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万历驾到-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到有了熟铁,自己就能进一步的搞出铁质的虎蹲炮,如果在搞出金属定装炮弹,那就是名副其实的迫击炮了。虽然这个过程会很漫长,但是真的搞出来,那就无敌了。
自己到那个时候就真的可以组建炮兵了,甚至可以体验千炮齐发的场面了,当然,也要有足够的钱,现在只能幻想一下。不过朱翊钧觉得自己朝着这个方向努力,那就一定能行。
对着陈矩摆了摆手,朱翊钧开口说道:“行了,我知道了,继续努力吧!”
陈矩躬身退到一边,他的心里面也有一些不好意思,这么长时间了,花费了这么多钱,可是到现在还没有成果。不过陈矩也知道,这玩意着急不得啊!
刚刚到兵仗局的时候,陈矩还真的没把这个放在心上,有钱还不能炼铁了?
可是到现在他算是知道了,有些东西有钱也玩不转。自己都把皇爷说得悬赏都用上了,但是还是没等解决问题,剩下的只能是靠时间来慢慢弄了。
朱翊钧将目光转向了徐德,开口问道:“你那边怎么样了?”
“回皇爷,第一批训练的密探已经派出去了,他们会各自去府城组建新的探子网络。”徐德连忙说道:“加上原本梨园的那些人,内厂很快就会完成铺设。”
“到时候两京十三省全都会有咱们内厂的眼线,奴婢已经让他们开始渗透各地的衙门了。”
“按照皇爷说的,从衙门的胥吏开始,一点一点都掌握衙门之中的情报。”
朱翊钧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才对,这才是自己想要的情报组织。或许它的发展还是畸形的,可是没办法,自己需要他们这么做,需要他们为自己提供这方面的情报。
“尽快的完成内厂的构架,另外让人把主要精力放到闽地去。”朱翊钧想了想,说道。
徐德虽然不知道为什么皇爷让把人手放到闽地的,但是徐德知道这不是自己该问的,躬身道:“是,皇爷,奴婢回去就安排,很快就会完成。”
朱翊钧点了点头,闽地是一个好地方,在接下来的两年里面,那里将吸引大明朝的主要目光。
提出清账天目和实行一条鞭法的张居正,最终会选择一个地方做试点,这个地方就选在了闽地。朱翊钧自然要关注那里,更为重要的一点,闽地有朱翊钧感兴趣的东西。
比如闽地的海商,比如闽地的海盗,比如闽地的富豪家族。
对于这些事情,朱翊钧真的非常感兴趣,反正张居正去闽地清账田地,实行一条鞭法,自己正好在后面好好的查一下这些人。江南是肯定要清理的,现在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摸摸底。
“陈矩,让你找工匠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见徐德答应的痛快,朱翊钧点了点头,又将目光转向了陈矩。
这件事情还是朱翊钧前些日子想到的,有了熟铁没有熟练的工匠也不行。大明的工匠日子可不好过,朱翊钧准备让兵仗局弄一些熟练的工匠。
把自己脑子里面的想法实现,这是需要人去操作的,在大明没有比他们更合适的了。
“回皇爷,匠人全都在工部那边,兵仗局要人怕是不容易啊!”陈矩想了想,有些为难地说道。
朱翊钧一愣,随即恍然,兵仗局的确没什么威慑力,匠人虽然地位低下,可是对于官员来说,这些工匠也是宝贝。平日里面这些人大多数都是给他们做私活的,想把人从他们手里面抢出来,怕是不容易啊!
