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后手-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没有,路兄弟,你要是早说,现在手里的货都变成钱了。”陈德明夹块一块肘子,大笑着说。
之前他觉得吃路承周的东西,还有些不好意思。
可是,路承周想在杨村搞点日货,他可以帮得上忙,当然吃得心安理得了。
海沽的日货走私、囤积和发售,主要集中在塘沽码头、杨村、北仓、杨柳青这些地方。
杨村是陈德明的地盘,路承周不要说只想搞点日货,哪怕要垄断杨村的日货市场,他都有办法做到。
“真的?”路承周“惊喜”的说。
“既然大家都是兄弟,自然不会瞒你。只是,最近学生在闹事,码头和货栈的工人,都被他们蛊惑了。这几天,日本进口的货物,都只能暗中运输。”李万良也夹了块肉,大口吃着。
“所谓富贵险中求,越是这个时候,越能赚大钱。”路承周不以为然的说。
他的本意,只是与陈德明和李万良交往,结识一些消极抗日,甚至有亲日倾向的官兵。
至于能不能做成生意,路承周根本不考虑。
之前国民政府发行法币,进行倾向改革,路承周对日货在国内倾销,就有过深刻休会。
路承周知道,一些爱国学生,为了宣传反对日货走私,特意演了部话剧:《洋白糖》。
还有些学生,创作了一首反对走私的歌曲:
走私货,真便宜。
奸商人,图上昨。
可是我问你。
贩来一匹布,赚来几角几?
要知敌人拿了你的钱。
立刻变成他们的枪弹子。
一颗颗,一颗颗。
将来都是打在你的心坎里!
……
将来都是带来炸弹炸死你!
这首歌,学生经常会唱,以至于路承周都听过好多次。
从内心上,路承周是反对走私的。
可是,为了工作,他得支持走私,甚至还要参与走私。
“路兄弟眼光独特,一定可以成大事,我先敬你一杯,祝你生意兴隆。”陈德明笑着说。
“还要靠两位大哥多加关照,以后,只要是我的生意,有了利润,两位大哥都可以得一成。”路承周说。
他无意做什么生意,也没做过生意,与人打交道,才是他的专长。
“真的?”陈德明却当了真,他在杨村保安大队当副大队长,早就想赚点外快。
可是,这些经商的人,个个精得跟鬼一样,小恩小惠可以给点,但想要吃顿好的,都没有。
对这些奸商,陈德明恨得牙痒痒,但又没有什么办法。
三十八师治军很严,如果他的手伸得过长,军纪可饶不了他。
“当然是真的,只是我现在本钱不多,只能从小做起。”路承周说。
“你背后有洋人,没什么做不起来的。”李万良听到有一成利润,桌上的美食,对他也没有之前的吸引力了。
“两位大哥,如果我在这里拿货,要注意保安大队哪些人呢?”路承周问。
“目前来说,要注意的人太多了,保安大队,除了我们几人之外,其他人都要小心。近段时间,学生闹得很凶,他们打着抗日爱国的旗帜,见到日货就会阻止,甚至,有可能会当场焚烧。”李万良提醒着说。
“这些学生,难道就没人管么?”路承周叹息着说。
“谁敢管?张师长很支持学生的主张,甚至暗中呢。”陈德明叹了口气。
“杨村保安大队的大队长,对学生是什么态度?”路承周问。
“你说刘永才?这小子是张师长的人,原来是特务营的,师座身边的红人,你说他会是什么态度?”陈德明没好气的说。
今年海沽保安队扩大了规模,三十八师特务营,全部并到了保安队。
刘永才原来是特务营的连长,才调到杨村担任大队长不久。
“知道了。”路承周给陈德明和李万良各倒了杯酒。
总的来说,杨村保安大队,还是积极抗日的。
离开杨村时,路承周带走了两大包白糖,加上路承周,叫了两辆人力车,才拉回英租界。
这些东西,属于紧俏商品,应该是不愁销路的。
可是,路承周一路上,却在想着,拿这些白糖怎么办。
他不是商人,这些在别人眼里的紧俏商品,对他反而是个负担。
