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好大哥-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两年武士彟的身体越来越差了,虽然因为李渊没死,他自己又因为仕途得意心情好,比原本历史上多活了一些时日,但总的来说还是日暮西山,活一天少一天的,这时候碰上这样的事,老同志居然还有焕发第二春的意思,感觉整个人都燃烧起来了。
  秦浩倒是也没跟他客气,只是让他稍待,就跑去了秦小昊的房间。
  秦小昊似乎也早就知道秦浩要来,把房间里的奶娘打发出去,规规矩矩的跪坐在床上,似乎是专门在等他。
  秦浩倒也开门见山,道:“我知道你在东北那边跟魔教接触过,之前一直没问过你,现在跟我说说,什么情况。”
  秦小昊倒也知道现在不是耍心眼的时候,交代道:“之前在平壤的时候,我自称神子忽悠了我的一个奶娘,大部分的事情都是这个奶娘帮我完成的,尤其是跟魔教有关的事。”
  秦浩点头道:“猜到了,你继续。”
  “那个奶娘真以为我是神子,就帮我做了一些传教工作,找了几个同样深信不疑的愚昧之人做代理人,拉拢了一些高句丽残余势力进行一些行动,但爸你放心,除了那个奶娘之外,没有人知道我就是神子,什么时候这些棋没有用了,随时都能把这根子给刨了,只要把那个奶娘一杀,有屎也溅不到咱们家头上。”
  “你倒是够狠的。”
  “我告诉他们,大唐倒行逆施,早晚会遭到神的天罚之类的,玻璃就是那时候造出来的。那帮高句丽人早就被仇恨迷了眼,很快就拉起了手里的第一支队伍。”
  “嗯,一会把名单给我,我让渊盖苏文动手把人都弄死,你那个奶娘,你自己解决。”
  “是,本来我没想过和魔教接触的,谁知那魔教居然自己找上门来了,大家的目的都是推翻大唐,所以很自然的就结了个小盟,大概了解了一下他们的情况,也是那个时候起,我才决定要娶武则天的,有一点小野心,就是有朝一日这魔教能由我掌控,那杨氏自然也看出了您二十年后的隐患,也就用她这二女儿赌了一把。”
  “这些,你不说我也能猜得出来,说点我猜不出来的。”
  “魔教现在据我所了解到的情况,已经乱成一锅粥了,根据您之前告诉我的信息推测,应该是杨氏到了西宁的关系,这女人借着他老公的身份,想要把魔教的两个分支统合起来,随着安西都护府的发展,和吐蕃上越来越昌盛的佛教,此消彼长之下,魔教已经没有阴阳之分了,但其内部派系林立,吐蕃与西宁之间又沟通不畅,实质上是一盘散沙。”
  秦浩心中了然,当年他安排武士彟去西宁,除了要撵杨氏离开长安之外,本就存了一点这方面的心思,杨氏自以为聪明,但其实在秦浩眼里,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本没想这么快收拾他们的,谁知道她居然这么跳。
  “他们的这次刺杀,应该就是魔教内部派系斗争的结果,吐蕃那波想打仗想疯了,一旦大唐兵临城下,就是他们吐蕃统一的最好时机,如果能利用他们那变态的地势和气候给大唐重创,让大唐四处起火,他们甚至可以趁机吞并西宁城,霸占青海湖,阻断河西走廊,同时也能将杨氏那一派狠狠压下去。”
  “哼,痴人说梦罢了,西宁城不是武士彟的,而是全体的大唐府兵将士的,这帮人啊,对政治一窍不通,就敢下这种国家战略的大棋,也不知是谁给的他们勇气,再说那杨氏说破大天也不过就是一夫人罢了,在西宁城中又能建成什么像样的势力,便是武士彟自己加入魔教都没用,何况他们?”