不过专业的事情就找专业的人做,兵仗局和陈矩不行,那就让行的人去做。
反正张鲸那边马上就要和张居正做交易,顺带着把这件事情也给做了,也不算什么大事情。看了一眼陈矩,朱翊钧开口说道:“行了,朕知道了,这件事情朕会让东厂那边的人去做。”
大致的摸清了陈矩和徐德这边的事情,朱翊钧准备把接下来的注意放在张居正新提出的清账田地和一条鞭法上面。
果然,接下来的几天这件事情在京城传的沸沸扬扬,大家都知道了内阁首辅张居正要改革,而且还不是小改,而是大改。清账田地,隐匿的土地要交税。
按照法理,张居正的做法完全符合法理,而且非常的名正言顺。
只不过这个世界上的事情不是名正言顺就能做下去的,这么多年大家都享受着这种待遇,现在猛地没了,这不是从大家的嘴里面抢肉吃吗?
后世都有一大堆人偷税漏税逃税,何况大明朝,瞬间就有一种群情激奋的感觉。
这些士绅地少的也有几十上百亩,多的就是上千亩,甚至上万亩,几万亩的也大有人在。免税的才多少,根本就是九牛一毛啊!让他们交税,心里面能好受就有鬼了。
更何况地少的也不愿意拿啊!
大家以前都这么过来的,都不交税,不是过得挺好的,怎么你张居正上来就非要交税了?一瞬间反张居正的人就多了起来,而是声势浩大。
京城的情况朱翊钧通过东厂和内厂知道的一清二楚,看到这么多人站出来,朱翊钧愤怒之余,也有些无奈。这就是大明朝的现状,这还只是清账田地,查出隐匿的田产,如果是取消免税特权呢?
在朱翊钧看来,最简单的办法其实就是取消免税特权,无论是谁,有田就交税,直接上摊丁入亩,可是现在还不行啊!想到这里朱翊钧又叹了一口气。
第九章 军权
虽然反对的声浪很大,可是内阁和六部暂时稳定,闹腾的也是那些御使言官之类的。有张居正坐镇,倒也掀不起什么大浪,朱翊钧也懒得关心这些事情。
皇宫大内,朱翊钧正再见一个人,一个老人。
虽然年纪不小了,头发也花白,但是老人家坐在那里还是非常有威势的。正襟危坐,颇有大将风范,这个人不是别人,正式在京城赋闲了好几年的俞大猷。
朱翊钧看着俞大猷,满意的点了点头,经过这几年的调养,俞大猷的身体好了不少。
比起刚到京城那会儿,这身体可是好了不少,朱翊钧对于李时珍那边的进度还是很满意的。医学那边已经很健全了,虽然还没开始进行什么新的研究,但是大的框架已经搭建起来了。
朱翊钧准备过一段时间就推广清创术,这年头减少战斗减员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酒精什么的,该上就得上,建立新军不培养医疗兵怎么行。自从穿越到现在也五年了,朱翊钧准备把手伸向军权了,当然了,不是那种全面的,而是先从御马监掌管的禁军开始。
在大明普遍的认识里面,司礼监代皇帝审批阁票,与内阁对柄机要,实为“内相”。
御马监与兵部及督抚共执兵柄,实为内廷“枢府”。其实,御马监还要管理草场和皇庄、经营皇店,与户部分理财政,为明廷的“内管家”。
两度设置的西厂,也由御马监提督,与司礼监提督的东厂分庭抗礼。
只不过现在没有西厂了,御马监的权柄下降的很厉害。
由于御马监职掌御马,自然有养马、驯马人员,由此产生了一支由御马监统领的禁兵——腾骧四卫及四卫、勇士营。这支禁兵最初的来源,是从各地卫所挑选的精壮之士,以及从蒙古地区逃回的青壮年男子。
这支禁兵不属亲军指挥使司所辖的上十二卫(后为二十二卫),但地位显然高于上十二卫,是禁兵中的禁,这支禁兵的职责是“更番上直”,担任宿卫。
宣德六年时,这支禁兵有三千一百人,取了一个正规的名称:“羽林三千户所”。
两年后,以此为基础,充实京军各卫养马军士及原神武前卫官军,组编成腾骧左、右卫,武骧左、右卫,统称“四卫”,又名“四卫军”。
