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后手-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路承周帮洋人做事,心态也开始浮躁,只想着大饭店吃饭。
闻健民到宪兵分队报道后,派赵宾去利顺利酒店位包厢。
坐在情报一室空荡荡的办公室,闻健民满心欢喜,今天晚上,见过主任后,他就算正式上任了。
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一级
八点半,闻健民到了中山良一的办公室。
他到的时候,里面有个人正背对着自己。
虽然背影有些熟悉,但闻健民也没注意。
等到中山良一介绍,这就是他的上司,也就是情报一室的主任时,闻健民才仔细打量此人。
“承周……怎么是你?”闻健民吃惊的说。
“怎么不能是我?”路承周笑吟吟的说。
他的身份,一直没有公开,主要是便于在英租界工作。
“你的工作,是配合路主任搞好情报一室的工作。”中山良一缓缓的说。
“嗨。”闻健民恭敬的说。
他内心还没有从震惊中平静下来,晚上与路承周在利顺利酒店吃饭,他还在吹嘘,自己要飞黄腾达了,让路承周投靠他。
闻健民在警察局特高课当侦缉队长,当时就想让路承周过去帮他。
现在,他到了宪兵分队,受日本人直接领导,又再次邀请路承周。
哪想到,路承周早就为日本人服务,还是宪兵分队的情报一室主任,自己的顶头上司。
“承周……不,路主任,以后还请多多关照啊。”闻健民随着路承周走出来后,一脸的献媚。
“大家都是兄弟,只要不背着搞小动作,其他事情都可以商量着来。”路承周淡淡的说。
“那是一定,一定的。”闻健民忙不迭的说。
路承周一直暗中为日本人服务,自己竟然一点风声也没听到。
由此可以看出,路承周非同一般。
在这样的人手下干事,未必轻松呢。
回想以前与路承周认识的点点滴滴,闻健民突然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此次你带来的人,留一个在一室当内勤,派一个到大兴日杂店熟悉情况,剩下的那个,由你带领,先熟悉英租界的环境。我希望,每一个里弄,每一条巷子,你们都能记在脑子里。”路承周缓缓的说。
既然他是主任,当然要有主任的样子。
“熟悉环境理所当然。”闻健民深以为然的说。
“三天时间够了吗?”路承周问。
“三天?够了,应该够了。”闻健民苦着脸,三天就要熟悉英租界所有的街道里弄,等于他这几天,根本没时间休息。
“军统最近有批军火,准备从水路运出去,你有时间,要盯一下码头。”路承周又说道。
“军火?”闻健民惊诧的说,在警察局,他根本接触不到这方面的情报。
“是啊,这批军火如果运出去,危害巨大,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将之留在海沽。”路承周坚定的说。
“我会去调查的。”闻健民暗暗叹息一声,宪兵分队的级别比侦缉队要高。
可是,宪兵分队身处英租界,没有执法权,一切只能暗中进行。
抓个人,还得偷偷摸摸,一个不好,就会被警务处要回去。
想要抓捕抗日分子,必须警务处出面。
一旦警务处有人通风报信,黄花菜都凉了。
“到了情报一室,任务比以前重了,危险也增加了,你可要作好心理准备。”路承周似乎看出了闻健民的想法,提醒着说。
“我会努力的。”闻健民坚定的说。
他不怕工作辛苦,就怕没有事干。
“我们调查军统的军火,除了租界的码头外,还要调查大沽码头,大红桥码头等。你刚从警察局调过来,要发挥这方面的优势。”路承周叮嘱着说。
“是。”闻健民暗暗一凛,以前他不知道路承周的真正身份,现在才明白,路承周思维迅捷、性格沉稳,比自己有过之而无不及。
路承周从来不提宪兵分队的事,说明此人城府深密。
“除了码头,还要注意车站,特别是火车站。”路承周突然说道。
