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新马超-第2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路进军,甚是轻松,所过村庄聚落,百姓皆摇手示意。大半天的时间,赵云只是纵马奔行,没有遭遇任何一次真正的战役。即便有些小股流寇,在望到马家大旗之后,也慌“乱”远遁而逃。
终于,在中午日头正盛,全军埋锅造饭的时候,赵云猛然看到了前方烟火冒起,随后就是喊杀声响起。不一时,便有探马来报:“将军,前方三里处,有张鲁三千部队在围攻建威县!”
赵云闻言一惊,恍然开口道:“再有三里,就到建威县了?”
再看了一眼地图之后,赵云的才确信了他们的确已经进入武都郡的第一个县:这个县与天水郡相邻,在马家大军声讨张鲁时,便第一个响应马家。而一路上的进军这么平静,才会让赵云不相信他们已经到了建威县。
“既然终于发现了小股敌军,那我们还是再辛劳一番,进入建威县之后,再饱食一番吧。”赵云反应过来之后,很快就做出了决定。所有白马义从,在赵云上马的那一刻,便已经警觉起来。而待军令传下之后,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大军便做好了出征的准备。
赵云很满意的点了点头,将手中银枪一举,便冲了上去。他极少大喊大叫,除非必要,他总是默不作声的以自己的行动来号令全军。但他的行动却总是能带动所有的兵将,包围着他,环绕着他,愿意与他同死共生——白马义从跟着赵云,可以放弃死,也不畏惧生。
很快,赵云便看到了探子所说的张鲁部队,而且,令赵云欣喜的是,那些兵卒还穿着马家淘汰的劣质盔甲,拿着寒光闪闪的伪宿铁兵刃:这是一支真正的张鲁部队,而且,还是战力极强的编制部队!
不错,马家淘汰的东西,在张鲁部队当中,就是最上等的装备。赵云紧了紧手中的银枪,他知道,已成哀兵的这些张鲁部队,不会很好对付。
可出乎赵云意料的是,这支部队,在赵云堪堪挑死一员伍长之后,其他鬼卒就大喊大叫,四散而逃。虽然轻易地突破了敌阵,但感觉就如一拳砸在棉“花”上,让赵云很是难受:与其说是突破,不如说是驰入。那些身穿张鲁军“精”良装备的鬼卒,根本没有组织任何抵抗,他们好像在大军来临前,看样子就要溃散而逃了。
再看看建威县不足百人的县兵和“洞”开的城“门”,赵云觉得,这一切更诡异了:若是赵云领导这支队伍,他至少会让兵卒顺利突破县衙抵御来军。纵然不会胜,亦不会这么狼狈地就败了下来。
“兄长,我觉得,这一切越来越蹊跷了。”太史慈收起双戟,上面连一点鲜血都没有。
赵云沉默不语,挥挥手,让大军入驻建威县就食。与太史慈死死望着那两千‘乱’奔而逃的败军,他的眉头一直没有解开:“他们根本没有损失多少人……我有种预感,其他两路大军,也会向我们一样,胜得如此轻松诡异。”
第九百四十六章 火烧晋山
正如赵云所料一般,其他大军进展也十分迅速。赵云入建威县时,黄忠攻下了故道,高顺拿下了宕昌县。随后,三路大军齐头并进,仿若三柄尖刀,深深扎入武都郡内腹当中。
转眼间,五日已过,赵云的部队已经占领了晋山,遥望着武都郡的治所下辨。这个时候,赵云终于停止了攻势,安营扎寨,等候马超大军和其他两路先锋的汇合——他的手下都是清一“色”的白马义从骑兵,掠地游击倒是一等一无敌,但要说到攻城事实上,很少有将领傻到用骑兵攻城的。
“子义,今晚时分,主公就应该先到了吧?”赵云观望着手中地图,头也不抬,向太史慈问道。
“是的。”太史慈收起手中的双戟,抬眼看了一下赵云,眉头一蹙道:“兄长,你今夜就要与主公‘私’谈了?”