按当时的编制,五千六百人为一卫,则四卫军当有二万名以上的军士。
景泰及成化时,京军三大营改编为团营制。腾骧四卫的勇士和精壮的旗军被抽调,另外组建勇士营和四卫营,在四卫指挥使中挑选坐营官。
两营在弘治、正德时多达四万余人,后经多次整顿,定额为六千五百余人。编制虽然屡有变化,却一直由御马监统领。
朱翊钧要伸手的就是这支禁军,一来这支军队由御马监统领,自己作为皇上好下手。二来这支军队乃是大内禁军,是距离皇帝最近的军队。
如果这支军队很强悍,最起码能够保证京城地面不乱。
有了这支军队,自己就可以把手伸向三大营,现在的三大营基本指望不上,想要从塑三大营,裁汰老弱,清空空饷,手里面不握上一直强军,心里面没底气。
三大营当年可是战功赫赫,明成祖朱棣远征蒙古,靠的就是三大营,其中的神机营更是威名赫赫。
朱翊钧要对四卫下手,第一个要做的自然是选将,这个时候的名将还是不少的,能打的文官也不少,戚继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可是他们都树大招风,只有俞大猷最合适。
现在俞大猷又被自己闲置了几年,拿出来放在四卫最合适不过了。
不过这里面有一件事情,朱翊钧需要和俞大猷商量。
“俞爱卿,朕有一件事情想和你商量。”朱翊钧看着俞大猷,笑着说道。
因为对于俞大猷的敬重,加上这一次的事情的确有些棘手,所以朱翊钧说话很客气。像俞大猷这种老将那就是宝贝,朱翊钧可是宝贝的很。
俞大猷一愣,自己在京城好几年了,见到皇上的机会不多。自己也要求了几次想要离京,可是全都被皇上给拒绝了,现在这是想说什么?
“陛下请讲!”俞大猷连忙说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前些日子御马监的张诚和朕说了四卫的事情,说是四卫疏于操练,有些不成了,想让朕找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将军好好整训一下。”
“朕就想到了老将军,以老将军的威望和能力,整训四卫自然是没问题的。”
俞大猷一愣,让自己去四卫?这个有些不妥吧?那毕竟是禁军,一直都是宫里面的太监统领的,自己去了怕是麻烦不少。俞大猷有些不明白,皇上怎么想起让自己去禁军了呢?
“俞爱卿,四卫乃是禁军,有卫宿皇宫的职责,如果不堪用了,朕心不安啊!朕想了很久,还是俞爱卿最合适。”说完之后,朱翊钧看着俞大猷。
原本准备说的话,朱翊钧还是没开口,实在是不好意思。
朱翊钧想让俞大猷接掌四卫,用的还是老办法,让张鲸去办,然他去找张居正,把这件事情的影响降到最低。理由都想好了,那就是宫里面的太监内斗。
张鲸要把手伸到张诚掌控的御马监,于是就派自己的人过去。
张居正现在正在推他的清账田地,急需张鲸的支持,他绝对不会在这件事情上为难张鲸。以支持他清账田地,换取俞大猷掌控四卫。
无论从哪方面看,张居正都没有拒绝的可能。
只是这样以来,俞大猷肯定会被贴上依附太监的标签,虽然俞大猷是武将,没有文官那么矫情,可是这名声也不好听啊!朱翊钧还真担心俞大猷不答应,可是事到临头,朱翊钧还是没想好怎么和俞大猷说。
俞大猷也不傻,在官场混了这么多年,因为为人正直吃了不少亏,俞大猷自然看出朱翊钧的迟疑和犹豫。
“陛下,臣愿为陛下和大明肝脑涂地!”俞大猷虽然不知道朱翊钧有什么不能说的,但是他心里面却不在意,他的心里面有一颗忠心。
与大明比起来,自己的荣辱俞大猷看得不重。
第十章 张鲸和张居正
看着俞大猷,朱翊钧半晌无言,最后点了点头说道:“委屈爱卿了!”