“先生,要去哪个地方呢?”拉车的车夫,进入英租界后,扭头问路承周。
“去五十一号路吧。”路承周想了想,总不能把这两大包白糖拉回宿舍吧,这可是四百斤呢。
五十一号路是路承周的辖区,这里有几家日杂店,路承周让车夫在张记日杂店停了下来。
日杂店已经关了门,路承周走过去,用力的敲了敲门。
过了一会,里面才传来声音:“哪位?何事?买东西等明天吧。”
“我是路承周。”路承周扬声说。
“路警官?稍等,马上来。”里面的张泽远,听出路承周的声音后,慌忙说。
“路警官,这么晚了,有事?”张泽远打开一扇店门后,紧张的问。
“你这里要不要白糖?”路承周走了进去,低声问。
“白糖?我这里不多。”张泽远没听清,以路承周是想买白糖。
“我是问你,收不收白糖?外面有四百斤,你要的话,全卖给你。”路承周提高声音,说。
“收,收,只是四百斤,小店一时难以拿出这么多钱。”张泽远面露难色。
白糖可是紧俏商品,到手里马上就能换成钱的。
他迅速在心里估算,如果手里有四百斤白糖,马上能供应整个五十一号路的白糖。
“先收下再说,卖了再给我钱就是。”路承周不以为意的说,只要白糖有地方放,他才不管张泽远给不给钱呢。
反正,这笔钱算活动经费,他要向川崎弘申请报销的。
路承周让车夫,帮忙将白糖搬进张记日杂店,他拍了拍手,付了车钱后,又坐着第一辆人力车回去了。
第九十五章 利益均沾
张泽远望着店里多出来的两大包白糖,恍如梦境。
他走到白糖边,用脚踢了踢那包白糖,脚尖一阵发麻,他这才确信,自己不是在做梦。
因为日货大量涌入海沽,导致海沽物价持续走低。
可是,最近一段时间,学生提出反对走私,抑制日货,很快成为各界群众抗日救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遇到有人偷运日货,学生们甚至会群起攻之,将之焚烧。
近段时间,市面上的日货,一下子减少了许多。
白糖原本就是紧俏商品,以前很好出手,现在更是好卖。
唯一让张泽远发愁的是,路承周来得匆忙,什么都没跟说清楚。
白糖的重量,他可以称出来,但白糖的价格,实在不好评估。
可是,张泽远又不好去问路承周。
毕竟,路承周是巡官,他一个小老百姓,以后要求到路承周的地方,还多着呢。
第二天一早,张泽远就开了店门,看到地上两大包白糖,他将店内的伙计叫来,搬到后面摆手。
张泽远亲自写了张纸条贴在外面:本店大量供应白糖,价格优惠,每斤一角二分。
目前白糖的批发价为一角,张泽远只卖一角二分,算是真正的底价。
他主要是为了快速套现,要不然,价格还可以再多卖两分。
其实,四百斤白糖,按照一角的价格,也只需要四十元。
这点钱,张泽远还是能拿得出来的。
昨天晚上,路承周半夜喊他开门,强行塞给两大袋白糖,没有弄明白之前,他哪敢给钱呢。
张泽远是个小心谨慎之人,要不然,他的张记日杂店也早就开不下去了。
“张老板,生意兴隆啊。”
张泽远正在柜台忙着时,突然听到路承周的声音。
“路警官,您来啦。”张泽远连忙从柜台后走了出来,恭敬的说。
“你先忙,我就来看看,白糖卖得怎么样?”路承周说。
刚才到五十一号路的时候,看到外面有人在排队,他走近一看,才发现是张记日杂店。
昨天晚上,路承周说要弄点日本货,当时只是为应付陈德明。
没想到,陈德明和李万良却当真了。
结完账后,路承周身上只有二十元了。
结果,李万良帮他弄了两麻袋白糖,整整四百斤。
“估计下午就能售完,您方便的话,下午过来结账就是。”张泽远点头哈腰的说。
“不急。”路承周摆了摆手,他并没想过靠这种途径来赚钱。
然而,下午路承周拿到张泽远送来的四十元时,他心动了。
一天时间,二十元变成四十元,这钱来得太快了吧?
如果两百元,是不是就可以变成四百元呢?
