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称雄-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义州松锦之败,差点让清军打入关来,要不是楚军,哪又有后来的议和?”
“结果呢,辽镇现在却反了,这就是那些军镇,要么只是腐化难堪一战,要么就是跋扈骄纵,稍有不满,就敢哗变,就敢叛乱。相比起来,楚军能战又能打,军纪还好,朝廷不用他们用谁?”
冯元飙急道,“可也不能这样,楚军势必尾大难掉啊。”
“楚军必须加以遏制,不然祸乱尽在眼前啊。”冯元飙把身子往吴按樟舜眨担霸ǎ背跛拇蠊嗣ǔ迹苎尤逦纷镒陨保醺罄隙∮窃谙纾衷诳删椭皇O铝四愫土跫桃盗恕H粼ㄔ俨幌氚旆ǘ糁扑慌抡饬跫桃稻鸵纯臀鳎赖侥阃飞先チ恕!
正说着, 一名吏员进来,把一份公文递到吴媲啊
“首辅,这是密云刚发回来的塘报。吴三桂的兵马已经到了潮河,昨日驻守密云的卫戍军一支巡逻队与吴逆的前锋斥候遭遇,卫戍军一个连二百骑巡逻队,全歼了吴逆的一百骑前锋斥候。”
“嗯,知道了。”
吴庸帘ǚ戳艘槐椋阃肥疽饫粼蓖讼隆
“尔彛。憧矗┦Φ木┯词歉鍪裁囱幽闶乔宄模嬲芸罢秸呶逋蛉硕即詹黄稹?扇从屑甘虮嘀疲罄幢菹抡嗑┯锰艘恍故潜喑隽司鸥稣颉
结果上次闹饷哗变,却被刘继业仅以半个北洋镇就迅速平定了。事后点验,空额大半,老弱无数。从北洋和登莱调了五万人马进京,又招募了三万,再从京营里选用了五万。新整编成了如今的侍卫、禁卫、警备、卫戍四军,侍卫和禁卫把守皇城宫城和京师内外城。刘钧的直隶统辖警备和卫戍两镇兵马,才短短半年时间,京营就脱胎换骨了。有时,老夫也不是不承认,刘继业确实会统兵练兵。”
“正因此,才越加得提防啊,千万不可武人乱政,让武夫当国啊。”
吴┝搜鄯朐行┪弈巍
他岂不知道要防刘钧,可防的住吗?刘钧当初在中原剿匪时,凭杀了张献忠,又有梅之焕等的全力举荐,才勉强坐上了郧阳总兵之职。可此后刘钧入江北剿匪,再南下巡海,紧接着又出兵辽东,一场接一场的胜利。
另一面却是朝廷在其它战场上一场接一场的失败,朝廷除了重用刘钧有其它办法?当初先帝不是没想过要遏制刘钧,可每次计划都赶不上变化。说来当初任刘钧当直隶总督,还就是为了把刘钧调入京中,让他不再统领楚军这支雄师的。
结果呢?松锦大败,皇帝不得不又让刘继业出任督师,等战后调刘继业入京,结果他还没进京,皇帝先死了。
一步步走到如今,确实也是无法预料到的结果。
现在北边得靠楚军防御清虏,还得迎战叛乱的辽军,中原也同样需要楚军围剿闯贼。
“元辅,叛乱的辽军根本不是楚军的对手,你看这一百斥候前锋,居然被二百巡逻队给全歼了。我还听说,吴三桂这一路行军过来,还没到达长城脚下,已经有四万部下逃亡。真要打起来,他绝不是刘钧对手。”
“这是好事啊。”吴馈
“这其实根本算不得什么好事,我以为,应当留着吴三桂,留着辽军。”
“什么意思?”吴迕肌
冯元飙进一步解释,“辽军是打不过楚军的,就算有清军在后,他们也很难攻破退守长城防线的刘继业军。继续下去结果只有一个,辽军大败,甚至全军覆没。攻不破长城防线,吴三桂要么直接败在长城下,要么退回,可刘继业会让他们再从容退回吗?”
