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猎击三国-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悍不是打算趁乱来一通乱箭快射,指望乱拳打死老师傅的么,为何曹营里已乱成一团,他却再无第二支箭射出?
原因很简单,当马悍正准备拔箭速射时,下意识瞄了热源扫描一眼,原想看看自己这一箭会不会造成混乱,但没想到,却看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视屏显示,一公里外,出现线状阵列大量红点,这意味着有一支排列成阵的军队正在接近。尽管受距离所限,显示不多,但不难想像后面那密密麻麻,成千上万的情景。
此时此地,大量兵马掩袭,只代表一种情况。
吕布,来了!
第一百六十七章【李典的复仇】
(谢谢大盟与赵无恤2014、ufgw,持续不断的支持。)
~~~~~~~~~~~~~~~~~~~~~~~~~~~~~~~~~~~~
吕布来了,这一点都不奇怪。他既然派出刺客,自然就要做好两手准备:刺杀失败,偃旗息鼓;刺杀成功,重兵围堵。
如果夏侯惇被刺死,曹营失去主将,必定大乱。毫无疑问,这是袭击曹营,扩大战果,甚至一举击溃兖州曹军最后一支精锐力量的绝好时机。哪怕明知这个希望很渺茫,但一旦得手的利益是如此诱人,以至吕布宁愿劳师无功,也要重兵布围,做好随时出击的准备。
吕布出兵五千,薜兰助兵二千,合计七千人马,在兵力方面,并未占绝对优势。主要因为这是夜袭,士兵很容易打散、走散,而且指挥难度也远大于白昼列阵对垒。这就要求主将与各级将校对部队的掌控能力极强,达到如臂使指的程度才行。所以吕布所率这五千兵马中,三千战兵百分百是他的并州军,只有二千杂兵是兖州军,这些杂兵都是用来助声势、壮声威的。
吕布的兵马原本在五里之外,后来听到哨探报告曹营生乱,于是大军悄然向前掩近至两里,正好为马悍探测到。如此近距,除非曹营布置的巡哨都是死人,否则决不可能不被发现。
按正常的历史发展,夏侯惇已与韩浩,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忽悠得五个刺客胆裂弃械,随即斩杀之。然后立即检点兵马,做出严密的防御姿态。吕布见刺杀失败,无机可趁。便只得灰溜溜退兵,真正劳师无功。
但是,这一刻,历史已不同,刺客的确是死了,但夏侯惇也惨遭重创,此时曹营中已乱成一团。夏侯惇在包扎伤口的过程中,几次痛晕过去。程昱一边忍受贯掌之痛,一边承受误伤夏侯惇的内疚,整个人已失去一贯的冷静。心乱如麻,精神恍惚,同样也指望不上了。
此时,身为副手的韩浩,急得在主帐外团团乱转。敌军都已杀上门来了,主将还在疗伤,时而清醒,时而犯晕。没有军令、批箭,失去指挥。这场仗可怎么打?
就在韩浩几乎急吐血的当口,帐内终于传出好比“仙音”的虚弱呼唤:“韩司马请入帐。”
典军司马韩浩三步并做两步,掀帘而入,帐内充斥着一股浓烈的血腥味与药味。原本躺在榻上的夏侯惇已坐起。正在侍卫的服侍下披甲。这位往昔仪表堂堂、形象威猛的悍将,此时却是脸色煞白,嘴唇发紫,一只左眼缠绕着一圈白布。
夏侯惇面无表情。用那只独眼盯住韩浩,冷冰冰道:“是吕布那厮来了么?”
韩浩低下头:“是,黑暗中看不真切。但不下五千兵马。”
夏侯惇冷然哼道:“很好,以为我受伤了,就不能指挥军队了么?吕布,我会让你好好看看……”夏侯惇一边说着话,一边不顾侍卫劝阻,强抢过铜镜一照……
哐当!军帐里传来一声金铁破碎声及犹如负伤野兽的嘶吼声:“吕布!我与你誓不两立!”
