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后手-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普通人,能熬得过咱们的刑具?”路承周诧异地说。
“我也没想到。”野崎也是一脸茫然,严成一个小老头,不管用刑,都不承认害了严树勋。
“严成不会真是军统的吧?”路承周突然说。
“不可能。”野崎坚定地说。
“这得看陶阶是怎么审的,如果他让严成承认害了严树勋,他肯定不会认。”路承周突然明白了严成的想法。
严成一辈子跟着严树勋,对严家非常忠诚,陶阶诬陷他害了严树勋,严成哪会承认?
如果抛开严树勋的事情,或许他早就承认是军统的人了。
“你说的有一定道理,现在像严成这样的人,实在不多了。”野崎感慨地说。
“在这方面,我倒真应该向他学习,从一而终,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路承周微笑着说。
“是啊,要做到从一而终很难。这样,你去趟宪兵队,如果严成还没有承认与军统有关,让陶阶不得再用刑。”野崎突然说。
第五百三十章 试探
路承周赶到花园宪兵队的时候,陶阶已经没对严成用刑了。
严成坚决不承认,与军统内应外合杀害严树勋,受刑期间几次昏了过去。
陶阶拿他没办法,只好将他投入宪兵队的水牢。
所谓的水牢,其实是一间半人高的地下室,地面有一尺来深的水,浑浊无比,走进去能闻到一股刺鼻的恶臭。
门关上后,里面的人身子站不直。
人泡在水里,不用多久,皮肤很快就会溃烂。
像严成这种身上已经有了伤口了,更是熬不了多久。
“陶主任,野崎队长让我来看一下,严成有没有交代。”路承周看了一眼严成后,暗暗叹息一声。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年代,碰到陶阶这样的人,普通老百姓被他一口吞掉,连渣子都不会有。
“这个严成肯定是军统的人,嘴特别紧,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根本不可能熬得住。”陶阶马上说。
他也很想拿下严成,然而,看上去瘦弱的严成,意志竟然这么坚强。
严成的坚强不屈,打乱了陶阶的计划。
原本他以为,严成肯定受刑不过,会按照他的要求供述。
这样,陶阶就能将严家的关键人物,全部抓起来,将严家的家产充公。
此案由陶阶负责,他就能上下其手,将严家的家产据为己有。
“野崎队长很关心此案,留给你的时间不多了。”路承周提醒着说。
“放心,严成绝对逃不出我的手心。”陶阶信誓旦旦地说。
“野崎队长发话了,不得再对严成用刑。”路承周缓缓地说。
“不用刑?”陶阶诧异地说。
他没有明白野崎的意思,难道说,日本人知道了自己的用意?
“这是野崎队长亲口说的。”路承周说。
野崎之所以不让陶阶再用刑,是因为知道,严成之所以如此坚强,是他对严树勋的忠诚。
严树勋原本就是日本人的走狗,如果严成被诬陷为军统,会让人觉得兔尽狗烹。
像陶阶这种行为,很容易让人看出端倪。
就算日本人在海沽能一手摭天,但他们不想寒了其他汉奸的心。
路承周并不会与陶阶分析,陶阶用一千多元,加一辆小车,只能换到于锦世的尸体。
路承周回去的时候已经很晚了,他骑着自行车,迎着凛冽的寒风,感觉没穿衣服似的。
如刀割般的寒风,从领子、袖口灌进来,整个人都麻木了。
“路君。”
在英租界的路口,路承周向日本宪兵出示自己的证件时,突然听到有人喊自己。
听到声音,路承周就知道是中山良一。
“中山先生。”路承周连忙下车,将自行车架起来后,跺了跺脚,朝着中山良一小跑过去。
“天气越来越冷了,还在外面工作?”中山良一坐在路边临时搭起的屋内,身前放着一个烧得很旺的火盆。
“没办法,野崎队长吩咐,去了趟宪兵队。”路承周朝中山良一敬了个礼后,搓着手,蹲到了火盆边。
“真是辛苦了。”中山良一点了点头。
大半夜的,路承周突然从外面回到英租界,他还真有点怀疑。
“为了大东亚圣战,再辛苦也值得。”路承周谦逊地说。
虽然这些话,日本人都不相信,但就像皇帝的新装,谁都不会点破。
“宪兵分队与军统交手,总不能占上风,你觉得有什么原因吗?”中山良一突然问。
金惕明向他汇报后,他也开始反思自己在宪兵分队的工作。
球组三号、二号、一号,真的存在吗?
