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三七开)-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消息让寇封楞了片刻,只实在是提前了许多。

曹操建立魏国,乃是迟早的事情。但是在历史上,曹操是先称公,而后只是初步的有了国君的名义。

但是当他真正建立魏国是在晚年称王的时候,才建立魏国,设置百官,形同天子。

而此刻,却是提前了无数日。

可能是局势的改变,而迫使曹操做出了一些决定。

书房中,寇封手上握着从北方传来的消息,心中想着。

“来人,把庞士元找过来。”随即,寇封下令道。

如今身边只有庞统一个谋臣,有些事情寇封还得找他商量。

“诺。”城外响起了护卫的应诺声,不久后,庞统走了进来。

“主公。”进门后,庞统拜见道。

“夏侯惇退兵,士元恐怕已经知道了,但是这个士元恐怕是没不知道的。”寇封笑着把手上的竹简递了过去,庞统伸手接过,展开看了一遍。

有些惊讶道:“曹操建立魏国了?”

“似乎有些建立名号,巩固河北的意图在。”寇封点了点头,笑着道。

这是他的见解,这么些年,寇封学到了不少,曹操的意图,寇封也能猜测几分。

“虽然曹操窃据丞相之位,有了汉室名义,早年确实得到了不少好处。但是现在反而是包袱了。有不少人在心中对于曹操是否能够登极称帝,有怀疑之心。也就不能尽忠。如今建立魏国,如同拨云见日。名义有了,人心就更加巩固了。”庞统赞同的点了点头道。

说着,庞统试探道:“如今曹操已经正名分,建立基业的时候了,不知主公?”

文臣武将,不管是谁,都希望自己跟随的主公,能够走到那一步。庞统当年,毅然投入乱世这个泥潭,跟随寇封征战,也是如此。

如今,见曹操建立魏国,大封群臣。他也不能免俗了。

再说,以寇封现在的势力,也差不多了。

楚国其实已经建立了,人民多向寇封。但是如今正吞并了吴越之地,民心不固。若是正式的建立楚国,设置百官。

再治理几年,就能慢慢的收敛民心了。

说实在的,寇封没有想过自己也建立楚国。实在是脑袋有些转不过弯来,从曹操身上,就能想到自己身上。

在寇封看来,至少也要等进入西蜀后,割据南方,才好称王称霸。

但是经过庞统这么一说,寇封倒也是有些异动了。建国晚有晚的好处。但是早也有早的好处。

能够凝聚人心。

确立名分,使得人心从对汉室的眷恋中,消除。转而形成对于楚国的眷恋。

不过,意动之后,寇封就摇了摇头,道:“现在还不急,至少也要等回去襄阳之后,才可以正式建立楚国,设置百官。再者,如今曹操刚刚建国,我就跟随而上。有一种,反正是尾随其后的感觉,我不是太喜欢。”

在庞统的面前,寇封没有隐瞒,直接道。

“也是,缓缓也没错。”庞统沉吟了片刻,点了点头,认同了寇封的态度。

二人有交谈了片刻,寇封道:“虽然夏侯惇退兵了,但是也不能不排除乃是疑兵之计。目前我们得到扬州的时日还太短,若是只留黄忠,太史慈,甘宁等镇守,恐怕会阴沟里翻船。大军还是再屯扎数月,才率军返回。”

“诺。”这是寇封出于稳妥而坐的决定,庞统当然没意见,不由应诺道。

大约一月后,在探子不断的汇报下。

夏侯惇退兵徐州,乐进退兵兖州的消息陆续传来。大军出征,事情繁多,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如今曹操二州大军已经回归原地,就算再次启动,恐怕也需要一月时间。

寇封也就放心下来了。

这日,天色晴朗,寇封只穿着一件薄薄的衣衫,坐在书房内。

他在考虑退兵了。一个月以前,他做决定。要留守数月,这当然不会有假。但是寇封也出于江东的安全,考虑先把吕蒙,周泰,诸葛瑾,陆逊等昔日吴国旧将,分散到江东各地去抵抗山越了。

