名门闺秀的女子画像悉数送到他们府中,叮嘱他们二人一定要把握机会才行。

  赵构哭笑不得看着自己的父皇,上次一道圣旨逼迫赵有恭的事情还历历在目,又使出这么一招,这又刷新了赵构脑海中的宋徽宗。并且,赵佶还对他们说起,要是相中了必有重赏,赵构实在是想不通自己的父皇是多么的想让自己早日成家。

  虽说赵佶对赵有恭、赵构甚是疼爱,不过对于其它尚未娶妻的皇子亦是督促着,让他们全部参加这个七夕灯会。并且,赵佶下旨不允许透露自己的皇子身份,要是真的相中了,对方亦是不反对才行,要是强迫的话,后果很严重。

  “郡王,皇上让奴才给您传个话!”太监送来女子画像后,又接着说道:“如果郡王您要是糊弄,没有用心去参与灯会,到时候就让韦贤妃好好地为你说一门婚事!”

  赵构嘴角抽了抽,哭丧着脸道:“这是威逼啊!”

  赵构的确是想糊弄一下,说是没有见到什么女子,更谈不上喜欢。并且,他只是准备游玩一下,没有想过结识女子的。此外,赵构相信赵有恭必定与自己的想法一样。

  “另外,皇上还说了,这两位侍卫会跟随在您的身边伺候着!”太监见赵构哭丧着脸,继续补刀一句,让赵构脸色更加难看。

  “奴才见过郡王!”

  “免礼吧!”赵构想死的心都有了,他这个父皇实在是太了解自己了,就算他想回避也没有办法,这两人明摆着是自己的父皇派来监视自己的,而他却不能反驳什么。

  赵构想了想,沉声道:“算了,公公你将他们二人一并带回宫吧!如果皇上问起,就说我必定完成任务,绝对不会有任何糊弄。再说了,我府上有人,到时候带他们一并前去,若是皇上不信到时候可以询问便知道了。”

  “这……”太监摸不透赵构的心思,他早已听闻赵构的名声,这位可不是好惹的主,要是惹恼了赵构吃不了兜着走。可是赵构摆明了就是不要两名侍卫,而这道命令是皇上下的,这让他有些难做。

  “怎么,公公是不相信赵某了?”好言好语不信,赵构别无他法只能来硬的,逼迫将侍卫带走,要是父皇亲自前来,他是没法拒绝,可是眼前的公公俨然不敢与自己对抗,这才给了他机会。

  “既然郡王不愿意,那奴才听您的,告辞了!”

  太监实在是不敢多留,要是赵构真的发怒了,只怕受伤的是他自己,便转身离去了。赵构又叫住了他,吓得他浑身一抖,最后赵构也没有怎么样,只是赏了一些银两让他离去了。

  

第三百二十二章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黄公公,皇上差遣我们的事情没有办成,该如何交差?”黄公公与两名侍卫转身出了郡王府,拉长着脸,苦笑连连,他们的任务没有完成,回宫之后不知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

  黄公公无奈的说道:“如何交差?只能如实禀告皇上了!”

  “黄公公,为何您对郡王如此恭敬?”侍卫想起黄公公对赵构掐媚的神情,不敢惹恼他,这让他们有些好奇,又不能言明,只能委婉地问出心中疑惑。

  “你们二人是刚入宫不久,不知他的厉害!”黄公公瞥了一眼他们二人,也正因为他们是刚刚入宫,不知赵构的底细,故而皇上的旨意他们愿意听,要是其他人只怕安排到赵构身边,也不会禀告实情。

  要知道那些侍卫听说皇上要挑选伺候在赵构身边,那场面真是人山人海,踊跃表明心意,最后全都被赵佶否决了,就选择了他们刚刚入宫不久,不知赵构底细的侍卫前来。

  “郡王真的如此厉害?”他们二人大吃一惊,面面相觑。

  黄公公沉声道:“宁惹太子莫惹九皇子,虽说他是郡王,不是太子。可是他手握兵权,就算是宫中侍卫统领见到郡王都得恭恭敬敬的,要知道现任的统领乃是跟随郡王征战沙场之人,亲眼目睹过他的风采。”

