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兵(一名)-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共谍,与共匪合谋,方致我军败溃!”
杨涛拿着这封来电,直接去找黄维交涉,到这个时候,一一零师的问题还没有一个结果。
黄维看了看这份电报,面无颜色地递给了身边的吴副司令。
吴周副司令也一言未发,到这个时候,一一零师的失踪,还能有别的什么解释吗?
也就在这个时候,前方作战的士兵们却收到了解放军的传单,上面明言一一零师已经在师长沈凤起的领导之下,光荣地举行了起义,并且要求所有的国军部队,也要向一一零师那样,弃暗投明,才可以得到生机!
拿到这份传单,黄维气得浑身发抖,瞬间便将这张纸扯得稀烂。吴周副司令却默然无语,神情黯然地走出兵团指挥部,回往他八十五军的军部去了,此时他需要马上回去稳定军心,不能让一一零师临阵起义的事来影响大家的士气。
但是,这个时候,十二兵团又有什么士气可言呢?
望着吴周副司令离去的身影,杨涛却有一些为难起来,提醒着黄维道:“八十五军里,沈凤起的影响力颇大,那个二十三师的黄师长,听说当初和他的关系就非常好!”
他的话没有再往深里去,却不容黄维不往深里去想。
沉默了良久之后,黄维蓦然回转身来,抓住了杨涛的手,显出了十分亲切的样子,对着他道:“杨军长,如今十二兵团里,还值得依靠和信赖的,只有你们十八军和覃军长的第十军了!”
杨涛点了点头,看来黄维还是十分明白的,第十军与十八军正是由原先整编十一师发展而来的,是胡从俊当年打下的家低,也是陈诚土木系的根本!
※※※
“不就是一个火堆吗?你们的坦克怎么连一个火堆都冲不过去?”张贤有些气急败坏,把梅占元叫到了自己的跟前,如此大声地责问着他。
“贤哥,不是冲不过去,是根本不能冲!”在只有他们两个人的时候,梅占元还是习惯跟着陈大兴学着,叫他作‘贤哥’,此时,一时之间也忘记了改口。
“为什么?”张贤问道。
梅占元把他拉到了自己的坦克之前,带着他转到了后面的油箱之处,告诉他:“这些美国战车,看着虽然厉害,但是却是烧汽油的,油箱就在机体的外面,如果坦克从火堆中冲过去,很大的可能就会引燃油箱,那么整个战车都要暴废!”
张贤愣愣地看着这辆坦克,半天才骂出了一句话来:“真是中看不中用的东西!”
梅占元也觉得脸上发烧,任他也没有想到,一堆火就如此轻易地挡住了这些钢铁巨特的履带!
早上的时候,梅占元真正的顶头上司,作为装甲兵司令官的蒋总统的二儿子蒋纬国曾乘坐战机亲临双堆集的上空,对快速纵队的队员们发来慰问电,同时还专门与他这个营长通了电话,鼓励大家大家勇敢作战,为大家打气。如果这个装甲兵总司令要是知道他们的战车被敌人的几堆火挡在了外面,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此时,三十一团已经突破了敌人的前沿阵地,进入了村庄之内,正与解放军进行着逐街逐屋的争夺。这个朱家庄就位于双堆集的西南面,是突入出来的一把尖刀,夺下了这个村子,就可以盘活双堆集西南面一大片的空间。为了拿下这个村子,张贤亲自出马,已经从早上打到了下午,他知道,此时他们的火力还是有着明显得优势,必须要乘着天黑之前拿下这个阵地,否则等天黑的时候,那就会成为解放军的天下了!
一连几日的强攻,让许多的人都失去了耐心,虽然死伤无数,但是却毫无结果,张贤一样也陷入了绝望之中,他没有想到几个月不见,这些共军怎么突然就这么会打仗了,尤其是这个刘兴华的襄河纵队,在双堆集以南搞得阵地简直就是滴水不漏,令他也找不到一个可以拿下的突破口。对于整个共军的阻击防线,他也一仔细地观察着,从东面、东南面、打到了南面、西南面,他就像是海底摸针一样,想要找到一个破绽出来,却始终不能够。开始的时候,敌人的力量还略显单薄,而这几天下来,可以明显得感觉到,敌人对南面已经加强了兵力,定然是防备他们重点向南突围的企图。
只是,尽管心里焦急不堪,张贤的脸上还是一脸得平静,他知道他的士兵都会察颜观色,一旦他这个当师长有一丝得惊慌,那么必然会引起大家更大的不安。
三十二团终于从村子的另一个方向攻进了村子里,完成了对整个村庄的合围。
张贤看了看已经转到了西边的冷日,可以确信,过不了多久,这个村庄就会被攻克。一阵风从北面吹过来,带着阵阵的寒意,张贤蓦然浑身打了一个哆嗦,觉得却是头重脚轻,浑身酸软,眼前一黑,若不是连忙扶住了身边的这辆坦克,险些就栽倒在了地上。
“哥呀,你怎么了?”紧跟在张贤身边的熊三娃不由得叫了一声,过来扶住了他。
梅占元也走了过来,看着他的脸色如此惨白的样子,不由得伸手摸了一下他的额头,经不住叫了起来:“呀!好烫呀!”