“元辅,此时灭了吴三桂灭了辽军,只会越发的助长刘钧之势,从此他再无人可牵制了。不如留着吴三桂,留着辽军,朝廷下令招安辽军,留着他们,也牵制一下楚军。”
“这?”吴韧蚍帧
“吴三桂只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并没有公然反叛皇上,朝廷完全可以下旨招降。相信吴三桂此时也是骑虎南下,很是后悔。若有这样的一个机会,他肯定会抓住的。朝廷只需要下旨赦免他们起兵之罪,再把锦州和广宁两镇恢复,让他们继续驻守二地,既往不咎,他肯定愿意接受的。”
“刘继业绝不会接受的。”
冯元飙笑笑,“朝中现在只有元辅和他两位顾命大臣,你又是首辅。只要找个人提出招降计划,元辅再表示同意,刘继业就算反对,也改变不了结果吧?”
“另外,左良玉是关外提督,宁远总兵,只要朝廷肯支持他,相信他以后定能掌控宁远镇的局势。”
“元辅,切不能让刘继业一家独大啊,要不然就将无要可制了。”
吴萑肓顺了肌#ㄎ赐甏#
'正文 第445章 条件'
三月七日。
曹雄率领的轻骑兵营,在汝州追上了闯军右营部队。统领这支部队的是李自成的心腹大将,前营制将军袁宗第。
前营是闯军五大主力部队之一,拥有一万战兵。屯驻在汝州,当襄城失守的消息传回之后,李自成立即让前营兵马退回汝州集结。
“制将军,楚军已经夺下郏县,前锋距离我们不过十里。”
袁宗第,前营制将军。谢君友,左果毅将军,田虎,右果毅将军。三人是汝州的一万前营正副大将。
就在一天前,楚军离开襄城,沿着北汝河继续向洛阳前进。
在郏县,驻扎着一支千余人马的部队,这支人马归属袁宗第统领,但却不是前营兵马,而是与襄城的王杰所部一样,只是一支前来投奔闯军被收编的杂牌兵。
他们接到袁宗第的命令之后,并没有马上撤退,结果楚军前锋杀到,他们匆忙迎战。仅半天功夫,这支贼军就损失惨重,仓惶向西北方向逃跑。
楚军轻骑兵一路追击,双方在追击中来到了汝州附近。
“楚军有多少人?”
“不足一千,都是轻骑快马。”
田虎听到这个消息,立即大喊道,“让我带一营兄弟去灭了他们。”
袁宗第有些犹豫不决。
“官军大部在哪?”他问。
“张老虎和蔡老炮还在襄城。”斥候回答。
不过袁宗第却并不完全相信斥候的话,实在是他们不久前就上了楚军的大当。当时闯军斥候纷纷收到消息,说官军内讧,楚军和豫军打了起来,张山的湖广镇和蔡远的登莱镇在郾城夹击左良玉的河南镇。
他们都轻信了这个消息,结果数天后又传来消息,左良玉已经奉命调往关外任关外提督宁远总兵官,八万河南军已经被裁并,整编成新的开封镇,并开往开封休整训练。
随后襄城失守消息传回。
若不是楚军拿下襄城之后并没有立即挥师西进。说不定他们还得吃更大的亏。可吃过一回亏上过一回当后,袁宗第也不敢轻信斥候们的话了。
楚军的间谍细作实在是渗透的太厉害了,如今河南到处都是各种传言,谁也不能确定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万一来的并不仅是一支不满千的轻骑。而是湖广和登莱两镇主力到了呢。
谢君友也提议打一打,就这样撤退,实在是有损军心士气。就算闯王下令要撤,也得给这些官兵一个教训。
