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三七开)-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爹爹,好多大船。”一个光着屁股的小娃子,对着旁边的父亲道。

“楚?”

这孩子的父亲,读过书,因此识字。看着前方旗帜招展的大军,当看到“楚”的时候,面色不由大白。

叫道:“这是荆楚镇东将军的军队,大伙快走。”

就像是刘表在荆州,极力宣扬曹操的残暴一样。在江东,孙权也是极力宣传寇封的残暴。

残暴,贪婪,好色,几乎没有一个好字眼。

以巩固江东的统治。

立刻,渔民们就像是一声枪响而四散的飞鸟,纷纷的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荆楚的军队,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刚才那个孩子的父亲,也同样抱着孩子躲进了家中,只是面上还残存着惊骇,不可思议。

这个地方可是吴郡的后方,自从孙策统领江东以后,就从来没有其余诸侯打到这里来。

就算是上次甘宁入侵,也不过是在长江上,掠夺了一番罢了。但是现在,荆楚的军队居然出现在了这里。

吴郡。

江东根基所在。

这个人算是有些见识,已经预见到了江东可能真的要变天了。现在他们还自称为“吴”没准将来,就是“楚”了。

“靠岸了。”打破了这座渔村宁静的荆楚水军,士卒们发出了一声欢呼。

这个时代的船只吃水不深,这座小渔船本身又差不多是个小渡口。数十艘大船很快就靠岸了。

无数士卒在将军的带领下,飞快的走下了战船。

“留下五百人看护战船,其余人等随我杀向松江。”踏上土地的那一瞬间,伊籍就下令道。

“诺。”

房稻一声应诺,立刻下去布置了。

江东各地虽然空虚,但是有一部分防备山越人的险要关隘,还是有些兵丁的。再说,从荆楚传来的消息。

孙权在秣陵还有一万五千的新兵。

所以,占据吴郡要做的是速度,快若闪电。在孙权没有反应过来以前,把吴郡给吞下。

伊籍心中一片火热。

片刻后,伊籍,房稻等人跨坐上战马,率领近二万水军,扑向最前线的松江城。

此刻的吴县还一无所觉,还是很繁华。

张昭,张温这两个出身同族,但却互相不对付的人,在这个时候联合起来,共同征兵保卫江东。

孙权,这个江东昔日的主宰者。在昨日以前,整个江东还在他控制下的吴侯。还在憧憬着保卫江东,防备寇封。

做着等来日恢复元气,再战寇封的美梦。

直到一阵马蹄声响起,才打破了这种宁静而和谐的气氛。

“哒哒。”凌乱的马蹄声中,一个骑士出现在了东方,这个骑士穿着皮甲,面色苍白,浑身染血,几乎奄奄一息。

一路上,不知道冲撞了多少的百姓,但他却不管不顾。只往吴县冲去。

“放肆。”守城的士卒看见之后,立刻大喝了一声,立刻有十人士卒,手持长矛挺了过去。

吴县乃是孙权的治所,是门面。法律一向很森严。

“我,我是松江守卒。松江被破了。”那骑士驰骋到守城士卒面前后,喘息的道了一声后,就恍如失去了力气一般,倒在了战马上。

“什么?”这守卒大吃了一惊,立刻上前扶起了这个骑士,问道:“什么时候?是山越吗?多少人?”

