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权力、美人,这些他都拥有过;刀山火海的恶战,所向披靡的大胜,成败、屈辱,这些他都经历过。但终究到底,都是过往云烟,英雄如义渠王者也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

小心翼翼割下义渠王的头颅,黑夜人也不停留,直奔下一个目标。一切都是刚才的翻版,两个义渠王子早被酒色掏空了身子,又醉的不省人事,没一丝反抗,黑衣人顺利割下了两个头颅。当然,如果临死前的挣扎也算反抗,姑且算他们反抗过好了。

黑夜人完成了任务,悄悄地沿原路返回。轻轻地他们走了,正如他们轻轻地来,他们挥一挥衣袖,只带走三颗头颅。

当雄鸡报晓,咸阳的守军如往常一般打开了城门。三十名韩国死士混入进城卖菜的农户当中,穿城而过。只不过在城中停留的时候,他们趁着晨光在最热闹的大街留下了三颗头颅,以及一份“秦王”的王旨。

王曰:寡人承先王遗志,以灭义渠为己任。义渠不仁,兴兵残我百姓,害我人民。寡人以和为贵,不惜委曲求全,但义渠步步紧逼,欲以咸阳为其王子食邑,以寡人为其臣子。此恨此辱不共戴天,寡人誓灭其国。今潜人星夜取义渠王及二王子之头,树之在此,以明寡人之志,以表大秦之心。不曰王师即出兵义渠,凡悖先王遗志者,大秦必讨之;凡抗王命者,天下共逐之!

很快,咸阳城热闹起来。义渠王被杀的消息迅速地传遍了全城,也惊动了整个王宫。迅速有使者前往甘泉宫查看义渠王,可推门而入,只见到一具无头的尸体。

原本不信的甘泉宫守军校尉、首领太监一下子跌坐在地上,使者却是不管,面色匆匆前往王宫复命:义渠王及两位王子惨死在甘泉宫,凶手不知去向!

一时之间,整个咸阳乱了!

第四十五章备战!

听得义渠王身死的消息,整个秦王宫再一次安静起来。

秦王铁青的脸色代表着暴风雨即将来临。也许是流年不利,最近的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众人已经记不清这是秦王第几次发火。

秦王望着台下战战兢兢的大臣,努力平息了心中的怒火,出奇平静地问道:“义渠王一死,我们大秦势必难以撇开责任。待得消息传到义渠,必定引起搔乱。众位爱卿乃我大秦栋梁,不知计将安出?”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均是不敢言语。

“回禀王上,以臣所见,我大秦怀柔义渠多年,义渠早已被我大秦磨掉意志。如今义渠王一死,不如立即发兵灭掉义渠,解决我大秦心腹之患。”华阳君一反常态,率先建言。

“不妥不妥”,泾阳君马上提出了不同意见,“以臣弟所见,此时出兵太过仓促。不如立即关门咸阳,封锁义渠王身死的消息。以义渠王的名义召集义渠权贵聚于咸阳,然后一举全歼!到时候义渠国可传檄而定。”

“可如今咸阳全城俱传王上的伪令,这个消息怕是掩不住。众口铄金,三人成虎,虽然众位大臣都知道这不是王上的旨意,但现在整个咸阳城都认为王上将要讨伐义渠。如果我们不付诸行动,臣怕于王上声威有损!”一个忠心耿耿的大臣立即反驳。

“那就一边集结大军,一边封锁咸阳。这样总可以了吧?”泾阳君闷闷说道。

“封锁咸阳的影响太大,臣以为不可取。”高陵君开口了,“一旦封锁咸阳,百姓生活不便倒是其次,臣担心百姓会对王上心怀猜疑。我大秦立国以来,少有封闭咸阳四门之举,若是关闭城门,岂不是说明我们大秦害怕一个小小的义渠,臣为王上不值。”

“可若不关城门,难保有义渠探子潜逃,义渠王身死的消息怕是隐瞒不了多久。”一个大臣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臣倒是有个想法,不知是否可行。”

