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蒙山军(wa)-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人,”龙谦似乎想到了什么,“从这篇上谕上看,卑职以为朝廷决意要变法图强了……”

“我都说了嘛,有什么想法,不妨说出来,共同参详。”

“大人折杀小的了。龙谦何能,敢与大人比肩……”

“不要妄自菲薄。说起来还是你第一个提出变法革新的。就这份胆识,老夫便很是佩服。你也知道,自戊戌年后,天下对维新变革几至钳口结舌,所以,太后很是赏识你的胆识。深知你为国不暇惜身的勇气。退思,你是见过大世面的。就夷语一道,满朝文武,比得上你的真寥寥无几。何况你在美国生活多年,对西夷习俗,多有了解。老夫知道你胸中锦绣,诚心相问,万万不可推脱。”

龙谦开始是想荣禄是否代表慈禧相问,但马上就否决了自己的想法。那种可能几乎没有。是的,自己确实在慈禧的西行道上帮助了她,但作为一个有着丰富统治经验的女人,绝不会真正信任一个来历不明的生人。何况,自己的年龄也不会让她放心。

“大人对龙谦的关爱,万死难以回报,岂敢推脱?刚才是梳理思路而已。就变法而言,卑职以为是必然之道。有人说祖制不可变,其实就国朝而言,祖制也因时而变。无论是康熙爷还是雍正爷,都对国家组织结构做了很大的调整,小臣久居海外,对国朝掌故沿革不甚了了,就说如今权重一时的军机处,在雍正朝之前,好像没有吧?”

荣禄微笑,“继续说。”

“古人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可见古人是不反对变法的。圣人反对的是劳民伤财不起作用的打着变法旗号胡来的东西。就像康梁所主张的,以为改一改官制就能富强我中华。岂不可笑?”

“唔,讲的好。那你觉得该如何改呢?”

“大人恕小臣冒犯。大人以为,如今我中华,比起英法俄日美诸国如何?”

“这还用说?当然是不如了。”荣禄脸上的笑意消失了,心道若是国力强于他们,还会落得朝廷流浪于外?

“所以学学西洋人的一些办法是可以的。小臣以为朝廷深谋远虑……但是,”龙谦做了个很长的停顿,引起了荣禄的不满,刚要出言,龙谦终于接着说了。“家祖移居海外。但祖训决不可数典忘祖。洋人自有其文化,比如节日,与我中华概不相同,更遑论饮食穿衣了。家祖移居海外。自然免不了用洋人的习俗。但担心子孙忘本。总是设置一些禁令,如全家不过洋节,仍以我中华流传数千年的节日为节日。居家不讲洋话,永远使用乡音,进而提醒家中晚辈,永远以三纲五常为伦……”

“喔,令祖真是深谋远虑。”荣禄赞道,“难怪你如此忠于朝廷。”

“所以,小臣以为,无论科举、交通、游学、刑狱、税制等等,皆可学习西洋。但学习之前,必须深刻理解洋人为什么做的好,我们为什么有缺陷。然后方可施行。尤其应当谨守一个大原则,那就是谨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八个字……”

“慢着,你最后的八个字再说一遍。”荣禄站起来。

龙谦又说了一遍,“张香帅不是早已提出这个提法了吗?”看荣禄激动的神情,龙谦有些迷茫。这个提法很有名啊,难道荣禄没听说过?

“张之洞前年上劝学篇,将旧学为体,新学为用,很得太后赏识。但论精辟,哪里比得上你总结的八个字。中学不等于旧学,西学也不一定是新学。”荣禄兴奋地搓着手,“龙谦,老夫知道你是念过书的,回去写一道折子,说说你对变法的看法,尽快地交给我。”

满清可是炮制文字狱的高手,龙谦有些为难,“大人,龙谦一介武夫,说说练兵,还有些心得。若是讲国家大事,怕是牛头不对马嘴……”

荣禄被龙谦逗笑了,“牛头不对马嘴也不怕,就照你刚才所想写就行。你来自海外,文法礼仪难免疏忽,想来太后也不会怪你。”荣禄板起了面孔,“龙谦啊,我知道你有心于王事,此时关乎你的前程,好生去做!另外,太后会见你,你尽可将胸中所思奏于太后,此番太后交给你鲁南两府之地,老佛爷可是记着你夸过的海口呢。”

夸过什么海口?不就是自己说过,只要有一府之地,不要朝廷的一分钱,就可以练成一支强军吗?

