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一品驸马-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本来觉得依靠此事能让晋王名誉扫地,甚至让开封府也名誉扫地,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晋王不在,他的儿子竟然也找自己的麻烦,那个才不过**岁的小孩子,竟然说起话来那般的冠冕堂皇。

    可恨,武王觉得太可恨了,他没有想到在自己的弟弟,还有这么一位能够让他时刻感到威胁的人存在。

    不过,武王赵德昭并没有轻举妄动,那赵元佐是挺不错的,不过如果晋王不在,他倒也不用惧怕一个小孩子,只要自己的人能够灭掉晋王,那么赵元佐最多也不过袭成他父王的爵位而已,可想要再争皇权,却是再没有机会的。

    所以,武王赵德昭现在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随军出征的那些杀手身,只要他们能杀了晋王和魏王,这太子之位非他武王赵德昭莫属了。

    夏荷在听到京城传言之后,觉得那赵元佐小小年纪便有如此魄力,且能说出那样一番话来的确是很令人吃惊甚至令人忌惮的,但她却也非常认同武王赵德昭的观点,他们不应该在一个小孩子身浪费精力,只要晋王死了,那赵元佐算再聪明,只怕他也掀不起什么大浪。

    不过不对付赵元佐,不代表这件发生在京城的孩童绑架案此结束了,孩童是柳味赵元佐他们救的,百姓对他们感恩戴德,他们的名声在京城好的不得了。

    他武王赵德昭如果不坐下什么,难民会被人认为不作为,所以他准备追究事情的根源。

    “南唐刁民想要复唐,夏荷,你觉得本王应该怎么教训他们?”

    “南唐刚被灭不久,我们需要的是收服民心,不如派官员去一趟南唐进行安抚。”

    夏荷说完,武王赵德昭点点头“派我们的人去,本王需要南唐遗民的支持。”

 第380章 再见李煜

    就在武王赵德昭派人去南唐进行安抚工作,并且收买人心的时候,柳味则去了幽禁李煜的地方。

    对于武王赵德昭所做的事情,柳味是知道的,也很赞同,他觉得武王赵德昭这样做倒也不算笨到家,任何一个国家被灭之后,都不可能在短时间恢复过来的,他们的民众也不可能很快便接受成为大宋百姓这个事实。

    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去对他们进行引导,而所谓的引导其实很简单,让那些百姓感受到他们成为大宋百姓比之前是南唐百姓更幸福就行了。

    而达到目的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南唐灭亡之后,赵匡胤就下令减免了南唐地区的赋税,更是加大了对百姓的扶持,不过因为时间紧迫的关系,赵匡胤并没有排除有力的官员去整理残局。

    如今武王赵德昭派了人去,自然是对大宋有利的,如果武王赵德昭再少一点私心的话,兴许会更好一点。

    这些对柳味来说不重要,因为他去见李煜后,南唐的很多百姓都将会比以前更加的安分。

    李煜幽禁的地方不小,府前有块匾额,名曰违命侯府。

    府外站着几名侍卫把手,他们虽美其名曰保护李煜,但实际上却是监视李煜的。

    柳味要求去见李煜并没有受到任何阻拦,而原因很简单,其一,柳味是参知政事,他有这个权利来看李煜,再者,他的名气很高,那些侍卫不敢阻拦。

    此时已过了初秋,但还未到深秋,违命侯府的秋景还不见凄凉,但里面却显得空寂,走了好长一段路都没见几个下人,由此可知李煜在这里的生活并不如意。

    以前豪奢如他,如今却被幽禁在此。李煜能如意才怪?

    想到一代词作大家竟然落的如此境地,柳味也是有些唏嘘不已的,命运是个很奇怪的东西,当柳味走进这里后,这句话不停的在他脑海闪现。

    这样走了许久,他才终于在亭台处见到李煜,此时的李煜背负双手望着远处的天空。好像在渴望自由,而在他的身后。小周后略显憔悴的容颜更显得让人想要爱怜,她想去安抚李煜,但最终却只是发出了一声轻叹。

    往事只堪哀,

    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

    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

    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

    空照秦淮!

    柳味正要上前的时候。仰头的李煜突然吟出了一首浣溪沙,从这首浣溪沙中,不难听出他那无法排遣的愁绪,而他的这首词与之前作的那些词相比,意境已是进入了佳境,断非往日那些无痛呻吟来的更为深刻,更为妙绝。

    而也直到这个时候。他李煜的词才真正称得上是大家。

    柳味望着李煜,忍不住叹息了一声,词作多与命运相连,李煜之前的靡靡之音不算差,只是很难让人有所体会,因此称不上佳作。而如今他的寂寞却更容易引起人的共鸣。

    人生世间,总是寂寞的时候多吧?