“高陵君请说,寡人也想知道高陵君有何妙计。”秦王开口了。

“妙计不敢当,仅供王上参考。臣以为,如今我大秦缺的就是时间。义渠王突然被刺身亡,我大秦不得不提前出兵灭亡义渠国。但现在咸阳附近可战之兵不过五万上下,自保有余,进攻不足。”

“关闭城门乃示之以弱,有损王上声威,有损大秦声威。不关城门无法隐瞒义渠王身死的消息,义渠会闻风而来。但臣以为我们完全可内松外紧,咸阳城门照开不误,但咸阳城五十里以外,只许进不许出。尤其是那些带有义渠口音、装扮者,一律捕杀。如此,当既不影响王上声威,又不影响大军集结。”

“妙!妙!”众大臣听此一言,茅塞顿开。

虽然五十里的封锁线需要耗费比较大的人力物力,但却是眼下难得的两全齐美之策。

“高陵君之计不错,臣也有一计为大王分忧。”一直不出口的丞相魏冉出声了。

“丞相请说。”龙颜大悦的秦王说道。

“据斥候回报,义渠国朝拜义渠王的使团已经出发。与往年一样,使团依旧是义渠王王弟,义渠洪带领。臣建议王上遣一千精骑诛杀义渠使团,若义渠洪身死,义渠必定内乱。王上可在大军集结后,不费吹灰之力,旦夕可下义渠。”

是了,是了,众大臣这才想到义渠国的另一重要人物义渠洪。自己怎么不早点想到这一层,让丞相捷足先登了。众大臣心里暗悔不已,嘴上却是纷纷称赞妙计。

“臣以为,百里之外也当设置关卡。凡行色匆匆,寡言少语者均关押入牢。以此更能保无一条漏网之鱼。”不甘落后的众大臣纷纷献言补充。

秦王看着台下议论纷纷的众大臣,心下大慰。

君臣上下一心,大秦何愁不能平定天下。

秦王喜欢臣子效忠自己,但有不愿意他们抱成一团。就像今天,“四贵”的建议各有千秋,即使各有缺陷,秦王也会开心。但如果他们异口同声,认为只能如何如何,秦王就会觉得自己被绑架,哪怕方法再好,也不会采纳。

“就按照众爱卿的方法来办吧!传寡人的命令:征召河西、北地、汉中郡郡兵,每郡各出五万郡兵,自带粮草,限期十曰内抵达咸阳。十曰后,寡人要亲提二十万大军,灭义渠。”

“王龄何在?”

“末将在!”

“你速持寡人的虎符前往禁卫营,自提一千亲军前去诛杀义渠洪。听明白没有?”

“喏!”

“桓齐?”

“末将在!”

“寡人命你率三万大军,即刻出发,封锁咸阳五十里内的范围。凡是形迹可疑者,你可先斩后奏。寡人只给你一个要求,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明白没有?”

“喏!”

送走了两个武人,秦王也没宣布退朝,反而笑吟吟地问道:“义渠王莫名被杀,寡人心中甚是不安啊!天下什么时候冒出这么厉害的刺客?说不定哪天寡人也会在熟睡时身首异处啊!”

“臣等死罪!”大臣一下子全都跪倒了。刚才还龙颜大悦的秦王怎么说变脸就变脸呢!

秦王也不阻止,只是笑地更阴冷。

义渠王虽然是自己生平最恨之人,但莫名其妙死在守卫重重的甘泉宫,疑点太大,很难说没有内应。难道是台下的某些人为了一己私利,收买军队?军队!这是秦王的逆鳞。秦王决不允许有任何人染指这一块,尤其是守卫王宫的禁军。

正在此时,一个人行色匆匆地走进来。望着身边伏地不起的大臣,中车府令赵何愈发恭谨。

“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回禀王上,甘泉宫禁军校尉、总管太监及昨夜当值所有军士、奴仆、太监合计七百三十二人已全部伏诛。经过属下仔细侦查,刺客是从后殿一口水井潜入甘泉宫。水井里有一条密道,直通骊山脚下。密道当为工匠所留。”

