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猎击三国-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吕布的并州骑兵,不属袁军序列。也就是说,袁军只有二千五百骑。袁绍手下叫得出字号的武将不下十几个,大半都是骑督或比骑督更高的军将,僧多粥少,怎么分?

所以眼下这个骑督高览,手下骑兵不过二百之数,但步卒却有一千多,真不知道是骑督还是步督。

高览出帐,面露不豫之色。他手下真正的兵力,其实不过五百,二百骑兵加三百战兵。其余七八百人,或是骑兵扈从,或是辅兵,跟着大部队打顺风仗可以,真碰到硬仗根本指望不上。如果不是怕得罪中山甄氏,高览根本不想接这种家族老爷兵。但是,高览一出来,看到比自个还高几分、雄姿英武的马悍,眼睛一亮。再看到铁塔似地管亥,手长腿长的夏侯兰,还有一个个精悍的狼牙飞骑,暗暗点头:这批私兵,还真是精锐。

高览心头暗赞,却面无表情:“既入某营,某自当一视同仁,便如关照自家麾下军士一般拂照尔等。但某也将丑话说在前头,临阵之际,军令为先,一声令下,虽千万敌亦往矣!敢有畏敌退缩者,军法无情!”

马悍正容道:“既入军伍,临阵自当听从上官调遣,敢不从命邪?”

高览见马悍谈吐不俗,又一表人才,顾盼之间,凛然生威,心道十有**是某个世家的公子,倒是一副好皮囊,就不知是否真料子。当下上前赞许咧咧嘴,算是笑的意思,举掌重重向马悍肩膀拍下,嘴里道:“好,高某就喜欢这样的兵……嗯!”

嘭!高览一掌拍下,只觉得犹好似打在裹着皮革的石块上,手掌震得生疼,而眼前少年面露微笑,巍然不动。

高览真正吃惊了,他这一下至少用了五分劲,只道会看到这少年呲牙咧嘴的苦楚表情,却不曾想……甄氏百年积威,果然不虚,族中果有异才。高览终于露出了真正的笑容,点点头:“好!很好!只望尔等临战之际,戮力杀敌,不堕中山甄氏美名。”

马悍笑笑,语带双关:“我从不负帮助我的人。”

……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钲鼓如雷,令人心跳加剧,气血下沉。下曲阳西南二十里,一片丘陵与平原交替地带,两支万人大军,陆续进场。旌旗招展,人呼马叫,烟雾蒸腾,声震十里。

马悍一行这时才刚随高览的右翼第三梯队千余步骑,沿长桥渡过漳水北支流,进入预定战场。一看到这里的地形,马悍就明白,为什么袁军与黑山军会选择此处做为合战地点。

丘陵低缓,平原广阔,树林稀少,利于步骑突击,又不易于埋伏。最重要的是,此地被漳水南北两条支流,切割成一条纵径不过五十里的狭长地带,只需一卒登高望远,左右两条长河尽收眼底。如此地形,根本不可能派奇兵实施侧翼突袭,只能硬碰硬正面决战,这是没有半点花巧的硬实力的较量。

“跟上!快跟上!谁落在后面,就把他扔到漳水里喂鱼!”高览的二百骑兵。分驰于队伍两侧,一是可以保护步卒不受黑山军突袭;二是可以起到督战作用。毕竟这些步卒大半都是战力薄弱的辅兵,列阵而战尚勉强,一旦在行军时受到突然冲击,很容易就放羊了。

马悍等人都在辅兵序列当中,这也算是高览力所能及的照顾了。

烟雾腾腾中,马悍脸上蒙着黑巾,低头叮嘱身边的夏侯兰、管亥:“如果要冲锋,我们三人打头,但不要随大部队出击。看准机会先占据高地,然后围成一个圆阵,以箭矢拒敌自保。敌若不攻我,我亦不攻敌。切记,我们只是来打酱油……嗯,来进行战场观察的,不是为袁本初卖命的……尤其是生德,不要打发了性,忘了自己的职责。”

