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好大哥-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裴寂笑道:“我好歹也曾经是权倾天下的人物,有些事,倒也是看得明白的,圣人此次大征突厥,若是败了,或许我裴寂的好日子还能多过几年,若是得胜,则必报刘文静之仇。”
秦浩暗惊,想不到裴寂这厮看事情还挺明白,事实上也是如此,按照历史进程,李世民此次大胜之后终于再也无需估计李渊的脸面,直接找了个鸡毛蒜皮的事就把裴寂收拾了。
但问题是,这和老子有什么关系啊?你们这些大佬们从建国那天开始一直都到现在,彼此之间的恩恩怨怨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老子就是一六品不入流的小官,还能介入到你们大佬之间不成?李世民要杀你,老子不落井下石就已经是谦谦君子了好不。
却听裴寂道:“老夫人之将死,向你认输,只求你在他日老夫倒霉之时,高抬贵手,不要再补上一刀就好。”
“另外,老夫还有一个不情之请,我裴氏西眷一房,自老夫之后恐怕就要彻底没落了,还希望老夫死后,你可以照料一二,我知道你是个恩怨分明之人,老夫与你作对,你却能举荐中眷房的裴行俭,我西眷房的孩子才学人品十倍于其他几房,只要不被老夫牵连,日后必定是我大唐栋梁。”
秦浩皱眉道:“司空这是。。。。要向晚辈托付身后之事?这个。。。。。恕晚辈直言,你我二人远日无恩近日有怨,您就是托孤,似乎也托不到晚辈头上啊。”
裴寂笑道:“呵呵,你这小子机灵聪敏,连老夫堂堂司空也在你手上吃过亏,既有经天纬地之才,又有圣人和太子殿下器重,二十年后这朝堂之上,必是你来持柄,老夫向你托孤,有何不可?”
秦浩皱眉道:“这个。。。。”
裴寂道:“你若答应,从此后裴家便是你的坚定盟友,裴家所有的生意,资源,人丁,都可以任你调遣,而你若是拒绝,老夫剩下的这段日子里就不干别的了,一门心思钉死你,烂船尚有三斤钉,何况是老夫?你上次那鱼死网破的招式大可以使出来,用老夫半年的命,换你四十年的前途,却是老夫赚了。”
秦浩郁闷道:“你这不是耍无赖么?”
裴寂笑道:“朝堂斗争,有时候就是靠耍赖分出的胜负。”
“你就不怕我不守信用?”
裴寂又笑道:“朝堂斗争或阴谋或巧取,但言而无信却是官场大忌。”
秦浩郁闷道:“你都这么说了,我还哪有选择的余地?”
说罢,秦浩直接从桌子上抄起了价值连城的白玉狮子,扭头就走。
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妇
从裴寂的府上出来,秦浩突然很想抽一根烟,可惜烟草最早也得等到明朝才会出现,他现在想嚼点槟榔都不知道这东西上哪弄去。
有人说政治是这个世上最肮脏的东西,天底下再也没什么比它更加赤…裸,却偏偏要在上面披上一层五颜六色的华丽时装。
今天之前,秦浩怎么也想不到,他居然会真的和裴寂和解,只为了一个太极宫内的办公衙门。
当然,秦浩也可以说是为国保才么,由他来保下裴家西眷后人,还能落个胸怀坦荡的名声,毕竟裴家出人才么,远的不说光是从前隋到现在,仅西眷房一大家子就先后出了裴政,裴矩,裴寂一门三相,惧是青史留名的大人物,其裴家教育之优秀简直让天下人汗颜,这也给秦浩保人留了足够冠冕堂皇的理由。
接下来的事就简单了,有了裴寂这么大力度的支持,秦浩的办公地点很快就定了下来,只要简单收拾收拾就可以办公了。