袁宗第左思右想,也不甘心就这样匆忙撤退。
不过最后他还是提出了一个相对保守的计划。他让田虎率三千骑兵留下伏击这支楚军,他则和谢君友率另外的七千余兵马,带着家眷老营和前营的孩儿兵们,一起运输粮草等先行撤退回宜阳。
“若官军果有千人,那就想办法灭了他们,若情报有误,官军势大,那就不要恋战,立即撤回来。”袁宗第对田虎道。
“制将军放心,我田虎一定不会误事的。”
北京。
防疫工作已经全面在京师展开。同时京郊也建立起了数十家大工坊,专门生产加工各式京师所需的商品。这些工坊已经开始招募工人,因为工坊规模很大,因此需要的工人也很多,各家工坊的用工量达到了十万之多。
一旦工人招满,将大大缓解现在京师的人口过多的现象,同时也能缓解京师的商品紧缺等问题。
防疫局和城管局也正式挂起了牌子,开始办事。
京师到处都张贴着防疫告示,新成立的京都报上,也连篇成版的宣传防疫知识。大批的口罩赶制出来。官府挨家挨户的发放,全都免费发放。
防疫局官吏正组织着内外城百姓四处大扫除,清理各处的垃圾堆。各街巷也新建了许多公共厕所、澡堂,垃圾倾倒点。
外城的许多窝棚都被拆掉。那些牛鬼蛇神三教九流等,许多都被强制的送去了郊外的工厂做工。
城管局也正式上班,各街道巡防,一遇有乱倒垃圾,随地便溺者,都会抓起来。然后强制参加大扫除工作。
京师的各处城门口,也都设立了检查点,有专门的大夫们坐镇。
所有入京者,都要先经过他们的检查,那些发热、咳嗽等症状者,一经发现都要立即送往城外的隔离营,进行详细的检查、隔离。
虽然京师气氛有些紧张,百姓都尽量避免在外逗留,各大药房的生意火爆,各种药品都被抢购。
连带着各种粮食等,也都被百姓抢购囤积。
好在运河虽然封锁了,可从北京到天津这一段还是通畅的,大量从海上运来的物资先送到天津,然后再源源不断的送到京师。
有不少的商人想要趁火打劫,囤积居奇,不过他们很快就偷鸡不着蚀把米。
锦衣卫比任何时候都出动迅速,在刘钧的授意下,刘侨统领锦衣卫四处出动,京师那些想要囤积居奇的奸商,都被锦衣卫抓捕,许多奸商以往的不非行为都被翻了出来。他们的罪行被迅速定罪,结案,家产查找,商铺封存,钱粮物化没收,然后再平份发卖出去。
这天早上,刘钧一到皇城的内阁,就看到了桌上的一份折子。
这是兵部右侍郎的一份折子,意思是如今中原有流匪未平,又还有瘟疫横行,这时辽军举兵,联络满清反乱,实是十分危急。冯元飙因此提议,朝廷当与吴三桂祖大寿和满清谈判,招降吴三桂,化解与满清的危机,恢复关外的安稳。
看了这个折子,刘钧恼怒不已。
他立即去见了吴飧霰咀幽芩腿肽诟笾欣矗蔷褪窍染送ㄕ竞退纠窦嘁约白芾泶Φ模墒撬谧芾泶Σ⒚豢吹秸庹圩印
吴吹搅蹙涣巢豢斓慕矗⒙砭椭朗且蛭裁础
“元辅,这个折子你看过了吗?”
吴懔说阃罚罢馐欠胧汤傻恼圩樱铱垂恕!
“这样的折子,根本就没有商议的必要,直接打回既可,为何还要送入内阁?”
“我觉得冯侍郎折子中所言也有一定的道理。”吴畔率种械谋剩松碜樱夯旱牡溃叭缃窨ね跻彩谴胃ǎ故枪嗣蟪迹敲茨阋睬宄衷诰质萍枘寻 3⒉莆窭眩妇贸罚梢荒暌不沟盟那虻木芽АU饣姑话ㄕ獬∑铰艺秸姆延茫Р抗浪懔艘幌拢蛲暾庖徽滩⑷∈ぃ鹇氲昧角蚓眩粢崭戳晌鳎沟昧角颉3⒏灸貌怀稣饷炊嗲础!
“可也不能姑息养奸!”
