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后手-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阮健公作为他的上司,路承周肯定要把他拉进来的。
对英租界的人来说,日本人也好,中国人也罢,都没有特别是感觉。
谁能给他们带来合法的收入,他们就喜欢谁。
销售走私日货,在英租界并不违法,只要交足了税,除了鸦片毒品外,其他商品都可以销售。
“我哪敢指教。”阮健公淡淡的说。
“我是这样想的,以后这些生意的利润,一成交给巡座支配。”路承周看了看四周,突然低声说。
“现在一天卖多少白糖?”阮健公一听,紧蹙的眉头,一下子舒展开了。
他要的,并不一定是路承周的利润,而是路承周的态度。
哪怕路承周一个月只孝敬他一元,只要态度诚恳,他也会很乐意接受,并且支持路承周做生意。
当然,谁跟钱都没有仇。
生活在世上,什么都可以没有,唯独不能没有钱。
“现在一天只有五百斤,但是,我准备增加人造丝、布匹、药品、化妆品等品种。”路承周解释着说。
“都是日本货?”阮健公又问。
“是啊,现在日本货便宜。”路承周笑嘻嘻的说。
这也是很多唯利是图的商人最真实的想法,对他们来说,国家、民族都是很笼统的东西,抓紧时间赚钱,才是最实在的。
“日本货便宜不假,但如果出事就麻烦了。以后,货物上的事,你不要出面,全部交给别人打理。”阮健公提醒着说。
既然路承周给他一成利,当然就要给路承周指点迷津。
“巡座说得极是,我会各找一个代理人,由他们出面进货。”路承周“恍然大悟”的说。
其实,他也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
小打小闹,他可以通过蚂蚁搬家的方式,悄悄把货拉到英租界。
可规模扩大的话,就要另外想办法了。
“你现在还没有做出规模,以后有机会,直接把货送到咱们的码头就是。”阮健公说。
阮健公积极帮路承周出主意,说明他开始支持路承周的做法。
有阮健公的支持,路承周的胆子就更大了。
只要是阮健公的辖区,他都可以打招呼。
至于运输方式,路承周还是选择用人力车,清早从杨村拉货回来。
化名贺仁可的何贺,在铁路一中的表现,已经赢得了师生的认可。
特别是他的爱国和抗日立场,已经引起了“民先”的注意。
学生联合会要求抵制日货,铁路一中积极响应,“贺仁可”更是带着同学们,去了塘沽码头和北仓,专门盯着运到海沽的日货。
现在的贺仁可,已经是同学们眼中亲切的“贺老师”了。
“贺老师,今天晚上,我们去杨村。”铁路一中的进步学生,也是“民先”队员杨松亭,下午找到“贺仁可”。
“没问题,晚上大家要吃饱饭,带好保暖和防潮的东西,我们的任务是长期的,可不能因为熬夜病倒了。”贺仁可沉吟着说。
“多谢贺老师提醒,我们会注意的。”杨松亭笑着说。
这些学生的举动,在“贺仁可”看得,很多都非常地幼稚可笑。
通过与三十八师官兵的接触,这些没有人生阅历的学生,能让他们抗日?
还给当兵的送书和日用品,现在部队的人,有几个是识字的?
当然,学生很傻很天真,让贺仁可很轻易的潜伏下来了,并且与共产党的外围组织部“民先”有了实质性接触。
比如说,铁路一中有多少“民先”队员,贺仁可清清楚楚。
“民先”的全称,是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是在二月,南下扩大宣传团一些团员的要求下,在共产党的引导下,成立的外围组织。
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海沽地方队部,设立在南开大学。
贺仁可觉得很可惜,自己没有第一时间参加南下扩大宣传团,自然也就没能加入“民先”。
否则的话,他感觉自己都应该可以被吸收加入共产党了。
第九十九章 龙王庙
在杨村守了一夜,并没有太大的收获。
现在的商人都精了,不会顶风进货。
如果被学生发现,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敢来进日本走私货,能把货直接烧了。
到四点的时候,贺仁可与杨松亭联系,同学们很辛苦,可以回去休息了。
“贺老师,再等等吧,说不定有些奸商,就等着钻我们的空子。”杨松亭很负责任,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海沽没有任何日货。
“今天还要上课呢?现在回去,大家还能睡几个小时。”贺仁可劝道。
“课可以停,但走私货绝对不能进海沽。”杨松亭坚定的说。
“说得好,老师受教了,那就坚持到天亮。”贺仁可忙不迭的说。
他的出发点虽然是为了学生的身体和学业,但相对来说,就不那么爱国了。
然而,就算到天亮,也没有发现有来运货的汽车。
最多,也就是来了几辆人力车,但上面没有人,贺仁可也没有在意。
虽然熬了一个通宵,可铁路一中的学生依然精神抖擞,回去的时候,甚至还唱起了那首反对走私的歌曲。
“走私货,真便宜。
奸商人,图小利。
可是我问你。
贩来一区布,赚来几角几?