吕蒙,周泰,诸葛瑾,陆逊,丁奉,蒋钦,全琮。这七个人目前各自统兵,加起来足有五万八千人。

他们又都是一时良将,其中吕蒙,陆逊更是帅才。他们统帅兵丁,战斗力应该能提升百分之二百。

再加上为这些旧将装备楚刀等利器。

对付二三十万山越兵没问题。

如此加上扬州刺史伊籍坐着秣陵,进行军队调动。左将军黄忠坐镇江淮,督镇江淮诸军事。

已经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扬州就会出现承平盛世了。

但是,山越也并不是可以速度排除的。

因为有山越,吴国在历史上,多做了内耗,外战不出名。哪像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这么气势雄厚。

得想个办法,把山越族给连锅端了。

书房中,寇封摸着下巴,仔细的想了想。

还别说,寇封也算是熟读兵书了,而且拜的更是徐庶这个名师,脑子里更是有无数后世对付山越族的办法。

还真被寇封想到了一种,能够有效的制衡,甚至是让山越元气大伤的计策。

“若是可行,这一年,足可以剿灭数十万山越人。再加上孙权以前剿灭的,楚军讨伐江东过程中,消灭的十万山越人。当年数百万的山越人,今日恐怕就为数不多了。”想到剿灭山越后的好处,寇封就忍不住拍案而起,很是欣喜道。

“来人,去把诸葛瑾,周泰,吕蒙,陆逊,全琮,丁奉,蒋钦等人找来。”寇封朝着门外大声道。

虽然寇封对于自己的计策非常的自信,但是关键时刻,还是要问问专家。虽然庞统很有智慧,但是对付山越,恐怕还不如孙权培养出来的这些旧将们。

他们几乎年年跟山越作战。才是真正的专家。

其实说起来,孙权和他帐下的文武建立的吴国,在历史上也很有功绩的。围剿山越,繁荣江东。

后世江南粮仓,就是吴国定力的根基。如今,这帮武将们,都便宜了寇封。

越想,越觉得欣喜。寇封不由有些喜形于色了起来。

从来,寇封都是这样的,论城府当然也有,但是不会刻意压仰出一幅喜怒不形于色的架势。

那样活着太没趣了。

历来帝王多孤家寡人,多半也是因为如此。

就在寇封欣喜的时候,诸葛瑾等人走了进来。

这些人目前都在军中,各自带着自己的八千士卒。因此来的非常整齐,且快。

“主公。”众人中,算是以诸葛瑾为首了,他护山越中郎将的封号,不是白叫的。而诸葛瑾的兵马也是众人之中最多的,这七个人中六个人都是统帅八千精兵,唯独诸葛瑾却是一万。

未来讨伐山越,诸葛瑾也将是作为统帅,统一调动。

不是因为诸葛瑾的才能,也不是因为对于诸葛瑾的信任,而是对于诸葛瑾稳重的看重。

这个人临阵无破敌之策,几乎庸才。但是坐镇后方,调度有方,却是大才。

“诸位且起。”寇封笑着抬了抬手,随即又道:“坐。”

诸葛瑾等人都一丝不苟的分别坐了下来去,其中诸葛瑾坐在寇封的左手第一位。

“我有一策,可数年内平定山越。想要请教一下各位。”寇封直言道,并且很自信,却自负道。

但是传入诸葛瑾这些人的耳中,却有些不是滋味了。

平定山越太难了,孙氏都讨伐了这么多年了。还是越剿,越凶。寇封处在荆楚,能有什么办法数年内剿灭山越?

