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一品驸马-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柳味有些失望,而因为他的坚信,导致了如今的情况,如果他暗示一下赵匡胤,他是不是就不会生病了?

    当然,柳味很清楚,赵匡胤并不是生病,他是被人下了毒。

    而就在柳味这样想的时候,武王赵德昭将他和沈义伦以及一些大臣宣到了皇宫。

    大家来到皇宫后,武王赵德昭道:“父皇此行北伐是势要灭了北汉的,可如今北汉未灭却突然班师回朝,本王觉得很可疑,因此想听一听诸位大臣对此事的意见。”

    沈义伦身为宰相,自然是要最先开口的,他沉默片刻,道:“王爷考虑的极是,臣也觉得可疑,只是军中并未传来消息,这让老臣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薛居正嘴角露出一丝冷笑,但并未多言。

    武王赵德昭凝着双眉,道:“本王怀疑父皇怕是遭遇了不测,不然他不会班师回朝的。”

    武王赵德昭说出这么一句话后,柳味心头微微一震,他觉得武王赵德昭的感应还是很准的,也许是父子连心吧,在权力面前的确很少有人去估计亲情,但血脉的相连真的是说断就断的吗?

    时已初冬时节,皇宫虽然点着炉子,可众人还是觉得有点冷。

    沈义伦沉思片刻,道:“不如派人去迎接一下圣上。随便也打探一下消息。”

    沈义伦身为宰相,自然是有些本事的,他是认同武王赵德昭的观点的,晋王和魏王皆有狼子野心,他们两人在外面做出任何事情,他沈义伦都是不会觉得惊讶的。

    而就在沈义伦说出这些之后,武王赵德昭将目光投向了柳味。虽然他很讨厌柳味,讨厌柳味对自己的轻视和不投靠。可在这个时候,他还是很想听听柳味的观点,至少在他看来,柳味的话是可信的。

    柳味有点犹豫,不知道该怎么说,他能说赵匡胤生病了吗,中毒了吗?

    他不能说,因为他无法解释自己所知道的这些事情。

    而且他也不能说。

    现如今的京城百姓虽然对于赵匡胤班师回朝感到奇怪,但他们还没有感到惊慌。京城还没有乱,可如果让他们得知赵匡胤生病了,中毒了,那么这个京城还能保持稳定吗?

    那些知道了这个消息的人会不会有一些人心怀不轨?

    犹豫了一下后,柳味露出了一丝浅笑:“臣倒觉得我们大可不必这么紧张,也许是圣上觉得攻下北汉牺牲太大觉得得不偿失,所以才班师回朝的呢?”

    武王赵德昭微微凝眉。他并不认同柳味说的这个理由。

    “如果只是如此,军队之中又何须封锁消息?”

    柳味一时间难以回答,只得说道:“也许圣上另有安排吧。”

    柳味把自己要说的都给说了,武王赵德昭没听,他听从了沈义伦的建议,派人去迎接赵匡胤。并且他在京城各处都安插了人手,如果自己的父皇真被人挟持了,那他只有誓死守卫京城了。

    ……………………………………………………………………………………………………………………………………………

    初冬的京城突然飘起了雪花,这个冬天来的早,来的也冷。

    如意郡主府。

    如意郡主并没有因为这初冬的第一场雪而感到惊喜,人不喜,有雪又如何?

    最近的京城很不安。她隐隐察觉到了不好,为此她特地来到了柳味的书房,她想要柳味告诉她最近京城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是不是要变天了。

    想到变天,她就又想到了小时候那种到处颠沛流离的生活,不安和恐惧每天都充斥在自己身边,她很不喜欢那种感觉。

    她进柳味书房的时候,柳味正在练字,可是她一进去就发现柳味的字比以前差了好多,她知道,自己的驸马有心事。

    将如意郡主走了进来,柳味将毛笔放了下,苦笑道:“好久不练字,都有些生疏了,让郡主见笑了。”

    如意郡主望向柳味,并没有因为他的这句话而有任何的放松,她甚至根本没有在意柳味这句话,她只是很有目的性的问道:“驸马,你告诉我,最近京城闹的沸沸扬扬,是不是……是不是要变天了?”