裴寂堂堂司空主动将自己的司空府画出一个院子来给他办公,这件事一下子就传遍了长安城的官场,秦浩和裴寂的矛盾不少人都知道,在许多人眼里,秦浩再怎么说也不过是个正得宠的红人罢了,区区一个毫无根底的红人,竟能让帝国宰相如此避让,就算是过气的宰相那也是宰相啊!一下子,秦浩就变成了长安城的热门话题。
这一聊可了不得,大半年里秦浩做的事都被聊了出来,一个逃奴出身的穷小子,杀人跑路的亡命之人,愣是拉起了一支队伍逐渐成为了灾民的领袖,随后更是拜师魏徵,结交太子,建立青帮,筹建洛阳开发区,一桩桩一件件哪个拿出来都可以编一场大戏了。
秦浩在洛阳的知名度是很高的,但在长安,虽然也挺高但似乎并没有到街头巷尾人尽皆知的地步,这下又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简直就成了模范好儿子,一时间全长安都有生子当生秦浩之感。
…………
王府。
一个满头银发,身材胖大的老太太正颇为费力的啃食着面前作工精致的桂花糕,他的老伴正恭恭敬敬的站在旁边服侍着,一边关切道:“吃了这块就停下吧,你的牙不好,不能吃太多甜食。”
这老太太却像是小孩子一样一把将一整盘的桂花糕都搂在了怀里,道:“老身都土埋半截的人了,就好这一口吃食,要是连这也不让吃得爽快,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好好好,没人跟你强,你倒是慢点吃,别再噎着了。”
老太婆又往嘴里塞了半块,突然问道:“老伴啊,河间王他们家怎么还没有消息呢?你再去派人备一点厚礼,等晚上吃完饭,老身亲自给送去。”
那老头皱眉道:“啥?还去?那河间王家的丫头有啥好的?听说上次六郎去提亲,愣是让那丫头拿棍子打了出来,随行的随从有不少都是断手断脚的,老幺要是真娶了她,怕不又是个河东狮,像房玄龄家里那位似的,我可看不上。”
老太太皱眉,一巴掌打在老头的后脑上,大骂道:“好你个老东西,你这是指桑骂槐是不是?老娘刚嫁过来的时候还看不上你呢,一辈子也没少揍你,可还不是跟你过了一辈子?这不也挺喜乐的么?这女人啊,不管是多烈的性子,嫁人之后总能板的过来,你看秀宁那丫头,刚嫁过去的时候跟小邵成天打来打去的,好悬没把房子给烧了,可后来怎么样?夫妻俩人共同领军出征,不知羡煞了多少旁人,还给柴绍生了两个大胖小子,他们河间王府上是有过势的,咱们两家若能结亲,那对咱家可是大大的好事,就算老幺实在不喜欢,那不是还能纳妾呢么。”
老头明显还是不太满意这孙媳妇,想了想道:“可是我听说,河间王这丫头和最近风头最盛的那个秦浩之间很是不清不楚的,估摸着也是因为这个,所以那丫头才打人的,老伴啊,既然这丫头已经有了意中人,所谓强扭的瓜不甜,何必硬要强牵这么一根线呢。”
老太太皱眉道:“秦浩?呵呵,我好像也听说过这小子,这小子短短半年时间就从一介逃奴之身变成了如今我大唐的第一少年俊杰,想来自然是有本事的,自古佳人爱英雄,唉,想我少年之时,也想嫁给像裴矩那样的英雄,只身入西域,重建班超之功,可这最后还不是嫁给你了么?他们俩不合适,李孝恭那孩子不可能同意这桩婚。”
老头道:“可人家两小孩是郎有情妾有意啊,咱们攀这门亲戚,本是为了给咱们家找一强援,要是因此得罪了这小孩,反倒是得不偿失,人家是天纵之才又圣眷正隆,听说太子拿他当兄弟待之,连裴寂那么厉害的人物,都对他服软了,你这不是给老幺招祸呢么。”
这老太太自然便是李世民的亲姑姑,同安大长公主了。
同安大长公主皱眉道:“裴寂,那是恶了咱们家圣人,这才战战兢兢的朝不保夕,否则换了早几年,他这辈子又怕过谁来?那小东西就算再怎么得宠再怎么厉害,难道还敢找老身的麻烦?老身借他几个胆子。”