“郡王请听我把话说完。”吴溃翱ね踔耙菜倒仍菔逼厮山豕隳鞘俏烁玫幕钍盗ΑO衷谛问埔惨谎热豢ね醮蛩阆确朗匚鳎歉纱嗪臀馊鹛概校薪邓O认终獬≌绞拢鹊匠⒄俸昧烁鞯乇恚蕉酥性诼遥鞘痹俪霰崭戳晌鳎址ノ馊鹨膊怀佟!
刘钧是绝没料到这个时候,吴崂凑饷匆徽械摹
表面上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的样子,可却又根本不同。刘钧退守长城防线,那是积极的防御策略,让明军立于不败之地进可攻退可守。
可吴匆薪滴馊穑饩褪嵌耘丫耐仔恕K踔敛坏貌豢悸堑母兑恍猱‘这一招,极可能也是在冲着他来的。
“朝廷打算给吴三桂什么条件?”
“保留锦州、广宁两镇,吴三桂和祖大寿继续任总兵之职。”
刘钧笑了笑,“既往不咎?”
“暂时不追究,以待将来。”
“哈哈哈。”刘钧一阵大笑。他已经全明白了吴囊馑迹仓懒苏饪隙ú唤鍪俏猱‘一人的意思。
吴三桂都举旗反叛,联合清军打到了长城下了,朝廷这时却要赦免他们,既往不咎?不过他也不在意了,他们以为留着吴三桂就能威胁到他?
刘钧倒觉得留着吴三桂,也同样对他有利。
“就算吴三桂愿意接受招安,只怕清虏也不会乐意吧?”刘钧笑着问道。清朝这次打着借兵吴三桂,举大义之旗而来,那是想要趁火打劫的。若是吴三桂接受朝廷招安,继续当他的总兵官,那清虏怎么办?
吴三桂可是答应了要把关外的辽西辽东事后都割让给满清的,而且满清所图可远不止关外之地的。
“只要吴三桂祖大寿接受招安,那么满清也只能撤兵。”吴茏孕诺牡馈
刘钧笑了笑,“既然元辅一力坚持,那么我保留自己的意见的同时,愿意听从元辅的计划。不过,如何招降吴三桂,就得元辅派得力之人去谈了,而且我也先提几个条件。”
“其一,可以招安辽军,但以女儿河为界,河东岸的锦州、小凌河城等地都可交给吴三桂,可河西之地归宁远镇。其二,锦州、广宁两镇以后自己解决粮饷,朝廷概不负责。”
“其三,辽军无朝廷调令,不得越过河界半步。一旦越界,宁远军将视其为叛乱,可随时讨灭。”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吴三桂愿意接受招安,并且在一个月内撤回女儿河以东。”(未完待续。)
'正文 第446章 接手皇庄皇店'
三月十五,虽是朔望之日,可并没有举行大朝会。
一来是因为皇帝年幼还未亲政,二则也是因为朝会制度实际上到了中晚明之时,诸帝已经荒于上朝。嘉靖甚至三十年不上朝,朝会之礼到了此时也便大变。
不过虽然中明之后皇帝多不爱上朝,但并不表示不理政。举行朝会,上朝听政,不过是一种仪式而已。到了中明之后,朝会更多的是一种礼仪,一种过场,每天朝会上奏报几件事情,都是有定数的,甚至许多事情都是已经商议过的。
在内阁和司礼监内外朝制度已经稳固的时代,皇帝上不上朝会听政,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刘钧早上天还没亮就起来,昨晚他在别府住宿,这边住着沈曼、柳如是和陈圆圆三人,最近京师防疫,娱乐产业也是大受影响,三人也干脆给自己放了个假,呆在家里弹琴唱曲,刘钧这几天也常过来。
柳如是为梳理头发,陈圆圆替他穿衣,沈曼在旁边陪他身着话。
