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猎击三国-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昂大军刚出现于距白马近百里的瓦亭,就被袁军巡哨探知。颜良闻报后也在第一时间猜到曹军企图,立即派遣裨将王摩率一千步卒,二百骑卒,前往截击。
以曹昂这支杂牌军的水准,若正面杠上王摩,尽管人数多一倍,也是白给。幸好曹昂牢记父亲在出发前千叮咛万嘱咐,决不能与敌正面硬杠,他的作用,就是疑兵。什么叫疑兵?敌人永远看不清、摸不透,才叫疑兵。
曹昂眼下就故布疑阵,利用天色向晚,大点火把,沿河呼啸。令延津守船的三百多袁军心惊胆战,军心溃散,不少士卒解缆放船,不顾天黑流急,乘船逃往对岸,结果至少有一半人船皆覆,喂了黄河大鲤。
而王摩也怕遭了埋伏,迟迟不敢前进,只不断派遣信使奔赴延津营,要求守军无论如何请坚守一夜,天明必有所救。
天明之后,烽火遂灭,曹军始终未敢向延津营发动攻击。
王摩登上高丘。远远望着河雾掩映下的大片树林,完全闹不清曹军想干什么。他唯一能确定的是,他既不能撤兵,也不能进攻,生生被曹军粘住了。
而就在王摩进退失据之时,他身后数十里的白马主战场,主将颜良,从营寨哨楼上向西南望去,看着密密麻麻的军兵,无数卷展寒风的大旗。深深吸一口凌晨的冷气:这曹操,还真敢硬来啊!
冷气入肺,却激得血脉贲胀,颜良重重一拍栏杆:“好极,就怕尔等不来,既然来了,嘿嘿……传令,四百里加急,从白马津渡河。向主公禀报,就说颜良不辱使命,已将曹军先头部队吸引至白马,请主公遣一偏师渡河。与良里应外合共歼之。”
不得不说,颜良这一招的确够狠——对敌人狠,对自己更狠。如果他真能顶住曹洪、关羽、刘延两面夹击,一旦袁绍增兵。再将曹、关五千兵马反包围,就将形成“双层夹心饼干”的局面。以袁军兵力的优势,后援源源而至。最终曹洪与关羽能逃脱就算是侥天之幸了,而刘延也将难逃全军覆没之厄。
以己为饵,中心开花,颜良自信能做到这一点,这也是他身为先锋大将的意义所在。
曹军进攻,做为入侵一方的袁军,绝无缩于营中不出战的道理,颜良再拍栏杆:“擂鼓聚将。”
天空阴云密布,随时有下雨的可能,本不是大军开战的好时机,但好容易引开王摩,曹洪必须要抓住这个机会,给予颜良重创。机不可失,天时什么的,就暂时放一边吧。
辰时许,两军已排兵布阵完毕,双方兵力相若,所列阵势也很相似,都是三军分列,呈品字形方阵。怎么看,接下来都将有一场血腥搏杀。
曹军阵列,曹洪为中军,关羽别部为右翼。值得一提的是,关羽的兵马并不归属曹操,他们三兄弟在曹营里也是客将的身份。
很快,中军阵的曹洪派出传令兵,责令关羽右翼向袁军发动试探性进攻,但等了好一阵,没见关羽所部做出出击态势,反而等来了传令兵回报:“关校尉回复,无须大军鏖战,枉送儿郎性命,只要中郎肯割爱,定可取颜良首级奉上。”
曹洪一向看不惯刘关张三兄弟,尤其这个关羽,仗着个高,总拿鼻孔看人,若非主公对此人另眼相看,曹洪早就找机会收拾他了。嗯,此次攻打颜良,派关某打先锋,就有这个意思。所以一听传令兵回报,勃然大怒,直到最后半句“定可取颜良首级奉上”,才令他生生将怒气吞下,表情惊愕:这个关云长,不会是想功劳想疯了吧?这样的话也敢说。还有,割爱?要我割什么爱?唔,据闻关某有疾,关某好色,莫不是看中了……
曹洪脸色很不好看,他新纳一房妾室,堪称国色,甚是宠爱,若是兄长(曹操)开口,他纵不舍也得给,你关羽什么东西……不过,若当真能换颜良首级……曹洪挥挥手:“叫……请关校尉前来。”
远远看到那以锦囊盛束的一口美髯,以及黑亮皮铠裹着雄壮健躯驰马而来的雄姿,纵以曹洪之厌恶,也不得不承认,此人确有名将之姿。
关羽拱手见礼,嘴巴刚张开,就被曹洪劈面打断:“云长欲请洪割爱,行!只要能拿下颜良首级,回去后我就将阿萝送到尊府上……”
关羽瞠目结舌,半响才汗颜道:“羽何敢取中郎新妇,所谓割爱,无非求马而已。”
求……马?曹洪愣了好一阵,才勉强从女人转到马上面:“云长是说……爪黄飞电?”
