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万历驾到-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翊钧自然不知道徐德这样的想法,但是现在的局面就是他安排的,掺沙子也是他做的。
  做了几年皇帝,朱翊钧别的没学会,但是对一切抱有怀疑态度,那是学了一个彻底。这个世界谁都想忽悠皇帝,无论是文官还是大臣。
  因为只有忽悠住的皇帝,他们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
  作为皇帝,绝对不能被他们忽悠,不然肯定死的很惨。纵观历史,无论是被大臣忽悠的皇帝,还是被太监忽悠的皇帝,下场没有一个好的。
  曹操多疑,或者说历代的皇帝都是多疑的,他们很难相信任何人。
  看了一眼徐德,朱翊钧笑着说道:“很好,做的不错,看来内厂在你的手里面发展的不错。”
  事实上内厂这样的组织,朱翊钧怎么可能全都交给徐德,一旦失控了,那就会变得很麻烦。这个和信任无关,掺沙子历来都是上位者要做的事情。
  徐德一听心中一喜,自己这么做果然是对的。
  “回去继续关注这件事情,有什么消息及时禀报!”朱翊钧笑着说道:“你那个过继的儿子今年十几岁了吧?书读的怎么样?要不要送到国子监去?”
  徐德一愣,他没想到朱翊钧会问起这件事情,他的那个儿子还是他弟弟过继给他的。
  虽然是一个妾生子,但是徐德确宝贝的不行,自然也就是娇惯了一些,平日里别说读书了,连正事都不敢,攒了一身的臭毛病,徐德最近正琢磨着给他娶一房媳妇。
  对于徐德过继的那个儿子,朱翊钧自然是知道的,也知道那家伙是什么德行。
  整日里游手好闲的,只不过没到欺男霸女的地步,还算是有分寸,只不过整天混迹赌场青楼,颇有几分市井习气,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爹遗传基因的毛病。
  “回皇爷,犬子不是读书的料啊!”徐德一脸苦笑地说道。
  太监的儿子,哪怕是读书的料子,徐德也不会让他走这条路。读书人可是很清高的,当然,大部分都是表面上清高,但是他们可是很鄙视和瞧不起人的。
  自己儿子这种出身,不被人瞧不起才怪了。
  “那你打算怎么安排他?”朱翊钧笑着说道:“要成亲了吧?恩荫一个百户吧!就算是朕给的赏赐了,等到成亲的时候,朕在另行赏赐。”
  “谢皇爷!”徐德连忙跪下谢恩:“奴婢想着把他送到内厂里面历练一下!”
  虽然娇惯了儿子一些,但是徐德还是想让儿子有些出息的,内厂本就是混迹市井,倒也符合儿子的胃口。在加上有自己和他的亲爹在,也不担心儿子出什么纰漏,他一直想给儿子谋一个差事,现在皇爷提到了,徐德就趁机说了出来。
  “可以,不过要从培训班毕业,对了,你不许打招呼,徇私舞弊!”朱翊钧笑着说道。


第十三章 掰腕子
  徐德脸上神情顿时严肃了起来,连忙说道:“皇爷放心,奴婢不敢!”
  实际上徐德敢也做不到,内厂的培训班一直都很神秘,那个人是当初太监培训班的人。很多本事是出自朱翊钧这里的,而且对朱翊钧非常的中心。
  徐德平常都不想和他打交道,那家伙不但少言寡语,而且为人阴恻恻的。
  朱翊钧提醒徐德不要得意忘形,毕竟内厂是自己的内厂,不是徐家的内厂。现在徐家在内厂已经有三个人了,这已经是朱翊钧的底线了,如果再多,他就要出手了。
  听了徐德的话,朱翊钧点了点头:“那就好,行了,你去下去吧!”