……
古时作战,两军都会尽量避开夜战,因为夜战打起来毫无章法。无法列阵,无法指挥,无法使用战术,甚至兵力的优势都无法得到体现。双方就是混战一团,胜得莫明其妙,败得稀里糊涂。
夜战只在一种情况下才值得打,那就是夜袭,便如眼下吕布掩袭曹营之战便是如此。
夜袭战,马悍以前也打过。两年前,他率数百白狼悍骑,狂奔三百里,与鲜卑素利部合击平冈乌丸乌延老巢。只不过当时马悍所率人马不多,而且俱是骑兵,并且还是经过长时间配合作战,默契度很高的狼牙飞骑,这才打得有章法有节奏,最终一战击溃乌延,取得夜袭大胜。
而眼下吕布七千军夜袭曹营,这是一场万人混战,那场面叫一个乱,什么章法战阵全没了。
黑暗之中,攻击一方前排军兵持盾挺矛,后面簇拥着大量军兵跟进。脚步轰轰,在空旷的黑暗中听来,却似无边黑暗里不知名的生物传来的沙沙声,令人恐惧不安……
吕布的并州军起初行进颇有章法,全军分十个大方阵,前五后五,覆盖面积不过一里,基本上还是能指挥得过来的。每一个五百人方阵左右两侧都有两排辅兵举火照明,侧后各有一军侯、两牙将指挥,队伍后面还有中军鼓号手发令指挥——夜战基本看不清旗号,只能用鼓号指挥。
原本在吕布手下经验丰富的将领们的指挥下,军队进发还算有序,但随着越来越接近曹营,薜兰的钜野军先是骚动,然后起哄,最后此起彼伏大吼,潮水般涌前。
在并州军后面的兖州军也受到感染,乱哄哄起来。在这种情况之下,并州军不得不陪绑跟前一起冲,军阵一冲自然就乱了。
曹军起初因为惊慌,加上迟迟没有得到有效指挥,反击很微弱,几轮乱箭过去,就被吕布联军冲到营寨前。两军甫一接触,就呈现白热化。联军前排军兵挥刀刺矛,见人就杀,后面的军兵则一窝蜂向前挤压。
乱战一起,什么照明、指挥、鼓号,全乱了。人人都喊得声嘶力竭,没人知道为什么要喊得那么起劲;许多人不管前面是敌是友,刀矛乱砍乱刺,不知有多少人是被后面的冷刀冷枪杀死的;前排许多军兵被挤下壕沟、撞上鹿角,甚至跌倒在地,被后面无数双大脚踩踏……相比而言,被挤得生生迎向敌军兵刃的还算好了,至少他们是战死的……
马悍与白狼悍骑战士们看得呆了,这夜战打得……就算战后胜利了,只怕也会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惨胜吧。
马悍啧啧摇头,头也不回道:“曼成,曹军不妙啊,你要不要去助阵?嗯?曼成……”不闻回应。马悍扭头,李典及他的十六门客,竟然全不见了。
这时一个狼骑战士近前躬身道:“那位典公子已带着他的手下走了,说是要趁乱击杀薜兰,不敢惊扰城守,故不辞而别。”
马悍怔了怔,失笑摇头:“这个李曼成,倒也有几分硬气。罢了,好人做到底,人情做到足。我们去接应他一下。”
如此兵荒马乱,如此暗夜杀机,即便是马悍,也不敢轻易卷入,所以他只能尽所能去接应。如果接应不上,李典诸人,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李典不告而辞,实属无颜再向马悍求助了——细算起来,马悍先后救过他两次。更不用说仲父与整兄俱受大恩。于乱军中袭杀薜兰,这种高风险之事,称得上九死一生。李典已抱着杀身成仁的决心,率十六死士出击。自然不能让马悍知晓,否则就有道义绑架之嫌。
李典并非盲目出击,当马悍正为眼前这场乱战而慨叹时,李典目光炯炯。在吕布联军中不断搜寻。他首先找到钜野兵的方阵,然后沿方阵向后扫描,大致看到一面面黑乎乎大旗集中、且有明显高出步卒的骑兵聚集处。那片区域,最有可能是薜兰中军所在。
或许是冥冥中的天意,当李典率门客从高坡冲下来时,迎面正碰上十几个逃兵。这种混乱的夜战,有逃兵实在再正常不过,李典本不欲理会,但双方一上一下,收势不住,差点撞到一起。
战场的本能,令双方同时亮刃,一道兵器亮光晃过李典的面庞,便在此时,就听对面惊呼:“是……是典公子!”