  “是,要我说这些魔教妖人或许搞阴谋诡计是把好手,但要真说玩政治,他们给李世民提鞋都不配,其实他们真正幼稚的地方不在于相信杨氏,而是他们一手扶持起来的那个傀儡。”
  “你说松赞干布?你有什么想法,说说看。”
  “松赞干布,人杰也,而且还是吐蕃的赞普,怎么可能心甘情愿的当他们魔教的傀儡?吐蕃统一之时,必是他们魔教灰飞烟灭之日,你看原本历史上,松赞干布娶的俩媳妇都是带着佛教经义来的,更是将南传佛教和汉传佛教整合成了独特的藏传佛教,想来应该是他对付魔教的手段,我不知那禄东赞是否是魔教的人,但根据现有的史料分析,十之**应该是的。爸,打蛇打七寸啊。”
  “你的意思,是从松赞干布身上下手?”
  “是”
  “你想放过杨氏?因为她是你岳母?”
  “爸,你我很清楚,武士彟活不了多久了,他本该是个已死之人,若不是因为这个,当年您也不可能让他去西宁,武士彟一死,杨氏在西宁的一切就是个屁,西宁是靠商路建设出来的,安西都护府所有的将士都是半个商人,现如今窜天鼠就在西宁城发挥余热,论商业,放眼大唐谁是咱们爷俩的对手?如今我又成了她的女婿,您又成了她的亲家,您说,到时候他要想保住她在西宁的那些布置,能去找谁?爸,西宁的那些势力可不是魔教的,那是咱家的啊。”
  秦浩闭目思索良久,道:“小子,我再跟你说一遍,你这些小动作我装没看见,不是因为我想反,而是我怕万一将来有用得上的那天,我有手段自保,这次魔教的事我暂且放过杨氏,但你也把你那些得寸进尺的心思给我收了。”
  “爸您放心,我保证。”
  秦浩大有深意地瞅了他一眼,他知道,秦小昊的保证只能当放屁听。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秦浩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自欺欺人,走一步算一步吧。


第四百二十五章 毒计
  来到客厅,秦浩十分客气的跟武士彟拱手道歉,虽说俩人已经论了亲家,但毕竟年龄资历在那摆着,秦浩还是要执晚辈礼的。
  武士彟也并不在意,他镇守西南五年多了,但干的其实一直都是商人的老本行,早就惦记着搞一搞大动作了,可朝廷在西南的大方针很明确,就是守,一边在军事上防守,一边在文化和经济上渗透,用软刀子割他们的肉。
  那吐蕃倒也老实,这么长时间了,一次规模大一点的寇边都没有,让他甚至怀疑朝廷这么慎重紧张的,是不是大材小用了。
  如今,随着年事渐高,身体渐老,他却越来越想回长安了,在西南他固然是封疆大吏,也用不着看别人的颜色,但西宁那地方再怎么发展,终究还是不如长安的繁华不是,而且那恶劣的气候条件也是在不怎么适合养老。
  若能在这么一个时候来一场大的,再立下一些功劳,李世民就算再不待见自己,这虚衔总是要给的高高的吧,说心里话他现在对实权还真不在乎,若能混个司空之类的正一品养老,再追赠个太子太保之类的,他就算死了也能含笑九泉了。
  反正武士彟和秦浩慷慨激昂的聊了小半个时辰,核心思想其实也就是一句话:你想怎么干,爷们豁出这条老命也奉陪到底。
  呵呵,也不知他要是知道了魔教的幕后boss是他老婆的话会是个什么反应。
  秦浩也不跟他客气,笑道:“应国公在西南边陲待了五年有余,想来对那边的情况,应该是比我要清楚的,不知您对吐蕃上的高原反应,了解有多少。”
  武士彟叹气道“很厉害,大唐所惧的,无非就是这所谓的高原反应而已,其他所谓的地势在我大唐的铁军之下根本就不足为惧,我曾经亲自上去试过,的确是头晕眼花的厉害,甚至有些身子骨弱的将士别说是去吐蕃,到了西宁城都要养上几个月才能适应,估计要是让这样的人上吐蕃,没等打就得死在路上了。”
  “可有解决之法?”
