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參考上的生長曲線表。

  孩子的身高低於同年齡層的3百分位,則視為病理性的矮小,需要接受檢查、治療。不過,孩子長得高人一等,父母也不要高興得太早,如果生長曲線超過同年齡層的97百分位,也可能屬於異常,必須檢查做確認。

  ▓心理因素

  過大的壓力會造成人體的內分泌功能失眨股L激素分泌不足,生長因此受到限制。另外,壓力太大也會讓腸胃道功能失常,孩子不但胃口不好、吸收能力也變差,長期下來導致營養不良,想長高就很困難。

  長得高又壯的飲食秘訣

  雖然基因的限制讓我們必須,不過醫師和營養師都認為,從飲食方面著手,再配合規律邉樱亲钣行У姆椒ā

  父母只要把握幾個飲食的秘訣,想讓孩子長高、長壯並不難。

  謹守均衡飲食的原則。

  孩子和成人一樣,每天都應該攝取六大類食物,父母可以參考衛生署的每日飲食指南,了解不同年齡層孩子的飲食需求。

  青春期的孩子長得快、活動量也增加,為了提供成長發育所需的能量及營養素,熱量的需求比較高,男孩子一天要攝取2150~2650卡,女孩子則需要2100~2200卡。

  父母以身作則不偏食。

  不少研究指出,孩子從小的飲食習慣受到父母的影響最大。台大醫院營養師翁慧玲認為,想讓孩子長得好,不偏食是最基本的原則。父母在為孩子搭配三餐的菜色時,儘量多變化,讓孩子從小就多嘗試各種食物。攝食的食物種類豐富,就不必擔心生長所需要的營養素會缺乏。

  不在孩子面前對食物做負面評價。

  例如:,大人隨口一句話,會讓孩子對特定食物建立特定印象,以後成為他拒吃的藉口。當然,更不要拿食物當做獎勵或處罰孩子的工具。

  教導孩子均衡的飲食觀念。

  現代雙薪家庭的三餐多半靠外食解決,不少父母會給孩子錢,讓他們自行購買午餐。翁慧玲營養師建議父母,多注意孩子自行外食的情況,並且灌輸孩子一些健康的飲食觀念,例如:少吃油煎、油炸的枺鳌⒉松x擇要均衡、多變化、六大類食物都要攝取等。她強眨f。

  避免讓孩子發胖或節食減肥。

  新光醫院小兒科醫師李俊賢指出,肥胖的孩子因為攝取過多熱量、脂肪及糖分,造成骨齡的進展比實際年齡快,雖然一開始身高比其他的小朋友突出,但是因為生長期提前而且被壓縮,未來不見得能長得比較高。

  不讓孩子發胖其實很簡單,只要限制他們吃高熱量食物如漢堡、炸薯條的次數,及少喝含糖飲料,配合規律的邉樱筒恢领队蟹逝值膯栴}。

  另外翁慧玲營養師認為,現代青少女受到偶像明星纖瘦身材的影響,即使體重正常,仍然拚命節食減肥,不但錯失長高、發育的機會,更嚴重影響成年後的健康。

  生長發育的黃金時間稍縱即逝,想讓孩子高又壯,快把握機會練一練教你的

  骨骼成长少不了运动

  儿童的生长少不了适量的运动。运动不足的孩子白天没有食欲,晚上睡不着。结果,就陷入早晨非常困倦想要睡觉,晚上又睡不着。早上早餐也不吃就去上课,昏昏沉沉过一天,一天中又明显运动不足的恶性循环。

  运动本身就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它能使人熟睡,不说你也知道这样就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了。身体充分地运动后,食欲能够增加、晚上能够熟睡。到了早晨还能头脑清醒地自然起床,早餐吃香吃得饱饱之后以良好的姿态开始新的一天。

  怎样的运动有益

  为了身体能够长高应该进行怎样的运动呢?常常听说有的孩子为了长高而参加学校的篮球俱乐部,是不是打完球就能使身体长高呢?

