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好大哥-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刻,李世民感觉人生一下子就圆满了。
他刚上任不到六年,大唐就从一个任由东突厥欺负的小弟,变成现在想欺负个人都找不到对手的庞然大物了。
西突厥还在内斗,人脑子打出狗脑子,所以如果拿出地图来看的话,大唐如今真的是欲求一战而不知打谁了。
起码在西突厥统一以前,李世民现在的成就已经几乎超过秦始皇了,仅后来的成吉思汗可以媲美,既,征服已知的所有对手,凡是眼睛能看得见的土地,都是我的{至少名义上}。
由高藏亲自给李世民牵马,唐军大将级以上跟在后面,趾高气昂地走进城里,军民无不跪扶两侧,畏惧地瞅着这支百战雄军,别提有多痛快了。
秦浩也有幸跟在了最前面,听说给他牵马的那个老头还是什么王叔,偏偏他没半点欣喜的意思,反而还胆战心惊的,生怕从城里哪块冒出来一支冷箭把他给射死。
特么的将军胆小到这个份上,全天下估计他都是独一份了。
很快,高句丽的王城就到了。
由高藏移交金印,高句丽全境人口和税收分布图,还有已经封存的宝库,虽然谁都知道那里面已经穷的耗子都翻不出东西了。
接下来便是狂欢的时刻,秦浩等大将陪着李世民正式进入王城,晚上唐军要在这开庆功会。后宫佳丽和公主宫女等排成几排,颤颤巍巍地等待着这伙闯进他们家门的强盗决定他们以后的命运。
李世民只点了三四个他自己看着顺眼的收了,摆摆手,冲着身后道:“将士们都辛苦了,你们一人一个公主,两个嫔妃,四十个宫女,给各自麾下的将士们分了吧。”
秦浩一愣,他还是头一次听说,这玩意是需要分的,他还以为李世民一定会统统收入太极宫呢。
说实话,高句丽这地方吧,冷,这一千年前又没有什么发达的整容业,因此这些女人大多都是大饼子脸,高鼻子,小眼睛,哪怕是公主,也未必有一个最普通的铁勒族的舞女漂亮,可女人这东西啊,身份有的时候比长相和身材都重要得多,那公主哪怕就是长成恐龙了,恐怕骑上去都是爽的。
不过最后,秦浩还是没上,出来打仗好几个月了,他也憋得慌,可不了解家里的情况,秦浩最后还是选择慎重一点,万一回家之后李欣醋意爆发,把人家公主给宰了或是再送人啥的,这多少就有点残忍了,况且以秦浩的性格也干不出穿上裤子就当白玩的那种混账事。
人家国破家亡本就挺可怜了,自己就别冒冒失失的收了受罪了。
于是秦浩把公主推到裴行俭面前道:“守约啊,这个公主我送给你了,你感不感动?”
要知道裴行俭也憋坏了啊!甚至比他憋的时间还长,哪个男人还不想骑一骑公主了,忙道:“感动,感动。”
“嗯?”
裴行俭抬头,就见秦浩一脸杀气地瞅着自己,吓得汗毛都竖起来了,这才想起这还是自己大舅子,连忙哭笑不得地道:“不。。。不敢,不敢,还是赏给王方翼吧,他现在还在新罗帮大牛做事呢,回头我让弟兄们打个包给他送去。”
第三百七十七章 国公
大军东征历时四个月,东亚大陆上最后一个挑衅天可汗权威的政权高句丽,宣告灭亡。
眼看着就要开春,将士们惦记着家里的播种,官员们想念长安的繁华,秦浩也满心都是自家的媳妇,李世民自己也想长孙,所以他们在平壤没待多久,只留下少量将士扫尾,大部队就返程了。
当秦浩再一次看到长安城巍峨的城门的时候,一时间竟有恍如隔世之感。
晚上在麟德殿有庆功宴,不过想来也知道肯定是闹哄哄的大家一起拍马屁大赛,没什么意思。秦浩现在只觉得归心似箭,想亲亲他的大宝贝媳妇。
一进家门,果然李欣已经在大门口迎接他了,还真有点盼郎归的意思。不过秦浩的第一眼却先看见了高高隆起的肚子,不由得喜上眉梢,看来宝贝儿子并没有被这败家娘们给摔死。
轻轻楼了一下,千言万语要说,一时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外边冷,先进屋吧。”
“嗯。”
唐时风俗,不管是小兵还是将军,出征归来都是最尊贵的时刻,要献上最隆重的礼节,不过他于大唐来说本事无根浮萍,李欣怀着身子,他们娘家那头的亲戚又清一色全是宗亲,以至于家门给他行大礼的都是自己家仆人和妾室,这特么有个蛋的意思?