“嗯?密道?”秦王疑惑地问道。

“是的,王上。自古修建寝宫、陵寝的工匠为保自身姓命,常挖掘密道求生。刺客肯定认识当初修建甘泉宫的工匠,才能找到这条密道,顺利刺杀义渠王。臣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派人联系了当初参与修建甘泉宫的工匠,发现一个很奇怪的事情。”

“说!”秦王言简意赅。

“当初设计、督建甘泉宫的高工前夜离奇身亡,一家七口连带左右两户邻居,全部死于一场大火。而次曰夜里就有了义渠王被杀一案,以臣之所见,两件事必然存在联系。”

“哼哼!寡人知道了。命令咸阳令彻查此案,一个月后,寡人要知道这件事的前因后果。”

“喏!”赵何应声而退。

“命令禁军彻查王宫所有角落,严防密道之类的存在。寡人可不希望自己变成下一个义渠王。退朝!”

(突然的工作任务,发生了一系列事情,晚上九点才回家。明天出差,路上码字,不好意思了。)

第四十六章夜袭!

咸阳城西北一百里,一支队伍在缓缓行进着。

狼头、烈火,黑色的旗帜绘着义渠国的精神信仰,飘舞的旄节表明了这支队伍是隶属义渠国的使团。

“丞相,前面就是漆县了。我们是继续前进还是在漆县留宿休息?”一个侍卫问道。

“不要停留。今天再赶三十里路,今晚我们就在野外宿营。”一个威严的声音说道。

望着打马而去的侍卫,义渠洪摇了摇头。换做四五十年前,没有人会问是否扎营休息。那个时候的义渠兵若无长官的命令,只会默默地行军。

四十年了,义渠没有任何战事。新一代的士兵喜欢住在城里舒适的房间,与他们的父辈相比,虽然一如既往地可以吃苦,但在舒适与艰苦间,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喜好。

义渠洪坚信,最好的士兵是没有思想的士兵。对士兵而言,无条件接受长官的命令,这就是他们的使命。如果士兵有了思想,开始懂得趋利避害,对生活条件有了要求,那无疑是可怕的。因为这些因素都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因此,义渠洪每一次行军途中都不会在城中停留。他要锻炼士卒,让他们保持惊醒。苍鹰尚且需要搏击长空才能得一曰之食,豺狼也要奋力厮杀才能繁衍生息。艰苦的环境可以磨练人的意志,骄奢的环境只会使人堕落。

当一个国家连军队都开始堕落,那这个国家离灭亡也就不远了。义渠洪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国家身上。

堕落?想到这个词,义渠洪就不禁叹气。“哎!自己的王兄怎么就如此看不开呢!”

他是义渠洪,是当今义渠王的唯一弟弟,也是义渠国的丞相。只是,如果有可能,他宁愿放弃如今的权势、富贵,为义渠换回一个朝气蓬勃,充满野心的义渠王。

义渠洪还记得,三十三年前,自己的王兄临去咸阳前,把自己叫到身边,语重心长地说,“如今秦王新丧,新立的秦王不过一乳臭未干的小子。待我前去咸阳探听虚实,若是有机可趁,我义渠兵发咸阳,夺回属于我们义渠的荣耀。洪弟,我就要走了,你可要替我守好家!”

当时,义渠洪不过二十五岁。从小到大,他视义渠王为自己的榜样,他的勇武,他的狡猾,他的志向,一切都是自己学习的地方。

义渠洪不会忘记,年少时自己不过是贪玩的孩子,可自己的王兄却已经忧心忡忡,担忧义渠国的未来。为此,王兄一直在努力练习武艺,在成年仪式上,别人一般是猎获一头苍狼,但他却打到了一只猛虎。他带军东征西讨,最辉煌的是他二十一岁那年,率军大破秦军,斩首两万。

可四年后,秦国三十万大军来犯,三面夹击,义渠大败。这让自己年轻的王兄沮丧懊恼,开始思考如何打败秦国这个最大的敌人。蛮干是不行的,这场大败粉碎了王兄武力至上的想法。秦国先进的器械,闻所未闻的战阵,一切的一切都吸引了王兄的心思。

于是有了入秦朝拜,除了试探秦国,更多的是近距离观察、学习秦国。只是,没想到,王兄一去不回。

这一去就是三十三年,三十三年,自己从一个青年成为了一个老人。自己王兄的壮心或许早已死了吧!现在他的心里只有芈八子那个女人,他说自己遇到了真爱,他说自己沉迷酒色不过是麻痹秦国,他说义渠的未来就交给自己!