正文 第六百八十七章众将心悦诚服

第六百八十七章众将心悦诚服(第一更)

诸葛瑾算是很早就被寇封劫去了荆州,做了一段时间的护山越中郎将,在任上也干的有声有色。

在战争上,也算是处在楚军的位置,看着楚军节节胜利的。

但他也对寇封的所谓计策,有所怀疑。就更别说,吕蒙,周泰,全琮,丁奉,蒋钦这些人了。

他们这些人长期与山越作战,在作战的时候,比寻常将领有些优势。

但也不敢自称能够数年内剿灭山越。

虽然寇封确实只在片刻就消灭了十万山越众,但是要知道平地上的山越,与深山里边的山越是完全不同的。

山越兵脚力快,翻山越岭,如履平地。凶猛又似豺狼。

除了这些以外,山中多毒蛇,毒虫,虎豹。也是非常不利于作战的。

反正,虽然大家都地处江东。但是深山却是山越的地盘,他们客场作战,绝对是非常不利的。

这也是山越越剿越多的原因。

孙氏尽力了数年,都不能做到的事情。寇封却说数年内能够剿灭。

吕蒙,周泰,全琮这些人当然不相信。当然,他们也不会傻乎乎的在脸上表露出来。

毕竟是新降之人,不算嫡系。如今寇封如日中天,他们若是稍有不慎,会灰飞烟灭。这是存亡之道,不可不查。

虽然这些宿将,猛将们。都是神色如常,但是寇封却能感觉到一种,一种不信任的味道。

神色如常,才是最大的破绽。要真的相信,恐怕就会露出有兴趣的神色,但是却神色如常,几乎没什么表情。

就可见这些人不信任他真的能在数年内剿灭山越。

不过,寇封也不介意。他们相处的时间非常的短暂,互相都不怎么了解。不信任他,也是无伤大雅的。

再说,对于剿灭山越,他确实是外行人。

不过,寇封也相信,当他把那计策说出来的时候,众人一定会感觉到兴趣的。长期与山越作战,就会山越越发痛恨。

能够迅速剿灭山越的计策,他们听了肯定会兴趣,振奋。进而,心悦诚服。

虽然寇封相信这些吴国旧将都是比较有大节的,不会做这种降而复叛的事情。但是寇封觉得,若是令他们心悦诚服,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对于山越,诸位比我都清楚一些。不知他们的粮食,从何而来?”寇封心中斟酌了片刻后,问道。

诸葛瑾等人互相看了一眼,还是由诸葛瑾这个护山越中郎将朝着寇封举拳道:“一部分是涉猎,一部分是山中果实。另一部分是山上种出的粮食,还有一部分是平地上种出的粮食,最后一部分就是劫掠。”

山越之所以如此繁荣,最强盛的时候更是多达数百万。这其中,当然有他们的繁荣之道。

其中粮食的来源,繁杂的让人吃惊。

寇封对于山越虽然不了解,但是这些还是知道的。他问诸葛瑾等人,只是为开头罢了。因此,听了以后也没有什么惊讶。

“兵法云,劫敌粮道,敌自不战自败。如果用在山越上,诸位觉得如何?”寇封笑着点了点头,随即问道。

“这个。”诸葛瑾迟疑了片刻,山越哪有什么粮道。他们窝在山里边的时候,都是吃用寨子里的粮食,而出山劫掠的时候,吃用的都是抢来的粮食,根本就是贼人。

当然也就没有所谓的粮道了。

诸葛瑾为人稳重,调度有方。但是将略却欠佳,军事嗅觉也不怎么敏锐。所以他想不到。但是吕蒙却能想到。

甚至于,目前尚年轻的陆逊都能想到。

寇封略过诸葛瑾,把目光投向了吕蒙,陆逊。只见他二人陷入了沉思,并且片刻后,双目中精光暴起,很是亢奋的样子。

寇封暗自点了点头,有人天生是适合做将军的。

“你们各自镇守城池,州县,抵御山越,就是断绝了山越抢劫粮食的渠道。这是断粮道,你们在春夏的时候,镇守州郡,关隘。而在秋天的时候,出兵劫掠山越在一些平地上种植的粮食,就算不能抢收,烧毁也好。这是断粮道。你们冬天的时候,出兵攻打山越,破坏他们的村寨,破坏他们的粮仓。这是断粮道。如此三管齐下,山中必定断粮。到时候,山越百姓自然就忍受不了严寒,饥饿而下山投奔我们。”寇封缓缓开口道。