俞大猷笑着说道:“臣哪有什么委屈不委屈的,臣这一生所经所历,用一句九死一生来说恰如其分。很多东西臣不看重,只要大明兴盛,于愿足矣。”
朱翊钧再一次默然,他再一次觉大明欠老爷子良多。
与俞大猷谈论了一些其他的东西,朱翊钧这才送走了俞大猷,关于后世的士卒训练什么的,朱翊钧根本没提。一来他不擅长,二来他觉得会水土不服。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如果不是没人点科技树,朱翊钧连科技树都懒得点。
送走了俞大猷,朱翊钧叹了一口气,对刚刚走到自己身边的张鲸说道:“开始吧!”说完就转身向后面走去,一边走还一边揉眉心,他需要休息一下。
作为大内太监最得圣宠的张鲸,回去之后就把自己侄子张全给叫了过来,一直以来都是张鲸这个侄子负责他和张居正之间的勾连,这一次要做的事情自然还是要张全去做。
现在的张鲸掌控着东厂,同时还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权势不可谓不大,可是他又没办法和冯保相比。
想冯保以司礼监张印提督东厂,名义上还是先帝留下的顾命大臣,在宫里面深的太后的信任。张鲸说不羡慕是假的,可是张鲸却做不到那个地步。
太后对自己可没有对冯保那么信任,同时自己不是先帝留下的顾命大臣。
现在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是张宏,张宏现在深得太后的信任,自己想搬倒他上位,基本上没机会。自己现在就只能依靠皇爷,如果皇爷放弃自己,自己估计就完了。
不说在御马监整天盯着自己的张诚,单单是皇上放出去的两个年轻人都不简单啊!
东厂做情报的,这两年下来自然发现了同行,张鲸也让人查过,结果发现不是锦衣卫的人。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有一次被东厂摸到的,结果查到这些人是梨园的。
别人不知道梨园是怎么回事,张鲸怎么可能不知道。
原本还以为是皇爷存私房的地方,没想到那里面还有其他的事情,张鲸顿时就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了。东厂里面有没有梨园的人,张鲸虽然没查过,但是他肯定,一定有!
知道了梨园的事情,张鲸就知道自己不是无可取代的。
好好做事,不然完蛋,这仿佛是一把悬在张鲸的头顶,在知道自己随时可能被替代,张鲸怎么可能不用心。张鲸现在只想着把事情做好,让皇爷不厌弃自己。
张鲸知道张宏比自己年纪大,就算是熬到最后,自己也能熬到司礼监张印太监的位置,做到太监的巅峰。张鲸不知道,在几十年后的确有一个人做到了太监的巅峰,这个人就是魏忠贤。
放下手中的茶杯,张鲸看了一眼自己的侄子张全,发现张全已经一脸胡子了。
“你也这么大的了,这时间过的可真快!”张鲸有些感慨地说道:“咱家当年没钱才进宫的,现在看着你穿着绫罗绸缎,叔叔心里面很高兴。”
“咱们老张家一代一代的不容易,有了富贵要珍惜啊!”
张全有些不明白,自己叔叔这是怎么了?怎么还说这样的话呢?
张鲸也不在意张全的目光,直接说道:“上次交代你的事情,去办吧!告诉游七,如果张居正做不到,那就别怪咱家不客气了。”
听了这话,张全心里面一惊,难道自己叔叔要和张阁老翻脸?