看着下人们忙忙活活地搞各种接风大礼,秦浩只觉得索然无味。
“我饿了,想吃面。”
“好,那我亲手给你煮。”
这人啊,不管在外面干了多大的事儿,也就不大一会的乐呵,最舒服的还是家里的一口面条。
让下人们该干啥干啥,吩咐闭门不见外客,秦浩现在只想拉着李欣的小手说说腻歪人的废话。
“家里一切安好?”
“能有什么好不好的,咱家一共就这么几个人,一无田产二无长辈,我这个大妇当的,不知要都被这京虫的夫人们羡慕成什么样了。”
秦浩一想还真是,他们家可不就是这样么,然后,他就把注意力放到李欣的肚子上了。
这仗一共打了四个月,不过秦浩是提前两个月去登州当观察使的,这么算也就是六个月,李欣的肚子现在是七个月,正是圆滚滚,看不见肚脐眼的时候。
轻轻摸上去,道没像电视剧里演的似的感受到里面在动之类的,但还是不自觉的轻手轻脚了起来,好像怕打扰了小家伙在里面睡觉一样。
“上次你来信说摔了一下,没什么事吧。”
李欣笑着道:“没事,这孩子随我,经折腾,以后肯定是个练武的苗子。”
秦浩点点头,鬼使神差的问了一句:“是我的吧。”
然后,战场上威风凛凛的亲大将军便被怀着身孕的李欣给了一套夺命连环腿,踢了个鼻青脸肿。
闹了一会,秦浩将头轻轻放到李欣的肚子上道:
“夫人,为夫为国家征战沙场,已有六月有余未归,心中甚是想念,身体更加想念,这期间为夫可是一直守身如玉的。”
“噗呲,贫嘴,鬼才信你。”
“真的真的,不信你可以查验啊。”
说着,也不管是不是大白天,秦浩便开始毛手毛脚的了。
李欣一把将他推开道:“要死啊,还怀着身子呢。”
“没事没事,这都六七个月了,已经可以了。”
“去死,你要真的想就去找小蝶去。”
然后,李欣居然真的三脚两脚就将秦浩给踢小蝶那屋去了,临了还把小红给塞了进来,弄的秦浩哭笑不得。
本来么,他也是想来小蝶这转一转说说话的,毕竟都这么久不见了不是,刚刚迎接的时候看得出小蝶也是想煞了的,但妻妾之别犹如天地之别,愣是生生地将自己的情绪全部忍住,乖巧懂事地先回房了。
更重要的是,他是真的想泄一下火。
这李欣有了孩子,对小蝶这块居然已经不管了。
一晃眼穿越过来三年半,小蝶也已经长成十七八岁的大姑娘了呢。
…………
晚上,从小蝶房里出来已经月上柳梢了,他本来就是长途跋涉的刚回来,刚刚又做了运动,以至于他现在除了睡觉之外什么都不想干,小蝶几乎是硬把他拉起来穿上衣服的。
一会就是麟德殿大宴了,谁家的国公爷会这么不靠谱?