随着寇封的一席话,大厅内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几乎落针可闻。

吕蒙,陆逊早已经猜测出了寇封的计策的虚实。这会儿倒不怎么样。但是诸葛瑾,周泰等人,却是非常的震惊。

他们以前在孙权的领导下,就只知道打败山越,然后劫掠山越人出山。但是越剿越多,尤其是一些地方,山越人与地方宗族势力勾结盘踞,实在是难以剿灭。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可以断绝山中粮食,让山越人不战自就投降了。

是啊,人一旦没粮食吃了,就会暴起。但是只要他们扼守险要之地,以据挡山越人。待山越人真正受不了的时候,饿红了眼睛的时候,他们就会放下武器,乖乖的做了顺民。

这是一劳永逸的办法啊。

“妙计。”诸葛瑾几乎忍不住拍案而起了。枉费他们剿了这么多年的山越,但是为什么却没想到过这些呢。

一劳永逸,简直是一劳永逸啊。

江东只要把山越平定了,就是天大的繁荣啊。

楚国当兴,楚国当兴。

虽然诸葛瑾归顺时日尚短,但是毕竟现在也是楚臣,当然也不希望楚国为魏国所灭。

如今寇封能想出这种妙计,而把山越一劳永逸了。繁荣江东。当真是可喜可贺。

与诸葛瑾一样,不管是吕蒙,陆逊,还是周泰,全琮,蒋钦,丁奉心中对于寇封,升起了一种心悦诚服的心情。

寇封虽然连战连胜,但是他们毕竟是吴臣,以前倒也没什么感觉。但是如今,寇封以荆楚之主的身份,本来对山越应该极为陌生的。但是他却能从山越的作息之中,粮食来源之中,想出了这么一条可行的计策,使得平定山越从艰难小道,变成了庄康大道。

这是何等的聪明才智。

不过,可能也是他们平庸吧。

兵法云,断敌粮道,敌不战自败。枉费他们读了那么多年的兵书,怎么就连这么粗浅的道理都不知道。

一时间,诸葛瑾等人既是诚服,又是觉得羞愧。

“不仅如此。”听的诸葛瑾一声妙计,寇封倒也还算理直气壮,这计策确实是行。但是寇封要的不仅如此,顿了顿,又道:“江东为何山越肆虐?”

“因为地广人稀。江东一带,从地域上看,比之青州,徐州,豫州等中原大州加起来还大。但是人口却只有百万之众,县城只有八十一县。地广人稀,才使得平地上的百姓,不足以抵御山中暴民。我们收降了山越以后,一定要建立更多的县城,甚至于把闪县城开赴到深山之中。如此,民众势大,山越自此就绝了。”寇封非常郑重道。

剿灭山越是第一步,发展江东就是第二部了。

此,后世之粮仓也,但是现在太原始了。寇封觉得该尽力一番。

“理当如此。”诸葛瑾连连点头,道。

“呵呵,子瑜身为山越中郎将,不管是扼守险要,还是安抚山越的事情,子瑜都要尽力。”寇封呵呵一笑,对着诸葛瑾道。

“这个。”诸葛瑾有些吃惊,他本以为他这个护山越中郎将,只是个噱头。名义上,还是要听命扬州刺史伊籍的号令。但是按照寇封的话说,似乎有把山越全部放在他的身上,让他挑大头的意思。