李典一怔,手中大剑一紧:“你是何人?”
对方却急令手下收起兵刃,单膝跪地:“小的名唤彭奇,钜野人氏,内人李氏,是典公子族人。”
李典忽道:“你可知薜兰在何处?”
彭奇迟疑了一下,还是老老实实道:“小的隶属第七阵列,后方百步就是薜别驾的中军……”
李典剑光一闪,架在彭奇脖子,声色俱厉:“带我去找薜兰!”
彭奇脖子发僵,干咽了口唾沫,瞪大眼睛:“典公子难道就想凭这十几号人,于千军中取主将头颅?小的看难……”
“难不难在我,去不去在你。”
彭奇斜眼看了看锋利的剑刃,苦笑道:“敢不从命?”
彭奇果然没说谎,他带领李典一行,绕开战场侧面,从后方接近钜野军。彭奇是一名屯长,后背插着一杆低级令旗,他正是凭着这面令旗,借黑暗掩饰,以汇报紧急军情藉口,一连突破三道警戒,接近薜兰所在的中军。但他们的好运也到此为止,第四道警戒线,无论彭奇怎么请求,都不得通过。要汇报军情,可以,就在这等,警卫会请示一名军侯过来聆听,看有无价值。但不管有无价值,都不可能面喻别驾,一个小小的屯长,还不够格。
彭奇无奈回转,对掩映在一身甲具下的李典诸人道:“典公子,小的已尽力了。”
“我看到了。”李典盔沿下的眼睛眯起,“薜兰此贼,果然小心谨慎啊。”
一个门客趋前低声道:“典公子,不过百步而已,咱们硬闯!”
李典眼睛一霎不霎盯住百步之外,那杆黑乎乎的中军大纛,大纛之下,就是仇敌。纵然内心很想同意门客所言,硬闯明杀,但理智告诉他,这样等于送死。
不行!再等等,再想想,一定有办法!一定有机会!
正当李典与门客焦灼不安,被赶鸭子上架的彭奇愁眉苦脸之时,好运再一次降临。
一匹快马从另一面冲入中军,不知说了什么,薜兰的中军大纛居然移动了。通常两军交战,中军大纛是绝不能随意移动的,这会影响前方作战将士的士气。不过这是夜袭,旗帜基本无用,而且钜野兵也早打乱了,许多军兵已冲入曹营中,谁还顾得理会中军?就算这会有曹兵反袭中军,前方将士都没法拉回来解救。
不过纵然如此,能让中军移动的,仍不是小事。李典可不管是什么事促使薜兰移动,他只知道,机会来了。因为中军移动的方向正朝他们而来,这一下,不是他们找薜兰,而是薜兰自行凑上来。
火光猎猎,行色匆匆,大队扈从环护下,身披重甲的薜兰乘骑而行。此刻他正双眉紧锁,并未对道旁跪伏于地的十余甲士多看一眼。但就在此时,耳边蓦然传来一声厉吼:“薜贼!识得乘氏李典否!”
薜兰悚然一惊,抬头转脸——三十余步外,那群跪地的甲士中为首一人,面目模糊不清,但其手中一具擎张弩却历历在目。
括!机簧弹响,一道寒光穿过重重扈从身影,迎面射来。
血光迸现,贯喉而过。
薜兰惨叫声被封堵在咽喉,半声未发,仰面栽倒。
钜野中军顿时大乱。
十六门客纷纷跃起,挥戟横盾,将李典团团护住。
面对惊怒如狂,纵马围杀而来的薜兰近百扈从,李典不惊反笑,笑得无比畅快:“仲父、整兄,典幸不辱命!”
门客纷纷大叫:“典公子,快走!”
李典则抛下弩弓,拔剑长啸:“一起来,就一起走——我们杀出去!”
