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贼王-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亦舒哼了一声,道:“你们都没吃饭吗?这位就是咱们小刀门的老大金生水。咱们小刀门之所以有今天全是因为打了老大的旗号。”
金生水伸手来了一下她的衣袖,道:“好了好了,自家兄弟就别见外了。”
袁亦舒略带些歉意道:“师弟,怪我管教无妨,这些人都是新进来的,没什么规矩,你不要见怪?”
金生水心知这些人对他这个名义上的老大没什么概念,当下也不勉强。从一开始他就没有认同过这小刀帮。
他淡淡一笑,没有言语。
袁亦舒挽着他的手昂然走进了小刀会的大门。
晚上小刀会张灯结彩,摆下了十几桌酒席,迎接金生水回来。这么些日子以来,小刀会只知道袁亦舒而不认识金生水。当日见识过金生水的第一批泼皮早就被后起之秀排挤到了外围。
这些人对金生水心里不服,当天晚上也不知谁带的头,一大票人站起来轮番敬酒。
金生水知道他们的心思,当下也来者不拒,很快十几碗酒下去,他依然谈笑风生。
见识了金生水的海量,这帮人心中才有了些敬佩,英雄往往都是用酒量来形容的。
金生水连干十八碗。十八碗酒那可是三四斤的量了。要知道这酒可是北平有名的二锅头,寻常人喝上三碗就得醉了。
这位老大只不过有些头晕而已,这海量当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眼见闹得也够了,袁亦舒才挥手让这帮人散了。自己亲自扶着金生水进房休息。
一到房间内,金生水的目光立即变得清明。他咳嗽了一声,解开了大衣,露出里面沁满二锅头的棉衣。方才的酒他一滴都没喝,全部倒在了棉衣上。只不过他的手法极快,一般人看不出来而已。
不过这一番却是瞒不过袁亦舒的眼睛,她估摸着也差不多了,这才替金生水解了围。
她拿出一床干净的被褥铺在了床上,嗔道:“你看你,这么大的人了,还跟那些人怄气,明明喝不下去,却倒在棉衣上,这十冬腊月的,滋味不好受吧!快脱了,我替你洗一洗。”
金生水唯一迟疑,脱下了棉衣,抓了一床被子裹在身上。
袁亦舒笑了笑,接过他的棉衣放在了一旁的水盆里,卷了卷袖口,露出两截雪白的手臂。
棉衣浸了水十分厚重,袁亦舒洗的十分吃力。
金生水眼中有些湿润了,这种情形也只有小时才有过的。
袁亦舒揉搓了一阵,把它侵在水盆中,这才站起身来。
一番动作,她脸上沁出了细细的汗水,双颊也出现了晕红。
见金生水呆呆的样子,袁亦舒诧异道:“怎么了?我脸上有花?”
金生水回过神来,当下咳嗽了一声,低声道:“谢谢你师姐!”
袁亦舒擦了擦手,闻言道:“这有什么?洗件衣服而已,你帮我的还少了。”
她走了几步,做到床上,看着金生水道:“师弟,你这次来是不是要帮我对付王怜丹?”
金生水一时还没想好究竟怎样面对王怜丹,回答也不是不回答也不是。
袁亦舒叹了口气,道:“我知道你跟她关系,你若是不想出手,姐也不为难你。到时候姐姐自己去。时候不早了,你歇着吧!”
说着站起身来,就要出去。
金生水微微着急,伸手拉住她的手臂,道:“师姐,你先听我说!”
情急之下用力大了些,袁亦舒站立不稳,登时摔倒在他怀中。二人四目相对,身子紧紧贴在一起。
袁亦舒心中一阵狂跳,似乎感到金生水粗重的呼吸。
金生水也怔住了,刚刚洗完衣服的袁亦舒的身上散发出一阵若有若无略带些汗水味的香气。
他忍不住喉头一动,吞咽了一声。
这时门外传来一声敲门声,袁亦舒脸色绯红立即从他怀中站起来,似喜似嗔看了他一眼,快步的走出去了。
金生水苦笑了一声,坏了,师姐误会了,我这真不是故意的。
他想追出去解释几句,可这事是越描越黑。
算了,找个时间跟她说清楚便是了!