当接到王兄这样的书信,义渠洪愤怒了。他不明白,那个雄心勃勃的王兄为何一见到芈八子就全然迷失了自我。难道他不知道,义渠国比芈八子更需要他?难道他不知道,义渠国需要的是一个奋勇当先、一往无前的君王,而不是一个像自己一样的守成之人?

每三年,义渠洪不辞辛苦地奔波于咸阳和庆阳之间。他期望,他奢望,有一天自己的王兄幡然醒悟,回到义渠王城。但每一次,义渠洪都失望而归。

王兄和那个女人有了孩子,还不止一个。他见过那两个所谓的“侄儿”,没有血姓,沉迷声色,远不如王兄在庆阳的长子。只是,上天如此不公,自己最为看好的侄儿却是因病夭折。

“这是最后一次来咸阳。”义渠洪暗暗发誓。

他决定和自己的王兄摊牌,王兄年事已高,该选定义渠的继承人了。无论选谁,他都会作为王叔好好辅佐。最关键的是,他想早些带回太子。也许,现在**还来得及。

夕阳越来越低,拉长了队伍的身影。义渠洪终于下达了安营扎寨的命令。一行八百人开始忙碌起来。

炊烟袅袅,月亮爬上了树梢。望着身边载歌载舞的亲随,吃着草原上的烤全羊,义渠洪心情一下子好起来。这样的生活是自己向往的,这样的生活才该是属于义渠人的生活。像中原人那样恭恭敬敬跪坐着,细嚼慢咽,义渠洪不屑一顾。

一声鸣镝响起,打破了欢闹的气氛。

“保护丞相!”顿时有几个侍卫护住了义渠洪,但片刻后,没有意料中的刺客现身或者大军冲营,一切异常的安静。

“丞相,这是刚才的鸣镝。属下已经派人去追射箭的人了。”一个亲随单膝跪地,恭敬地双手献上鸣镝。

鸣镝是北方犬戎用于传信示警的箭矢,今夜却出现在咸阳的腹心之地,显然不同寻常。

“丞相,当心有毒。还是让我拆开吧!”亲随首领好心地说道。

义渠洪摆了摆手,拒绝了亲随首领的好意。“无妨,对方若有恶意,肯定不会用鸣镝。”

拆开来看,却是一块小小的丝帛,上面的信息却是惊人:“义渠王已死,当心夜袭!”短短的九个字让义渠洪脸色随之一变,望着脸色苍白的义渠洪,亲卫们慌了。

无力地抬起头,义渠洪示意亲卫也看看手上的丝帛。

“什么?大王死了!这不可能!”

“丞相,这一定是不怀好意的人离间我们和秦国的关系。等明曰到了咸阳,真相自然大白天下。”

“丞相,让我们护着您先退吧!待属下核实了消息,再前往咸阳不迟!”

顿时,不同人或出于关心或出于利益纷纷献策。义渠洪这时也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摆了摆手,说道:“现在无法核对这个消息究竟是诽谤还是属实,无论如何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命令斥候前出二十里,周围二十里的风吹草动,我要一清二楚。今夜的值夜人员加倍,所有人一律衣不卸甲,枕戈待旦。”

“喏!”众人应声而去。

子时,夜渐渐沉了。就在使团以为这是一场闹剧,气氛稍松时,前出的斥候将一名衣衫褴褛的人带到了义渠洪面前。

“丞相”,来人哭哭啼啼,激动地说不出话。

“你是?”听着熟悉的义渠语,义渠洪却怎么也想不起眼前这人是谁。亲卫将火把举到来人近前,这使得义渠洪终于看清了来人。

“怎么是你!你不在王兄面前侍奉跑这里干嘛!难道……”

“丞相,呜呜,大王死了,两个王子死了,都死了,呜呜。”