……”
贺仁可白天只有两节课,上完后,就能回宿舍补一觉。
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贺仁可每三天才回趟英租界,其他时间,吃住都在学校。
然而,第二天,依然没有收获。
第三天晚上,终于发现一个小商人推着单轮车来进布。
结果,刚进杨村,就被学生劝了回去。
贺仁可看到那个小贩无奈的眼神,心里暗暗好笑。
学生的行为很激烈,如果硬要去进货,说不定出来时,会被学生销毁。
除了这个小贩外,这个晚上又是一无所获。
“同学们,看来我们的行动还是很成功的。全市的商人,都已经意识到了,日本货不能卖。”贺仁可当然不能给学生们泼冷水,否则,他就不进步了。
“贺老师说得对,正因为我们前一阶段的努力,现在市面上的日货,才越来越少。我相信,不用多久,整个海沽的日货都会绝迹。”杨松亭也跟着说。
“同学们辛苦了,先回去吧,晚上再来。”贺仁可说道。
正当铁路一中的学生准备回去时,贺仁可注意到,又有几辆人力车到了杨村。
贺仁可心里一动,这些人力车这么早就来杨村,是住在这里?还是来拉人?或者,是来拉货?
杨松亭所说的,市面上日货越来越少,确实没说错。
但是,并不代表,市面上的日货就会绝迹。
据贺仁可所知,所有走私到海沽的日货,其实很快都有人接手。
市面上之所以没有日货,并不是商家手里没有日货,只是他们不敢卖罢了。
前几天有商家偷着卖日货,被学生知道后,将仓库里的日货全部烧光了。
也就是说,走私到海沽的日货,其实一直在暗中销售,只是他们的交易很隐蔽,学生们一直没有发现罢了。
贺仁可故意走在最后面,等前面的学生离开后,他又折返回去。
每天清晨就有人力车出现在杨村,肯定不正常。
贺仁可去问那些车夫,得知他们不是杨村人,至于来干什么,车夫就显得很谨慎,硬是不说。
这些车夫虽然没说,但贺仁可心里已经明白一二。
贺仁可离开杨村后,在路旁等了一会,不到半个小时,就看到人力车出来了。
贺仁可一路跟着,发现他们车上没有拉人,但却拉了货。
用人力车拉货,也亏这些奸商想得出来。
贺仁可并不知道,这些货是路承周的。
他现在,只觉得找到了一个表现的机会。
当然,贺仁可不能表现得太着痕迹,他只让学生们认为,他是一个普通的爱国老师。
除此之外,他不想让其他人,知道更多信息。
作为军统海沽站情报组长,何贺觉得,只有打入海沽共产党组织,或者在海沽共产党组织内部,发展几名内线,才算完成任务。
“贺老师,你怎么才回来?”杨松亭准备去上课时,看到贺仁可匆匆从校外走进来,很是诧异的问。
“临时有点事。”贺仁可笑了笑。
杨松亭很爱国,对日货更是痛恨,今天的事,只要稍加透露,明天就能销毁一批日货。
“贺老师早点休息,晚上还要请您带队。”杨松亭恭敬的说。
“你也要去睡一会,晚上我建议迟一点去,宁可明天晚一点回来。”贺仁可提议。
“不错,商人越来越狡猾,我们要反其道而行之。”杨松亭深以为然的说。
路承周并不知道,他在杨村进货的渠道,已经被贺仁可发现了。
路承周销售日货之事,只向刘有军汇报了。
刘有军认为,此事暂时可以不用向陈世光汇报。
路承周的行为,得到了川崎弘的支持,如果向陈世光汇报的话,到时候反而不好解释。
“等上峰发现再说吧。”刘有军说。
路承周行事很隐秘,前期没有被发现的话,现在更难发现了。
在英租界,除了刘有军外,也只有张泽远等几位路承周发展的代理人,知道路承周在销售日货。
“多谢有军兄。”路承周感激的说。
“你参与走私日货之事,虽是为了任务,但也不能留下痕迹。如果让人知道,以后你还怎么与共产党接触?”刘有军提醒着说。
“我倒没有想到这一点。”路承周惭愧的说。
“现在还来得及,你的身份非同一般,如果因为这种事,被人当成汉奸,那就太划不来了。”刘有军提醒着说。