    “李侯爷作的好词,佩服,佩服。”

    柳味终究不是来感叹李煜变化的,也不是来听李煜作词的,因此他并没有多等。

    李煜早已经发现了柳味的到来,只是这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用。他现在只是一个亡国奴罢了,如果不是因为害怕死,亦或者心有不甘,他早不想活了。

    哀莫大于心死,他现在的情况离心死也差不多了,整天被幽禁在这样一个地方,活着有什么意思?

    他现在倒突然羡慕那些普通百姓来,他们虽也是亡国奴,可他们没有那么多心思,只要能活着,他们就活着。

    对于柳味的到来,李煜显得平淡至极,来人与不来人,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区别,倒是小周后,此时并不忘行礼。

    柳味在亭台坐下后,轻声一叹:“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柳味不言来意先说了这么一句词,却是把李煜突然从颓废中唤了出来。

    不为这首词有多好,只为这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见李煜回过神来,并且不停的浅吟这么一句,柳味露出了一丝浅笑,道:“李侯爷,人生在世不过匆匆百年,荣华难免,愁绪难免,但若能放得开来,活的开心一点,那又有何不可呢?”

    李煜望向柳味,露出了一丝苦笑:“谁都想放开,但放开又岂是那么容易的?柳大人此来该不会只是想开导我吧?”

    见此情况,柳味也不再隐瞒,岂是很多道理谁都懂,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

    所以,柳味不再跟李煜探讨这些事情,而是将最近京城发现的事情跟李煜说了一遍,李煜听完,眉头微微一凝:“有人绑架孩童想要培养杀手?”

    柳味点头:“正是,不知李侯爷对此事怎么看?”

    李煜望向柳味,冷冷道:“我如今已成亡国奴,有百姓愿意复唐,我自然心怀惊喜,但南唐灭亡已成定局,非培养几个杀手就能够复唐的。”

    要说李煜没有重获自由的愿望那是假的,但他也很客官的看清了形势,那便是复唐不可能。

    柳味点点头:“李侯爷说的不错,复唐的确是不可能的,而他们这样做只会害了王爷,也害了南唐的那些百姓,我了解我们的天子,我不杀你们这些南唐君臣便是为了安抚那些南唐百姓,可如果那些南唐百姓时刻想着复国,圣上是不会介意灭了你们,然后再去镇压那些百姓的。”

    李煜心头微微一颤,当年川蜀的情况不就是这样?赵匡胤赐死了孟旭,而后派人到川蜀之地镇压百姓,那么这些事情也是极其有可能在他们南唐人身上重演的。

    “两国交战,百姓无辜,李侯爷之前只知享乐,从来不曾为百姓考虑过,这便是你亡国的根由,不知现在,李侯爷是否还要那些百姓因为李侯爷而遭受灭顶之灾呢?”

    李煜脸上露出一丝羞愧神色,而后望着柳味道:“柳大人的意思是?”(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381章 交换

    “柳大人的意思是?”

    李煜望着柳味,他多少已经猜到了柳味的来意,可他还是想让柳味自己把来意说出来,因为在柳味说出那句话的时候,他觉得自己会有一种痛感,可那通感会让自己觉得很舒服。

    病态,现在的他极其需要这种病态的痛感。

    柳味知道自己将要说出来的话很残忍,但他却必须说,虽然他知道自己说出来后也不一定能得到李煜的认可,但他有后招。

    说出来后,自然有机会跟李煜谈条件。

    柳味并非笨人,也不是异想天开的人,他怎么可能会相信李煜因为自己刚才的那些话而听从自己的建议?

