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贼(风再起时)-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退锛岜然然锛嵯纸穹缤氛ⅲ苍谒媲耙裁獠涣艘桓霭茏郑可踔粱骋涉羝锝强】峙乱膊恍小K怯幸恍┦虑樾枰淮匦肭卓谒党隼床豢伞
董卓坐于雄伟壮观的嘉德殿内,细细品味着杯中美酒,吕布受命而入,脸色阴鸷。
因为董卓在钱粮上厚此薄彼,亲疏分明,并州兵就像小妾养的,他不敢怨恨董卓,却和董卓凉州旧部魁首东郡太守胡轸、河东太守杨定二人屡屡冲突,两个月前的河南尹梁县之战,他和胡轸的矛盾迎来一个总爆发。
胡轸路上放言此行必须斩一青绶文才亦有过错,可是文才乃凉州大人,随孤征战二十载,为众将之首。才致大败,若惩文才,凉州人士气必衰……”
“孤本想以大局为重,等击走袁术、孙坚小儿,重惩文才,为你讨回一个公道,不想……奉先,你现在理解不了,当你有一日坐到孤这个位置,就知道孤有多难了。”
“太师……”
董卓示意他莫开口,继续说道:“孤年老气衰,一世英名,尽数毁于孙坚竖子之手,悲哉悲哉……而今孙坚即将北上侵扰帝都,孤麾下大将,胡(轸)文才、杨(定)整修徒有资历,而无才能,李(傕)稚然、郭(汜)阿多守备河东,提防盖胤、关羽,徐(荣)子盛败绩、樊(稠)孟广受创,竟无一人可镇帝都雒阳……”
“……”吕布眼皮不由自主的跳了跳,董卓的意思太明显了。
“奉先吾儿,当初我便言汝有不逊盖俊之才干,只是一直不得施展,今孙坚率兵逼近,吾欲予奉先步骑两万,镇守雒阳,如胜之,为父定会保举你为河南尹。”
吕布心里快速盘横着利弊,雒阳大汉帝都,城高墙厚,装备齐整,以两万兵守之,虽无法战胜孙坚,却也不易落败。只是,河南尹这个职位值不值得自己冒这个险?
董卓见吕布不上钩,使出准备已久的杀手锏:“奉先吾儿,你该知道,孤有数子,皆怀中婴孩,而孤今年已六十余,能否看到孩儿长大尚未可知。奉先吾儿,孤若有恙,孤之基业,尽属汝矣,绝不假言。”
“……”吕布目光一凝,董卓有胞弟董旻、侄子董璜、女婿牛辅、族侄董越……怎么轮也轮不到他继承基业,不过董旻才智平庸,董璜更是一无是处,牛辅、董越亦及不上他,自己也不是半点机会没有,未来的事情有谁能说得清楚呢。许是一次危机就会让自己脱颖而出……
那就从河南尹开始吧,首先便是击退孙坚,守住雒阳,成为河南尹。
吕布抱拳肃容道:“能为太师分忧,此吾愿也,定不负太师所望。”
董卓笑容可掬,拉住吕布之手连连夸奖其智勇无双,定可挫败孙坚,随后容色一肃道:“奉先啊,你和胡文才并无仇怨,全因钱粮不济所致。为了养活十数万兵马,孤是拆东墙补西墙,乃至将孤自己的家财拿出来私分部曲。”
这话倒是不假,吕布点点头,继而又有些气愤,历次封赏,少有并州人获利,全是董卓嫡系在捞取好处,凭什么?
董卓似察觉到吕布所想,攥紧他的手掌,叹道:“人多钱少,奉先勿怪。”
“岂敢……”
两人沟通雒阳防守,董卓突然话锋一转道:“其实此间便有不计其数的珍宝、黄金、钱财,足够十余万大军数年之用……”
董卓莫不是在说笑?吕布一脸茫然,雒阳连同皇宫在内已经被众人刮地三尺了,迁都时,凉并将士又把京中豪贵、平民百姓统统抢了一个遍,哪里还有余财。
董卓含笑指向北方。
吕布仔细想了想,骇然变色,试探地问道:“太师可是指北邙山?”
