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后手-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后,在益世滨道寿康里18号,马玉珍见到了姚一民。
自从敦桥道福顺里出事后,姚一民经过挑选,最终选择这里作为市委最新机关。
同时,也是姚一民的住处。
“交通旅馆?中共?”姚一民一边看着“蚂蚁”的情报,一边听着马玉珍的汇报。
得知路承周竟然去交通旅馆善后时,很是惊讶的说。
交通旅馆,不仅仅有自己同志,同时,冀东来海沽的同志,也经常会住在那里。
包括交通旅馆、国民饭店、佛照楼、基泰大楼,党组织都设立了联络点,为来往于冀东抗日游击区的人员,提供安全住处。
当然,这些联络点,都挂在自卫会名下。
姚一民突然想到,蒋万顺也住在交通旅馆。
蒋万顺本是北方局派来的特派员,省委重建后,担任省委组织部长。
“姚书记,要不要我再去趟交通旅馆?”马玉珍问。
“不必,你先回学校。剩下的事情,我会处理。”姚一民叮嘱着说。
他已经看完了“蚂蚁”的情报,蒋万顺确实被捕了,还被抓进了英租界宪兵分队。
“蚂蚁”建议,趁着还没有转移,通过向警务处报案,用正常手段,将蒋万顺救出来。
只要蒋万顺没在英租界犯法,又没有抗日的证据,宪兵分队就无权抓他。
宪兵分队的审讯手段,非常残暴,谁也不能保证,蒋万顺就一定能扛得住。
路承周一直坐在警务处的办公室,随时等着上面的命令。
如果姚一民收到情报,并且实施的话,警务处一定会派人,去宪兵分队搜查。
此时,路承周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他不停的看着手表,希望时间能过得更快些。
快到五点时,路承周突然接到刘立峰的命令,让他搜查宪兵分队,是否有绑架行为。
“处座,昌隆盛是什么地方?岂是我想搜查就能搜查的?”路承周苦笑着说。
“在英租界,难道他们还敢乱来不成?”刘立峰一愣。
“我去可以,但不保证能有结果。”路承周无奈的说。
“路承周,你这是什么意思?以前你当街敢抓日本浪人,现在你辖区的几个日本人,就没办法收拾他们?”刘立峰不满的说。
第二百五十四章 暗门
路承周与宪兵分队,有暧昧不明的关系,刘立峰其实已经听到了一点风声。
刚开始,宪兵分队到康伯南道22号,刘立峰还是很欣慰。
警务处敢跟日本人对着干的不多,以前路承周算一个。
可现在,路承周也不行了。
日本人在租界外,再横行无忌,但在英租界,得遵守他们的法律。
路承周退缩,刘立峰只好安排其他人。
蒋万顺“绑架”案,警务处交给温秀峰,去“昌隆盛”搜查之事,也交给了温秀峰。
路承周作为康伯南道的负责人,温秀峰的行动,他自然得配合。
只是,快出发前,路承周才给中山良一去了个电话,告诉他警务处接到报案,有人在交通旅馆被绑架。
“绑匪”,正是宪兵分队的人。
路承周原本以为,有温秀峰出马,再加上自己通知的时间掐得比较死,救出蒋万顺还是比较容易的。
然而,路承周还是低估了中山良一的卑鄙无耻。
温秀峰在宪兵分队仔细的搜查了一遍,连地窖都没放过,可依然一无所获。
“温探长,我要向工部局抗议,你们无端怀疑,并且打扰我们的正常工作。”中山良一看到温秀峰没有收获,马上变得理直气壮。
“温探长,还是回去吧。”路承周劝道。
他的目光与中山良一交流了一下,从中山良一眼中,他看到了得意。
路承周看了一眼时间,自己掐着时间打的电话,除非中山良一提前将蒋万顺送走,否则不可能搜不到人。
搜到了蒋万顺,中山良一就无话可说了。
如果没搜到蒋万顺,温秀峰反而被动。
路承周嘴里劝温秀峰,可心里却万分焦急。