山越作乱,几乎过几年都会发生一次。虽然上一次,在大都督周瑜的剿灭下,山越已经元气大伤。

但再次作乱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守卒的第一个反应是山越作乱。

“不,不是山越,是荆楚的军队,漫山遍野,不计其数啊。”这个时候,骑士还没有完全的昏厥过去,断断续续的道。

“什么?荆楚寇封的军队?怎么可能出现在后方,还攻陷了靠海的松江,你是不是昏了头了?喂,喂。”守卒大吃了一惊,但是明显不太相信。

但是这骑士却渐渐昏睡了过去,就算是守卒再叫。他只是缓缓的闭起了眼睛。

“从天而降。”在守卒不断的摇晃中,骑士最后吐出了四个字,倒了下去。

从天而降。恰巧阐述了他守备的松江城的巨变。本来宁静祥和的后方小城,忽然就出现了无数的荆楚大军。

有一个号称“扬州刺史”伊籍的人率领军队屯在城池的边上,在城下劝降。结果县令坚壁城门,打算死守。

接着就是伊籍率兵破城。漫山遍野,几乎是无数的士卒,几乎是一瞬间就摧毁了这座小城。

并且急速的向吴郡靠近。这个骑士,不过是幸运才逃出来的。

“喂喂。”即使守卒再摇晃,这个骑士最终没有醒过来,当守卒伸出手探听鼻息后,叹了一口气,死了。

叹气后,守卒立刻就头疼了起来。

这个传递消息的骑士,只传来消息说寇封的军队攻破了松江。这让他怎么跟上边禀报啊?

松江?

寇封要来也应该从西而来,先攻破豫章,后陷秣陵,最后才打到吴郡。这样一步一步走才正确啊。

再说,现在豫章城还有六万大军,湖口也有周泰将军率领一万余士卒镇守。即使寇封要打,起码也要打上一仗。

就算是如江陵一般一夜破城,也不可能一下子进入松江啊。

松江?在这守卒看来,实在是太可笑了一些。那不过是背靠着吴郡的一座小城而已。

但是这又不能不报。

就在守卒犹豫该怎么向上边报告的时候,远方忽然传来了一阵凌乱的惊呼声。

“楚军来了,楚军来了。”

急促,惊骇。几乎如同见了鬼似的。

守卒先是一愣,就这么一愣,远方就出现了无数的大军,就像是刚才那个骑士描述的一样,漫山遍野。

旗帜招展。

一杆“楚”字帅旗,横在当中。气势凌烈,又在后方,恍若神兵从天而降。那么的让人不可思议。

但又那么的让人觉得不可一世,不可打败。

无数人,天呐。我吴郡连抽调出一千兵丁都没有了吧。这守卒心中呻吟了一声,立刻凄厉的叫道:“关闭城门,关闭城门。上报吴侯,楚军出现了,出现了。在城东出现了。”

一阵惊慌中,城外的守卒退入了城池。吊桥被吊起,城门被关闭。

已经承平十余年,许久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吴,吴城。再次迎来了一场战争,一场几乎让人不可思议的战争。

前方两军对阵。

攻方有十余万大军,楚侯寇封亲自坐镇其中,率领其下大将庞统,张飞,太史慈,甘宁,黄忠等等。

守方有七万五千大军,有江东名将全琮,凌统,周泰,北方名将李典等坐镇其中。绝对不能算是实力悬殊,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攻防战。

江东上下都极有信心,起码能守一二年的战争。

但就在这节骨眼中,一支军队出现在了江东后方,先陷松江,后更是直攻吴县。

江东的最后方,最繁华,也是吴侯所居住的政治中心。

寇封的荆楚大军怎么可能无声无息的越过前方防线,一路上没有一点动静,就到达了这里?

难道真的是神兵天降?

守城一方看着漫山遍野的荆楚大军,惶惶不可终日。只得一匹快马,往报吴侯孙权。

此刻,孙权在还在府邸里边,准备享受午膳。

张昭,张温这两个重臣也还没出发去征兵。但他们注定不能再清闲,再去吴郡征召兵丁了。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寇封的军队从哪里来的?”当孙权接到消息的时候,他几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寇封的军队是怎么来的,怎么来的。前方守卒那简单的脑细胞,也闹不明白。孙权这颗还算智者的脑袋,更加的闹不明白。