夏侯兰与管亥等人频频点头。身后十个狼牙飞骑则将背着笼子的鹰奴前后保护起来,这可是他们此行能否成功的关键。

袁绍驻于下曲阳的主力中军,已摆开阵势,层层叠叠。人头攒动,矛戟如林,旌旗遮天蔽日。在密密麻麻的人马军阵中央,一个如巨型舞台的望台上。一杆高达三丈的赤色大纛猎猎滚动,上书一巨大的“袁”字。大纛之下,是一大如军帐的明黄伞盖。其下端坐着一个金盔金甲的将军。四周团团环护着手持大戟的甲士,更有数十身背各色令旗的传令兵如飞奔跑,川流不息来往于望台与各军阵之间。

望台两侧,一字排开二十面巨型牛皮大鼓,以牛车托架,每架巨鼓下都立有两个赤膊执槌壮汉。数百衣甲鲜明的骑兵,环绕望台与鼓车,来回奔驰巡视,警戒森严。

嗯,看来,那就是袁绍的中军指挥所在了。

袁绍的中军是背东面西,所以南面是左军,即左翼;北面是右军,即右翼。

马悍等人自北而下,随军南渡,自然属于右军。前方数百步是高览那顶盔披甲的宽厚背影,身后是一个胳膊粗如常人大腿的持旗手。持旗手通常选忠心力大的猛士担任,因为将旗在战场上代表着一军将领,也是敌军的主要目标。持旗手不光要保护将旗帜不倒,更要有能将夺旗敌军斩杀的本领。如此要职,自非猛士不能胜任。

在传令引导骑兵带领下,到达指定地点后,高览勒马停缰,持旗手立即将大旗重重一顿。随着这一声沉闷重响,身后潮水般的大部队慢慢停下脚步,一个个士兵满面泥尘,额头汗水冲刷下来,顿成“迷彩妆”。

马悍摘下面巾,边擦汗边打量二里之外的黑山军阵势。

黑山军同样也分为左中右三军,中军同样打着赤色战旗,分别是“张”、“壹”、“耿”等将旗。士兵多为步卒,前排士卒持矛柱盾,身披皮甲,后面的士卒基本无甲,武器也是刀枪棒弓,不一而足,显得有些杂乱。而左右两翼则多半是骑兵,而且是胡骑,分别打着不同的旗帜。

马悍与胡人打交道甚多,一眼就看出,左翼是乌丸人。并州雁门乌丸,是自号乌丸王的骨进部帐,这一次,据说他也亲自率兵来了。此人与汗鲁王乌延是姻亲,互相结盟,正是马悍打击之列。

右翼则是休屠各胡,根据博塔的交待,指挥这支胡骑的,是南匈奴左部的左贤王。这个人,已列入马悍的必杀名单,只要有机会,一定确定及肯定要杀了他!只为人间莫现《胡笳十八拍》。

正当马悍心念百转,留心观察敌我阵势时,蓦然一阵令人心跳漏一拍的激越鼓声响起,随即一阵兴奋地呼喝声从本阵中军发出,飞快蔓延,最后三军尽呼,如山呼海啸。

马悍不得不扯着嗓子,扯住前面一个满面兴奋的军士大声问道:“怎么回事?”

“啊?”

“怎么回事?”

“哦,哦……是耀阵!我军耀阵!”

马悍顺那士兵手臂望去,但见本阵左翼军阵,一个斗大的“吕”字大纛入目。

吕?是了,听说吕布投奔了袁绍……这么说,左军就是吕布的并州军。

吕布的并州军耀阵?也就是单挑!谁会出场?