寇封当然能感觉出诸葛瑾的心思,降将,总是会谨慎的。强如贾诩,也要韬光养晦。诸葛瑾虽然才智不足以与贾诩相提并论,但是韬晦之道,恐怕也不差了。

也不会想到,他寇封能放权给他。让他统领吴国旧将,主持征讨山越。

倒也是小看了我的心胸。

寇封心下微微有些嘀咕。

要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句都不懂,乘早死了吧。

“呵呵,山越之事,不算州治。而扬州刺史伊籍,尚有大事要做。所以,这任务就只能交给子瑜了。难道子瑜不愿意为我分忧?”寇封故作不悦道。

“既然主公有命,我自然全力以赴。”以诸葛瑾的冷静,在这一刻,也忍不住有一种士为知己死的感觉。

当年他在孙权的帐下虽然颇得信任,但是更多的是因为他是外来者,与江东士族之间关系不深。

而孙权用他以平衡势力。

但也正因为如此,他始终没什么职权。而被寇封掠走后,现在荆楚安抚山越,如今寇封平定吴越,他又在吴越主持剿灭山越。

可以说是一步步的重用。

诸葛瑾虽然冷静,但也是凡人。心悦诚服的同时,自然也觉得遇到知己的感觉。

“哈哈,有子瑜以及众位将军,为我剿灭山越。我心中才安啊。”寇封哈哈大笑道。

“主公过誉了,我等实不敢当。”诸葛瑾等人对视了一眼,齐齐对着寇封道。

说起来也是惭愧。他们辅佐孙氏,但却把江东给丢了。败军之将不足言勇。

正文 第六百八十八章将星云集

第六百八十八章将星云集(第二更)

“我说行就行,诸位不必妄自菲薄。”寇封却是非常认真,郑重道。

从心里到面上都没有说谎,这神情自然是非常的真诚,自然。

也更加能让这些吴国旧将觉得不同,至少也是跟随寇封,没有埋没了他们的才能的感觉。

“好了,如今已经是初夏了,秋天就快要到了。我们也不能让山越人安心的收割粮食。快些商议,该如何驻扎才是。”君臣间的话,不必太多,点到即止就行了。寇封表达了对他们的信任,就足够了。

顿了顿,寇封不由说道。

“还请主公示下。”

诸葛瑾恭敬道。

寇封点了点头,命人把江东的地图抬了进来。

地图是山水画,大致可以辨认。直接被绣在屏风上。

“都过来看看。”寇封招呼道。

诸葛瑾,吕蒙,陆逊等人闻言都围拢了过来。

“江东虽然号称六郡八十一州,但是地域广阔。不能以郡县论。”说着,寇封拿起一支笔,在地图上画了一个井字。

这样,江东广袤的区域就变成了九分。

“这里是九江,秣陵。这两块地方境内的山越,基本上已经被荡平了。所以不用驻军。”寇封拿着笔,在井字左上角点了点,而后,在其右侧点了点。说道。

这两块,就是九江,秣陵一带了。

九江在寇封的治理下,早已经承平数年了。秣陵更是扬州刺史部,寇封也看中其中没有山越作乱,才把治所从吴郡,移到秣陵的。

说着,寇封看了看地图,这井字形的九个区域,就只剩下了七个了。刚好,在场的将军,足有七人。

“剩下的你等平分,到达你们所管辖的区域以后,可自行出兵。或构建防御工事。当地的县令,郡守我都会下令全力配合你们。军械,辎重,粮食,你们也都不用担心。”寇封说道。

寇封这划分驻地的办法,实在是奇特。以前他们可不是这样的,而是以县城的数量,来配合防御。

但那样,未免就有些为难。因为江东地域广袤,一个县是非常不规则的。防守起来非常繁复。

而如今寇封这井字形下去,就一目了然了。

防守好自己区域内的山越,征讨自己区域内的山越就行了。再配合寇封的断粮之计,数年内剿灭山越,非常可能。

在座都是昔日吴将,对于山越的痛恨,实在是非比寻常。

想着,都或多或少有些激动。

但周泰却还有些疑惑,不由问道:“主公,若是我们烧毁了山越的粮食,而山越忍不住饥饿,而南下投奔。若如此,动则数十万人,何以接济?”

