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秦皇(白沙)-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八十万强悍的虎狼之军啊!
北疆蒙家军三十万驻守北边,防备匈奴南下,长城之外是虎视眈眈的饿狼,可是面对兵甲建制一应俱全,兵戈锋利,秦剑嗜血,匈奴人硬是没有胆敢趁此华夏大乱之际杀入中原,因为有着虎狼军士们的兵甲!
三十万人看着自己的国家灭亡,看着大秦坠落地狱,手中有兵锋之利,胯下有强军健马,背负强弩弯弓,可是,他们遵从始皇帝的指令,眼睁睁看着大秦灭亡,而没有动一兵一卒!
当秦国国祚受辱之时,他们只能看着,将心中的愤怒挥洒在长城之外可恶的匈奴蛮夷身上,用手中的刀兵箭矣杀敌泄愤,他们痛苦难当,咬碎了牙也只能忍恨吞下,再一次举起刀兵冲锋陷阵,杀那些对华夏名族虎视的群狼!
千里埋忠骨,万马载勇士!
第二圣旨上提到的却是五十万老秦人南征百越,至死无归,五十万强悍的老秦人,热枕的老秦人在始皇帝一声令下,没有丝毫犹豫整军备马,开向了原始荒芜的南方。
多少人死在征战的路上,多少人死在恶劣的未知中,死在原始森林的噩耗下,可是他们没有停下步伐,他们的战车在前进,他们的箭矣在奔射。
终于,在他们的双手下,开出了灵渠,打出了桂林、象郡,开疆扩土,可是他们依旧没有放下刀兵,没有荣归故里,始皇帝陛下说南方需要他的子民帮助,需要他的子民镇守。
五十万老秦人没有丝毫犹豫,他们留了下来,他们铸剑为犁,开拓这块荒莽之地,他们舍弃了关中的美好,在这里坚守着,因为始皇帝陛下需要他们!
可是,当中原乱起,秦国摇摇欲坠的时候,当老秦人们举剑想要挥师北上,拯救他们的国家的时候,始皇帝陛下给了他们一份密旨,他们不能动,他们依旧要镇守南方,不得让异族窃视华夏!
于是他们忍着心中刀绞般的疼痛,含着泪看着老秦的国度倒下,捏起拳头与天斗,与人斗,继续为华夏,镇守南方,不叫外夷有机可乘!
两份圣旨一露,天下人才知道当年挥剑斩浮云,兵出函谷关,一扫天下的大秦帝国并没有那么弱,而是在人们不知道的地方守护着华夏土地,守护着华夏民族!
功过是非,天下人自论!
在这一刻,秦皇的伟岸身影似乎笼罩着所有看到这两则圣旨的地方,八十万军队因为秦皇没有逐鹿中原,只是坚守在最苦寒的地方,为了华夏民族!
益州。
刘焉手里拿着拓本不断的发抖,额上青筋明露,浑身都颤抖起来,须发皆张,站在底下的人尽皆低着头,不敢看此时怒火冲天的刘焉。
“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刘焉气愤的甩掉手中之物,颤抖的手指着底下的众人。
可这个时候谁敢说话,他们都知道了这里面的消息,乍一听到的时候,他们嗤之以鼻,不以为然,可是不久之后,仔细一想,似乎圣旨中说的确有其事,否则当年能横扫六国强大的秦军怎么可能被一群拿着木棍的百姓打败,这其中大有文章!
很多人都对这件事情肯定,而且心中对秦始皇的印象不知不觉的改变了。
刘焉暗连诸侯,想要征伐幽州,他当然知道这对他没有多少好处,可是他有自己的算盘,他出兵不出力,这样就可以消耗中原诸侯,又可以打击这个挑衅汉室宗亲的幽州之主了。
可是没想到事情竟然弄到了这一步,刘焉悔不当初,一双阴着的眼睛巡视一圈,看到的都是低着头颅的一群人,心中怒火更甚,对众人呵斥道:“孤王养你们何用,不知道为孤分忧!”
这个时候,他身边一个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的人站出来道:“蜀王,备认为这只是幽州的缓兵之计,他们必定畏惧诸侯联军,所以我王只需要再次遣使众诸侯,到时候大军压境,幽州除了俯首又能如何?”