“不错。”赵云收起地图,越看他越有些心神不宁。而就在这个时候,赵云的鼻子突然“抽”动了一下,一种巨大不详的预感降临在他的头上。
而未待赵云起身,营外便传来一声声嘶力竭的大喊:“走水了!”
赵云和太史慈纷纷一愣,两人未发一言,便起身而出:更清晰的呼喊声从外面传来,此时正值“春”季,风干物燥,营寨更多是木质建筑,最怕火灾。如果烧起来,那可是会连绵一片,无休无止。
帷帐一掀,帐外的冷风趁机呼地吹进来,赵云和太史慈惊愕地看到,整个山头在狂风呼啸之下燃起冲天大火,火光照亮了半个天幕。大火从四面八方烧起来,可赵云试了试风向后却猛然感觉到,这大火借着强劲的东南风,火逐风飞,正迅疾无比地向着自己的军营席卷而来!
“火、火火烧过来了!”此时火“浪”已经袭到距离军营不足二百步处,并且迅速地继续靠近过来。不少战马凭着动物的本能,嘶鸣挣扎,冲破简易的马厩狂奔“乱”窜,目瞪口呆的白马义从,立刻慌“乱”地大喊起来。
整个军营立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赵云当即立断,召集亲兵道:“放弃战马,喧鼓聚兵,我们还有时间!”
“营寨后就有水源,令所有人都扯下布条,浸水捂鼻!”身后的太史慈也同时下令,他知道,之所以敢在高处扎营,就是因为这山头上有水。
好在赵云平时治军有方,军威甚重。一声令下之后,亲兵纷纷按照赵云和太史慈吩咐,喧鼓取水,聚兵准备突围。
可是,就在这人“乱”马窜的时候,大火已经烧到军营里,一座座营帐瞬间被笼罩在大火之中,火光冲天,红亮的天际被染成红“色”,与火烧云相互辉映。营中士兵原先慌“乱”惊恐的叫喊声小了下去,可接下来却逐渐变成凄厉的哀嚎!
终于,在赵云聚集了不足五千白马义从、准备放弃营寨突围的时候。身旁的太史慈却突然一拉赵云,单戟一指道:“兄长,快看那火光后面!”
赵云凝目一看,顿时心神大惊。透过那吞“舔”的火苗,赵云影影绰绰看到无数的张鲁军就在山脚之下。手中明亮的刀枪和一颗颗攒动的人头,在火光的渲染下,使得他们仿佛来自地狱火海的恶鬼,正结成一张巨大的网,等待着赵云军自投罗网!
“这怎么可能?!”赵云脑中一时间闪过无数的疑问:敌军什么时候探明自己在晋山扎营的?他们又是什么时候就聚集出这明显超过两万人的大军等候在这里的?更重要的是,这个时候,正是大军汇合的空隙,他们是如何“精”确把握住这一闪而逝的战机的?!
赵云心中百转千回,这一刻,他终于明白了,为何甘宁、臧霸两名大将,会被张鲁打得那般狼狈!
“往东面突围,定然葬身火海;往其他方面,也定然会被他们包围歼灭。他们既然已经算定好了,那我们也不能让他们失望。传令,速速清空此处,埋身土中!”赵云脑中灵机一闪,就此发出号令,越来越多的白马义从汇合到这里,听清军令后,纷纷动身行动起来。
而山脚处,杨任看着不远处的熊熊火‘浪’,听着不时传到耳中的凄厉哀嚎,冷冷一笑:“我看你们能熬到什么时候!”