当时调查球组时,路承周、陶阶和胡然蔚都参与过。
中山良一与路承周认识快六年了,他对路承周的忠诚,还是相信的。
而胡然蔚和陶阶,似乎也看不出毛病。
他怀疑所有人,但所有人似乎都没有嫌疑。
“关明鹏之前带回一个消息,宪兵分队有军统内线。如果真有这个人,我们的行动,必然会失败。”路承周缓缓地说。
回答中山良一时,路承周一直在脑海里斟酌着词语,要怎么样回答,才会让中山良一满意。
“根据事后的调查,关明鹏当时的身份已经暴露了。或许,这又是军统的一个新的阴谋。”中山良一轻轻摇了摇头。
“军统的火柴,确实心思慎密,基本上不打无把握之仗。”路承周叹息着说。
当着中山良一的面,表扬自己,路承周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火柴确实是个很难缠的对手,总有一天,我会亲手抓到他!”中山良一郑重其事地说。
“我相信,会有这么一天的。”路承周附和着说。
“如果宪兵分队有军统内线,你觉得谁最有可能?”中山良一突然问。
路承周、陶阶和胡然蔚,这三人当中,他最信任路承周。
宪兵分队的很多行动,路承周都没参与,他泄密的可能性也最小。
“这个怎么好说呢。”路承周为难地说。
他很奇怪,中山良一问这样的问题,似乎是怀疑宪兵分队有军统内线。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他倒很想把陶阶推出来。
只是,以陶阶目前的行为,就算诬陷,也很难成功。
要想坐实陶阶“军统内线”,必须有铁一般的证据。
至少,要让日本人深信不疑。
只要日本人相信陶阶是军统内线,陶阶就必须是军统的人。
“我们就当是朋友之间的一次私下谈话,出了这个门,这些话就不承认的。”中山良一安抚着说。
让路承周评价其他人,确实有些为难。
路承周对日本再忠诚,在有些事情上,也是不便评论的。
“如果有宪兵分队还有军统内线的话,此人一定隐藏得很深,说不定,那个最不像军统内线的,就是真正的军统内线。”路承周掏出烟,递给中山良一一根后,沉吟着说。
“真正的内奸,一定很擅长伪装。”中山良一深以为然。
“按照这个逻辑,我倒是觉得,我自己很像是军统内线。”路承周给中山良一点上火后,突然笑着说。
“呵呵,路君,这个笑话很好听。”中山良一吸了口烟后,哈哈大笑着。
第五百三十一章 铺个垫
如果说,之前中山良一对路承周,还有一丝怀疑的话,那听到路承周这番话,完全打消了他的怀疑。
敢这样开自己玩笑的,一定非常自信。
“真的,我最有可能是军统内线,毕竟,以前我就在军统干过嘛。当时,咱们合作得很愉快。”路承周的思绪,似乎回到了1934年。
当时中山良一化名冯明德,以民报记者身份与他接触。
“你就算是军统内线,也是假的。”中山良一笑着说。
“除了我之外,陶阶、胡然蔚、苗光远、胡然蔚、金惕明,甚至是刘井华,都有可能是军统内线。”路承周突然说。
“你这话等于没说。”中山良一佯装不满地说。
“如果宪兵分队真有内奸的话,陶阶、金惕明、苗光远最有可能。”路承周正色地说。
“金惕明?”中山良一诧异地说。
金惕明主动向他汇报,宪兵分队可能有军统内线后,他就下意识地,将金惕明排除在嫌疑名单之外。
毕竟,金惕明还负责暗中调查陶阶、胡然蔚和路承周呢。
“金惕明是什么人?差一点就成了军统海沽的站长。如果他是内奸,我一点也不怀疑。他刚到海沽,没上任就联系金连振,会不会是借机想打入我们内部呢?要不然,谁会放着正经工作不做,先办私事呢?”路承周缓缓地说。
中山良一听到金惕明的名字,竟然如此惊诧,让路承周很是意外。
中山良一的表情,说明在他心里,并不认为金惕明会是内奸。
原本这番话,路承周还不打算说,可他想试探一下中山良一的真实态度。
真要论起来,宪兵分队的每个人都有嫌疑。
情报三室的人,都是从军统过来的,每个人都有可能是卧底。
“我还真没想到这一点。”中山良一喃喃地说。
“当初怀疑情报三室有军统内奸的,也是金惕明。事实证明,金惕明的怀疑,未必有道理。既然中山君觉得可以无所顾忌,那我再多说一句,就算是施锡纯,也未必就是真正的球组三号。只不过施锡纯当时没有背景,他的死活没人在意罢了。”路承周吸了口烟,将剩下的烟头丢进火盆里。
中山良一的话,让路承周更加确定,金惕明与中山良一之间,肯定发生了什么。
要不然,中山良一不会这么相信金惕明。