现在张阁老可是权倾朝野,跟张阁老翻脸,张全觉得心里发颤。可是他又不敢问,毕竟他这个侄子在张鲸面前可没什么发言权,连忙答道:“侄儿明白。”
看着张全离开,张鲸叹了一口气,表情有些阴郁。
张全出了皇宫就去找游七了,这边刚送过去消息,那边游七就过来了。现在不是张全着急,而是游七着急。前些日子游七就让张全找张鲸,可是这么多年了,张全这边音讯全无。
游七这边让张全找张鲸,自然是为了清账田地的事情,张居正需要得到张鲸的支持。
原本还以为没什么事情的,可是这边几天都没回消息,张居正这边极坏了。现在听到张全找自己,游七自然欣喜异常,放下所有的事情,直接就来到了和张全约定好的酒楼。
两个人见面之后,游七也不客气,直接就说道:“兄弟,事情怎么样了?”
“游兄,当然没问题!”张全笑着说道:“我叔叔说了,他那边没问题,司礼监那边也不会有问题。我叔叔说了,张阁老的事情就是他的事情。”
游七心里面松了一口气,但是却也没全都放下,如果真的这么简单,那就不会拖这几天了。
况且张全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摆明了是有事情,游七看着张全,笑着说道:“贤弟,有什么事情但讲无妨,咱们兄弟之间不用藏着掖着。”
“那我可就说了!”张全顿时就笑了,开口说道:“我叔叔和御马监的张公公不对付,这个兄长知道吧?”
游七当然知道,冯保还活着的时候,二张关系不错,算是利益同盟,自从冯保死后,两个人就渐行渐远了,同盟自然就不存在着了,而且争得还挺厉害。
“我叔叔想安排一个人进四卫,毕竟四卫这么多年疏于操练,上对不起皇恩,下对不起士卒,我叔叔听说俞大猷将军在京城,觉得他很合适。”
“俞大猷将军可是能战善战,而且也练兵有术,我叔叔就觉得他很合适。”
游七听得云里雾里的,大概他是听明白了,张鲸真是要把手伸到御马监下面的腾翔四卫。你给腾翔四卫安插一个主将,张诚不一定什么表情,反正是不会好看。
只不过游七还是没明白张鲸为什么这么做,不过他也明白,这就是张鲸开出来的加码了。只要自己家的老爷答应这件事情,那张鲸那边也会全力支持自己家的老爷。
这就是不是游七能做主的,笑着说道:“我回去就上禀我家老爷。”
第十一章 查查看
张全点了点头,他也知道这件事情不是游七能做主的,事实上他们两个人都只是传声筒而已,这点默契还是有的。两个人没有过多的耽搁的时间,说完正事就各自回去了。
张居正府邸。
游七回到府上就去见了张居正,门口来拜望的人依旧很多,但是游七却没看他们。这几年随着自己家老爷权势日隆,每天拜访的人就没断过。
进了书房,游七就看到自己家的老爷在坐着喝茶了。
游七知道自家的老爷是在等着自己,这些日子自己家的老爷可很少有如此悠闲的时候了。
见到游七进来,张居正就放下了茶杯,脸上带着笑容的等着游七向自己汇报。
“老爷,张公公那边倒是答应了,只不过他提出了一个要求。”游七有些迟疑地说道:“而且态度很坚决,咱们这边不答应,张公公那边怕是不好办了!”