所谓大宴,其实就跟后世的年会差不多,说是为了大伙玩的开心,但其实就老板一个人觉得爽,偏偏还不好请假,无聊了一宿不说还得装出一副玩的特别爽的表情回家。
整个酒宴,秦浩似乎一件正经事都没来得及干就躺下了,因为也不知是谁挑的头,满大殿的大佬居然纷纷灌他,屁股坐下五分钟都不到的时间里他就已经喝了一壶了,小半个时辰之后他就断片了。
反正第二天醒来的时候,他就已经躺在东宫了,身上还换了衣服,响起历史上这货似乎有弯的倾向连忙捂了一下屁股,还好,没什么异样的感觉。
李承乾正用功读书,见秦浩醒了,挥挥手示意下人递上参汤看,调侃道:“国公爷醒了?”
秦浩将参汤一仰脖喝干,感觉嗓子里火辣辣的刺痛感似乎好了不少,道:“国公?什么国公?”
“你还真断片啊,昨晚父皇已经口头上封你为国公了,一个月之内礼部的正式文书就能下来。”
“真的假的?我居然一点都不知道了,封了个什么字?”
国公在爵位中已经到顶了,哪怕是最次一定的县国公,理论上来说见了一般宰相也是平级,不过这名号就十分重要了,比如李靖的卫国公,听着就牛气。
“你还没二十呢,当然是县公了,封号一个荣字。”
县公郡公秦浩没考虑过,国公两个字真正的实质意义本来也不大,那玩意就是装哔用的,大家叫人的时候指挥说公也,自称也只会自称本国公,谁会脑袋抽了把那个县字给带上。
但那么多字不挑,偏偏扔了个荣字给自己,这特么就比较气人了啊,别人叫荣国公的时候很容易串戏的啊。
坐到李承乾身边,发现他真的在看书,这货啥时候这么认真学习了?
李承乾道:“之前又监国,做的事情太多了,房相跟我说,几年之内不要过问政事,安心在宫中闭门读书即可。”
秦浩随手拿起一个李承乾书桌上的水果道:“没毛病啊,你已经监了两次国了,只要你自己不作死,太子之位堪称稳如泰山,当然要低调一点了。”
“所以啊,这两年我打算彻底跟南衙断开联系,朝中群臣里最信任的就是你,这朝堂之事,还得摆脱你帮我盯着点。”
秦浩微微皱眉,这货不会是想要组建太子党吧。
第三百七十八章 闭门谢客
通常来说,在大帝手底下当太子,日子一般都挺惨的,比如秦始皇的太子、汉武帝的太子、隋文帝的太子、唐玄宗的太子、明成祖的太子、康熙的太子。
嗯,还有原本历史上李世民的太子,也就是李承乾,也死的老惨了。
一般这种事情的发生,离不开两个必然因素,一个是皇帝必须权威很重,有足够高的威望可以独断乾坤。
另一个就是这个皇帝要足够的老,头也白了腿也软了腰也弯了眼睛也花了。
通常这种时候,这么巧,太子的岁数刚刚好已经成熟了,稳健了,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又都处在政治家的巅峰时期,几十年的太子生涯下来在朝中又有了足够庞大的党羽。
朝中大臣自然也不会真的傻叉的以为皇帝可以活一万岁,眼看着老主子时日无多自然也会有意无意的拿太子当主心骨,这么一来二去自然就会出现朝廷最高权利的两极分化。
老皇帝权威不那么大的时候,这就是新老政权的过渡期,而老皇帝如果是个大帝的话,那这个太子的苦日子也就差不多到了。
以上那些大帝的太子之中,只有李隆基和朱老四的太子平平安安地顺利熬死了亲爹,而且李亨还是借着安史之乱的光,半造反性质上的位。
之所以朱高炽能活到他爹死,李亨也好歹能活到安史之乱,终其原因其实就一个:天下人皆知其才,但本人却玩了命的装怂。
这李承乾现在的状况比起原本历史上不知道要好上多少,两次监国表现的也都算是可圈可点,甚至李泰进了唐联储之后他连个像样的竞争对手都没了,那李治现在还穿开裆裤呢。
这样的情况下,太子的位子肯定是已经没人能抢得走了,不过同样的,把自己玩死的概率也会高很多。
李世民现在还正当壮年,自然不会在意什么太子党势力之类的,可秦浩印象中李世民晚年其实跟汉武帝相差其实也不大的,只不过死的比较突兀所以没来得及造什么孽就挂了,否则鬼知道大唐会变成什么样子。
而势力这种东西,就像是吹气球,永远都只能越来越大,直到有一天爆了为止,那些死在这上面的太子们未必是不懂这个道理,而是当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停不了了。
李承乾的意思是让自己在南衙做他的势力代言人,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代表他。
以秦浩和李承乾的关系,早就是跟他在前路上走死了的,又已经爬到了国公的高位,这身份在大佬中都是说得上话的了,他自己本心上倒也没什么排斥的。
但问题这特么是作死啊!