    听到如意郡主这话,柳味有些震惊,他没有想到如意郡主很少出门,却有如此敏锐的感觉。

    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如意郡主,不过许久之后,他还是点点头:“如果不出我的意料,只怕皇位要易主了。”

    “那……那京城会乱,大宋……”

    柳味突然握住了如意郡主是手:“放心吧,不会有事的,也许到时京城会乱,但只要新皇登基,一切都会好起来,而这个家有我在,就绝对不会让你受到一点伤害。”

    听到柳味这话,如意郡主的心头突然暖暖的,小的时候颠沛流离,可她却从来不曾像现在这样有安全感过,直到这个时候,她才终于明白一个女人在有了一个男人后的那种幸福感觉是什么。

    是那种在面对危险时也不用害怕的幸福。

    “你刚才说新皇登基,难道圣上他?”

    柳味颔首:“圣上只怕在北伐途中遭遇了不测,不过我想圣上还是能活着回到京城的。”

    如意郡主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问道:“那你……你觉得什么人能登基为帝?”

    柳味想了想:“晋王。”

    谁登基为帝如意郡主并不在乎,只要她能够跟柳味平安的生活在一起就行了,只是她又很清楚,当一场政变到来之时,就算你想置身事外也是不能,你想中立,可别人让你中立吗?更何况像他们这样身份的人,她相信,这也是为何柳味要说他一定不会让自己受伤害这样话的原因。

    因为他们到时会很危险。(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385章 对策

    封锁消息是赵匡胤的意思。 
    如果让北汉亦或者辽人得知赵匡胤生病了,他们一定不会善罢甘休,肯定会追杀来,到时后果只怕不堪设想。

    而既然要封锁消息,自然也要包括对京城封锁消息。

    京城鱼龙混杂,是各国探子的聚集地,如果赵匡胤的消息传到了京城,赵匡胤相信不出几天能传到北汉亦或者辽国。

    所以,京城也不例外。

    冬越来越冷,武王赵德昭派的人终于来跟赵匡胤的队伍碰了头,他要求面见圣,晋王微微凝眉,道圣不见人。

    那名侍卫只是京城之的一个小侍卫,但当他听到晋王的这些话后并没有罢休,他站在晋王跟前,凝视着晋王“属下有要事向圣禀报,若不见圣,是不会离开的。”

    晋王顿时大怒“你好大胆子?圣不见人是不见人,难道非要本王杀了你你才肯罢休吗?”

    “王爷是杀了小人,小人今天也必须见到圣。”

    晋王微微凝眉,事情有点不好办。

    如果今天不让这个侍卫看到赵匡胤,这个侍卫回去之后肯定会如实禀报武王赵德昭,而以武王赵德昭多疑的性格,肯定认为是他们谋害了圣,到时武王赵德昭把城门封锁,他们进不了城,那可如何是好?

    杀了这个侍卫?

    晋王摇头,杀了这个侍卫只怕也不行,侍卫回不去,武王赵德昭会更加怀疑的,到时情况让侍卫回去更为严重。

    在晋王犹豫的时候,一名天子亲军急匆匆跑来,在晋王耳边低语了一番,晋王听完后颔首,而后对那名从京城来的侍卫吩咐道“圣有令,你可以进去见圣了。”