“卑职深知,没有大人的扶持,龙谦绝不会蒙受太后的如此重用。卑职记得当时表的态,此番到鲁南,一定励精图治,革新逐项弊端,为朝廷中兴大业杀出一条血路来!”

“好一个杀出一条血路!就是这个意思!鲁南地瘠民贫,匪患严重,若是你到鲁南有所作为,天下州府,八成以上,没有做不好的道理。太后那边,你无须担心,老佛爷很是喜欢你呢。”

“卑职心如明镜。大人的恩情,卑职定当报答。”龙谦不敢说过分的话,荣禄的出身与履历,决定了他与慈禧的立场完全相同。说过了头,比如说将鲁南打造成荣禄的地盘,将威胜军右翼成为荣禄的私军,反而会引起荣禄的不安。而且,貌似这个心机深沉的重臣也没两年好活了﹍﹍

回到临时住所,龙谦绞尽脑汁去完成荣禄布置的“作业”。用缴获的钢笔起草着奏折,一些吃不准的繁体字就空下来,想着自己的未来,不觉到天光大亮。

龙谦这篇“建议书”大约四千字,涉及九个方面的问题,即:1、改学制,罢武科和酌改文科;2、定律法,尤其是路律、商律、矿律和交涉刑律;3、裁绿营,编练新军;4、广军实,有计划地设立枪炮厂及弹药厂,以达到自用有余;5、广识见,多编译外国新书,尤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书籍;6、改币制,推广银元,并尝试与美元或英镑挂钩;7、实农业,兴水利。以求农业自给有余;8、推行邮政,推广电报电话,以求信息传达快速准确。9、崇节俭,杜绝奢华。

其实这些都是空洞的套话!可是既然是上奏的文稿,龙谦又怎么能别出心裁引起朝廷的警惕呢?这几条意见里,龙谦根本没有讲练兵之事。他反复琢磨了慈禧看到自己的“意见”的反应,确认无妨后便定稿了,龙谦请教吴永填上那些吃不准的难字,第一时间便交给了荣禄。

龙谦并未研究过戊戌变法的内容,也没人跟他详细介绍过。他倒是问过吴永。身为县令的吴永也说不清楚。可见康梁变法的缺陷了。写毕。

腊月二十九,慈禧意外地召见了龙谦和吴永。本以为年前不会陛辞的俩人匆匆赶至行宫,没有皇帝,只有慈禧端坐在御座上。作陪的大臣只有白须白发的王文韶。倒是慈禧的御座后面。像影子一般寸步不离的李莲英旁边。站在一个身材高挑,长相俊俏的女孩子,引起龙谦注意的不是其长相。而是这个女孩子竟然身穿洋装!

一丝不苟地将程序走了一遍,慈禧命看座给俩人,这是很高的荣宠了。

“北京那边的情况如何哪?”慈禧和颜悦色地问。

龙谦又跪下叩了个头,一五一十地将他所知的李鸿章办交涉的情况汇报了一遍。慈禧问吴永,吴永也无补充。

“龙谦那,你给荣禄的文章我看了,很好。过年之后,你就要去山东上任了,本宫可是记着你承诺本宫的话呢,好好做,别辜负了本宫的厚望。”

“微臣出身草莽,不知是祖上修了何等的阴德,竟然蒙太后您老人家如此厚爱,微臣发誓一定不辜负太后的厚望,鞠躬尽瘁,以报太后的厚恩。”

“本宫信得过你。借山西票号的银子,本宫不会令你为难。已让有司尽快拨付与你,充作军用。龙谦哪,你到鲁南,准备如何措手啊?”