“张老板,这些东洋货,你还要不要?”路承周随口问。
“这个……”张泽远有些犹豫,路承周的货倒是没有问题。
可是还有两个问题,第一,他不好谈价格。
路承周管着五十一号路,如果路承周不满意,搞不好会引祸上身。
其二,路承周的货源未必充足。
这是做生意的大忌,如果今天有砂糖,明天缺货,后天又有,大后天又没货。
甚至一段时间有,一段时间没有,生意不但做不好,他的信誉也会出问题。
“如果是价格问题,还可以便宜点。”路承周以为张泽远是担心没钱赚。
“不知路警官能提供多少货源?或者能否保证货源充足呢?”张泽远缓缓的说。
“这个嘛,你要多少,我就能提供多少。”路承周笑了笑。
昨天晚上他才知道,具体办事时,李万良这个中队长,比陈德明这个副大队还好使。
陈德明并不管具体事务,可李万良的中队长,正好管着杨村的码头,还有几个货栈的巡逻。
“如果路警官真想做白糖生意,最好能有一个货仓,这样的话,价格能卖得高些。”张泽远提醒着说。
如果路承周有货仓,他想进多少货,就能进多少货,至少不用担心,突然没有货的情况了。
“这样吧,我每天给你提供五百斤砂糖,价格按每斤八分如何?”路承周问。
“一天五百斤?我这只是日杂店,并不做批发。”张泽远为难的说。
他当然想做批发,但一天五百斤,只能算个二手经销商。
就算是五百斤,他一天也消化不了。
“这么说,我只能找其他人?”路承周蹙起了眉头,昨天晚上,他也确实是随便找一家店子。
路承周手下管着三条街,这些街道上的商店洋行,多少都要给他点面子。
“如果路警官能帮忙,给五十一号路的其他店铺打个招呼,让他们从小店进白糖,那就没问题了。”张泽远忙不迭的说。
与路承周合作做生意,对张泽远来说,是一次机会。
像白糖生意,永远不会亏本,如果能供应整条五十一号路的白糖,一天五百斤,也不算多。
“康伯南道和二十四号路,我也可以打招呼。”路承周不以为然的说。
不就是开句口么,路承周觉得没什么问题。
“一天五百斤绝对没问题。”张泽远高兴的说。
路承周是副巡官,在他的辖区,推广白糖,别人多少要给面子。
张泽远之所以高兴,并不是可以批发白糖,而是因为与路承周有了利益勾结。
如果白糖卖得好,也会带动他日杂店的其他货物。
晚上,路承周又去了杨村的那家小酒馆。
今天晚上,陈德明和李万良都没来,路承周只好去杨村保安大队登门拜访。
“路兄弟今天怎么有空来了?”陈德明见到路承周,很是意外的说。
如果知道路承周会来,他一早就会去酒馆等着。
每天有酒有肉,这简直就是神仙过的日子。
“给陈大哥送钱啊。”路承周拿出两块银元,交到陈德明手里。
按照昨天说的,路承周需要给陈德明和李万良各一成利润。
“这怎么好意思呢?”陈德明嘴里客气着,但手心一翻,已经将银元收了起来。
“你要是不收,以后我们还怎么长期合作?”路承周佯装不高兴的说。
“那行,把李万良叫上,一起去庆贺一下。”陈德明笑呵呵的说。
第九十六章 尝甜头
陈德明和李万良尝到了甜头,当然想继续下去。
不用他们投资,每次交易后,都能分红,何乐而不为呢?