    对于晋王的这句话,那名侍卫并没有表现的有多么的兴奋,他向晋王微一行礼后,便跟在那名天子亲军后面进了赵匡胤的营帐。

    赵匡胤的身子骨越来越差了,但此时他却还是强打起精神去见那名京城来的侍卫,他不能让侍卫回到京城后传播看不到自己的消息,那样的话大宋会乱的。

    大宋才建国十几年,他可不想自己辛苦建立的大宋因为自己的生病而突然土崩瓦解。

    这个世的很多事情都是来的突然的,如说隋朝,隋朝的开国皇帝何等励精图治,可到了隋炀帝这里立马灭亡了。

    不过两世几十年的时间,一个王朝这样灭亡了,他大宋必须吸取经验教训才行。

    京城来的侍卫进来之后见到了赵匡胤,他有点吃惊,虽然从面相看赵匡胤脸色很差,但不难看出,这里还是赵匡胤在掌控着一切,也是说晋王或魏王并没有挟持赵匡胤。

    “是德昭让你来的?”

    侍卫颔首“是王爷和朝大臣共同的决定。”

    赵匡胤点点头“如今你看到了?”

    “是!”

    “好,既然看到了回去禀报吧,朕很好,至于朕为何班师回朝等朕回去之后再跟大臣解释。”

    对于赵匡胤的命令,侍卫不敢不听,连忙颔首后边急匆匆的退了出去。

    而在那名侍卫退出去之后,赵匡胤已是忍不住突然猛烈的咳嗽起来。

    他的病更重了些,天也更冷了。

    …………………………………………………………………………………………………………………

    京城。

    快马加鞭终归是要大队伍走的快的,在见到赵匡胤后的第四天,那名京城侍卫已是赶回了京城,并且将自己见到的事情跟武王赵德昭禀报了一下,武王赵德昭听侍卫说自己父皇的脸色很差,他的心头突然震了一下。

    “我父皇有没有被人挟持的痕迹?”

    “没有,圣好像生病了。”

    武王赵德昭点点头,如果只是自己父皇生病了,那他班师回朝却也是说得通的,北汉那种地方那么冷,自己的父皇又好些年没有领军打仗了,生病很正常。

    而大宋天子生病这个消息,怎么能乱传呢?

    武王赵德昭想明白之后,连忙吩咐下去,任何人不得再议论大宋北伐军班师回朝的事情,而且整个京城要做好迎接的准备,除此之外,武王赵德昭还特地请了不少名医,以便在他父皇回京之后能够尽快医治。

    而在武王赵德昭做这些的时候,魏王府的陈青却露出了一丝冷笑。

    大宋的人,无论是赵匡胤还是那些大臣,都在隐瞒赵匡胤生病一事,可他陈青是要报仇的,他根本不需要隐瞒,如果让北汉亦或者辽国的人知道这个消息,他们会不会趁机对大宋用兵?

    到时大宋必乱,而自己也可趁机报仇,他只是有点可恨,恨魏王把这事告诉自己的晚了,如今赵匡胤的队伍离京城已经只剩下了几天时间,算北汉和辽人知道了这个消息,他们也只能骚扰大宋边境,想要让赵匡胤受难,怕是不能了。

    但在陈青看来,现在也顾不得这些了,只要能让大宋混乱行,所以当武王赵德昭想办法隐瞒赵匡胤生病事情的时候,陈青的消息已是慢慢向北汉和辽国那边传去。

    于此同时,京城之也多有流言,说赵匡胤病了,而且病的很重,这大宋朝廷只怕是要变天了。

    消息传的突然,而像这种消息传播的又是极快,短短一天时间内,整个京城的百姓已是知道了赵匡胤生病的消息。

    武王赵德昭震怒。

    此时他已经压了下来,可怎么还会传播的,这怎么可能?

    他把那名侍卫找了阿力,对他百般询问,侍卫一直称自己什么都没有说,但武王赵德昭并不相信他,派人打了他一百大板后,将其押入了大牢。

    而做完这些之后,武王赵德昭突然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如果消息不是那名侍卫传出去的,那会是什么人传的?

    这个人目的是什么,他为何要传出这种对大宋极其不利的言论?