关羽重重抱拳:“正是,不知中郎肯否……”
“拿去!”曹洪二话不说,翻身下马,还亲自将缰绳送到关羽手边,“别说一匹马,就算是十匹马,也值!”
关羽毫不客气接过,一字一顿:“中郎但请宽坐,某去去便回。”
第三百三十三章【宿命一斩】
(感谢大盟,这个月的支持力度,真心强悍。谢谢无恤2014五个大粽,再撑也得吃完!ufgw升任堂主,开心!致谢洁曦、peterlin、飘渺vs、有你有我、宇文羽、eldin)
~~~~~~~~~~~~~~~~~~~~~~~~~~~~~~~~~~~~~~~~~~~~~~~~~~~~~~~~~~
颜良很有后世那种将军指挥要靠前的理念,在河北军中,他的戎车最靠前。
一般将领的指挥车即戎车,多在军阵的中后部,唯有颜良,在前中部。除了指挥理念,更主要的原因,也是颜良自诩为河北第一将,勇冠三军,胆色无双。若有敌将胆敢耀阵,他绝不介意从戎车后架取下大刀,翻身上马,取敌首级。
此时在青盖戎车上,颜良头顶青铜盔,一身黑漆甲胄,手边置一短戟,大刀高高竖于后架。刀锷位置束一长长白色旄条,迎风急摆,如蛇游动,这是颜良的独特标志。
人在刀就在,刀在旄就在,旄在军心在……可谓千军系于一身。
颜良此时也知道,曹军诱使自己分兵,打的就是他这主将的主意。此时他正面是五千曹军,侧背是二千刘延军,兵力已处劣势。刘延此时还没有出营的迹象,但颜良比谁都清楚,一旦他有顶不住的苗头,刘延必定全营尽出,将他彻底压垮。
所以这一战,颜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防守反击,绝不主动。
时已近巳,天空阴云滚滚,朔风激烈。雨始终未下,战斗,也始终没开打。
戎车上的颜良睐起眼,曹军这是何意?难道他们不知,时间拖得越久,对他们越不利么?
就在这时,阵前突然一阵骚动,颜良沉下脸,身侧的扈从立即翻身上马,绕过阵后。顺驰道打马而前。过了一会,扈从的骑影再现,奔近后下马跪禀:“将军,曹军阵前出现一匹马,正朝我军阵奔来。”
什么?一匹马?