“卑职准备军事为先。练就强军,在朝廷有事时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招募新兵,购置器械,加以训练是微臣主要的差事。年关后微臣所部回到鲁南,一面练兵,一面找准机会剿灭盘踞抱犊崮为害鲁南的匪徒,还百姓一个安宁世界。至于经济一道,朝廷制度,有州县属官,卑职不敢妄言。总要先摸清情况,有的放矢。”

“很好。就是这两句话。吴永,你都听见了?”

吴永急忙跪倒叩头,“回太后老佛爷,微臣都听见了。”

“龙谦之才,不限于治军打仗。你要协助他,文武合力,将兖州乃至鲁南治理好,给各府道做个榜样。”

“是,微臣谨记太后教诲。”

“龙谦那,你还有什么事?”

“太后,微臣决意将威胜军右翼打造成太后您老人家如臂使指的强军,按一翼辖两标计算,兵员初步估计要扩大两倍有余,另外,炮、骑、工、辎等兵种,微臣需要摸索着建立。微臣在海外时,对于西洋军制有所了解,正可酌情参照。”

“很好,就这么办。小龙子哪,本宫知道你要说什么,不过是军械和军饷罢了。朝廷蒙尘于外,银两筹措艰难。你要体谅本宫的难处。本宫已吩咐拨付银两偿还你所借山西票号的银子,所以,到明年前半年,军饷就不管你了!至于军器,你可写折子给荣禄,明白吗?”

龙谦腹诽不已,那些钱不过是朝廷支付自勤王以来对蒙山军的各种补偿,包括娘子关之战在内,这倒好,一句话,一直到明年上半年,军饷是一分不给了!此刻不是讨价还价的时候,龙谦跪倒重重磕了个头,“微臣知道太后的难处。此去山东,尽微臣之力,发展经济,减轻朝廷的负担。只有军械一途,需太后垂问。微臣之意,因德国人占据胶澳且德械精良,希望能允许微臣自主向德国人购置火炮、机关枪及步枪等。所购器械,微臣定当如实上报朝廷,以便朝廷掌握微臣所部实力。”

“这也使得。不过,与外国人打交道,还是要小心些。莲英哪,你给荣禄传个话,让他以兵部名义给龙谦个批文。”

李莲英答应一声,退回到阴影里。

“龙谦哪,你尽快回山东上任吧。莫要辜负本宫对你的厚望!”

这意思是陛辞结束了,你也不用再来告辞了。龙谦与吴永依着朝廷礼仪辞别慈禧,李莲英果然出来相送,龙谦给吴永是个眼色,吴永还算乖觉,给龙谦留个空,龙谦将一张折叠起来的五千两大银票乘拉手告别之际塞在李莲英手中,“李总管,卑职决定连夜赶赴娘子关了。还望总管大人保重身体,卑职人微言轻,不敢僭越,如果方便,请总管大人转告太后,国势虽然艰难,但太后是上天眷顾的真主子,自有忠臣义士保驾分忧,万望她老人家凤体康健,才是国家之福啊。”

“难怪老佛爷喜欢你。这话说的是。老奴定当转告老佛爷。”连续收到龙谦的重金贿赂,李莲英当然不会对龙谦使脸子了,“龙大人好好做,有事可派人上奏朝廷,以龙将军的忠心,朝廷不会不管的。”这就是说,你有话就找我,我一定给你带进去。

“多谢总管大人。卑职永记恩情。”龙谦抱拳拱手,与李莲英作别,带着几个警卫,连夜赶赴娘子关了。

第三节动员

离开太原,龙谦打马飞奔,决计赶回部队过除夕。吴永毕竟骑马的经验少,连夜赶路直呼吃不消,龙谦只好在天黑后投宿寿阳一家客栈,歇息一夜,第二日,也就是除夕日赶回了娘子关军营。

这段时间一直奔波在外,对部队的思念是吴永无法理解的。而蒙山军将士看到他们的首领回归表现出的喜悦之情,更不是吴永所能理解。从西沽之战后分兵,现在除了留在北京的情报科大部,主力终于团聚一处,程二虎、王明远、宁时俊先后回归,加上前几日龙谦返回太原时已经带给他们任职鲁南的消息,部队处于极端的兴奋之中。官兵们知道,龙司令返回,他们也该回家了。