“当初为了一个球组一号,整个宪兵分队可以搞得鸡犬不宁。”中山良一点了点头。
在心里,他将金惕明的名字,重新写进了嫌疑名单,并且排名很靠前。
“如果当时宪兵分队就有内线,并且这个内线,与军统配合,确实能把我们搞得内部一团糟。杨玉珊死了,高桥丰一死了,陈树公也走了。宪兵分队元气大伤,而真正的内奸,说不定躲在一旁得意的大笑呢。”路承周说。
他的话,既是为了证明,金惕明有可能是内奸。
同时,也开始给陶阶下套了。
“可是,当时我们破获了军统的电报。”中山良一说。
“如果军统知道我们破获了他们的电报呢?”路承周反问。
“他们没这么神吧?”中山良一不服气地说。
“我也希望没这么神,希望是内奸,发现这个秘密后,报告给了军统。”路承周叹息着说。
“你这么一说,宪兵分队好像真有内奸一样。可是,这个内奸到底会是谁呢?”中山良一说。
“谁获利,谁最有可能。”路承周坚定地说。
“谁获利?”中山良一喃喃地说。
胡然蔚因为此事,受尽了酷刑,差点死在地窖。
路承周和金惕明,当时也没有得到什么好处。
反倒是陶阶,从小队长,一路而为情报三室的主任。
路承周离开后,中山良一再次陷入了沉思。
寻找内奸,本就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需要与内奸斗智斗勇。
中山良一觉得,如果要找内奸,有必要对宪兵分队的中国人,搞一次甄别。
路承周回家前,去了趟地下党的死信箱,他看到外面的标记,知道有自己的情报。
回家后,在书房关好门后,才拿出纸条,用火烤了烤后,很快露出了上面的字迹。
“准备两个小号燃烧弹,另二十七支队药品不足。”
路承周很惊讶,要小号燃烧弹,难道地下党又有行动?
至于二十七支队的药品不足,路承周也很意外,中西大药房的规模还是不小的。
而且,有夏宁靖和孙志书的关照,以及大红桥码头运输线,根本不存在药品不足。
大红桥码头的船,只要直达三塘铺。
如果二十七支队的药品不足,或许只有一个原因,经费不足。
只要有钱,就能在大红桥码头买到磺胺和纱布。
日本人的目光,暂时还没有放在这上面。
小号燃烧弹的事好办,路承周是军统海沽站的代理站长,他要几个燃烧弹,只需要找安孟博要就可以。
路承周也掌握了制造燃烧弹的方法,只要有原材料,他都可以自己组装。
第二天中午,路承周去了趟黄家花园福顺里1号。
“田南晨书记,这是两枚燃烧弹,使用很简单,按下这个机关,十五分钟后就会燃烧。另看它小,威力可不小。”路承周拿出两枚跟火柴盒差不多大小的燃烧弹。
这是袖珍型的燃烧弹,也是抗团的最新成果。
“有了这玩意儿,事情就好办了。”田南晨看到如此简单的操作,很是高兴地说。
之前营口丸号上的燃烧弹,跟拳头差不多大小。
那时的燃烧弹,一个相当于现在四个。
“这是六千元,给二十七支队购买药品吧。”路承周拿出一张四千元和两千元的支票,推到田南晨身前,郑重其事地说。
当初他拿到这些支票时,心里很激动。
六千元绝对是笔巨款,很多人一辈子,都赚不到这么多钱。
如果花在其他地方,路承周也会很心疼。
但是,为了党,为了组织,为了部队,路承周眉头都不会皱一下。
“不仅仅是钱的事,还有运输的事。从估衣街到大红桥码头,一路上要经过三个关卡。如果是小批量的药品,随便夹在哪里就行。但二十七支队需要的药品量较大,很有可能会被查封。”田南晨缓缓地说。
第五百三十二章 药品
运送药品,原本是城委的事。
路承周提供了药品的采购点,有马厚谷帮忙,拿到药品肯定没问题。
赵汉杰到大红桥码头后,有甘德钧的照顾,很快打开了局面。
城委的同志,已经与他接触。
赵汉杰的行为,早就证明了他的爱国,以及对日本人的仇恨。
稍加引导,就能进入革命队伍。
只是,从估衣街到大红桥码头,需要经过三个关卡。
二十七支队受伤的战士较多,需要的药品自然更多。
“明天我去趟中西大药房,到时再去趟大红桥码头,开车去。”路承周缓缓地说。
宪兵分队有两台小车,平常路承周基本不开,但是,只要他愿意,还是可以使用的。
这两个车牌,各个检查站都是知道的,看到车牌就会放行。
“你的意思,把东西放在车里?”田南晨问。
“车尾厢能装进下吧?”路承周觉得,一辆小车,还是能装不少东西的。
“只能装点消炎药,部队的纱布、绷带、酒精的消耗量也很大。几百人需要治疗,要多少东西?”田南晨摇了摇头。
二十七支队才来三塘铺,只能说刚刚立足,还谈不上创建根据地。
一辆小车,能装多少东西呢?