颜良站起,踩在车框边上,探首望了一会,突然下令让阵前九列军阵向两侧移动十步,并搬移拒马。让出一条通道。这样一来,颜良戎车前已空无一人,整个人完全暴露在阵前。
这是颜良犯下的第一个失误。
扈从队率颇感不安,进言道:“将军。如此似有不妥……”
颜良满不在乎,拍拍身后的大刀杆子:“敌不来便罢,若然来了……嘿嘿,不如这样。等会你找数十大嗓门的军卒,在阵前叫唤,就说我颜良在此。谁人敢出现于我百步之前。”
颜良为何会下达这样奇怪的命令?当那匹战马出现在扈从队率的视线时,他顿时明白了。
空荡荡的战场上,一匹披着厚毡,遮到马腹,鞍辔齐备,辔钩上还挂着把长刀的战马突兀出现于万众眼前。左右纵驰,走走停停,转首四顾,仿佛也在迷惑,为何会出现在这万人厮杀场上。
胸肌强健,四蹄粗壮,马躯修长、高大神骏,绝对是罕见的西域马。
看到这,扈从队率哪还会不明白,自家将军想捕捉此马,所以放开一条通道,诱马而入。
两军还没开打,就跑出一匹马,看上去似乎很诡异,其实这种事在战场上并不鲜见。开战前时有战马突然受惊奔突出阵,时有发生,有时不止一匹,一下窜出十几匹亦属正常。
此马一看便知非凡品,定是将帅所乘骑,正常情况下第一时间就应有扈从出阵牵回,但这匹马从阵侧奔出,速度极快,追之不及,等奔至阵中放慢速度时,谁也不敢追了。谁都不傻,怎会为一匹马置身于乱箭之下。
爱马之心,人皆有之,扈从队率顿时热切起来,请示道:“将军,属下将此马套来。”
颜良拍拍扈从肩膀:“行,多带几个兄弟,套得此马,记你次功。”
这是颜良所犯的第二个失误。
扈从队率大为振奋,回身点了三个扈从,都是套马圈人的好手,四骑驰出,出阵后放缓速度,从东、南、西三个方向朝那骏马靠拢过去。
骏马接近袁军阵前百步时,还是缓步小跑,待近至五十步时,很突兀地加速,越来越快,完全看不出是无人乘骑的空马。
颜良咦地一声,本已坐下的身躯,不禁一挺,就在此时,异变倏生——
马背覆盖至腹的厚毡突然一掀,一人竟从马腹钻出,翻身稳坐马鞍,摘刀,挥击,一闪。
正正对面舞索欲套的是扈从队率,运气可谓背到家,他正拦在前方,刀光一闪,尸首分离。
“好一个关云长!”曹洪远远看见,激动得差点甩飞马鞭,心情更是紧张到极点。不光是他,前排上千曹军都看得清清楚楚,关羽距离颜良,,只有不到三十步,中间毫无阻碍。
三十步,快马只须三息,而像爪黄飞电这等名马,只须两息,甚至更短。
颜良这一惊非同小可,一下跳起,刚想转身探手抓刀,旋即发觉来不及,等他抓刀在手,对手必定冲近眼前。颜良一咬牙,抓起身旁手戟,准备靠这个硬杠一记。
这是颜良犯下的第三个失误。
下一刻,颜良终于发现,这个袭击者是熟人。尽管只有一面之缘,尽管上一次见面是在五年以前,但他的印象极其深刻,无日或忘。
关羽!
五年前,袁绍公孙瓒,风云际会,界桥之战,三英战三柱。当是时,颜良与关羽互换一刀,从马上打到马下,胜负未分。从那时起,颜良就知道,他这一生至少有一个对手,就是此人。可惜整整五年,一南一北,再无照面机会。
颜良做梦都想不到,他刚刚杀到河南,就撞上这一生克星。这一下。连颜良自个都知道,自己犯下大错!无可挽回的大错!
“关羽——”
颜良嘶声大叫,目眦欲裂,筋肉贲起,孤注一掷。
当!
擦!
噗!
一声戟折;二声颈断;三声怒血冲天。
首级摔飞数丈,吭然掉落,骨碌碌翻滚。
突然一杆长刀尾鐏猛地插下,穿透脑袋,将之串于刀尾,高高举起。
“颜良。已死!”关羽边吼边策马回驰,飞快脱离敌阵。
从关羽飞骑扑袭,到斩杀从骑,再到斩首成功,整个过程,不过短短两三息。颜良左右扈从俱在十余步之外,反应最快那几个也只来得及摘下弓箭,或拔刀提矛,什么动作都来不及做。一切就已结束。
颜良三军震怖,没见过这样的,两军阵前,单骑闯阵。破军杀将……河北军打了这些年的仗,从来没见过这种事,太不可思议。
直到这时,无头尸身方才向后栽倒。压翻了刀架,鲜血激喷,污了白旄。