同一时刻,行进在路上的马超,脸上丝毫没有半分大军旗开得胜的喜“色”,也是一脸心神不安的模样。他拿着手中的军报,看了一遍又一遍。
三路大军齐头并进,武都诸城在马家的文攻武吓之下,望风而降,好多守将还未“交”战,便已弃城而逃。这仗打得不似战争,简直似追逐比赛。虽然马超提前做好了全面的宣传攻势,但这几日捷报频传,却让他越来越心沉起来。
三路大军的将领,都是谨慎刚毅之人,信中一如既往写着攻某城,斩首多少。但到后来就是占某城、得某城,连“交”战的字眼儿都失去了。唯独渐渐多起来的字眼,就是他们纷纷认为,胜利来得太容易了。
虽然这三位主将没有明着写出让马超堤防的字眼,可马超不用他们提醒,心情也越来越谨慎了。加上他此时身在武都,难以顺利接受关东的情报,他的心,更是渐渐悬了起来。
幸好,今夜就可以到达赵云所在的晋山,大军齐攻破下辨之后,可再做商议。然而,就是这个时候,前方探马突然来报:“主公,晋山之上,大火熊熊,似乎是贼军已然放火烧山,图谋我军先锋!”
“放火烧山?!”马超先是一愣,随即脸上终于‘露’出了几分喜‘色’,回头看了众谋士一眼之后道:“果然忍不住开始动手了,真不枉费我一番苦心大军勿须管这些,继续前进,拿下杨任镇守的下辨城!”
马超令下,那探马不禁有些愕然,一时手足无措起来,忍不住开口道:“主公,赵将军和太史将军手下,可是有我们七千多兄弟,难道我们就眼睁睁看着他们被烧死?!”
“怎么可能?”马超嘴角一笑,开口道:“有黄忠和高顺一万三千余大军去救他们,再凭子龙子义的武功智谋,难道会败给那个三流武将杨任不成?”
“可高将军和黄将军,不是还有两天路程,才能赶到下辨?……”
“哪里,他们二人从上邽出兵之时,便一直从侧翼两方掩护赵云先锋。其他两路,不过是黄渊和李严各带一千人造势而已。其目的,自然是要试试,张鲁的耳目到底如何。”马超再一提缰绳,脸‘色’复又低沉一分:“看来,他们的确知晓我们的动向,连虚实主力都探明了。”
“幸好,三流武将终究是三流武将,还是耐不住寂寞,自动就咬上鱼饵上钩了……”
“主公,莫要高兴这么早。纵然此次我们小胜一笔,那也是杨任贪功鲁莽。”郭嘉驱马上前,眼望着前方晋山,似乎感受到了那‘逼’人的火‘浪’:“可张鲁身后那个人,能布下如此大局,让一个三流的杨任都能突袭子龙,本领确实不凡啊。”
“不错,全盘谋划,引军入瓮,手段的确高超。”说这话时,马超特意盯住了司马懿,微笑道:“不知你设下如此妙计之后,可还能将那个人揪出来?”
司马懿不为所动,环顾四周后,开口道:“众人皆知那人是谁,为何非要我出手?”
“我就喜欢你这幅骄傲的劲儿,就想看看你到底有多少斤两,不成吗?”
第九百四十七章 可怜的杨任
“报!赵云白马义清除中军帐,掩埋躯体。大火过后,不少兵士尚有战力!”一名探哨来到杨任面前禀报道。
“清除营帐,埋身土中,这赵云果然有两手儿!”杨任闻言,脸‘色’不由变得难看至极,想着他自己这次无令出击,若是胜了一切还好说,若是让赵云逃了,那便有大罪临身,不由恼怒高喝一声道:“全军出击,给我上山杀光那群白马义从!”
已在两侧潜伏的张鲁军,闻杨任军令后,立刻踩着还焦烫的山地,慢慢向山上掩杀过去。然而,就在他们渐渐形成合围之势时,一员张鲁小兵忽然感到身后似乎有黑影一闪,他一惊,“揉”“揉”眼睛回头细看,浓烟飘过。他看到自己的幻象竟然是一员大将站在他两百步之外:这个人,看样子不像是自己的将军啊?
他大惊,刚想大喊,一支箭带着尖细的破空声飞了过来。锋利的箭簇从他身上一穿而过,鲜红的血喷洒在空中。
小小的‘骚’动立时在爆发起来,杨任装作一眼便认出那‘射’箭之人,怒喝一声:“赵云!休要负隅顽抗!”一便呼喝,他便招呼着身后的兵士快速围上去。同时自己也大步上前,“欲”与那个成名已久、但此时浑身黑白狼狈的赵云一战。
可是,赵云却有些反应不过来,他手中的确拿着元戎弩,但他却根本没有抠动扳机!而且,那兵士身上的可不是元戎弩的钢钉箭,而是一支硬弓“射”出的狼牙箭——箭头分明是从后穿透!