但是,李典不知道,此刻,一支绝不可能避开的冷箭,正对准他的后背。
第一百六十八章【二战吕布:第一滴血】
(谢大盟!谢赵无恤2014、ufgw、单点。、peterlin。)
~~~~~~~~~~~~~~~~~~~~~~~~~~~~~~~~~~~~~~~~~~~
时间倒退回一刻时前,一匹快马冲入薜兰中军阵中,将令旗交给扈从验看后,方得以入阵,隔着十余步向薜兰跪禀:“禀别驾,州牧请别驾移纛,向并州军中军靠近,州牧同样也将移纛,与我军靠拢,说是三军联合,便于指挥。”
薜兰捻须沉吟:“联合指挥?同时移纛?嗯,也罢,反正已经打乱建制了,向并州人靠拢,借助其兵马剽悍,也可更安全些。”当即下令移纛。
而正是在这移纛过程中,防卫出现疏漏,被一直苦无机会的李典抓住这稍纵即逝的良机,以便携式擎张弩发出绝杀一击,将薜兰贯喉而毙。
薜兰一死,中军大乱,一部分扈从围住薜兰的尸身,或伏地大恸,或不知所措。另一部分从骑,则挺矛挥戟,向李典一众刺客围杀而来。
李典一十七人,个个顶盔披甲,且多为札甲,至不济也是两档铠,而且俱为身手矫健之勇悍死士。原本趁敌丧主,军心大乱,一番冲杀之下,很有希望杀出重围,趁夜色逃脱。
但是,李典并不知道薜兰移纛,是与吕布会合。当薜兰向并州军中军本阵移动时,吕布同样也在向他靠拢。
一股前所未有的杀机,正向李典一十六死士袭来。
咔嚓!一杆刺来的长戟被一门客挥铖劈断,李典挥剑斩出,斫断马上骑士小腿,那扈从骑士大叫坠马,被另一个门客扑上,双手举刀扎了个透心凉。几乎同一时间。五六杆长矛大戟搠来,那持铖门客铠甲应声而碎,甲叶纷飞中,锋利矛尖透背而入。门客嘶吼着将手中大铖掷出,将持矛骑士脑袋几乎劈开,而更多的矛戟,则从四面八方一齐搠来,将门客捅成刺猬……
这仅仅是薜兰扈从骑兵围杀李典诸死士的一个场景片段。不过短短半刻时,十六门客死士就有半数倒在血泊中。但他们的死拼并非毫无价值,李典与剩下的七八个门客已溃围而出。向那片高地拚命奔跑。
跑到高地,冲入山沟就是生,跑不到就是死。
薜兰的扈从骑兵已被击杀十余骑,余下扈从俱被这伙刺客的亡命煞气所慑,一时竟不敢追来,稍一踌躇,李典等人的身影便隐入黑暗之中。举目所见,只有敌我难辨的奔突黑影,而刺客。竟已鸿飞冥冥。
只是,当真能如此顺利么?
正当李典诸人以为成功摆脱追杀,刚想松一口气之时,蓦然弦翻之声大作。从侧后射来数支利矢,箭矢强劲,矢矢透甲,箭箭夺命。七八个门客眨眼之间就被放翻。或贯喉、或穿胸、或透腹、或击面……个个都是一矢中要害,当场毙命。
在这样的暗夜之下,仅靠天际星月辉光。就能精准射杀数十步之敌,这不是一般的弓箭手能做到的。
李典悚然回首——五十步外,蓦然火光大亮,两个骑将正冷冷收弓。周围是一众扈从骑兵,而在一杆赤色大纛之下,一金冠银甲,目如赤焰的大将,正骑在一匹火龙驹上,手中一把大弓上的森森箭镞与鬼火般的冷酷眼神,将李典牢牢锁定。
李典或许不认得那两员射杀了所有门客的骑将就是并州军的“万人敌”成廉与魏越,但那赤色大纛上的“吕”字,以及那对人视觉冲击力超强的一人一骑,却令他心如坠冰窖。
吕布!
李典出身雄气豪勇之乘氏李氏,尽管其人偏儒雅,但耳濡目染,仍不失血气胆略,敢以十余死士袭杀薜兰就是明证。但被那宛若鬼火的双瞳一瞥,满腔斗志竟如冰雪遇烈阳,消融得干干净净,只想有多远逃多远。只是想逃也得迈得开腿才行——此时的李典,只觉浑身便似被无形绳索束缚一般,竟动弹不得。
在这一刻,绝望的李典,看到了死神狰狞的面目。
吕布弓弦已拉至七分满,他要将此人一箭穿心。亲手射杀袭杀薜兰的元凶,这将有助于他顺利接收失去主将的钜野兵。这也是为何他不让成廉或魏越动手,而要亲自出手的原因。
在箭矢即将离弦的一刹那,一个平静淡漠的声音远远传来:“吕奉先,这一箭,我来替他受!”