熊三娃也连忙伸出手来,探视着张贤的额头,也跟着叫了起来:“哥呀,你发烧了!”
“我没事!”张贤推开了他们的搀扶,倚在坦克的机体上,苦笑了一下,道:“可能是这两天太着急了,有些急火攻心,再加上可能又着了凉,所以才会发烧!呵呵,今天晚上好好睡一觉就会好起来!”
“哥呀,你已经几天几夜都没有好好合过眼了,无论如何,今天晚上也要好好睡一觉!”熊三娃也赞同着。
“三娃,把师长扶回去休息!”梅营长命令着熊三娃。
“好!”熊三娃点着头,便要架着张贤离去。
张贤却摇了摇头,坚定地道:“战斗马上要结束了,我一定要看着这个村子夺回来!”
尽管梅占元与熊三娃一再得解劝,但是张贤依然执着如故,两个人只得担心地护卫左右,直到整个战斗的结束!
第六五章 双堆(二)
十一师的指挥部就位于双堆集的镇子上,而十八军指挥部也位于同一个村子里,与十二兵团司令部所在的小马庄紧紧相连,这其实也是黄维有意的安排,在十二兵团这么多的师旅中,此时的十一师成了独树一帜的排头,成为兵团指挥部唯一的依靠。
这个双堆集之所以起这么一个名字,是因为这个村镇周围有两个相距三到四里远的土堆,南面的最早时因为是一个尖顶,所以叫做尖谷堆;北面的因为是一个平顶,所以叫做平谷堆。这两个土堆海拔高度都有三十多米高,只是在附近十平方公里的战场之中,两座大土堆的相对高度也就只有十来米的样子。没有人知道这两座土堆怎么会莫名其妙地出现在这里,附近地区都是一马平川,显得就只有这两个土堆成为制高点。虽然一直有当地的学者考证,这两个土堆是古代某个王室的墓葬封土堆,也有人曾在此发现过石斧、石刀、鹿角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钱币,确终是道听途说,没有确切的证据。
双堆集原本是一个只有一百多户的村子,在这附近来说,也算是一个大村了,其他村落大都只有三四十户,能过五六十户的就已经算是不小了。只是,在十二兵团到达这里的时候,几乎所有村庄里的大多数的老百姓早已经跑得无影无踪了,大军所达之处,找不到任何吃的、用的和烧的东西,仅剩下了空荡荡的土墙和盖着茅草的小屋。
张贤也不记得自己是怎么回到了十一师临时指挥部,只是隐隐约约记得回来的时候,熊三娃把他放倒在了床上,一个随军的医生过来给他看了看,然后还打了一针,便离去了。之后,好象是熊三娃帮他脱了衣服,给他盖了两床行军被,他便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外面的喊杀声与枪炮声,从来就没有停歇过,只是在这个时候,仿佛是成了自然,大家也都见怪不怪了,尽管响声惊天,却无法吵醒张贤的梦。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耳听着门外传来一阵喧扰,熊三娃那粗大的嗓门在与谁吵着什么。
张贤从床上爬了起来,这才发现四周是一片得漆黑,倒是窗外还有星火闪耀着,也不知道到了晚上几点钟了。
须臾,门外的喧哗声逐渐平息,门被推开来,发出“吱扭”的一声想,张贤已然听到了他所熟悉的脚步声,那正是熊三娃轻手轻脚地走进来。
“三娃,有什么事呀?”张贤忍不住坐将起来,问着。
熊三娃怔了一下,经不住地道:“咦,哥呀,你什么时候醒的?”说着,擦着了火柴,点亮了床边的一盏马灯。
张贤喘了一口气,忍不住发出一连串的咳嗽,熊三娃连忙拿过水壶,替给他。他接过来,喝了一口,那水冰凉得可以透人心肺,也使张贤蓦然清醒了许多。
“没什么事!”熊三娃敷衍着道,同时告诉他:“哥呀,你知道吗?刚才黄医生已经给你看过了,说你得了感冒,比较严重,如果再不注意,可能就会转成肺炎!”