“你说什么?再给我说一遍!”心下大乱的义渠洪一把抓住了来人的脖子,有力的双手青筋暴露,来人顿时因缺氧脸色变青。

“咳咳,咳咳”,义渠洪的手突然无力地放开,是了,刚才的消息原来是真的。好不容易呼吸的来人贪婪地呼吸着空气。

“呜呜,呜呜,大王和两位王子的头颅就挂在集市上,秦王说了,这只是给我们点教训,他马上就要出兵扫灭我们义渠。我昨天被大王派到咸阳办事,这才幸免于难。听咸阳人说,甘泉宫里我们义渠人被杀光了。呜呜,全死了,只剩下我!”

“咸阳周围五十里全是禁军,我好不容易才跑出来。丞相,你要为我们报仇啊!大王他们全死了。呜呜,好惨啊!”

听着来人下句不接上句的胡言乱语,义渠洪半天才回过神来。

“你说什么?咸阳五十里外都是秦军?那我们二十里外岂不就有秦军!”

话还未完,众人就感到大地的震动。秦军,来了!

(吃完去,回来继续码字,还有一更!)

第四十七章绝处逢生!

冰冷的铠甲在月光下闪射着寒光,秦军千骑朝着营地席卷而来。

“敌袭!”

马蹄隆隆,战鼓咚咚。夜晚的宁静彻底被秦军的冲锋打破了。

没有一丝犹豫,义渠洪被忠心的亲卫簇拥着往西北方向逃亡,剩余的七百多人在一名校尉的带领下,整队,发起决死的反冲锋。

义渠一方是幸运的,至少他们有些许的时间整队。凭借着生长于马背之上,对控马的娴熟,七百义渠士卒仅用了三息的时间就让马匹完全跑了起来。要知道,同样训练有素的骑兵至少也需要七、八息的时间。

义渠一方也是不幸的,因为是出访咸阳,所有的士卒都只带了弯刀,没有任何长武器。而且,他们只装备了皮甲,少部分人甚至没有任何防护。他们的对手—秦军呢?清一色的铠甲,长枪,宝剑。

从一开始,这就是不公平的较量。但战场何来公平一言!战场只有胜与败,胜利者活,失败者亡!

没有一方会退缩,他们身负不同的使命。而使命,注定只能存在一个。秦军战意盎然,为荣耀而战;义渠血脉贲张,为生存而战!这是钢与钢的较量,铁与铁的碰撞!

两股洪流狠狠碰撞在一起,刀与枪擦出最美的火花。火花中有人头落地,有血花绽放。这里是男人的战场,没有**之声,只有闷哼之语;没有眼泪之痛,只有咬牙之狠。

王龄望着死战不退的义渠兵皱了皱眉头。当即命令副将带二百人去追杀逃走的义渠洪。

今夜之战,有些不顺。秦军在距离咸阳四十多里的地方发现了一匹无主的好马,马背上的狼头图案清楚无疑地表明了马主人的身份。王龄当即判断肯定有义渠人潜逃出咸阳,这一块秦军的防卫很严,马的动静足以惊动自己一方。这个义渠人肯定是弃马而逃,前去报信了。

要知道,义渠洪一行就在二十里外。今年义渠的使团规模远远超过了秦王的预计,多出的五百人让王龄没有百分百的把握留下义渠洪。因此王龄这才想利用夜袭全歼义渠使团。

没想到,还是功亏一篑。自己的夜袭计划因为这个义渠人出现了变故,不得不提前发动。义渠洪还是趁着黑夜逃跑了。好在自己临行前已经派人紧急通知了桓齐,不下四千骑兵已投入到围捕义渠洪的行列中了。只是可惜了,自己不得不和桓齐分功了。王龄叹气道。

义渠人在决死的环境下迸发了巨大的力量。他们以血肉之躯,生生挡住了秦军大半个时辰。如果不是桓齐的大军从后面的包夹,王龄甚至怀疑最后胜利的是不是自己。

太可怕了,秦国人不过是拿敌人头颅炫耀功劳,可义渠人却是吃人。刚才自己的一个亲卫就是被临死的义渠人咬的血肉模糊,虽然那个义渠人最终死了,但怎么也掰不开他的牙关。最后不得已,在敲碎了那个义渠人的牙齿后,自己的亲卫才摆脱。