    现在这个时候,对这个言论进行镇压是没有用的,越是镇压反而会适得其反,武王赵德昭对此还是很肯定的,所以,在沉思许久之后,武王赵德昭做了一个决定,一个十分大胆的决定。

    他要离开京城。

 第386章 归来

    武王赵德昭要离开京城,他要去迎接自己的父皇,只有亲眼见到自己的父皇他才安心。 

    但他的这个提议被朝大臣给否决了。

    武王赵德昭身为大宋监国,岂可随便离开京城?

    既然身在了帝王家,很多时候行动都是受到限制的。

    武王赵德昭离开京城的计划失败了,所以他只能等,等自己的父皇带着队伍回来,可在这一段时间内,会不会发生什么不测?

    京城的气氛有点诡异,仿佛风云要变色,京城的百姓很少出门了,本来繁华热闹的街道变得冷清起来,他们有很多人都是经历过五代十国那种战乱的。

    他们很清楚,每当朝堂变天的时候,都将会是一场屠杀接着另外一场屠杀。

    而在这一场接着一场的屠杀当,多半都会牵连到无辜的百姓,所以根据他们的经验,在这个时候还是尽量少街为妙,不街躲在家里,不遇到屠杀,有可能活命。

    当然,这是有一个前提的,前提是那些杀红了眼的人不会突然闯进他们的家里进行掠夺。

    没错,每当那种时候,人性最丑陋的一面会暴露出来,那一刻法律失去了约束,人性得到了释放,他们会把他们平时想做但却不敢做的事情全部做出来。

    如抢劫,如杀人,如把一个女人推倒。

    恐怖的气息在京城的空弥漫,所有人的心里都是不安。

    如意郡主府。

    最近京城发生的事情柳味和如意郡主两人都知道了,而且他们在知道之后很快发现事情很怪。

    为什么明明在隐瞒的事情突然却传遍了整个京城?

    有人在捣鬼。

    在这京城之,有那么一个人,他的心是黑的,他在操控着舆论,他想要覆灭大宋,这样的人很危险,有他的存在,大宋有危险。

    虽然,柳味不觉得自己能够成为救世的英雄,可当他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存在的时候,他还是决定做点什么。

    为此,他去了学府书院。

    冬日的风有些凄寒,学府书院尽显凋零,秋霜以前更妩媚了,在成为真正的女人之后,她像是焕发了第二春一样。

    “柳大人来这里可是要我帮你调查京城谣言的来源?”秋霜是个聪明人,虽然她跟柳味两人做了那事,她也彻底的沦陷进了柳味的爱意,可她还没有失去理智。

    也许,正是因为她的这种理智,才让她能够跟柳味做出那种事情来吧。

    秦云喜欢柳味,花琼仙也喜欢柳味,可是她们却没有跟柳味做出这种事情来,因为她们有顾虑,他们对柳味还存在幻想,幻想她们能够名正言顺的成为柳味的女人,所以她们很少会提出那样的请求。

    可秋霜不同,她把一切都看的很明白,她对于自己的命运看的更清楚,所以她只求痛快,只求轰轰烈烈,那些俗世的观点他根本不在乎。

    柳味搂着秋霜亲了一下,然后点点头“京城的局势不容乐观,背后的这个人很可怕,我们必须尽快将其找出来,不然说不定什么时候他阴我们一下。”

    秋霜是认同柳味观点的,这也是为何在柳味还没有开口她知道柳味来此的目的。

    “放心吧,虽然君子堂的精英不在京城,但想来打探谣言的来源应该不是问题。”

    柳味露出了一丝浅笑,跟秋霜这样的聪明人谈事情是快,而在两人谈完这些之后,秋霜已是紧紧搂住了柳味的脖子。

    风有些凄寒,但拥抱的两人却觉得很温暖。

    …………………………………………………………………………………………………………………………………

    京城的消息也在不断的传往赵匡胤这里。

    当赵匡胤听闻自己生病的消息已经传遍了京城的时候,他的心突然沉了一下。

    阴谋,有阴谋。

    自己生病的消息知道的人不多,算是这些跟着自己一起打仗的人都不一定知道,除了晋王、魏王和一些亲兵外,其他人根本不知道。

    当然,还有那天京城来的侍卫,那那个侍卫是武王赵德昭的人,他不认为自己的儿子会做这种事情,他想现在自己的儿子在京城一定着急坏了。

    会是谁?