在这个时代里,肺炎已经是非常严重的病历了,很有可能会死人的!
张贤却摆了摆头,浑不在意他的警告,依然问着:“是不是军部的刘副官来过了?”
熊三娃怔了怔,只得点了点头,同时告诉他:“刚才刘副官来说杨军长要找你马上过去,有重要的事商量,我见你病倒在床上,所以就把他打发走了!”
一听到这话,张贤马上来了精神,立即掀开了被子,抓起床头的衣服便穿了起来。
“哥,你这是要做什么去呀?”熊三娃连忙问着。
“杨军长找我,定然是有十分重要的军情,我怎么能不去呢?”
“可是你的病……”
“我还死不了!”张贤漠然地道。
“现在都快十二点了,要去也等明天天亮之后再去吧!”熊三娃劝道。
张贤回过身来,瞪了他一眼,知道他这是为自己好,但还是教训着他道:“三娃,你难道不知道军情紧急吗?”
熊三娃愣了一下,没有再多说什么。
很快,张贤便穿着完毕,裹紧自己已然很脏军大衣,拉开门来,马上便感到了一股寒气扑面而来,经不住又剧烈地咳嗽起来。
“哥!”熊三娃喊了一声,连忙跟了出来。
※※※
在熊三娃的搀扶之下,张贤跌跌撞撞地走进了十八军的军部里,此时,这个小小的农家院里,依然亮着灯火,显然里面的人还没有入睡。
对于张贤的到来,杨涛有些意外,连忙走过来扶住了他身体,同时把身边的一个板凳让出来,让他坐下,不由得问着:“阿贤,你病得不轻呀,怎么也赶过来了?”
张贤笑了一下,不以为然地道:“军座放心,我还死不了!这么晚了,你派刘副官来找我,肯定有重要的事情传达,我不能不来!”
杨涛点了点头,十分感慨地道:“阿贤呀,如今这个屋子里的可都是我们十八军里的头脑了,你要是不来,我还真得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
张贤这才注意到,此时在这个小屋子里,除了他与杨涛之外,还有一一八师的王元灵师长,以及十八军的郭参谋长。这四个人,如果再把四十九师的徐海波加进来,果然就是十八军全部的首脑人物。只是如今,徐海波的四十九师已经瓦解,值得庆信的是他还带着部分人员跑到了蚌埠,不象其他人一样,还在共军的包围圈里,前途渺茫。
“到底是怎么回事?”张贤也警觉起来,刚才还有些发昏头脑,忽然间便清亮了起来。
杨涛点了点头,这才道:“刚才我已经与王师长说过了,此时再告诉你!国防部这一次又下了一个电令,这个电令其实是以老头子的名义发出来的,又要求我们十二兵团在这里固守待援,不许突围!”
张贤不由得一惊,忙问道:“这是为什么?”
杨涛道:“电令里只是告诉我们,徐州方面三个兵团已经南下,袭击敌刘伯承部侧背。徐州剿总的刘峙也已经坐镇到了蚌埠,如今副总司令杜聿明正带着徐州的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而来!只要我们十二兵团努力配合,定然可以一举克敌!”
张贤怔了怔,脑子不由得在飞转起来,连忙站起身,来到也铺在桌子上的地图之前,却是眉头紧锁着,仿佛是感觉到了阴森的地狱。
“怎么?阿贤,我们的援军过来,难道不是好事吗?”杨涛看着张贤惨白的面孔,已然猜到了他心里的疑团,由不得地问着。
“是好事!”张贤悠悠地道:“但却也是坏事呀!”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不仅是杨涛,连王元灵也禁不住地问了起来。
张贤却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才道:“看来,决战的时刻已经开始了!”
“张贤,你的话里有话!”杨涛道:“你是不是又想到了什么?”
张贤点了点头,这才道:“以上面的想法,还是要以我们十二兵团作为一个核心,想打一个中心开花的反败为胜的决战,哎!只是如今已经不比当年,这个策略已经不可能成功了!”
“为什么?”郭参谋长也经不住问道。
张贤道:“当初我们国军的力量要比共军强大了许多,整编七十四师都没有能够坚持下来,何况到此时我们的力量已经与共军相去不远,怎么可能守得住呢?其结果只怕还是与当初的整编七十四师一样无二!”