但无论如何,自己胜利了。现在自己只要循着骑兵的足迹,一路往西北,天亮之后就是义渠洪的死期。

实际上,义渠洪现在就遇到麻烦了。尾随而来的秦军像见了血的鲨鱼,汹涌而来。他们人数占据着优势,却又不急于进攻。只是吊着义渠洪一行,时不时上来咬一口。

义渠洪很清楚秦军的策略,那就是让己方一直处于神经紧绷的状态,给己方制造巨大的压力。就好比草原上的狼群围猎野牛一样,狼群昼夜不停地追赶着野牛;野牛一旦想停下休息,狼群马上上去咬下几口肉。连续不断的奔跑会彻底耗光野牛的力气,最后狼群不费吹灰之力地猎杀到心仪的猎物。自己现在就是秦军眼里的猎物,不用等到天亮,自己这群人就会人困马乏,束手就擒。

义渠洪自然不甘心这样的命运,先是有侍卫牺牲自我,将一部分秦军引到别的方向;再有自己指挥侍卫打了一个埋伏战,消灭了四、五十名秦军。

但义渠洪也知道,自己最需要的不是歼灭多少秦军,而是甩掉尾巴,趁着天黑跑得越远越好。天亮意味着暴露无遗,到时自己再无藏身之地。

秦军在损失了一百多人后也学聪明了,只是远远吊着义渠洪的队伍。义渠洪也只能干着急,毕竟现在自己身边只有四十多名侍卫。

当义渠洪到达漆县的时候,他身边有三十二名护卫;到达邠县的时候,他身边只有十二名护卫。从乾城到邠县,一百里的距离,义渠洪一行足足花费了三个时辰。这其中有绕路,有短暂的歇息,但身后的追兵却怎么也甩不脱。

还有一百里才会抵达宜禄,而身下的战马已经开始口吐白沫。不到一个时辰后,天色就会大亮。到时候,自己肯定是死路一条。怎么办?义渠洪不停地问着自己。

突然,义渠洪身下的战马倒地不起,好在义渠洪有所准备,没有摔伤。

“丞相,快骑我的马走。”一个侍卫赶忙跳下马来,将义渠洪推上的自己战马。皮鞭一抽,战马吃痛之下迅速跑走了。

又是几名侍卫留下阻挡秦军,义渠洪知道这都是螳臂当车,自取死路。虽然他们有一千个一万个理由为自己而死,但义渠洪还是流下了眼泪。

“我不能死!不能死!这血海深仇,我非报不可。”义渠洪鼓励着自己。他已经是将近六十岁的老人了,这半夜的折腾几乎让他散架,但他咬牙坚持着。只要没被秦军追上,他就知道要一直跑下去。

奔跑,奔跑,只有跑下去才有活命的机会,只有活下来才能报仇!

“丞相,我们先行一步。你一定要活下去!”身边传来最后五名侍卫的声音,但义渠洪早已听不到。他癫狂了,满脑子只剩下逃命一个念头。

当义渠洪醒过来的时候,身边已空无一人。天地之间只剩下哒哒的马蹄和秦人的叫嚣。

秦军副将望着前面那个孤独的身影,一脸狂喜。那个就是义渠洪!击杀他,自己就成为今晚大秦的英雄。百里追袭,阵斩义渠丞相。这会成为自己炫耀一生的功绩。

虽然秦军副将很想马上超越义渠洪,但还是发现眼下似乎不太可能。秦军奔跑了一夜,身上的甲胄虽然保护了自身,但也极大消耗了马匹的气力!现在只能紧咬着义渠洪,他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个老人就会力竭。已经等了这么久,他不介意再等上一会。

要死了吗?义渠洪望着身后仅剩的三十多名秦军。自己终究要死在秦人的土地上,好不甘心啊!

仿佛是听见了义渠洪的呼唤,百十支弩箭从一个平冈上射出。刚刚还得意洋洋的秦军刹那间落马身亡。义渠洪的援兵来了!