这是营救蒋万顺最好的办法,合理合法,只要温秀峰能找到蒋万顺,中山良一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
如果温秀峰真的走了,以后再想营救蒋万顺,几乎变得不可能。
“不急,你们的人都到了没有?”温秀峰摇了摇头。
既然来了,自然不能轻易走。
上次找宫本清,结果没找到人。
宫本清是日本人,藏起来也正常。
但是,蒋万顺是中国人,还是被他们绑来的,只要知道有人来搜查,肯定会呼救的。
“怎么,又要点名?”中山良一冷笑着说。
上次找宫本清,温秀峰就点过一次名了。
工部局的人,来搜查宪兵分队,这是中山良一的耻辱。
然而,耻辱归耻辱,宪兵分队违规在先,他也没办法。
按照之前的约定,发现抗日分子,宪兵分队必须通过警务处抓人。
宪兵分队需要做的是,提供确凿的证据,证明蒋万顺是抗日分子。
然而,宪兵分队拿不出证据,只能靠刑讯。
“点名倒不用。”温秀峰缓缓的说,他只是将交通旅馆的伙计带来了,让他指认带走蒋万顺的人。
此事,路承周都不知道,当他看到温秀峰带来一个证人后,也很吃惊。
“我是真不知道他会这么做。”路承周等温秀峰带着伙计去找人时,轻声对中山良一说。
“不用担心,那些人不在这里了。”中山良一得意的说。
“那就好。”路承周微微颌首。
他很是疑惑,自己通知中山良一的时候,应该来不及转移的。
温秀峰带着交通旅馆的伙计指认,路承周则把王斯广叫到了一旁。
“昌隆盛今天有没有异常?”路承周掏出烟,刚要点火,王斯广已经将火递了过来。
“一切正常,巡座特意关照过,我每天都会安排兄弟在附近巡逻。”王斯广微笑着说。
“嗯。”路承周突然注意到,宪兵分队的两辆小车,和那辆卡车,都停在院子里。
如果转移蒋万顺的话,一定会用到车子。
也就是说,要么蒋万顺早就转移了,要么,根本没有转移!
蒋万顺抓进来时,路承周是亲眼看到的,送到了地窖受刑。
以高桥丰一的性格,既然进了地窖,一定会马上审讯。
宪兵分队的建筑结构,路承周非常清楚。
除了地窖之外,再没有其他可以藏人的地方了。
“巡座,这些日本人,真不讲规矩。”王斯广轻声说。
他是康伯南道的巡长,“昌隆盛”的情况比较注意。
自从他们来了后,英租界出过好几起大案了。
比如说,敦桥道福顺里的枪击案、康伯南道的刺杀案,甚至,康伯南道22号房主白恩的失踪案,都与宪兵分队有关系。
“所以我们就得更加注意。”路承周叮嘱着说。
“巡座,隔壁好像也被他们的人租下来了。”王斯广突然说。
“你怎么知道的?”路承周诧异的说。
这不仅是以前张思昌进入宪兵分队的通道,也是自己进入宪兵分队的通道。
“原来住在康伯南道20号的是张思昌,现在换了个叫张广林的。那个张思昌,已经有段时间没看到人了,据说去了外地。据我所知,张思昌和张广林,可是经常出入这里。”王斯广说。
路承周感觉,自己的身份,早晚有一天是瞒不住的。
幸好,他进入宪兵分队前,会仔细观察周围的情况。
如果是特意针对他,提前在暗处观察,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发现他。
“这件事,你没告诉温秀峰吧?”路承周突然说。
王斯广的话,提醒了路承周。
墙壁上那个门,不管有没有被人发现,蒋万顺都有可能躲到隔壁。
所有人的目光,都在康伯南道22号时,让蒋万顺待在隔壁,确实很安全。
“忘记了。”王斯广不好意思的说。
温秀峰带着交通旅馆的伙计,仔细看着宪兵分队的人,确实没有发现。
然而,当他突然搜查隔壁康伯南道20号,海田新一郎押着蒋万顺,不得不从暗门过来。
然而,当他过来的时候,发现院子里,全是巡捕。
“中山先生,我想,这个人一定不是你的人吧?”温秀峰指着伤痕累累的蒋万顺,质问道。
“此人是抗日分子,你们无权带走。”中山良一蛮横的说。