  等到徐德离开,朱义军的神色就严肃了起来,原本自己还有侥幸心理,希望能够悄无声息的拿下勇士营和四卫,现在看来是不太可能了。
  不过朱翊钧也不担心,张居正这一年可消停不了,自己伸手的机会还是有的。
  虽然如此,可是朱翊钧还是不想放过这一次的机会,想了想,朱翊钧转头对身边伺候的小太监说道:“去,把张鲸给朕找来!”说完就静静的等待着。
  时间不长,张鲸就脚步急匆匆的从外面走了进来,进来就恭敬的行礼。
  “张府在调查你和俞大猷的关系!”朱翊钧也不迟疑,挥手让张鲸起身,直接就开口说道,随后就盯着张鲸,想看看他脸上什么表情。
  张鲸脸上的愤怒一闪而逝,朱翊钧知道这里面有真的愤怒,也有表演的痕迹。
  张鲸心里面是真的有些恼怒了,皇爷让自己做的事情,张鲸自然清楚。虽然自己再和张居正合作,可是提防要更多一些。张鲸也知道皇爷对张居正的抵触和忌惮,这一次的事情让他感觉被打了脸。
  虽然皇爷的话很简单,可是摆明了就是告诉张鲸,张居正在查你。
  作为盟友,这种调查就是蔑视,张鲸心里面能舒服就怪了。
  张鲸其实一直想显示一下自己的存在,现在见朱翊钧似乎不反对自己做点什么,心里面顿时一动。身子微躬,张鲸恭敬地说道:“老奴明白了!”
  朱翊钧点了点头,他不用说什么,张鲸自然会把这一次的事情办好。
  这一次朱翊钧也想看一看张鲸的能力,虽然以前张鲸也办过很多事情,但是大多数都是按照自己的吩咐,或者被自己压着,这一次朱翊钧想看一看张鲸的能力。
  万历朝最关键的一次斗争马上就要开始了,那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张居正夺情事件。
  夺情事件之前的张居正与夺情事件之后的张居正,其实是两个人。夺情事件之后的张居正变的嚣张跋扈,变的权力欲望大涨,这里面虽然有新政的需要,也未尝没有私心作祟的成分。
  朱翊钧压了自己五年,后的时候朱翊钧都想趁着这个机会把张居正给赶回家。
  五年的压抑,朱翊钧心智成熟了不少,同时也积压了不少愤懑。自己身为皇帝,自己的权力没办法行使,想做点什么都要偷偷摸摸的,这种感觉让朱翊钧很不爽。
  同时朱翊钧也庆幸自己弄死了冯保,不然自己这五年在皇宫里面该怎么过?
  自己这样一个过了青春叛逆期的人,忍的都非常的辛苦,历史上的万历皇帝是如何过得,可想而知。朱翊钧现在能理解万历皇帝的做法和选择,他心中的愤恨和不满,估计都快憋出精神病了。
  十年的谨小慎微,十年的战战兢兢,十年的委曲求全,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朱翊钧觉得他都会午夜吓哭。别说皇帝了,普通人也会爆发出来。
  想到李太后递给万历皇帝《霍光传》的时候,万历皇帝是何等的愤恨!
  于是万历皇帝下令抄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张居正也险遭开棺鞭尸,家属或饿死或流放。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张居正在权力达到巅峰之时,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了。朱翊钧绝对不能让这种情况出现,他要用,那也是现在的张居正,而不是用那个“我非相,乃摄也”的张居正。
  这一次朱翊钧决定不妥协,他要做一个试探,他不想像历史上的万历皇帝那样隐忍那样的五年。
  朱翊钧用来试探张居正的就是张鲸,这也是处死冯保的好处,如果冯保还在,自己想这么干绝对不可能。李太后张居正冯保三座大山压在自己身上,现在不但推倒了一座,自己还建立了一座山。
  张居正必须要感觉到制约,自己这一次也必须要拿下这一次的军权。
  出了皇宫,张鲸阴沉的脸上闪过一抹兴奋,他早就想彰显一下自己的存在了,可是没有皇爷的话,他不敢做。现在皇爷让自己做,张鲸自然就敢做了。
  回到东厂,张鲸立刻将自己的心腹给找来了。
  面对自己的心腹,张鲸脸上就没什么表情了,淡淡的吩咐道:“钱多,你去安排一些御史言官,让他们上折子弹劾张阁老,罪名就随便找几个。”
  “赵诚,让人去造声势,把张阁老清账田地的事情宣扬起来。”
  “李晟,带着咱们东厂的人抓几个人,找几个不大不小的官,一定要真的有罪,屁股底下不干净的。”张鲸直接说道:“该找谁,你应该知道吧?”