退一步说,就算没钱收,只要路承周天天来杨村,他们每天晚上都可以下馆子,也很知足了。
“路老弟,既然准备长期做生意,有一个问题,必须要解决。”李万良等酒菜上桌后,喝了几杯酒,吃了几次菜后,才缓缓的说。
“请李大哥指教。”路承周谦逊的说。
虽然他并不在乎这些外快,但是,一天如果能赚几十块,差不多相当于他现在半个月的薪水。
如果每天都有这样的稳定收入,他觉得,自己这个特工,还真的可以暂时来经商。
“杨村经常有学生在守着,你偶尔进次货,他们不会发觉。如果天天运货,难免会被知道。如果将白糖拆开扔到河里,到时候可没人给你赔偿损失。”李万良说。
“这确实是个问题,现在进出杨村的卡车,只要装了货,都会成为他们注意的目标。”陈德明也说道。
学生思想激烈,敢于与日本浪人展开斗争。
杨村这些走私的日本浪人,见到保安大队的人趾高气扬,但看到爱国学生,着实有点害怕。
“那就不用卡车嘛,跟昨天一样,用人力车。”路承周笑着说。
“用人力车是个办法,但时间一长,保不准也会被发现。”李万良担忧的说。
“我让英租界的人力车过来拉。”路承周说。
英租界有八千多辆人力车,分成三班倒在路上跑。
在英租界,只要是稍微热闹一点的地方,不管白天还是晚上,随时都能叫到人力车。
光是路承周负责的三条街上,随时都有一百辆以上的人力车。
这些人力车,大多是固定摆放在街上。
路承周在街上巡逻这么长时间了,只要经常在这三条街跑的人力车,他都叫得出名字。
“这是个好办法,但最好不要晚上来,免得引起怀疑。”李万良说。
货物走私,是见不得光的买卖,都喜欢在晚上交易。
整天盯着日货走私的爱国学生,也经常在晚上来杨村盯梢。
一旦发现有日货进来,马上就会来闹事。
“什么时候最安全呢?”路承周虚心的问。
李万良虽然只是中队长,但他比陈德明更有心机。
至少,在考虑问题时,李万良考虑得更加全面。
“早上比较好,这个时候清静,盯了一夜的学生,也都回去了。”李万良沉吟着说。
“那就早上。”路承周马上说。
但是,晚上路承周还是带了五百斤白糖回英租界。
跟昨天晚上一样,直接扔到了五十一号路的张记日杂店。
路承周第二天巡街时,只要是遇到日杂店,他就要进去一下。
名义上是巡视,实际上是告诉他们,五十一号路的张记日杂店,有白糖批发。
能在英租界做生意的人,个个心思玲珑,只要这家张记日杂店的货真价优,反正是进货,何不给路承周一个面子呢。
在二十四号路,路承周特意带着甲等巡捕邓泽华去了那些店铺。
自从王斯广担任康伯南道的巡长后,二十四号路和康伯南道的所有巡捕,心里都开始有了想法。
路承周现在还兼着二十四号路的巡长呢,如果像王斯广这样,在他面前积极表现,是不是也能接任这个位子?
邓泽华就是二十四号路所有巡捕中,表现得最为积极的一个。
邓泽华是甲等巡捕,有资格担任巡长。
以前他比王斯广落后一步,现在懊悔无及。
“巡座,这种事情,交给我就可以了。”邓泽华陪着路承周走了两家店铺,马上机灵的说。
他个子不高,但脑子很活,很快揣摩到了路承周的心思。
“那就辛苦你了。”路承周拍了拍邓泽华的肩膀,微笑着说。
邓泽华比他大三岁,但路承周级别比他高,完全有资格拍他的肩膀说话。
至于康伯南道,路承周直接吩咐王斯广,让他将意思转达。
只有在五十一号路,路承周将廖振东叫来,带着他几乎将整个街全部转了一遍。
廖振东对路承周的行为很是不以为然,路承周刚担任副巡官时,表现得还可圈可点。
这才一年不到吧,身上的那股所谓的正气,迅速消退了。
原本廖振东可以把事情接过来,不就是给那些店铺老板打个招呼么,作为路承周的下属,做个顺水人情也不是不可以。
但廖振东在他自己的考虑,他虽是路承周的下属,但更是阮健公的下属。
在廖振东脑海里,他真正要听的,是阮健公的命令。
至于路承周的命令,可听可不听。
对廖振东的态度,路承周也没在意,以他现在的身份,也无需在意廖振东的态度。
他带着廖振东一家店铺一家店铺的走访,既是要让那些店铺老板,知道自己的真正用意。
同时,也是正告廖振东,不要捣蛋。
办好这些事情后,路承周才找了几个,经常在二十四号路、五十一号路和康伯南道拉客的车夫,让他们每天清晨,轮流去杨村给张泽远的张记日杂店拉货。
“路警官,您就放心吧,这桩生意,我一定替您做好。”张泽远在中午时,碰到再次来店的路承周,马上说。