刘有军也不知道,何贺已经发现了杨村有人进日本货的线索。
作为海沽站的情报组长,何贺只需要向陈世光负责就可以了。
当天晚上,铁路一中的学生,快十一点时,才到杨村蹲守。
虽然连续熬了好几个通宵,但同学们的热情未减。
因为昨天晚上来得迟,第二天早上,他们自然回去得晚一些。
贺仁可提议,在杨村吃了早餐再回学校,他请客。
这一提议,得到了同学们的响应。
第一百章 临近
何贺潜伏在铁路一中,准备打入共产党地下组织的任务,路承周并不知道。
然而,作为军情组长的郑问友,却瞒不过他。
这让郑问友暗暗焦急,情报组原来由吕恩普负责时,情报组和军情组两个外勤单位,都没干出什么成绩。
何贺到情报组后,马上亲自出外勤,这给郑问友很大的压力。
如果两个外勤单位,都没干出什么成绩,他至少可以心安理得的混着日子。
而何贺来到,马上去了铁路一中担任老师,还打入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军情组如果再没有所作为,他无法向上面交差。
郑问友这段时间,也特意到海光寺,专门观察日军的动态情报。
然而,除了知道,日军最近开始增兵外,并没有太多有价值的情报。
郑问友深切知道,自己的情报来源过于简单而单一,想要获取有价值的情报,必须下苦功夫的。
想要从敌方阵营获取情报,一般来说,只有两个办法:打入、拉出。
海沽站才成立不久,根本没有对日军情报有长期规划。
因此,根本没有打入的计划,更加没有打入的卧底。
郑问友想要干出成绩,似乎只有一个办法:拉出。
郑问友的军情组,主要想获取军事情报。
而海光寺的驻屯军,大部分都是日本人,想要把他们拉出来,基本上是不要能的。
郑问友只能将目光,放下驻屯军之中国人身上。
而剩下的中国人中,主要是两类人:杂役和翻译。
杂役并不能提供重要情报,郑问友将精力,放在了翻译身上。
海光寺驻屯军有不少中国翻译,郑问友的目标,就放在这些人身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郑问友派人试探着与几名选择好的目标接触后,终于有了回应。
“站长,日本驻屯军两月前,已增加兵力六千人,海光寺的日军,已经达到了八千四百人。”郑问友获得第一份情报后,急不可耐的向陈世光汇报。
“这么准确的情报,你是从哪里获知的?”陈世光很是疑惑,军情组一向只能提供动态情报,像这种静态军事情报,在他上任后,还是第一次听到郑问友汇报。
“新发展的一个运用人员。”郑问友得意的说。
“情报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还有这个人的品行,你都核实过吗?”陈世光问。
海沽站所有向上面汇报的情报,最后都要由陈世光负责编审和硬判。
没有核实过的情报,他不会轻易上报,否则上峰只会追究他的责任。
“我正在核实,也请站长通过其他渠道再确认一次。”郑问友对陈世光怀疑自己的情报,很是有些不满。
只是,军情组一向没有提供过重要情报,他也不好据理力争,只能按照程序一步一步的来。
“当然。”陈世光点了点头,日军之情报,肯定要核实。
陈世光等郑问友走后,将刘有军叫来,与他商量郑问友提供的这个情报。
“外界确实有传闻,驻屯军在增兵。”刘有军缓缓的说。
此事,路承周已经汇报过。
路承周原本属野崎公馆领导,驻屯军增兵后,川崎弘加强了与路承周的联系。
驻屯军已经在做分化、瓦解二十九军之工作。
路承周以后与川崎弘的关系会更密切,目前路承周似乎主要是为了驻屯军服务。
“这么说,郑问友的情报有准确的?”陈世光问。
“这份情报,已经过期了。”刘有军说。
路承周汇报之后,他早就向总部汇报了。
郑问友现在再汇报,算怎么回事呢。
“过期没关系,只要能确定情报是真的就行。”陈世光笑了笑。