  “幸好你们没有得罪郡王,不然你们的前尘尽毁不说,兴许还得人头落地。”黄公公语重心长地教导他们处事之道,不过他心里的话没有说出来,最重要的是赵构乃是皇上最宠爱的皇子,就算是太子都不及,这也是他为何不敢忤逆赵构的意思,悻悻然地将他们二人带回。

  黄公公等人急急忙忙地回宫,拜见皇上如实禀告后,皇上像是了然于胸,也是一笑置之,并未追究。并且,黄公公还得到了赏赐,就连带过去的侍卫也得到了重用。

  黄公公知道自己赌对了,皇子有数位都未曾婚娶,得到皇上亲自叮嘱的唯有赵构一人,从这件事便可以看出赵佶对赵构的宠爱。因此,黄公公才敢听从吩咐,没有继续强留,以免真的惹恼赵构,吃不了兜着走。

  “这个臭小子,还真的敢如此做!”宋徽宗语气虽重,脸上却是笑容满面,没有真的动怒,仿佛这件事早已预料一样。不过得到赵构的回答,赵佶相信他不会欺瞒自己,必定参与灯会。

  与此同时,郡王府上下一片热闹,所有人齐聚一堂,赵构端坐在中央,扫视一眼,微笑地说道:“诸位哥哥,今日小弟我有一事要与大家说,放下绝对不会是什么坏事,必定是好事连连!”

  众人看着赵构笑眯眯的眼神,又听他说的话,心里一紧,他们可不相信真的有什么好事发生。

  王管家忐忑地问道:“少主,您有事尽管吩咐,我们兄弟必定肝脑涂地,绝无二话!”

  “你们也是这么认为的?”赵构定睛望着众人,灿烂的笑容让人如沐春风,只是这股春风中又有一丝寒风。

  于是,众人连忙齐声回道:“回少主,我等必定追随!”

  “好!”赵构大喊一声,“既然诸位哥哥都愿意追随,那我便如实说了。父皇与母后让我务必参加今日的七夕灯会,意思你们应该懂吧!接下来才是关键,我要去的话,那么你们也不必留在府中了,全部都跟随我一起出去。”

  “什么?咱们也参加?”众人齐声高呼,不可思议的看着赵构。

  赵构重重的点点头,接着说道:“另外,我还交给你们一个任务,那就是必须在七夕灯会找到一位中意的姑娘,要是没有找到后果你们是知道的。放心,我陪你们一起!”

  众人瞪大着眼睛难以置信的看着赵构,暗自悱恻道:“明明是你自己被皇上逼迫,为何要拖我们下水!”

  赵构笑眯眯地问道:“诸位哥哥想什么呢?”

  “没……没想什么!”众人连连摇头否认,他们打死也不敢承认自己刚刚诽谤赵构。

  王管家在兄弟们的目光下,硬着头皮出声道:“少主,我们都是府中的家丁,成家我看就不必了吧!再说了,我们的身份也不见得有什么大家闺秀愿意下嫁,不如我们就算了吧!”

  “你们这群不讲义气的家伙,居然将我推了上去!……要是少主发怒了怎么办?”王管家咬牙切齿地想道,狠狠地瞪着众人一眼,不过说实话他自己也没有想过会娶妻,着实被赵构的话震惊到了。

  “谁让你是老大,你不出面谁出面!”众人齐齐的回了王管家一个眼神,让他气得脸红脖子粗,差点破口大骂。

  赵构心知他们不愿意,淡淡的说道:“咱们是不是兄弟?”

  “是!”众人高声回道。

  “既然是兄弟,是不是要同甘共苦?”

  “是!”

  “兄弟我有难,诸位哥哥是不是要拔刀相助!”