前方大军对峙,后方却出现了一支伏兵。这怎么可能。

“怎么可能啊。”孙权大吼道。充满了绝望。孙权,承袭父兄基业,三世之威望,于弱冠之年,坐领江东。

注定是一个含着金钥匙长大,注定是要成为坐断东南,一方雄杰的人物。如今,居然被人攻到了老家而不知自。

这是何等的悲壮,何等的让人绝望。

这一瞬间,孙权真的感觉到了一股绝望,一股冰凉。

“主公,主公。”片刻后,张昭几乎是连滚带爬的走了进来。这个江东二世老臣,重臣。刚才还在用午膳,听说寇封的军队攻到了吴郡后。

二话不说,几乎连正服都没穿就来寻找孙权了。

“子布,子布。孤,孤的江东完了。”见到这个老臣,孙权似有所感,一行泪水落下。

江东完了。

孙权以前绝不承认的一件事情,因为江东三世所望,民心稳固。虽死但犹存。兵将还能再战,他还有资本。

但如今,寇封大军进入吴郡,他才真正的觉得江东完了,真的完了。

张昭,这么一个沉稳持重的人。连滚带爬的走进来,自然不是认为江东完了的。他是来劝说孙权离开的。

“主公,江东没完,江东没完。前方还有数万兵丁,曹将李典坐镇。秣陵还有昭义将军孙静率兵一万五千。民心更是三世所望。目前吴郡空虚,无兵丁可镇守,没错。但只要熬过去,去秣陵,就能重整旗鼓,再战江东。”张昭苦口婆心的劝说道。

“寇封前后夹击,又如何再战?”孙权的目光闪了闪,但却迅速暗淡了下去。

“当初故吴侯孙伯符起兵的时候不过数千,当初严白虎,扬州刺史刘繇等,哪一个又不是雄踞数万兵丁的大敌,但却皆倒在了孙伯符马下。如今寇封虽强,但主公还有再战之力,为何就不能如伯符一般,提三尺青锋,再战寇封?”张昭带着一股恨铁不成钢,大声道。

“孤不如兄长。”事到如今,孙权却是没什么有信心,他确实不如孙策,虽然平常的时候,孙权不这么认为,但是事到如今,他却开始承认了。

他三次讨伐江夏,也没有平定黄祖。他与寇封为敌,却屡战屡败。

要是放在孙策的身上,早在江夏的时候,寇封可能就被孙策给平定了。

张昭见孙权如今失魂落魄,几乎丧志。跺了跺脚,大叫道:“呆在吴郡必为寇封所俘,到时候不仅受到羞辱,连性命都可能不保,先走再说。待临秣陵,再计较后事。”

现在这个时候,没有比张昭这句话更加的冲击人心的了。

留下来,不仅连江东都没了,可能连命都没了。

孙权豁然惊醒了过来。色变道:“立刻召集府中护卫,护卫孤,老夫人,夫人,公子们离开。”

“诺。”张昭见状心下也不知道该是失望,还是该松一口气。但最终还是收起了心绪,应诺了一声,迅速的下去布置去了。

顿时,整个吴侯府几乎跟鸡飞狗跳,兵荒马乱一般。到处都是护卫的身影,到处都是哭喊声。

到处都是慌乱的脚步声。

孙权准备撤退了,全家搬迁进入秣陵先。但并不是整个府邸,这个时候只有为孙权孕育子女的夫人们先行。

当然,还有老夫人。

不过,孙老夫人那边,却遇到了麻烦。当初,孙权要暗害孙绍,孙老夫人伤心以及,大骂汝非我子。

从那个时候开始,孙权就再也没有见到过孙老夫人一面了。

如今,兵荒马乱,战火烧到了吴郡了。孙权也没面目去见母亲,就派遣夫人去寻孙老夫人一起走。

但却被骂回来了,说是不走。

孙权是孝子,不管是为了名声,还是事实。孙权确实是一个孝子。他不可能丢下老母独自离开。

因此,只得硬着头皮来到了后院。打算请求孙老夫人一起离开。

正文 第六百三十八章城头变换大王旗

第六百三十八章城头变换大王旗(第二更)

自从那一句,“汝非我子”后。孙权再也没有来过这座屋子。但此刻,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前来。

