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贼(风再起时)-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董卓带着三万余大军优哉游哉回到左扶风境内,军中充满欢声笑语,众人皆言董将军用兵如神,耍得羌胡团团转,当今凉州无出其右者。董卓很受用,心情越发愉悦,他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到长安,回到张温面前,好好羞辱对方一番。

    董卓认为大军受了很多苦,不愿他们在外挨冻,坚持要入住漆县城内。漆县县长苦苦一笑,抗拒不得,同时开始忧愁三万余大军的粮食供应问题。

    董卓军中羌胡繁多,兵痞无数,平日被董卓宠坏了,桀骜不驯,滋扰地方,仅仅一日间,漆县县长就接到数起汉军强抢民物,**妇女的案子。漆县县长敢怒不敢言,以他的能力告不倒董卓,还会被董卓嫉恨,他唯一能做的便是好好供奉这些祖宗,让他们快些离开。

    “大捷、大捷……安定大捷……”一骑火速冲入漆县,扬声吼道。

    街道上的安定百姓听得发愣,眼中茫然,征讨安定羌胡的董卓军落荒逃回,就在此城祸害人,哪来的大捷?

    “落雕长史以两万汉军斩俘羌胡十万众,杀贼首唐颇,有头为证”骑士高高举起一颗污垢的头颅,风驰电掣而过。

    百姓虽看不清详细,但信使绝不敢谎报军情,尤其是董卓军就驻扎在此城。当即就有些受到董卓欺压的人破口大骂:“董卓董腹便他娘的什么玩意带着三四万人不敢打羌胡,欺压我们倒是显得威风八面”

    另一些人道:“董胖子号称名将,名不副实,最后还要落雕长史给他擦屁股……”

    “落雕长史先破西凉叛军、再攻北地先零羌,这次又击杀安定羌胡,真乃是我大汉第一名将,董胖子给他提鞋都不配”

    一名士人打扮的年轻人举臂大吼:“董腹便你还有何脸面留在此城作孽?快滚”

    “董腹便快滚……”

    “董腹便快滚……”

    漆县百姓奋声呼应,形成一波*声浪,浮于漆城上空。

    董卓正在营中和诸将观赏美人歌舞,饮酒为乐,突然间欢呼声夹杂着骂声侵入大帐……

    郭汜一跃而起,怒而抽刀:“他娘的敢骂董将军,都不想活了?”

    “坐下”董卓横了郭汜一眼,吩咐一名侍卫去打探消息,侍卫良久乃回,神色复杂地禀告:“将军,据说是落雕长史以两万汉军大破十万安定羌胡,斩杀唐颇……”

    众将鸦雀无声,惟有场中数女仍旧歌舞不休,董卓神色平静,缓缓饮下一杯酒,猛地将耳杯掷出,砸中一女额头,将她打翻在地,掀案暴吼道:“滚都给我滚”

    被杯子击中的女子身段婀娜,貌美如花,平日最得董卓宠爱,眼见额头流血不止,念及将要毁容,呜咽哭泣。

    诸女惊惧万分,就要扶起她,董卓身躯雄立,目露凶光,“没有听见我的话吗?滚”

    流血美人见同伴纷纷离她而去,内心惶恐至极,伏地泣道:“将军饶命、将军饶命……”

    董卓本也没有杀她的意思,这番话却是勾起他的心火,上前几步,一刀枭了美人之头,血液喷涌,洒了董卓一身,遍地蔓延。

    “呼……呼……”董卓见了血,总算平静下来。

    众将噤若寒蝉,连大大咧咧的郭汜都变成哑巴,这时候谁开口谁倒霉。

    一名侍卫在外踌躇半天,终是走进来,然而一见董卓凶威,呐呐不敢言。

    董卓还刀入鞘,取来一块洁白的手巾擦拭着双手,沉声问道:“什么事?”