    赵匡胤首先想到了两个人,晋王和魏王。

    消息一定是他们传到京城的,而且很可能是他们的人传播出来的。

    只是这两个人怎么会做出这种事情来呢,这个消息传播出来对他们是否有利?

    京城大乱,的确有利于他们篡权夺位,可赵匡胤不认为晋王会做出明目夺权的行动来,他对自己的这个三弟还是很了解的,他城府很深,他对权力很渴望,可若因为夺权而留下骂名,他还不会这么做,而且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情况对晋王是有利的,他应该不会喜欢大宋发生暴乱吧?

    难道是魏王?

    魏王的确由于可能通过武力来夺取皇权,可他把这个消息散播出去后,他真的能够保证夺得皇位吗?他跟晋王差的太多了。

    赵匡胤的心是不安的,他想将晋王和魏王两人叫来试探一下,看看自己的猜测是不是对的,可当他准备这么做的时候,却突然又遏制了这样的想法。

    现在的他想的不是自己的儿子能不能当皇帝,而是他们赵家江山能不能保全,他是为了私利帮儿子,还是为了大宋江山而做出牺牲?

    寒风凝重,离京城只剩下了两天的时间。

    赵匡胤沉思许久后,下了一个命令加快行程。

    队伍快速的向京城赶去,晋王的眉头似乎没有再舒展过,京城的事情他听说了,他觉得很好,他是要夺取皇位不假,可他并不想大宋因此而发生混乱,因此他对苏另看的吩咐很明确,可以做一切其他的安排,但绝对不能泄露赵匡胤生病的事情,以免京城出现恐慌。

    他相信苏另看不会不顾自己的命令而做出这样的事情,所以做出这种事情的人另有其人,而这个人极其有可能是魏王。

    无论怎么轮,魏王要当皇帝都很困难,所以他极其有可能做出这种孤注一掷的事情,可这真是他的本意吗?

 第387章 大宋天子

    在一个寒冬的午后,大宋天子回京了。 

    这次回京,赵匡胤没有得到京城百姓热烈的欢迎。

    每个百姓眼都带着询问和疑惑,队伍在长街走着,赵匡胤的马车没有一点动静,所有人都有点不安。

    赵匡胤坐在马车忍不住搓了一下手,然后干咳了几声。

    使自己的脸色慢慢平稳下来后,赵匡胤对马车夫吩咐道“掀开车帘。”

    马车有太监服侍,听到赵匡胤这话后,太监立马跪在了地“圣,您龙体有恙,不可吹风。”

    赵匡胤微微凝眉,只是冷冷重复了一下自己刚才的话“掀开车帘。”

    太监和马车夫相互望了一眼,最后很无奈的将车帘掀开。

    一股寒风吹了进来,赵匡胤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可他的身子却坐的笔直,他双眼注视着前方,他要让所有京城的百姓都看到他伟岸的身姿。

    他没有说任何一句话,但只要让百姓看到他赵匡胤还活着行了。

    而事实的确如此,在车帘掀开的刹那,街的百姓顿时沸腾了。

    “吾皇万岁……”

    “吾皇万岁……”