刘焉一愣,侧目而视道:“玄德的意思是还是要发兵征伐幽州?”
刘备点头称是,可是却有人不同意见。
只见贾龙老头站出来说道:“蜀王三思,值此之际,群言乱语,我益州当坚守而不动,使百姓养息,充禀府库,静观天下之变,此方为上策!”
刘焉眉头轻皱,他还是想要见那个幽州小儿驱赶,不然汉室宗亲受辱,对他的威望也会有所打击,刘备旁视刘焉的脸色,心中了然,反驳道:“贾从事此言差矣,蜀王身为汉室宗亲,幽州小儿秦峰却是当年秦朝余孽,窃取了幽州,身为汉室皇亲怎能视而不顾,这不是让天下向汉的人心寒吗?”
贾龙冷哼一声,正要说话,可是刘备见到刘焉面露喜色,接着道:“蜀王身为汉室宗亲,必当以身作则,举兵伐幽州,向天下人宣示汉室之威,贾从事这般阻挠,莫不是因为你们心向幽州,亦或是心有大秦不成?”
刘备诛心之言,让贾龙等人气愤不已,但是却也无可奈何,刘备这厮言辞犀利,他们辩论不过,东州士们倒是乐得自在,刘备自从来到益州,深受刘焉恩厚,又盯着一个汉室宗亲的名头,刘焉待之如弟,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不过刘备此人很会做人,他几乎谁也不得罪,不管是益州群豪,还是东州士,他都尽量不招惹,让两方人马都暗恨不已,现在刘备公然挑衅益州本土世家,想必是做出了选择。
刘焉看着如此场面,大手一挥道:“好了孤王之意已决,按计划行事,都退下!”随即转身离开,可是谁都没看到刘备低头的冷笑,只要我能出兵,到时候一定取而代之!
不仅益州热议幽州之事,荆州刘表也很苦恼。
但是他心中却不想再出兵了,刘虞虽然和他同为汉室宗亲,可是并没有深交,更何况幽州荆州之间相去甚远,他出兵拿不到任何好处。
和底下谋士一番议论之后,决定暂缓行事,旁观众诸侯再说,毕竟此时幽州占据了大义,他们倒想看看众诸侯到底怎么征伐幽州。
不同诸侯们的忧虑,心思诡异,张宝自从平定了青州,又开始了醉生梦死的生活,因为王帆之计谋,他能活到现在,还能不被诸侯联合征伐,他很喜欢王帆,对之重用,大凡小事全都交给了王帆,自己做了一个安乐的齐王。
此时,王帆在自己的府邸,手中拿着天下诸侯们都知道的东西,面露异色,屋中只有他一个人,平常万人敬仰一人之下的他此时竟然坐在地上,呐呐自语。
“没想到啊,真没想到,恩公竟然是秦皇后裔,这么说来,恩公这是要拿回大秦的江山了?”
王帆慢慢站了起来,来回走动,深眉紧锁。
但是,最后王帆一下子停住,捏紧手中的文书,坚定道:“张宝啊张宝,既然这样那你就好好享受这最后的好日子,恩公既然要拿回江山,那我王帆当鼎力相助,为恩公献上一州之地!”
说完,便消失在了屋中,只留下一片寂静。
第二百四十七章袁术挖墙脚【求订阅】
天下惊变,战火即将燃起,又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流离失所,不知道有多少人出征不归,沙场埋骨,在中原众诸侯紧罗准备,观望的时候,幽州秦王峰已经调兵遣将。
而各路诸侯同一时间也有了远方使者秘密而来,金银财帛滚滚,他们看到了了所谓的诚意。
扬州,楚王府邸。
袁术饶有兴致的看着面前的使者,又瞥了一眼旁边的几个巨大木箱,心中暗喜,因为与荆州对峙,与徐州争锋,扬州军扩军在即,但是扬州此时已经拿不出了多余的钱财实行此事,这使者的到来为他打开了一扇窗。
当然,他也知道使者的意思,或者说背后主人的意思,此时,对于幽州他实在没有什么兴趣,实在犯不着因为一些莫须有的理由挥耗自己,不值得。
“楚王殿下,我王素来仰慕楚王风采,常常提及楚王当年在洛阳时的飒爽风姿,常叹遗憾,不曾与楚王殿下深交,人生一大憾事,此次前来,是奉我王之命前来扬州,我王神交楚王久矣,希望能与扬州联盟,共相辅助,南北呼应,以防诸侯叵测之心,请楚王殿下示下!”