第二十八章 西餐
来芜恒苑的路上,金生水心中极为复杂,他不知道怎样面对王怜丹。无论袁亦舒说的是真是假,她在师父去世的问题上对他有所隐瞒。他甚至想过当面质问王怜丹。
等他见到王怜丹略微憔悴的面容时,心中的一切不满顿时灰飞烟灭。
曾几何时,她也指着他的脑袋笑骂道:“放你师娘的屁!”
曾几何时,她也当着道上诸位老大的面,拍着胸脯道:“金生水是我王怜丹的晚辈,难为他就是跟我王怜丹过不去。”
金生水这些年一直顺风顺水,跟王怜丹的照拂离不了关系。
是几日不见,王怜丹似乎苍老了,她点了点头,道:“没事就好!”
话不多,只有四个字,却包含了无穷尽的关爱。
金生水心头一热,千言万语之凝结了两个字。
“丹姨!”
王怜丹眯起了双眼,站起身来,在他肩膀上一拍,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年轻人受点挫折是好事,这年头活着比什么都强!”
金生水低声道:“这些日子,辛苦丹姨了,如不是没有你上下疏通关系。我金生水那还能安稳的站在这里?”
这话是有感而发,北平这边之所以没有追究下去,就是有王怜丹的人情在里面。若非她答应了尽快安排秦穆青跟南京那边的高官见面,这秦重说什么也不会痛痛快快的撤销了通缉令。
王怜丹淡淡一笑,道:“都过去了!”
二人一时间沉默下来,场面有些尴尬。
金生水心中有些愧疚,这段时间王怜丹一直忙于施救,却没有问起他进警察局缘由。秦重那边似乎也选择了缄口不言。
不过金生水断定,以王怜丹的精明,一定会发现里面的原因。
秦重为什么会扣下师父的遗物,这里面王怜丹又牵扯进去多少?
金生水知道只要他开口问,王怜丹一定会回答的。
但是他不愿意就这么开口了,因为他不知道这一开口,二人以后会不会反目成仇。
金生水不愿赌这一局,倒不是他害怕王怜丹,只是有些不想面对这个局面。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二人冷场的局面还是第一次。
王怜丹嘿了一声,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分分合合,打打杀杀都是常有的事。我老了,想折腾也折腾不动了,就像安安稳稳的过几年。生水,你还年轻,以后的路还很长。千万要把握好自己的路啊。”
金生水一愕,王怜丹有感而发,难道是指责他不跟她同心了吗?他当下皱眉道:“丹姨,你……”
王怜丹打断他的话,问道:“你对郑果儿怎么看?”
郑果儿?
金生水苦笑了一声,这个女孩子是一个谜,自己根本看不透。他当下老老实实道:“我们二人真的不合适。这个还请丹姨见谅。”
长久以来,金生水之所以没有拒绝郑果儿,一直顾忌着王怜丹,怕折了她的面子,有些不好看。如今说出来倒是心里轻松了许多。
王怜丹似乎早料到了他的答案,当下若有所思道:“这样也好!”
金生水微微皱眉,说出这话以后,他一直在偷偷观察王怜丹的反应。她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有些放松的意思。
这是什么鬼?
王怜丹忽然嘿嘿一笑,道:“小子,既然你明确的表明了态度,老身也不能说什么。毕竟强扭得瓜不甜,不过这郑果儿被老身宠惯了,她若是死缠烂打,我也没什么办法?话说这丫头性子烈,若是做了什么出格的事,你要多担待一些?”
金生水倒吸了口气凉气,忍不住道:“丹姨,咱不能这样?”
王怜丹白了他一眼,道:“女大不中留,她若是一心如此,老娘也没办法。谁让你小子撩骚她,这惹火了又没法降火。”
金生水叫屈道:“皇天后土,我金生水什么时候招惹过她?”
王怜丹哼了一声,道:“那是你的事,我管不着。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金生水,你小子答应过我什么都忘了吧?”