人死。刀倾,旄污,大军乱。
曹洪啪地一下折断马鞭,难掩狂喜,飞步登上鼓车,抢过力士手里的裹巾木槌,奋力击向皮鼓。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震天鼓声中,曹军发出山呼海啸地呐喊,如潮淹向袁军。
两军阵前,主将横死,指挥瘫痪,军心涣散,这一战结果早已注定。
刘延在白马围远远望见,虽不知颜良身死,但眼见袁军如此之快溃败,又惊又喜,哪里还不知接下来该做什么。
一刻时后,刘延亲率一千步卒,开启寨门,举矛操刀,嗷嗷叫着杀向袁军营寨。
完成斩首行动的关羽,毫不理会两军满山遍野的追逃厮杀,只管催骑回阵,翻身下马,来到鼓车之下,将颜良首级献上:“幸不辱命,斩得此獠。”
曹洪哈哈大笑,扶住关羽双臂,晃了又晃:“云长真英雄也!无怪孟德总在人前夸赞。”
其实曹操虽然欣赏关羽,却不至于在大庭广众下夸赞,这只是曹洪夸大之词,为兄长笼络人心而已。当然,他这一套对别人好使,对刘关张无效。
关羽容色沉静,再将宝驹缰绳递上,垂首谢罪:“先前为破敌,借用中郎宝驹,失礼得罪之处,望中郎勿怪。”
曹洪步下鼓车,不接缰绳,只拍拍马首,哈哈笑道:“宝马赠壮士,云长与名马,正是相得益彰。今日一战,他日必将扬名天下,此马亦与有荣焉。”
历史上的关羽斩颜良,骑的本是赤兔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斩杀颜良。但本时空赤兔却已被马悍入手,没有快马的关羽,袭杀之威自然大减,所以,他才向曹洪讨要爪黄飞电。此马奔速虽略逊于赤兔,但配合巧计及精湛骑术,加之颜良不断犯错,依然能一击奏功。
正如曹洪所言,此一役,关羽与名马,必将传扬天下。
建安三年三月十一,袁绍先锋大将颜良,与曹洪、关羽对决白马。一矢未发,一卒未伤,战争以一种令人目瞪口呆的方式结束,曹军大胜,袁军大败。
关羽创造了三国战史上最经典的斩首行动。
曹操得此捷报,喜不自胜,打铁趁热,尽起七千大军,兵分三路,呈品字形指向白马。夏侯渊进阳武、许褚入封丘,而曹操则携刘备、张飞,中路挺进,接应曹洪、曹昂及关羽大军。
与此同时,另一支袁军先头部队刚刚渡河,探知曹操亲率大军而至,狂喜的主将不等后续部队聚齐,一声令下,全军犹如一头疯牛,凶蛮撞向曹操。
这支军队,隶属袁绍右前锋军,主将为河北双雄之一,同样号称万人敌的——文丑。
第三百三十四章【白马山下】
(感谢大盟!谢谢赵无恤2014、ufgw、冰火纪、叶颂叶真名0828、雪暮赏梅、燕南赵北、疯狂:)书迷)
~~~~~~~~~~~~~~~~~~~~~~~~~~~~~~~~~~~~~~~~~~~~~~~~~~~~~~~~
袁绍是在三月十二接到颜良急报,当时他还笑对麾下诸将道:“先击公孙,再战曹操,颜君勇毅不减,诸君当奋发直追。”
当下派遣监军大将淳于琼将兵二万,先行渡河,配合颜良围歼曹军。
袁绍正踌躇满志,等待前方捷报,万万没想到,转天就被打脸。颜良战死,王摩被俘,五千先锋军,最终得以抢船逃回北岸者,不足千人。一战损失八成兵力,等同于全军覆没了。
当此时,监军都督沮授立即建言:“淳于琼大军不宜渡河,应屯于黎阳,分遣精骑,抄其边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再有,主公应率中军全速前进,尽快渡河与敌对决,毕其功于一役。”
其实沮授最早的建议是“进屯黎阳,渐营河南”,走的是稳打稳扎的路子,利用己方强大的兵力优势,消耗曹操,看准时机,再挥师渡河,那时就可以真正的毕其功于一役。只是袁绍并未采纳——你让一头老虎与豺狗对峙拚消耗,老虎会怎么想?
上策未得采纳,沮授只得退而求其次,以中策建言,但刚被曹操打脸啪啪的袁绍,会接受么?
袁绍被搧得恼羞成怒,若令大军停止前进,岂非是向曹操承认,自己输了一个回合?这口气怎么咽得下?