老头道:“他是不敢招惹你,可咱们老两口还有多少日子可活?这小东西的做事风格我也研究过,貌似谦恭,实则却是个狠辣的角色,还是个奴隶的时候就敢杀主人家一家八口八条人命,在洛阳,那也是双手沾着血上去的,韦挺那孩子你还记得不?前程似锦的一个小伙子,愣是被这小子给收拾的流放并州了,还有那淮安王家的李孝慈,也不简单了吧,愣是被他给收拾的服服帖帖,现在一口一个大哥的叫着,这半年来,没听说过他和别人翻了多大的脸,但凡是得罪了他的人,大部分都死了,剩下的一小部分反而成了他的狗腿,这不是个好惹的主,这臭小子啊,记仇,若是人家俩人真的有这个心思,可能河间王那他有脾气只能忍着,可咱们家可就完了,等你我走了以后,搞不好他会把老幺给活活弄死,再和那丫头风流快活。”
同安大长公主皱眉道“若真如你所说,这小子确实不能得罪,除非现在就把他打死。”
老头子道:“打死他?人家可是太子面前的红人,几乎内定了的未来宰相,连裴寂都服软了,谁敢跟他斗?”
同安大长公主笑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长安城这些小猴子们,各个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恐怕早就有心思会一会这个未来宰相了吧,用不着咱们家出手,只要咱们创造个机会,就不信那些小猴崽子能忍得住。”
第一百五十九章 秦浩选官
太极殿。
李二面前密密麻麻铺开了一桌子的战报,时不时对着身后的地图写写画画研究着什么。
前方部队已经和突厥交手了,这让这位身经百战的帝王颇有些紧张,他以前平定天下从来都是身先士卒的,甚至前锋,断后,他都没少做,这坐镇大后方他还真是第一次,偏偏打的又是这种国战。
要不是他皇位不稳,这次无论如何也该御驾亲征的,现在他远在长安,接到的战报最快也是三天前的,前线战事变化莫测,他除了一点大局上的指导性意见以外啥都不敢瞎指挥,这种被动的等待命运审判的滋味几乎将他逼疯。
“圣上,歇一歇吧。”
李二回过头,发现是长孙皇后,红着眼叹息道:“是观音婢啊,朕也知道这是无用之功,可就是忍不住。”
“圣上您这是太紧张了,您看您,眼珠都红了,不如臣妾陪您到芙蓉园去走走,放松放松吧,。”
李二苦笑着摇头道:“算了,没心情。”
“那,要不您去打猎吧。”
李二还是摇头道“也没心情,况且这一个月来已经打了十一次了,再打的话那魏徵老匹夫又该进谏了,烦他。”
长孙皇后笑道:“这一说起魏徵来啊,臣妾就想到他那个弟子,当初臣妾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马蹄金,却被他给送回来了,臣妾可一直都记着呢,最近宫里都在传他,说是神童降世,听说啊,连裴寂都对他服软了,主动将司空府让出来一半。”
李二笑道:“那小子啊,嗯,确实是有本事,裴寂毕竟是老狐狸,这次是闻着味了,听说连裴矩留下的白玉狮子都送出去了,以他开国宰相的身份朝一个区区稚子低头,呵呵,这心胸倒是真不错,如果当年他能有这副心胸,也许就没那么多事了。”
长孙皇后笑道:“圣上这么说,臣妾就更好奇了,听说这孩子跟承乾的关系也是极好,我这个做娘的,却还没见过呢。”
李世民一愣,想了想道:“今天是这臭小子选官的日子,吏部为了这一天准备了挺长时间了,听说全京师的进士都惦记着入这小子的门呢,这小子想事总是和别人不一样,也不知他选的官又要出什么幺蛾子,不如咱们便服出去,去吏部看看这小子?”