  简单地说,能够增进食欲、促进睡眠、给予骨骼一定程度纵向压力的运动对长高都有益。具体地说就有慢跑、跳绳、跳舞、打篮球以及打排球等。但是篮球和排球选手中有许多儿童原来身材就很高,如果你仅仅为了长高,让根本不喜欢这些运动的孩子云从事这些运动的话,你就错了。因为情绪的安定对长高也很重要,所以让您的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但是过度消耗体力的激烈运动,还是让身体已经停止增长的高中生从事比较好。骨骼的发育一定程度上来自纵向的压力,但是过强的压力反而让骨骼在纵向难以生长。

  有助于长高的运动不利于长高的运动

  选择孩子喜欢的运动为好:排球、篮球、芭蕾、伸展体操、跳绳、慢跑

  勉强地让孩子进行不喜欢的运动不好:举重、过度运动、消耗过大的运动。

  身材矮小怎样才能长高

  矮身材的青少年,除部分为疾病引起的矮身材必须由医生认真处理外,大都要靠自己努力把本人身高的生长潜力挖掘出来。怎样挖掘?简而言之,就是在医生和体育工作者的指导下,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坚持特殊的体育锻。U看书ww。

  关于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有下述建议可供参考:

  合理调节饮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既要保证充足的营养,又要适当节制。不抽烟,不饮酒;

  生活要有规律,睡眠要充足、定时,最好睡硬板床,枕头宜低于5cm;

  注意自身保健,无病防病,有病早治。读读关于矮身材研究及与身高生长发育的书,读不懂可请教医生,增加知识,用科学指导自己行动;

  保持身心健康,丰富文娱生活,情绪稳定,无忧无愁有利生长发育。

  近年有作者报告,持续1…2小时适量体育运动,在一定时期内可使体风生长激素含量明显增加,随着血液中生长激素含量的增加,即导致管状骨生长区活跌,从而增加身高。

  应该考虑到,无论运动量较小的运动,还是大运动量运动都不会使身高增加,前者因刺激不够,后者则因其使身体极度衰弱。成功取决于不同练习的正确的结合。

  有学者认为,跳跃、悬重、游泳等运动的长期活动确能促进身高增加。我们认为:凡骺干骺未俞合的矮身材儿童、少年,如医生认为未患矮身材疾病,又无其他医学上的禁忌,理应勇敢地开始特殊的增加身高的体育训练。但值得一提的是,进入训练应当是循序渐进的,初期尤其不要由于心急而作过头,应注意自我感觉,如有不适,应请教医生和体育老师。

第五百一十五章 战前


  打仗,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打越久,消耗越严重。所以对于战争,皇帝和文臣,还有百姓立场是一样的,没有人希望打仗。将领刚好相反,越是乱世,将领就越高兴。有仗打,才显得他们得重要。

  不过这仗呢,也又有区别得。打胜仗最好吗?其实应该是排第二,排第三的是打败仗,这点将领得立场倒是和所有人一样。排除那种居心叵测得,打败仗没人喜欢。

  那么,将领们最喜欢哪种战争呢?持久战。好在哪里呢?一旦开打,一定有人胜,有人败。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一定会常胜不衰。最好是持久战,大家耗着。

  这样好处很多,首先,不用担心打败战。其次,耗得越久,越能显示他们得重要。最后,这打仗呢,总有上下其手,中饱私囊的机会,打持久战,后方耗损严重,一些不良将领,却可以趁机捞得盆满钵满。

  当然,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不是所有将领都这么想得,尤其是太平盛世时,你要这么耗下去,当心被御史、言官弹劾,就被换掉了,然后等你的就是牢狱之灾。

  可是,很多时候,仓促出击不是好选择,持久战才是对得。像当年哥舒翰,守潼关,继续耗下去,才是最好的选择,结果被逼的出战,一败,大唐几乎就要改朝换代了。

  而怎么判断,何时该战,何时该守呢?有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对于何时该进兵,何时该守,历朝得作法都是派遣监军,派太监监军。不过,其弊端大家都知道。能成事得没几个,败事的比较多。

  这点李忱是知道得,并且他也没有什么太监可派。现在宫里还有些太监,不过都是闲职了,李忱也不会在扩充。虽然不是所有太监都是坏得,可是实在太监不够人道。

  李忱的作法就是组建参谋部,把大唐军队中,本有得参谋作用提高。用参谋给将领意见,并且取代监军监督。在战情讨论会议上,会把所有意见写成书面报告,最终论功行赏,或者论过惩罚。