见董卓点头,吕布倒吸一口冷气,北邙山埋葬着百余年来东汉诸位帝王、公卿,陵园、坟墓不可胜数,汉代流行厚葬,里面的陪葬财物确实是一个天文数字,董卓说供应十数万大军数年之用绝非夸张之言,甚至还略显保守。
但刨坟可是一件极度缺德的事情,更何况是刨帝王、公卿之坟,这事肯定瞒不过关东人的眼睛,吕布不难想象后果是什么。
董卓一脸悲壮道:“若让孤在士卒挨饿和受世人唾骂间抉择,孤选后者。”
吕布眼神变得无比奇怪,董卓名声早就臭了,可谓虱子多了不咬,倒也不惧关东非议。问题是执行人也跑不了背上骂名,如果不出意外,这个执行人就是他。
最后董卓许以重利,吕布才勉强答应下来,说到底他也贪这笔厚财。董卓了却心中之事,次日便离开雒阳,率军入驻雒阳西数十里外的汉函谷关,此处即可免去被孙坚攻击的危险,又能顺利接收吕布挖掘出的珍宝、黄金、钱财。事有不济,还可继续向西撤退,崤函古道,秦函谷关、即现今的弘农郡弘农县,桃林塞,处处可以设防。
吕布日夜不停挖掘着北邙山陵寝、古墓,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点不假,盖俊一行千余人才入河内,便听到董卓、吕布恶行。荀彧脸都气白了,直言不诛董卓,死后无言见列祖列宗,诸位先帝。
盖俊蹭着下巴若有所思,与北邙山诸陵墓陪葬财物相比,自己从冀州得的那点钱粮实在是不够看,这是一笔能够使所有人为之疯狂的巨额财富……
要不要进去插一脚呢?
''
正文 第二百八十三章 挥师上雒
第二百八十三章挥师上雒
后世有一句古话,叫“生在苏杭,葬在北邙”,而今前者与中原相比,尚属蛮荒之地,北邙山则已是天下闻名的葬身之所。东汉五帝之光武帝原陵、汉安帝恭陵、汉顺帝宪陵、汉冲帝怀陵,以及刚刚去世仅仅两年的汉灵帝文陵皆在此地,王侯公卿更是不计其数,有名有姓者便在百人以上,这些陵墓尽被吕布挖开。
荀彧闻后,脸色苍白,怒斥道:“董卓、吕布,国贼也与赤眉无异”西汉末,赤眉军攻入长安,贪恋大都繁华,军纪松弛,甚至发展到焚烧宫市,洗劫帝陵,以至于城郭皆空,白骨蔽野,终为光武帝所灭,泯灭于历史长河。
荀彧深深吸了一口气,忍下怒气,向盖俊进言道:“董卓、吕布此举虽得小利,却是自绝于世间,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者也。将军可速举大旗,横渡大河,击杀国贼,而后平复诸陵,修缮宗庙,则海内之士,莫不归心……”
盖俊怦然心动……
历史上孙坚击走董卓,祠拜诸帝,一举赢得天下人心,赢得忠烈之名,算是弥补了他杀荆州刺史王叡、南阳太守张咨的恶迹。虽然他很快死去,但仍然惠及袁术、孙策。
盖俊少年时代射虎救父,博孝、勇之名,献计灭蝗,博智、仁之名,不畏强权护送蔡邕至朔方有胆有义,受好友之托扶尸还乡,显信,道德层次堪称完美,找不出一丝缺点。比及成年,横行天下,战功无数,边地皆感其恩,却有遗憾,例如同已故凉州刺史、上司耿鄙之争,跑不了一个“以下犯上”的评价。及至董卓入京,率兵威逼,则毁誉参半。后又有度辽将军耿祉身死、打压晋阳郭氏,用兵冀州等等……
河内诸士避走并州,不是想投靠他盖俊,袁绍才是值得投靠的对象,河内名士张导、朱汉、刘勋等人莫不如此,河内人去并州是因为其武力强悍,无人敢犯,可得太平。青年士子冠冕者杨俊看出盖俊有平衡并州本地士人之心,河内人可以迅速占据一席之地,才荐人、入仕。盖俊为使张范、张承兄弟出山辅佐,半强迫乃成。