长孙皇后大喜,她对秦浩怎么选官并没什么兴趣,但能把几乎疯魔的李二拉出去散心也是好的啊,再说秦浩毕竟跟李承乾的关系那么好,她这个做娘的倒也确实想见见是何许人也。
…………
唐朝时想要做官一般是两个途径,科考和宿位。
宿卫,基本上就是官二代的意思,以后的主要方向也是上战场打仗,而平民或者说寒门家里的孩子,最大的奋斗希望就是科考,虽说此时的科考远没有宋朝以后完善,最不爽的是科举中了之后其实并不能马上做官,吏部还有一个内部的考核,考核通过之后也得看什么时候出缺,什么时候才会赏你个一官半职。
此时,一大群或中了进士或中了明经的士子,全都穿着单衣,抱着膀子排着队,在冷风中瑟瑟发抖,他们的脸色被寒风冻得铁青铁青的,可他们的眼神却是火热的,心却是滚烫的。
今天可是大名鼎鼎的小贤秦浩,来吏部选官的日子,虽说这次一口气出了许多的缺,可狼多肉少啊,瞎子也能看得出来,跟着这位爷,那未来肯定是前程似锦啊,三年来所有没来得及补缺的士子一早上都过来排队了,甚至还有那武德年的老进士从外地骑了一天一夜的马赶到京师,就为了能见上秦浩一面,好像自己一定会面试通过从此鱼跃龙门一样。
等了好半天,秦浩才骑着马姗姗来迟,下马之后看见众人明显一愣,瞅了瞅他们身上的单衣,又瞅了瞅自己身上厚厚的貂皮,伸出手在地上点了一抹雪花。
没毛病啊,现在是冬天,这帮人什么情况?
他不知,唐朝选官除了成绩以外最重的就是外貌,也不知谁传的,说秦浩是个文采风流的才子,这才子么,当然也喜欢同类的才子了,才学什么的现补也来不及了,况且能站在这的都是早就从科考场里打滚过来的,成绩早就定了性了。
但才学没法抱佛脚,风度可以啊,于是今天这帮二货愣是特默契的一个穿皮草的都没有。
这种事如果只有一个人干了的话会显得很特别,很出彩,或许真的会显得很有风度,但一群人抱着膀子冻得跟孙子似的。。。。。怎么看怎么感觉好傻啊。
秦浩还奇怪呢,不是说唐初时能考科举的人家里都是高门大户么,应该条件挺好的吧,咋都穷的连个外套都穿不起了呢?
进去一看,居然是长孙无忌亲自出来迎接,吓得秦浩连忙行礼,口中连连道:“岂敢岂敢,下官何德何能,竟然劳动赵国公亲自出迎。”
长孙无忌十分亲切地笑道:“莫要跟你长孙伯伯见外,贤侄的衙门即将开张,这是鲲鹏乘风欲展翅的事情,伯伯来帮你把把关。”
这话秦浩可不敢当真,谁不知道长孙无忌是个老阴逼,心机之深少有人及,忙道:“折煞了折煞了,小子小庙小佛的,怎敢劳动伯伯您费心思,既然伯伯您亲自给晚辈保驾护航,那晚辈就更放心了。”
心中不由嘀咕道:“长孙无忌不会是打算往我的衙门里掺沙子吧,莫非是想提携他们家的晚辈?”