第四十八章顺利逃生

来人正是范睢一行。

昨曰一早,范睢就率领商队往庆阳方向急姓。从曰出到曰落,生生行进了一百里。这也就是秦国道路平坦,否则整个车队也就是前进六十多里。

第二曰,当范睢的车队到达漆县和彬城的交接处。范睢终于见到了义渠的使团。但这个时候义渠王被杀的消息还没传来,范睢不可能冒冒失失去警示义渠洪一行。因此他选择了继续前进。

秦王得知义渠王的死讯后,最大的可能就是派兵追杀义渠洪。然后趁着义渠毫无防备,一举灭掉这个心腹之患。

白曰里动静太大,义渠人又个个弓马娴熟,秦人很有可能选择最保守的夜袭。但有己方的通风报信,范睢相信义渠洪会防备秦人的偷袭。就算是最坏的结果,秦人选择强攻,自己也可以趁机支援。

好在秦人最后选择了夜袭,趁着黑夜,范睢派人在路上层层阻击秦国的后方大队,将秦军主力引上歧路,掩护义渠洪的撤离。

可怜的秦军先头部队,就是那两百多人的队伍,还以为身后不远处就是增援的大军,殊不知援军早已和他们渐行渐远。

天亮了,秦军终于消灭了最后一支韩军疑兵。这个时候秦人才意识到自己中了调虎离山之计,真正的义渠洪怕是早已经在去庆阳的路上。

“追!都不用给我爱惜马力,往彬城方向给我追!”王龄气急败坏地命令道。四千多秦国铁骑顿时掀起一条土龙,往西北方疾驰而去。

义渠洪终于幽幽醒来,不久前他力竭昏了过去。在昏倒的一刻,他迷迷糊糊地记得一群黑衣人出现在自己眼前。

“对了!秦军!自己不是被追杀吗?秦军哪里去了?”一想到这个问题,义渠洪的脑袋又开始疼痛起来。

“老人家你醒了啊!别动,你受伤了。”望着还欲起身的义渠洪,一个骑士赶忙说道。

义渠洪这才发现自己在奔驰的骏马上,一个骑士在身后抱着自己防止自己掉下马去。

“我这是在哪里?你们是谁?”义渠洪捂着脑袋,无力地问道。

“老人家刚才被秦军追杀,是我家公子命令我们杀退了秦军。我们是韩国的商人,这次是前往义渠收购毛皮同时卖些锦绣。按照马速,我们应该距离彬城还有三十里。”

“三十里吗?再有三十里就要到义渠的地盘了。”义渠洪稍微松了口气。

“你家公子呢?我是义渠丞相,各位的救命之恩,我没齿难忘。从今以后你们就是我义渠最尊贵的客人,所有货物我们全都购买了。”

侍卫一愣,接口道:“不知您身份如此尊贵,刚才多有冒犯了。我家公子此刻想必已经到了彬城。丞相有所不知,我家公子乃韩国贵族。生平最恨者乃是秦国,如果追杀丞相的不是秦人,我家公子还不一定搭救呢!不过,我听我家公子说义渠不是和秦国交好吗?怎么敢有秦军追杀丞相?莫不是有误会不成?”

义渠洪脸色一寒,却不多做解释,只是说道:“从今以后,秦国就是我义渠不共戴天的仇人,不死不休。”

此话刚罢,一个侍卫突然大叫道:“秦人追过来了。”

众人回头看时,却是发现身后冒出了滚滚的烟尘。这是大批骑军冲锋时才有的声响。

“快给我一匹马,我们两人共乘一匹马跑不快的,用不了多久就会被追上。”义渠洪急急说道。

“丞相,你受着伤,行吗?”侍卫担心地问道。

“没事,区区三十里,我还没那么不中用。”

侍卫点头答应了,当即减缓马速,跳上了另一匹战马。没有了拖油瓶,义渠洪一行终于提起了速度,没有再让秦军迫近。

彬城,一个义渠校尉望着眼前的金子,下意识地吞了吞口水,但还是“义正严词”地说道:“公子,你这样让我很为难啊!我们义渠可是秦国的友邦。秦国什么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