这一瞬间,吕布浑身仿佛炸开一蓬红光,那冰冷的双瞳腾地燃烧起来。
这声音,他只听过一次,只一次,就永志不忘。
吕布弓箭急转,指向无边黑暗。成廉、魏越及一众扈从纷纷摘弓取箭,纵马欲冲,却被吕布一声霹雳震住:“都滚开!这是我与他之间的独斗!谁插手,谁死!”
那声音赞道:“果然不愧为‘人中吕布’。好,我也不占你便宜——举火!”
蓬!二百步外,亮起簇簇火光,火光的中央,一人鹰盔银甲,血弓铁矢。盔沿下射出一道雪亮如剑的目光,与对面那如火焰烈刀的目光在半空剧烈相撞,天地似为之一亮。
在这一刻,大地如同舞台,并州兵、兖州兵、钜野兵、曹营统统成为背景,战场上所有的呐喊都似已消失。天地间,似只剩二人一骑。
马悍!吕布!俱如同在聚光灯下两个主演。在三国这个大舞台上,谁才是真正的主角?在这场即将上演的生死对决中,谁能全身离场?
“吕奉先,何不下马一战?”
马悍这么说,可不是要占吕布便宜,正相反,他是要让吕布全力发挥。因为单以距离而论,步弓明显要比骑弓射得更远,而二百步的远距,也远远超出正常弓箭的有效射程,换步弓射击,可获更远射程。
但吕布却淡然谢绝:“多谢,布虽有强弓五张,却俱为骑弓。无妨。即便在这个距离,布亦可猎虎杀狼!”
两人说完这句话后,便不再出声,
马悍无声一笑,缓缓举弓。
吕布则将一根火把插在马鞍后的座环上,策马轻驰,长弓举天,在诸扈从屏息注目下,一支同样的铁箭从箭囊一角抽出,稳稳搭上弓臂。
双方使用的。都是天下几乎无人能使用的超强弓,以及可破双层橹、五重甲的精铁箭。
马悍,已从眼瞄进阶到手瞄,在此之前,刚刚窥得心瞄妙境。此时各方面状态正值巅峰,二百步狙敌,信心满满。
吕布,号称“飞将”,辕门射戟。更被惊呼为神射。二百步,对一般射手而言,是个可望不可及的距离,甚至连成廉这样的神射手。箭矢也难及如此之远。但吕布却可以,因为他用的是七石弓。吕布收藏有五把精品强弓,其中四把为六石,只有一把是七石骑弓。这把弓他很少使用。因为纵然以他的强悍臂力,也不过只能射十矢。而今次,他是把压箱底的杀器都用上了。
一个站立不动。静如处子;一个渐提马速,动如脱兔。
静止固然容易成为固定靶,但同样也能提高射击命中率;而快速移动虽然能降低被击中的机率,但同样也会影响自己的准确率。无论是静或动,都各有优劣,端看那一个发挥得更好。
在马悍的眼里,急速奔驰的吕布已化为一道流光,除了火把拖出长长的尾焰,基本看不到人。他所能做的,就是根据火把与吕布的距离,计算出提前量。对于这种暴走目标,红外线瞄准也失去了作用。马悍要想击中吕布,必须拿出自己苦练数年的真材实料。
放手一击,各安天命。
嗡——
仿佛心有同感,双箭俱发,两声合为一响。
箭一离弦,马悍立即向旁侧跳开,但还是慢了一步,或者说,没想到吕布的箭来得如此之快——马悍猝然握拳抬臂,挡在右胸前。噗!铁箭击穿了臂甲,透过坚韧堪比钢网的肌肤,最后卡在特种合金骨骼间。
这是马悍降临三国以来,首次受“伤”。
马悍如此,吕布又如何?
吕布同样在箭矢离弦之后,正待双足一夹马腹,发挥赤兔马的天赋异禀,突然提速以闪避箭袭。但万万料不到,他意念刚动,还来不及动作,蓦觉劲风袭体,激得浑身汗毛炸起。
子弹速度,岂容闪避?