他一下子给闻健民这么多任务,想必闻健民这几天,恐怕会忙得睡觉的时间都没有。
“我会注意的。”闻健民无奈的说。
真是官大一级压死人,路承周只需要动动嘴,他就得跑断腿。
有了闻健民这支生力军,路承周马上轻松了。
有什么任务,只需要交待闻健民就行。
相比以前,路承周更悠闲,他每天除了巡视辖区外,就是与张保头、朱彪等人聊聊天。
路承周是巡官,他折节下士,让那些人力车夫很是感动。
这些人的要求其实很简单,你能跟他们拉拉家常,言语上尊重他们,他们就会对你掏心窝子。
从人力车夫那里,想打探情报,基本上不太可能。
但是,听一些趣闻,或者市面上的小道消息,只要愿意,可以从天亮听到天黑。
路承周会尽量利用这方面的优势,比如说,原本他让张保头,安排两个人到大兴日杂店门口摆车。
另外,康伯南道22号门口,也安排了人。
只是,康伯南道22号门口的人力车,很快就不见了。
人力车夫的消息灵通,他们知道康伯南道22号是日本的宪兵分队后,不会主动做日本人的生意。
由此要见,这些人力车夫,也是有爱国心的。
除非是在路上遇到了日本人,否则他们不会在康伯南道22号门口摆车。
其余时间,路承周要么待在警务处的办公室,要么从康伯南道20号的后门进去,通过暗让进入宪兵分队。
虽然那道门,已经被警务处的人知晓,但普通人并不知道。
路承周从后门到康伯南道20号,一般人就算看到,也不会想到,他是去宪兵分队。
“中山队长,从各方反馈的情报来看,军统这批武器,走铁路的可能性最大。”路承周笃定的说。
“铁路?不太可能吧。”中山良一摇了摇头。
他确实有自己的消息来源,但是,对方提供的消息,却是从码头走。
“军统确实在找人,想从码头走货。可是,这很有可能是掩人耳目的办法。”路承周笃定的说。
他相信,中山良一肯定找到了某个情报来源。
这个情报来源,或许来自军统内部,或许来自华北党政军联合办事处,也有可能来自军统外围。
不管如何,都必须尽快找到中山良一的情报来源,并且迅速掐断。
第二百五十九章 你说了算
路承周说得很笃定,中山良一很是无奈。
其实,他已经收到消息,军统将从大沽码头,运出这批军火。
虽然军统的做法,让人难以理解,可中山良一更相信自己的情报来源。
“据我得到的情报,军统很有可能从大沽码头走货。”中山良一缓缓的说。
虽然他要保护情报来源,但路承周毕竟是情报一室的主任,同时也在负责查找这批货。
如果他一味的隐瞒,很有可能,耽误宪兵分队的工作。
“大沽码头?中山队长,这个情报可靠吗?”路承周脸上写满了怀疑。
他知道,自己这个时候提出,军统的军火要走铁路,中山良一自然不会相信。
等军统的军火,真的从铁路运出去后,中山良一再相信也来不及了。
“目前来说,应该是可靠的。”中山良一笃定的说。
“那好,我派人密切注意大沽码头。”路承周郑重其事的说。
他马上闻健民,带着侦缉队过来的宁明、赵宾和李继平,迅速赶到大沽码头。
同时,还让金连振赶到大沽码头支援。
金连振毕竟是军统的人,有他在,更容易发现军统的线索。
下午,路承周与刘有军在五十一号路26号见了面,向他说起了中山良一的情报。
中山良一的情报来源,路承周没有问半个字。
这种事情,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很避讳的,如果路承周问了,不但得不到答案,还会被中山良一怀疑。
“大沽码头?”刘有军听到路承周的汇报后,眉头紧紧蹙了起来。
“中山良一的情报来源,一定来自我们内部。”路承周笃定的说。
刘有军将运输军火之事,分别交给了不同的人,有人知道是从太古码头,有人只知道要从怡和码头出货。
自然,也有人知道大沽码头。
既然中山良一肯定,军统会从大沽码头运出这批军火,也就是说,情报就是从负责大沽码头的部门泄露的。
“不错。”刘有军缓缓的说。
“站长心中应该有目标了吧?”路承周微笑着说。
军统海沽站的情报,竟然被中山良一知道了,如果宪兵分队要动手,海沽站岂不马上会灭绝?