  武士彟叹道:“只能靠适应,我在西宁待了几年,现在在西宁已经没什么感觉了,再上吐蕃,也只是觉得有些难受,却远比五年前强得多了,我以为,安西都护府的兵,在吐蕃上就算战斗力有所减弱,但至少还能打,关中的府兵万万不可上来。”
  秦浩点头道:“是啊,所以征讨吐蕃的话,只能靠你们安西都护府的兵,可是安西都护府的那些兵在西宁城都有商铺的股份,若是有贼子饶了河西走廊,他们自然就会变成一匹匹饿狼,若是守卫西宁,更是可以做到以一当十,但要是攻打吐蕃么。。。。你以为,他们会有多少士气?”
  武士彟苦笑道:“怕是一成也没有了,那地方我都摸透了,穷,要多穷有多穷,半数以上的妇女都没有裤子穿,能不见人就尽量不见人,实在不行就穿丈夫的裤子,抢光了也抢不出几两银子来,要说资源,更是狗屁没有,除了草原就是荒漠,唯一能说得上是特产的可能也就是一点冬虫夏草,这玩意西宁也不缺啊!再加上那地方鬼一样的气候,这仗对他们来说,可能还真是没什么好打的。”
  “是啊,他们这么穷,还真是挺无敌的啊,安西都护府就算算上番兵,跟吐蕃相比其实也就是伯仲之间,算上人家的地形和气候加成,真要是打上去,十之是拼不过的,如果连士气也不高,恐怕最终只能是小打小闹,平白折了咱们大唐的威风。”
  “那你的意思是……”
  “还是软刀子,只不过这一会,咱们玩大一点,割得他疼一点,割得他失血过多而死,割得他必须下来主动打你,应国公,我先问你一句,一旦吐蕃人下来了,仅凭安西都护府的兵力,守得住么?”
  武士彟自豪地道:“哈哈哈,我就是为了这个去的,西宁城固若金汤,我们上去确实不好打,但他要是敢下来,我保证他们来多少就死多少!”
  “好,有应国公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我要安西都护府的兵马,去帮南诏国王打仗。”
  武士彟愣了,“惹你的是吐蕃,你打人家南诏干什么?”
  “扬州中郎将许杰,已经在岭南领着一票江南府兵去帮南诏国王打仗去了,其实主要是去抓俘虏的,现在,其他五诏对蒙舍诏都和戒备,已经隐隐有结盟之势,江南府兵毕竟久疏阵仗,许杰那有点打不开局面,若你能帮一下忙,他们蒙舍诏也就能腾出手了。”
  “额。。。。这和吐蕃有啥关系啊。”
  “南诏也是地处高原,比西宁还要稍高一点,上吐蕃的话反应甚至比党项人还要轻一些,蒙舍诏又和吐蕃接壤,我打算,从南诏奴隶种组成一支奴隶军,专门上吐蕃去祸害,不分男女老幼,十个人头换自由之身,同时再让蒙舍诏出兵帮着打一些硬仗,而你们西宁则帮他们去打其他五诏,彼此换一换对手,南诏的木材如今确实还没炒起来,但南诏的奴隶,却是大唐最硬的硬通货。你们换一换对手,我想,这士气应该会大不相同吧。”
  (云…南,青…海,和藏,地理位置全面接壤)
  武士彟听了,连连自拍大腿:“你之前那么帮衬南诏国王打仗,就是打的这个主意?你这眼光。。。。。绝了啊!”
  秦浩笑道:“哪有,因缘际会,赶巧了。同时我想,能不能由安西都护府对西域的胡商施加影响,就说我荣国公,出高价,收青稞。”
  “青稞?”
  “吐蕃的地势太高,除了青稞之外几乎不长其他作物,光吃牛羊肉,他们能养活几成人口?把消息透给那些西域人,让他们给我使劲的倒腾青稞,抢也好,买也好,特么的老子有的是钱,多到老子自己都不知道我有多少钱,敢刺杀我,我特么就花钱买他们的命!只要买光他们的青稞,只需要等冬天下一场大雪,他们不下来,就全都得饿死!”