    侍卫暗暗松口气,垂头回道:“漆县县长求见”

    董卓落回座位,点头道:“让他进来吧。另外,把尸体拖出去。”

    “诺。”

    看着一具无头女尸被拖出来,在外等候的漆县县长“唰”的一下冒出冷汗,内心再无得意洋洋,小心翼翼走入大帐。

    “董将军……”漆县县长硬着头皮迈过血淋淋的死亡现场,向董卓见礼。

    董卓微笑着说道:“漆县明廷来了,坐,不用客气。”

    “不敢……”

    董卓问道:“我听说盖北地大胜安定羌胡……”

    “是。”漆县县长把自己知道的战报一一道出。

    董卓点点头,没有再言语,漆县县长颇为识趣的告辞。

    等到漆县县长离去,胡轸率先开口道:“事情有这么巧?盖射虎是不是故意等我们撤离,才进攻羌胡,独享战功?”

    “不像……”李傕摇头道。

    郭汜口不留德道:“你外甥胡封在盖俊军中,你当然帮着他说话了。”

    李傕怒骂:“放你母亲的屁”

    郭汜毫不生气,呵呵笑道:“做贼心虚了吧?”

    “你……”

    董卓拍案喝道:“统统给我闭嘴再吵我就砍了你们”

    ''

正文 第一百八十一章 北地

    第一百八十一章北地

    盖俊大胜安定羌胡,击杀羌胡大帅唐颇,一战定安定,使得董卓再无半分骄矜之色,在漆县百姓指指点点下狼狈逃窜,回到右扶风驻地。董卓军虽无战功,却毫发无损,比起其他五路大败而归的汉军强上许多,但他也只配和败军相比,与风头无量的盖射虎一比,则是极其难看。

    被一个二十多岁的毛头小子压住风头,董卓内心苦闷难言,张温心情却是好得不能再好。初汉军五路皆败,董卓被围,事实证明他冬季冒然出兵实非良策,人言议论纷纷,他背负极大压力,私下甚至做好被罢免的准备,谁知盖俊忽然传来捷报,安定已定,并附上羌胡大帅唐颇之头,张温喜出望外,险些失态。盖俊真可谓他的福星,其首破西凉叛军令他在军中迅速建立起威信,次破先零羌让他面对众多败讯也可高枕无忧,三破安定先零更是把他推上人生巅峰。春时不久,朝廷即派遣使者持节来到长安,拜他为三公之首太尉一职。三公从来都是高坐朝堂,还从来没有在外就职的先例,张温是头一个,仅凭这一点就足以让他在青史中占据一席之地。

    如今凉州北地、安定二郡相继恢复,汉阳和陇西大半也回到朝廷手中,但凉州叛军尚拥兵十万,且连番大胜汉军士气正高,不可卒除。董卓是凉州名将,张温还要依靠他平定凉州叛乱,因此董卓回来后数招之,谁知董卓丝毫不给他的面子,屡屡推脱,直到张温升为三公之首才不得不来。

    董卓即到,张温反倒拿起架子来,也不起坐,轻抬手臂一点左方,道:“仲颖来了,不用客气,坐……”

    “明公还是唤我的官职吧”董卓面无表情道,心里生出滔天恨意,若非张温老儿执意冬季动兵,这时正该是他将大兵进军凉州横扫叛军,建立功勋之时。

    张温仿佛没有听出董卓语里的怨气,笑着说道:“仲颖何须见外?”

    董卓强忍不耐,问道:“不知明公招我何事?”

    张温平静地道:“我欲令你进兵凉州,清剿叛贼……”

    “是可忍孰不可忍”董卓逼着自己忍耐,可对方实在是欺人太甚,“砰”的一声拍案而起,目光死死凝住张温,须发皆张,直欲噬人。

    张温还未表态,一直沉默的孙坚猛然跳将起来,手握刀柄喝道:“董将军明公面前,岂容你放肆知尊卑否?”

    董卓雄壮的身躯微微一歪,瞪向孙坚,气急而笑道:“想要教训我?老子打仗的时候你还在骑竹马呢。滚”

    “明公当前,尚敢恶言,汝欺我刀不利?”孙坚性情异常刚烈,拔刀出鞘,瞥向张温,目光炯炯,只待对方一句话,便要将董卓击杀帐内。

    张温微微锁起眉头,他初为车骑将军,董卓身为下属言语便应对不顺,孙坚曾建议他诛杀董卓,张温没有同意,强自吞下一口恶气,因为那时他名声狼藉,毫无战功,而今他为当朝太尉,岂愿再受闲气,冷冷地道:“董将军可是不愿?”