屈指算来,蒙山军主力离开山东北上勤王,已经半年有余。

部队分置数座村庄,午饭前,龙谦由鲁山、宁时俊带路看望了所有的连队,在十二连吃了午饭,连长郑双庆是郑家庄子弟,所有连长中唯一不是从蒙山下来的,对龙谦在十二连用饭十分高兴,亲自到厨房监督将猪肉炖好,因为手里有银子,最近蒙山军的伙食很不错,几乎天天有肉,因为是除夕,后勤科更是专门发了过节费,每连30两银子,于是杀猪宰羊,大碗吃肉,大碗喝酒,颇有些当初蒙山寨过年的气氛。

酒是可以喝的,但限制了总量。龙谦每班都转着敬了酒,饶是有意识控制。也喝下去两大碗白干烧酒。

回到司令部,龙谦将所有的连长都叫了来,开始军议。

首先是真正落实部队的实力。部队出征时计有1700余人,目前的总兵力为2060人,竟然多出300余。因为将天津招募的350民夫转为士兵,来山西后先后招募了400余人,不仅弥补了西沽以来一系列战斗的损失,人数反而多了。枪械人手一支有余,因为有西沽之战的缴获。弹药则得到了山西方面的补充,也算充足。不过大炮损失殆尽。现在只有两门五生七过山炮和三十一发炮弹。这两门炮是在陈宦的帮助下从山西军手里拿到的。而陈宦本人,在娘子关之战结束后不久,就返回了太原。龙谦在太原时也没见到这个消瘦热情正直的武卫中军管带,将来有没有机会见面。天晓得。

新兵结束训练后鲁山已将其打散补入各连。因为有新兵的补充。各连在人数上完全恢复了实力。因为有好几十名伤残士兵,鲁山编了两个辎重连,交由后勤科连树鹏管辖。炮兵连恢复。不过只有不到五十人。

“将这次出征以来阵亡的兄弟们都做个牌位,今晚祭奠下他们。没有他们,咱们就不能坐在这里商议过年,商议回家了。”龙谦的第一句话,将众位军官兴奋的心头泼了一瓢凉水。

先后有四百余子弟阵亡,想到回家后将面对翘首企盼的鲁南父老,众人的心头都沉甸甸的。

“这件事树鹏你去办。准备些丰盛的贡品。大家也不要太难过,军人嘛,死于国战的战场,无上光荣。我们要做的,就是记住我们死去的战友,用我们的努力,让他们在天上为我们骄傲!”龙谦站起来走到墙壁上的一幅手绘的地图前,“后天咱们就出发回山东,直隶一带联军还盘踞着,为了保存实力,咱们不走直隶,走上党,经河南回山东。情报科和骑兵连负责探路,你们辛苦下,明日午饭不要饮酒,早些出发,为主力打前站。”

“是!请司令放心,一定完成任务。”王之峰和迟春先站起来立正回应。

“弟兄们,咱们完成了预定的任务。主要的标志就是我被朝廷封了官,原先的副将不是什么实职,没什么意思。这次有点意思了,兖州、沂州两州成了咱们蒙山军的地盘!”

鲁山两眼放光,“弟兄们都要高兴死了!一下子占两个州!大家都说,还是司令的眼光远,如果蹲在郑家庄,就算打下沂州,也不会连兖州也占了。”

“正是!当初还有人说司令投降朝廷不该呢。”叶延冰接话道。

龙谦压压手,制止了营长们的议论,“弟兄们,咱们抓住了一个机会!知道吗?机会!没有八国联军打北京,咱们就不会有现在的局面!机会对于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就看你抓得住抓不住。今年的这场战争,给了我们蒙山军和平发展的机遇,但京津一带,包括直隶的百姓遭了多少罪,大家有的看到了,有的听到了,还有更多没看到没听到的惨剧,灾难呀!人家区区几万人就占了咱的首都,丢人呀!我是没多少高兴的意思,想起来就苦的很。”