吕布来不及抓武器格击,本能以手中七石弓挥格。咔嚓!铁箭正中弓臂,生生击折,箭势虽被击偏,但劲道不减,自吕布耳畔急掠而过。那股剧烈霸道的劲风,刮得吕布整只右耳完全麻木了,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感觉自己的右耳被削飞了。
吕布下意识伸手一摸,松了口气,耳朵还在,但耳垂却火辣辣生疼,张开手借火光一照,满手是血……
吕布缓缓策骑停下,看看左手折断的强弓,再看看右手粘粘的鲜血,深深长吸一口气,一字一顿:“你是第一个见到吕布之血之人。”
马悍在这一刻,也油然兴起了一股惺惺相惜之感,想到吕布将来的命运,叹惜道:“可惜,我不是最后一个。”
吕布双眉耸起,怒容乍现,一催赤兔马,便要有所动作。
马悍却迅速抬臂,一把拔出插在左小臂的铁箭,向迎面奔来的李典一摆头,示意他往高坡上跑。然后举掌虚空一斩,周围所有火把噗地一声,同时插入泥土里熄灭。
马悍与白狼悍骑战士重隐于黑暗。
吕布振声大喝:“马惊龙!自去岁一别,布无时不思与你一战。方才互换一箭不过是热身,何不来一场痛痛快快的对决!”
黑暗中传来马悍断断续续的声音:“此时此地,非对决良机……吕奉先,你今夜的真正对手不是我……而是夏侯惇,先收拾他吧……”声音到后面已越来越远,几不可闻。
这时成廉与魏越率数十扈从拨啦啦散开,便欲围追堵截马悍、李典等众,却被吕布所止。
“他说得没错,我们今夜的对手是夏侯惇。”吕布神情落寞地一叹,“马惊龙啊马惊龙,对手难求啊!此地一别,不知何年才有机会再决胜负……”
第一百六十九章【收不收李典?】
(感谢大盟,支持总是那么及时。谢谢赵无恤2014、泣血霸下、ufgw、光辉的宪章。)
~~~~~~~~~~~~~~~~~~~~~~~~~~~~~~~~~~~~~~~~~~~~~~~~~~~~~
兴平元年,七月二十,吕布联合薜兰,将兵七千,夜袭曹营。双方一场血战,死伤惨重。
曹军在战事初起时,因主将夏侯惇受重创,指挥不利,被联军攻入营寨,岌岌可危。但就在这关键时刻,战场上突然发生了几件足以影响战局的事件。
先是李典袭杀薜兰,令钜野军群龙无首;再就是吕布与马悍对决,虽然时间很短,但战场势态瞬息万变,一个主将不在指挥岗位,却跑去跟人单挑,结果错过了好几次突破曹军防御的机会。最后,改变战局的是夏侯惇负创而战,独目披发,手持长槊,只身冲阵,连杀十数敌兵。更将冲杀在最前头的并州军悍将曹性一槊挑飞头盔,再回槊横击,打得曹性口吐鲜血,被扈从急救而回,就此扼止住联军攻势。
而这时韩浩也紧急集结了一队骑兵,从北门绕过联军侧翼,突袭联军薄弱的钜野军侧翼,一举击溃钜野军。钜野军一败,并州军与兖州军侧翼暴露。原本吕布还想凭着自家强悍的并州铁骑重新巩固侧翼防线,但就在此时,甄城那边也派出了援兵,攻击联军侧翼。
吕布倒是很清楚甄城没多少兵力,哪怕全拉来也不过千把杂兵,根本没威胁性。但他知道是一回事,士兵们知不知道又是另一回事。尤其是兖州军,黑暗中突然出现一支敌军竟从旁侧杀来,顿时惊慌失措,胆气一泄。全军大乱。
联军左翼钜野军先被击溃,再到右翼兖州军被击破,吕布的并州军再神勇,也是独木难支。最后,不得不悻悻退兵。
此战,吕布七千人马,折损二千余,尽管未能击破曹营,擒杀夏侯惇,却也不无收获。薜兰余下近二千(战损一千)钜野兵。尽数被吕布兼并,这一仗,打得也算是值了。只是想一举两得,刺夏侯惇,破曹营,然后挥师任城国断曹操归路却已来不及。