“难道还要用卡车不成?”路承周诧异地说。
“药品关系到战士们的生命,如果能装一卡车,当然是最好的。”田南晨说。
“装一卡车的话,我就不方便出面了。”路承周摇了摇头。
“不用急,慢慢来,我们可以用蚂蚁搬家的方式,每次带一点,总会带够的。”田南晨不想让路承周太为难。
能把最要紧的消炎药送到三塘铺,就已经解决大问题了。
“明天先把消炎药送走吧,其他东西缓再几天再说。”路承周说。
他脑海里其实涌现了很多人,比如说孙志书、夏宁靖、沈竹光,都可以做好此事。
但是,让他们经手这些东西,会不会有危险呢?
王庆坨的战斗,路承周知道二十七支队的损失不少。
战士们流了这么多血,总不能让他们连伤都不治吧?
至于燃烧弹的事,路承周没有多问,这种燃烧弹使用简单,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使用。
王庆坨的战斗后,二十七支队的损失确实很大,而且药品准备不足。
卫大光也没料到,敌人会这么凶猛,不但没有攻下王庆坨,部队损失还很大。
看到这么多受伤的战士,一向勇猛的卫大光,眼睛都红了。
小规模的战斗,二十七支队的损失不大,就算没西药,用中药也是可以的。
如果买不到中药,到山上临时挖点也行。
然而,这次二十七支队受伤的战士过百,如果他们因为缺少药品,而得不到治疗,卫大光会内疚一辈子。
卫大光知道李向学与海沽地下党有联系,请求李向学,派人到海沽搞药品。
从海沽到三塘铺,水、陆两条路都可以。
李向学派程瑞恩到海沽,与地下党的同志联系,请求他们支援。
程瑞恩虽是海沽长大的,但没有地下党的配合,他想买到磺胺这样的消炎药,基本不可能。
就算能买到,用量也不会很大。
李向学对程瑞恩特别叮嘱,一定要搞到消炎药。
“药品就是生命,你拿回了药,等于拿回了战士们的命!”李向学向程瑞恩郑重其事地说。
李向学其实也想过,要找路承周。
他知道,路承周肯定会有办法。
然而,李向学更深知,这种事是不能找路承周的。
路承周的身份很隐蔽,二十七支队的战士在流血,确实很需要治疗。
但是,他也不能因为此事麻烦路承周。
如果要让路承周帮忙,只能通过平海唐点线工委的田南晨。
李向学已经没搞特科工作,但组织纪律还是懂的,如果他私自与路承周联系,就是违反组织纪律。
虽然心里很急,但他也只能通过正常手段,与海沽城委取得联系。
李向学相信,海沽地下党的同志,也一定会尽心竭力。
“是,保证完成任务!”程瑞恩坚定地说。
李向学的话,让他觉得,肩上的担子愈发沉重。
药品就是生命,程瑞恩也感同身受。
有些战士,因为没有药品,得不到及时治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身上的伤势越来越重。
“到海沽后,要注意组织纪律,不能见的人,不能见。不能接触的人,也不要去接触。”李向学叮嘱着说。
他说的,主要是路承周和马玉珍。
这两位同志,现在都有着非常特殊的身份。
路承周还好些,程瑞恩对他有误解,一直觉得他是日本特务,应该不会与之接触。
李向学担心,程瑞恩会找马玉珍。
在三塘铺,李向学经常听程瑞恩提起马玉珍。
其实,李向学在海沽时,对马玉珍就很了解。
程瑞恩上次就来过海沽,与海沽地下党的同志,很快就接上了头。
程瑞恩得知,二十七支队的药品,主要从估衣街购买。
地下党告诉程瑞恩,运往三塘铺的药品,大部分会从中西大药房购入。
买到药品后,再运到大红桥码头,那里有地下党的同志,会想办法把药品运出城。
程瑞恩是海沽人,对估衣街自然很容易,中西大药房他也听说过。