听到这话,在场的众人一片得默然,此时的境遇,正是张贤所说得这样。
看看众人不再吭声,张贤咳嗽了一下,强忍着胸口闷痒,又接着道:“杜聿明集团早就应该放弃徐州了,这个时候,他们说得好听是要来救援我们十二兵团,说实际的话,其实也是为了冲破共军对徐州的包围!只是共军也并非傻子,一定会在半路上层层截杀,如果杜将军是一个明白人,定然会丢下我们径直跑路,这样他们也许还可以冲出敌人的重围,获得新生!”
“怎么可能?”杨涛当先地判断道:“便是杜聿明想要自己跑路,只怕老头子也不会同意的,肯定要他们南下救出我们来!”
张贤点了点头,道:“是呀,你说得不错!杜将军到时可能会比黄长官还要难过,他完全可以乘着共军的注意力还在我们十二兵团的身上时开溜,只是老头子的命令只怕他也不能违抗,如此一来,很可能的下场就是跟我们十二兵团一样,被共军围点打援,成为下一个被围的目标!”
张贤的分析条条是道,不容杨涛等人不信。
“不会吧!”郭参谋长却有些怀疑:“共军有这么大的胃口吗?而且就算他们有这么大的胃口,他们有这么大的能力吗?”
张贤看了他一眼,悠悠地道:“如果在此以前,我也会和你一样有这个疑问,只是如今我们经历了双堆集的被围,对于共军来说,他们就没有什么不可能做的事了!再说,此时整个战场上,刘伯承与陈毅已经合兵一处,他们的兵力并不比我们少,可以肯定的是,黄伯韬的第七兵团已经被他们吃掉了,从整个兵力上来说,他们还占着不小的优势!”
众人都愣了愣,再一次默然无语起来。
黄伯韬兵团被歼,还不是从国防部或者徐州剿总方面透露出来的消息,而是从共军的传单与喊话里知道的,虽然张贤与所有的军、师长们一样,告诉底下的士兵这些只是敌人的宣传,不要信以为真,但是,他们自己,早就承认了这个结果!
王元灵当先地开了口:“阿贤,刚才你说徐州方面过来,是件好事,可是听你这么一说,全是坏事了,到底好在了哪里呀?”
张贤没有马上回答他的问话,却是转头看向杨涛,意味深长地道:“军座,这对我们来说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但是可不可行,却要看您的决定了!”
杨涛怔了一下,望着张贤,根本不明白他的话意,于是问道:“张贤,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张贤这才道:“杜聿明带着三个兵团开过来,定然会引起共军的高度紧张,会把注意力转移到那个方向!这几天,我们虽然努力想要突破敌人的围困,却一直不能够成功,但是我却发现了敌人一处相对较弱的守备点,只要我们十八军集中力量,一定可以冲突过去的!”
“哦?”杨涛经不住问道:“你说的是哪里?”的确,这几天下来,他也在努力地寻找着共军的破绽,按道理来说,这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共军的便是再聪明,也会有一点漏洞。
张贤笑了一下,却道:“这个方向,我也是今天才刚刚发现的,原来打算明天与你商量一下,现在还不便多说。在这里,我想问一问军座,你是要想与十二兵团同进退?还是我们十八军独自逃生?”
杨涛不解地望着他,问道:“阿贤,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张贤道:“意思很简单,如果你要我们与十二兵团同进退的话,那么就只当我的话没有说,因为如果想整个兵团都从那个缺口突围,是根本不可能办到的,而且共军的反映也是很快的,他们的谍报人员太可怕了!只要我们一行动,他们必定知道我们的目的所在。如果你能够选择我们十八军独自逃生,抛开其他友军,这个方案就十分可行!”
杨涛愣愣地看着张贤,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应该如何来回答。的确,对于他这个一军之长来说,这种选择是十分艰难的,其实这个问题他早已经想过了,撇开黄维十二兵团司令部与其他友军,十八军以现有的能力,还是可以单独地杀出一条血路来,便是杀出去之后,又能如何呢?只怕到时,他这个军长肯定会被千夫所指!万人唾骂!
终于,杨涛还是摇了摇头,在这一刻,他竟然表现出了与黄维同样的懦弱:“这个嘛……,兹事体太大,如此一来,我们于道义上实在说不过去,便是从职责上,我也负责不起!我们还是服从命令吧!”