楚王大殿之上,使者侃侃而谈,他是曾经西京学院的学子,后来因为秦家逆乱之事,西京学院和逍遥书院泯然众人,不久前秦峰称王幽州,不少原来的两院学子纷纷赴幽州,大多是寒门子弟,其中士族学子也有不少。
他便是寒门的佼佼者丁俨,字士同,此次自荐出使扬州,秦峰亲自面见了他,此人虽属寒门,但人貌美,善口才,知礼仪,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而袁术本人眉宇间杂侠气,也是一个翩翩的美男子,而且他对属下的人样貌有一些在意,长相凶恶之人必不会亲善,因此对这个使者很有好感,正欲说话,却见他的主要谋士杨弘使劲的眨眼,袁术心中了然,制止了口中话。
却见杨弘拂了拂衣袖道:“尊使来我扬州,我扬州以礼相待,我王对秦王同样也很敬仰,此番秦王心意我王自当接受,不过这联盟之事嘛,确实有些难处,还请尊使海涵!”话语之间时还不断瞟一瞟木箱。
丁俨眉头一挑,自然也看到了杨弘,心底冷笑不已,对扬州这些人的贪婪十分愤怒,可是他却肩负使命,人也机灵,把一切都隐藏得很好,笑道:“哦?不知惶惶扬州富庶之地,楚王经略天下之才,还占有半个徐州,徐谦不敢多言,西接荆州,刘表不敢犯边,不知楚王却有和难处,愿闻其详。”
杨弘神色一变,他知道袁术不想出兵,也不会出兵,所以他的意思当然是像多拿点好处,可是这幽州来使明显不上道,让老家伙暗恼,现在反被将一军,可心中却无可奈何,不由得作笑摆手道:“尊使不必忧心,我王定会化解的,不言也罢不言也罢!”
丁俨心中冷笑不已,老家伙当真以为怕了你,对着袁术行礼道:“楚王殿下,来扬州时,我王曾有言必与楚王此等豪杰交好,若楚王有差遣幽州必当举州相助,如今楚王有何难处,不如告诉在下,看看幽州能不能帮上什么忙。”
袁术一愣,这可不是他想说的,因为那箱中之物,他原本就想告诉幽州使者,此次他不会出兵,这样还能赚一个情分,可杨弘起了心思,这让他怎么说。
“咳咳,此事还真不好说,孤王也烦心得很,还是让杨长史说与你听!”袁术双眼一瞪,看着杨弘把球踢了过去。
杨弘心中苦笑,这不是您老人家同意了的嘛,怎么让我来说,不过身为臣子,杨弘还是接过了袁术的话,对着丁俨道:“尊使,其实是这么回事,我王对秦王一直引为至交,只可惜不能相聚推盏,可是与幽州联盟之事实在太大,中原诸侯对幽州觊觎,暗相连合,我王虽然有扬州支持,可面对天下诸侯却力有未逮啊!”
“哈哈哈,此言差矣!”丁俨笑道,让众人不明所以。
杨弘凝眉问道:“尊使何意?”