“没有经过警务处的同意,你们的行为,都是违法的。”温秀峰怒斥着说。
第二百五十五章 暗中接触
不管宪兵分队如何阻拦,温秀峰最终还是把人带走了。
就算路承周是宪兵分队的人,但他表面上是警务处的巡官。
“中山先生,抱歉了。”路承周最后才走,一脸“歉意”的说。
“你走吧。”中山良一冷着脸,朝路承周挥了挥手。
“是。”路承周不敢多留,当着这么多手下,他也不能多说。
看到刚才蒋万顺的惨状,路承周心里很悲愤。
这才几个小时?好好的一个人,就被他们折磨得不成样了。
“大家都回去吧。”中山良一看着警务处的人,带着蒋万顺离开,眼中目光复杂。
“中山队长,我出去了。”高桥丰一在中山良一回到办公室后,过来报告。
“一定要注意隐蔽。”中山良一叮嘱着说。
蒋万顺送到宪兵分队后,很快送到了刑讯室。
然而,他用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告诉了日本人,共产党人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
高桥丰一为了撬开蒋万顺的嘴,用尽了各种酷刑。
之前对付中国人,比如说金连振,只用了三种,金连振就受不了,主动招供。
然而,蒋万顺一直坚持到路承周打来电话。
当时将蒋万顺送出去,已经来不及了。
高桥丰一只好将他藏到康伯南道20号,并且向中山良一汇报,用正常办法,无法攻破蒋万顺的心理防线。
面对蒋万顺,高桥丰一有种失败的感觉。
能抓到蒋万顺这个共产党,甚至有可能是中共里的重要人物,高桥丰一确实很高兴。
然而,共产党人对革命的信仰,让看似文弱的蒋万顺,爆发出惊人的意志力。
当时高桥丰一就沮丧的向中山良一汇报,将蒋万顺活埋在后花园。
中山良一否决了这个建议,明知道蒋万顺是中共的高级干部,拿不到情报,就已经承认失败了。
如果只能杀掉蒋万顺,会在内心留下永久的阴影。
皇军是战无不胜的,没有人能打败皇军。
活埋蒋万顺,只是表面的胜利,实际上是失败了。
接到路承周的电话后,中山良一当机立断,制订了一个新的计划。
如果警务处发现了蒋万顺,让特高班将蒋万顺盯死。
如果警务处没能发现蒋万顺,则将蒋万顺送到花园宪兵队。
蒋万顺被送到维多利亚医院,温秀峰对他的笔录,都是在医院完成的。
蒋万顺有正当的掩护身份,他是来海沽访友。
路承周也跟着温秀峰去了维多利亚医院,确定他没有生命危险后再离开。
对住在医院的蒋万顺,路承周不再关心。
他需要做的,是将情报及时通知姚一民。
路承周的情报里,详细写了营救的过程。
同时,也提醒姚一民。
如果可以的话,将蒋万顺转移出海沽。
蒋万顺两次进入特务视线,再留在海沽,只会带来无穷的麻烦。
蒋万顺的审讯,路承周没有参与,他并不知道具体的审讯过程。
但是,他相信,蒋万顺一定经历了炼狱般的折磨。
能活着从宪兵分队的刑讯出来,是非常不简单的。
收到“蚂蚁”的情报,姚一民也是一愣。
让蒋万顺撤离海沽,这可不是他能作主的。
蒋万顺是北方局派来的特派员,又是省委组织部长,在宪兵分队只待了几个小时,受尽了酷刑,依然坚贞不屈。
蒋万顺是老革命,受党教育多年,对革命无比忠诚。
然而,姚一民还是向省委报告,暂时切断与蒋万顺的一切联系。
正因为蒋万顺是老革命、老同志,党性原则强,更应该对他执行保密纪律。
这既是对组织负责,也是对蒋万顺负责。
晚上,姚一民突然收到消息,特高班的人,与维多利亚医院的蒋万顺有过接触。
如果这个消息,不是来自自己的同志,姚一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虽然姚一民建议,暂时切断与蒋万顺的一切联系,但这只是预防。
在姚一民心里,从来没有怀疑过蒋万顺。
可是,特高班的人,为何会与蒋万顺暗中接触呢?