    这跟你打了一个人还要他谢你是一个道理。

    “在下的要求很简单,在下希望李侯爷能让南唐百姓知道你过的很不错,让他们不要以为你有多么的悲惨,多么的痛苦,只要他们知道你跟之前并无什么两样的时候,他们的那种亡国的念头也不会那么重了。”

    很多时候,一个国家的百姓之所以会认为亡国,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国主亦或者皇帝不在了,在这样一个以一人为心的时代,这种情况太正常了。

    所以,只要李煜表现的不是那么悲观,不作那么多春花秋月何时了的词作,南唐的百姓自然也不会认为他们的国主过的很苦。

    柳味说完之后,李煜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没错,他感受到了那种痛楚,那种被人打了杀了还被人要求感谢他的那种痛楚,可不知为何,他却并没有因此而痛苦,相反,他觉得很舒服,一种说不出的舒服,像是麻木了一般,所有的伤害都不过成为了刺激自己神经的东西。

    李煜很享受这种痛楚,像小孩子般的破罐破摔。

    柳味不能感受李煜的感受,但他却能够理解,所有不等李煜开口,柳味再次说道“提出这样一个要求似乎太过为难李侯爷了,但在下既然来了,有让李侯爷答应的理由。”

    李煜望向柳味,道“哦,什么理由?”

    “如果李侯爷肯答应在下的请求,在下可保李侯爷和小周后的平安,甚至在适当的时机,能助你们离开汴京城。”

    听到柳味这样的交换条件,李煜眉头微微一跳,自由,那是他李煜渴望的自由,而柳味答应给他这种自由。

    只是他不觉得自己的自由柳味能够做主。

    “算你想给我自由,你们的圣也不好答应吧。”

    “在下要给李侯爷自由,根本不用我们的圣答应,我有的是办法,不过我给两位自由之后,却也要两位答应在下一件事情,那便是隐居。”

    对于柳味说的这种情况,李煜还是很清楚了解的,他和小周后若是能逃出京城,那么他们自然不能再是李煜和小周后了,他们想要安稳的过一辈子,只能找一个没有人认识他们的地方过平平淡淡的生活。

    李煜对未来几乎是没有什么追求了的,但他不想小周后也跟着自己在这里度日如年,如果能够获得自由,那为何不要呢?

    “好,我会按照你说的去办的,只是我想知道你什么时候能给我和小周后自由。”

    “很快,也许今年,也许明年,我可以发誓,绝对不会超过明年。”

    李煜颔首“柳大人一诺千金,我李煜还是信的。”

    柳味笑了笑,李煜没有什么可不信的,或者说除了柳味他还能相信谁?

    而这对柳味来说,也是一箭双雕的事情,首先,解决了南唐百姓不安分的因素,再者,他曾经答应过韩熙载,保李煜性命,可如果李煜仍旧留在京城,那么以赵匡胤亦或者晋王的性子,只要李煜继续做那些诗词,难保不会有一天他们会对李煜动手。

    而在柳味的心里,他并不想李煜这样的词人遭受那样的命运。

    亡国已是让他心灰意冷,可如果能唤起他的新生,那又为何不呢?

    身为高高在的国主没有什么不好,但若能成为普通百姓,那又有什么不可?

    …………………………………………………………………………………………………………………………………

    柳味离开违命侯府后,小周后突然扑到了李煜的怀里。

    李煜心头一震,紧紧的楼主了小周后,现在的他除了小周后什么都没有了,而他所能做的,是换取小周后的自由。

    也许真如柳味说的那样,隐居起来过平淡的生活有什么不好?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也许自己做不来农活,但他可以慢慢学,他耕田小周后织布,农闲的时候自己可以吟诗作赋,小周后弹唱起舞,日子跟以前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不过是吃的住的差了一些罢了,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夫君,那柳味的话,能信吗?”小周后对柳味是敬佩的,但敬佩归敬佩,并不代表自己多么的信任他,柳味是很不错,是能够赢得不少女人的欢心,但却赢不了他小周后的欢心,因为在他小周后的心里,只有李煜,哪怕他是高高在的帝王,哪怕他是亡国的阶下囚。

    爱了他,便不管他是何种身份,富贵或贫穷,都将厮守,都将相濡以沫。

    李煜拍了拍小周后的肩头,那瘦弱的肩头微微颤抖着,令让忍不住把拍变成了揉。

    “放心吧,柳味既然说了一定能做到,我们只需要等是了,我……相信柳味。”

    从李煜跟柳味第一次相见开始,他们是敌人,从来不曾是朋友过,他们在南唐也算是斗智斗勇过,也曾经想把彼此降服,但两人对于彼此却是信任的。

    至少,李煜相信柳味说出来的话一定能够做到。

    小周后微微抬头看了一眼李煜,这次她在李煜的眼神看到了希望,她的心突然暖了一下,她不是那种爱慕虚荣以及喜欢享受的女人,她能享受富贵,也能安于清贫,只要能跟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好。