第四百二十六章 资本主义觉醒
  回京的路上,秦浩稍有些尴尬。
  之所以尴尬,完全是因为,李欣又怀孕了。
  从长安出发到泰山,一路上慢慢悠悠走了小半年,这特么也能怀孕,联想到秦浩动不动就往李欣的车上钻,所有人看他的眼神都有些不太对劲了。
  大哥咱封禅啊,您要不要这么猴急啊!怪不得被刺杀,活该啊!
  而李欣则完全不好意思出来见人了,一路上躲在马车里,任由外面说啥都权当听不见。
  秦浩也挺激动的,这是他在这个世界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孩子,秦小昊不算。
  说起秦小昊,这货这两天都要疯了,白天跟李治小武玩耍,晚上还要忙他的破事儿,不大点个孩子一天天累的跟王八犊子似的,尤其是这次魔教刺杀事件,似乎把秦小昊的肝火也撩起来了,这货居然想要试验制作氧气瓶。
  不管怎么说,秦浩还是挺欣慰的,虽然这氧气瓶十之造不出来,因为氧气好造但以大唐的冶金工艺想造出能装氧的瓶子基本等于天方夜谭,但好歹这份孝心还是让他很受用的。
  接到家中的消息,说是家里死了个奶娘,秦浩知道是秦小昊出手了,倒也不是特别在意,他现在也多少有点鸵鸟心态,只要秦小昊不让他抓住把柄,就权当啥都不知道。
  就这样,又走了小半年,等回到长安的时候李欣的肚子都五个多月了,又一次成了准妈妈。
  一切,好像又回到了正轨。
  薛万彻和裴行俭倒是先他一步回辽东去了,他则需要在长安多待一段时日,因为这小半年里发生了不少的事儿,都多多少少和他有点关系,再说李欣这肚子一天比天大,他也不太想在折腾了。
  首先是吐蕃和南诏,短短半年时间,南诏中的其余小国居然全都没有什么反抗之力,全被许杰横扫了。消息传过来的时候秦浩也懵了一下,江南府兵这么猛了?关中府兵也没这效率啊!
  拿到详细报告后,秦浩则完全苦笑着说不出话了,许杰到所指挥的总兵力居然超过了三十万,这还不算安西都护府派来帮忙的党项人。
  这数字,太特么吓人了,别说是秦浩了,李世民也彻底斯巴达了,第一时间就派人去将许杰给调回来,如今正在来的路上。
  想他许杰不过是个小小的中郎将,甚至所属关系还是在扬州都督府下面,何德何能打得出这样三十万大军的战役,连灭十余国的战绩?再说整个江南一共也就十万府兵,剩下二十万是特么变魔术变出来的?
  满朝文武中,大多都没太看明白这一仗是怎么打的,秦浩却看懂了,这一仗,许杰十之是被推上去当旗了,真正的幕后赢家,是洪门。
  小看这个民间团体了。
  洪门这个团体,有点像是民间商业联盟,结构极其松散,连个旗主都没有,除了对抗青帮渗透的时候比较齐心之外,其他时候这组织有跟没有没啥大差别,谁能想到他们还能办成这么大的事儿啊。
  其实说起来倒也并不是特别复杂,最开始许杰出兵的时候,只有两万来人的正规部队,后来一听说抓捕的俘虏可以当奴隶卖掉,于是跟过来许多凑热闹的,那也不到十万。
  结果后来,人们发现这南诏猴子似乎比想象中还要好打,而大唐民间又悄然兴起了一股黄花梨棺木的风气,一颗整料的黄花梨,做成棺材运到洛阳,几乎可以换来等重的金子。
  这下,商人们一下子就看到了商机,正所谓先到先得,先来者绝不仅仅是多卖两棵树而已,更重要的是可以垄断所在片区的木材。
  于是,洪门中人乱七八糟的全都涌上来了,虽然他们手里没兵,可没兵他们可以雇啊,初唐民风之彪悍简直都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了,估计随便一个大妈,拎着把锄头也不比北宋的将士就弱了,更何况那些闲着在家种地的正经府兵,谁不想赚点外快?