    董卓鼻孔朝天一哼,转身就向外走,将背露给孙坚,这是一种赤luo裸的挑衅。

    孙坚双眼尽赤,前踏一步,紧握刚刀,然而直到董卓消失也没有听到张温的命令。孙坚良久乃叹道:“明公纵此贼,后患无穷啊”

    张温全没听见,心里思量着董卓不可靠,那能依靠谁呢?……

    …………………………………………………

    盖俊回到北地当日,数万百姓闻讯而至,一路高呼一路欢腾,比正旦还要热闹十倍。由于盖俊扩地千里,北地郡治所当然也要相应北迁,旧灵州城成为北地郡新治所。

    盖俊望着焕然一新的城池,感慨万千,当年,他就是从此处开始,成为享誉西疆的落雕长史,转眼间,快四年过去了。

    官吏百姓尽皆站在城外等候,官吏之首是北地新任长史梁固梁伯坚,他今年三十余岁,身形俊伟,气派高贵,面对风闻天下的盖俊盖子英也能落落大方,毫不畏缩,一看就知是生在大家族、见惯大场面之人,事实也确实如此,他出身于安定梁氏,大汉国首屈一指的大门阀。

    两人稍稍寒暄,盖俊了解到原来他还是皇甫嵩长史梁衍的侄子,盖俊和梁衍相处大半年,很是熟悉,有了这一层关系,两人立时显得亲热不少。

    众吏纷纷见礼,语言恭顺,盖俊含笑一一颔首,这些人有不少是他亲自提拔起来的,当然也不乏一些生面孔。盖俊被拥簇着前行,抽空问道:“陶参军走了吗?”

    梁固点点头道:“是。我刚刚上任陶参军便提出请辞,让下官好一阵手忙脚乱。”接着瞭望密密麻麻的羌胡,说道:“家叔常言皇甫将军是国朝第一名将,下官以为,明府君才是。下官家在安定,常受羌胡骚扰,深知羌胡之凶悍勇猛,明府君一战定北地,二战定安定,相信天下间再无第二人由此大能。”梁固风仪极佳,这番话若是从别人嘴里说出,定然给人以拍马屁的感觉,梁固直言,反倒让人不由自主的相信。

    盖俊开怀大笑道:“哈哈,伯坚此言过矣,仆受之有愧啊。”

    梁固洒然一笑道:“非是恭维,此肺腑之言。”

    盖俊随后问起最关心的问题:“泥水河畔的先零羌是何情况?”

    梁固想也不想答道:“经过统计,先零羌有一十五万六千九百零三人,其中男子七万余,女子六万出头,剩余的则是老弱幼童。从第一批人到达,赵敦煌及陶参军就开始命他们搭建板屋,修建城池,现今有简陋民居数万栋,简易城市三座。”

    “加上我这次带回的安定羌胡,快接近二十万人了。”盖俊又问道:“种子、农具缺不缺?”

    “用牛马从三辅、河东等地兑换来了。只是……”

    盖俊知道他的担心,私自屯田那可是要杀头的,说道:“大胜安定叛军后,仆已向朝廷提出在北地屯田,不用多久官文就会下来。”

    梁固闻言放下心来,说道:“明府君家眷到了。我等不敢叨扰,告辞……”有传言盖俊为妻子蔡氏推迟一载出仕,不知是真是假,外间评价褒贬不一,但无疑是一件天下皆知的事情,诸官吏哪会不识趣,躬身告退。

    盖俊心急如火,问明厮役官舍道路,飞身上马疾驰而去。拐过郡府一角,远远便看到蔡琬、卞薇牵着两个披发雪肤童子翘首以待,盖俊急忙勒马止住冲势,怕吓着孩儿,跳下马,大步流星的来到妻儿面前。

    “阿父……”长子盖嶷抱着阿母卞薇的腿,明澈透亮的眸子中射出缕缕亲近,又不敢上前,小脸绷得紧紧的。四岁的盖嶷眼睛很像其母,使人感叹他长大后不知会迷死多少女郎,鼻子高高隆起,笔直秀挺,和盖俊简直一模一样。