“如果咱蒙山军有两万人马,洋鬼子肯定打不下北京城!”王明远闷声道。

“大家要想一想,为啥咱蒙山军能打赢洋鬼子,朝廷的军队就不行?我知道你们有很多答案,现在不必讲,我给你们出这个题目,你们好好想一想,每人写一个东西交给我,最晚在回山东前完成。注意,可以商量,但必须自己写。写的不通顺没关系,把你自己的意思说出来就行。同时也考虑一下,正如王明远说的,如果我们有两万人就好了,怎么扩展到两万人?两万人的军饷,武器从哪里来?好好想一想。”

自蒙山整军,龙谦大力推行文化教育,连长们的识字水平在全军算是高的,但写材料的能力却极少具备。除掉宁时俊、司徒均、石大寿、蓝心治、张玉林等数人,其他人显然对于这个任务有些怵。

“现在,我讲最重要的,就是蒙山军的转变问题。”龙谦喝了一口水,“蒙山军不是响马,也不是对抗朝廷的军队了。跟半年前相比。最大的变化是我们成为了朝廷的军队。现在叫威胜军右翼,威胜军是什么先不说,右翼是指其中的一翼。翼是朝廷发明的编制,翼下辖标,标下辖营。营的编制大家都晓得了,现在我们这里就有四个营,家里还有两个,周副司令他们没闲着,在咱们外出期间扩编了一个营,这样就有六个步营。正好是两个标的编制。但我们的骑兵、工兵、炮兵和辎重兵还不成样子。需要大力建设。至少每个特种兵种,都是营的编制。这次出征,大家也算开了眼界,认识到了炮兵和厉害。其实。除掉司徒科长。没人知道西洋强国的炮兵发展到了什么地步。一句话,大家在天津城外见识的,就是小孩子的玩意儿。你们想一想,对面每里地摆上几十门大炮一起轰击是什么效果?你们是想不到的。所以,咱们回去后,要大力建设炮、骑、工、辎等兵种。在座的一些人,要调去建设特种兵,不要恋着步兵不放,要眼光长远些。我已经答应慈禧太后,用三年时间将威胜军右翼打造成一支强军。我有这个信心,希望大家跟我一起努力,将我们的部队建设好。”

在座的人都很兴奋。久在军旅,最激动的就是扩编了,扩编就意味着实力的增强,就意味着升官发财。尽管蒙山军中,由于龙谦的率先垂范,发财的念头不那么明显,但设两个标,自然就有标统,龙司令当初就是以标统之职出征的,现在他当了翼长,标统谁来干?于是都在那里各自想着心事。

“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别忘了咱们蒙山军的规矩,人事公开,财务公开,思想公开,谁当什么官,虽然最后由我来确定,但一定会征求大家的意见。大家可以考虑,可以琢磨,但不能耽误事。第二点,就是和朝廷的关系,注意,我们不能再骂朝廷了,自少不能公开骂。这就是政治。比如跟我一起回来的吴永知府,大家都认识了,朝廷已经任命他为兖州知府,是一州的文官之首,大家要尊重,要给面子。咱们以后的吃喝拉撒,不再靠吃大户了,而是要靠官府拨银子下来。所以,大家要记住,我们的身份转换了,成为真正的官军了。至少绝不能当着他的面骂朝廷,懂吗?这个弯子,必须转过来。我知道很多人对朝廷有看法,心里的疙瘩不是一下子能解开的,但是,你们不同于一般的士兵,要懂政治,要懂蒙山军的使命!我们就是要改变国家软弱的现状,将欺负我们的那些洋鬼子统统干掉,没有朝廷这杆大旗遮在前面,就凭我们这千把人,能做成什么事?最终就是抱犊崮的下场。

“说到抱犊崮,前些日子他们打开了峄县,朝廷都知道了。我估计这是袁世凯搞的小把戏,让咱们替他出力。这件事必须办,而且,我担心抱犊崮的人马会打郑家庄的主意,所以咱们要利索些赶回去,找机会打下抱犊崮,消除隐患。不仅是抱犊崮,盘踞鲁山的那些杆子,全部给我一扫光。鲁南两府之地,除却咱们蒙山军,不准有别的武装!