“还要进一步确定。”刘有军摇了摇头。
知道大沽码头的人,不止一个人。
但是,要查出那个人,也不是什么难事。
“随时可以配合,这个人不查出来,夜不能寐。”路承周叹息着说。
“放心,他跑不掉。”刘有军笃定的说。
“那就好。”路承周松了口气。
“最近你与马玉珍是怎么回事?”刘有军突然问,他也经常去振华中学,见自己的妹妹曾紫莲。
曾紫莲向他说起了路承周,也说起了马玉珍。
据刘有军所知,马玉珍以前可是很左倾的。
“好久没联系了,我以为她应该成了共产党,没想到,却没搞学生运动了。”路承周随口说。
“你怎么知道她不是共产党?”刘有军饶有兴趣的问。
“我让闻健民调查过,闻健民可是警察局特高课的人,只要被他盯上的人,不死都要脱层皮。”路承周笑着说。
闻健民当时确实调查过,也给出了马玉珍不是共产党的结论。
路承周公开与马玉珍来往,也正是基于这一点。
至于怀疑马玉珍是共产党的张思昌,已经死在了城外的乱坟岗。
“怪不得,你对马玉珍是不是有想法?”刘有军又问。
“我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又是同学,知道她在振华中学教书,不去看望一下,似乎说不过去吧?”路承周笑嘻嘻的说。
“曾紫莲向我提议,要让马玉珍参加抗团,你意下如何?”刘有军又问。
路承周对马玉珍,应该是最了解的。
以前马玉珍参加学生运动,路承周还通过她与程瑞恩,接触过学生中的真正共产党员。
“要谨慎,马玉珍就算不是共产党,也受共产党的影响颇深。我建议,不要理睬她。”路承周摇了摇头,坚定的说。
“马玉珍具有强烈的爱国心和正义感,这样的人,正是我们所欢迎的。”刘有军缓缓的说。
“学生时代时,马玉珍就很痛恨当局。虽说现在抗战了,如果她对当局依然不满呢?”路承周提醒着说。
“你的意思,马玉珍就不能用了?”刘有军不满的说。
“倒不是不能用,只是要谨慎。我不希望,与她成为同事。”路承周鲜明的表明自己的态度。
马玉珍的身份,他再清楚不过。
现在反对,正是为了将来留下后手。
“曾紫莲的结论,与你恰好相反,她觉得,马玉珍不但可以成为我们同志,还要以完全信任她。”刘有军缓缓的说。
“女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她凭什么认定,马玉珍可以成为我们的同志?凭什么完全信任她?如果马玉珍拒绝加入呢?如果马玉珍是共产党呢?如果马玉珍是日本特务呢?如果马玉珍干脆就是日本人呢?”路承周振振有词的说。
“你再说下去,是不是马玉珍要是日本皇室成员了?”刘有军不满的瞪了路承周一眼。
该要的谨慎必须有,但是,草木皆兵,也不利于工作。
如果谁都不相信,谁都怀疑,还怎么开展工作?还怎么发展组织?
不管什么人,都有一个熟悉的过程。
曾紫莲整天与马玉珍在一起,近距离的观察了她好长一段时间,得出的结论,比路承周更准确。
“我只是觉得,不应该再打扰马玉珍的生活,让她平静的生活下去,不好么?”路承周叹息着说。
“我看,这才是你想表达的意思吧?”刘有军突然说。
“不错,我担心会给她带来危险。”路承周被刘有军“看”破了心事,尴尬的说。
“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全民皆有守土抗战之责,怎么到了马玉珍这里,就不行了呢?我看,可以让马玉珍做一些外围工作,时机成熟后,再将她吸收进来。”刘有军笃定的说。
“你是站长,你说了算。”路承周无奈的说。
第二百六十章 坚定信念
军统竟然要发展马玉珍进抗团,这是路承周没有想到的。
对马玉珍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能多一个人打入军统,肯定是好事。
但打入军统有多危险,路承周再清楚不过。
马玉珍没有受过专业训练,整天与军统这些职业特工在一起,会不会暴露呢?