如此种种,未尝没有前因。
河东、河内二地富庶,并州九郡亦有所不及,盖俊用主持酸枣会盟的臧洪出任河东太守,乃至现今想以主薄杨俊为河内功曹主持郡事,而非安插亲信,便是想借二人之手揽住士民心。
兵进帝都,保卫社稷,对他的名声无疑会有很大帮助,况且,也有利可图,先不说京师雒阳在天下人心中的地位,及河南尹数十万人口,汉代人相信死后灵魂不灭,还会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生活,即“谓死如生”,所以上至皇帝下至庶民皆流行厚葬,乃至有卖房卖地置冢者。诸帝王公卿墓中填满如饮食用器、美食佳酿、鸟兽鱼虫、乐具兵器,这些对活人无甚用处,活人更看重的是珠玉玩好、金钱财物……
这里埋葬了东汉近二百年的权归人物,盖俊哪怕作出最保守的估计,陪葬之物价值也不会比大汉国两年税收少,大汉国一年税收在六十余亿钱左右,两年就是百多亿。
名利皆收,此等好事可不容易碰到,盖俊看向贾诩,问道:“文和以为若何?”
贾诩察颜观色,知道他决心已下,言道:“荀司马所言有理,当出兵上雒。”
盖俊又问道:“何时出兵?”
“越快越好。”荀彧、贾诩虽然异口同声,但所思则截然不同,前者一位国家,次建名声,后者却是了解并州详细,知盖俊急需诸陵钱财解困。
盖俊颔首,而后吩咐车夫彻夜赶路,马车数马拖拽,若是不惜马力,比马跑得还快,至次日午后,奔出数百里,抵达河内治所怀县。
“将军……”接到闻讯的典军中郎将黄忠出城迎接。
盖俊出了马车,强忍下身体的不适,迫不及待地问道:“大军可已待命?”有近三万人随他离开邺城,七千骑倒是全员到达怀县,但步卒走的很慢,特别是那上万公孙瓒降兵,有感前路渺茫,士气低落,一天走不出几十里,至今还有不少人尚未进入河内,是以盖俊打算用河内的兵力作为此战之前锋。
“两万将士整装待发,只等将军一声令下。”黄忠抱拳回答道。盖俊河内一方原有步骑一万,不久前黄忠奉令兼并孟津的冀州从事赵浮、程奂上万精锐大戟、弩士,另有数千河内兵守卫地方,派不上用场。
很明显黄忠把冀州兵也算进去了,盖俊不由怀疑道:“赵兵新降,是否可用?莫要来个阵前溃败,反而得不偿失……”
黄忠不慌不忙道:“士卒闻董卓、吕布恶逆,无不愤慨,皆有奋身除贼之心。”
既然黄忠这么有自信,盖俊便由着他,和贾诩、荀彧经过一番商讨,定下计略,采取夜袭战术,兵分两路,攻小*平津为虚,目的为牵扯住其兵力,出河阳津为实。一旦拿下南岸平阴渡,立刻南下,直趋谷城、河南二县,切断雒阳(吕布)和函谷关(董卓)的联系,寻机围歼吕布部。
深夜,胡封率三千人乘上百条船从孟津出发。
小*平津不仅是雒阳北方重要的黄河渡口,还是护卫京师的重地。
中平元年黄巾暴起,汉灵帝大惧,惟恐蛾贼进逼雒阳,以河南尹何进为大将军,将左右羽林军及五校士屯都亭,以镇京都;又以八都尉进驻雒阳周围的函谷,伊阙、广成、大谷、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护卫京师。
小*平津即为雒阳八关之一,历来屯聚重兵,随后董卓进京,关东蜂起,袁绍、盖俊相继侵入河内,董卓更加重视此地,常驻之兵一度高达数万。而今董卓退出雒阳,西入弘农郡函谷关,仍有四千人驻扎小*平津。