早上路承周的安排,已经初见成效,刚到中午,五百斤白糖已经销售一空。
“既是我的生意,也是你的生意。把白糖做好了,以后还有很多货来。”路承周微笑着说。
别看一天只有五百斤白糖,他一斤赚三分钱,但一天也能赚十五块钱啊。
当巡长时,他一个月也才二十元呢。现在虽然涨了,但也才三十元。
现在,把路子走通后,一不淋雨,二不吹风,一天就能赚半个月的薪水,他当然很乐意。
对很多人来说,或许看不上这样的小生意,但初涉商场的路承周,每天赚十几圆,已经很开心了。
因为与陈德明和李万良,建立了生意伙伴关系,路承周在向川崎弘汇报工作时,也显得更有底气。
第九十七章 合作
得知路承周从杨村购进日货,并在英租界销售,川崎弘很是高兴。
但同时,川崎弘也有些担忧。
高兴的是,路承周尽心竭力的完成自己交待的任务。
担忧的是,路承周在外界的印象,是“爱国”,甚至还是“抗日”的。
路承周在英租界拘捕日本浪人,报纸曾经大肆报道过的。
现在,路承周竟然走私日货牟利,之前辛苦建立起来的爱国形象,马上会轰然倒塌。
表面爱国,实际为日本特务机关服务,这本身就是一对矛盾。
如果处理不好,会像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我可以给你介绍一个人,他不但可以给你提供稳定的货源,还能提供最优惠的价格。”川崎弘眼睛一转,计上心来,微笑着说。
路承周喜欢钱,对川崎弘来说,是件好事。
如果路承周正直无私,没有任何缺点,他才担心呢。
但是,赚这种钱,是要建立在任务的基础上的。
路承周之所以走私日货,是为了将陈德明和李万良绑在一起,形成一个利益体。
川崎弘要做的,是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路承周去杨村,不会有什么事。
但如果路承周在杨村,与日本商人交谈,甚至被人发现,他在杨村进了日本走私货,路承周的身份就会暴露。
就算路承周在军统的身份不会暴露,但他爱国形象如果没有了,以后再与进步学生接触,就不可能了。
“多谢川崎老师。”路承周感激的说。
杨村那边的走私货,都控制在日本浪人手里。
路承周虽然精通日语,但对方知道他是中国人后,并没有因此而特别优待。
当然,川崎弘未必就安了好心,他介绍的人,说不定又是为日本特务机关服务的特工呢。
“有一点要注意,你之目的,是为了接近陈德明和李万良,而非靠走私货物赚钱。”川崎弘叮嘱着说。
“任何时候,我都会牢记自己的使命。”路承周郑重其事的说。
川崎弘满意的点了点头,路承周的态度,还是很到位的。
“此事,你又如何向军统汇报呢?”川崎弘又问。
路承周毕竟是军统海沽站之直属通信员,每个月都要领薪水的。
“我会汇报,这是为了搜集日本走私情报。”路承周微笑着说。
军统方面就算知道,也有刘有军和总部替他扛着。
一直以为,路承周的真正任务,都是更好的潜伏在日本特务机关。
之前路承周主要为野崎提供英租界之情报,随着中日局势越来越严峻,川崎弘需要他提供更多情报。
这正中路承周下怀,路承周也希望,能多获取日本方面的情报。
川崎弘介绍给路承周的人,叫武山英一,确实暗中为日本特务机关服务。
武山英一表面上是日本浪人、海沽日货大走私商之一。
实际上,一直暗中为日本特务机关提供情报。
这些走私商,能为日本特务机关提供很多经济方面的情报。
能将日货走私到海沽,如果没有日本情报机构暗中支持,根本不可能。
“我会将武山英一约到日租界,你们在那里谈话比较方便。”川崎弘想了想,说。
他希望,路承周给外界的印象,是爱国而抗日的。
此次之所以支持路承周走私日货,主要是为了拉拢陈德明和李万良。
如果能把陈德明和李万良拉过来,以后杨村保安大队,很有可能为日本所用。
同时,川崎弘也希望,依然让路承周保持着原来的形象。
毕竟,路承周是海沽进步学生发展的对象,川崎弘还希望,路承周有机会的话,趁势打入共产党的组织呢。
“我到时把陈德明和李万良也叫来,大家一起见个面。杨村那边的事,以后就交给他们。”路承周马上说。
川崎弘如此谨慎,路承周自然不能大意。
路承周知道,自己要维持爱国、抗日的形象。
如果他搞日货走私之事,被外界知道,身上肯定会被打个“汉奸”的标签。