而夏侯惇则要惨得多,他的五千兵马,只剩下不足一半,再难抵挡吕布下一次进攻。只得撤军回甄城。闭门死守,放弃争取兖州的主动权。
历史在这里已经有了一点小小的变化。无论是吕布还是夏侯惇,都比原来的历史打得更惨烈,元气伤得更重。
而此时。曹操的大军也正在回程途中。
曹操从徐州回师有两条路,一条路从琅玡经泰山郡往东平,一条可以从彭城绕开豫州鲁国直到任城国。
倘吕布、张邈军能够屯兵东平国,遣兵在泰山郡和任城的亢父凭险而守。拒曹操大军于兖州之外,切断曹操与袁绍军的联系,陷曹操于陶谦、袁术联军的合围之中。待其粮尽就能击败他。
至于鄄城等三城,自守有余,威胁不大,派兵监视就好了。应当说,张辽与高顺的这个建议是很有战略眼光的,只可惜因种种原因,诸如夏侯惇牵制、沿途诸郡县地方势力顾虑重重,不予配合等等,最终未能实施。
曹操在大军回师兖州途中,曾望着亢父险道感概:“布一旦得一州,不能据东平,断亢父、泰山之道乘险要我,而乃屯濮阳,吾知其无能为也。”
话虽如此,吕布也只是在战略上棋输一着,不代表曹操就能吃定吕布。
双方的实力对比,曹操有不下于三万的青州兵和忠于自己的兖州军,还有部分投降的徐州军,实力不下五万人,但是需要在徐州琅玡国、彭城国和兖州泰山郡留下部分兵力,防止陶谦军反扑。能带往兖州与吕布决战的,只有三万余人马。
吕布手下也差不多,最多不超过四万人。名义上拥护他的有兖州陈留郡、东郡、东平国、济阴郡、山阳郡还有司隶河南尹东部。其余任城国和济北国没有响应叛乱。但这四万人中,吕布真正能够指挥得动的,也不过本部五千人马、薜兰二千人马加陈留张邈、张超手下万余人。其余如钜野的李封,以及吴资、刘何、高雅等各郡太守、县令拥兵观望,名义上听从吕布指挥,但吕布绝对指挥不动,比客军还客军。
吕布与曹操的兖州争夺战序幕,才刚刚拉开。
……
大野泽,沙洲滩,天际广阔,荡泽无边。
滩头之上,一袭白衣的李典,正洒酒祭江。遥望沙洲上起落的沙鸥,年轻的面庞,有喜悦,也有伤感。
元凶之一薜兰授首,大仇得报,诚然可喜,只是一起随行的十六死士,无一生还,求仁得仁,亦令人嗟叹。这些死士中,不光有门客,也有李氏族人,其中有一人还是他的堂兄。
死了那么多人,只为报一人之仇,值不值?对乘氏李氏而言,一个字——值!
喋血仇雠,快意恩仇,只问结果,不择手段,这就是秉承豪侠之风的乘氏李氏。
马悍也坐在沙滩一块大石上,手抚右前臂“伤口”,回味着与吕布那电光石火的互换一击——臂力绝人、箭术惊人、骑战过人,这样全能型样样顶尖的武将,无怪乎能成为三国至强。
已经交手两次了,似乎大家平分秋色,谁也没占到谁的便宜。但马悍心里非常清楚,真正肉身无敌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吕布。
“希望不会再有第三次对决。吕布,我不想杀你,也不想死在你手里。这世间巅峰无数,你我各选一座攀登吧。”马悍长长吐出一口胸中浊气,振衣而起。
这时,就见李典迎面走来。容色庄重,双手抬起,肘与胸齐,双臂水平,合袖行礼。长揖到地,以一个非常郑重的平辈大礼参见,口中道:“蒙马君三度相救,恩同再造,典深思之,无以为报,愿以此微躯,供君驱使,纵剑山戟丛,亦在所不辞。”
马悍的反应却不是欣然大喜。上前扶起,然后来一番得君相助、如鱼得水、主臣投契、永不相负之类的煽情狗血话语,只是淡淡问了一句:“一个人投过来,你甘心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