金生水又找回了以前的感觉,当下陪笑道:“丹姨,我哪敢忘呢?只不过这段时间有些不顺。寻找年红药的事拖了这么一段时间。我这次回来,就是要来了这段心愿的。”
王怜丹点了点头,脸色好看了一些,道:“这贱人害得你师父身败名裂,既然她敢找上门来,咱们就一定不能放过她。”
师父之仇,不共戴天!不用她说,金生水也不能放过年红药。只不过这人形迹诡秘,前段时间昙花一现又不知所踪了。
饶是盗门消息灵通,也是一筹莫展。
离开了芜恒苑,金生水松了口气。王怜丹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没有提起萧别离遗物这一节。二人表面上还关系如旧。只不过他也知道这是暂时的,只要他继续调查这件事,迟早有一天会面对的。
来到长青书屋已经是傍晚了。安小慧早就准备了晚餐等候他了。
房间的桌子上点了几根蜡烛,摆了两盘精美的菜蔬和一瓶红酒。
安小慧稍微化了妆,换上了一身淡色的旗袍,破天荒的穿上了高跟鞋。
金生水微微一愣,转头看了看房外,这才开口道:“我今天是不是来得不巧,话说你这打扮是要谁约会呀!你还别说这一身挺有女人味的。”
本来安小慧笑吟吟的,听了他这话顿时不乐意了,伸手拿着一本书开始追打金生水。
“金生水你真缺德,你什么意思,我以前没有女人味吗?”
金生水微微一笑,道:“这是你说的,我可没说。”
他身手灵活,安小慧根本追不上。所以追了一会也就不追了,坐在椅子上生气。
金生水笑嘻嘻坐在她的对面,扫了一眼,夸张的叫了起来。
“安小慧你这做的什么菜,这肉还没煮熟呢?”
安小慧顿时鄙夷道:“土包子,那叫牛排,煮熟了就咬不动了。这可是人家花了好一顿功夫做出来的西餐。”
金生水眉毛动了动,道:“看着倒是挺有胃口,不知道吃起来会怎样?”
他左右看了看,疑惑道:“筷子呢?没筷子难道要下手吗?”
说着便伸出手去。
安小慧又气又好笑,伸手在他手面上一拍,道:“住手,西餐哪有你这个吃法。”
她当下拿起刀叉示范道:“西餐是这样的吃得。瞧明白没有?”
金生水抓起刀叉,旋即又丢下了,道:“要我说这些洋人就是麻烦,还一手刀一手叉,碰到稀的还得用勺子。咱们的老祖宗多聪明,两根小竹棒,什么都解决了。”
第二十九章 跳舞
安小慧语重心长道:“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外来文化也不是洪水猛兽,我们要本着兼容并包的精神去看待它,这样才能不断的进步。布尔什维克就是从国外传播过来的。”
金生水征了征,疑惑道:“不二啥威客?好奇怪的名字。”
安小慧原本想跟他解释一下,但是这又不是三言两语能解释清的。当下道:“这里面的东西有空我再给你说吧!”
她拿起了桌上的酒杯,优雅的晃了晃,轻轻抿了一口。
金生水嘿了一声,道:“我说安小慧,西餐洋酒,这可都是资本主义的调调。据我说知你们的主义跟资本主义是水火不相容的,你今天这么做不怕犯错误吗?”
安小慧今天有些古怪,这一会又是西餐又是洋酒的,跟平时的表现大相径庭。
金生水心中诧异,不免想的多了。
安小慧放下了酒杯,微微一笑,道:“我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你接下来的任务,希望你用心一些,能够短时间内适应这一切。”
金生水一头雾水,道:“任务,什么任务?”
安小慧压低了声音,道:“上级下达了一个任务,需要我们去完成。鉴于这个任务的重要性,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金生水一听有任务,顿时来了精神,道:“什么任务,快说来听听。”
安小慧想了想道:“日本人特务在华北实施了一个计划。名字叫做赤明计划。我们的情报员一直想渗透这个计划,可惜一直没有下手的机会。现在机会来了。”
她压低了声音道:“根据我们的情报,一份关于赤明计划的计划书出现在北平。我们怀疑它就在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主席殷承后的手中。”
金生水心中一凛,道:“你是说大汉奸殷承后!”
殷承后前北洋政府经济要员,早就投靠了日本,沦为汉奸,出任日本扶植的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主席,妻女都是日本人,是一个十足的亲日派。
安小慧点头道:“我们一直怀疑,他在赤明计划中充当日本人的马前卒。这一份计划书应该在他手上。”
金生水皱眉道:“这人龟缩在通州,你该不会是让我去通州偷拿东西吧!”