服从命令,也就是说要听从黄维的指挥,听从国防部的安排,在这里固守下去,其实就是坐以待毙!
张贤只觉得自己的胸口更是闷痒起来,再也忍之不住,猛地大声地咳嗽着,恨不能将自己的肺整个地咳翻过来!
第六五章 双堆(三)
正如张贤所预料的一样,黄维司令官还是服从了国防部的命令,下令停止了十二兵团与四周解放军的鏖战,不得不转入固守之中,以配合徐州杜聿明集团的南下。
可是,从十二兵团被围开始,经过五天五夜的血战,实际上在这个时候,无论是国民党的十二兵团方面,还是共产党的中原野战军方面,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白天里,十二兵团的官兵,在炮火、战车与空军的掩护之下,一波又一波地向外围的敌人阵地冲去,然后他们倒下来,再走去,再倒下、再走去……,前赴后继,伤亡无数;而作为阻击方的另一边,也与之相应,中原野战军的官兵们,也是成班、成排、成连、成营、甚至成团地牺牲在阵地之上,更有成千上万的人被炮火、被炸弹、被对手投掷的手雷击中,粉身碎骨,连个尸首都找不到,最终变成了作战名单上的失踪人员!
虽然白天是以国军十二兵团主攻,组织着战车坦克配合步兵逐村、逐巷、逐屋地进攻;可是到了晚上,这片战场又成为了更擅长于夜战的解放军的天下,他们猛烈地反扑着,夺回白天里被国军占领去的村庄、阵地,甚至于一个小小地土丘,都会反复地争夺,互不相让。
就这样,双方在这种血拼之中,翻来覆去地绞杀着、互相谩骂着,便是从来都不相识的两个人,也成了仿佛有着百世积仇、千世怨怼的对头。在这几个血雨腥风的日子里,活着的人就这么度过了一天天、一夜夜!
在国防部的战报里,却是一如继往地向大众大肆鼓吹着国军的不败,以鼓舞国占区的民心,说什么这是十二兵团对双堆集周边所进行的蹂躏战术,并取得很大的成果!而对于共产党来说,所宣传的当然是十二兵团在作垂死挣扎!放下两党针锋相对的措词,实际上在双堆集战场之上,所表现的这种残酷血腥的场面,只能用尸山血海来形容了!
此时,针对国防部要求十二兵团固守待援的指令,黄维司令官很快作出了一个相应的部署,以第十八军守住双堆集南北的平谷堆、尖谷堆作纵深防御,构成为兵团的核心内廓;同时以第八十五军一一零师所遗的那个团及十八军一个团,守住腰周圈、李庄地区,向西并向西南防御;以第十四军守张围子、杨四麻子地区,向东及东北方向防御;以第十军守马围子至杨庄、李庄间向北并向西北方向防御;以八十五军所剩的第二十三师守大王庄、曹坊村,向东南方向并向南防御。如此一来,十二兵团的四个军及快速部队可以抱成一团,构筑起环形工事,修筑地堡群,开挖壕沟相通,作久守之准备,以坦克、机枪等和火焰喷射器组成层层的火网,使解放军无法将之分割开来,只要无法分割,也就无从歼灭。
对于这种坚守的防御,黄维很是得意,他自称为这种布置作让共军吃不掉、啃不动的硬核桃战术。他为了加强固守,在阵地上设置由一个大型母堡和五个小型子堡所组成的梅花堡;及由一个大型的母堡和三个小型子堡所组成的三角堡;再由几个梅花堡群与三角堡群相间着组成更大的梅花形地堡群,互相之间依然是用战壕和地沟沟通联系,并配属密集的火力,形成了一个极其严密的火力网,这其实就是当初整编十一师被华东野战军围在南麻时的策略,用黄司令官的话来说:“这是专门为对付共匪人海战术的火海战术!”
但是,张贤却一丝也得意不起来,经不住地摇头。此一时已非彼一时,当初的南麻靠地堡战术的确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战果,但是与共军打了这么久,还用这种老套的战术,显然已经不合适宜,共军也非傻子,他们之所以从内战开始以来,能够越打越强,就是能够随机应变,只怕早已经有了破解之法。可是如今,又有什么更好的固守方法呢?张贤也一时之间想不出来,更何况此时他也已经有些黔驴技穷,不仅头痛得要命,这阵阵的剧咳也折磨得他无法集中精力来思考!