何贺潜伏在铁路一中,很有可能打入共产党的组织。
郑问友又发展了新的外勤人员,看来海沽站很快就要欣欣向荣了。
“站长,郑问友的情报来源安全吧?”刘有军习惯性的问。
没有日军的情报,海沽站会很急。
一旦有了日军的情报,又要怀疑,会不会是对方的反间之计。
情报机构,对任何事情,都持怀疑态度,对任何冒出来的人员,也不会轻易信任。
“郑问友是老人了,应该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陈世光摇了摇头。
铁路一中的学生,在贺仁可的引导下,终于发现,清晨来的几辆人力车有问题。
“杨松亭,你注意到刚才过去的人力车没有?”贺仁可走到杨松亭身边,问。
“人力车?”杨松亭望着刚过去的人力车,目光突然望着后面跟来的人力车。
蓦然,他目光一紧,看到人力上,虽然没坐人,但拉着两个大袋子。
“站住。”杨松亭突然横在车前,拦住了车夫。
“这些人只是拉货的,要把躲在幕后的奸商找出来。”贺仁可走到杨松亭身边,低声说。
“去铁路一中不?”杨松亭急中生智,问那车夫。
“去不成。”车夫原本听到杨松亭的声音,心里一惊。
路承周相信他,才让他来杨村拉货的,如果货出了事,把他卖了也赔不起。
杨松亭听到这话,让开了身子。
随后,他带着其他学生,远远的跟在后面。
有些学生是骑脚踏车来的,杨松亭跳到同学的车后座上,不紧不慢的跟着。
贺仁可知道,学生们肯定能跟上人力车。
他相信,杨松亭发现这个奸商后,一定会算他一份功劳的。
贺仁可带着其他同学回到学校,上了两节课后,杨松亭才回到铁路一中。
“贺老师,人力车上拉的是日货,送到了英租界五十一号路的张记日杂店。”杨松亭兴奋的说。
“你们打算怎么办?”贺仁可沉吟着说。
“让老板把货退回去,或者交给我们处理。”杨松亭坚定的说。
“此事还是要与其他人多商量,毕竟这是在英租界。”贺仁可摇了摇头,他之所以“发现”这批日货,可不是为了让杨松亭去处理的。
贺仁可的目的,是通过此事,让民先海沽分队,重视此事。
他更希望,自己可以因此进入民先领导的视线。
第一百零一章 换汤
如果张记日杂店是在华界,杨松亭当场就能带着同学们,把日货烧了。
但在英租界,杨松亭不能这么做。
学联的人,多次叮嘱过他,在租界行事要谨慎。
看到人力车将货卸到五十一号路张记日杂店后,杨松亭就回了铁路一中。
正巧遇到贺仁可,杨松亭没有多想,就将结果告诉了他。
贺仁可的建议很中肯,杨松亭觉得,涉及到英租界的事情,最好是向民先队部汇报。
杨松亭向贺仁可请了假,马不停蹄的去了南开大学,向队部的人,汇报了早上在杨村的重要发现。
这个情况,引起了民先的高度重视。
但民先副队长肖殿荣,否决了杨松亭的提议。
“杨松亭同学,英租界的情况比较复杂,我们不能像在华界这样随意。这样吧,事情交给我来处理,你和同学们,继续负责在杨村监视如何?”肖殿荣正色的说。
“好。”杨松亭当然不会有意见。
毕竟,肖殿荣的建议,代表了组织决定。
肖殿荣向马文祥汇报了此事,英租界的商店,竟然到华界来采购日货,还是走私货,此事当然不能容忍。
“先与这个张记日杂店的老板接触一下,咱们要先礼后兵。如果他是有良心的中国人,一定会听从劝告,我们可以既往不咎。”马文祥沉吟着说。
肖殿荣亲自去了趟英租界,找到张泽远,正告他不要再销售日货。
“这位先生,先不要说本店没有日货,就算有,也轮不到你来指手画脚吧?”张泽远振振有词的说。
肖殿荣看样子像个书生,他有路承周罩着,才不会理会呢。
“今天早上,我们发现,你店从杨村运了一些洋砂糖和洋布。”肖殿荣原本觉得,自己都点破了,张泽远应该主动承认错误,并且保证以后不再销售日货才对。
可哪想到,张泽远根本不承认此事。
“我想你肯定看走眼了。”张泽远郑重其事的说。