    所以,她不想看到李煜愁眉苦脸的样子,不想看到他的不开心,而现在,他的眼眸有了希望,而这希望能够点亮他们前进的道路。

 第382章 秋风

    时间慢慢,秋风凝重的时候,赵匡胤带领的队伍终于离北汉很近了。

    在这一路,晋王和魏王两人都曾遭遇过不同程度的刺杀,这让他们两人的心突然硬起来,也突然狠了起来。

    这是怎么回事他们很清楚。

    不是赵匡胤动的手脚是武王赵德昭。

    他们父子两人想要的,不过是晋王和魏王的命罢了,他们想要他们两人的命留在北伐的路。

    这天,秋雨迷离。

    晋王在营帐坐了许久,许久之后,他将一名侍卫叫了来,然后拿出了一颗晶莹剔透的宝石,他将宝石递给那名侍卫“知道怎么做吗?”

    侍卫颔首“请王爷放心。”

    晋王嘴角露出一丝冷笑,那并不是普通的宝石,那是一种在毒药浸泡了很久的宝石,而把宝石磨成粉后参入酒水与人服下,那粉末是慢性毒药,而且当毒性发作的时候无论多高明的大夫都看不出那是什么毒,只会认为毒的人是得了急病。

    晋王要的是这个效果。

    既然赵匡胤父子不仁,那别怪他晋王不义了。

    而晋王吩咐完那名侍卫后,又叫来了一个探子,他让探子火速回京,让苏另看布置好京城的一切,如果不出意料,这场北伐要以夭折了。

    而在晋王吩咐这些的时候,魏王也没有闲着。

    他曾经想过要给赵匡胤下毒,只是他没有那种让人看不出是毒的毒,所以他准备挟天子以令天下,这些天来他不停的收买赵匡胤身边的侍卫,不停的让自己手兵权更多一些。

    他魏王是喜欢用这种直接的办法,暴力的办法。

    如果通过实力能够让自己掌握皇权,那搞那么多阴谋诡计做什么?

    他微微是要用实力征服所有人,他要制服赵匡胤,而后令赵匡胤交出所有兵权,甚至威胁他把皇位传给自己。

    只是让魏王没有料到的是,在他做着这些小动作的时候,赵匡胤已是隐隐察觉到了不对。

    魏王到处收买自己的人,赵匡胤不是傻子,怎么可能没有一点察觉?而当赵匡胤明白魏王的所作所为后,他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四弟啊四弟,你怎么这么傻,难道为兄待你很差吗?为兄只是不想让你当皇帝罢了,可你现在的地位很低吗?”

    赵匡胤自言自语了几句,而后眼神微微一凝,对自己的心腹吩咐道“六品以的将领,谁投靠了魏王,立马给朕杀了。”

    对于赵匡胤的吩咐,侍卫并没有任何迟疑,点点头便走了出去。

    赵匡胤暂时还不想跟魏王撕破脸面,所以,他要警告一些魏王,让他安分一点,当然,他也有警告那些将领的意思,他们身为大宋的将领,只能忠于他赵匡胤一人,而谁若有二心,下场只有死。

    ……………………………………………………………………………………………………………………………………

    秋已渐末。

    魏王突然感到一阵说不出的心悸,他所有收买的人全部被赵匡胤给杀了,以至于现在谁都不敢跟他走的太近,而且很多人甚至偷偷向赵匡胤打小报告,魏王知道,那是那些人出卖了自己。

    魏王很担心突然有一天赵匡胤会拿这些事情来治他的罪。

    不过几天过去了,赵匡胤并没有找他魏王的意思,只是慢慢的孤立了他,让他在这军难有任何的作为。

    这个时候,魏王才发现自己跟赵匡胤差的太远,而自己当初想要挟天子的想法是多么的可笑。

    所以,魏王突然安分了下来。

    不安分得死,魏王还不想死。

    这个时候,北汉都城。

    北汉皇帝听闻赵匡胤御驾亲征的消息后很吃惊害怕,所以他把国的所有兵力都交给了刘继业,要刘继业无论如何要抵挡住大宋的进攻。

    除此之外,北汉皇帝还去求辽人,北汉皇帝虽然没有什么才智,但他却懂的平衡之术,更能揣摩人心,大宋不想辽人吞并他们背后,辽人肯定也不想大宋吞并他们北汉,所以他去求辽人,辽人一定会出手帮忙的。

    而事情也的确如此。

    辽人得知宋人要攻打北汉之后,虽然有点吃惊,但还是连忙派人来牵制大宋兵力了。

    不管怎么样,在辽人耶律贤看来,北汉是绝对不能落入大宋手里的。

    秋末的风已经带着一股子萧瑟之意,当羌笛声响起的时候,引得众人心有一股说不出的愁绪。

    赵匡胤的队伍把北汉给围了,刘继业站在城楼之望着下面黑压压的一片宋兵,眉头微微一凝“我北汉从来不曾与你们宋人交恶,你们为何要来攻打我北汉?”