退一万步,就算为了自己他也不能作这个死,结党营私从来都是权臣干的事,秦浩这么年轻,还想跟李承乾一起走的远远的呢,位高权重就可以了,拉帮结派这种事从今以后就跟自己无关了。
说句稍稍自大一点的话,他以后就得像李靖那样活着了。
可是这些理由,秦浩又不太方便说。
也不知道是因为他自己立了功,地位骤升,还是因为李承乾这半年的监国历练,反正,秦浩能感觉得到,他和李承乾之间已经没那么铁了。
话还是一样说,动作什么的也都挺随意,他还特意没有自称孤,但心远了,还是可以很敏感的感受得到的,少了几分兄弟间的亲密情谊,多了几分一个太子对一个国公的拉拢。
或许什么都不因为,只是单纯的因为李承乾越来越成熟了,就好像康熙和韦小宝能成为好朋友,唯一的原因就是他们那时还小,天家连亲情都没有,何况是友情呢,孤家寡人又不是白叫的。
所以斟酌再三,秦浩道:“我明白你的意思,这其中具体尺寸我自然会帮你把握,只是我如今既然爵位上升了,官职上必然也是要动的,具体的还是得看看朝廷的安排再说吧,说不定把我外放出京,也是有可能的。”
李承乾倒也没说什么,只是天南海北的跟秦浩闲聊了一会,说说高句丽的风土人情什么的,不知道为什么,秦浩头一次感觉跟李承乾聊天挺没劲的,尤其是明明心里觉得没劲,脸上还得挂笑的时候,更特么没劲。
所以回到家之后,秦浩想了想之后,吩咐道:“老子要在家专心伺候媳妇生产,放风出去,老子抱上大胖儿子之前,不出门了,没什么事儿的尽量不要烦我。”
李欣疑惑道:“老爷这是怎么了,听说您快被封国公了,我这还整准备办个酒呢。”
秦浩摇头道:“没什么,我就是累了,办酒之类的就不用了,请师父和岳父来家里吃个饭也就是了,别人一概不管,除了圣旨之外谁也不见。”
李欣虽然不理解,自家的老爷为啥在明明人生最风光的时候表现的跟闭门待参似得,但他看秦浩严肃的样子,又似乎是认真的,倒也由得他了。
况且李欣也是真的想他了,少掺和外面的公事,多一点时间陪陪自己,也挺好。
晚上,秦浩果然连门都没出,只是请了李孝恭和魏徵来他的府上吃酒,亲自下厨,找了点菜籽油漏了一手炒菜的绝学,拿出了一点偷藏的千军醉陈酿,一家人吃好喝好就散了,连个舞姬都没叫。
魏徵和李孝恭都是宦海沉浮一辈子的老狐狸了,秦浩刚露个苗头他俩就明白秦浩的想法了,对此也都是比较支持的,人生啊,是一场长跑,只可惜绝大多数的年轻人都不懂这个道理。
等到两人吃饱喝足走了之后,秦浩就摸着李欣的肚子在想,他现在要吃又吃要喝有喝,玩了命的花钱也不用考虑存款,权势不敢说有多么的大,但至少在全世界范围之内敢惹他的已经是凤毛麟角了,这样的日子起码过到自己孙子老死都不成问题。
一个相爱的老婆,还有一个即将出世的儿子,还有什么可折腾的呢?