“母亲,寇封的军队已经到达了吴郡了。您还是随我一起去秣陵吧。”孙权在门外,对着紧紧关闭着的大门,央求道。

“你坐拥父兄基业,如今还被人打到了吴郡城下。我一介孤寡,年老体衰,你还有何面目让我随你逃去秣陵?”屋子内,响起了孙老夫人古井无波的声音。

但是这声音却让孙权为之羞愧无比。孙老夫人这是在责怪他坐拥父兄基业,却暗害侄子孙绍。不积阴德,才有今日之祸啊。

如今在九泉之下的孙策是不是也是这么看待他的?感受着一种阴冷的目光,再想着老母责怪他。

甚至于放出一句“汝非我子”这句绝情的话。再想着如今吴郡几乎不保了,他失去了吴郡之后。

江东就真的残破一片风雨飘摇了,来路不知在何方。

孙权感觉到了比一种变体冰凉还要刺骨的寒意,浑身上下没有一丁点热度。

“不孝子不必来见我,自去吧。”门内再响起了孙老夫人的声音,依旧毫无波动,绝情无比。

而这个时候,已经听到了大军攻城的擂鼓声了。孙权面色三变,由白变红,由红变青,最后又回归于苍白。

十分愧疚的伏拜在地,道了一声。

“母亲保重。”

随即,毅然离开了。

但是孙权的一颗心,却充满了茫然。现在的他虽然不似刚才一般绝望,不想活了。但是理智的回归,更加的让人煎熬。

吴郡,根基也。就这么失去了,来日再夺回来就困难了。自此江东六郡,还剩下多少地方?

国内空虚,难以再战。

如今老母都不随他一起走了。不管事情如何,他肯定会落得一个抛弃老母的恶名。外无势力,名声。内无兵丁。

如何再战?

来到大厅以后,还是只有张昭一人。孙权心下立刻一沉,现如今荆楚大军在外,城中的官员们不可能没有听到消息的。

张昭来此就是事实。

但除却张昭一人,居然没有人再来。甚至于这段时间被他信任的张温都没来。这是,这是。

这对于孙权来说又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难道真的是他德行太薄,而如今内无忠臣?孙权遥想自己治理江东的过程,不觉有何薄待帐下臣子。

只有一次,寇封,又是寇封。

想起寇封,孙权不由咬牙切齿。就是寇封来了一次江东,让他对本来极为看重的阚泽虞翻,严畯,步骘,薛综等人起了疑心,让他所仰仗的顾雍不知所终。

虽然咬牙切齿恨意十足。但是孙权仍然忍不住绝望。吴县被破,帐下臣不过张昭一人。这是何等的狼狈,何等的让绝望的事情。

“去召集各路重臣,让他们来大厅议事。”孙权对着旁边的张昭,下令道。

“主公,如今吴县几乎不保了。他们恐怕都急于与主公划清界限了,不会有人来了。”如果孙权还保有一种期望,那么张昭几乎是死心了。

“去。”但是这个时候孙权的一颗心却是非常的倔强,大声道。

“诺。”张昭无奈,值得派遣了大量的护卫,去城中寻找一些重臣。

一时间,无数的护卫从吴侯府中四散而出,再街上来往奔走,敲打着一个又一个江东官员的门。

但却无一人响应。

一刻钟的时间过去了,外边的喊杀声渐渐嘹亮,直冲云霄。似乎下一刻,吴县就会被攻破了。

但是仍然没有一个人来吴侯府大厅内报道。

孙权的一张脸色,已经是酱紫一片了。

“主公,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旁边张昭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劝说道。

“走。”孙权也终于下定了决心,下令道。

片刻后,吴侯孙权在一片欢呼声中,一声响亮的吊桥落下的声音中。失去了吴县,只带着帐下臣一人,护卫数百,家小数十口,狼狈出西城,奔走秣陵。

城东,率众攻城,并且直入城池的伊籍。拔出了腰间的长剑,大声下令道:“兵众四散,取其余三面城墙,并用吴语大喊。孙权无能,致使江东屡次被山越夷族攻伐。如今楚侯,镇东将军寇封兵入江东,当坐镇江东,平山越,以保万民。”