行军司马郭图趋前致礼,道:“大军行止。法度森严,岂有朝令夕改之理?以图之见,淳于琼大军可依前令行军,再遣一前锋渡河,占据延津,袭扰曹军,探明敌情,且为后续大军渡河构筑阵营。”
还是郭图这话顺耳,袁绍这口气才顺下去,道:“便依二卿之策。传令。即日起,中军行军日增二十里,五日之内,全军定要抵达黎阳,不得有误!”
淳于琼接令之后,当即派出一支前锋,便是文丑的三千兵马。任务是先期渡河,夺回延津,重建大营。
文丑这支右前锋军。其主体构成就是当年鹿肠山大战时,全歼于毒后,所收降的黑山军。文丑当年第一个攻上老虎岭,手刃于毒。威慑黑山军。此后,这支收降之军便被拨到他的帐下,随其征战四方。
这支前身是黑山军的部队,战斗力还算不错。而且文丑为了激发这支军队的战斗力。每战皆放任他们抢掠。使得这支贼军,最终成为“官贼军”。
只是文丑一定不知道,抢掠固然能激发士卒兽性与疯狂。战斗力爆涨,但同时也埋下致命祸根……
三月十六,文丑三千先锋渡过黄河,驻守建津营的是刘延麾下一员裨将,而守营人马,近半为袁军败兵。结果文丑大军刚刚登岸,延津营便发生哗变,曹军裨将携十余扈从仓皇而逃。
文丑不费吹灰之力,非但夺回延津,更收拢数百袁军败卒,还饶上三百多曹兵。
捷报传至河北,淳于琼大加赞赏,传令嘉奖,文丑也是得意非常,袁军气焰复盛。
文丑先是审讯俘兵,关羽在哪?
嗯,没错,文丑渡河之后,第一个要找的人,就是关羽!
河北军中,颜良、文丑,并称二雄,惺惺相惜。追杀关羽,就私而言,可为好友报仇;就公而言,也可重振军威。
但令文丑没想到的是,这一审,竟审出了曹操即将赴白马的情报。
哇咔咔咔!文丑当场仰天长笑,这真是老天送来的大馅饼啊!关羽什么的先扔一边,曹操,别跑!
……
就在文丑摩拳擦掌,准备抓**oss之时,对方送上门来了。
三月十八,曹操中军二千兵马,刘备别部千人,出现于白马西南三十里。
曹操之所以让刘备、张飞随军,就是生怕刘备独镇一方的话,会搞什么小动作,只有将其置于眼皮子底下,方才放心。不得不说,曹操的多疑,非常有必要。对刘备,甭管怎么多疑,都不过份。
但曹操这颗心还没落稳肚里,就接到刘延快马送来的消息:袁军渡河,延津失守。
曹操蹙眉,刘备失惊,他们距离白马三十里不错,同样的,距离延津也是三十多里。这也就是说,他们已踏入袁军警戒线,换作他们是袁军将领,都不会无动于衷。
果然,下一刻,西、北方向的哨骑急驰而返,远远便摇动红旗,而且是三支一齐摇动——红旗示意有警,三支红旗,则表示来犯之敌人马在三千以上。
三千人马,倾巢而出,这袁军来将可真是敢豁出去啊!
文丑做战的风格,就是敢打敢冲敢拚,舍得豁命,天生的先锋官料子。这一次,他碰上了最值得豁出去的对手,哪里还会留半点余地,连延津都不顾了——擒杀曹操,河南抵定,遑论延津。
这时刘备驱马上前,对曹操拱手道:“曹公,备请命出击,以挫敌锋。”
曹操看了刘备一眼,笑道:“玄德兄弟三人,俱为勇毅绝伦之士,孤亦愿玄德、翼德再展雄风,斩将夺旗。不过敌军来势正急,宜先暂避,覆军杀将之事,可俟他日。”
刘备“遗憾”道:“惜乎备兵将穷蹙,实力不济,否则定可为曹公断后……”
曹操哈哈大笑:“颜良、文丑不过一匹夫尔,颜良已授首,文丑亦将束手。此战过后,定可收降兵百千,届时可任玄德自选。”
曹操哪会不知,刘备是怕他令其断后,故而先拿话堵住。至于请命出击,不过做个姿态而已。既然刘备嫌兵少,索性大方给他优先收降权,以安其心。反正河北卒收得了人。难收其心,让刘备头疼去。
随着一声令下,三千曹军立即转向,队前变队尾,向封丘急退。
曹军刚刚离开,烟尘未散,文丑大军便出现,望着远处凝聚于半空经久未散的烟云,文丑下达指令:“兵分三路,左右包抄。追上曹军,包围曹军,斩杀曹操者,千万之赏,千户之侯!”