周泰,全琮等人或多或少都有这种疑惑。但是对于诸葛瑾来说,这却不是什么问题。

荆楚之富足,实在不是江东孙权能够想像的。

诸葛瑾做了这么久的护山越中郎将,安抚了数十万的山越百姓,从来都是大手花钱粮,从来没有勒紧裤腰带的日子。

对于荆楚之富足,知之甚深。

别说是粮食了,就算是按照寇封的计划,多建造县城,建立村庄。都没问题。

想着,诸葛瑾的眼中多了几分笑意。

“呵呵,别的不敢说。这全天下的诸侯,没一个粮食是比我多的。即使如曹操,占据整个北方,恐怕粮仓里的粮食还不足我的三层。”寇封呵呵一笑,自信,且自负道。

当年,寇封掠夺江陵,以及敲诈江东。所余下许多粮食,这些年用掉了不少。但是随着山越等人口大增,寇封的税收,也有长足的进步。

寇封不怕粮食被吃掉,反而怕粮食烂在粮仓里边。

周泰,全琮,甚至是吕蒙听了都是小吃了一惊。知道荆楚富足,但却不知道荆楚居然富足到流油了。

曹操的粮仓。乃是覆盖了整个北方的。虽然从州郡上的储备来看,并不太多。但是这么多地方的粮仓加起来,足以骇人。

但是寇封却说,荆楚境内的粮仓。比之曹操多了三四倍。这实在是让人吃惊。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数十万大军的较量,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若来日征战起,寇封别的不用,只管防御,拖也能把曹操给拖到撤兵。

至此,周泰等人的心中再也没有了疑虑。

如此富足,如此计策。再行之以大军。山越不平,天理难容。

山越,乃是上古就存在的问题。当年战国时候,楚国地域广大,但是他之所以称之为强国,也全靠荆楚在支撑。

而不是江东。

山越人在那个时候,就是国君头疼的问题了。一支延续到秦汉,以及如今。若是寇封能够顺势平定。

建立郡县。

使得江东承平,其功勋在社稷。

如汉武帝讨伐边寇,使得汉室边界安宁,是以死后谥号为武。威风赫赫。

寇封若是能够为祸数百上千年的山越,也足以不朽。而随之平定山越的他们,也多少能沾点光。

不由都有些火热。

就像寇封说的一样,如今初夏,而秋天就要进兵了。时间紧迫,再加上众人求战心切。不由齐齐请命道。

“还请主公下令,我等出征。”以诸葛瑾为首的这群将军们,齐齐拜道。

“呵呵。公文都已经准备好了。”寇封呵呵一笑,伸手把案上的一卷公文,给拿了出来,递给了诸葛瑾。

上边写着,以护山越中郎将诸葛瑾都督江东军事,主持讨伐山越,其余吕蒙,陆逊,丁奉,蒋钦,全琮,周泰等各为校尉,进行别部征讨。

诸葛瑾接过看了一遍,便下拜道:“如此臣等立刻起兵往江东。”

“你等先去吧,伯言留下。”寇封点了点头,道。不过,却指明让陆逊留下。

“诺。”诸葛瑾看了眼陆逊,非常识趣的点了点头,与众将一起走了出去。

虽然大家都是吴旧将,但是都知道陆逊是不同的。他与寇封是亲戚,寇封入江东后,还顺手把陆逊带走了。

此子前途将远远超过他们这些降将,这是毋庸置疑的。

而就像诸葛瑾等人想的一样,寇封对于陆逊的期待,是非常高的。即使强如吕蒙,也差之一筹。

不管寇封怎么能容人,能用降将。但是亲疏有别,这还是事实。

陆逊这小子,寇封看好。也还是寇封的外甥,这就不同了。而且,陆逊与孙权的关系,也比较疏远。

种种加起来,陆逊前途不可限量是肯定的了。

“此次领兵,虽然号称以诸葛子瑜为首,但是众将各有辖区,征讨山越,全靠自己能力。若是成功,事后论功行赏,也将分开进行。此次征讨山越,也是大好良机。莫要错过了。”寇封对着陆逊教诲道。