赵云放眼望去,根据多年“射”箭的直觉,越过那些张鲁军,隐约似乎看到了一位马家将领,正嘴角抹着笑,收起了手中的硬弓。
那么远的距离,那么流星赶月般的神技,除了马家第一神“射”的黄忠黄汉升之外,再无他人!
赵云的心一瞬间就跳到了嗓子眼,随后熟悉而低沉的牛角声响起,赵云终于发出他第一次的高喊:“将士们,援兵已到,随我杀败这些鼠辈!”
此时天“色”已黑,杨任还以为赵云在虚张声势。可待那声号角响起之后,杨任果然听到了身后杀声震宇。回头一望,竟然发现他已经成了内外被围的饺子馅。无数马家军士擎着火把,正尾随着他们的轨迹攻伐上来,一路上疯狂地攻击着前方的敌人,将整个晋山搅成了一锅稀粥。
正在杨任惊疑不定、不知该如何反应之时,前方的赵云军,竟然声势大振,如下山猛虎一般,呼啸着扑来。尤其是赵云和太史慈两人,此时在火光之下,更是显眼——不是他们的装束醒目,而是两人无以伦比的杀戮速度和如疾风烈火一般的突破,令人不由自主就知道是他们正在破敌!
黑暗中,有呐喊声又猛然响起:“奉主公将令,前来斩杀叛贼。获杨任首级者,军功升两级,赏百金!”
杨任这一下差点就从马背上摔下来,这他娘的是怎么回事?老子的脑袋才值一百两黄金?然而,接下来的另一句话,却让杨任的脑筋又活络起来。
“生擒杨任者,军功升三级,赏千金!”
这一声呼喊下去,杨任的心理才平衡一些。但随即,他便意识到为什么活着的自己要比死去的值钱了:马家军还不知道汉中军来去无踪的秘密,他们想撬开自己的嘴巴!
想到这些,杨任突然又暴跳如雷。不对,老子还没输,这些人太嚣张!以为自己手下的兵士都是泥捏的不成?
然而,这个念头刚升起,杨任便觉一阵冷风扑面。他下意识一低头,耳旁“嗖”地一声,再一伸手,便“摸”到自己的盔缨已然被“射”落。抬头一看,原来不知什么时候,赵子龙的狮子马距离自己已不足十丈,枪尖闪动,有如银山一般。数将上前阻击,眨眼间已落下马来。
“真是匹好马,大火之下,竟然也不舍主逃生”不知为何,生死之间,杨任竟然对一匹马赞叹起来。而终于反应过来之后,他却再也兴不起一丝脾气。望了望嘈“乱”不堪的战场,赶紧选了一处不太“激”烈的方向,领着众亲卫逃生而去。
没有杨任的指挥约束,所有张鲁军立时慌“乱”起来。在两面夹攻之下,这些兵士鬼卒亡魂皆冒,拨马便逃。赵子龙长笑声中,一箭“射”出,又将杨任头盔彻底“射”落,吩咐一声太史慈之后,率着亲卫便追赶杨任而去。
而这声长笑同时也让那些还在狐疑惊“乱”的张鲁兵彻底看清了战场局势,于“乱”七八糟的凄号当中,他们彻底丧胆,跟着杨任一窝蜂的逃窜。黄忠和太史慈汇合后,自追杀不放,以泄先前放火烧山之辱。
杨任直逃到下辨的官道上,才收拾残军,停下马来,犹自以手抚头道:“我的头还在么?”