这长孙无忌虽然只是个吏部尚书,却也是李二的第一红人,本来李二是打算让他当尚书左仆射的,被长孙皇后给搅和黄了,但身为吏部尚书,他提议的人事任命房玄龄很少有意见,他要是想给自己安插几个他的人,自己根本就没法拒绝。
事实上长孙无忌之前还真是这么想的,谁都知道跟着秦浩干有前途,他既然近水楼台哪有不先得月的道理,可谁曾想他那倒霉妹妹又把妹夫给领来了,这下他真成了帮秦浩把关的了。
第一百六十章 秦浩的面试手段
吏部衙门。
高高厚厚的屏风里,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俩人手挽着手,饮着淡酒,面前还摆了许多干枣花生等物,一派看戏的打扮。
“圣上,那个少年就是秦浩么?长得白白净净的,身段也不错,虽说不上孔武有力,但也还算健康。”
李二笑道:“你这怎么跟丈母娘挑女婿似的。”
长孙皇后道:“如此一表人才的少年,虽出身差了些,倒也不是不能考虑让他尚个公主。”
李二哈哈笑道:“怕是没有机会喽,这臭小子看上了李孝恭家的那个疯丫头,现如今已是满城皆知。”
长孙皇后皱眉道:“那疯丫头有什么好,虽然长得漂亮,但半点女德也不休,整天舞刀弄枪的,长安城谁家的公子敢娶她,再说依河间王的性子,恐怕是不会同意的吧。”
“呵呵,他就这样,他人弃之若草,这小子却视若珍宝,可有的时候别人视之如宝,他却弃之如草。天底下恐怕没几个人能猜透他的心思,有时候朕真相拆开他脑袋看看里面到底都在想些什么东西,只是这小子做事虽然总是出乎意料违背常理,却总是能大有收获,此次洛阳之灾可以这么快就平定大半都是他的功劳,被他那么一鼓捣,听说繁华更胜往常。”
长孙皇后道:“倒是个有趣的孩子,怪不得圣上要来看他选才,倒要看他选才和旁人有何不同。”
李二道:“是啊,这小子总是另辟蹊径,若是他选才也和常人不同,或许这其中还真能藏着几分道理,倒是可以参考参考。”
屏风前。
秦浩自然不知道李二已经在偷窥自己了,还在那与长孙无忌瞎客气。
一般来说这种小官如果出缺,本是没有衙门堂官啥事的,但这次是衙门新建,缺口稍微有点多,除了秦浩以外又没人搞得懂他那衙门到底都干啥具体事务,这才破格让他亲自来选,而秦浩又是红人,所以本来吏部侍郎就能主持的选官竟劳动了长孙无忌这么一尊大神,因此这次选官的规格可以说是相当之高,所有排队的士子内心全都激动不已。
长孙无忌对秦浩道:“经政事堂商议,你这风言郎暂定正六品,给你配个副手从六品,会从礼部衙门里调,剩下两个正七品和两个从七品你从进士里挑,八品和九品的文官一共二十人,最好别挑进士。”
秦浩点头表示明白,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此时的进士还是比较值钱的,一般都是从七品以上,虽说秦浩的部门比较特殊,八品九品的小官也有的是进士抢着干,但官场规矩能不破尽量还是不要破的好。
秦浩本以为,选官是个很严肃的事情,至少不能跟选秀似的吧?
可结果坐那才发现,原来特么的真的和选秀差不多啊!
首先是进士,一大帮人进来挨个做自我介绍,大体就是我是某某某,有啥特长之类的,秦浩甚至还能看到他们当初科考的时候的答卷,这玩意在唐朝时候原来是当简历在用啊。
第一个人上来,是个关中本地人。
“赵国公好,秦大人好,我叫元郎,来自河东,家中世代为官,祖父曾做过前隋的扬州刺史。”
秦浩差一点条件反射的就来了一句,请开始你的表演。
本来,长孙无忌是打算跟秦浩解释解释选官里的门道的,可是李二的到来让他有了一些别的想法,这李二之所以会来,不就是想看看秦浩这跟别人都不一样的小脑袋瓜子里会不会想出点不一样的手段么?
况且,他胡乱说话多少有点安插私人的嫌疑,底子干净也就罢了,可这批人里确实有不少是他的人,做贼心虚之下索性当起了吉祥物。
秦浩见长孙无忌不说话,他要是再不说话一会恐怕就冷场了,虽然他确实不清楚大唐的选官流程,可他前世不是有过面试么,就算他的那个单位从来都没有这个流程,全是各领导七大姑八大姨安排过来的,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啊。
于是秦浩道:“这位公子,你应聘什么岗位?”