打理完毕,刘钧向她们道,“你们再回去睡个回笼觉吧,天都还没亮呢,让你们不要起来,你们又不听,非得跟着折腾半天。”
“没事,晚上还过来不?”陈圆圆问。
刘钧把一把短铳绑在了腿上,放平放服,“晚上我去公主那边,你们就不用等我了。”
柳如是在一边笑道,“王爷这般几头跑也累,要不王爷你问下公主,看看她能不能容的下我们三个。要是能容纳的话,我们就搬到镇南侯府上去,也顺便去伺候她啊。”
“如是妹妹别说了,公主可是怀着孕呢。”沈曼在一边打断她,大妇陆雪琪容不下她们,朝鲜公主估计也一样容不下她们三个。尤其是现在公主还怀着孕呢,她们都是曾经在宦官人家做过妾的人。很清楚那些大妇怀孕之后,更加容不得妾侍靠近。那些深宅大院里,女人间就是场战争,怀孕更是能成为战争的引火线。
许多家族后院妻妾争宠。都常用怀孕生子争宠,也有许多女人谋害那些未出世的孩子。
“你们现在这样不是挺好的嘛,自由自在,何必非要跑到别人那里去看脸色呢,不是找不痛快嘛。你们要真是闲的无聊。就想想办法,多努力一下,怀个孩子不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刘钧笑道。
“王爷,生孩子这事,也不是我们女人自己努力就行的啊。王爷你一个月在我们这边都只不到十个晚上,我们三姐妹呢,一人一月才能分到三天。一年,也才三十六天,怀孩子太难了。”柳如是嗔道。跟着刘钧也几年了,至今肚皮没个动静。确实让她们心里难受。
本来就是做妾的,年轻时还能以色娱人,可等韶华不再,若再没有一儿半女,这日子可就难过了。那边的大房陆氏,可是极不待见她们的,至今都不让她们上门去拜见过。
“好好好,以后我多抽时间过来就是了,争取让你们全都怀上,怀双胎胞。”
“我要龙凤胎!”陈圆圆一脸娇羞的喊道。
“我要三胎胞。三个全大胖小子。”柳如是胃口更大。
“我也要给老爷生儿子!”沈曼也忙道。
“好好好,都生,想生几个就生几个,全满足你们。我先走了!”刘钧一阵哈哈大笑离去。
对于这个时代的女人们来说。什么甜言密语,什么珠宝首饰,什么豪宅别墅,都不如给她几个孩子来的更高兴。
母以子贵,尤其是对于这些做妾室的人来说,有了孩子。就有了地位的保证。在许多大户人家,若是生不了儿女,丈夫早逝的话,她们甚至往往会被大妇逼的改嫁或者出家。
刘钧的女人不算少了,不算那些没名没份的侍女丫头等,妻子就两个,妾侍也有五个。现在陆雪琪生下的长子都会叫刘钧爹了,她刚刚又发现怀上了。
朝鲜公主也快生了,宝儿和瑶瑶两个也都怀了。倒是这边别宅的三个女人,一直没什么动静。
在大队侍卫的护卫下,刘钧坐着马车上朝。
虽没有皇帝临朝,但百官还是先到金殿上对着那把空龙椅行礼叩拜喊万岁。
总理处会议,现在代替了皇帝的朝会。
一般情况下,总理处只有少数重臣参加议事,遇重要事务,则会把朝中各部重臣都召来,连带着科道的御史和给事中们也会前来列席。
今天总理会就是一次扩大会议,出席的足有一百余人,连皇帝也被请来听政。
今天会议要商议的事情出席的众臣早就接到通知提醒,知道议的是招安吴三桂叛军,以及重新与满清联络和议之事。
众官都望向刘钧,却发现坐在皇帝身边的辽东王,此时却在跟皇帝亲切的交谈着什么,皇帝还不时的点头。