右前锋军士卒顿时被激得嗷嗷叫,纷纷高呼“斩杀曹操者,千万之赏,千户之侯!”。大军一分为三,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如铁钳一般,钳向急撤的曹军。
曹军那边也是一样,随着行军加速,大军也拉开成三部分。所不同的是。曹军是按不同的撤退速度,将大军分为骑兵、步卒、辎重三档。骑兵向南、步卒向西,至于辎重……都逃命了谁还管那许多?
文丑中军很快追上了落在最后的辎重队伍,曹军辅兵、役夫远远看见。扔下辎重,四散而逃。
袁军士卒欣喜若狂,一涌而上。翻车撬袋,抢到东西就不撒手。
文丑大怒,驱马冲出,挥鞭劈头盖脸打得一众士卒头破血流,却依然无法阻止麾下高涨的抢掠**。最后不得已,让骑从连喊三遍:“斩杀曹操者,千万之赏,千户之侯!”
这才将正为一点浮财争得差点动刀子的士卒喊醒过来,于是,一个个背负米粮、裹着布匹,继续追赶。
很快,文丑接到右翼部队传来的消息,发现曹军步卒,约有千人。敌卒未敢接战,一哄而散,逃入白马山中。通过抓俘虏得到确凿消息,曹操的确在军中,正在骑兵的护卫下,向南逃窜,骑兵总数,不过五百。
文丑大喜,立即传命三军合一,向曹操逃窜的方向急追而下。
距白马八十余里外,有一座白马山,山峰不高,不过百丈。山的南面,濮水自西而东,奔流而下。由于濮水不时泛滥,在南岸筑有一段防洪堤坝,虽然年久失修,堤坝残破,防洪性能大减,但藏兵马却是不错。若大军由北而来,视线会被堤坝所阻,非得奔上高堤,才能一览堤坝后面的全貌。
许多逃上白马山顶峰的曹军士卒都看得清清楚楚,东、西、北三个方向,三股袁军急奔而来,卷起长长的尘尾。而处在三股敌军包围中心的曹军,却聚在一起,人马奔突,徘徊不安。
濮水北岸,渡船不过十余条,根本来不及在敌军追及之前尽数过渡。当此际,前有追兵,后有激流,曹军似已无路可逃,一场惨烈的遭遇战似乎无可避免。
曹操面色如常,刘备从容自若,张飞更是满不在乎地用粗布擦试长矛。这几个三国老油子,比这凶险十倍的追杀都经历过,心理素质极其过硬,不敢说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最起码可以做到千骑奔于侧而目不瞬。
曹军哨探源源不断禀报:“敌有五、六百骑卒自北而来。”
“敌步卒近千,尾随骑卒之后,人皆负米裹缎。”
“哦?”曹操抚着颌下黑亮长髯,若有所思。
少顷,又有哨骑来报:“左右又现骑卒,步兵不可胜数……”
“止!”曹操断然喝止,不让哨骑再报。
刘备深吸一口气,上前鞠礼:“曹公,勿怪备冒犯。若曹公欲归,备愿随骑留下殿后。”
曹操淡淡一笑:“孤的骑兵,你指挥不动。”旋即扭头对麾下骑士笑道,“跑了这许久,诸君想必都累了吧?”
这还用说,每个骑兵与战马,都是一身泥一身汗,堤下虽有激流奔涌,却无人敢下河濯洗。
曹操用马鞭轻叩马鞍,略加沉吟,抚髯而笑,下达命令:“全军下马,解鞍,原地休息。”
第三百三十五章【曹操之计,张飞之矛】
(感谢大盟,这双赏、这节奏……谢谢赵无恤2014、ufgw、孤峤蟠烟)
~~~~~~~~~~~~~~~~~~~~~~~~~~~~~~~~~~~~~~~~~~~~
命令一下,所有曹军骑士,无不面面相觑,只当自己听错了。敌大军将至,持刃列阵犹嫌不及,居然还解鞍散坐?