张居正倒是不以为意,笑着说道:“以张鲸的为人,这个时候不提要求才怪了,说说看,什么事情。”
“是勇士营和四卫营的事情。”游七想了想,开口说道。
听到勇士营和四卫营,张居正一皱眉头,对于皇宫的这支武装,那真的是很敏感的。张居正在万历二年的时候就对这支武装下刀了,万历二年议准,勇士、四卫二营,各裁坐营官二员。
削减开支,减少营官,这是张居正一直在做的事情,张鲸怎么会把目光瞄上四卫营和勇士营?难道是因为御马监?张居正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御马监太监张诚。
如果是其他的事情,张居正或许不会考虑太多,哪怕是关于钱财官员的都行,可是关于四卫营和勇士营,张居正不得不慎重。
虽然御马监统领禁兵从永乐、宣德就已开始,但其真正发挥作用并引起时人的关注,却是在正统十四年土木之变之后。当时瓦剌骑兵直扑京师,京城保卫战在于谦的组织下进行了五天。
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西直门和彰义门,由于明军主力京军三大营尽陷,守卫西直门的是御马监太监刘永诚的侄子右军都督刘聚,在彰义门主动出击瓦剌军的则是御马监提督的留守北京的四卫勇士、旗军。
天顺元年二月,英宗复辟,诛杀御马监太监郝义,原因是郝义曾经策划调动四卫勇士擒杀支持英宗夺位的司礼监太监曹吉祥。而天顺五年,当曹吉祥及其养子昭武伯曹钦京城发动兵变时,平定兵变、击杀二曹的主要力量,却还是四卫勇士和旗军。
正德九年,武宗于京军十二团营中选拔精锐,编为前、后二营,与勇士营、四卫营同操练于西官厅,为“选锋”,可见,这是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部队。
在京城之中,这样一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张居正不可能不顾忌,他怕有人用军队说事,或者做一些事情。
自从成为内阁首辅之后,张居正一直都是大权在握,尤其是军权,他看得更是非常重要。大明又不是没发生过清君侧,任何一个时代,执政者对军权都是异常的看中。
京城也不是没发生过兵变,把这样一支军队交出去,张居正怎么可能不犹豫。
对于想要掌控所有事情的张居正来说,任何不稳定的因素都要掐灭在萌芽之中。张居正还有一件事情不能不顾虑,那就是皇上成年了!
为皇上选皇后的事情已经开始了,明年皇上就要大婚了,等到皇上大婚,必然会掀起还政的风潮,到时候自己如何自处?
张居正心思百转,暗自叹了一口气,这个张鲸出手果然很准,直命要害。
虽然勇士营和四卫营这支禁军平时看不出什么来,可是真的到需要的时候,那就有大用了。沉吟了半晌,张居正又开口问道:“张鲸准备派谁去勇士营和四卫营?”
“俞大猷!”一直沉默在一边的游七开口说道。
听到这个名字,张居正顿时就是一愣,这个名字真的是太熟悉啊!
戚继光是自己的心腹,张居正对俞大猷自然就听说过了,毕竟这两个人不但是好朋友,还有俞龙戚虎之称。俞大猷以脾气倔出名,冲撞上官也不是一次两次的,相比起来,戚继光就会做人多了。
“俞大猷怎么和张鲸搅合到一起去了?”张居正皱着眉头说道。
俞大猷什么脾气张居正怎么可能不知道,那个人为人忠正,但是脾气异常倔强,根本就不可能低头拍马屁。说俞大猷巴结张鲸,张居正第一个就不相信。
整件事情就透着一股怪异,张居正总觉得不合理,不对劲。
虽然俞大猷掌握四卫和勇士营张居正很放心,毕竟俞大猷的虽然脾气倔,但是为人忠正,而且整训有方,不过不合理就是不合理,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让人去查查,弄清楚张鲸为什么要举荐俞大猷!”张居正看着游七,淡淡的吩咐道。
虽然自己权倾朝野,但是张居正却时时刻都很小心,稍有不慎就会失足,这可不是张居正想要的。不弄清楚这里面的关系,张居正不敢轻易的下决断。
“是,老爷!”游七点了点头,转身就向外走,找人去查这件事情了。
这件事情最合适的当然是锦衣卫,游七去找的就是锦衣卫的都指挥使刘守有。这几年有了张居正做靠山,刘守有可谓顺风顺水,官运亨通。
不过这几年下来,锦衣卫也快成张居正家开的了。
皇宫大内,朱翊钧正在写字,前世朱翊钧就觉得会写毛笔字很帅,可是他也没练过,这一世他也跟着学,虽然写的不怎么样,但是却乐此不疲。
“皇爷,徐德来了!”张鲸来到朱翊钧的身边,小声地说道。
朱翊钧一愣,自己没让徐德进宫啊!不过随后就明白了,这是有事情啊!放下手中的笔,朱翊钧笑着拿过毛巾擦了擦手:“让他进来吧!”