马悍也不禁与袁军众将士一样,充满了期待。

第九十五章【耀阵】

(大谢大盟、赵无恤2014的厚爱。“头疼也不行”,终于是舵主了,感谢,开心。)

~~~~~~~~~~~~~~~~~~~~~~~~~~~~~~~~~~~~~~~~~~~~~~~~~~~~~~~~~~~~~~~~~~~~~~~~~

所谓耀阵,就是单挑。两军阵前,夸武耀力,斩杀敌将,弱敌士气,可谓一举数得,这是一种战场手段。

两军阵前的耀阵,不是随便一个武将都敢这么做的。因为你要在万军阵前耀阵搦战,就要有决死的觉悟。没有强大的自信,没有你死我活的决心,谁敢做这样的事?所谓“将为兵之胆”,只有时刻有战死觉悟武将,才是真正的“兵之胆”。

三国时期,多有斗将,不是因为一将折便全军溃(战场不是演义),而是有如此武勇与将胆的初、中级将领(高级将领或一军主将单挑,是不可接受的,当然,超级猛人例外),才能令骄兵悍将膺服,才能成为一军坚石,以勇猛之姿,摧敌锋刃。这,大概才是三国斗将及单挑的真正意义所在吧。

耀阵单挑,在三国时代,屡见不鲜,尤其是崇尚勇武、以力为雄的并州军、西凉军、幽州军,以及黄巾、黑山、白波等乱军最喜使用。而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吕布的并州军与董卓的西凉军。

吕布在长安之乱时,就曾与郭汜单挑,一击伤其手臂,若非西凉军抢救及时,郭汜早没命了。同样还是吕布军,在郝萌之乱时,曹性反水,曾与郝萌单挑。结果曹性被刺伤,却斩断了郝萌的手臂。

以上事例可不是出自把单挑当过家家玩的演义,而是载于野史。连惜墨如金的史籍都记载此事,可想而知深受胡风影响的并州军的英雄情结。

眼下对阵双方,除了袁绍的直系军队之外,吕布的并州军、张燕的黑山军、休屠各胡与雁门乌丸,全都是最喜夸武耀力之军,在正式开战之前,耀阵扬威,最正常不过。

在一声声助威声中。只见袁军左翼一名骑士越众而出,他身着没有抛光的两档铠,头上用红巾包裹,鞍桥两侧辔钩上各挂有一张骑弓,这正是左右驰射手的标志。随着战马缓慢行走,披膊上的甲叶和鹘尾叶也随之发生碰撞,发出轻微的金铁之声。虽然没有任何耀武扬威的举动,沙场却顿时寂静下来,许多人目不转睛地看着这名在阵前勒马慢行的骑士。

此人是谁?袁军的士兵不断交头接耳。口口相传,很快,一个熟悉的名字跳入马悍的耳中:成廉。

原来是他!马悍暗暗点头,是他就对了。此人可是吕布手下八健将之一,武力值绝对可以排入八健将的前三,仅逊于张辽及高顺(八健将中,有臧霸而无高顺。不过很显然臧霸与吕布没半毛钱关系,故以高顺代之)。据闻吕布冲阵时,常常带成廉与魏越及数十骠骑。催敌破锋,当者披糜,号称“万人敌”。

嗯,且看看这万人敌有何出奇之处。

成廉自东向西走马,也不出声,斜眼睥睨对面军阵。黑黢黢的铠甲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着幽幽的光芒。黑山军的军阵走马道处,有人飞驰而出,面对着成廉跑来。

来人越来越近,手中长矛夹于臂下,斜斜对准成廉。成廉也从鞍钩上摘下长矛,矛尖点地,战马轻驰,目光低垂,仿佛漫不经心。

双方一个疾冲,一个缓行,根本感受不到搏杀之气。待冲到三十步之遥,来人显然被成廉异常举动搞懵了,似乎有些踌躇,马速慢了下来。就在这时,成廉却骤然加快马速,挟着一股疾风,迎面扑向对方。

来人惊愕失惜之下,仓皇一矛刺出。两马接首之际,只听得一声大吼,成廉长矛后发先至,在对手矛尖刺触及自己前档铠之时,手中矛尖已贯喉而过。

两马交错,成廉顺手扭转矛杆,锋利的矛刃生生将对手脖颈绞断。而对手因瞬间死亡,力量骤失,矛尖只在成廉的前档铠上划出一条浅浅的白痕。

来人的脑袋还有一小片皮肉连接在脖颈上,随着战马奔跑,颤巍巍抖动,鲜血怒喷如泉。奔不出十步,无头尸体嗒然坠地。

一击而亡,其状凶残如斯,莫说黑山联军,便是袁军这边,也是一片骇然。直到并州军发出震天价叫喊,袁绍三军才一齐欢呼起来。

马悍点点头,这个成廉,果然是勇猛之士,不愧为长期与胡人作战的并州军悍将。

管亥颇有不服:“嘿,那黑山军之将太弱,若是我出手,同样可一击斩其首。”

马悍瞥了管亥一眼,正想说什么,眼角一扫,改口笑道:“若是接下来这几个,生德又如何对付?”