    希望,只要赵匡胤还在,他们这些大宋百姓有希望,天不变,他们仍旧可以安稳的过他们想要的生活,他们想要的是这么简单。

    马车走了一路,百姓欢呼了一路,这想从低谷被打压后的反弹,这反弹很高。

    时间慢慢,马车终于来到了皇宫前,武王赵德昭带着所有群臣在宫门前迎接,赵匡胤从马车下来的时候,脸色苍白的可怕。

    所有的大臣突然都跪了下来,他们高呼圣,他们的语调带着一丝悲呛……

    街的事情他们都知道了,他们不是那些百姓,因此他们对于赵匡胤的这些作为再清楚不过了,赵匡胤冒着生病的危险做出这样的事情,他只是想要安稳朝局罢了,他想要大宋的百姓知道,这大宋会一直辉煌下去。

    这是一个君主该有的修养。

    寒风吹来,赵匡胤的脚突然滑了一下,身旁的太监连忙扶着,武王赵德昭突然扑了去“父皇……”

    赵匡胤看着自己的这个儿子,眼角顿时湿润了起来,他发现在皇权之争,自己的儿子跟自己是一条心的,他虽然知道自己的父皇病重,可仍旧没有做出关闭城门亦或者拖延队伍的行为。

    如果他赵匡胤真大死在了半途,那么自己的这个儿子以监国的身份登基,也不是不可,可是他没有这么做,原来自己并没有完全丧失亲情。

    赵匡胤拍了一下自己儿子的肩头,微微颔首“辛苦你了,起来吧。”

    赵匡胤说完这些后,一名太监高声喊道“圣回宫。”

    震耳欲聋的鼓声响起,赵匡胤的仪仗进了皇宫,大臣尾随而入,进得大殿,赵匡胤望了一眼众臣,说道“朕生病了,但这大宋江山不能乱。”

    群臣伏地,皆言大宋万岁。

    赵匡胤猛烈的咳嗽了几声,每一声咳嗽仿佛都要咳出血来,而每一声咳嗽在那些大臣听来,都仿佛针尖刺进了心脏一般。

    不安,除了不安还是不安。

    柳味在堂下微微抬头看了一眼赵匡胤,心忍不住叹息了一声,这一关赵匡胤怕是过不去了,只不知他会做怎样的安排。

    咳嗽终于慢慢平复了下来,赵匡胤望着群臣,说道“朕需静养,从今以后,朝堂之事由晋王和武王两人负责,希望诸位爱卿能够尽兴辅佐。”

    这个消息出来之后,所有人都很震惊。

    一直以来,赵匡胤都是想立武王赵德昭为太子的,可如今怎么要晋王也负责监国?

    难道在赵匡胤的心,发生了什么变化?亦或者在北伐途,晋王对赵匡胤做了什么,他威胁赵匡胤将皇权慢慢移交给自己?

    每个人心都有自己的猜测,但这话既然是赵匡胤说的,那他们谁都无法反驳。

    武王赵德昭的心被突然击打了一下,他不明白自己的父皇为何要做出这样的决定,所以他直视自己的父皇,可赵匡胤却在一声轻叹后,宣布了退朝。

    ……………………………………………………………………………………………………………………………

    朝退之后,赵匡胤便回后宫休息去了,御医急匆匆赶来诊断,可是并未诊断出任何病情。

    武王赵德昭离开皇宫的时候有些恍惚,他隐隐有一种很不安的感觉,可这不安的感觉到底从何而来,又让他很迷糊。

    他本以为自己离成功已经很近很近了,可后来才发现一切都不过是幻觉。

    寒风吹在脸有些生疼,晋王回去的时候并没有感到多么的高兴。

    今天赵匡胤的决定对自己来说是很有好处的,让自己负责监国,那也是说自己是有机会成为皇的,算自己用非法的手段谋取了皇位,对天下群臣来说也是有理可言的,因为圣说过要自己监国,所以他是有过要立自己为下一任皇位继承人意思的。

    可他的心并不好受。

    在那么一刻,他的内心突然受到了良心的谴责。

    他很清楚赵匡胤做出这样选择的原因,那是为了他们赵家江山他才会这么做的,武王赵德昭是不错,可他还不足以撑起整个大宋,而且如果赵匡胤执意要立武王赵德昭为太子的话,无论是他晋王还是魏王都不会善罢甘休,到时大宋只怕要陷入争权夺利的混乱之了。