这便是盖俊、荀彧、贾诩不选它为主攻的原因。
挖掘帝王公卿陵墓毕竟是一件极为不光彩的事,小*平津董军对北岸的盖军异常警惕,白天固然不提,夜间也派出不少赤马探船,胡封部渡到一半即被发现。
胡封不忙不忙,下令舟船加快速度。
董军士卒睡得正香,骤闻盖军夜袭,一片慌乱。
小*平津关都尉乃是董卓族子董宜,其随董卓戎马十数载,既没有立下过什么大功,也没有犯下过太大的错误,总体来说,中庸之人,胜在对董卓足够忠心。
董宜梦中被唤醒,得知盖军攻来,微微皱起眉头,如果不出意外,他再呆几日就可以撤回关中了,本来以为没有机会和盖军爆发冲突……
董宜没有慌张,渡河本就是一件费力的事,况且还是夜间,料来对方不过数千人,自己麾下四千精兵,没什么好怕的。第一时间派出久经战场历练的部曲亲卫顶在最前面,他则留于大营收拢士卒,分批送至前线,间隙使快马通知平阴、雒阳二地。
“放箭、放箭……”
漆黑的夜中,一支支火箭夹带着厉啸腾空而起,宛若流星,光灿美丽。
“咻……”一支流矢擦着胡封的兜鍪侧方飞过,随即传出一声闷响,一名亲卫软倒甲板,所幸其甲胄齐全,并无生命危险,胡封命人将他抬入船内治疗,视线再次转回战场。
董军的反应之快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幸好自己这一路只是虚张声势,不然啃下这块骨头得死多少人……
小*平津关都尉董宜才干平庸,而平阴渡守将王方素有勇名,乃是董卓麾下有数大将,令人不解的是,两人面对夜袭,表现截然相反,董宜应对得当,王方却被盖军大船欺近数十丈内才堪堪反应过来。盖因性格所致,董宜小心谨慎,王方则粗豪玩忽,兼嗜酒如命,才酿此祸。
这一仗尚未开打就已注定结局。
“咻……咻……咻……”盖军船舰飞速杀到渡口,不计其数的长箭从船上飞出,天色漆黑,看之不清,董军将士犹如木偶一般被扫倒在地。
三轮箭雨过后,黄忠率先跳下甲板,坠入河中,扬戟呼喝,盖军士卒振奋,竞相跳河,随在黄忠之后蹚水攀上渡口,双方将士挥舞刀矟,展开激烈拼杀。
岸上董军将士人数不多,零零散散,不成规模,片刻后便有崩溃之势。
王方铸成大错,悔恨交加,激起豪勇,谓诸部曲道:“落得这般险境,我之过也。今盖军刀兵临头,无颜再退,唯舍命一搏,成,自然是万事皆好,不成,则不过一死耳,算是回报太师十数年恩养之情,众位意下如何?”
“愿效死力。”数百部曲齐齐喝道,慷慨激昂,视死如归。
“好兄弟”王方不配盾,双手一边提着一把长刀,带着众人奔到渡口。
董军防线已然破败不堪,溃不成势,董军将士皆生撤退之心,不过一见援军到来,脚步一僵,迟疑起来。
王方毫不停歇,穿过散乱的诸兵士,一头撞入盖军之中,双刀左劈右砍,每进一步,必有一二人倒地,连冲出十余步,被他斩杀者超过二十之数,然而他持双刀,只攻不守,短短片刻就挨了数刀数矛,虽着双铠,亦不能保全,浑身鲜血淋漓,宛若厉鬼。王方部曲无不用命,疯狂攻击,将盖军一往无前的势头压了过去。
“嗯?……”黄忠以为大局已定,退回后方缓气,不想意外生出波澜,借着昏暗的火光望去,只见一员雄壮健硕的董将往来冲杀,竟是把己方健卒当成孩童一般蹂躏。
“王方?……”似有这等勇武之人必非无名之辈,对方的身份并不难猜。