大家都以为刘钧跟皇帝谈的是招安议和之事,实际上刘钧却在跟皇帝的谈话中只字未提这事。他在跟皇帝谈的是盐务之事,盐务改革已经正式开始了。
目前,新成立的盐务署已经正式的接管了长芦、和两淮等各处大盐场,并且在一些重要的地方如天津、登莱、开封、扬州、南京、九江、武昌、襄阳等地设立了转运盐仓,各省省会的盐仓也已经建立起来。
这些事情一直在展开,只是有些刻度的低调。
刘钧直派锦衣卫在盯着那些盐商,等着他们跳出来。可让刘钧很意外的是,也不知道是不是他一直以来表现的太过强势,导致这些盐商居然很沉的住气,盐场被接管,盐被盐务署控制,市场也被收回,可这些人一直没吭声。
本来刘钧还认为,吴三桂那边都举起清君侧杀刘钧的旗号了,那么这些盐商们总应当纷纷响应吧。
结果,盐商一如继往的怂。
各地的盐商虽富,但也都很懂的看风使舵,如今刘钧权势如日中天,甚至说超过多年的刘谨、魏忠贤也不为过。在许多跟刘钧作对,都落了个没下场后。盐商们也多识趣了许多。
盐商们也都是有后台的,如今各地最富的盐商莫不过扬州盐商,而扬州盐商几年前就被刘钧打击过一次。现在扬州盐商最富的几家,背后所站立的。就是京中的三大豪门。
分别是武清侯李家,嘉定伯周家,还有田家。这三家都是皇亲国戚,武清侯李家是万历皇帝母亲皇太后李氏的娘家,嘉定伯周家则是当今周皇太后的娘家。田家则是田太妃娘家。
上次扬州盐商被查抄,周奎进宫告刘钧的状,结果反被崇祯罚俸禁闭,也是明白了刘钧的厉害。上次京军哗变,京中的武勋之家,基本上都受到了牵连,如今谁不知道刘钧惹不得。
不过盐利那是一大块肥肉,如今这块肉都被刘钧一人独吞了,这些人也是心疼不已,只是敢怒不敢言而已。
刘钧也清楚这些。今天他跟皇帝谈的就是此事。
刘钧告诉皇帝,他愿意承包所有的皇店,以后大家皇家的所有店铺都交给刘钧,然后也不用再去管理,坐着拿钱就好了。
“每年两百万块银元的净收益。”
朱慈烺听到这个提议很动心,皇店也算是明朝的一个特色东西了。皇帝是明代皇帝私人开的店铺,据说是始于正德之时。
这些皇帝私人所有的店铺,大多设在北方商贾辐辏、交通便利的地方。
如北京的九门﹑鸣玉﹑积庆二坊﹑戎政府街﹑卢沟桥和运河沿岸之张家湾﹑河西务﹑临清以及北方的军事重镇宣府﹑大同﹑山海关﹑广宁等地。店房或来自查抄的权贵店辅﹐或来自官店﹐或为强拆民房后所建。
经营管理者由皇帝直接委派。如建于正德时一直持续到明末的戎政府街的宝和等六处皇店﹐即由一提督太监督理﹐另有司房钞条书手数十名﹐提督太监的厅廨即设于宝和店中。
开设皇店的目的主要在于营利﹐具体营业或为茶酒店﹐或为牙店﹑货栈﹐或用作娼优所居的花酒铺﹐有的则用来征收商税。其中仅宝和六店﹐一年所征之税即达数万两。
但是皇店的经管官员,经常借着皇帝的名号,凭借权势。随意拦截商人,横征暴敛,敲诈勒索。
到了现在,其实皇店虽多。但真正交到皇帝手里的钱却很少了。多数收益,都被那些经手的人给贪污了。
别说一年两百万,一年能有一百万皇帝都要笑的合不拢嘴了。朱慈烺虽年轻,可也是懂得银钱的作用的。
皇店这个东西,刘钧认为,只要经营的好。是真的很好赚钱的,有皇店这块金字招牌,什么生意做不好?