他办事越来越沉稳,既然药品主要购自中西大药房,自然要去看看,现在的中西大药房成了什么样子。
程瑞恩戴着一个瓜皮帽,将自己的大半张脸都遮了起来,跟着普通人,走进了中西大药房。
他之所以想进来看看,是想能不能碰到马玉珍的像样马厚谷。
马厚谷是中西大药房的药剂师,如果能找到他,或许对自己这次拿药有帮助呢。
然而,程瑞恩在里面转了一圈,都没发现马厚谷。
没办法,他只好问一个伙计,一问,人家告诉他,现在马厚谷是这里的掌柜了。
程瑞恩很是意外,马厚谷怎么可能是中西大药房的掌柜呢?
然而,事实胜于雄辩,程瑞恩很快在柜台发现了,正在后面打着算盘的马厚谷。
第五百三十三章 没变
程瑞恩看到马厚谷,并没有上前打招呼。
因为他发现,马厚谷的神态,变化实在太大了。
在程瑞恩的印象中,马厚谷宽容谦和,是个谦恭长者。
然而,站在柜台的马厚谷,熟练的拔动着算盘,不时抬头看一眼店内,偶尔还要跟店内的伙计耳语几句。
这一切,都让程瑞恩觉得很陌生。
如果马厚谷还是这里的药剂师,他会毫不犹豫上前见面。
从小他是在治安里玩大的,又与马玉珍是同学,马厚谷对他很熟悉。
特别是他与马玉珍同时考入南开大学后,他更是经常去马家。
程瑞恩大学毕业后,在租界待了一段时间,因为身份可能暴露,抗战爆发后,组织安排他转移了。
从那以后,程瑞恩就再没去过马家,也不知道马厚谷竟然当上了中西大药房的掌柜。
此次程瑞恩回来,又肩负特殊任务,马厚谷当了中西大药房的掌柜,让程瑞恩不敢轻易与他接触。
程瑞恩远远望着马厚谷,犹豫着要不要马上离开。
其实,他早就引起了马厚谷的注意。
刚才也有伙计告诉他,这个戴瓜皮帽的人在打听他。
马厚谷很奇怪,既然打听自己,为何不过来见面呢?
他无意间瞥了程瑞恩一眼,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程瑞恩的瓜皮帽,挡住了大半张脸,两人目光突然对视了一下。
马厚谷举起柜台的案板,走到程瑞恩面前。
“这位先生,鄙人是本店掌柜,不知想买点什么?”马厚谷双手抱拳,问。
程瑞恩松开瓜皮帽,左右看了看,低声说:“马叔,是我。”
既然马厚谷走了出来,程瑞恩只能据实相告。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马厚谷看清程瑞恩的脸后,诧异地问。
“刚回来。”程瑞恩连忙说。
“到后面说话。”马厚谷负责整个中西大药房的运营,路承周不管事,一切由他作主。
“马叔,你是什么时候当了掌柜的?”程瑞恩到后面,整个人才放松。
马厚谷对他的态度,并没有发生变化,语气中的关切,明显发自内心。
“承蒙路承周看得起,他盘下中西大药房后,让我代为经理。”马厚谷微笑着说。
这段时间,他从刚开始的诚惶诚恐,变成愈发自信沉稳。
既是因为路承周对他的信任,也是因为对中西大药房各项业务开始熟悉起来了。
“路承周?”程瑞恩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突然愣住了。
“是啊,就住在治安里,与你也是好朋友的路承周。”马厚谷感慨着说。
路承周没上大学,确实很可惜。
但他从警察教练所毕业后,比马玉珍和程瑞恩早两年参加工作。
少读两年书,等于多赚了两年钱,路承周在治安里算是有出息的。
不但在英租界当巡官,手下管着几十号人,而且也攒下了丰厚的家底。
几十根金条,不是随便什么人就能拿得出来的。
马厚谷在中西大药房干了大半辈子,也没有攒下一根金条。
相比之后,他觉得很惭愧。
“你的意思,中西大药房现在是路承周的?”程瑞恩瞪大着眼睛,他怎么也想不到,这家药房竟然是路承周的。