黄忠一紧手中八十余斤大双戟,脚掌一碾地面,一跃蹿出丈远,奔势如烈马,身体带强风,呼啸而至,挥戟扫飞一名不知死活挡在面前的董军士卒,照着王方之头雷霆万钧般刺来,口中喝道:“王方狗贼,受死——”
王方十几岁就开始跟着董卓征讨四方,而今已经二十多年,无论步战还是马战,厮杀经验只会比黄忠多,而不会比其少。王方怒吼一声,右手扬刀剁在戟之小枝,阻住大戟冲势,欺黄忠戟长,一个箭步冲到近前,左手抡刀砍向黄忠脸面。
黄忠左手飞快拔出腰间聚光宝刀,向上猛挥,“铛”的一声大响,一串火花从两刃间迸出。黄忠仓促间未能使出全力,稍显吃亏,退后两步,面对王方紧逼,神色平静,右手一扥大戟,拖拽而回,冲着王方后项割来。
王方脑后生风,顾不得追砍黄忠,急忙弯腰避过大戟。
黄忠一招间扳回劣势,大戟直搠。
看着电射般探抵胸口的戟锋,王方一脸无奈,明知道对方是想把他逼退,从而拉开距离,发挥戟长之优势,却不得不随对方心意。由此便能猜出,黄忠武艺绝对在其之上,不过战场搏杀,未必是武艺高的那人获胜,影响胜负的因素太多了。
部曲见王方向后跳开,似吃了兵器上的亏,当即甩出手中长矟,王方正欲弃刀接矟,黄忠搏杀二人,大戟再至,拨飞长矟的同时,戟枝勾住王方左肩,一道血光乍现。
王方不由自主被戟带着向前踉跄,怒不可遏,右臂挥刀疾斩其首。
黄忠以聚光抵挡,拉回大戟,又划中王方左小腿。
王方左膝跪地,就势一个侧滚避开黄忠的竖劈,这时候胜负已分,没有再做纠缠的必要,然王方心存死志,无退走之心,举刃斫杀两名试图捡便宜的盖军士卒,一瘸一拐嚎叫着冲向黄忠。
“杀——”黄忠大声暴喝,直若闷雷一般炸响虚空,握戟横挥,电光火石间,三颗头颅伴随着疾速飙起的鲜血飞上天空,其中面孔最狰狞者便是王方。
董军主将身亡,除少数部曲悍不畏死,余者皆散,盖军士卒追在后面猛砍猛杀。当上千董军到达渡口,一见己方势弱,又闻主将王方被杀,顿时转身逃跑。
王方的勇猛为董军士卒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可也是他的死,使得董军兵无战心,到头来所做努力不过是一场空……
黄忠夺得渡口,随即挥军攻入董军大营。
身在北岸河阳津的盖俊得报黄忠攻占平阴渡,大喜过望,立刻组织船队将首批千余骑送过河,这支骑军即射虎营、落雕营,盖俊本部人马中唯有二营直接参战。庞德到达对面,立刻马不停蹄南下,连夜奔出五十余里,进抵谷城县。
盖俊去年和董卓有过协议,迁都可以,不得强迁河南尹民众,董卓表面妥协,却耍起花招,将雒阳城内数十万人口迁走,路上顺带捎上谷城、河南二县民,更过分的是放了一把火,将二县城池烧成白地。
此时的谷城境内称得上百里无鸡鸣,民众百遗一。
庞德尚来不及感触董卓为祸之烈,就碰到一支由数十辆大车组成的车队,庞德微微眯起眼睛,这里面装的多半是诸陵墓财物,悄悄打了一个手势,二营将士策马而上,包围车队,以天下精锐对阵散骑民夫,结果没有悬念,包抄后路者亦尽数猎杀漏网之鱼。
庞德下马走到一辆大车前,打开一看,险些晃瞎了眼睛,入目处全是金灿灿的黄金,即使以庞德坚定意志,而且心理早有准备,也不由连连吞咽口水,何况其他士卒。
庞德合上车盖,又检查其余诸车,里面无不藏着黄金、珍玩、钱财,价值无法估量,乃一脸严肃的对身边将士道:“立此大功,将军绝不会少了咱们的一份,别乱动心思。”
将士一脸渴望、挣扎,人非圣贤,谁不动心?