  于是许杰就发现,自己手里能指挥的越来越多,开始还都是来抢木头的,后来那洪门也不知咋的了,好像把这次国战当成他们各地香主的见面会了,越来人越多,都不知是来打仗的还是来凑热闹的,甚至连女兵都能凑出一万多来。
  也亏了南诏那地方山林密布,大部队结阵之类的施展不开,都是散城小股各自为战,而且南诏众国也没个统一追回,这样的乌合之众,居然还神奇的赢了。
  这特么,到了这个份上,仗咋打早就不是许杰一个中郎将管的了的了,这货打到中期以后,除了挂了个名之外,实际上啥都没干,仗就特么打完了。
  多亏了秦小昊在洪门留有后手,加上许杰多少在青帮干过一段时间有一点相应经验,否则这些商人兵指不定要在洱海干出什么事情来呢,哪怕把这地方一把火烧了都不稀奇。
  关键这事儿朝廷一时还有点不知如何下手了。
  按理说仗打赢了本该是件高兴的事儿,可特么这么打仗谁能高兴得起来?兵者,国之存亡的大事稀里糊涂的在中枢啥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三十万大军就这么把人家的国家给灭了,那封传回来的是特么‘捷报’啊,还是特么的示威?
  当然,这里面也有朝廷大队人马去泰山封禅沟通难免不够通畅的缘故,但这样的大事完全跟中枢无关,就特么太可怕了。
  而更可怕的是,这件事貌似还是民间的一种自发行为,那洪门连个正式像样的首领都没有,朝廷就算想找个人出气,有特么能找谁?许杰?
  人家好歹是打了胜仗的将军,而且跟洪门毫无关系,那帮洪门的人也不是他招去的,朝廷也得讲点良心不是,再说人家打了胜仗要是再落个处分,寒不寒天下武将的心?
  这次本来就是以江南府兵做主力的,江南人和关中人向来又都是存在着地域歧视的,这要是一个处理不好,江南那边哗变了都不新鲜。
  可是赏?李世民能咽下这口气,对这样恶劣的事情无动于衷?一时间,连写出帝范的李二,和千古良相的房玄龄也懵了,怎么特么的还会有这样的事呢,完全听都没听说过啊。
  对此,可能只有秦浩父子俩能看得明白了,其实很简单,大唐的资本主义,就快要觉醒了。


第四百二十七章 政治套路深
  秦浩一直就觉得,如果说中华大地,哪个朝代最容易觉醒资本主义势力,那绝不是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的明,或是商人最豪的宋,而是大唐。
  宋以后,科举制度的完善已经使天下才俊尽归于朝,而天下寒门如雨后春笋一般,民间的商人再怎么有钱,也休想积攒下半分的势力,这也是为何自宋之后,纯商人的地位越发低下的原因,大多在赚了几个钱之后,都会散财置地,铸佛积德,努力往寒门上靠。
  更关键的是,刀把子握在朝廷手里,再有钱的老板对朝廷来说都跟一只大肥猪没什么区别,天下首富沈万三,还不是说砍就砍了。
  说白了,天下间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了中央朝廷的手里,那还谈个屁的资本觉醒啊。
  唐则不同,一来科举虽然已经有了,但至少在初唐时还只是吏部选官的一个补充,不算主流,各地刺史更是有着极大的自主权,关中处处军阀,江南处处世家,河北之地处处豪强,这权利起码相对分散一些。
  而刀把子,更是握在全天下人的手里的,府兵的本质其实就是武装农民而已,战时能为朝廷所用,平时自然人家也是要跟着资本走的。
  南诏之战,想来必然是要写入青史的,资本主义亮剑的第一战!