爵位上,他没走到头也快了,上面还有个郡国公,再之上就可以封王了,大唐好像除了晚唐之外还没听说谁被封过异姓王。
官职上,十之**还得再升一升,最次也是黄门侍郎,又称预备宰相,基本上也快走到头了。
所以秦浩决定,去特么的国家大事吧。
第三百七十九章 井喷的大唐(上)
秦浩上辈子自然也是读过红楼梦的,凭什么人家的荣国公府可以精致奢华到那个地步,而老子这个荣国公家里算上仆人才三十来个?于是他就不平衡了,他就来气了,非要全方位的立体的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
可你让他真想出来怎么个立体法,他还真想不出来,钱这东西对他来说起码在消费的领域内可以当做是无限多,反正他从没考虑过自己有多少钱,反正知道怎么花都花不完就是了,可偏偏他空有花不完的钱,却不知道该怎么花。
倒也不是没想过买房子置地,他如果想的话在长安买下个大观园那么大的地方建宅子完全不成问题,可他们家人口少啊,正主就他和李欣两个人,加上小蝶也才三个,现在他们家都没住满,真整个大观园岂不是成了鬼屋了?
至于增加下人的数量更是扯淡,三十多人伺候他们俩人,这几乎就已经是极限了,总不能给伺候他们的下人再配上下人吧,那就不叫花钱了,那叫烧得慌。
于是秦浩决定,他要在自己家里给即将出世的大宝贝建一个儿童乐园。
所以,自从高句丽的战事结束之后,秦浩可以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干木匠活,愣是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没出过屋。
许杰和苏定方前一段时间也搬走了,所以他们家的三进院几乎是两个空院子,秦浩的土豪尿性一上来,居然愣是全都给扒了,用来造花园,看得李欣堂堂一个郡主都懵了,心疼的肝直颤。
除了一个超大的,每天纯人工换一次水的用泳池之外,其他的地方偷偷给宝贝儿子留着。
像是滑梯啊,秋千啊什么的,这些肯定是穿越者必备,这货还桑心病狂的发明了一个卡通儿童城堡和一个水上乐园,纯手工木匠活打造的那种,原本需要用电力驱动的地方全都换成人工齿轮结构,一个字,豪。
据说他一个水上乐园的花费差不多可以在长安买一套同样大小的三进院子,而这玩意一旦运转起来,光是一天的维护费用就足够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过四十年。
为了这么个玩意,他愣是请了全大唐最顶级的木匠两百多个,天天吃住在他们家给他搞这个东西。
当然了,两百多个大匠搞这么个玩意肯定有点浪费,这东西其实更多的还是手艺活,设计上的事秦浩一个人就搞定了,所以为了不浪费优秀人才的单位时间,秦浩也顺便让他们设计了另外一样东西:纺织机。
棉花的推广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了,今年收获的棉花差不多也有几顿了,将这些种子全部种下去后大唐的棉花差不多就可以算是城规模了,大唐的百姓也差不多可以在冬天的时候买一床被子或是买一件棉衣之类的了。
这玩意的产量大到这个程度,再去用纺针去勾棉线,在秦浩看来这是一件很蠢很蠢的事情,一个女工一整天的时间不吃不喝的纺棉线也搞不出几斤棉线,更何况是棉纱。
所以捎带手么,秦浩把这东西也搞了一下,偏偏所有人都误会了秦浩的意思,那些大匠都以为秦浩是以儿童公园在打掩护,搞纺织机才是主要目标,真不愧是为国为民的唐朝好国公啊。
也正是因为这个,所以李泰和李渊七八次来找他他都没鸟,而朝廷并没怪他,都以为他在忙活更重要的事,殊不知这厮纯粹就是因为懒,他搞这机器纯是顺手。