安小慧道:“那倒不用,此人眼下正在天津日租界的一套府邸,正在筹备一场大型的舞会,来往的都是华北商政界的大人物。这大汉奸是不会放过这么一个蛊惑人心的机会的。计划书十有八九会被他随身带着。”
金生水疑惑道:“你们知道放在什么地方吗?”
安小慧点头道:“初步断定是在他书房暗格的一个保险箱里。”
金生水松了口气,翘起了二郎腿,笑眯眯道:“只要知道地方,我就能把塔偷出来。你就安心的在这里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安小慧哼了一声,道:“不是你,是我们。这东西事关重大,要由我们两个来完成。”
金生水挑起一块牛排嚼了嚼,闻言笑道:“偷东西我最拿手,你去了也帮不上什么忙。要我说你还是乖乖的在这里等着吧!放心,天底下还没有我金生水偷不到的东西。再说你一个女人家抛头露面的算什么?”
安小慧又气又恼,当下顿足道:“金生水同志,你现在是一名革命战士,不是贼。我们要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不是去呈个人英雄。”
她捋了捋鬓间的短发,接着道:“我是这次活动的负责人,有责任也有义务参加这次活动。你先在”
金生水歪着脑袋道:“你就一学生,在组织里也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再说到那里不是跟他们上政治课的,你到那里能帮上什么忙?”
安小慧气愤道:“金生水,你不要瞧不起我。虽然我是政工出身,对于谍报不熟悉,但是我可以学。”
她正色道:“我这一段时间都在熟悉谍报工作,只要组织需要,我随时都能投入到任何岗位上去。”
望着安小慧一脸认真的样子,金生水顿时头大如斗。他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安小慧认真。
话说这位大小姐认真起来对金生水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情。
金生水当下无奈道:“好吧好吧,我服从领导。”接着伸手又拿起一个煎蛋,咬了一口。
安小慧皱了皱眉,道:“金生水同志,做谍报人员自然要适应不同的环境,如果你还是这样漫不经心,是不可能适应情报员的工作的。”
说完,她拿起一快手帕,给他擦了擦手指。
金生水苦笑了一声,举手投降道:“大小姐,你这是要闹那样啊?”
安小慧正色道:“虽然时间上有些来不及了,可是为了任务能够圆满完成,我要教你一些西方的言谈举止,用餐喝酒,包括跳舞。”
金生水立即跳了起来,惊道:“什么,跳舞?”
他头立即摇得像波浪鼓:“不行,不行,老子最看不惯洋鬼子搂搂抱抱。让我学那个,还不如杀了我呢?干脆这样得了,你要是相信我呢,就让我独自完成这个任务。我自有我的办法去完成。若是不信我呢,咱拍拍屁股就走,你们在另请高明!”
安小慧气恼道:“金生水,你正经一点。你以为我们的组织是菜市场,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我告诉你,你学也得学,不学也得学。”
说罢站起身来,打开了一个唱片机。一曲悠扬的舞曲响彻在房间内。
安小慧拉着一脸不情愿的金生水来到房中间。
她将左手交到金生水的右手中,又将右手放在他的臂上。
金生水呆了一呆,二人何曾这样亲热过,正迷迷糊糊之间,却听她低声道:“将右手放在我的腰间。”
腰间?
金生水微微一愕,这未免有些太亲密了些吧。话说他跟安小慧没熟到这等地步。
安小慧见他无动于衷,当下不由分说抓住他的手放在腰间,道:“好了,注意看我的示范!”
在室内她穿的并不厚实,金生水的手上都能感到她腰间的细腻的肌肤。
他当下也有些小激动。
话说这学跳舞也不是没有好处的。
很快悠扬的舞曲传来不和谐的声音。
“哎呦,你踩我的脚了。”
“对不起,对不起!我应该迈右脚的。”
“哎呦,你又踩我的脚了。”
“对不起,对不起!”