  不过秦浩现在关心的却不是什么资本主义的事,这玩意从觉醒到可用,少说也得几十年的世界酝酿,那应该是秦小昊关心的,他现在更关心的,是许杰的处置。
  这毕竟是真的哥们,一块共患难,从灾民里爬出来的,这辈子不管谁都不能不管他,偏偏他碰上的这事,咋说都没毛病,砍了他不奇怪,升官发财也算正常,他这时候不帮着运作那还叫个屁的兄弟了。
  于是这两天,就在许杰快马回京的路上,秦浩是到处求爷爷告奶奶,准备了几十车的‘小礼物’送人,同时更是天天在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的面前晃悠。
  没办法,秦浩和许杰的关系天下人谁不知晓,他直接去求李世民难免有点包庇之嫌,虽然实际上确实也是这么回事,但避嫌么,这点规矩他还是有的。
  而李世民拿不定主意,必然是要问询自己的两位肱骨的,可难道这种事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就能拿得定主意了么?这时候,秦浩的游说就举足轻重了。
  最后,还得是自己的老师,魏徵力排众议,斩钉截铁地谏言道:“将军者,奉君命行事,既然功成,自然有功无过,何须这般为难?”
  李世民不悦道:“这么说,那许杰无过有功,那这南诏之事闹成这个样子,难道不需要有人担责么?”
  “自然有,臣请问,是何人以巨利诱百姓,又是何人,以财货动人心,又是何人,无端挑起此次大战,此人不责,反倒是责怪前线打仗的将军?何来的这般道理!”
  李世民愣了,满朝文武也都愣了,好半天,李世民才不确定地探寻道:“玄成的意思,此事之功,全在那许杰,而此事之祸,全在贞恒?”
  “正是,劣徒无故兴兵,非君子之道,诱民以利,更是本末倒置,臣请圣上,重罚!”
  众文武面面相觑,一时间谁也不知道是附议好,还是反对的好,以至于大殿之上居然还挺安静。
  当秦浩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不由得发自内心的感叹,真特么是我好师傅啊。
  秦小昊不爽道:“这魏徵是不是读书读傻了,合着爹你帮大唐开疆扩土,抑制奴隶贸易,增加经济收入,反倒成了罪过了?就算他不出手庇护,起码也别来这大义灭亲之举啊!”
  还没等秦小昊吐槽完,秦浩反手就是一巴掌抽了过去,“这么点道理都想不明白,还想当司马昭?师父这是在助我,滚回房自己想去。”
  秦小昊一脸懵逼,不过倒也听话的回房琢磨去了,他上辈子毕竟是理工狗,虽然因为来自后世的关系,在见识思想上远远超过旁人,但要说玩政治,琢磨人心,就差秦浩远了。
  而秦浩,则赶紧提上礼物,去魏徵家里谢过恩师去了。
  又过了几日许杰回京,一听说为救自己把秦浩给搭进去了,一时间大为羞愧,来到秦浩家里痛哭流涕地道歉,骂自己太没用云云,秦浩则只是好言宽慰于他,并没跟他解释其中门道,让他安心在京里待着,莫要多想之类的。
  又过几日,此事终于有了了断了,秦浩爵位不变,官职却一撸到底,辽东的差事暂时由裴行俭权判,而许杰,则因杀敌有功,终于从中郎将升了个大将军衔,还封了侯,又跟他老哥们苏定方同级了。
  也就是在这一天晚上,吃完饭,秦小昊主动的找上门来,给他施了一礼。
  “懂了?”
  “明白了,师祖确实是在助您,朝廷赏罚如此痛快,想来也是因为想通了其中关节,而我平日里自命不凡,却在此时见了结果才懂,确是小觑了这天下英雄。”
  “那你给我说说,这其中原委。”
  “父亲如今身为国公,又是封疆大吏,天下人都知道,您的下一步必然是一方宰执,然而当朝老相不去,三省之中哪有您的位子?便是六部尚书现如今都已经挤得满满的了。”
  “您若是不出这事,想等宰相出缺,很难说您还得在辽东苦寒之地蹉跎多少年,咱们俩知道王珪快挂了,其他人可不知道,反而您留爵去职,便可以客卿的身份帮唐联储做事,要说天下人对金融的理解,谁能跟您相比,如此,虽淡出朝堂,却又形影不离,未必就比在苦寒之地当个封疆大吏差了。”
  “而今日之事,其实多多少少都脱不开干系,师祖也不算是无的放矢,现在借此革您的官,总比他日您位极人臣之时,有人用此事伐您来得好些,如今天下人皆知您的冤枉,一旦宰相出缺,朝廷要用您,也不会招惹任何人的不满。”
  秦浩笑着听完,笑问道:“还有么?”