  李晟点了点头:“厂公放心,咱们办这种事情,绝对没问题!”
  见李晟把胸脯拍的梆梆响,张鲸点了点头,目光从几个人的脸上扫过,开口说道:“这一次的事情很重要,全都给咱家打起精神来,谁要是出了叉子,咱们东厂的规矩,你们都懂!”
  做了东厂厂公好几年了,张鲸手段颇为严厉,积累的威信很是深重,听到他如此说话,几个人的脸上也都严肃了起来。
  这一次的事情摆明了是针对张居正的,可是几个人谁都不敢问,他们不知道自己家的厂公为什么要和张阁老掰腕子,但是他们知道自己要是把事情搞砸了,那下场一定很惨。
  “厂公放心,卑职等一定同心戮力,定不负厂公之命!”


第十四章 发声
  自从嘉靖朝开始,大明的文官势力就很强大,从最开始的杨廷和到后面的严嵩,然后就是徐阶高拱,再到现在的张居正,文官的实力强劲。
  东厂西厂这些太监耀武扬威的日子早就一去不复返了,从成化年间的王植之后,很多人都感受不到那个时代太监的恐怖了。
  万历五年,原本这是普通的一天清晨,可是当百官落座官衙,准备喝上一壶茶开始上班的时候,无数到身影冲出了东厂,冲向了各个衙门,震撼了无数人!
  他们头戴褐色高尖帽,身穿皂衫,足蹬白鞋子,他们是东厂的差役,俗称东厂番子。
  在这一刻人们才发现东厂居然有这么多的番子吗?
  六部衙门,御史台,大理寺,各个衙门到处都有这些东厂番子的身影。虽然他们的态度并不跋扈,也不嚣张,而是乖乖的投贴拜见,可是依旧吓的人们乱跳。
  内阁。
  李晟态度恭敬的站在台阶下面,态度却很坚决,面无表情地说道:“两位阁老,咱们东厂有东厂的职责,内阁书吏陈连,内外勾结,盗取内阁文本,泄露消息,传递情报。”
  “经东厂查证,证据确凿,我们东厂怀疑陈连勾结蒙古鞑子,为他们传递消息。”说到这里,李晟一抱拳,大声地说道:“还请两位大人让李晟出来,让卑职带回东厂。”
  台阶上的张思维和吕调阳对视了一眼,脸上的愕然到现在都没消失。
  东厂居然让人到内阁来了,这是多大的胆子,张鲸这是疯了不成?不过两个人也都人精,稍稍一想就明白了,这是冲着内阁首辅张居正来的。
  显然张居正和张鲸那边出了问题,两个人对视一眼,心里面瞬间就有了底。
  一边急忙让人去找张居正,一边自己两个人拦着李晟,在张居正来之前,人是绝对不能让李晟带走的。虽然两个人觉得李晟说的是真的,但是人也不能让他带走。
  内阁书吏内外传递消息,这事一点都不新鲜,至于什么沟通蒙古鞑子,这就是扯淡了。
  两个人虽然站在这里,可是心里面却没什么底气,他们不知道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一次明显是大事情,颇有一股山雨来风满楼的架势。
  张居正此时正在皇宫,他可是朱翊钧的老师,一大早就进皇宫给朱翊钧上课了。
  虽然外面闹腾的欢实,可是张居正在给皇上上课,一般人不敢打扰啊!