对面黑山联军中有传来一阵怒骂,没过多久,四名骑士从军阵深处跑出,这一次,出来的似是乌丸人。而吕布这边,却并未派人接应。就在这时,但见成廉将长矛往地上一插,驭马疾驰,摘下左边骑弓,也不知他如何张弓,就已经连出三箭,七十步外,那几个的骑士应弦落马。剩下的那名骑士见状,慌忙掉转马头。

这时成廉已经跑到西边,几乎到阵尾了。他用眼角的余光瞥见敌骑,微微冷笑,当即拨马而还。将骑弓挂好左边辔钩,摘下右边另一张骑弓,拈弓搭箭,也不刻意瞄准,举手就是一箭。

此时敌阵中已有盾骑出来接应,那箭恰好擦盾牌而过,把最后一名骑士射离马鞍……

冀州军一片寂静,过了一会,欢呼如雷。

马悍笑顾管亥:“如何?”

管亥泄气摇头,他自问骑战不在此人之下,但箭术……差得太远了,怕只有城守才能胜之吧。

夏侯兰出身白马义从,驰射也极好,但与之相较,也自觉不如,或许子龙兄长可胜之。

成廉出阵。以一敌五,近杀远射,摧折敌锋,令袁军士气高炽,欢呼动天。

望楼高台之上,金盔金甲的袁绍安坐长榻之上,头顶黄罗伞盖,身后是围成半圆的玉屏风,左右陪坐着两个谋士:冀州别驾田丰、治中从事牵招,两侧更侍立着数名冀州重将。至于手下第一谋臣沮授。则坐镇邺城,未随军至常山。

袁绍对于今日首战寄予厚望,吕布手下耀阵,旗开得胜,非但打击了黑山军气焰,更是取得一个极好的彩头。袁绍很是满意,只是仍有些许遗憾,取得这般战功的,不是自己直属军将……可惜了。手下两员猛将中,颜良守邺城,文丑战朝歌,都未在此。否则也不会被吕布拔去头筹。

不过,似乎身边也有战将,袁绍转头对身侧的骑督张郃道:“温侯麾下果然出手不凡,儁乂。汝以为如何?”说得云淡风清,眼神里却满是期待。

张郃离阵前不是很近,但他眼力过人。成廉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他自认为一连射杀四人不是太难,但要做到像成廉这样举重若轻,绝非易事。他当然知道主公的言外之意,但即使换自己上阵,也不过如此,未必就能稳压成廉一头。即便一连射杀五人乃至更多,又有何意义?

张郃恭身施以一礼,朗声道:“主公明鉴,覆军杀将,一箭足矣,某之箭,从不伤无名小卒。”

袁绍见张郃犹豫,本有些不喜,听到此言,顿时喜上眉梢,连声夸口:“孤有儁乂,又何需左右驰射之士?”说罢,令亲随取来黑漆长弓赐给张郃。

张郃连声称谢,双手接弓,眼角朝成廉的方向看了一眼,嘴皮子动了动,最终还是没有说话。

此刻,袁军右翼“吕”字大纛之下,一人一马,如烈阳赤焰,分外夺人眼目。

金冠束顶,面如紫玉,双目开合如电,一身银光灿灿的明光铠,反射灼目的阳光,令人难睁双目。鞍后宝弓,手中丈八重戟,再加上那伟岸雄健的身躯,给人一种如山沉重的压力。胯下龙驹,如同一团烈火,赤红夺目。远远望去,银甲赤驹,人如虎,马如龙。纵然身边围绕着一群响当当的猛将,但在人群中一眼看到的,就只有他!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看见部下弓矢立功,吕布眼睛眯起,满意点头,侧首对身边亲将、帐内督魏越笑道:“孤本担心义节(成廉字)在西都温柔乡呆久了,对阵难免生疏,孰料他的身手依旧不减当年。当日孤与郭汜交战时,若有义节掠阵,以其箭术,西凉人未必能抢得回郭汜。”

魏越自付身手不在成廉之下,眼见成廉立功,于万军阵前耀阵,风光无两,心头也热切起来,在马上躬身道:“主公,黑山贼一对一无人是义节的对手,必倚多为胜,请准越出击,为义节掠阵。”

吕布尚未答话,旁侧一个一身玄甲、气度威严的将领道:“贼人气已被夺,一时半会不会再有人来挑战……而且,纵有贼人出阵,也须让袁车骑麾下将领展露身手,实不宜与之争锋。”

“文远言之有理,我等来此是客,力拨头筹足矣,实不宜喧宾夺主。”吕布深以为然,转头对身后的骑都尉郝萌、高顺说道,“贼骑众多,料来也是精锐,此战一时怕是决不出胜负,汝等在后替孤押阵,非不得已,不许轻启战端。”说罢,微抖缰绳,宝马通灵,向前窜出。

马悍远远看到左翼阵前突然奔出一匹火龙驹,载着一员银甲持戟大将,带了二十来名随从,奔到阵前与成廉汇合。随后一声呼啸,二十余骑卷起一股狂飙,从两军阵前刮过,向南面敌军右侧奔去。

一杆黑底赤边的“吕”字大纛,迎风激扬。

吕布!是吕布!

马悍眼神火热起来,三国第一将啊!就让我看一看,你的风采。

第九十六章【决阵】

(拜谢大盟与赵无恤2014打赏!一开机就见到好多月票啊!感谢投票的几位兄弟。)