  “不是!”赵高声回道,众人齐齐的给了他赞许的目光,偷笑不已,他看见赵构笑眯眯的眼神,浑身一颤,他怎么想不到众人都沉默了。原本这是众人商议好的事情,偏偏只有他一人回话,这让他如何下得了台。

  赵尴尬地说道:“少主有难,属下等人必定相助,只是这个事情真的不是难,乃是大大的好处,是皇上与韦贤妃期待已久的事情,我们兄弟成为少主的护院、家丁等便是一辈子的事情,从未考虑此等事情,少主还是饶了我们吧!”

  “是啊!是啊!……”众人纷纷附和一声,哀求的看着赵构。

  赵构哭笑不得说道:“难道娶妻真的是一件难事吗?”

  宫沧小声回道:“要不是一件难事,少主怎么会一再推辞呢!”

  纵然声音小,还是清楚的传进众人的耳朵里,赵构嘴角抽了抽,想不出任何反驳的理由。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倏尔,赵构脑海中浮现出这样的一句话,他不想那么早娶妻是因为年纪太小,再说眼前时机不对,还真的没有想过。只是出乎意料的是府中上至管家,下至家丁等人都不愿意,难得一致。

  “也罢!你们不愿意,那便不勉强了!”赵构也不想强人所难,故而退了一步,众人忽而舒了一口气,他又接着说道:“不过我刚刚所说的话绝不是妄言,只要你们遇到中意的姑娘,势必让你们如愿以偿。换言之,你们都得给我参加气七夕灯会,至于有没有结果不再勉强了,如何?”

  众人心知赵构是为了自己好,只是他们自幼受训,从未想过娶妻的事情。毕竟,他们做的事情比较隐蔽,又非常的危险,故而不愿娶妻也正常。于是乎,众人想了想也就答应下来,跟随赵构一同参与灯会,不再排斥。

  

第三百二十三章 初识杨政

  当夜幕降临时分,赵构便召集众人在府苑中央集合,所有人无一例外悉数到齐。随着赵构一声令下,众人纷纷穿戴整齐出了郡王府,赵构也穿着便服紧随其后,转身离去。

  与此同时,楚王府亦是上下一片欢腾,多年不出门的赵有恭不仅再次出现在朝堂上,还参加今年的七夕灯会,有史以来最大的消息。为了赵有恭的幸福,府中上至管家下至老仆纷纷垂泪,为赵有恭今日行动感激不尽。

  府门打开,赵构赫然在外候着,眼看穿戴整整齐齐,俨然一副翩翩公子的形象出现在赵构面前,让他一愣,揶揄道:“兄长,莫不是春心荡漾,想要尽早婚娶了?”

  赵有恭狠狠地瞪了一眼赵构,置之不理,他是有苦难言。当他踏出府门,身后跟随着两名侍卫,赵构嘴角的弧度再次拉大。本以为自己的父皇只给自己派了侍卫跟随,没想到赵有恭也享受这样的‘待遇’,着实有些惊讶。

  “你们二人跟随着,这样哪里还有姑娘靠近楚王,退后三米距离!”赵构出声相助赵有恭,化解他的尴尬。果然,那两位面不改色,没有任何笑容的侍卫听闻后,觉得有些道理,自然而然的退后三米,与他们二人有些距离。

  “堂兄,你这是什么情况?”

  赵有恭哭笑不得地低声道:“这还不是怨你,要不是父王听闻皇上派了两名侍卫与你,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愣是给我塞了两名侍卫,而且这两人是从山庄出来的,就算是我的命令都不听!”

  “堂兄,如此情况,只怕小弟无法与兄一起了!”赵构听闻后哪里还敢与赵有恭并肩而行,两名侍卫是监督赵有恭的,要是与他一起,只怕自己的行为一并监督了,到时候还不是回到原点,故而想也没想,直接转身溜之大吉。

  任由赵有恭如何呼喊,赵构愣是不回头,毫不犹豫的转身离去了。

  “真是没义气!……”赵有恭怒气冲冲的望着赵构离去的背影,哭笑不得地看着身边的两人,要不是这两人是自己父亲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