  “有。爹爹您作为青帮创始,本就是天下商人领袖,那洪门虽然处处与青帮作对,但想来对您也是极度推崇的,此事说到底,是爹你代人受过,从此您在其中安插自己的势力便会更加容易,而许杰和江南府兵将士们,也会念您一份情谊,至于辽东那边,如果您真的下来,论资历论威望,怎么也轮不着他裴行俭权判,这是朝廷对您的安抚,有此一事,您本身其实并没受什么损失,许杰和裴行俭两个咱家的铁杆却都有升迁,看似您被师祖给锤了,其实您赚得大了。”


第四百二十八章 李靖吵架
  南诏的事,随着秦浩的革职,终于算是告了一段落,当然了,伴着南诏的搞定,自然紧跟着还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最直接的连锁反应当然就是吐蕃,从泰山回来的路上,秦浩针对魔教和吐蕃的杀招就已经打出去了,安西都护府自不用说,如今,骚扰吐蕃已经成为安西都护府的日常训练项目了。
  而投桃报李的,南诏对吐蕃的用兵也挺实诚的,这帮人平日里地处云贵高原,上了吐蕃之后高原反应起码比寻常中原人要小得多,虽然他们战斗力相对较弱,单兵作战没有吐蕃人勇猛,结阵迎敌也没有吐蕃人善战,但人家也有人家的地利。
  吐蕃的大部队一来,人家就回南诏往深山老林里一钻,论林中作战这帮南诏人一个能打吐蕃仨,关键这帮人你还没法躲,因为他们不杀人,专门烧青稞,这就十分恶心了。
  西域人也不是白给的,吐蕃毕竟不是个统一政权,各部头人各有各的算盘,秦浩用钱收青稞的这一招实在是太损太损了,西域的铁勒人和突厥人本来就跟许多的吐蕃部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半买半抢的,
  等武士彟回到西宁的时候,整个西南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了。
  除了这些硬打击,软刀子方面秦浩也没停下来,长孙冲作为风言衙门的郎中,又是秦浩的老下级,这事于公于私他都得下点死力气,于是趁着吐蕃内部的乱劲,早早安插过去的间谍全都闹腾了起来,更要紧的是,那些已经在各部落落地生根的所谓活佛,终于也露出了爪牙。
  如果说烧青稞是给吐蕃的重创,那么这些活佛,就是在掘吐蕃政权的根了,这让魔教那些人哪里还坐得住,吐蕃一时间陷入了内外交困之中,外敌还没整明白呢,自家院里倒是先起火了。
  就在这一片混乱的时候,谁也没想到的一个人出现了,一直隐隐被视为佛教领袖的玄奘法师,从天竺归来,直接从南边翻过了喜马拉雅山脉,来到了吐蕃境内,被吐蕃所有的活佛公尊为第一代班禅,原本一盘散沙的活佛集团终于有了一个名义上的领导。
  魔教能容得下他才叫见鬼了,这还有什么可说的,打吧,松赞干布和玄奘法师素未谋面,但已经是有你没我的死仇了。
  玄奘这一手,别说松赞干布了,就连李世民和秦浩一时间都有点懵,原本秦浩真的只是想给吐蕃一个教训的啊!可是看现在这架势,似乎有点要毕其功于一役的意思了。
  魔教和松赞干布虽然占据着一定的优势,但玄奘背后却有着整个大唐的支持,南诏和安西都护府在骚扰吐蕃时也会和他相互配合,居然还让玄奘占了上风。
  事到如今,秦浩这个亲手点火药桶的人,反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