此事,路承周没有决定权,他只能告之姚一民,并且提出自己的建议。
马玉珍在没有作好准备前,尽量不要参加军统。
“马玉珍的事情,就这么定了。你可以与她正常接触,但是,绝对不能让她知道你的身份。同时,也不能劝阻她加入我们。否则,团体的纪律可不是说笑的。”刘有军严厉的说。
“如果马玉珍加入军统,我的个人问题怎么办?”路承周苦着脸说。
军统有规定,抗战未胜前,不得考虑个人婚姻问题。
“你小子,原来是想这美事呢。就算马玉珍没加入我们,你也别想娶她。你可是戴老板钦点的人,除了工作夫妻外,别想成家。”刘有军笑着说。
路承周与马玉珍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如果路承周没有参加军统,他们或许已经结婚了。
“该死的日本鬼子。”路承周苦着脸说。
“是啊,这些该死的鬼子,他们在我们的国土上,烧杀掠夺,无恶不作,你听说了吗,他们在南京杀了我们几十万同胞!”刘有军突然一脸的悲痛。
刘有军对中共,确实很敌视。
可是,他对日本人,更加痛恨。
日军在南京的暴行令人发指,有些外国记者,拍了一些照片,他看到之后,无比悲愤。
“我听说了一些,他们在南京举行杀人比赛,砍我们同胞的人头,把刀都砍得卷边了。”路承周缓缓的说。
他的这些消息,是从宪兵分队那些日本宪兵嘴里听到的。
日军的暴行,在他们看来,像是得胜之后的庆功。
“日本人以为,他们的行为,能让我们顺从。可是,这只会激发我们,更加奋勇抵抗。”刘有军坚定的说。
不管其他人怎么想,至少他已经坚定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我相信,只要万众一心,一定可以将他们赶出中国!”路承周坚定的说。
“关于中山良一的情报来源,我已经有了怀疑对象。但是,最终确定,还需要你的配合。”刘有军缓缓的说。
“这个内奸,一定要找出来。”路承周坚定的说。
“明天,我会下一个命令,军火会从铁路走。”刘有军缓缓的说。
“我知道了。”路承周缓缓的说。
刘有军有自己的配合,可以从中山良一获知的情报,轻易判断出,到底是谁泄露的情报。
只是,如果日本人知道,军火要从铁路走,岂不是让他们知道了,军火运输的秘密?
“放心,军火今天晚上就走,我们不参与。”刘有军似乎看透了路承周的心思,微笑着说。
“站长英明。”路承周奉承着说。
姚一民收到“蚂蚁”的情报后,也很是意外。
他原本以为,马玉珍在振华中学,只要能与曾紫莲相处融洽,就是对她这个“交通员”最好的掩护了。
没想到,曾紫莲竟然看中了马玉珍。
此事,姚一民也没有作主,他与马玉珍深入地谈了一次。
“马玉珍同志,根据‘蚂蚁’获得的情报,军统有意发展你,不知你有什么想法?”姚一民缓缓的说。
之前,他根据“蚂蚁”提供的情报,断定“蚂蚁”应该潜伏在警务处。
然而,“蚂蚁”今天的情报,说明他在军统也有内线。
难道说,“蚂蚁”还有军统的身份?
同时,“蚂蚁”对英租界宪兵分队的情况,似乎也很清楚。
“蚂蚁”的档案,姚一民一直没有看到,他只知道,这是一位绝对可以信任的同志。
他们之间,虽通过电话,可没有见过面。
两人倒有紧急联络暗语,只是到目前为止,“蚂蚁”还没与他接头。
“发展我?看来军统也够没用的。”马玉珍不屑的说。
她并不知道,路承周早就让闻健民调查过他。
刘有军正是根据闻健民的调查结果,才没有再深入调查和考验马玉珍。
如果没有路承周的提前安排,曾紫莲在碰到马玉珍后,一定会想尽千方百计,试探她的真正身份。
正是因为曾紫莲得到刘有军的提醒,马玉珍与共产党没有关系,她先入为主,才没有彻底调查马玉珍。
“与军统交往,可不能大意。我们搞地下工作,就像在走钢丝绳,稍有不慎,就会摔下来。而下面,可是万丈深渊。”姚一民严肃的说。
“打入军统,能为组织提供更多情报,我当然愿意。”马玉珍正色的说。
“可是,打入军统,会比现在更加危险。”姚一民一脸的担忧。
“我不怕!”马玉珍坚定的说。