张泽远不承认,肖殿荣也没有办法。
他突然想到,路承周就负责这条街。
路承周听了肖殿荣了来意,眉头紧蹙,他没想到,自己才赚了几天的钱,就被学生们发现了。
按说,用人力车拉货,不应该这么快暴露才对。
“这个张老板,也太没爱国心了。你放心,等会我就收拾他。”路承周虽然内心很震惊,但脸上一点也没有表露出来。
肖殿荣组织、领导学生是一把好手,要论心机,根本不是路承周的对手。
路承周行事,总喜欢留后手。
既然学生发现张记日杂店在销售日货,就换个方式呗。
“收拾倒不必,只要他不助纣为虐就行了。”肖殿荣连忙说。
不管如何,张泽远终归是中国人,他的初衷,也只是多赚几个钱。
况且,这也是英租界,只要张记日杂店不销售日货,就是民先的胜利。
善良的肖殿荣,并没有听出路承周的言下之意。
所谓的“收拾”,是很笼统的。
至少,路承周并没有要打击张泽远的意思。
“我现在就去张记日杂店。”路承周马上说。
肖殿荣陪着路承周去了张记日杂店,他在外面没有进去。
路承周走进去,十来分钟就出来了,他郑重其事的告诉肖殿荣:“张泽远已经答应,他的店里再也不会有日货。”
“多谢。”肖殿荣感激的说。
路承周对此事如此热心,让他确信,之前对路承周的判断没有错。
但是,肖殿荣如果知道,路承周与张泽远谈了些什么,恐怕他会当着路承周的面,喊着他一声:“汉奸!”
路承周见到张泽远后,还没开口,张泽远就向他说起了肖殿荣之事。
路承周与张泽远约好,以后从杨村的日货,不再直接送到张记日杂店,而是让张泽远新租一个仓库。
路承周对肖殿荣所说:“张记日杂店再也不会有日货。”就是因为如此。
张泽远将日货,全部安排到新租的仓库,那里与张泽远和路承周都没关系,就算被学生再次发现,也怪不到路承周身上。
路承周亲自送肖殿荣离开英租界,随后,他给杨村保安大队打了个电话,约陈德明出来一叙。
“陈大哥,我们的事,差点被学生知道了。”路承周见到陈德明后,心有余悸的说。
“什么?”陈德明一听,很是紧张的说。
杨村保安大队的官兵,大多都同情学生,在这些学生的影响下,反日情绪越来越高涨。
一旦让人发现,他暗中走私日货,以后在杨村保安大队,他这个副大队长,怕是会威信扫地。
“我们得改变策略才行。”路承周缓缓的说。
“怎么个改法?”陈德明问。
“货到杨村后,走水路进来。我已经让人专门在码头租了仓库,直接送到仓库就是。”路承周微笑着说。
“需要我做什么呢?”陈德明问。
“派可靠的兄弟沿途护送。”路承周轻声说。
铁路一中的学生,当天晚上,依然在杨村守着,直到第二天上千,也没有看到人力车来拉货。
杨松亭却不死心,一大早又到英租界五十一号路的张记日杂店守着,一直守到晚上,也没看到有人力车来送货,这才回去向肖殿荣汇报。
此事,处理得很圆满。
肖殿荣觉得,需要感谢两个人,一个是铁路一中的贺仁可,另外一个,当然是路承周了。
路承周多次帮助学联,肖殿荣觉得,没必要特意去感谢他。
倒是铁路一中的贺仁可,肖殿荣认为,可以一见。
铁路一中的学生很敬业,每天晚上都在杨村蹲守,第二天晚上,肖殿荣特意去了杨村。
“这位是贺老师,每天晚上都来,早上还给同学们买早餐,他的课,同学们都很喜欢。”杨松亭介绍着说。
“你好,贺老师,我是肖殿荣,法商学院的。”肖殿荣介绍着说。
“肖同学,我有一个请求,不知当讲不当讲?”贺仁可“激动”的说。
他的兴奋,一半是装出来的,一半确实发自内心。
第一百零二章 各有千秋
肖殿荣看到贺仁可眼中的热切,脸上露出了微笑。
这样的表情,他在很多同学眼里都看到过。
贺仁可就算不说,他也能猜出几分。
“我想入党。”贺仁可“坚定”的说。
“会有机会的。”肖殿荣点了点头,鼓励着说。
路承周并不知道,何贺借着他走私日货的机会,与肖殿荣攀上了关系。