    赵匡胤是几年的皇帝生涯已是让他养成了一种说不出的威严之气,他微微抬头看了一眼刘继业,并没有回答刘继业的问题,只是说道“听闻刘将军以前姓杨,要杨业,可是如此?”

    刘继业微微凝眉,道“是又如何?我北汉皇帝器重本将,赐与国姓,那是我刘继业莫大的荣幸。”

    赵匡胤笑了笑“非也,姓氏岂可随便乱改?依朕看来,你们北汉皇帝给你改姓是想羞辱你。”

    “满嘴胡言,你若有本事打来,说那么多废话作什么?”刘继业站在城楼之,脸略有气愤之色,赵匡胤却耸耸肩“朕还是很爱才的,整个北汉朕看的也刘将军一人而已,如果刘将军肯投降我大宋,朕可保你荣华富贵。”

    刘继业冷哼一声“大丈夫生于世间,岂能因为贪图荣华富贵而卖国求荣?想要我投降于你,门都没有。”

    双方这样说完,赵匡胤嘴角露出一丝浅笑,对旁边的晋王道“这刘继业是条汉子,也是个忠臣,若是可以,朕倒真想让他替我大宋卖力。”

    晋王颔首,他跟赵匡胤有一样的感觉,在这个世,奸佞小人不缺,忠臣义士也是不缺的,但往往是,忠臣难求,奸佞小人却是不求自来。

    难求的东西,自然令人更想得到,一个想要当皇帝的人,又怎么可能不喜欢多拉拢一些忠臣呢?

    但他们都很清楚,像刘继业这样的忠臣,想要收服却不容易。

 第383章 病倒

    战事一触即发。

    赵匡胤既然御驾亲征,便是打着灭掉北汉的心思来的,因此算他对北汉的某一个忠臣很欣赏,但仗还是照样要打的。

    在秋风凄寒的时节,一场大战打的迅猛无情。

    大宋这边因为有赵匡胤督战,所以士兵各个奋勇杀敌,其势如破竹,锐不可当。

    而北汉这边,刘继业是北汉有名的名将,虽然北汉实力较弱,不敢与宋军出城一战,但刘继业守城却是很有一套,因此双方激战多天,赵匡胤仍旧没能攻下北汉城池。

    而辽人这边,却已是慢慢绕到了宋军一侧,准备与北汉夹击宋人。

    赵匡胤在打仗可是一名老手,因此当他意识到辽人的行动之后,立马派了一股士兵去牵制辽人,只要牵制住了辽人,他们攻下北汉城池之后,便可势如破竹的直捣北汉都城。

    只是在这个时候,赵匡胤突然病倒了。

    病来的毫无预兆,令人措不及防。

    晋王、魏王以及众多大臣聚集在营帐之,赵匡胤脸色很差,而且浑身无力,他的神情带着萧瑟,他望了一圈众人,而后叹息一声道“朕想灭北汉,可不料却突然病倒,看来是天不欲灭北汉啊,既然如此,此班师回朝吧。”

    晋王和魏王等人相视一眼后,什么都没有说,立马吩咐班师回朝。

    宋军大队人马突然撤离,这让刘继业很是怪,一名北汉将士见此,道“大帅,宋人撤退,我们是否追去杀他们个措手不及?”

    刘继业观察了一下宋人撤离的队伍,摇摇头“他们撤的有条不紊,我们追去不会有便宜占的,既然宋军已经撤离,我们的危机也解除了,现在我们要做的是防止辽人咬我们一口。”

    “大帅觉得辽人会再次偷袭我们北汉?”

    “辽人可是养不熟的狼,他们次能突然偷袭我北汉,现在也一样可以,更何况马要入冬了,他们辽人需要食物。”

    那名将士听完刘继业的话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连忙按照刘继业的吩咐,密切注意辽人动向,并且在辽人沿途设下重兵把守。

    辽军大营。

    辽人对于大宋军队的突然撤离也是很怪的,按照目前形势来看,只要大宋再坚持几天,攻下刘继业防守的城池后,北汉必定落入他们的手,可在这个时候,他们怎么突然离开了?