庞德心里盘算着是该马上运走还是留在这里,忽闻有人偷藏黄金。
主管射虎营的鲍出神色尴尬,此偷金者正是他麾下的人。
庞德目无表情的看着偷金者,周围杀气凝重有若实质。
此人名叫程兆,高大雄壮,狮鼻虎额,三辅左冯翊人,中平二年,即盖俊成立射虎、落雕二营次年,破贼校尉盖胤随左车骑将军皇甫嵩赴西疆平叛,驻扎于左冯翊境内,由于平黄巾时士卒折损颇多盖胤在左冯翊补充汉羌善骑射者六百,程兆就是那个时候加入进来的。其人作战勇猛,屡立战功,从一名普通士卒一步一步爬上屯长之位,挂军侯衔,比六百石。
不久前与公孙瓒之战,射虎营三名军侯(挂司马衔)有一人不幸战死,庞德还有意举荐他为军侯,万万没想到这小子居然出息到偷起黄金来。
“你行啊你……”庞德气极而笑,劈头盖脸就是一顿皮鞭,边抽边骂道:“告诉你别动还动当老子说话是放屁是不是?”
站在一旁的鲍出和捂脸嚎叫的程兆皆是松了一口气,既然庞德抡鞭子就代表他不会挥刀砍人,小命保住了……
换了旁人庞德哪里会动怒废话,直接杀了,但让他对程兆下手,却舍不得,这小子是块好料,只要不死,未来必能爬到将军之位,为这点小事而夭折太过可惜。
庞德打得程兆皮开肉绽,才算消气,收起鞭子,冷哼走开。
“中郎,又有车队来了……”
;m'
意犹未尽,那就看看最热门的其他小说更新了哪些章节吧!
┊┊┊┊┊┊┊┊┊┊┊┊┊┊
正文 第二百八十四章 弃子
第二百八十四章弃子
雒阳,太仓。
所谓太仓,即京师屯粮之所也,附近则有武库,皆坐落于雒阳东北角。
兵事者,以粮、具最为重要,缺一不可,不然任你是天下第一精锐之师,也敌不过手无寸铁的百姓,加之出谷门即可直趋北邙山,方便就近看管盗墓工匠、士卒,吕布这些日便一直住在这里。
寅时。夜日交替之际,吕布榻上拥着侍妾睡得正香,突然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吕布眨眨眼睛,将放在侍妾胸膛的手抽出,坐起身顺窗往外,天地间一片漆黑,心知这时门外之人必有紧急之事,扬声道:“何事?”
“中郎,平阴津急报……”门前声音同刚才敲门声一样急促,甚至带着一丝慌张。
“平阴津?”吕布神色大变,自袁绍离开河内进军冀州,目前董军黄河以北只剩下一个敌人,那就是骠骑将军盖俊。
莫非是盖军夜袭平阴津?
侍妾也被吵醒,睁着惺忪睡眼撑起身体。
“没你的事,接着睡你的觉。”吕布铁青着脸道。下榻穿履,披上一件外套,绕过屏风拉开门,一个神态紧张的高大青年浮现眼底,正是吕布的同乡亲兵吕信。
一见吕布露面,吕信迫不及待道:“盖军子时夜袭*平津关。”
吕布眉头一拧,盖俊从冀州回来了?若非他亲至,河内的黄忠是没有力量单独进兵的。“*平津关固兵多,必然无忧……”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吕布派出两千兵助董宜一臂之力,另外平阴津的防守也不容忽视。吕信当即领命退走。
几乎就在吕信抬脚离开的工夫,平阴津遭袭的又传到吕布耳里。
“平阴津地势虽不如*平津,但王方也算久经沙场的老将……本来是防着孙坚,没想到盖俊却是先动手……”吕布回到卧室,坐在床榻上,再无半点睡意。随着盖俊介入,他在雒阳的前景非常不妙。
果然,河南尹不是那么好拿的。
不知不觉间半个时辰过去了,天地间绽放出第一缕光芒,吕布出门呼吸一口新鲜空气,双臂一伸,八尺余雄壮躯干极尽舒展,不由大喊“好生舒服”,猛见吕信回返,远远问道:“援军都出城了吗?”