张贤知道,如今的十二兵团,根本就是一种困守,实际上,整个兵团已经被解放军包围在了东西不过十五六里,南北也不过二十多里左右的狭小地域里,所能控制的也只有以这个双堆集为中心的数十平方公里内的十数个村庄而已。
只是此时,张贤已然是昏昏沉沉,几日下来人已经消瘦了许多,虽然黄医生还在为他打着针,但是因为极度缺乏有效的药物,所打的针剂也只是治表不治理,不过高烧已经退去,却无法治愈他越来越压迫的胸闷与越来越剧烈的咳嗽。黄医生每天都会用听诊器仔细地在他的胸前与背后听着,并没有相瞒,告诉他,他的肺部已经有了很明显得异响,越来越明显,不用多想,此时他已经转成肺炎了,便是有盘尼西林这种高级药物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治好的。
实际上,盘尼西林也已经打了两天,却没有一丝转好的迹象!而这种药物此时在这里却更是稀少,便是在十八军里也已经所剩无几了。每打一针,张贤便心痛万分,这一针如果不打在他的身上,可能会救活更多的士兵!
杨涛军长与黄维司令官对于张贤的病情都十分得关切,每天都会亲自过来探望。而此时,张贤基于自己的身体状况,也只好把十一师里的许多具体事情暂时交给副师长吴华与参谋长潘阳去处理,但是指挥权依然紧握,他知道在这个艰难的日子里,十一师每走一步都必须非常审慎,否则,可能带来的将是全军覆没。
实际上,此时的十一师也成了兵团司令部与十八军指挥部的外围屏障,虽然黄维司令官为了加强兵团司令部的安全,在小马庄外围,把兵团内几乎所有的汽车排列起来,组成了一道环绕小马庄的汽车防线,但是这样他还感觉不安全,命令十一师专门守备平谷堆及双堆集和附近的两三个村庄,这实际上是把十一师当成了兵团的警卫队与预备队。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在接下来的这些紧张的日子里,张贤可以不用直接带着自己的部队去冲锋陷阵!与其他部队比较,相对而言,他倒是多了一份安逸,正好可以安心来养一养病。
只是,说到安逸,如今在被解放军围困的双堆集,又哪有安逸可言呢?
黄维服从上面的命令,想要固守待援,却又谈何容易。
※※※
对于解放军来说,此时这个被围的黄维兵团,就是一块烫手的山芋,吃也要把他吃掉,不想吃也要把他吃掉。
此时的共产党淮海战役总前委,已经从临涣镇的文昌宫,转移到了东南方向的小李家庄内,这个村庄很小也很不起眼,尽管天空中国军的战机一天内来回不知道飞过几次,可是任谁也不会想到这里会有共产党的首脑机关。
开始的时候,在总前委里,刘伯承、陈毅与邓小平这几个前敌指挥官都对胜利充满了信心,尤其是在沈凤起的一一零师起义以后,大家备受鼓舞,马上给中共中央去电,并且乐观地认为可以第二天解决全部战斗。可是,接下来的事实却说明大家想得过于简单了,十二兵团的战斗力还相当得强悍,并非郑州战役里那群乌合之众可以相比的!中原野战军四面合击,虽然给予了敌人沉重的打击,可同时自己的伤亡也非常之大,实际上根本没有结果。
缺乏攻坚战最需要的重武器,是中原野战军的一个弊端,而在火力上,黄维兵团显然占据了很大的优势,并且国军抵抗顽强,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于是,中原野战军决定改变原来的战术,将全面进攻,改为集中力量、集中火力来先打一点,采敢步步蚕食、各个歼灭的战术,慢慢来瓦解黄维兵团的战力。为此,以刘伯承为首的中原野战军首脑在给中共中央的电报中,将上一次过于乐观的一天消灭对手,改为了十天。也到这个时候,中原野战军的六个纵队将黄维的十二兵团牢牢地困死在了双堆集地区,双方从开始的激战,进入到了更为难熬的对峙阶段。
为应对黄维兵团采取依托村庄、地堡群进行固守的策略,中原野战军则采取了以地堡对地堡、以战壕对战壕的攻坚战法,这个战法却也是经过广大的指战员经过无数的失败与实践才总结出来的成果,在华东野战军与黄伯韬的第七兵团的碾庄之战中,这个战术收效十分明显。此时,中原野战军正好可以借鉴着用来对付黄维的第十二兵团。
这种战术其实就是一种土工作业,工程量极其浩大,于是,中原野战军动员了数以千万计的民工,在双堆集四周开挖纵横交错的战壕与沟壑,用这些数量庞大的壕沟合围并进遏十二兵团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