而且,肖殿荣对何贺的印象也不错,已经将何贺当成重点考察对象。
如果让何贺入党,并且打入党组织,这个军统的情报组长,将会把海沽的党组织,带入深渊。
与肖殿荣接触上后,何贺在铁路一中,表现得更加积极。
同时,在三天一次的汇报中,何贺向陈世光汇报了他取得的最新进展。
何贺执行卧底任务,在海沽站,也就只有陈世光、刘有军和郑问友知道而已。
在海沽最近一次碰头会上,何贺向其他三人,介绍了自己的最新进展。
“如果能把共产党海沽市委的主要成员身份摸清楚,就再好不过了。”陈世光听着何贺的汇报,微微颌首。
“会有这么一天的。”何贺笃定的说。
他在铁路一中的身份,掩饰得很好。
学生原本就很纯真,加上他刻意表现,在其他人看来,他是非常进步的爱国知识分子。
“站长,驻屯军的编制,基本上弄到了。”郑问友不想让何贺一个人出风头,等何贺一说完,马上插了进来。
“哦,说说看。”陈世光饶有兴趣的说。
“驻屯军除一个由步兵、炮兵三个联队组成的旅团外,还有航空大队、骑兵大队、战车大队、机械化学兵大队、工兵中队及各地守备队、宪兵队等。”郑问友得意的看了何贺一眼。
何贺打入共产党外围组织,确实称得上成绩斐然,可他拿到的驻屯军情报,也很有分量。
“情报核实了么?”陈世光问。
“结合之前的情报分析,基本准确。”郑问友笃定的说。
“驻屯军几度扩编,日本这是要干什么?”刘有军蹙起眉头。
冀察政务委员会对日本,实在没有太多的办法。
在与日本的交锋中,中方总是不断退让。
要不是有国家民族大义,谁也不敢肯定,整个华北到底会如何。
“日本陆军省,明确规定了驻屯军的任务:维护日本在华利益,必要时使用兵力,主力部署在北平、海沽、塘沽、滦州、秦皇岛及山海关之间铁路沿线,并要求关东军,将兵力一部,部署在长城线南侧。日军不断增兵,真的能闻到硝烟的味道了。”郑问友叹息着说。
“这些情报,都是你那个运用人员提供的?”陈世光诧异的说。
这些情报,件件都是海沽站所需要的,如果情报真的准确,郑问友掌握的这条线,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不错。”郑问友点了点头。
“郑组长,此人是新发展的?”何贺突然问。
“不错,何组长刚到铁路一中不久,由郑某独自发展的。”郑问友面露得色,他已经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能力不比何贺差。
“此人会不会是日本人派来的?”何贺问。
作为一名特工,他对任何事情都持怀疑态度。
“此人二十多岁,不到三十岁,操普通国语,略带东北口音,可以判定,绝不是日本人冒充中国人。虽然相貌长得不俗,可总带着一脸的霉气。抽起香烟来,一根接一根,从来没看他停过。”郑问友对何贺的问题避而不谈,只是向陈世光汇报自己的看法。
这其实就是郑问友对何贺的回复,他认为自己的这位运用人员,是真心实意为军统服务的。
“这么说来,此人不是有病的话,就一定有毒瘾。”何贺笃定的说。
“此人颇有才气,所提供的情报资料,并不是先写好带来的,差不多每次都是找一个僻静的地方,随便找一张纸,走笔如飞,一挥而就,连一个字都不用改,也绝不再看第二遍。而且,这么长时间,从来一个字都没错过。”郑问友缓缓的说。
“如果他有毒瘾,总是不能完全相信的。”何贺提醒着说。
“何组长无需多虑,我自会判别清楚。”郑问友说。
“站长,我有个设想,能否让路承周配合我,更快打入共产党组织?”何贺突然说。
路承周与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也有接触,而且他以前的同学,已经加入了共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