这个时候,杨任已经将肠子都悔青了,他不该自大狂妄。不该相信在一切尽在掌控之下就可以击败敌军的鬼话。尤其是那个赵云,他是个不败的神话,他的实力,根本不是人力或计谋能挡得住的。他收拾起“乱”军,正想着如何向编排理由向张鲁汇报时,才发现自己身边竟然只剩下不足两千余人,一时心灰意冷不已:这样的惨败,就算舌灿莲“花”,也说不过去了……
然而,杨任想不到,就在他悔不当初的时候,才是最危险的时刻。一声号角声再度响起,杨任浑身一个“激”灵:两侧官道之间,竟然又出现一队兵马。同刚才山脚不同的是,他们全是清一“色”的马家“精”骑!
回想山脚时的大战,杨任似乎仓“乱”当中,看到了山脚那些援兵的战马。也就是说,来的全是马家“精”骑,先前那队援军,是嫌山路崎岖颠簸,故意弃马来救的。而等他们击败那些兵士,他们绝对会骑着战马继续追赶过来!
想到这里,杨任突然一巴掌拍在自己脸上:这队骑兵埋伏在这里,分明就是不想让他回到下辨,哪里还用得着山上那支援军?!
两条“腿”的,怎么也跑不过四条“腿”的!
“杨任,你已中主公之计,还不速速下马受降?!”高顺擎着大刀缓缓而出,他的身边,是寒古古很别扭地“操”纵着战马一同而来。
杨任一看就看出寒古古是那种初骑战马的小将,看到他已经不小心“操”纵着战马越过了高顺,杨任突然觉得自己的时机来了:只要抓住高顺的“儿子”,那他就完全可以人为质,“逼”高顺放自己一条生路!
不错,寒古古的年岁和不懂军阵举止神态,误让杨任以为他是高顺的儿子。随后嘴角狞笑一起,杨任伸手便弹了一颗石子在寒古古的战马身上。战马吃痛之下,冲着杨任便横冲直撞过来。
好机会!
杨任看着寒古古慌‘乱’‘操’纵战马的神态,嘴角的狞笑更加明显。然而,下一瞬,当他看到头上的‘阴’影之后,却猛然惊愕大叫起来:“那是什么兵器?!”
原来,电光火石之间,寒古古看“操”纵不好战马,干脆飞身脱离了战马,借着冲力将背在身后的巨锤抡起,如泰山压顶一般想杨任砸去!
“寒古古,要活的!”高顺见杨任根本没有抵抗之力,生怕寒古古一锤子将杨任砸成“肉”饼,赶紧出声呼喊道。
下一刻,漫天的脑浆和鲜血喷向天宇,落了寒古古一身。浓烈的血腥气,让那个瘦弱的孩童看起来如索命恶鬼一般。
“他好弱……”寒古古起身,踢开已经被砸烂脑袋的战马,走到杨任身边,仿佛拎小“鸡”一般,拽着已经“裤”裆湿透的杨任走回自家阵中。
很长时间的寂静。
之后,噼里啪啦的兵刃落地声响起,杨任的亲兵等人,纷纷跪倒在地,再不敢妄动半分。
第九百四十八章 两封没有署名的信
孤灯长夜,沮授跪坐在案桌之上,看着上面整整齐齐摆好的两封信,一脸忧愁。
“马孟起已然侵入武都郡了?”沮授将那两封已经拆开过的信件再度拿在手中,开口向他面前那人问道。
面前那人长相甚是俊美,剑眉星目、丰鼻削脸,一身江湖游侠的装扮和高“挺”的髻发,更显得他“精”爽干练,假如忽略他左眼至嘴角那一道严重毁容的疤痕,这个人端的是“乱”世俊游侠。然而,他脸上那一道狰狞可怖的疤痕,却那么刺眼,将他所有的长相和气质都破坏殆尽!
这人看了看沮授干净的案桌,以及案桌底下无数散碎的竹签与纸片,还有几管写秃了的‘毛’笔后,他开口道:“想必先生已经为此事苦思了一下午,览便如此相告,马孟起的确已然攻入了武都郡。而且,我还想告诉你,兖州许都当中,绝对有马孟起的人在兴风作‘浪’!”