    盖俊一把抱起盖嶷,亲了他脸蛋一口,并用下巴上的胡茬蹭,疼得盖嶷两只小手拼命推父亲的胸膛,然而他人小力弱,哪里推得动大人,只得忍受着父亲的yin威,泪眼汪汪,小模样非常招人疼。

    “咦?这小子怎么不嚷嚷坏人了?”盖俊颇为惊讶道。他自盖嶷小的时候就频繁逗弄他,即使被骂为“坏人”也乐此不疲,而且并不纠正这一错误观念,卞薇屡劝不行。若是汉代人必不会这般,早就开始建立自己的威严,使儿子产生敬畏,但盖俊思想来自现代,着重父子交流,自然不同旁人。

    卞薇心里好气又好笑,言道:“富平已经开始习读《孝经》了。”

    “啊?真的?”盖俊充满惊喜道:“富平真聪明,快给阿父背背。”

    盖嶷害羞的埋入父亲怀中,任父母如何相劝,都不肯抬起头来,最后卞薇威胁晚上让他一个人睡,才鼓足勇气,摇头晃脑道:“仲尼闲居,曾子侍座。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训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盖嶷一口气背了八十余个字才停下来,盖俊心头爱煞,又亲了他一口,说道:“好儿子你父我四岁还在玩泥巴呢,你以后肯定比我有出息……”

    盖俊把盖嶷放下来,目光转向二儿子盖谟。

    “叫阿父……”

    “阿父……”盖谟甜甜地唤道,把口里长出的四颗小白牙尽皆暴露出来。

    盖俊很惊奇盖谟居然随在蔡琬身边迎他,他离开时盖谟分明只能呆在大人怀中,或塌上翻滚。冲蔡琬柔声道:“琬儿,魏奴会走步了?”

    “能走五六步,就是胆子很小,不敢放手。”蔡琬脸上满是母性的光辉。

    盖俊拍拍巴掌,扶住儿子的小手,缓缓后腿,盖谟稳稳地踏出五步,冷不丁盖俊突然抽出手,小家伙独自站在原地,一动也不敢动,连转头呼唤母亲都不敢。

    “来,魏奴,走过来……”盖俊招手。

    盖谟眼中充满恐惧,一屁股坐在地上,咧嘴嚎哭起来。

    盖俊不想弄巧成拙,赶紧抱起儿子哄劝。听着儿子清脆的哭音,不知怎地,盖俊的心变得份外安宁,目光转向二妻一子,嘴角浮出一丝笑……

    这就是家的感觉啊

    ''

正文 第一百八十二章 春耕

    第一百八十二章春耕

    盖勋是在中平二年年末进京,此次从两千石左冯翊迁为比两千石五官中郎将,看似降职,实则不然,这是即将大用的征兆,他相信用不了三年时间,必会做到九卿之位。他的目标是超越曾任大司农的祖父盖彪,成为敦煌盖氏第一个三公。

    盖勋到来当日,京师为之轰动,三辅、凉州士子无有不至者,马日磾、卢植两位天下闻名的大儒携手相迎,大将军何进为了表示重视,派出亲信恭候于道,亲家蔡邕也从陈留家乡赶来,当然,亦少不了袁绍等人。

    盖勋、马日磾、卢植师出同门,相识数十载,自不比旁人,三人相视而笑,虽近十年未见,却毫不生疏,漫语交谈。马日磾感慨道:“今岁康成受大将军邀请,来到京师,然而为保名士节操,终是离开了。此国朝之大不幸啊”康成即是三人同门郑玄郑康成,关东名贤,学问精深,堪称马融门下第一人,马日磾也自愧不如。

    盖勋打心里敬重郑玄,却不赞同他的做法,慨然道:“大兄学问震古烁今,乃一代宗师,当今世道纷乱,正是大兄一展身手的时候,怎能避居深山、独善其身?”

    卢植苦笑道:“康成志不在出仕,为之奈何?”