姚一民马上向省委汇报,同时,省委也得到了同样的消息。
姚一民仔细研究“蚂蚁”送回来的情报,蒋万顺的营救,其实很顺利。
这其中,有没有日本人,特意安排的意思呢。
姚一民几乎是以最快的速度,让马玉珍给“蚂蚁”送出情报。
“蚂蚁”有着特别的身份,调查此事,比市委更容易。
“这个情报很重要,今天晚上一定要送过去。”姚一民叮嘱着说。
“放心吧,保证完成任务。”马玉珍坚定的说。
“最近与曾紫莲相处得如何?”姚一民问。
他虽然也是搞地下工作,但如何与敌人相处,也没这方面的经验。
还是“蚂蚁”传授了一些经验,比如说,与曾紫莲相处时,一定要忘记自己是共产党员,更多的,则需要随机应变。
“她对我还是很有好感的,我们目前相处得很愉快。”马玉珍说。
“你感觉,她知道你的身份么?”姚一民问。
“应该不知道。”马玉珍摇摇头。
她一早就知道曾紫莲的身份,在曾紫莲面前,就特别小心。
忘记自己的真正身份,表面出既爱国,又没有政治信仰,要骗过曾紫莲还是很容易的。
曾紫莲是军统情报组长不假,可她又不会算命,只能根据自己的观察,来判断马玉珍的真正身份。
“与路承周相处得如何?”姚一民又问。
“一般吧。”马玉珍不好意思的说。
如果不是路承周主动来找她,他们之间的联系,可以说已经停止了。
“要不是路承周,我们就不能知道交通旅馆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与路承周交往,是组织交给你的光荣任务。如果你觉得艰巨,可以换别人。”姚一民缓缓的说。
“我保证会与路承周多接触。”马玉珍无奈的说。
“这就对了嘛,路承周虽然走错了路,但是,我们也要给他回头的机会。”姚一民劝导着说。
路承周晚上到宪兵分队时,并没有收到姚一民的情报。
他只是很奇怪,高桥丰一竟然不在。
自从高桥洋行被烧掉后,高桥丰一再次在宪兵分队蹲点。
第二百五十六章 新情报
路承周晚上回家时,才收到姚一民的情报。
特高班竟然与蒋万顺在暗中接触?
如果不是姚一民的情报,路承周肯定不会相信。
他仔细回忆着白天的情景,中山良一当时的态度,确实有些问题。
温秀峰上次搜查宫本清时,中山良一咆哮如雷,像只被踩住尾巴的兔子一样,差点要扑上来咬人了。
而今天,中山良一只是抗议了几句,就让温秀峰把人带走了。
晚上,中山良一虽然冷着脸,但并没有煮熟的鸭子,突然飞走的那种沮丧感。
如果不结合“结果”,中山良一的情绪和语言,表现得也还算正常。
还有,晚上高桥丰一确实不在。
路承周又回想着蒋万顺的状态,从康伯南道20号过来时,蒋万顺伤痕累累,可是他的目光依然坚定。
一个背叛了的人,目光游离,不敢与人对视。
当然,这些只是路承周的分析,没有证据的支撑,他的分析很难立住脚。
路承周是个极为谨慎之人,特高班与蒋万顺有接触,首先要作最坏的打算。
蒋万顺与路承周没有直接联系,切断蒋万顺的联系,是省委和市委的任务。
路承周在第二天,特意去找了温秀峰。
温秀峰虽然很高傲,但他对日本人,并没有好感。
路承周两次协助他,去宪兵分队搜查,看得出来,温秀峰其实是爱国的。
自从抗战之后,很多人的本性就露出来了。
愿意当汉奸的,早早投靠了日本人。
不想当亡国奴的,一直在抗争,有些是以个人之力,而更多的是,则是加入各种组织。
“温探长,听说日本人对‘万国兴’依然不死心?”路承周问。
蒋万顺被抓后,只承认叫“万国兴”,对其他一切,都缄口不言。
“在维多利亚医院,他们不敢乱来。”温秀峰摇摇头,这是英租界,可不是日租界。
“那就好。”路承周点了点头。
温秀峰的态度,似乎是知道特高班的人到了医院。
路承周上午,与刘有军见了一面,华北党政军联合办事处置办的武器,必须要尽快运出去才行。
这批武器之事,路承周向姚一民汇报过。
姚一民的意思,如果武器是用来打日本人,当然要配合军统,将武器运出城。
但是,如果这批武器,是对付自卫会独立第一团的,当然不能送到七路军手里。
“共产党已经知道这批武器了。”刘有军见到路承周后,叹息着说。
华北党政军联合办事处的主任,在自卫会也担任了职务。
自卫会联合了各政党、各阶层、各阶级、民主人士、社会名流。
而办事处,主要是国民党在华北的各方人员。
“他们怎么会知道呢?”路承周“诧异”的说。
事实上,这个情报,就是他最先传过去的。
“谁知道呢,办事处那边,准备走陆路。自己派人派车运输,不让武器离开自己的视线。”刘有军叹息着说。
“走陆路?那得过多少关卡?如果走陆路,还不如走水路。”路承周说。
日本人控制着所有的交通要道,包括新成立了水路警察部队,主要由日军组成。
“我也很担心,提出走铁路,可是铁路、水面,只有共产党才有资源。自卫会已经提出,要分一半武器。”刘有军缓缓的说。
“原来如此。”路承周说。
怪不得办事处的人,既不走铁路,也不走水路,原来是防着共产党。
可是,如果被日本人查获,岂不便宜了日本人?