  内阁能抗住东厂的李晟,可是其他的衙门不敢扛,加上东厂其他衙门可没有那么客气,很多人直接就被抓到了东厂,一时间京城震动。
  无数的官员汇聚到内阁,他们都是来找张居正做主的。
  到了这个时候,无论是反对张居正的,还是支持张居正的,全都想要看张居正会怎么做。等到张居正回到内阁,这边还是在对峙着。
  回来的路上,张居正就听人说了整件事情,听完之后,张居正面沉似水。
  张居正的脑海里面只有一个想法,张鲸疯了吗?
  张居正甚至都闹不明白,张鲸这么做是为什么,自己和张鲸最近没什么冲突,为什么要摆出一副不死不休的架势?张居正一边走一边琢磨。
  进入内阁,张居正看着李晟,沉着脸说道:“滚!”
  非常的不客气,可是李晟却不敢吭声,甚至一句话都不敢说,只能喏喏的站在一边。文官看到这一幕都是一愣,张居正之威以至如此?
  “张阁老,看着不顺眼,咱家替你收拾他们一顿,现在的崽子们越来越不会办事了!”
  随着一声轻笑,东厂的人分列两边,一个身穿红色蟒袍,手中拿着拂尘的中年太监款款的走了出来。笑着看着张居正:“咱家见过张阁老,见过诸位大臣!”
  张居正眼睛微微眯了起来,他没想到张鲸居然亲自来了,这是摆明了要和自己拼命了。
  张鲸却知道自己不拼命不行,皇爷在后面看着自己,如果这一次的事情搞得不好,那自己就彻底完蛋。皇爷想提拔自己,现在或许不太可能,但是换了自己,绝对可能。
  太后身边有张宏,虽然不是什么都听皇爷的,但是要听一多半,还有一个张诚,自己要是不听话,随时被拿下。
  张鲸知道皇爷想让自己做什么,所以他直接就赤膊上阵,主人让狗咬人,你要是不敢上,那你就没用。无论面对的是什么,主人让你冲上去,那你就要冲上去。
  对于这一点,张鲸看得清楚,想的明白,所以他今天异常的高调。
  “不知道张公公到内阁来所谓何事?”张居正沉着脸看着张鲸,开口说道。
  张鲸微微一笑:“张阁老何必明知故问,咱们东厂来这里抓人,咱家不来,这人怕是抓不回去。咱们东厂办点事也不容易,还请张阁老通融。”
  虽然张鲸的话说的客气,可是话语里面的讽刺可是一点都不少。
  张居正阴沉着脸,心里面琢磨着张鲸这是要做什么,电光火石之间,张居正想到了勇士营和四卫,难道张鲸如此做,是为了勇士营和四卫?
  可是自己没说不答应他啊!
  顺着这个思路,张居正想到了俞大猷的事情,难道自己让人去查俞大猷和张鲸的事情,这才让张鲸炸毛了?可是张鲸和俞大猷即便有什么关系,那也不至于啊!
  在张居正看来,无论是张鲸想用俞大猷,还是俞大猷投靠了张鲸,那都不是什么大事情。
  一时间张居正还是没理清头绪,即便如此,张居正今天也不可能让张鲸把人带走,直接说道:“这件事情我会进宫请旨意,张公公请回吧!”
  当着这么多的文官,张居正自然不会让张鲸把脸给踩下去。
  张鲸微微一笑,他也没打算进去抢人,张居正是皇帝的老师,深的李太后信重,真的闹到不可收拾,最后倒霉的一定是自己。况且自己也不是为了扳倒张居正,自己是为了发声。
  现在目的已经答道了,张鲸决定见好就收:“那就听张阁老的,不过咱家也提醒张阁老一句,别让人跑了,不然咱们都交代不下去!”


第十五章 无所不在的制衡
  “这就不劳烦张公公操心了!”张居正冷哼了一声,一甩袖子转身就走了。
  张鲸看到这一幕,微微一笑,也不以为意,看了一眼李晟,笑着说道:“跟着咱家走吧!别站在这里碍眼,咱们这些人在这里可不着待见!”说完就带着东厂的人离开了。
  回到内阁值班房,张居正坐在自己的椅子上,看了一眼跟进来的张思维和吕调阳,沉声问道:“那个陈连是怎么回事?”