“你怎么这么笨呢……”
第三十章 参谋部的争吵
奉天关东军参谋部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争吵。
参谋部云集了来自关东军、华北驻屯军、以及陆军部的高级军官。这些人分为两个激进和保守两个派系。双方就入侵华北的时间和方式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这是一场关乎中国未来的会议。
(日本人也不是铁板一块,分很多派系,最著名的就是统制派和皇道派。为了避免和谐,这里面的人物以及事件就不再涉及了。以下是纯杜撰,不必当真。)
在对于入侵中国的问题上,双方的意见发生了分歧。
激进派认为,中国已是不堪一击,只要日本一出兵,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将其征服,正是最好的时机。而保守派则坚持认为,时机尚不成熟,由于日本须全力准备对苏作战,如贸然发起对中国的大举进攻,有可能泥足深陷,这样不仅不会取得良好的作战效果,同时也有可能使对苏作战处于被动地位。即便是开战也不能是全面的开战,要采取类似满洲国这类以华制华的策略。
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北平打还是不打的问题上。
驻北平特务机关机关长松井一郎和驻华北秘密特使田叶秋原则是最有资格发言的人。二人观点各异,变得针锋相对起来。
松井一郎是激进派,一力主张军事进攻。他认为眼下华北的三十九军是地方杂牌军,火力配置低劣,军事素质低下,又没有火炮飞机装甲车的掩护,完全不是驻华日军的对手。
而且白党军队派系斗争很激烈,地方军阀和中央军难成一心,北平是前朝国都又是北方重镇,有极大的政治意义。
他还列举了东欧德国的闪电战。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再掠夺当地的资源补充自己的消耗,以战养战,征服华夏。
田叶秋原是保守派,他研究华夏历史二十多年,对华夏的内情极为了解。他指出,现在的华夏的确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政。可是纵观中国历史,对于外来的入侵一定会奋起反抗。
日本眼下若是采取军事行动,可能会取得短期的胜利。但是这样急功近利一定会引起中国人的排外情绪,反而让他们团结起来共同对外。
华夏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地形复杂,战略纵深广,战争潜力足够支撑很长时间。战争一旦开启,就会转化为持久战。可是以眼下的日本实力,根本不足以打一场抗日持久的战争。
两人的观点分别得到了一部分人的支持,代表了双方的意见。参谋部的争吵集中在了两个人身上。
松井一郎为此准备了充足,他拿出一叠资料摆在桌子上,道:“诸位长官阁下,这是我部收集的华北地区军事地形的情报,包括行军路线,敌军布防,山川河流水文地形。凭借这些情报,我们大日本皇军开进华北犹入无人之境。以我军的行进速度,用不了一个月就能占领黄河以北的地区。”
他的一番话引起了诸人窃窃私语,情报永远是战争的第一手资料。
松井一郎的情报十分详细,整个华北一目了然,给以后的军事行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田叶秋原却不为所动,他伸手推了推眼镜,平静道:“这些情报十分详细,松井君辛苦了。”
松井一郎面带得色,道:“为天皇效力是应该的。”
田叶秋原拿起一份图,这份正是松井辛辛苦苦搜集的军力分布图,地图上标注的十分详细,精确到了人为单位,一旁还标注了详细的火力配比。可见松井的确花费了不少的心思。
田叶秋原淡淡道:“松井君的情报十分详细,但是忽略了一个要点。那就是人心。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才是决定战争的根本因素。大日本国强而民国弱,这是天时。如今又有了松井君的详细情报,对方的地利的优势也大打折扣,仅凭这两点来说,我们出兵华北占尽了优势。”
见对手居然赞同他的观点,松井一郎心中一喜:“这么说,田叶君也赞同我的观点。”
二人是场上争论的焦点,若是田叶认输的话,会议也就结束了。
田叶秋原微微一笑,道:“不,恰恰相反。我不认同松井君的观点。”
他继续道:“第一,眼下我军师出无名,容易引起中国人的排外情绪。第二战线拉距过长,不利于后方补给。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一旦进攻不利,就会陷入持久战,这对我军的补给十分不利。”
松井一郎哼了一声,他本人也是陆军大学的高材生,有一定的军事素养,当下反驳道:“田叶军此言差矣,我大日本皇军装备精良单兵素质远高于中国军队,再加上现代化武器的配合,出兵华北一定会势如破竹。中国军队绝对挡不住的。对于给养也没有什么问题,我军每抢占一地,就收取当地的资源,利用当地的劳动了为后勤服务,这样以战养战,半年之内就能打到南京城下。昔日的德国就是这样做的,机械化部队配合闪电战一举便占领了半个欧洲。”
二战初期,纳粹德国军事家打造的闪击战,攻势凌厉,似乎无往而不利,27天内征服了波兰,1天内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5天内征服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闪击战确实曾辉煌一时,堪称战争史的一大经典。
松井之所以提出出兵华北的建议,就是受到了德国闪电战的启发,华北地区地势开阔,平原较多,十分适合机械化部队作战。
当时日本的机械化虽然不比德国、苏联这些大国,但是编制齐全在陆军中的比例很大,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军事力量。如果效仿德国闪电战,再配合以战养战的策略,打败华北装备低下的****是不成问题的。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闪电战虽然犀利,但是面对前方持续的消耗,它的后勤补给经受着极大的考验。
第三十一章 田叶的野心
田叶秋原淡淡道:“松井君如你所说的,粮食劳力可以在占领地补充,但是燃油重武器呢?请恕我直言,中国内地根本没有任何可以补充的地方?没有燃油和重武器的支撑,又何谈闪电战呢?”