原来,这人竟然就是袁绍手下第一密探高览,那个最神秘、面目极少示人的高览将军!
可以想象,高览几乎天天带着面具的原因,定然跟他脸上那道疤痕不无关系。只是,令人想不通的是,他为何会在沮授面前,卸下他的防备。
“果然如此!”沮授闻言,豁然起身,来回走了几步之后,才又颓然坐下,将那两封信递给高览,开口道:“这两封信,一封没有署名,另一封”沮授的脸‘色’突然变得很差,缓慢说道:“另一封也没有署名。”
高览没有看信,静静将信放回之后道:“我不需要知道这些,我只需要知道,你要我下一步怎么做就好。”
“问题是,我现在不清楚,究竟该怎么办!”沮授突然说出这句话,语气显然有些‘激’动:“这封信,是让袁家出兵上党,吞下河内之后,再猛攻曹‘操’。如此一来,袁家对曹‘操’不仅打开了西路进攻缺口,更牵制了黑山军的动向。”
“是个好计策。”高览点头。
“而这一封信,是让袁家在汝南、徐州、扬州方面,制造出动静,让曹‘操’陷入四面皆兵的困局。如此一来,曹‘操’后方不稳,前方军士思归,定然战心不足,在开战后被我军一股而下!”
“也是一个好计策。”高览再度点头。
“可是,这两封信,都没有署名!”沮授猛然将这两封信拍在案桌之上,脸“色”难看至极。
“先生向来足智多谋,难道区区两封信,就让先生动气了?”高览从未见过沮授如此,不禁开口问道。
“若是在两封信俱是要挑拨利用袁家,我倒一点都不害怕。但问题是,如今大汉‘乱’世风云涌动,袁氏任何一动静,均会间接让他方受益。例如主公依据这封信出兵上党,那马家定然会第一时间察觉,伸出手来防备袁家;而若是依据这封信制造动静,则许都当中那些保皇派,就可以利用许都空虚之机,‘弄’出些动静,好让马家顺利入主关东!”
“先生,为何你老是认为,这两封,都跟马家有关?”
“因为,大汉天下,唯有马家最为强盛,若不尽早防备,则悔之晚矣。”
“那如此,想必先生已经猜出这两封信是何人所写了。”高览起身,看样子,他不愿意同沮授谈论这些“阴”谋之事。
“不错,一封想掣肘马家,另一封则想助益马家。看来,是马家的敌人和马家的朋友写来的。”沮授似乎猛然醒悟,死死凝视着那两封信,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交‘给主公便好。向外走去:他真的对这些不太感兴趣。
“不,这封来自汉中的信,我会‘交’给主公。”沮授拿起一封信道,接着又拿起另一封,继续说道:“而这封来自许都的信,我也会‘交’给主公。”
这下,高览忍不住停下了脚步,只不过,却没有回头:“先生果真已经看出两封信的出处了?”
“不错,纸都是扶风纸,而字迹也毫无可寻。但出处,我却是猜出来了。”沮授回答,眼中“精”光熠熠,看来心中已经有了定计。
“那便好。”高览又开始走动,他不想沮授是如何推测出两封信出处的。有时候,知道的少,反而是好事。
可是,沮授却不想让自己的推论智慧白白闪灭在脑中,更何况,他深知高览不会跟任何人提起他们之间的对话,故此,他拿起一封信道:“按这封信行事,马家会改变汉中的攻势,或是暂且退兵,或是焦躁急进。唯一受益的,只有汉中张鲁,所以,这封信定然来自汉中。”
“而这封信,牵扯倒是不少,可能会是刘备、也可能会是袁术,甚至还可能是刘表。但他们三人,用不着匿名来信。唯一的可能,就是跟曹‘操’不对付的皇权派,而你确定皇权派当中有马家的人,那我就更确定,这封信来自许都。”
“这两封,皆可导致马家动向改变。但目前来看,对主公却是百利而无一害,更何况……”沮授说道这里,俊朗的面容不由浮现一抹笑容:“更何况,这两个策略,恰恰也是我之前想过的。正愁无法向主公进谏。此刻如此方式到来,却可令主公重视不少。”
“我的话,不能信。我说许都有马家的人,只是因为直觉。”这个时候,高览已经走到了“门”口。
“不,你还不能走,你已经有任务了。”沮授开口拦下高览,将心中的计谋回忆一番,确定没什么纰漏之后,才又开口道:“你除了继续监视那些党派之外,还要再监视一人。”
“谁?”