~~~~~~~~~~~~~~~~~~~~~~~~~~~~~~~~~~~~~~~~~~~~~~~~~~~~~~~~~~~~~~~~~~~~~~~~

咚咚咚咚!轰轰轰轰!

数千人的脚步,踏着沉重的鼓点节奏,激起漫天黄尘。蒙蒙烟尘中,三个步兵方阵,整整三千战兵,方盾如墙,长矛如林,向袁军压过来。

黑山联军,出击了。

在袁军耀阵的打压下,黑山联军士气为之一泄,如果不鼓起余勇,赶紧发动进攻,士气会一跌再跌。黑山联军这边,都是老于战阵的将领,岂有不知之理。所以张燕一下就派出三千军。

三千军分三个方阵,各属一方:左翼是耿祉的度辽营,右翼是壹寿的冀州军,中央是黑山军王当部。这三支军队可都是精锐,尤其是黑山军王当,他与孙轻俱为张燕的左右手,孙轻任骑都尉,他任步军校尉,在灵帝中平年间,就随张燕征战四方,可谓黑山军的元老了。

黑山联军说是步军五万人,但真投放到战场上,连三万都不足。古时大军作战,需要庞大的辅兵、役夫、随从等后勤辎重人员,这些人,在一支军队中至少要占到半数以上。虽然基本不能算是战斗力,但又是一支军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古时计算一支军队的人数,那绝对是要全部算在内,甚至还嫌不够,硬生生凭空夸大五倍、十倍,仿佛人多就可以吓瘫对手一样。

就连一代枭雄曹操都这么干,赤壁之战,张嘴就敢说八十万!只怕把军营里所有的牲畜全算上都不够。

黑山联军的战兵。骑兵且不说,若单论步卒的话,只有二万五千出头,这其中还包括了新败之军,如刘石、左校、青牛角等坞堡兵,这些刚从朝歌逃回的士卒锐气尽失,根本没法上战场,全被张燕安排守城。

眼下第一场对决,张燕当然不会狂妄到想灭此朝食,所以只率一万步军。三千骑兵出战。一万步军,刨去五千辅兵,实际上他只率战兵五千。也就是说,真正能打的,就是这五千战兵与二千骑兵——这骑兵也是一样,除了骑士,还有扈从,这些人也得计算在内,但实际上他们只是马夫与随从。打仗就别指望了。好在其中有大半是胡骑,胡骑多数没有马夫、随从这些,因为他们自己就是最好的马夫。

不过五千战兵,张燕一下拿出三千。可想见此开局之战,志在必得。

此刻,黑山联军一方,在中军大阵后。冀州牧壶寿正驻马立在大纛下,扬鞭指向对面的袁军,对身旁的度辽将军耿祉道:“袁绍匹夫。貌似忠义,实则包藏祸心,伪命官佐,视朝廷法度于无物,不诛之无以正视听。”

耿祉点头,接过话茬道:“我军势大,以众击寡,无有不胜,使君不必担忧,袁绍不过一莽夫,诛之易如反掌。”

二人一齐望向阵中为首一员大将,此人一身黑甲,年约三十余岁,脸形狭长,长眉入鬓,双目精光闪闪,鼻梁高挺,坚强的下腭及硬硬的短髭,给人一种强硬的感觉。他端坐在一匹黄膘马上,手脚俱长,似乎腿一伸直,就可点到地面一般。

此人就是号称“飞燕”的黑山军首领,张燕。他向来对自己的骑战很自信。成廉耀阵,虽然驰射惊人,但他自度若自己出马,只须容他接近十步,必击杀此人。只是,他是万军主帅,一身系此战之胜负,这种阵前斗将,不是一个将帅应该做的事。而数遍他的麾下,还真没人是这个成廉的对手,无奈之下,他只能选择发动进攻。

耀阵输了,但决阵不能输!袁绍想首战必胜,他张燕也一样!