“是啊,要不然谁会让我当掌柜呢?”马厚谷微笑着说。
“平常他不来吧?”程瑞恩有些紧张地问。
他知道,路承周其实是日本特务,因此,能盘下中西大药房也不算什么。
但路承周对他的身份,也有所怀疑。
如果遇到路承周,恐怕他们之间,有一人得倒下。
“平常不怎么来,但今天打了电话,中午会过来一趟。他要去大红桥码头,顺便来这里看看。”马厚谷并不知道程瑞恩与路承周的情况,以为他们还是好朋友。
“马叔,我还有点事,你先忙,下次有时间再来看你。”程瑞恩突然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机会,除掉路承周的机会。
马厚谷正要说话,程瑞恩已经转身走了,他张了张嘴,只好又返回柜台。
程瑞恩并不知道,马厚谷其实也是半个自己人。
马厚谷早在民先队海沽支部成立时,就已经加入工人组。
民先队开始转移时,他坚决留了下来,目前民先队的成员不多,工人组能联络上的,也不过十几人。
其中有工人组人,在中西大药房刚成立时,进来当了伙计,其实是借中西大药房的身份,掩护真实身份。
中西大药房是路承周的产业,又与卫生局长夏宁靖,市公署的孙志书、黄筱庵关系都不错,中西大药房的业务可谓蒸蒸日上。
马厚谷对药房的事情本来就熟,有夏宁靖和黄筱庵的关照,中西大药房的业务一点也不愁。
海沽市很多医院,都只能从中西大药房采购药品和药材,甚至一些医疗器械,也只有从中西大药房进货,才能拿到上面的拨款。
程瑞恩与马玉珍在学校做的那些事,马厚谷早有耳闻。
他们积极抗日,对国家赤胆忠心,马厚谷都是很欣赏的。
程瑞恩突然消失,他也听说了,应该是程瑞恩与共产党关系很深。
搞不好,程瑞恩就是共产党。
今天程瑞恩来中西大药房,马厚谷原本想跟他好好谈谈。
如果程瑞恩是共产党,他也愿意加入。
民先队虽然也抗日,但毕竟只是共产党领导的外围组织,除了组织的骨干外,其他成员大多不是党员。
马厚谷觉得,他现在的身份,可以更好的为抗日做点事。
程瑞恩心里想着,路承周随时可能会来中西大药房,他当然不能留下来。
从小打仗,路承周都是属于被他保护的对象。
但路承周进了警察教练所后,他就不行了。
这方面,路承周更有天赋。
如果在战场上拼刺刀,程瑞恩肯定不怵路承周。
但在市内,他的身份受到限制,不敢与路承周正面交锋。
况且,程瑞恩是带着任务来的,任何时候,组织任务高于一切。
何况来之前,李向学还特意叮嘱,尽量不要与路承周接触。
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太了解
程瑞恩离开后,迅速与地下党的同志取得联系,并提出自己的想法,要在中西大药房搞路承周一下。
海沽城委与程瑞恩联系的,是一位叫李辉的同志,是海沽城委干事。
“程瑞恩同志,组织上并没有要除掉路承周的意思。相反,我们要借助路承周的身份,掩护我们的同志,在敌人眼皮底下搞药品。”李辉并不同意程瑞恩的计划。
李辉四十来岁,头发微微有些秃,个子中等,眼睛很亮,他是一位老地下党了。
“路承周可是日本特务。”程瑞恩提醒着说。
“不管他是什么特务,只要对我们有利,暂时就应该留着。程瑞恩同志,你是部队来的,可能不太了解城市工作。”李辉缓缓地说。
李辉一句,“可能不太了解城市工作”,让程瑞恩脸上一红。
他在中学时代,就开始搞学运了,只不过当时没找到组织,凭的只是一腔热血。
入党后,抗战很快开始,当时他也是积极投入抗日行动。
然而,日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