“在公开的场合,我们要自称威胜军右翼,或者威胜军,不要称蒙山军。但在我们心里头,要记着蒙山军这三个字,要懂得咱们跟其他官军是完全不一样的!有关制度规矩,要全面修订。包括军饷,抚恤等。这回回去,该找媳妇的,全给我找,大家的年龄不小了,成家立业嘛,不是小事情。”

蓝心治笑道,“司令,俺们要喝你的喜酒了吧?咱们蒙山军,也该有主母啦。”

“蓝心治说的对。今晚提前乐和乐和,”鲁山叫道,“司令,你不准俺们喝酒,这顿酒,你得请客。”他想起了自己心中女孩子,这次回去,是不是该上门提亲了?

龙谦心头怅然,自己的终身大事,就这么定了吗?为了杜绝可能出现的赐婚闹剧,所以才答应了陈淑,好在慈禧只是随便问了一句,没有再提此事,但现在也容不得反悔了。这些弯弯心思,自然不能跟这些直肠子的部下说,于是笑道,“我可没钱。我的军饷都由后勤科管着呢。请客好说。今晚的酒,算在我的账上,老连你从我的军饷中扣就是。”

“开玩笑嘛。”冯仑大声道,“司令不好女色,不贪钱财,大家都看在眼里。佩服的紧。什么扣司令的军饷?开玩笑!等司令娶了陈家姑娘,也算有家室了,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老冯说的对。连树鹏你赶紧去买好酒好菜,今晚咱们开怀畅饮,不醉不算。”王明远笑道。

“酒可以喝,中午已经喝了不少了。说到钱,我要狠狠地表扬跟我进北京执行任务的几个连队,三连,五连,六连,十一连及警卫连。他们跟我去做什么,我想大家都知道了。什么时候最考验人?就是面对功名利禄的时候。军人和普通的百姓有什么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服从,就是不折不扣地执行纪律!这几个连队的官兵,为全军做出了榜样!原来我想着,可能会有那么一半个败类,在白花花的银子面前打败仗,抵抗不住白银黄金的诱惑,告密啊,逃跑啊,但是,没有!大家基本是苦出身,都知道银子的重要,但是,更懂得这些钱是大伙儿的,是咱蒙山军全军的。没有留守老家的弟兄,没有在城外接应的弟兄,自己什么都不是,什么都做不成!这是什么一种胸怀气度,什么一种纪律?这就是咱们可以打败洋人,可以用刺刀将洋鬼子杀的落花流水而别的部队不行的真正原因!多么好的士兵啊,大家一定要珍惜他们,爱护他们,培养他们,这些士兵,才是咱们蒙山军的真正财富。

“咱们现在有钱了,但不能乱花,阵亡的兄弟,要优厚抚恤,他们的家人,咱们要养起来。伤残的兄弟,要养他们一辈子。立功的官兵,要奖赏。除掉这些,咱们还要解决好弟兄们的衣食住行,武器装备,成家立业,这些都要用银子。但除了这个,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办。我有个大计划,成熟了,会跟大家说清楚。弟兄们跟我拼杀疆场,大家的前途,龙谦要负责到底。咱们回山东,要好好做一番事业,那些钱,就是咱们的起步本钱。人人有份,等我回去,要让老宋拿个章程出来。你们放心便是。在座的都是咱蒙山军的骨干脊梁,要永远记住军规军纪,真正培养军官的荣誉感,自豪感。让根据地的漂亮姑娘们以嫁咱们蒙山军的军官为荣,让咱们的孩子们,以父亲是蒙山军的军官为荣。官军队伍里那些臭毛病,什么抽大烟呀,喝兵血呀,嫖女人呀,打骂士兵呀,咱们一条也不沾!永远保持现在事先士卒的传统,要求下面做到的,咱们带头做到。有这么一股子劲头,再加上先进的战术训练,精良的武器装备,咱们蒙山军会越打越打,越战越强,不仅占沂州兖州,还要占山东全省,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大家跟着我龙谦,一起努力打出一片自己的天空,不枉来这个世上走一遭!”