    盖勋又和亲家蔡邕寒暄,两人关系特殊,倍感亲切。他早知袁绍大名,却是从未见过面,盖俊结婚时许攸曾亲至凉州,并欲以子侄之礼拜见,被盖勋阻止。许攸对盖勋洒然一礼,便为他介绍袁绍、何顒等天下闻名之辈。

    “子英离京不久便大破凉州叛军,再定北地先零,为国解了大患,我身为大兄,衷心感到高兴。”袁绍笑着对盖勋道。他今岁已经是不惑之年,仅比盖勋小五岁。当然,从两人面上观望,相差就大得多了。

    盖勋笑道:“犬子常言在京师屡受本初照顾,无以未报。”

    袁绍道:“我与子英年岁相差甚大,却性情相投,视如己弟,岂盼报答?”

    许攸介绍到何顒时,盖勋说道:“伯求语子为吴起之才,窃以为,过矣。”

    何顒笑着摇头:“如今看来,名副其实啊”

    盖勋一路与诸人交谈,最后才走到大将军何进亲信处。所谓宰相门前七品官,何进亲信早就等得不耐,暗骂盖勋目中无人,面上却堆着笑传达大将军对盖勋的善意。盖勋面对大将军何进的招揽含笑颔首,全无表示。

    晚间饮酒归来,盖勋与妻子马昭相互温存,次日入宫报道。

    皇帝刘宏闻盖子英父亲盖勋入宫,乃招见,细问西疆详细,盖勋性情刚直,言无隐瞒,诉说种种刘宏从未听闻过的事情,给刘宏以极大的冲击,良久叹道:“恨见君晚,朝臣皆无此言。亦惟有卿这等人,才能调教出盖子英。”正式任命盖勋为五官中郎将,统领五十岁以上为郎者,特加侍中。侍中官职不高,地位尊崇,皇帝出,侍中则参乘骑从,皇帝入,则陪侍左右,与皇帝简直是形影不离,亲近堪比阉人中常侍,因此朝臣常常用“亲密”“左右”“腹心”等字样来形容侍中。

    盖勋叩谢而退,走出大殿,殿中一番交谈,他发现皇帝并不像外人说得那么不堪,他其实很聪明,只是从小在深宫长大,加上阉人蒙蔽,才会做出一些错事。

    面对一干中常侍示好,盖勋面无表情的错身而过。

    “阉人,国之大患,必除之”

    中平三年正旦当日,北地先零伪王野利被押解进京,皇帝刘宏看过盖俊战报,直呼大妙,命人绞碎野利舌头,阉割下面,交由中常侍调教。张让、赵忠等人欣然任命,整人是他们的拿手好戏,百八十种酷厉手段,足以让蛮子野利后悔生来人世。

    不久,安定羌胡大帅唐颇头颅亦送至,朝中公卿早知结果,然而还是感到不可思议,让他们头痛、畏惧如虎的西凉大患,盖俊三战三捷,斩俘十余万众,俘数十万,二酋授首。皇甫嵩大为叹服,直言不如。盖勋犹是更得人望,休沐日访客日出至日落不绝于门。

    盖俊送来唐颇之头的同时上言俘获羌胡繁多,纵之不妥,决意北地郡向北扩土千里,请为屯田,皇帝刘宏想也没想就同意了,拨出大批种子、农具,并给钱两亿。区区两亿钱对于急需重建的北地郡来说可谓九牛一毛、沧海一粟,不过也莫嫌少,刘宏向来是一毛不拔,从他那里抠出两亿钱还是看在侍中盖勋的份上不得不意思一下,汉阳太守傅燮亦请屯田安置羌胡,刘宏大手一挥,准,分文没给。

    盖俊另为诸将请功,刘宏自然不会不同意,盖胤升为破贼中郎将,封亭侯,镇守北地、安定边界,关羽、马腾、黄忠、杨阿若四人皆拜比两千石校尉、都尉,前三人封关内侯,杨阿若封亭侯。具体职位马腾为农都尉、杨阿若为骁骑校尉,两人掌北地羌胡屯田事宜,关羽为北地都尉,是北地汉军之长,黄忠为殄虏校尉,统领盖俊从京中带出的数千人。鲍出、张绣、庞德、马举、胡封、陈彪等十数人拜为司马。值得一提的是,庞德今年才满十六岁,堪称大汉国最小的司马,让那些为国征战半生仍旧是司马的人哀叹不已,恨不能为盖子英帐下小兵。

    盖缭得知杨阿若成为比两千石骁骑校尉,嚷嚷着要找去北地找阿兄,被盖勋果断镇压。盖勋面色复杂,几个月前与儿子的谈话浮于眼前,第一个目标已经完成了,第二个呢?杨阿若如真心喜爱小鹤儿,一定也会达到吧?