松井一郎似乎也考虑过这些问题,当下反驳道:“这个简单,只要抢占沿海各个港口,我们大日本海军可以源源断将燃油和重武器运送到陆军的手中。”
这个问题他已经反复推演过多次,对于各个环节都充分的考虑过。根据他的设想,陆军在海军的掩护沿沿海直下南方,可以打通南太平洋的道路。只要占领了港口城市,战略物质会被送到陆军的手中。
田叶秋原站起身来,提高声音道:“松井君,燃油和重武器可以诚然可以不计成本海运空运补充,但是人员呢?我们损失的士兵怎么补充,难道也要在当地招募吗?”
他冷笑了一声,道:“中国这么大,即便是一个县城进驻一百个士兵,也会消耗咱们几百万兵力。大日本帝国有多少兵力呢?”
松井一郎语气一塞,枪支弹药可以补充,但是这兵员却有些不同。日本是一个小国,全国动员也不会超过三百万。若是全部占领中国的话是不可能的。
他咳嗽了一声道:“我们必要的时候可以动用台岛琉球朝鲜的殖民地抽调当地的部队,经过这么多年的统治,他们基本上已经认可天皇陛下的统治,也可以在当地招募组建皇协军。只要我们能够快速的结束战斗,是完全有能力占领中国的。”
说这话连他自己都有些怀疑。
除了本土的日军部队之外,日本还有殖民地,那里的居民经过了多年的奴役教育基本上已经认可了日本的统治,后世的中国人称这些人为二鬼子。但是这些人和当地的皇协军一样,无论是素质还是忠诚度远远低于本土四岛的日军原住民。
田叶秋原忽然厉声道:“难道松井君要将帝国的未来寄托在这些二线部队和皇协军的身上吗?大东亚共荣计划是我们大和民族复兴的里程碑。日本本土四岛土地贫瘠,资源匮乏,我们的祖先一直在尝试走出去。满清二百年积弱无能,不思进取,致使堂堂华夏暗弱。是历史给了我们机会,这也是也是我们近几百年走出本土四岛的唯一的机会。为了这个机会,从丰臣秀吉关白到裕仁天皇陛下,我们足足等了几百年。这关乎我们七千万族人的身家性命,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这么重要的事情,松井君难道要将希望寄存在素质低下的殖民部队和没有忠诚度的皇协军身上吗?”
松井一郎涨红了脸,张了张口,去没有说出反驳的语言。
诚如田叶秋原所言,大东亚共荣计划是关乎日本民族存亡的关键的一步棋。绝对不能失败的。
不过他仍有些不甘心,悻悻道:“我不信中国军队能在大日本的海陆空优势下支撑多久。”
田叶秋原淡淡一笑,道:“千万不要低估中国人的韧性。??南宋在中国历史上公认是领土辖小,军事很弱的朝代。而蒙古自成吉思汗起兵以来,几乎所向披靡。在中东,东北亚,中东欧战场上都打得很是顺利,灭国无数。
蒙古灭金十年,灭西夏二十二年,但蒙古从1234年伐宋开始,到1279年南宋彻底灭亡,花去了45年时间,先后两位大汗死于战争中。且刚开始进程很不顺利,包围四川数十载,襄阳也是久攻不下。最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