孙权无道吗?他不算无道。只能是失德。所以,什么狗屁孙权无道,而寇封入主江东,必定是解救万民于水火,那么说没用。

或许还会激起百姓的反感。

孙权最大,也是最落人话柄的就是山越了。而寇封的荆楚就是强势的,兵势无双,几乎是所向披靡。

多少会让一些江东百姓感觉到一些安全感。这也是寇封入主江东,掌握民心的重要一环。

“诺。”

一声轰然应诺声中,房稻派遣了他帐下多数的部将们,四散而去。

“孙权无能,致使江东屡次被山越夷族攻伐。如今楚侯,镇东将军寇封兵入江东,当坐镇江东,平山越,以保万民。”

“孙权无能,致使江东屡次被山越夷族攻伐。如今楚侯,镇东将军寇封兵入江东,当坐镇江东,平山越,以保万民。”

一时间,吴侬软语。被士卒们用粗声粗气给喊了出来。但别说,还真有一种稳定人心的作用。

孙权极力宣扬的寇封残暴,贪婪,好色,图谋江东。但唯一一件事实是不可掩盖的,那就是寇封的兵势强大。

强大无比,当今天下首屈一指的强势诸侯。

破江夏,破江陵,破襄阳,陈兵天子都城外。何等的雄壮。

一些其实不怎么道听途说的城中百姓一听到这些话,不由就想了往年,山越进犯,江东只能疲于招架的情况。

这心就悄然的发生了一些变化。

如果寇封有道,而不残暴。兵势强大如他,临江东,平山越。那未必不是一种幸福。

这些变化,虽然在目前只是轻微的,但是对于寇封将来统治江东,却有一种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伊籍的将士们用实际对动作,对吴县的百姓们表示了决心。士卒们只是在外喊话,对城中百姓秋毫无犯。

尽管百姓们躲在家中心惊胆颤,甚至于胆小之辈搂着全家人躲在床铺下。但是始终没有一个楚军夺门而入,做那烧杀抢掠的恶事。

如此种种都是起点,好的起点。证明寇封是有道之君的起点。

城门下,伊籍率领房稻,蒋钦,丁奉,顾雍等人,策立了片刻后,再下令道:“把城池上的“吴”旗拿下,插上我荆楚大旗。从这吴县开始,我荆楚要天下人看看,战国时候楚并吴越,今日也是一样。”

“诺。”房稻再次应诺了一声,亲自翻身下马,极为神圣的拿过“楚”字帅旗,一步步的走到了城头。

旁边自有士卒如狼似虎的拔下了那象征着江东的“吴”字旗,如垃圾一般,仍在了地上。

房稻再把“楚”旗插了上去。

大楚凌烈,气吞吴越。如今吴郡之中,插着楚旗。

这是再好不过的宣言。吴越,注定被大楚所屯兵。城池下,看着这一切发生的伊籍面带笑容。

城池上,干了这一件事情的房稻热血沸腾。荆楚吞吴,即在今日。

顾雍,蒋钦,丁奉等人则都是有些复杂,他们是叛臣吗?不是。他们曾经都无比的忠诚于孙权,但是寇封的势力太强大,太强大了。

几乎让他们没有反抗之力。

如今,看着城头变幻大王旗。荆楚吞吴走上了第一步。他们的心中又怎么能不复杂?

孙氏三世人的经营,终亡于孙权啊。

当房稻回来的时候,伊籍转过身体对着顾雍道:“元叹,主公临江东的时候,结交了一些朋友。如今我扬州刺史部新立,一员官吏都无。麻烦元叹等一会儿随我一起一一拜访,请他们出山。助我大楚。”

当年寇封临江东,并不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如今伊籍刚来,就雄心勃勃,建立扬州刺史部。

寇封留下来的一些老交情,也能派上一些用场。

“诺。”