“让你来,主要是想知道,走什么路线,才能尽量避开日军的检查。”刘有军说。
“走哪条路都会碰到日军,能走车的,关卡多些,道路崎岖的,头卡就少些。但是,这么多枪和子弹,不用汽车,根本运不走。”路承周担忧的说。
不要说运枪械,哪怕是布匹、粮食这些物资,想要运出去,都比较难。
目前海沽虽然还没有搞物资禁运,但是,枪械永远都是违禁品。
“我准备让孙志书准备一张特别通行证,以给前线运输军火为名送出去。”刘有军说。
孙志书自从愿意为党国服务以来,并没有做实质性的工作。
“那也怕检查啊,这些武器,肯定不是日式吧?”路承周问。
“确实不是日式,主要是德制武器,毛瑟大枪和捷克造机枪。”刘有军缓缓说。
“站长,我建议拿一小部分,先试一下。如果走不通,再走水路或铁路。最好是走铁路,日军基本不会查。”路承周提议。
“这件事,让共产党插手,终归不好。”刘有军说。
七路军有意收编自卫会独立第一团,双方已经发生近摩擦。
“让共产党插手,总比落入日本人手里强吧?就算共产党分走一半的武器,我们还有一半啊。”路承周叹息着说。
“这你就想错了,宁愿全部落在日本人手里,也不想分一半给共产党。”刘有军缓缓的说。
“这个……”路承周张口结舌,他的境界还没有达到这个地步。
五百条枪,二十挺机枪,十万发子弹,宁愿冒着被日本人缴获的风险,也不愿意与共产党分享?
可是,如果日军知道了这个消息呢?
路承周之前想到了军统的无耻,但没想到,他们会无耻到这种地步。
既然军统如此无耻,只能比他们更无耻。
军统在宪兵分队有内线,路承周自然不能直接将这个情报汇报。
否则的话,刘有军马上就能知道,这是他提供的情报。
然而,正当路承周在考虑,要如何让宪兵分队获知此情报时,他突然接到中山良一的通知。
“据悉,军统最近有一批武器要运出海沽,目前这批武器还在租界,你去打探一下,这批武器会以什么形式运出。”中山良一说。
“是。”路承周暗暗心惊,是谁报告了这么重要的情报呢?
首先可以肯定,不会是共产党,也不可能是军统。
路承周将这个任务交给了金连振,只要金连振知道了,军统也就是知道了。
第二百五十七章 上任
关于中山良一得知军统有武器要运出海沽的情报,路承周除了让金连振去调查外,同时也第一时间向刘有军报告了。
如果这个情报,是路承周安排,通过其他渠道,让宪兵分队知晓的。
路承周一点也不会着急,然而,现在有些心慌。
这是对未知的恐惧,中山良一突然得到这样的情报,路承周非常不理解。
路承周很快收到了刘有军的反馈,告之武器运输一事,将交由共产党负责,走铁路。
然而,路承周担心的,是情报如何泄露的。
中山良一获取情报的渠道,必须要查清。
从中山良一交待的任务来看,他似乎并不知道军统想走公路。
可是,也不排除,中山良一故意试探路承周。
毕竟,华北党政军联合办事处刚开始定的,就是走公路。
路承周与刘有军约定,军统按照水路运输计划,包括对曾紫莲,也只告之,将改走水路。
但是,从哪个码头走,就有讲究了。
比如说,告诉曾紫莲,将从怡和码头起运,告诉裴福海,会从太古码头走,告诉其他人员,要从大沽码头走。
“中山队长,据我得到的消息,最近确实有人,想运一批黑货出去。刚开始准备走陆路,现在换成了水路。”路承周隔天向中山良一汇报。
“知道从哪个码头走么?”中山良一蹙起眉头,问。
“暂时还不知道,估计他们也没有定下来。但是,不管如何,应该都会走租界的码头。”路承周摇摇头。
他才用了一天时间,查到这么多情报,已经很了不起了。
“那可不一定。”中山良一缓缓的说。
“难道,他们还会用其他租界的码头?”路承周诧异的说。