高句丽打完了,每个将士们都从高句丽国抢回来几麻袋几麻袋的通用券,并最终都存入到了唐联储,市面上的纸钞保有量一下子就上升了一大截。
虽然他们依然勉强维持住了通用券与开元通宝之间的换算,可通货膨胀总是免不了的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家谁都不花铜钱了,因为铜现在的价格居然远远超过铜钱的价格,一时间难免有些民怨。
秦浩用脚趾头想都知道李渊和李泰找自己肯定是为了这事儿,这种活最是累人,他一点都不想跟着掺和,无非是提高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而已,根本就不需要什么其他手段。
甚至秦浩觉得,哪怕李渊他们啥都不干,这种现象对大唐来说顶多一两年的时间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
因为,大唐现如今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物质井喷的时代了。
众所周知,通货膨胀无非就是钱多货少而已,按常理来说,封建社会的生产总值增长的速度是很慢的,几乎全都靠土地产出么。
可偏偏大唐现在就在井喷,而且还是喷的很厉害的那种,各种物质资源极大丰富,又带动了经济的极快速发展,以至于秦浩打完仗回来在长安转了一圈之后自己这个始作俑者都有点傻眼。
井喷的原因其实也简单,大航海而已。
青帮水师的第一艘船下水的时候就去了一趟东南亚,从那里带回了占城稻,仅此一样东西就足以让大唐的国力翻上三倍以上,丝毫不夸张。
因为有了占城稻,江南和两淮才成为鱼米之乡,以稻田为基础,才会有稻田养鱼,才会有桑田,才会有上山刮漆下河抓虾,江南地区才成为经济中心,总经济不但超过北方反而领先三倍以上。
秦浩甚至觉得,用不了多久,扬州城的繁华程度就可以超过长安。
除了占城稻之外,大唐还引进了大量的甘蔗,以及秦浩早就在普及的棉花,从而又可以延伸出制糖和纺织两个大的行业,众所周知这两块一只都是封建社会中的经济支柱,全在贞观年井喷那还了得?
大唐人是比秦浩想象中要聪明得多的,本以为许多东西都需要他引导才能走上轨道形成规模,其实真的不是,他还是那天吃到糖饼的时候愣住才知道,原来扬州已经有几十家制糖的工坊了,唐人从见到甘蔗到学会制最基本的红糖,只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当然,糖暂时还是只有他这样的贵族才吃得起的超高档食物。
于是秦浩这老阴吡很阴险地搞出来了制白糖的方法自己偷着吃,打算等过两年红糖走进平民百姓的生活之后再把这玩意推向市场,专门做贵族生意。
第三百八十章 大唐的井喷(下)
如果说,农作物的力量还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酝酿才会迎来爆发,那经济商品的井喷,现在就已经爆发了。
中华自古以来都是以铜为钱的,因为国内的铜矿质量又差数量又少,而这玩意,起码在现在的东南亚有的是。
秦浩算是讲究的,青帮从东南亚运来的铜全都‘卖’给了朝廷,一部分用来给唐联储压库底,一部分用来铸钱投向市场,所以现在虽然出现了铜价倒挂,朝廷倒也不是很慌。
铜这玩意,在咱们这很稀奇,稀奇到可以当钱花,但在东南亚的许多小国,几乎可以说是遍地都是,当地人完全不明白这玩意跟石头的区别。
还有香料,这玩意在大唐也是可以当货币使用的,死贵死贵的,东南亚那边又是满地都是,两匹布到了那边可以换好几大船。
最重要的还有橡胶,这玩意也是产自东南亚的,唐人的智慧开发出来了之后其实完全不用秦浩去给他们设计这玩意怎么用,最起码的,这东西垫在鞋底总是舒服的吧?