直到传令兵再次下令,曹军骑士方确认没听错,一个个翻身下马,解开马肚带,取下马鞍,同时不忘饮马及喂马料。而在做这些事的时候,骑士们心下惴惴,神色犹疑,人坐在地,手里的兵器握得更紧。
这时,曹操又下达了第二个命令,让骑士们除了留下鞍马刀盾等作战武器,所有随身物品、财物、口粮,甚至中军旌旗鼓角,全部扔在二百步外的堤坝上。
这个命令同样让人不解,但比起第一命令,还算是正常。故而骑士们虽不解主上之意,却也只能执行。
刘备也下达了同样的命令,与曹军骑士不同的是,白毦兵多为乌丸人,视财物为私有,就算是部落大人也无权让他们吐出来。刘备也深知这一点,所以下达命令之后,也不强令,而是亲自解下银腰带,扔了出去。
主公都舍了随身佩饰,别人还有什么好说的。白毦兵只得万分不舍地驰上堤坝,将财物抛在地上,并记住位置。
随着天空烟尘越聚越浓,轰隆隆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曹军骑士越发不安,纷纷建议曹操先行渡河,曹操不为所动。骑士想上马,曹操又不许。
一刻时后,大股骑兵出现,映入眼中的不是敌人。而是满地财赀。袁军骑卒无不欢呼,不少骑卒忍不住跳下马背,捡拾财物。初时还有部分骑卒持械警戒,但远远见到曹军散坐一地,毫无攻击迹象,而同伴却越捡越来劲,哪里还能忍得住,纷纷下马,你争我抢——这种事就是这样,只要有一人带头。谁都不甘人后。
不多时,数千袁军步卒也自不同方向赶来,一见这场面,便如后世商场大优惠万人抢购一般,无不蜂拥而上,加入疯抢大军中。
文丑赶到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副人头攒动,千人“插秧”的乱哄哄场面。
文丑看得目瞪口呆。大叫“苦也”,明知这样很危险,万一敌军出现,一个冲锋就完蛋。但财帛动人心,你能制止一人,还能制止千人?
就在这时,突然有人大叫:“敌……敌袭——”
堤坝上。不知何时,出现大股敌骑,一个个眼睛发红。刃光泛寒——这不难理解,袁军士卒所抢的,可都是他们的财物啊。所谓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更何况是抢呢。
“杀敌护赀,便在此刻!”刘备持戟大吼,而他身后的白毦兵早就忍耐到极限,夹马弯弓,怒吼俯冲,人未至,箭临头。
袁军猝然遭袭,顿时大乱。军队作战,靠的便是战阵,无阵的军队,根本不禁打,一击即垮。结果仅仅五百轻骑冲锋,数千袁军被赶羊,满山遍野,狼奔豕突。
奔骑如风,刃光如电,锋刃切过,血激如泵。光鲜的绸缎,橙黄的谷粟,银亮的器具,暗赤的五铢,俱污染着鲜血,混和着泥尘,铁蹄践踏,血泥四溅,污浊不堪。
原本被袁军追得逃进白马山的曹军士卒,此刻也象打了鸡血一样,纷纷从山林里钻出,将袁军士卒撵得满山遍野乱蹿。
文丑在曹军骑兵出现的那一刻,就知道这一仗还没打就败了。如果此时文丑掉头而逃,未必不能保住性命,但他心里再清楚不过,此番若折尽三千兵马,纵然逃过黄河,也难逃主公问罪。
逃可以,但必须带回至少一半兵马。
文丑狠狠抹了一把脸:“竖旗,聚兵。”
十余从骑簇拥着文丑,快速冲上东面的一小片高地,竖起将旗,吹响牛角。呜呜长声,四野皆闻,无论敌我,俱被吸引过来。
曹操远远见了,长鞭一指:“何人与我冲散敌军?”
“末将愿往。”随着一声断喝,一将驰出,身后跟随七名骑从,直取高地大纛所在。
曹操目光一凝,缓缓点头:“赵司马果然勇悍,不愧为虓虎属下。”
向文丑发起冲击的,正是吕布曾经的部下,赵庶。
此人并非并州人,而是徐州当地豪强。在吕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