    辽国皇帝耶律贤派人去打探过,只是宋军对于赵匡胤生病的消息守的很严,谁敢泄密杀谁,不仅这边不说,连京城那边都没有说。

    因此,辽国皇帝耶律贤派出去的人什么消息都没有得到。

    耶律贤在得知探子的消息后微微凝了凝眉,随后便对李隐道“宋人这么走了,我们若此回去,会不会太亏了?”

    李隐是个聪明人,他一听耶律贤的话后立马明白了耶律贤话的意思,既然之前已经做过对不起北汉的事情了,那再做一次又何妨?

    李隐对自己的这个主子的脾性算是摸透了,因此他没有表示反对,只是心领神会般的点了点头。

    ……………………………………………………………………………………………………………………………………

    宋军队伍一路向京城赶去,途的速度并不快,因为赵匡胤生病了。

    赵匡胤每天坐在宽大的马车之,身子骨一天一天差。

    他想到了无心和尚说的那些话,他有一劫,过得去大宋便有灿烂明天,过不去大宋便是个未知数,如今他相信了无心和尚的话。

    他的确有一劫,可是这一劫他只怕是难过了。

    随行的御医已经给赵匡胤看把过脉了,御医看不出赵匡胤得的是什么病。

    赵匡胤从来不曾想过自己会离死亡这么近,近的仿佛触手可及,只是他并没有感到不安,以前身体健康的时候,他总是担心死亡的来临,可当自己真的要面对死亡的时候,他反而不那么惊慌了,每个人都要面对死亡,而当死亡来临的那一刻,他才发现往日如同过往云烟,令人想却又不想。

    现在的他已不想去建立不世之功业了,现在的他只是有点担心大宋的未来,自己儿子武王赵德昭真的能将这个大宋建设好吗?

    队伍继续走着,晋王每天都跟京城保持着联系,他需要让京城的苏另看做好一切准备,也许等他们回到京城之后,也是时候动手了。

    晋王对于赵匡胤的病情还是很了解的,他知道赵匡胤还能支撑多久,而只要回到京城,他便可以静等机会了。

    魏王亦是如此。

    虽然他在军的计划失败了,但他在京城还有一批禁军的支持,有了这批禁军的支持,他完全可以冲入皇宫,争夺帝位。

    他没有想到赵匡胤会突然病倒,在他看来,赵匡胤的身子骨一向很好,算再活十几年应该也没有什么问题的,可他是突然病倒了。

    魏王觉得这是天在助他,助他完成登帝大业。

    京城。

    势如破竹的宋军突然班师回朝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京城,北汉未灭,宋军却突然要回来了,这令很多人都有了猜测。

    他们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特别是武王赵德昭,他这个监国竟然连一点消息都打听不到。

    不过虽然打听不到一点消息,但武王赵德昭还是很快发现了异样,他觉得事情不简单。

    手下,晋王和魏王都没有死,这已经让他很不安了,如今北汉未灭大军却班师回朝,这更是怪,自己的父皇北伐的时候可是气势勃勃的很,势要灭了北汉的,怎么可能突然回来了?

    武王赵德昭觉得自己的父皇可能被晋王亦或者魏王给挟持了,这并非不可能的事情,自己能够派人刺杀晋王和魏王,那他们不能挟天子吗?

    武王赵德昭的心突然紧了一下,如果真是这样,那自己该怎么办?要不要去救自己的父皇,如果不去救自己又应该怎么办,要不直接在京城登基?

    武王赵德昭想了很多,但他却觉得没有一个是可行的,为此他只得连忙将沈义伦以及柳味等人叫来商讨该怎么办。

 第384章 冷冬

    对于大军班师回朝这件事情,柳味比京城的任何人都清楚是怎么回事。

    赵匡胤病了。

    只是对于这件事情,柳味显得很无奈,在此之前他就料到可能会这样,只是他还在心里暗想,也许最后一刻亲情能够战胜他们对权力的渴望。

    可是,没有。

    在权力面前,亲情,友情什么的都是个屁,从来不会有什么人把这些东西放在眼里的。

    只有权力,才是他们奋不顾身去追求的东西。

    柳味有些失望,而因为他的坚信,导致了如今的情况,如果他暗示一下赵匡胤,他是不是就不会生病了?

    当然,柳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