那人一愣,“哈?”
秦浩心道,这人是不是有点木啊,于是他又重复了一遍:“你应聘什么岗位?你是进士,进士是七品和从七品,我设置的七品官一共就四个,分别是我的秘书处主任,情报处主任,还有两个副主任,你想应聘哪个?”{原创官,瞎叫了,我也不知道这活放到唐朝应该起个啥官名}
这姓元的一脸懵逼,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只得求救似的瞅向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却是眼观鼻鼻观口,压根不理他,好像不认识他一样。
这剧本不对啊,我娘前些天还给你夫人送了一对大手镯子呢,你不是说包在你身上么?
这姓元的出身河东元氏,虽算不上门阀也算得上高门,加上自己确实有些才学,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官身不过是因为他有些心高气傲,一般的部门看不上罢了,也是长孙无忌本来打算重点推荐的人选之一,如果屏风后面没有李世民看戏的话这事还真就是十拿九稳。
姓元的这小半年来面试的部门也不少了,可从没听说过这么个路子,按说一般面试,不是考诗词就是文章,他可是足足准备了一宿的,
秦浩皱眉,这厮是个银枪蜡头吧,不过抱着给人家最后一个机会的想法,秦浩问道:“请问。。。。你有什么特长么?”
“特长?啊,有的,我才思特别敏捷,对对子特别的快。”
秦浩无奈道:“下一个。”
直到这人浑浑噩噩的走出去,脑子里都没太想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就完了?这就淘汰了?
门外众人见他失魂落魄的样子,就知道是挂了,心中暗暗惊异,这姓元的在士子中也算个名人,其出身本事俱是上流,却连个从七品都没混上,这如何不让其余人暗暗捏了一把汗?
好在这人也算讲究,众人纷纷问他里边的两位出了何等考题,他倒是一五一十的全都说了,这让众人面面相觑的同时也暗暗做了点准备,否则恐怕今天秦浩一个人也招不着。
屏风外,长孙皇后皱了皱眉,笑道:“果然是。。。。别出心裁啊,别人选官就算各有侧重,也无非是身,言,书,判,四者而已,臣妾还是头一次听说四者皆不靠就把人挂掉的呢。”
李二却道:“这选人的法子,确实是新颖,但好像也有些道理,咱们再看看,这小子应该不是在胡闹。”
第一百六十一章 点将
吏部。
一个又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士子自信满满的走进去,却志气消沉地走出来,秦浩新颖的面试明显让这些自诩为天之骄子的进士们有些招架不住。
一般来说在封建社会当官是不需要做具体事务的,具体事务自有吏来处理,而秦浩却偏偏想找那种能干实事的,这不是自找麻烦么。
秦浩甚至想,要是这些进士都是这路货色,自己干脆就从中找四个最年轻的得了,毕竟年轻,说明可培养么。
过了一会,进来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大叔,秦浩见这年龄就忍不住先皱了下眉,虽说进士科有四十少进士的说法,但那毕竟也就是说说,起码在贞观初年时这么大岁数的进士还是很少的,因为名额大多都被各家高门的子弟所把持着,因此几乎全是小年轻。
科考真正变成寒门阶梯,是武则天以后的事情,真正变成平民阶梯是宋朝的事情。
屏风后面的李世民也微微皱了下眉,来人老不说,长得还丑,给他的第一印象极差,唐朝选官,身言书判中身字排在最前面,所谓身,指的是一个人的相貌身材,如果换了平时吏部考核的话,这人基本上就已经挂了。
“学生吴晗,扬州人士,见过赵国公,秦大人,学生想来试试应聘秘书处主任的工作。”
秦浩倒是不以相貌取人,只是问道:“你有什么优势,为什么觉得你可以胜任秘书处的工作?”