“我知道你很勇敢,但潜伏在敌人内部,光有勇敢可不行,还得有智慧。‘蚂蚁’同志,就潜伏在敌人内部,他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有的时候,还要面临亲人和朋友的误解,这些,你想到过吗?”姚一民缓缓的说。
“我会向‘蚂蚁’同志学习,坚决完成组织交待的任务。”马玉珍并没有被姚一民所说的困难吓倒,越是危险,她越喜欢挑战。
路承周收到姚一民的情报,很是无奈。
以他对马玉珍的了解,早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
马玉珍从来不惧怕危险,越是危险的任务,她越觉得光荣,越想挑战。
为了让马玉珍意识到当一名卧底的危险,也让她能借鉴一些自己的经验,路承周特意写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这些经验,是路承周自己总结出来的,很实用。
比如说,他希望马玉珍,与军统接触时,一定要完全忘记自己是共产党员这个事实。
同时,要能忍辱负重,无论是别人的指责、怀疑,甚至是谩骂叫嚣,都要能忍。
能忍人之所不能忍,控制自己的情绪,基本上就算合格了。
这些经验,说起来很简单,但要做到,可就难了。
第二百六十一章 斗狠
军统的军火,今天晚上就要运走。
路承周算着时间,晚上到宪兵分队后,向中山良一汇报。
“中山队长,据我得到的消息,军统可能会从铁路运送军火。”路承周特意等到九点多才到宪兵分队。
此时,运载着那批军火的煤车,已经离开了海沽。
没有详细情报,宪兵分队根本无从查起。
“铁路?”中山良一蹙起眉头。
他已经跟路承周说过,要注意码头,特别是大红桥码头和大沽码头。
然而,路承周总是将目光放在了铁路车站,这让他很是不高兴。
“路主任,不是跟你说过么,要将主要精力放到码头,特别是市区的码头。”中山良一不满的说。
“可是……”路承周张了张嘴。
“不要可是了,我的情报来自军统内部!”中山良一高声说。
“好吧,明天我亲自去大红桥码头盯着。”路承周郑重其事的说。
“这才对嘛,我估计,军统不敢走大沽码头,最有可能是在大红桥码头运货。”中山良一听到路承周的话,脸色这才缓和下来。
路承周第二天,在街上迅速巡视一遍后,换下警服,带着情报一室的全体人员去了大红桥码头。
大红桥是海河主要支流子牙河上的一座桥梁建筑,位于大红桥码头位于大红桥西侧、子牙河北岸。
大红桥码头是通过子牙河、大清河往来运送物资的集散地,每天人来船往,非常热闹。
这里属于日军占领区,路承周的特务证件非常管用。
再加上闻健民也在,他可以随意调用附近分局的警察,还可以得到宪兵队的支援。
当然,路承周知道,这里不可能找到军统的军火。
因此,他将所有人都撒了出去。
路承周知道,今天肯定是一无所获,他在码头旁边,找了家茶楼,找了个临窗的位子。
军统的军火,昨天晚上,就已经运走了。
中山良一并没有收到消息,显然,他的内线,并没有接触到这个情报。
刘有军还需要甄别一次,或许,今天回去后,就会有结果。
还有马玉珍,也不知道她对自己的心得体会,能领悟多少。
路承周原本还在想,一旦确定马玉珍担任自己的交通员,就可以与她相认。
可是,马玉珍如果要打入军统,他与马玉珍就不能再相认了。
路承周知道马玉珍的底细,已经无形给马玉珍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如果马玉珍再知道路承周的身份,他们之间暴露的几率将增加数十倍。
马玉珍没受过专业训练,跌跌撞撞的打入军统。
一旦她知道路承周的真实身份,很容易对路承周形成依赖。
为了自己的安全,更是为了马玉珍的安全,路承周与她,短期内不可能相认。
另外,宪兵分队与蒋万顺的接触,到底是真接触,还是假接触呢?
从种种迹象表明,路承周倾向于后者。
只是,这种事情,没有十足的证据,他不敢轻易发言。
路承周与蒋万顺并不认识,更谈不上对他的了解。
蒋万顺的党性、个性,他都不了解。
只是从宪兵分队分析,以高桥丰一办事的谨慎,如果蒋万顺已经投降,他们之间的接触,会这么容易被地下党知道么?