时间不长,徐德就从外面走了进来,恭敬的道:“皇爷!”
“行了,你进宫来,有什么事情吗?”说着笑着坐到龙椅上,开口问道。
第十二章 太监之间
“皇爷,内厂这边收到了消息,锦衣卫正在查张公公和俞大猷的关系!”徐德也不隐瞒,连忙说道:“好像是张府的意思,游七今天见了锦衣卫都指挥使刘大人!”
朱翊钧听了这话,略微一愣神,随后就恢复了正常。
这种情况朱翊钧也不是没猜到,这件事情本就不是什么寻常的事情,毕竟这也算是大动作了。如果说张居正不怀疑,那就有鬼了,只是朱翊钧没想到内厂这么快就得到消息了。
朱翊钧不知道的是徐德这几年对内厂可是上心的很,经营起来真的是全力以赴。
以前大明也不是没有出现过西厂和内厂这样的组织,徐德现在是把内厂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钱。在徐德看来,内厂就是自己以后更进一步的本钱。
自从冯保死后,徐德一直没什么安全感,现在虽然略微有安全感了,可是太监之间的竞争,那可是很激烈的。
司礼监张印太监张宏虽然平常不显山不漏水的,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位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张宏在皇宫里面的地位绝对是第一人。这几年陪着太后礼佛,深的太后的信任。
李太后在宫里面的权威绝对不容撼动,这是一个礼法的世界,孝被排在第一位,皇家自然也是如此。
皇上侍奉太后至纯至孝,这也是外面疯传的事情,当然了,内厂这些年也没少替朱翊钧宣传。不过徐德知道,皇爷晨昏定省,这几年就没断过。
如此一来,张宏的地位自然是水涨船高,连张鲸都没办法挑战。
对于张宏,朱翊钧其实很感激,这两年他总是在太后面前维护自己,并且领着自己老妈在信佛一道上狂奔,对自己的好处也是多多。朱翊钧这个知趣的老太监自然很看重,平常他的建议也很少拒绝。
除了张宏,司礼监秉笔太监,奉旨提督东厂张鲸也是太监里面的权势人物。
在加上司礼监秉笔太监奉旨提督御马监张诚,现在宫里面这三位绝对是压在徐德头上的大山。如果不是张鲸和张诚不和,在加上上面有张宏压着,徐德觉得自己早就被收拾了。
张鲸不能闹腾,也是因为张诚的原因,他也害怕张诚随时取代自己。
在和自己一代的太监上,徐德知道还有一个陈矩,这两年陈矩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内厂自然不可能不知道。皇上对兵仗局十分的看中,徐德也知道。
这两年经过徐德的手给兵仗局的银子,那就数以十万计,更显得皇爷对兵仗局的重视。
徐德是一点都不敢松懈,玩了命的发展自己的内厂,自然是效果显著。锦衣卫那边早就被渗透进去了,这一次徐德察觉到张府调查俞大猷和张鲸的事情,第一时间就跑到报告了。
虽然徐德很想看到张鲸倒霉,也很想看到张鲸和张居正闹翻,但是他不敢。
如果皇爷知道自己知情不报,那自己的下场都不用想,徐德也不知道自己的身边有没有东厂的人。想到东厂那边都有自己这边的人,徐德觉得自己身边肯定有东厂的人。
不说别的,第一批从太监学堂毕业的那些太监,现在有不少都在内厂这边,这些人当初自己找了一半,另外一个就是张鲸找的。
朱翊钧自然不知道徐德这样的想法,但是现在的局面就是他安排的,掺沙子也是他做的。
做了几年皇帝,朱翊钧别的没学会,但是对一切抱有怀疑态度,那是学了一个彻底。这个世界谁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