丁俨再次行礼袁术,拱手道:“诸位都知道,诸侯联盟之事我主早已知晓,但是却嗤之以鼻!”看着周围有人皱眉,丁彦知道自己话中有刺。
心中一顿,连声接道:“诸位!诸位想想,众诸侯尽皆人杰豪雄,猛虎天龙,可是诸侯联盟却是把一群猛虎束之一起,如此而来,不就像当年诸侯会猎黄巾吗?徒做无功罢了,到时候谁来指挥诸侯大军,谁又能指挥得了,这是一件无解之事,所以我主并不以为然。”
“哦,就这样秦王便可无惧乎?不尽然!”袁术眼中精芒一闪,乐呵道。
丁俨转身低头道:“楚王殿下高见,我王虽然无惧诸侯联军,可是也不想天下战火纷然,百姓遭难,再说我主对诸侯无惧,但是对楚王这等强大的豪雄而言,我主并不想与之为敌,毕竟若是我主与楚王大战不休,只会便宜了其他人。”
丁俨心中冷笑,眼中厉芒一闪而逝。
杨弘刚想张嘴反驳,却被袁术举手制止了,他站了起来走到丁俨面前,道:“先生说便宜了其他人,不知却是何人?”他的眼睛紧紧盯着丁俨。
可是面对身具王威的袁术,丁俨并没有多少色变,当初面见秦峰的时候,那种浩瀚的皇道正气,王道锋芒比之袁术更加压抑,那种情况他都能抵挡一二,此时面对袁术他也不会怎么变化,反而彬彬有礼道:“楚王殿下,幽州与扬州相去千里之远,间隔数州之地,千山万水,楚王若是出兵攻打幽州,到时候有何好处?”
袁术嘴角一翘,看着丁俨并不为自己所摄,心中对丁俨大感兴趣,到那时听了他的话却诡笑道:“先生此言差矣,我如何不能得到想要的,只要败了幽州,幽州之地还不是尽我索取?”
怎知丁俨摇摇头,对着袁术道:“楚王此言差矣,众诸侯想要攻我幽州,只能从并州经过,也只有从并州才有机会攻击我幽州,冀州是不可能的,因为冀州市黄巾张梁的地盘,他对诸侯联军可不会那么好说话。”
众人点点头,袁术也一样,正是因为考虑到这一点,它才更加不会参与其中,只会在后边摇旗呐喊,丁俨看着众人赞同自己,接着道:“所以只有经过并州攻打幽州这一条路,单数诸位别忘记了,诸侯联军的对手可不止我幽州,幽州新定,不足与众诸侯对抗,可天下群豪之中却有人可以!”
袁术一愣,不过转瞬便想到了,对着丁俨道:“先生是说黄巾?”
丁俨点头,可是杨弘和众人却嗤之以鼻,甚至有一位凶悍的将领不屑道:“荒谬至极,黄巾军不过土鸡瓦狗尔,怎能相抗诸侯精锐之士?当初我扬州将士攻取徐州之时,那些家伙想打秋风,不是被我扬州儿郎一战而下,仓皇逃命,就凭他们能抵挡诸侯之军?”
丁俨一愣,没有想到有人会这么说,心中不禁悱恻难道袁术营中还有这等短视之人,不过他没有丝毫恼怒,反而把眼睛看向袁术,只见袁术此时也摇着头。
环视一周,丁俨笑道:“诸位都这样认为?”
不过却没有人直接回答,一时冷场,丁俨毫不以为然,接着道:“诸位可别忘了,豫州的黄巾军只是偏安一隅的杂军而已,当然不值一提,尤其是张曼成死后,豫州更加混乱,诸侯们都在等他们相互之间残败之时,再去收拾残局,轻视他们无可厚非,可诸位别忘记了我刚刚说的冀州,甚至,还有青州!”
丁俨的话让众人耳中一阵轰鸣,他们竟然忘记了张梁兄弟,此时的黄巾可不是历史上那些乌合之众,散乱无基,他们拥有二州之地啊!
袁术心中对丁俨愈加喜爱,想将他收入帐下,便道:“尽管如此,可是孤王却以为黄巾军没有那等胆量!张梁这么多年也只是偏居冀州,要不是冀州富庶,张梁恐怕早就无家可归了,至于张宝,此人荒芜放荡,自从到了青州,便沉迷享乐,不思理政,要不是手下有一个大才王帆,怕是早就尸骨无存了!”
袁术对黄巾军的不以为然让丁言心中一紧,他知道袁术难对付,却没想到竟然会这般清楚黄巾军的情况,深深呼了口气,道:“楚王之言甚是,但是天下之事谁能预测的准,天要下雨转瞬及至,楚王难道不知?”