    任命下达,经太尉张温之手送入北地,张温思量董卓不可用,盖俊是最佳代替人选,但他如今已是两千石太守,羌胡屯田又离他不得,便把目光投到盖俊麾下五名将、校身上。此五人任命之日同时接到张温的手书,言及来长安,比必受重用云云。

    盖胤随意翻看了一下,便把书信直接给了小族叔,杨阿若、关羽同样如此,这三人和盖俊息息相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丝毫不受张温的诱惑。

    盖俊能够理解黄忠的犹豫,他是大将军部曲出身,两人没有太深的交情,且北地无战事,长安则有无数立功的机会。可马腾迟疑不决就有些伤盖俊的心了,盖俊自问待他不薄,两人认识十余载,还有着母亲马昭这层特殊关系,他有什么资格迟疑?

    张温描绘的蓝图很让马腾动心,五名将校中,他家庭虽然破落,却是名副其实的扶风马氏族人,他现今为比两千石都尉,扶风马阀必然会重新接纳于他,投向太尉张温,毫无疑问能更进一步。

    马腾现在有两点拿不定主意,一是马阀阀主马日磾是盖俊之师,自己投靠张温,马日磾会不会迁怒于自己?第二是张温始终有污名,这是一个极容易受到攻击的弱点,稍有不顺,自身难保,何况是他身边之人。

    马腾询问弟弟马举的意见,马举一向对兄长崇拜有加,从来是言听计从,此次却激烈反对,甚至说出“你走我留”之语。马腾默然,一夜未眠,次日将书信送给盖俊。

    三日后,黄忠同样拒绝了张温的邀请。

    …………………………………………………

    二月中,南方已是春时,北地郡仍旧寒风呼号,冷气逼人,趁春耕前,北地百姓、士卒、羌胡全部动员起来,重建民舍、修补城池、兴修水利、建路搭桥,大地一片繁忙景象。

    随着盖胤归来,羌胡人数一举超过二十万,达到二十二万之多,超过汉人人数。

    北地郡原来人口不到两万人,即使算上汉军及其家眷、官吏、豪族奴仆佃户,也只有六、七万人,经过先零羌入侵,民众死伤惨重,或滞留左冯翊不愿回来,人口下降很多。所幸盖俊从京中带出的数千人、左冯翊八千郡兵受到朝廷诏命,留在北地屯田,连同家眷,为北地增加数万口人,另外临近的并州上郡、西河,河东、左冯翊等地民众拖家带口竞相来投。上郡、西河人口稀少,不缺土地,却常受匈奴、屠各族侵扰,苦不堪言,盖俊连克羌胡,威震天下,诸胡畏惧,民众相信没人敢在盖俊头上动土。河东、左冯翊则是人多地少,生活不下去才来北地。

    经过官吏统计,汉民十四万有奇,固然还比不上羌胡,倒也称得上凉州大郡。若是旁郡,肯定支撑不住这么多突然到来的民众,盖俊正好相反,他手握北地、安定两地羌胡大笔物资,就怕没有人来,当真是来者不拒。人多了,治安相应变差,各地时有偷盗、抢劫者,盖俊狠下心斩杀上百人,才稍稍按下不正之风。

    春耕当日,盖俊身着褐衣、草鞋,率领北地郡一干官吏携带酒肉前往义阳社祭祀。所谓社,供奉之处,即祭祀、祈福的地方,同时也是百姓集会娱乐与市肆之地。义阳社供奉的是义阳侯前汉名臣傅介子,傅介子是北地傅氏之祖。

    盖俊不信鬼神,但这是汉代风俗,百姓心愿,他无有推脱之理。

    祭祀归来,盖俊亲自持犁下地耕种,表示府君重农,让百姓安心耕种。

    ''