这对军统和日本特务机关,都是不利的。
但路承周心底,却有一丝期盼,如果他被人当作“汉奸”,反而不会执行渗透地下党组织的任务。
晚上,在日租界吉野饭店,川崎弘、路承周、武山英一、陈德明和李万良见了面。
武山英一跟一般的日本人一样,矮小,壮实,眼中透着精明。
与川崎弘说话时,谦和有礼。
而与路承周交谈时,表面上很有礼貌,可眼中总是带着一丝居高临下般的高傲。
武山英一其实能讲中国话,他与陈德明和李万良,也是认识的。
毕竟陈德明的部队,就驻守在杨村,武山英一为了应付学生的骚扰,还找保安大队庇护过。
“大家来这里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赚钱。以后,请武山君提供最好的货源。”川崎弘举起酒杯,微笑着说。
“以后,杨村那边,就要麻烦武山先生,陈大哥和李大哥了。”路承周也举起酒杯,诚恳的说。
“举手之劳罢了。”陈德明很是客气的说。
武山英一是杨村有数的日本商人之一,平常都是眼高于顶,根本没把他们保安大队的人放在眼里的。
还有川崎弘,看样子,比武山英一还重要。
陈德明从内心畏惧日军之战力,觉得二十九军与日军交战,简直就是螳臂当车。
今天能结交武山英一,说不定,以后就给自己找了条后路。
既然与武山英一见了面,再小打小闹,似乎也说不过去。
路承周与武山英一商议,增加人造丝、布匹、药品、化妆品等品种。
人造丝和布匹,路承周决定还是交给张泽远。
如果张泽远吃不下,或者不敢吃,他再找其他商行就是。
路承周控制着英租界三条街道,他要销售这些货物,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当然,事情越大,需要参与的人员就越多。
除了张泽远外,路承周计划再安排一至两家商行。
另外,药品和化妆品,也需要另外找店铺才行。
同时,在警务处,路承周需要一个合作伙伴。
第九十八章 全面支持
路承周等人走后,川崎弘将武山英一留了下来。
“川崎君,何必为了一点指甲大的生意,特意让我跑一趟呢?”武山英一有些不满的说。
五百斤白糖,对他来说,只是一个散客的量。
武山英一在海沽的走私做得很大,像这样的生意,他都是交给手下的人。
川崎弘郑重其事的将他请到日租界,实在有些小题大做。
“你看到的是生意,我看到的是情报。陈德明和李万良,是杨村保安大队的副大队长和中队长,这两个人对日本有好感,你要趁机与他们多亲近。”川崎弘缓缓的说。
“让我跟中国人亲近?这是不要能的!”武山英一嗤之以鼻的说。
“武山君难道忘了自己的职责吗?”川崎弘脸色一冷,嗔恼着说。
“我只能按照刚才说的,给他们供货,并且给一个低价。至于其他的,实在无能为力。”武山英一躬了躬身,倔强的说。
“好吧。”川崎弘无奈的说。
原本他想,让路承周从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
至少,与陈德明和李万良的沟通,可以不用路承周出面。
但现在看来,还需要路承周去联系才行。
武山英一虽暗中为日本特务机关效力,但他只提供经济方面的情报。
配合日本特务机关,已经尽到了最大的义务,再让他放下身段,与中国人亲近,实在做不到。
路承周搞点白糖,并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可是,他要做人造丝、布匹、药品、化妆品等种类,必然会惊动更多的人。
首先惊动的,自然是阮健公。
路承周在五十一号路的行为,廖振东自然会向他汇报。
路承周特意带着廖振东,在五十一号路的日杂店走了一趟,也有间接向阮健公汇报之意。
路承周在第二天早上,又特意去阮健公的办公室,跟他说起了此事。
“承周,听说你经营有道,生意做得风生水起?”阮健公靠在椅背上,打量着路承周,意味深长的说。
路承周进入警务处,快两年时间了,知道捞外快,看来完全适应了。
“搞着玩,没经验,还要巡座多加指教。”路承周谦逊的说。
阮健公作为他的上司,路承周肯定要把他拉进来的。
对英租界的人来说,日本人也好,中国人也罢,都没有特别是感觉。
谁能给他们带来合法的收入,他们就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