顾雍应声道。

“余下人随我一起杀向吴侯府。”伊籍笑了笑,下令道。

所余下的一行三千人,杀向吴侯府。攻城的时候,花费了一点时间。这是出乎伊籍意料之外的。

吴郡空虚,但不想江东兵还是如此凶猛。

耽搁的时间,孙权恐怕早跑了。他又没有骑兵可以追击,论熟悉江东,肯定也没有孙权那么熟悉。

因此,伊籍才没有一开始就下令进入吴侯府。

没有活捉孙权也无所谓,只要下了吴郡。这个江东最繁华,也是最根基的一个郡。孙氏基本上是苟延残喘了。

很快,伊籍等人就来到了吴侯府中。有附近的士卒回报,孙权已经先一步临城西,率领护卫离开了。

府中只剩下了一些家奴,以及孙权的老母,孙老夫人。

孙权是出了名气的孝子,在江东赫赫有名的。逃命的时候,居然没有带着老母。这到是出乎伊籍的意料之外。

正文 第六百三十九章 孙权刚脱险,又遭横祸

第六百三十九章 孙权刚脱险,又遭横祸(第三更)

当伊籍问了一个下人缘由以后,才知道孙权与孙老夫人的关系只僵硬。外人实在不足道。

孙老夫人。不仅是孙权的母亲,而且还是寇封的岳母。

伊籍当然不敢怠慢,立刻下令士卒把守吴侯府,勒令下人们,管事们不要慌乱,继续服侍孙老夫人。

他自己则下令房稻派遣一队士卒去追击孙权,虽然知道孙权已经跑远了。但是未必没有追到的可能。

试一试也无妨。

做完这一切后,伊籍在吴郡内的郡守府驻扎了下来。驻扎下来没多久,伊籍就带着顾雍,一一去拜访昔日寇封临江东后,那些好友们。

阚泽,虞翻,严畯,步骘,薛综等人。虽然伊籍不认识他们,但是寇封却赞不绝口的。

伊籍已经认定了要请这些人出山,辅佐他建立扬州刺史部。合力为寇封控制江东,甚至是扬州。

伊籍第一个目标是虞翻的府邸。在寇封在台湾的那段日子,他知道虞翻与寇封的关系最为亲厚。

但是当到达虞翻府邸的附后,伊籍却被告知。虞翻去了步骘的府邸上。只得转道去找步骘。

步骘的府邸,出乎意料的热闹。

此刻,年轻气盛的步骘高坐在主位上,其下包括阚泽,虞翻,严畯,薛综等人在内的十余人。

若是寇封在此,立刻会认出,这些人都是他在江东的时候,与他有些交情的。

此刻,这些人的脸上各有不同,唯一共同点就是茫然。虞翻除外,他是一脸的喜色。

当初寇封临江东,一部楚书结交了他们。他们也是因为寇封乃是将死之人,也不惧怕结交寇封。

两帮人算是一拍即合。

后来,事情也如同他们想象中那么发展的,寇封出海。并且失踪。他们可以摆脱与寇封有交情这个事情,继续**们的江东官吏。

并且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楚书。

但结果却变幻的十分迅速,本以为已经死亡的寇封,居然冒了出来。临江夏,率众攻打周瑜,破之。

率众攻打江陵,破之。

率众攻打刘备,破之。

以让人瞠目结舌的速度,迅速向襄阳,而后破之。破上庸,宛城。陈兵十三万在天子都城之外。

寇封以连续的大胜,强势的出现在众人的前边。自此后,他们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孙权开始猜疑他们会不会与寇封勾连,大部分人都被架空。