    可让自己当皇帝不同了,晋王对自己的手段还是很自信的,他相信只要自己当皇帝,一定武王赵德昭能够稳定时局,到时大宋还是大宋,甚至会更加的辉煌。

    赵匡胤考虑的长远全面,为了大宋安稳,他只有牺牲自己的儿子了。

    晋王这样想着的时候,忍不住叹了一口气,他觉得自己对不起自己的皇兄,如果不是自己的皇兄,他赵光义也不过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罢了,是他的皇兄打南闯北为他们赵家打下了一片天下的,可如今的他却做出了毒杀自己皇兄的事情。

    不安的愁绪在蔓延,晋王在心暗暗下了一个决定。

 第388章 灭宋大计

    在赵匡胤回到汴京城的时候,已是对北汉一番掠夺而后奔赴辽地的耶律贤和李隐终于听到了赵匡胤病重的消息。 

    这个消息传来之后,耶律贤和李隐两人皆是大吃一惊,而后则是后悔。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当时宋军急匆匆的撤离原来是因为赵匡胤病重了,如果知道赵匡胤病重,他们完全可以大肆反扑的,到那个时候,定能让大宋载个跟头不行。

    可现在已经晚了。

    赵匡胤已是回到汴京,算赵匡胤真的病重驾崩,可他们辽人的兵马一时间只怕还难冲到汴京城吧?

    耶律贤摇头长叹,为其十分不值。

    而这时的李隐则在沉思之后露出了一丝浅笑“圣,这对我们来说是个机会啊。”

    耶律贤一声轻叹“可惜机会错过了。”

    李隐摇头“非也,圣,机会还没有错过,如今赵匡胤病重,可他们大宋还没有立下太子,你说万一赵匡胤死了,他们大宋会不会乱套?”

    耶律贤眉头深凝,而后问道“先生的意思是说到时大宋的那些王爷会为了争夺帝位而大打出手?”

    李隐点点头“正是如此,那赵匡胤的儿子武王赵德昭一直想当太子,可他前面还有两个叔叔一直虎视眈眈,属下觉得,只要赵匡胤一死,他们必定会闹成一团的。”

    耶律贤觉得李隐说的很对。

    “先生言之有理,只是他们再闹,于我们有何好处?”

    李隐浅浅一笑“宋朝大乱,对我们来说可是大有好处的,我们或趁火打劫,对大宋边关进行掠夺,或与大宋朝某一方达成协议,助他夺得帝位,而等这个人当皇帝之后,他会不会对我们辽国的话言听计从呢?”

    李隐说完,嘴角又露出了一丝冷笑,其实在他看来,只要大宋不安定,他们辽人的好处多着呢,耶律贤仔细想了一遍,而后点点头“言之有理,言之有理,那先生觉得我们应该支持谁呢?”

    “谁能有利我们辽国我们支持谁,而在属下看来,如今大宋朝势力最为薄弱的是魏王,因为不管从那方面来讲,都轮不到他来皇帝,他要称帝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因此他最是需要我们的支持,而只要我们找其谈判,他多半会同意跟我们联手合作的。”

    “魏王?”耶律贤轻念了一遍,而后点点头“没错,这个魏王最是势弱,而且其野心勃勃,他肯定需要我们的帮助,这样吧,立马派人潜入汴京城,找魏王商议,只要他跟跟我们合作,我们帮他夺得帝位。”

    耶律贤这么说完之后,李隐连忙应了下来,他相信,只要他们肯魏王合作,并且扶持魏王当了皇帝,那他们大辽接下来将会从大宋朝廷里获得很多他们想要的好处。

    而只要掌控了魏王,算魏王最终当不皇帝,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件好的不能再好的事情。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