袁术大笑不止:“先生笑话了,这是自然,不过那又如何?孤王还怕他们不成!”此时袁术犹如一柄出鞘的利剑,锋芒毕露,狂傲不羁。
丁俨心中一顿,果然不愧是一方诸侯,看来这个说的不错。
“楚王所言甚是,可是楚王若是攻下了幽州又作何处置?我想只不过是为其余诸侯增加臂力罢了,尤其是并州丁原,此人觊觎我幽州多年,到时候恐怕只有丁原可以得到最大实惠!彼增楚王不增,不是将双方力量拉大吗?”丁俨依旧温瑟不变,笑着说道。
袁术面色一变,他当然知道,所以他才一定不会出兵想要诸侯们火拼幽州,减弱实力,到时候他便可以一家独大,没想到丁俨此时却说了出来。
堂中一片肃静,袁术呼了口气对着丁俨道:“先生大才,不知可否留在扬州助孤王,孤王必视先生为臂膀,先生想要什么,孤王一定为先生寻来,而且为了先生,孤王也一定会答应先生,不语幽州为敌,如何?”
第二百四十八章徐庶北上,鹿门封山
众人一粟,没想到袁术会如此明目张胆挖墙脚,所有的人都看着丁俨,不知道他会做何选择,毕竟此时幽州面临大难,大难临头各自飞,就算丁俨降楚,别人也怪不了他,良禽择木而栖嘛。
怎知丁俨好不诧异,只是微微一笑道:“谢楚王厚爱,可是我本为秦王使者,怎能在此时降楚,幽州与扬州将来交好,到时候丁俨如何自处?况且秦王带我不薄,我若是降楚,楚王殿下想必心中也不敢重用我,命运无常,只能叹我丁俨无好命,不能与楚王出力了,还望楚王莫怪!”
袁术脸上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其余的人却没那么好了,虽然开始的时候他们有些担忧丁俨要真答应了,那他们就多了一个政敌,可是现在丁俨拒绝了袁术,那他们脸上也不好看,
刚才鄙视黄巾的将军指着丁俨道:“哼,沽名钓誉之辈,主公看得起你你居然不知所谓,实在可恨!”黝黑的脸上充满了愤怒,杀意澎湃。
可是丁俨毫不为所动,只是看向袁术,本来袁术也只是这么一说,他虽然看中丁俨,可要是丁俨在这个时候立即答应入扬州,正如丁俨自己所说,他还真不敢用,背弃主公之人,不足与信!
哈哈一笑之后,袁术便宣告此事作罢,至于和幽州联盟之事,也有待商议,之后便离开了,丁俨窃笑不已,袁术其实已经心动了,毕竟幽州距离扬州太远,而且他自从知道了燕云骑之事心中便一直想打造一支无敌骑兵,可惜扬州战马缺乏,他心中还觊觎这幽州的战马。
相比较于扬州府之中的纠结,唇枪舌剑,徐州陶谦老儿此时正在窃笑,因为他丢了大半个徐州,可天不亡他,他还有光复徐州的机会,可惜他帐下现在人口不缺,却缺乏战略资源,府库不足。
幽州的使者带来的财富足够他撑过一段艰难的时间,只要中原诸侯们攻伐幽州,他就有机会重新崛起,甚至拿回徐州,最不然也可以兵进豫州,到时候诸侯们在想阻止也来不及了。
一想到这里,掏钱便和自己的谋士们商议,不久便痛快地答应了幽州的提议,不会参与诸侯联盟,当然他本来就不怎么愿意参与其中,毕竟当初就是所谓的诸侯会猎让自己丢了半个徐州。
幽州使者圆满完成任务,回归幽州。
不过郭嘉只派遣了四方使者,分别前往扬州、徐州、凉州以及冀州,并没有派遣过多,幽州本不必畏惧过多,而且诸侯们胃口很大,幽州付出的钱财很多,也不愿意多花。
至于凉州的使者很快就回去了,因为董卓此时忙于平定自己地盘的叛乱,韩遂这家伙很不安分,边章一行也不怀好意,挑起了许多羌人、氐人的仇恨,与西凉军不断冲突,董卓心烦意乱,根本就没有时间和中原诸侯们玩,再说中原打得越火热,他就越高兴。
和李儒一番商议之下,自是同意,幽凉携好。