路承周正在思虑时,突然被楼下的嘈杂声打断。
不知何时,茶楼下面的空坪中,已经聚集了两群人。
两群人中,各派了一人,准备“单挑”。
路承周眉头蹙了起来,英租界是不可能出现这种混混儿的。
一旦聚众滋事,马上会被巡捕驱散,情节严重的,直接会带回巡捕房。
海沽的“混混儿”是有了名的,和北平的流氓地痞、泼皮无赖不是一个路数。
北平的黑道儿人物之间进行火并往往搞得轰轰烈烈,要么双方约好个场子,一般都是人迹罕至的角落,比如北海夹道、天坛的南墙根儿等地。
这种火并有点儿像古代打仗,双方人马各占一边,各出一员大将“单挑”,是比试拳脚还是动刀子玩命全凭事先的约定,双方都会遵守规则,这和欧洲中世纪的决斗颇为相像。
当然,也有打群架的时候,双方数十人各执器械一拥而上,真刀真枪真往死里招呼,打死个一两口子是常有的事,当一方“认栽”了,另一方则表现出一种难得的大度,主动出钱给死伤者以抚恤,双方握手言和,从此败的一方不再“乍刺儿”,胜的一方也绝不挟胜欺负人。
海沽的“混混儿”可不是这样,他们也是有帮有派,同样也是打架不要命,但表现形式比较独特。
他们也是斗狠,但不是对别人狠,而是对自己狠。
比如说,有人要到别人的地盘混饭吃,走到人家地盘,把头抱着,夹着裆,何你拳打脚踢,绝对不叫喊一声。
甚至,嘴里还要喊着:舒坦,太舒坦了。
如果来者喊了痛,叫了饶命,就当输了。
否则,打人者一旦停手,以后就只能给别人一口饭吃。
今天下面的场景,路承周一看,就是两伙混混在斗狠。
左侧一方当先之人,掏出一把牛角小刀,提起衣服,在大腿上就是一刀。
不管血流如柱,依然面不改色。
他昂首望着对面一男子,这就是海沽混混儿的比试,如果对方认怂,以后这一片,就是他的地盘了。
但是,对面的男子,并没有被吓退。
只见他拿出一把锋利剃须刀,右手拿刀,伸出左手竖起食指。
就像削萝卜似的,几刀下去,将食指削得只剩了骨头。
末了,还在这食指根部环绕一刀,将不规则的皮肉削平。
当他的食指露出骨头时,对面腿上插刀的男子,脸色就开始变了。
他可以给自己来一刀,但绝对不敢,将腿上的肉,一条条割下来。
特别是最后那一下,对面的男子面不改色,而他早就胆怯。
路承周坐在楼上,看得不是很真切,在男子削肉时,他特意走下来看新奇。
“贾连振,算你狠。”
腿上插刀的男子,抱了抱拳,带着手下的人惭愧而走。
第二百六十二章 七成利
这种自残,能做到面不改色,倒也算一号人物。
但是,这样的伤残,在宪兵分队的刑讯室,不值一提。
但在市面上,这样的斗狠,让人触目惊心。
这个叫贾连振的,镇定自若,面不改色,也算难得。
“弟兄们,以后大红桥码头,就是咱们吃饭的地方了。”贾连振举着只剩下骨头的左手,朝身后的人群,得意地笑着说。
他的个子不算高,但此刻,举着血淋淋的左手,血水把衣袖都浸透了,像根红蜡烛似的。
“削手指不算什么本事,有本事把鸡巴削掉。”路承周在旁边,突然说道。
刚开始,贾连振的行为,确实让他很吃惊。
但是,很快他就看出了端倪。
路承周在刑讯室,见过很多人受刑,意志再坚强的人,削自己肉,还能面不改色心不跳,他还真没见过。
再说了,贾明削的还是食指。
所谓十指连心,指端的神经很敏感,削掉食指,却面不改色,其中必有蹊跷。
这种违背常理的事,自然引起了路承周的好奇。
他敢断定,这个叫贾连振的,一定用了什么手段。
这种斗狠,讲究的是对自己狠。
如果耍了手段,是极不光彩的,也是被人瞧不起的。
“这位朋友不服?”贾连振听到路承周的话,脸上的笑容突然僵住了,望着路承周冷冷的说。
这个时候,正是他的威信达到顶峰之时,路承周突然在旁边在风凉话,他必须马上让路承周心服口服。
而那个腿上有刀的男子,听到路承周的话后,也停了下来。
他的刀子还没有拨,路承周的语气,似乎要替他主持公道。
此男子叫甘德钧,虽然性子直,但并不蠢。
路承周的话,点醒了他,贾连振赢的似乎不太光彩。
“我只是为他不值罢了。”路承周指着甘德钧,意味深长的说。
贾连振的恼羞成怒,让他更加确信,自己的判断没错。
“此话何意?”贾连振脸色一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