陆逊早年就领兵征讨山越,对付山越人也是拿手本能,寇封并不担心。但仍觉得鼓励一下,让陆逊多些干劲。

多多争功,以为将来统兵一方,积累经验,资历,威望。

实在是有必要的。

“大丈夫立世,不过是为拜将封侯,建立千古之功。虽然我所学不足以与卫青,霍去病媲美。但却有效仿二位名将的志向。”在寇封面前,陆逊也没有掩饰自己的志向,很诚恳道。

“如此,我就放心了。”寇封欣慰一笑,道。

也不枉费把这小子提前从江东拉出来。

教诲了几句之后,寇封就把陆逊给打发走了。提点一下,鼓励一下也就够了。陆逊这个人,不需要其他。

陆逊走后,寇封独自坐在书房内,目光中带着无比的笑意。

邓艾,陆逊,魏延,马谡,徐盛,丁奉,向宠。他帐下可以说是将星云集,几乎是汇聚了未来魏蜀吴三国中,第二代,第三代中的精英将领。

试问在发展自己的同时,挖掘了他国的将才。

这是何等的爽快事。

虽然如今二国争雄已经不可避免,南北必定有无数的争锋,交战。但是寇封这边的优势都已经到达二十年后了。

二十年后,他这边良才济济。不知曹魏有何良将?

想到开心事,寇封的心情也变得非常的愉悦了起来。

不过,俗话说的好,这人一旦心情好起来,这麻烦事情就来了。

“主公,荆南刺史刘大人的急报。”寇水从门外走了进来,手上拿着一张折子。

急报?

寇封不由皱起了眉头,荆南承平已久。除了特大天灾以外,根本不需要什么急报。而急报?

莫非是更南方出了问题?

寇封的心中有了些许不好的预感。

“拿过来。”寇封伸出了手,从寇水的手中取来了折子,翻开了一看。忍不住拍案道:“竖子可恶。”

却是苍梧太守吴巨,见寇封与江东交战,而纵兵作乱,虽然没有为祸一方,但也劫掠走了不少楚国民众。

苍梧分属交州,但是这个太守却是刘表封的。

与交州士姓没什么关系。

而吴巨与刘备有旧,这件事寇封也知道。但是苍梧偏远,也属于交州。寇封怕引起士姓的误会。

才没有出兵。没想到却被他乘了空当了。

“以为我与魏吴交恶,就无暇南顾了。”寇封冷笑了一声,下令道:“去把折子递给庞统,命邓艾率精兵兵五千,平了他。夷灭三族。”

这一次,寇封真的动怒了。荆南六郡,乃是根基所在,岂能让他人祸害?况且吴巨还与刘备有旧,留下是个大的祸害。

“诺。”

寇水应命道。

。。。。。。。。。。。。。。

月票排名都在三十外了,实在是非常打击士气啊。兄弟们啊,挺一把吧。

正文 第六百八十九章下手果断

第六百八十九章下手果断(第三更)

苍梧离荆州都有一段距离,更何况是离扬州了。邓艾的五千兵马虽然随时可以出发,并且由水运回去江陵,再转而向南去苍梧,非常的便宜。

但毕竟是路途遥远,等战争结束后,可能都是几个月了。

虽然寇封恨不得立刻叫吴巨死掉,但也需要花费一点时间去等。

不过,对于能不能平定,寇封倒也是没有一点担心的。邓艾虽少,但能战李典,岂能是个小小的吴巨能够阻拦的?

只是这一口气难出,这段日子寇封比较难过。

好在,邓艾出兵后,寇封也慢慢的平缓了下来。依照初定目标,寇封在寿春驻军了二月。

并且,从荆楚调拨来的各地太守,都任职,初步的稳定了江淮人心后。

就命令庞统率领所部四万五千人返回襄阳去了。

寇封自己则率领张飞,陈大等二万一千人登入秣陵。

而留守黄忠,太史慈,甘宁等六万兵马,督阵扬州,威胁北方。再加上吕蒙等五六万兵马。

自此,寇封的数十万兵马,回归各地。

还残存的一些老弱病残,寇封则发配地方,补充地方人口。

秣陵。

昔日江东大城,如今寇封设置在扬州的刺史治所。以伊籍为首的刺史部,掌管整个扬州的文官系统。

治理地方,处置与士族的关系等等。

治所的迁徙,就等于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