  吕调阳和张思维都略微有些尴尬,两个人对视了一眼,最后还是吕调阳说道:“那个陈连只是咱们内阁里面很普通的一个书吏,说他勾结蒙古鞑子,那是绝对没有的事情。”
  略微点了点头,张居正当然知道没有,陈连又不是傻子,做这种事情那是要夷三族的。
  再说了,蒙古鞑子都要被打趴下了,哪里还敢搅风搅雨。
  只不过张居正也明白,东厂绝对不会诬陷陈连,尤其是当着自己的面。一戳就破的谎言说了反而会自取其辱,张鲸不可能这么不智。沉吟了片刻,张居正开口说道:“其他衙门的人怎么样?”
  “被东厂的带走的有十几个,罪名东厂那边倒是说了,而且都是当众宣读的。”吕调阳直接说道:“张阁老,不如进宫一趟,如果让东厂这么闹腾,很麻烦啊!”
  张居正看了一眼吕调阳,但是没有开口说话,自己进宫去做什么,告状吗?自己可丢不起那个脸。
  不过这件事情想要弄也不简单,就算自己去告状,张鲸那边肯定也有理由,不说别的,那些人肯定不干净。递上去奏折弹劾张鲸,一来来得慢,二来奏折到了司礼监,效果估计也是一样的。
  想了想,张居正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张宏。
  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张宏之所以比秉笔太监奉旨提督东厂的张鲸排位高,那是因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握着一项非常关键的权力,那就是盖印。
  这个盖印可不普通的印,而是皇帝的玉玺。
  一份奏折递上来,内阁票拟,说白就是针对奏折给出的办法。比如地方官上了受灾折子,内阁就要写上减免赋税,或者发放钱粮赈灾,这个处理意见就是票拟。
  票拟到了司礼监,如果司礼监任何内阁的处理意见,那就由秉笔太监批红,意思可以这么办。
  到了这里就要进行最关键的一步了,那就是由司礼监掌印太监盖印,在这份票拟上盖了皇帝的玉玺,那就是明发的圣旨了,是大明朝最具权威的存在。
  如果不经内阁,由皇上直接下的圣旨,那叫中旨,中旨将军太监不敢反抗,但是文官有的时候是敢拒绝的。因为中旨代表的是皇帝的意志,而不是整个朝廷的意志。
  张居正之所以手握大权,那是因为凡是他递上的票拟,司礼监那边直接就盖印,不反驳,不删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张居正的票拟就是圣旨了。
  如果冯保在,冯保有掌印之权,还能同时约束东厂,只要和冯保搞好关系,张居正就万无一失。可是现在不一样了,秉笔太监之中排名最高的太监和司礼监掌印太监不是一个人。
  原本这才是正确的配置,也是一种约束,纵观大明历史,以司礼监张印太监身份提督东厂的,也就只有冯保一个人。哪怕是权倾天下的魏忠贤,也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奉旨提督东厂。
  这也是高拱说冯保矫诏的原因,因为这种任命根本就不符合规矩。
  魏忠贤时代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是王体乾,这就说明天启皇帝对司礼监的掌控并没有失控。
  虽然魏忠贤做了很多嚣张跋扈的事情,但是从始至终,他的权力都来自皇帝,而不是其他的。到崇祯收拾魏忠贤的时候,魏忠贤也只能乖乖的引颈就戮。
  大明朝的体制之中,制衡其实是无处不在的,内廷司礼监掌印太监制衡司礼监秉笔太监奉旨提督东厂,还有一个司礼监秉笔太监奉旨提督御马监,一个掌大印,一个掌握间谍,一个掌握军权。
  三个人互不统属,但是却相互制衡,是非常完善的制度。
  大太监王振刘瑾是司礼监张印太监,王植提督西厂,他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从来没有身兼二职的人。一旦太监身兼两职,那就会立刻变得不可控。
  一旦太监和内阁勾结,皇权绝对得到非常大的削弱。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冯保和张居正能都相处的很好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如果冯保不是一人身兼两职,绝对不会有万历朝太监和文官的和平相处。