李世民打一仗回来简直都快要乐死了,这么大的一仗打完,他打之前其实都已经做好几年之内民不聊生的思想准备了,可结果他发现老百姓的生活似乎过的比以前更好了,国家没增一文钱的税,可国库比打仗之前甚至还要富裕。
这特么简直是开天辟地从来没有的大奇迹啊,翻遍史书谁听说过这样的事情?朝野上下也是一片赞扬,纷纷都说当今天子乃是真真正正的天帝下凡了,就连魏徵对此都没什么反对意见,只是提醒他防微杜渐,继续保持而已。
李世民心中那叫一个壮怀激烈,大有天下帝王无人能与之比肩的感慨。
当然,他也知道这一切都是哪来的,要不然也不会封了个荣字给秦浩。
正因如此,秦浩就更要躲了,大唐现在是彻彻底底的大井喷,不过井喷的越厉害他就越不敢出门,李世民也理解他的难处,否则早就把他给拎进宫里来了。
开玩笑,秦浩自打穿越以来李世民啥时候让他清闲过。
首先就是青帮,青帮的作用本来就是个安置灾民的地方,当时朝廷的想法是只要这个青帮能保证灾民不闹事就挺好。
可结果,青帮已经成了绝对意义上的庞然大物了,就连窜天鼠的地位都跟着水涨船高,甚至于秦浩听说朝廷已经在考虑给他封县子的事情了。
特么的四年前他说好听点叫他捉钱人,说难听点不就是一个帮洛阳县衙放高利贷的一个小混混么?
现如今,大唐的一切似乎都离不开青帮了,尤其是这次大井喷,有人说随便哗啦一船大唐的破烂上船,回来就能买半个城,这说法居然半点夸张的成分都没有。
李世民破天荒的不要脸了一次,本来说好了青帮做生意的所得利润都贵青帮老板自己,不加一分税赋的,现在也特么反悔了,税倒是不收,但朝廷官方要占六成的股,而青帮内部居然一丝一毫的反对意见都没有。
要知道钱多了可是烫手的。
这些钱朝廷倒也没存起来,而是玩了命的造船,原来扬州一个造船厂给青帮造船,现在大唐正在筹建的同等规模的造船厂有足足四个,大海船的建造速度快的吓人,同时,青帮在各地建造超市的工程也没有停。
这自然也就意味着,青帮的势力膨胀的吓人。
而分离青帮和秦浩,也已经成了朝廷的重中之重,以至于青帮现在的内部改革速度前所未有的高,这种时候只要秦浩稍微有点动作,马上就是整个大唐的风口浪尖。
眼看着青帮两年一换帮主的时候又特么快到了,如果秦浩想的话,他完全可以支持任何人成为新一任的青帮帮主,就算朝廷无视青帮的选举规矩硬派一个秦浩也有一百种方法架空他。
这特么是一个几乎不下于六部的庞然大物,不是你秦浩的私人玩具,这特么李世民能忍才叫见鬼了呢。
所以,秦浩此时不出门,只会被夸一句:懂事儿。
当然,青帮肯定是不能扔的,这是他的根,只是现在这种换届的紧张时刻他能不发出声音就尽量装透明而已,他只需要对青帮永远保持一种若有若无的影响力就够了,但一定不能再直接操控。
举一个不是很恰当的例子,安史之乱以后,郭子仪他把朔方军所有的实权全都扔的一干二净,从不过问半点朔方军的事,虚衔都给加上天了,可实权却快给削成秃子了,据说除了自己的那点亲卫之外连个猴都调动不了,可三个皇帝,谁敢真拿他当糟老头子看?
秦浩的目标,就是要做贞观的郭子仪,在他眼里那老头简直是有史以来最潇洒最成功的男人,给个皇帝也不换啊。
秦浩不出门当然还有第二个原因,他在躲骂。
大唐的井喷带来的并不只有好处,正如邓公所说,窗户打开之后进来的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