吴晗道:“学生自幼聪慧,有过目不忘之能,八年前就已经考上了明经,只是始终轮不上缺,这才重新考的进士。”
秦浩笑道:“真要是聪慧的话,从明经到进士恐怕也用不上八年吧。”
吴晗苦笑道:“回大人的话,学生以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生虽有过目不忘之能,但诗词之道却极不擅长,做不出言之有物的文章,实不相瞒,这次能中也是运气使然,不过正所谓用人之长容人之短,秦大人若是看中诗词文章之能,前面那些人也不会唉声叹气而去了。”
嗯?说的有道理啊。
秦浩道:“你过来,将我桌上这些文件整理一下。”
此时秦浩面试了半天,桌子上早就杂乱不堪了,就见来人上来之后三下五除二的将资料整理完毕,又顺手给秦浩和长孙无忌倒了杯水。
秦浩满意地点了点头道:“说说,刚刚整理资料时都记住了什么。”
吴晗道:“今日来求官的进士共二十三人,关内道七人,河…南道六人,山南道三人,陇右道两人,河东道两人,淮南道两人,剑南道一人。”
这下连长孙无忌都惊了,道:“这些。。。是你刚才这么一会功夫就记下来的?”
吴晗道:“不是,是我刚才在外面和大家闲聊的时候记下来的。”
长孙无忌登时脸就黑了,“滚出去。”
秦浩却道:“慢!就你了,情报处处长就你了,过来坐着来,一会再面一个从七品的副处长,你也来把把关。”
长孙无忌一脸懵逼地问道:“什么情况?这就要了?”
秦浩道:“是啊,情报处的工作主要就是收集情报,这人好歹知道收集收集外面人的情报,就算是矮子里挑大个儿,先用着呗,再说这人记忆力也确实不错,二十多人的籍贯这一会功夫都能记住,也是本事啊。”
长孙无忌无语,这种事你找明经不就得了,用毛进士啊!进士,是要求能写文章的,这种文章可不同于一千年后写作文,那是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才能写出好文章的,而且初唐的科考还比较务实,从一个人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政治倾向和政治智慧,最不济也能看出一个人的政治天分,明经那才是选拔文书工作的啊。
可事实上秦浩也挺委屈的,他这官就是这么设置的,一个秘书处一个情报处,要那么高政治才能干啥,这俩工作都是文书工作啊,可我总不能选明经干这活,让进士干一线吧。
屏风后,长孙皇后啐道:“这也太乱来了,哪有这么选官的,明明是正七品的高官,结果却选了个明经。”
李二却笑道:“朕倒是觉得有点意思,所谓物尽其才人尽其用,这小子想找的只是自己的帮手,要那么优秀的又有什么用,其实这种文书类的工作,真的太有才的人反而干的不一定好,那些需要到处跑关系,协调资源调配的工作自有他这个正六品和朕配给他的从六品来做,这小子还真有点意思啊,且在看看,还有什么手段。”
而屏风前边,情报处从七品副主任的选拔也已经搞定了,同样是一个细心收集情报的中年大叔,大概三十多岁的年纪,至于秘书处,秦浩面了一轮,实在是找不到可心的人,这工作要求细心严谨,确实是女同志干会更好一些,可惜大唐没有女进士,最后秦浩索性从这些进士中挑了几个年纪小的,品评了一下他们的文章,随手选了两个。
毕竟秘书处管着文案科,文章写得好也是有那么一丁点用的,巧合的是,最终当上秘书处主任的居然是第一个就进来面试的元朗。
这小子第一个面试就被淘汰了,差点都怀疑人生了,出了太极宫之后随便找了家小酒馆就开始买醉了,吏部的人找到他的时候都喝多了,一脸懵逼的回到吏部都不知道咋回事。
接下来面试的明经,明史,和明算。
通常来说这三者之间明经的地位相对高一点,一般补缺的时候都能混个从八品起步,武则天以后也能混个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