  东厂还有锦衣卫和他相互制衡,也在防止东厂做大。到了大清,这种制衡又进一步发展,那就是军机处的出现。不在以勋贵制衡文官,而是以军机处来制衡内阁,从而达到分制的目的。
  外廷之中,文臣和勋贵武将相互制衡,在土木堡之变以前,这种制衡是可以的,虽然略有衰败,但是还是能行得通。可是土木堡之后,军方和勋贵一蹶不振,文官就做大了。
  到了这个时候,皇上能依靠的也就剩下东厂和锦衣卫了。
  比如现在,司礼监秉笔太监奉旨提督东厂的张鲸找麻烦了,张居正就头疼了。
  哪怕是张宏帮着他,张宏也不可能去管东厂的事情,那是越权,乱伸手可是官场大忌。这个时候就需要皇上出面裁决了,这就是制衡的重要性了。
  现在朱翊钧还说的不算,裁决的事情需要告到李太后那里,可是让张居正去找李太后告状,他还是有些拉不下脸了。再说了,他去告状,人家也会告他的状,他进宫始终没有太监方便啊!
  说到底,外臣在宫内始终是弱势的。
  文官的手段是上奏折弹劾,可是这么做,不但耗时长,而且效果不好,见效慢,这不是张居正想要的。如果能以雷霆万钧之势压下这件事情,那才是最好不过的。
  虽然张居正自己不能去,但是可以让张宏去,只不过怎么让张宏帮自己,张居正有些头疼。从远近亲疏来说,张鲸进宫的时候就拜在了张宏的门下,张鲸还要管张宏叫干爹。
  从为人上来说,张宏这个太监很正直,张居正不是没想过拉拢他,不过一直是油盐不进。


第十六章 煌煌大明
  对于张居正来说,他是皇帝的老师,而且还是顾命大臣,进宫自然是很容易的,太监里面可没有人能阻止他进宫。不过当天张居正就是没进宫,让知道这件事情的人诧异不已。
  一整天张居正都在内阁,像平常一样该干嘛干嘛,似乎根本就没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整个京城官场都很安静,连上折子弹劾东厂和张鲸的都没有,大家都在等,都在看,所有人都想知道张居正会怎么处理这件事情。无论是拥护张居正的,还是反对张居正的,此时心中都很焦急。
  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次张居正要是处理不好,权威被挑衅,或许就是张居正倒台的信号。
  第二天,张居正一早上进宫去给皇帝上课,所有人都知道今天一定会有事情发生,整个京城官衙上午的办公效率最少降低七成。大家都在等着,等待着结果。
  紫禁城,皇极殿。
  朱翊钧站在大殿门口的栏杆后面,双手扶着栏杆,面无表情的看着面前的广场。
  皇极殿,紫禁城三大殿之一,也是三大殿之首,这里是皇帝举行盛大典礼的地方,也就是后世的太和殿。如皇帝登极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
  可以说这里是帝国的权力中心,是大明皇帝震撼寰宇之所。
  朱翊钧轻抚栏杆,站在原地,极目远眺,看到的不是面前的广场,也不富丽堂皇的建筑,而是一代代的皇帝,一代代的天下,一条条的烽火,一个个的人物。
  此时此刻,朱翊钧的脑海很纷乱,不断的闪过“天子御国门,君王死社稷”“八十日带发效忠,十万人同心死义”“生则中华兮死则大明,寸丹为重兮七尺为轻”这样的句子,身体也越来越热。
  心中热血沸腾,朱翊钧大声的喊了起了,吓了身边的人一跳。
  “华夏之土,泱泱中国
  存天地兮千载
  尽人世乎倥偬
  及吾大明,日居月储
  正礼仪于炎黄
  存衣冠于汉唐
  化天工于造物
  开海波于万疆”
  朱翊钧念的很大声,他很激动,可是念道这里,朱翊钧的声音却低了下来,几不可闻,开口说道:“山河难移,志存高洁。故国虽破,赤心汤汤。”
  这是来自后世《明行赋》之中的一段句子,前世每看一次,朱翊钧就哭一下。
  心中叹息感慨无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是心中依旧有一团火再烧。此时此刻,朱翊钧身穿黄袍站在皇极殿,背后是大明的皇帝龙椅,面前是大明的万里江山,心中自然激荡热流,血液都要沸腾起来了。
  “终究不过和前世一样的下场,又有什么可怕的,现在大明亡了,或许下一个王朝还是汉家江山!”