龙谦的动员,让军官们热血沸腾。他们已经不是当初落草为寇,过一日算一日的土匪,也不是只知道黄土里刨食,谋划着吃饱肚子的农民了。经过蒙山整军,经过根据地建设,特别是这半年血火经历,眼界开阔了,目光也长远了。他们中的很多人,根本没想到自己的首领会在不到两年的时光,混到了管理两府的大官,没想到当初的一支响马,摇身一变成为了名正言顺的官军!所以,对于龙谦的动员和要求,没有抵触,没有反感,有的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长话短说。蒙山军主力在娘子关红红火火过了一个年,自大年初二,全军开拔,晓行夜宿,每日行军距离平均在百里以上,经辽州、潞安、泽州、归德,绕了一个大圈子,在正月十三,部队自曹州向东,回到了久别的根据地。

第四节见面礼

辛丑年的春节,“根据地”的百姓是在惶恐不安的气氛中度过的。惶恐来自在藤县碰了壁的抱犊崮响马北上了。据说有四五千人,声势浩大,目标正是郑家庄。

普通百姓得到的消息总是有限的,作为“根据地”未经官府认可的最高行政首脑,陈超有资格获得最准确的军情。

春节前,一度销声匿迹的抱犊崮人马突然袭击了峄县,里应外合打下了峄县县城。这个消息,最初并未引起周毅、封国柱等人的警惕,峄县至郑家庄,山势纵横,直线距离超百里。而且,自蒙山军占据郑家庄,双方相安无事,并无仇怨。现在抱犊崮人马南下峄县,头疼的应当是官军,而不是蒙山军留守部队。但随后有消息说,抱犊崮的人马在掳掠峄县后并未回山,而是北上了。这就给根据地带来了威胁。

周毅立即集结了人马,命封国柱带一营(原留守营主力)前出赵家楼以南,警戒根据地。骑兵侦察员撒了出去,密切监视这股在鲁南“久负盛名”的响马动向。侦知响马西进藤县,周毅稍微松了口气,但随后获得消息,响马在藤县城郊与曹锟的部队稍一接触,便退走了,紧接着,大股的土匪转道北上,直扑郑家庄而来。正月十一,周毅收到了抱犊崮响马送来的一封信,信上直截了当地提出蒙山军交出白银五万两,粮食一万担的要求。如不满足,将踏平郑家庄。信中警告周毅。俺们连峄县都打开了,凭你们几百支枪,不要妄想抵抗了。之所以先礼后兵,是看在绿林一脉。只要你们交出银子和粮食,俺们立即折返山寨,永不相扰。

匪徒们显然清楚蒙山军的底细。

周毅当然不会答应对方的勒索。

“这是移祸江东之计!王八蛋!马建勋真是个王八蛋!”参谋长邓清华破口大骂。

驻守藤县的马建勋所部有故意放抱犊崮响马北上的嫌疑。

“他们有多少人?武器怎样?”参加军议的陈超问邓清华。

“据说有几千人,我看,至少两千人是有的。”邓清华答道。

“没说的,打就是了。”封国柱将烟袋里的烟灰磕在地上,“狗日的抱犊崮。主意打到咱们身上了!周副司令。我看这样,硬顶不是办法,将其放进来打。你应付前面,我去抄狗日的后路。后面枪一响。陶老三就稀松了。”

据说。抱犊崮的大头领姓陶,外号叫快马陶三。

“你要带多少人?”周毅问封国柱。这句话一说,显然认可了封国柱的打法。

“一个连足够。”

“你带两个连走。我顶在赵家楼一线。”周毅做了决定。

“慢!如果放进来打。赵家楼浅了些,最好到陈家崖。”邓清华指着地图,“如果顶,最好在赵家楼以南,这条沟足以利用,以小部队节节抵抗,如果兵力够,绕到后面一关门,就是瓮中捉鳖的态势。可惜我们只有两个营,武器还不够。”

当了二营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