吕信露出一个比哭还要难看的笑容,数千援军确实全部出城,可是……
“中郎,平阴津失陷了,王(方)校尉战死……”
吕布脸色顿时一白,王方死了?这个废物平阴津一落,盖俊下一步会怎么做?换了吕布,他会乘势南下谷城、河南,切断函谷关和雒阳之间的联系。他想得到,盖俊当世名将,自然也可以。
吕布来回踱着步子,低头思考,
董卓已经被孙坚打怕了,如今另一个克星盖俊又至……
董卓若出函谷关,极有可能遭到盖俊、孙坚围攻,两人兵多将广,用兵甚健,皆是连连打败过他,董卓对付一人都有所不济,未必敢冒险踏出函谷关给予支援。换句话说,他吕布多半要独自面对险恶局势。
怎么办?
出城野战?固守雒阳?突围而走?
吕布没有想太久就有了决断,如果单单面对孙坚一人他还有守住雒阳的自信,可是盖俊也来凑热闹……
大谷关距离雒阳不满百里,孙坚闻盖俊渡河,定会第一时间赶来,一两日间可至,吕布纵然再狂妄,也不认为自己可以挡住当世两大名将联手。
盖军袭占平阴津不过两三个时辰,肯定无法将大军尽数送过河,即使盖军进抵谷城、河南,兵力也定然有限。
突围必须趁机马上突围迟则晚矣
吕布下定决心,随即吩咐道:“你去城中大营通告诸军,马上起程。”
吕信问道:“北邙山那边……”
董卓离开时留下两万步骑大军,吕布嫌弃盗墓辛苦,自将一万人镇守雒阳,部将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吕布虽然不喜欢他的性格,确很相信他的为人,知他绝不会贪污陵墓钱财,就让他带着五千人驻扎北邙山监视盗墓工匠、民夫。
吕布眼中闪过一道厉色,开口道:“派人知会高子循,莫要怪我,我亦是迫不得已……”高顺乃是并州刺史丁原嫡系,丁原死时两人曾严重对立,虽然吕布亮出诏书后,高顺表示顺从,但吕布心里一直有块疙瘩,无法真心接纳他。然不可否认的是,其人有大将之才,就这么舍弃了,吕布心中不免悒悒。
平阴渡在北,而函谷关、雒阳处于西、东,恰成一个三角形,双方之间距离差不多,吕布是寅时收到战报,身在函谷关的董卓也差不多是这个时候得到消息。
董卓身体猛地打了一个战栗,睡意全消,盖俊不是在冀州吗,他来河内了?
据说盖俊从冀州得到了足够十余万大军支用三年的钱粮,一直困扰并州的难题解决了,底气一下子足起来。他这次出手,是单纯想得到帝王公卿陵墓中的钱财,还是图谋河南尹、雒阳,抑或,是盖俊自认兵精粮足,想和他一决胜负?
董卓想得脑壳疼,但随后一则消息就堪称天崩地裂了。
平阴津失守,王方战死。
董卓皱眉愣住许久,王方从十几岁就开始跟着他,转战天南地北二十余年,董卓颇爱其勇健忠心,可谓不是父子,胜似父子,他纵然看惯生死,也有些不能接受。
李儒轻轻唤道:“太师……”
董卓回过神来,问道:“文优,你说盖俊此举何意?”
望着董卓略显迟钝的反应,李儒心中暗叹,年龄真是一剂可怕的毒药。说道:“盖俊入冀州,先与韩馥十万冀州精锐之士血战累累,又和公孙瓒数万幽州边军冲突,连连大胜,看似风光,自身岂能毫无折损?强弩之末矣。”
“盖俊其人犹若商贾,素来重利,依下官之见,他此来一为陵墓钱财,次为河南尹、雒阳,绝没有同我方全面开战的想法,就算是想,也无能为力。”
董卓不由暗舒一口气,盖俊、孙坚皆有虎狼之姿,他即便有关中之险,十万之众,也没有信心挡住两人奋力一击。
董卓继续问道:“现在又该当如何?”
李儒道:“盖俊得平阴津,定略谷城、河南二县无疑,断吕郎后路。孙坚,虎也,盖俊,亦虎也,太师虽为蛟龙,可敌一而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