  朱翊钧喃喃自语,最后大声的喊喝道:“明明在下,赫赫在上,日月昭昭,唯吾大明!”
  站在朱翊钧身后不远处的张鲸恭顺的垂着头,除了开始被震撼了一下,然后脸上就在没有了表情,神色丝毫不变,对于朱翊钧的话,仿若未闻,似乎什么都没听到一样。
  虽然如此,可是张鲸的心里面却如翻江倒海一般,甚至心跳都快的不行了。
  此时此刻,就在此时此刻,张鲸觉得自己洞悉了一下皇爷的想法,好像也明白皇爷要做什么了。通过皇爷刚刚的话,张鲸觉得皇爷这是要做大事,而且是要大明的中兴之主。
  虽然不知道皇爷打算怎么做,可是肯定不是小动静。
  张鲸激动之后就是兴奋,强忍着不让自己的身子颤抖起来,他现在也明白为什么皇爷要重用自己,要让自己去咬张居正,那是在看自己能不能用。
  如果能用,自己肯定会得到更多的重用,张鲸庆幸自己的选择,下意识的把身子弯的更低了。
  半晌,朱翊钧抬起头,回头看了一眼张鲸,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
  不知道是不是压抑的久了,如此大喊大叫一番,朱翊钧心里面如释重负,目光也变得坚毅了起来。虽然这样做不像一个成熟的皇帝,可是朱翊钧知道,皇帝也是人,也有压抑郁闷的时候。
  自从穿越而来,自己面对的是大明,是汉家江山,整日里给自己的压力很大。
  在加上宫里宫外勾心斗角,不断的权衡,不断的应付,五年下来,可以说身心俱疲。此时此刻,朱翊钧这些负面情绪一扫而空,心中如释重负,目光却变得更坚毅。
  “等一下慈宁宫那边怕是要叫你了,咱们过去看一看!”朱翊钧的语气很轻,淡淡地说道。
  张鲸一愣,下意识的抬起头,看着皇爷那张年轻的脸,以及灼灼的目光,张鲸连忙低下头。不知道为什么,他觉得皇爷似乎不一样了,虽然脸上的笑容依旧很温和。
  可是张鲸就是觉得皇爷不一样了,张鲸觉得皇爷更威严了,虽然似乎更加的温和,但是却更加的威严了。
  “是,皇爷!”张鲸连忙躬身道。
  “对了,去把张诚给找来!”朱翊钧笑着说道,说完就迈步向前走去,步履轻快。
  张鲸一愣,找张诚做什么?不过他也不敢问,虽然想不明白,还是连忙吩咐小太监去找张诚了。
  朱翊钧却想的明白,如果事情发展向不可预测的方向,那自己必须保证手里面握着一支军队。卫宿皇宫的勇士营和四卫在手,自己心里面才有底。
  虽然现在勇士营和四卫有多能打是一个悬念,但是在京城,应该算是一等一的战力了。
  当然,事情滑向不可测的方向几率很小,可是朱翊钧却不想出现一点意外,哪怕是万分之一。自己必须要做成,这一次要把张鲸捧起来,同时要把勇士营和四卫拿过来。
  慈宁宫那边,张居正和张宏的谈话并没有费什么力气。
  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