至于并州使者就让很多人纳闷过,当初派遣并州使者的时候,许多人都诧异,尤其是将领们,他们对并州垂涎已久,而且远交近攻纵横之策,他们也知道一些,不知道为什么感觉会如此。
知道后来感觉实在受不了一群大老爷们的骚扰,将自己的打算和想法说与众人,这才阻止了这群老爷们的人身骚扰,过上安稳日子。
而且一想到那些家伙崇拜尊敬的眸子,郭嘉就想肆无忌惮的笑,可是英明睿智的他最后还是压住了,因为那群老爷们实在不好惹。
至于为什么,原因很简单。
最主要的还是诸侯之间的不信任,当初徐州之事谁都心有余悸,这事摊在谁身上都不好过,丁原这厮本来就不是一个英明大度的人,所以他对诸侯更加心有余悸。
而进攻幽州唯一条路便是联军进入并州,是这只需要稍稍一加引诱,将他们之间的矛盾大化就好了,再奉上礼物,丁原便会心有不满,对诸侯们没有多少信任可言。
因为他不敢赌,要是诸侯联军真的进入了并州,到时候进攻幽州只要受挫,那对士气的打击绝对很大,这个时候只要哪位诸侯对并州打起了主意,众人联合分了他的并州,那就不好玩了,他就会无家可归,甚至小命玩儿完。
所以丁原和使者密谈之后,是这边开开心心离开了,留下一脸笑意的丁原,谁也不知道这两家伙究竟说了什么,或者达成了什么协议。
至于冀州的使者,同并州使者一样,很快就回去了,毕竟出使冀州只是为了加上一层保险,防止冀州真的借道诸侯,那到时候一个措手不及,可就不好玩了。
当然一味的防守并不是秦峰的性格,也不是幽州诸将,众谋士的性格,他们还有一层打算,那就是进攻!
秦峰派遣使者出仕冀州,准备联合冀州,对诸侯们猛地一击,让中原诸侯清醒一下,他们不是无敌的,幽州也不是三岁娃娃,任人欺凌。
对于这个意见,冀州张梁同意了,因为冀州所有的人都对诸侯们没有好感,甚至充满了恨意,天国黄巾怎么说都是大贤良师张角带着他们建立的,可是这座冲霄大厦却在一朝倾塌,虽然张宝也负有责任,可是他们依旧将这份仇恨算到了诸侯们的身上。
对于幽州的提议张梁想也没想就同意了,卜己等人也同意,这么多年,冀州黄巾军除了清剿境内盗匪便没有多少练兵的好机会,而没有上过战场的士兵,都不是正规的士兵,他们需要保卫冀州,就必须有精锐士卒,不能让冀州军的大刀生锈,铠甲散乱。
天禧风云,暗地汹涌。
可是荆襄之地,鹿门山上,却上演着一场悲欢离合。
徐庶要离开了,他已经待不住了,如今口水战的落幕,幽州大胜,可是面对将来的兵事,却不是仅靠嘴说话就能化解的,那是杀出来的,他已经按耐不住,他要为当初的誓言承诺付出。
“诸位,都回去,庶告辞!”背负包袱,腰挎宝剑,徐庶行囊皆备面对着送行的众人摇手。
十里长亭,长风送客,翩翩年少,终须一别。
庞统抓着徐庶的肩膀,眼中精芒不减,郑重道:“元直此行万事小心,到了幽州便算好了,不过要不了多久我们还会再见面的,到时候希望元直可以混个人样啊!”
他身后是石韬,孟建,崔州平,诸葛亮的等人,都是鹿门子弟,一同送行的。
男儿泪,不轻弹,离别苦,心中伤。
没有过多的言语,徐庶长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竟是悲壮,不过转而回头笑道:“诸位,人生何处不相逢,天下没有不散之筵席,归去,吾去也!”
临行之时,这厮竟然笑嘻嘻,让众人不禁侧目,他心中匡阔。
自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之时了,庞统看着许猪远去,手中拳捏得很紧,要不是因为家中之事未有解决,还有心爱之人,他一定会和徐庶同去幽州,找到那个奇男子,助他成就帝王之业!