这边厢,袁军望台上频繁挥旗,背插各色令旗的传令兵飞驰入阵,向各军将领传达军令,递交令旗。然后各军将领遵照指令,逐级向军司马、军侯、百将、队率一一传达。从上到下,军令通达之后,本军就开始行动起来。

马悍将袁军一系列指挥过程看在眼里,虽然距离甚远,还有一些具体的东西看不到或看不清,不过以他多次指挥作战的经验,连猜带琢磨,也差不多弄清楚了。他尤其注意袁军从接令到备战,整个过程用时不到一刻,虽然比他的白狼悍骑有所不及,但对步兵而言,已经很不错了。如此看来,袁军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

呵呵,袁军训练有素,黑山军兵强马壮,这一仗,有得打了。

马悍目光不由得向南延伸,望向里许之外,土丘之上,那白如银、赤如火的一人一马。环护周围,高低错落的幢幢人影响,就像一群择人而噬的野兽,在不远处虎视眈眈地逡巡。

这个人,将在这场鏖战中,扮演何等角色呢?

张燕派出自己的左膀右臂王当指挥大军进击,袁绍同样也派出手下大将,行奋威将军淳于琼,指挥三千步军迎敌,同时令吕布左军与高干右军派出骑兵,护住迎击步军两翼。

袁绍手下,有将军头衔的,目下只有两人,一个是沮授,一个就是淳于琼。淳于琼在灵帝朝时,就是老资格将领了,当年的西园八校尉之一,与袁绍并列。投靠袁绍后,无论名望、资格,都仅在袁绍之下,为诸将之首,但论能力,在袁军中只算是中等。不过,打这种四平八稳的正面战,却是淳于琼这正规军官出身的将领所长,袁绍用此人指挥首战,还是很有眼光的。

六千大军,踏鼓而进,彼此人数相当,装备接近,甚至排兵布阵都一样,都是刀盾兵在前,枪戟兵在中。弓箭兵居后。看情形,估计连战法都差不多。这是一场没有花巧的正面对决,其胜负,足以检验孰强孰弱。

六千步兵,排成六个大方阵,相向而进。淳于琼率百骑立于阵后,同样,对面的王当也在百余骑环护下,远远以旗鼓指挥。六千步军各有六名军将直接指挥对阵。

两军接近百步时,后方指挥旗同时摇动。并传来长长号角声,然后马悍便看到袁军后阵的近千弓箭兵,齐刷刷从后背箭壶里抽出箭矢,张弓搭箭,斜向上举。

待两军前列接近五十步时,号角声再度吹响,各级军将纷纷厉声下令。

下一刻,弓箭兵齐齐松弦,两军阵前响起一阵打雷似地绵密闷响。箭矢如蝗,在半空中或撞击,或交错,带着强劲的势能。奔向彼此目标。

同一刻,最前排的刀盾兵与中间枪戟兵一声发喊,加快脚步,向敌军冲去。同样。黑山联军步兵也举矛挟盾,对冲而来。

噗噗噗噗噗噗!

箭矢如雨,溅起大片血雾。惨叫声夹杂在冲锋声中,既令人激奋,又让人脚软。许多被射中要害的士卒倒下,一时不得便死,却生生被混乱的冲锋脚步踩成肉泥。有些伤倒手足的士卒,则勉力从军阵两侧跑开,后面自有接应的军士将他们拖回去。大军冲过,身后一片尸骸……

嘭嘭嘭嘭嘭嘭!