正文 第一百八十三章 屯田、兵

    第一百八十三章屯田、兵

    订阅实在太不给力了。同期土佐之梦八千出头的收藏,三天订阅破千。小风一万多收藏,破千还是遥遥无期,都快没信心了。正在养的兄弟先给来个首订,让我安安心。

    ……………………………

    屯田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盖俊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春耕不久后,把郡里大小事交给长史梁固处理,带着一家人跑到泥水河畔暂居。

    盖俊每日在农田间巡视,一郡之君都是这副作态,几名新县县长哪敢躲清闲,没过几日脚底便磨出数个大血泡,苦不堪言,暗暗叫苦。盖俊故作不见,心里却冷冷一笑,如果这都坚持不了,还在我手下当个屁官,赶紧趁早滚蛋

    屯田分为民屯和军屯,民屯主要是无地平民,以户为基,以里为制,一里约二十五户百口人,每户分田三十大亩。汉代亩分大小,小亩为百步,大亩二百四十步,前者为关东旧制,后者盛于秦地,汉武皇帝后期全国统一亩制,行大亩,但数百年来,小亩制屡禁不绝,官吏、豪族屡屡借此侵占民利。

    军屯是由士卒和羌胡构成,以口论,编营制,每人开垦二十大亩,相比于民屯每户三十亩,军屯少耕三分之一,并非土地不够分,而是盖俊不想汉军虎狼之士蜕变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夫,总要留出些时间训练不是。

    军民分到的田地看似不少,实则不然,泥水河畔土地肥沃,适宜耕种,但也是相对凉州其他地方而言,且水利设施简陋,盖俊悲观的估计亩产也就大石,仅为关中产量的一半,种子、农具、耕牛、粮食统统是他出的,可以肯定,头一二年必然会赔个底朝天。说实话他从未想过依靠屯田富甲天下,因为他知道那是痴心妄想,他只希望数十万人能够自给自足,并让汉军不用为口粮发愁,如此,屯田便算成功。

    农虽不能致富,商却能,泥水周边非常适合放牧,盖俊让一些羌人重操旧业,蓄养马牛羊,同时鼓励养鸡、养鸭,用这些畜产从关中一带换回大量必要物资,至于钱,一概不收。盖俊初来时一匹马就值钱数十上百万,后来长到二百万钱以上,便是在缺马的宋代,马价也不会长到这个地步,一方面是边地豪族垄断,更重要的原因则是通货膨胀,如今更是夸张到买东西需要用车拉着钱去,快变成以物换物的原始社会了。

    进入深春,天气一日比一日晴朗、一日比一日暖和,举目望去,一片葱绿。碧草蓝天下,五光十色的骏马成群结队,奔驰而过,呼啸跑向远方,掀起漫天的烟尘。

    盖谟本在阿母蔡琬的陪伴下走路,见到马群立时脸色涨红,挣开阿母蔡琬的手,小身子一步一步向前迈,高声叫道:“大马、大马……阿父、阿母,看大马……”

    蔡琬一脸惊讶,自己刚才放开手,他还一个劲儿哭、喊怕,这会儿不怕了?

    盖俊笑着道:“小孩子吗,突然间学会走路都不用奇怪。”说罢提起盖谟抱入怀中,轻声问道:“想骑大马吗?想骑的话阿父就给你弄匹小马驹。”

    蔡琬轻轻打了一下没正经的夫君,小盖谟虚岁才两岁,十几个月大,路都走不稳,哪里骑得了马。

    盖谟似对父亲打扰到他感到不满,张开口,八颗牙齿咬住盖俊的肩膀,疼得盖俊龇牙咧嘴,这小子前一段还只有四颗牙,这回一下子长出四颗,咬人成为他近来的新爱好,得谁咬谁,连兄长盖嶷都没有逃过他的魔牙,被咬哭过好几次,盖俊当然是最惨的了,不过小家伙也不知是怕蔡琬还是心疼阿母,从来没有咬过她。

    盖俊捏住他的脸蛋,威胁道:“臭小子,你在咬我,我就把你扔进臭水沟里……”

    “臭、臭……”小盖谟似模似样的用手扇着鼻尖。

    “骑大马喽……”盖俊心里爱极,让他跨在自己的脖子上。陪儿子玩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