正哀叹的时候,寇封居然奇迹一般的,他的军队居然出现在了吴郡。

到了现在听到城中刺耳的喊话声,众人都不怎么相信,寇封的军队居然出现在了这里。

在座的虽然被孙权猜疑,但是并不否认无一不是才能非凡,也是比较忠诚的人。如今吴郡陷落。

他们该何去何从?这是让他们迷茫的原因。

该立刻背弃孙权,而从寇封吗?这似乎太落人口实了。该坚决不降,对孙权尽忠?似乎又太傻了。

毕竟孙权已经不相信他们这些人了。

所以,这些人才坐在一起,讨论出路。但是当他们坐在一起后,发现又没有什么好说的,只有难言的沉默。

虞翻例外,在江东的时候,寇封与他的关系最为亲厚。

甭管寇封是如何出现的。现在寇封的军队已经入城了,这是不争的事实,有这个就足够了。

“诸君,如今楚侯大军已经入城。自此楚侯帐下,横跨二州,雄长数千里。更是外有威望,内有良将,良臣,带甲数十万。”虞翻说到这里顿了顿,看了眼在座的。

包括步骘在内,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虞翻,等待下文。

“楚侯在江东时,更是与诸君交厚。入则必为肱骨,正是效命楚侯,实现心中大志的时候。何必再犹豫?”虞翻言辞雄烈道。

这句话,射入了众人的心坎中了。

尤其是步骘,严畯这两个人,他们早年就看出寇封可能有计策避祸。并且,他们两个与诸葛瑾的关系很好。

因为都是外来人。在江东的地位不高。

而如今,他们本就遭受孙权的猜疑。寇封若是入主江东,江东本来形成的统治格局必将改变。

他们就有大展抱负的地方了。

“仲翔所言不差,如今我等坐困吴郡,不得吴侯信任。如今楚侯兵入吴郡,我等又与楚侯友善,入则必定为肱骨之臣。如此时机,岂能错过。”

步骘豁然站起,大声道。

“当出外,先拜访此间统兵大将。”严畯也站了起来,道。

“走。”有人带头,这一群被孙权遗弃的江东英杰立刻都动了起来,一起走出了大厅。

打算拜访统兵大将,自荐之。

不过,就在他们到达前院的时候。伊籍也到了。

“报老爷,门外有自称是扬州刺史伊籍的人领着顾雍,顾元叹先生求见。”下人一脸的惶恐,来报告道。

如今荆楚大军进入吴郡,不知道多少士族都惶恐不安呢。现在这个自称是扬州刺史伊籍的人求见,不知道是不是好事。

“顾雍?”众人对视了一眼,都有些意外,又在意料之中。寇封活着,那么当初与寇封一起出去的顾雍,相比也还活着。这是意料之中,意料之外,却是不想顾雍居然先了一步。

看来,顾雍知道的事情恐怕还更多一些。不然也不会随便背弃孙权的。顾雍那人,品性一流。

不是绝望,绝对不会变节。

“走,随我一起出去迎接。”众人楞了片刻后,最终在步骘的一声令下,一起出去迎接伊籍。

两帮人,在门前相遇。一方是来求贤,建立扬州刺史部的。另一方是打算自荐,入为楚臣。实现心中的报复。

正所谓一拍即合。

“伊籍授命为扬州刺史,治理州郡,正恐内无贤才辅佐,不足以稳定州里。于是求访各位,不想各位居然都在这里。”双方介绍了一下后,伊籍一脸欣喜的道。

“刺史大人误赞了。不过碌碌无为之人,何谈贤才?”步骘愧疚道。

“呵呵,诸君之才乃是楚侯亲口称赞的。若是吴越之间,谁人能为贤才。非诸位不可了。”伊籍笑着道。

“多谢楚侯抬爱。”步骘等人对视了一眼,都是觉得欣喜。君臣之间,臣子的才能不是最重要的。信任才是最重要的。

只有信任,才能获得重任。才能发挥才能,展现报复。无疑,寇封是信任他们的。

既然是一拍即合,伊籍这边又是刚刚得到吴郡,一切从简了。当下就任命了这些人各自为刺史部中的主簿,从事等等。

只有步骘自荐为将,比较特别。伊籍没有擅作决断。

不过,总的来说也算是皆大欢喜。寇封入主吴郡,一切草创。有了这些人相助,肯定是跨越了一大步了。

接着,伊籍下令几何军队在吴县,固守。派遣了严畯作为使臣,游说吴郡中各路县城归降。

并且派遣薛综为使臣,入会稽。游说会稽太守归降。

吴郡有二万兵丁镇守,肯定能够保住。会稽就不知道了,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