震耳欲聋的沉闷撞击响成一片,两支大军前排士卒终于重重撞在一起,许多盾牌被撞裂,旋即刀枪齐出,矛戟齐下,血肉横飞。

汉军步战,以击刺为主,无论是枪、矛还是刀,都讲究刺,所谓刺死砍伤是也。环首刀并不是后世那种巴掌宽的厚背大砍刀,而是细腰直刀,劈砍的话,往往破不了甲盾,但击刺却可以。

此时两军互相挤做一堆,人挤人,人压人,彼此都用盾牌顶住,无论刀枪矛刺,都只能戳在盾牌上,很难伤敌。这时候,就得用戟了。汉代的戟,其实就是戈的变种,形状上与戈极相似,就一个矛头加一个横枝,成本低廉,便于大量列装。只有武将用戟,才考究一些,多为单面月牙状,双面月牙的画戟很少,只有极少武力极强的大将才会使用,如吕布、甘宁等。

此刻两军对撞,互相挤压、戳刺,正是长戟发挥作用之时。但见阵中长戟兵挤到刀盾兵之后,高高挥动丈余长戟,自上而下向敌军刀盾兵重重劈砍。

噗噗噗噗!尖锐的横枝洞穿一个个裹着黑巾、青巾的头颅与肩背,卡在头骨及身躯里,拔之不出,鲜血咕嘟咕嘟直冒。无论是袁军还是黑山军的戟兵,都有着丰富的经验,戟枝破脑之后,基本上是别想拔出来的了。他们飞快松手,接过从后边递过来的另一杆长戟,再次高高举起,重重劈下……

在两军长戟兵除草一样的打击之下,刀盾兵大片倒下,渐渐露出阵中的枪矛兵,失去了盾牌的防护,几乎每一击刺,都会有士卒惨叫倒下。战斗,进入了最血腥时刻。

箭矢不断从天而降,激起一声声惨叫;长戟如锄,带起一蓬蓬血雨;刀枪如丛,湮没一条条性命。只有这片干涸的土地,得到了最大的犒赏,饱饮源源不绝的鲜血……

就在两军厮杀紧要关头,一阵密集如鼓的蹄声响起,黑山联军左右翼胡骑终于动了。

左乌丸、右屠各,各奔出三百骑,犹如一把尖锥,直插袁军左右翼骑兵。目的非常明显,击溃袁军骑兵,从两翼击破袁军步军。

胡骑如飞而至,数十步外就是一蓬箭雨,当即射倒袁军数十骑。

指挥袁军右翼骑兵的,是骑都尉蒋奇,见状大怒,亲率二百骑突击,与左翼乌丸骑兵混战在一起。

而右翼屠各骑兵这边,又有所不同,他们还有一个威胁——虎视狼顾的吕布二十余骑。

屠各兵分两路,一百骑冲向土坡,围杀吕布,另外二百骑直扑张辽所率并州骑兵。

而几乎在屠各人刚刚分兵的瞬间,一声虎啸,声震九霄,几乎盖过战场数千人的喊杀声。随即一团火影入目,如失控的火车,风驰电掣,向屠各百骑凶猛冲撞而来。

马悍心头剧烈一跳!战神吕布,出手了!

第九十七章【破阵】

(大盟与依然坚挺,太感谢了!书友们的月票,更让十五郎知道,原来还是有不少读者在默默支持,谢谢!)

~~~~~~~~~~~~~~~~~~~~~~~~~~~~~~~~~~~~~~~~~~~~~~~~~~~~~~~~~~~~~~~~~~~~~~~~~~~~~~~~~~~~~~~~~~~~~~

马悍在袁军右翼,中间隔着五千中军,距离左翼至少有三里,若非赤兔马那鲜艳夺目的颜色,以及快如闪电的奔速,他都不敢确定那一人一马就是吕布。此刻他运足目力望去,也只能看到一道蒙蒙赤色光影,如离弦之矢,射入屠各骑兵当中。

那赤影所过之处,血雾炸开,肢体横飞,战马嘶鸣,弦断矢折。

马悍看得清清楚楚,只用了不到半分钟,吕布就从阵前直接杀透到阵尾,破阵而出。百骑屠各,竟未能挡之,血雨腥风过后,方才气势汹汹的胡骑,足足少了三分之一。

就在这时,忽闻屠各人发出惊恐地大叫,骑兵四散而逃。

袁军很多人都听不懂屠各人在叫什么,但马悍听得真切,他们在叫:“是五原飞将!杀神吕奉先!快逃!”

而此时马速落后的成廉与魏越率二十余并州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