“路主任,你忘记了,还有市区的码头,比如说大沽码头,大红桥码头等等。”中山良一提醒着说。
“不错,最危险的地方也最安全,说不定他们真会铤而走险。”路承周一愣,恍然大悟的说。
中山良一的话,透露出一个意思,他不太相信,军统的武器,会从租界码头运出。
“情报一室,我想给你派个副主任,不知道你意下如何?”中山良一突然说。
蒋万顺的事情,不管如何,闻健民都是立了功的。
至于蒋万顺有没有招供,最终是不是被警务处救出去,那是宪兵分队的事了。
闻健民几次在英租界行动,都赢得了中山良一的好感。
既然闻健民愿意调来宪兵分队,高桥丰一也答应过他,自然不能失信。
“感谢中山队长为我们加强力量。”路承周诚恳的说。
情报一室的人,加上现在才三个,路承周需要两名以上的翻译,再加上几名情报人员。
整个情报一室,如果能有十人以上,才算初具规模。
“你不关心谁来当这个副主任么?”中山良一对路承周的态度还是很满意的。
路承周担任情报一室主任以来,一直默默地付出,基本上不提要求。
当然,作为一名中国人,路承周也是有自己的小心思。
这些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中山良一也不在意。
水至清则无鱼,这个道理他是懂得的。
“只要是中山队长安排的,我都满意。”路承周说话的时候,很是诚挚。
“其实此人你应该认识,正是警察局的闻健民。”中山良一微笑着说。
“原来是他啊,我们是老同学,又是警察教练所同学会的理事。”路承周笑了笑,似乎很乐意接受这样的安排。
“今天晚上,他会来报道,你们见个面,以后,他的工作由你安排。我希望,情报一室,以后能干出更大的成绩。”中山良一缓缓的说。
“有中山队长的大力支持和英明领导,情报一室肯定能让租界的抗日分子闻风丧胆。”路承周笃定的说。
闻健民接到通知后,非常兴奋,他在特高课,只有一名日本顾问。
可到了宪兵分队,就要与日本人一起共事了。
而且,宪兵分队的级别,比警察局还要高半级,自己在宪兵分队情报一室当副主任,级别相当于警察局的特高课长了。
闻健民拿到宪兵分队的命令当令箭,他直接找到刘同宇,告诉他,自己要去英租界宪兵分队任职。
刘同宇虽是局长,但得知此事后,对闻健民也很是客气。
闻健民顺势提出,要把宁明、赵宾和李继平带过去,还强调,这是日本人的要求。
刘同宇明知道,闻健民是拿着鸡毛当令箭,但也没有办法。
到英租界康伯南道后,闻健民站在宪兵分队外面,心情澎湃。
他能来宪兵分队,是日本人对他能力的认可。
很多人都痛恨汉奸,可闻健民觉得,在这样的时代,只要能活得好,当汉奸也无所谓。
闻健民四处张望,想找寻路承周的身影。
自己到了宪兵分队,日后未不了要与路承周打交道。
如果自己的行动,能得到路承周的支持,对以后的工作,是很有帮助的。
闻健民问康伯南道的巡捕,得知路承周今天已经巡视过了。
想要找路承周,只能去警务处。
闻健民自然没有时间去警务处,他找了个公用电话,给路承周的办公室打了电话。
“承周,我是闻健民,晚上有没有时间,一起吃个饭?”闻健民笑吟吟的说。
“闻队长又来公干?”路承周微笑着说。
“纯属吃饭,以后兄弟就要在你的辖区生活了,得提前拜码头才行。”闻健民笑着说。
“行啊,去利顺利酒店如何?”路承周没有拒绝,以后闻健民就要成为自己的手下了,两人恐怕很难以这样的心态吃饭。
“那行,晚上六点,我到利顺利酒店订好包厢等。”闻健民马上说。
路承周帮洋人做事,心态也开始浮躁,只想着大饭店吃饭。
闻健民到宪兵分队报道后,派赵宾去利顺利酒店位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