不过刘钧要承包皇店并不是为了赚钱,要赚钱刘钧有的是法子。他要承包这个皇店,一来是不想那些官吏太监们继任利用皇店打着皇帝的名号四处贪污索要。另一方面,他想利用这个皇店,来把那些勋贵、皇亲国戚们弥补一下。
刘钧打算把这些人都拉进这个皇店生意里来,但不需要他们真正参与经营,只要他们投点股银,然后拿着干股坐等分红就好。
只要经营好了,大明这么多皇店就算一年上交五百万承包费给皇帝,再去除税额后,也一样能赚不少钱。把利润再拿出部份来分给这些勋贵们,刘钧觉得还是可以的。
就当是花钱先养着这些勋贵柱虫们,免得这些家伙捣乱。也不是刘钧不想清算他们,只是还没到时间,先稳着他们。
“以后所有的皇店整合在一起,就叫大明皇家百货商贸。”
“一年真能上缴两百万块银元?”皇帝很感兴趣的问。
“当然,而且可以先上缴一百万保证金,其余的分批上缴。”刘钧保证。
“皇兄,我还有五万余顷皇庄,可每年收到的子粒粮很少,还得派出大量的太监等去管理,皇兄要不要也把这些皇庄给承包了?”朱慈烺现在对钱十分敏感,都会主动的招商了。
皇庄和皇店都差不多,皇帝私人所有的庄田。不过皇庄不仅有皇帝的庄田,还有皇太子的庄田,和皇后、太后的宫庄等。
但是五万余顷的皇庄数量,还是很吓人的,那可是五百多万亩田地啊。不过若是跟大明各地宗藩所占据的庄田相比,又算不了什么了。大明如今各宗氏藩王们的庄田,足足二十多万顷,两千多万亩地。
“如果陛下有意把皇庄交给臣,倒也没问题。按每亩每年产出三成五田租计算上缴田租,如何?”
朱慈烺心里算了一下,问,“那一年产出有多少?”
刘钧想了想,皇庄都是些上好的良田,产出肯定不少的。“现在五万余顷皇庄一年能上缴多少籽粒?”
据刘钧现在所知道的一些皇庄的情况,皇庄里的佃户远比普通的佃户处境更惨,他们被称为佃仆,身份还是世袭的,而且不但要交庄佃,还得承担国家税赋,算是一佃两税。
“朕查知,皇庄田租三倍于民田。”
“庄租三倍于民田?”刘钧大惊。
刚还有些得意的朱慈烺有些意外,“很高吗?”
刘钧点了点头,真的很高。
“陛下,臣以为庄租过高并非好事,这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朝廷最近刚推行减租减息,以休养生息,恢复天下元气。臣以为,皇庄也当推行减租。”
“要减租吗?那一年还能有多少佃租?”
“减到三成半,就算按每亩产粮一石算,也有三斗半,五万顷地,一年也有一百七十五万石粮,按现在一石粮两块银元计算,就是三百五十万块。”刘钧答道。
朱慈烺听到这个数字,大感意外,“不对啊,减到三成半还有三百五十万块银元?那为何我查看庄田的报帐,发现每年收租折银不到百万?”
朱慈烺觉得自己又被坑了。
“皇兄,朕把这五万余顷皇庄全都交给皇兄打理,一年只需给朕三百万可好?”
刘钧听皇帝这话,也明白皇帝肯定是被下面的太监和庄田的管事们给坑了。粮食的产出都是比较固定的,庄田收租那么高,结果皇帝到手的却还不如正常地主收到的租子,无疑,中间经手的人层层贪污了。
刘钧有些奇怪,皇帝要那么多银子做什么?他一十几岁小皇帝,就这么见钱眼开,拿了这么多钱他知道怎么花吗?
不过刘钧还是答应了,五百多万亩田地呢,接手过来,就算自己不赚钱,也能让许多百姓受益了。虽然,这可能会得罪许多太监和管田庄的庄头管事们,不过刘钧不太在意这些蛀虫。
跟刘钧谈定了两比交易,一年能得到稳定的五百万银元进帐,小皇帝朱慈烺很是高兴,宣布总理会议开始。
兵部右侍郎冯元飙出列,提出招降吴三桂及与满清联络重谈和议,兵部尚书陈新甲附议,吴餐狻
朱慈烺问刘钧,“皇兄,你觉得如何?”
“既然元辅与诸位大臣都觉得招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