“荀谌。”
“知道了。”高览没有问为什么,但却也没有立即离开,反而转过身来,开口道:“对了,最近淳于琼将军新纳了一房小妾,我见过一次,发现那‘女’子身上跟我有同样的味道。而且,她还是长安口音。”
“嗯,这些小事儿,你自己处理,不用向我汇报。”沮授摆了摆手,此时沉浸在大计当中的他,并没有很将这个消息放在心上:“淳于琼资历虽老,也颇得主公信任,但一些机密大事,他还是不会知道很多的,你只需多加留心那‘女’子便好。”
在沮授看来,军政大事,是远远要重要过那些细作刺探的。在强大的无懈的绝对实力面前,纵然细作能刺探出己方的情报,那也唯有束手待毙而已,无须忧心。此时的他,由两封信联想到荀谌,已经有些沉浸其中——荀谌与荀攸关系较远,但却“挺”倾慕马超;他厌恶曹“操”,但同时又跟荀彧关系匪浅,这样的矛盾关系,让沮授一下看到了荀谌的闪光点。他有预感,荀谌会在日后,为袁氏源源不断贡献出马家和曹氏的信息。
事实上,沮授的想法没有半分差错,只可惜,他忽略了一点:再强大的坚固的人,都有致命的弱点。尤其是疥癣之疾,更容易缓慢成为夺命病根。更何况,袁家上下,还根本不是铁板一块。
“只是两封信而已,先生不用太过多心。”高览听了一些他不该听到的话后,面无表情地离开了。
“两封信,可能引发天下局势动‘乱’,不能不用心啊”沮授默叹,心中一片惆怅。这个时候,他越发想起田丰。因为田丰入了马家之后,已经成了执棋者的手,而不是如他一样,还是棋盘上苦苦思索挣扎的棋子。
第九百四十九章 许都三处
再两日,镇守汝南的李通将军接到了荀彧的一封书信,叮嘱他要留神郡内局势。李通立即征集乡兵,把“精”锐都集中到了汝南城附近。
可惜,他的部署尚未完成,变“乱”就发生了。黄巾余党刘辟纠集了数万旧党,在汝南附近突然发动了大规模的叛“乱”。好在李通准备得及时,牢牢守住汝南,但也不敢轻易出击。双方展开了对峙,叛军趁机在汝南附近大肆抢掠。
消息传到许都后,一道难题摆在了荀彧面前。
曹“操”的主力在赶往官渡的路上,乐进、于禁守在泰山莱芜,曹洪、夏侯惇镇守颍川长社、繁昌两县,防备马家出手,唯一能去解救汝南的机动兵团,就只有在许都的曹仁所部。
不救,则汝南势危;救,则许都空虚。救与不救,成为争论的焦点。曹仁本人信誓旦旦,拍着“胸”脯说十日之内必解汝南之围,可荀彧却没有允可,只让他厉兵秣马,准备随时出征。
就在出兵尚还未定案之时,许都城内突然出现了一则诡异的流言,让原本就十分复杂的局势雪上加霜:
“庐江孙策意‘欲’袭许!”
经过三年的打拼,江东幼狮已然饱餐了东吴之地,成为这个“乱”世当中又一新兴诸侯。去年之后,孙策见扩展疆域已经到了瓶颈,便开始休养生息、广纳人才,看样子其志不小。但想不到,今年狮子的第一声咆哮,竟然如此震天动地。
从远在淮南的庐江袭击许都,路途千里。而且,中途还要经过袁术的地盘,乍听起来是个极其荒谬的想法。但一想到策划者是孙策,便没人会笑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