看了一眼云淡风轻的诸葛亮,庞统丑陋的脸上扯了扯,心道都怪这个家伙,要不然庞家和黄家早就结百年之好,他也抱得美人归了,不过转瞬便像没有发生过一样,他也是大度之人。
对着诸葛亮道:“孔明,鹿山即将关闭山门,你待如何?”
诸葛聊羽扇纶巾,看着庞统,缓声道:“躬耕于南阳,静观天下之变,若有明主,自当相投。”
可是庞统却在心中嗤笑一声,他还不知道诸葛亮这厮,高傲不少与他,只不过二人性格迥异,他奉行的是随性而为,但是孔明却不然,至于躬耕于南阳,那就是个笑话。
这家伙要是没有人亲自相请,绝对不会轻易出山的,他要的是面子!凭着腹中昆仑,倒也值得任何人前去,毕竟任何大才之士都是高傲的,让他们屁颠屁颠前去,他们是不屑的。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不好得到的才是宝贵的,一个有才之士,要是自己前去投靠,比这个前来相请意义可就小得多了,地位也不一样,诸葛亮这等经天纬地济世之才,若是让他这般放下身段,却是万万不会的。
至于说庞统这厮,那就是个意外,因为他只凭一己之好,他看中秦峰,他欣赏秦峰,所以猜疑心想要去幽州,这并不是说他的才华输与诸葛亮。
庞统没有说其他的,只是深深看了他一眼,之后对着众人拱手笑道:“诸位,在下也先去了,鹿门封山,今后有缘再相聚,诸位保重!”言罢,一袭青衣随风飘动,翩然而去。
诸葛亮摇摇头,他与庞统不但是对手,更是引为知己的好友,两人的情谊不是一般人能懂得,这就是绝世人才和一般人的区别,石韬等人也知道庞统的高傲,能和他们说话告辞之后在离开,已经很不容易了。
“保重!”
众人纷纷说道,随后渐渐散去,十里长亭只留下诸葛亮一人,遥望北边,口中呐呐。
“秦子风,真想和你这样的人交锋啊,恨天晚生我几年,否则能和你这样的人一起遨游,到也是人生一大幸事,不过能和你交锋也很不错啊,士元入幽州,我便不会入,他能与你并肩袍泽,我便成为你一生的对手,看看笑道最后的是谁!”
鹿门封山,学子们纷纷离开,只剩下几个淡泊之人留下,与庞德公等人躬耕畎亩之间,清新自然,而有的人得知秦峰之事后,竟然效仿秦峰三人游历大汉,便看神州风采,只可惜他们看到的只有满目苍夷。
第二百四十九章张飞违军纪
但是,却有一群人在担忧着天下的局势。
江东会稽。
秦峰之父秦肃听闻中原乱起,谣言纷纷,甚至诸侯联军的事后,心中着急犹如猫抓,急忙请来江东诸将士、谋士前来议事,赵天这个代言人赫然在列。
“秦公勿忧,主公早已经安排好了一切,所为诸侯联军只不过是重现了一个当初的笑话罢了,当年诸侯会猎,无功而返,众诸侯窝里斗,主公英明怎会不知如此,想必早已策划好了一切!”贾诩被秦峰尊为老师之列,主持幽州事务,自然首当其冲,为众人解惑。
戏志才也没有什么忧色,他同样知道秦峰做的这件事情是必须的,天下群魔乱舞,秦峰若是不趁此之际称王,那之后可就没那么好的机会了,看着秦肃忧色不减,便道:“伯父,贾先生说得对啊,主公心性我们都知道,轻易是不会出手的,一旦出手便不会失手,我们相信主公!”
秦肃无奈叹了口气,远在江东,他们就算想做些什么都是鞭长莫及,不过想起来赵家老者,其实不由得将眼睛盯向他,请教道:“赵老,不知您是如何看得?”
赵忠一愣,在他眼中,秦峰既然是尊主,始皇帝的子孙,那就不会失败,而且应该在战争中洗礼,在鲜血中成就未来,老秦人的江山都是杀出来的,只有凶悍勇往无前才有老秦的天下。
对于秦峰宣示自己的身份,赵忠是打心眼里高兴,南越有他们这五十万老秦的后裔,别的地方究竟有没有很难说,毕竟谁也不知道当年始皇帝陛下埋下了多少颗棋子,不过他心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