  不过,这个会议有个大前题,为了避免令出多门,不管怎么讨论,最终都是让统帅决定,统帅决定了,全军就必须执行。不管你再反对,都必须作。不然,统帅威严何在。

  对于李忱得作法,石雄是很赞成得,这样虽然给统帅很大的压力,不过,当统帅本来就该有所决断、魄力。现在免了太监监军,增强参谋和战前讨论,能让各军更明白主将得意图,并且集思广益。

  会议中,很多将领都主守,不能说他们心态上是希望打越久越好。守也是一个很好得方法,不过石雄有石雄得考虑。

  先不说皇帝的期望,他说,这仗打太久,士兵也会很烦。如果拖延上个一年,说不定会军变。这不是不可能,虽然天气还好,还没冷下去,补给也没欠缺,不过这仗打了也快半年了,拖太久,士兵会厌战。

  这也是李忱尽量避免新军发生弊端。为何不招募那些成家立业的人为兵。很容易思乡。他宁可招募一些年轻没有成家得。四海为家,比较能耐久战。还有日后,他们可能会被长远派驻异乡。

  当然,这么说可能有些偏颇。唐代不是没有长久派驻边疆服勤得,人家也是有家有眷,不过李忱还存了点心思,就是同化。派遣一些士兵久驻边疆,最后在当地,娶妻生子,开枝散叶。

  在他设想中,有几个好处。首先,他们在当地成家,既然是派遣士兵驻守,还是边疆,就表示当地需要防守。这样一来,他们在当地成家,他就可以分田地给他们,立刻就转职成民兵。必要得时候,可以帮助防守,减轻防守负担,增加守御能力。

  其次,稳定当地情势。明面上,亲大唐得人增多,日后这里会比较稳定。阴暗点的心思,女人都被唐人取走,土著男人不就娶不到老婆。等于,变相减少那些土著人口,增加汉人数量。

  这份心思不好宣之于口,不过好在明面上得理由,可以说。日后秉持明面上理由,持续进行就是了。

  除了士兵久战思归,石雄还说,后方运补压力大。速战速决。这就很株心了,石雄是昧着良心说得。他说朝廷负担不起,不过他知道,大唐如今还算安定,其实没那么大的财务负担,如果真得久战比较好,李忱也不是担不起。

  他还说,沿路百姓怨声载道,压力沉重,所以要尽快结束战争,这更株心了。沿途百姓和商家,说不定会说,打吧,打吧,让战争更猛烈一点。

  也就是李忱打仗,这些百姓会这样想。不然跟传统一样,百姓恨不得都不要打仗。为什么李忱打仗不一样?因为李忱免了徭役。

  不管那个朝代打仗,几乎逃脱不了征调百姓服役,运输粮草。往往对当地百姓负担很大。不要说隋朝了,连盛唐都一样。太宗征高丽,高宗再征,都给齐、鲁百姓造成很大负担。地方上刺史,朝中大臣,都不断上书,说民怨极大,希望赶快罢战。

  对啦,唐代实施租庸调,基本服役20天,超过35天免调,超过五十天,租调全免。那再超过怎么办?基本上这打仗,运输粮草得压力,全部由某地承担了。认真说来很不公平,也难怪百姓不想打杖。齐、鲁之地,虽然富庶,但是向来负担不小,攻打北方,繇役都要他们负担。

  此次也不例外,虽然大运河可以通向北方,但是呢,会有个中转,不是直航。大运河会先到洛阳,再从洛阳分出去向东北,向西而去。中间一大段,就是没有。

  这运河也是麻烦,没有水你什么办法都没有,虽然运力很省,很方便,可是限制于水,就是没办法。中间这一段,就要靠人运。不然就要大周转。靠人力补足中间的部份,有两个好处,第一,长安也需要大运河运补。

  运河固然省,可是运力也是有限得。如果直接这样中转,可以减轻这一段大运河得负担。向长安得向长安,去幽州的往北方。所以,哪怕大运河可通,还是需要人力补充。

  再者,李忱虽然开通海运,减轻了运输困难。可是海运要装卸人力,要输送到运河,也是要人力。再以往,这些都是苦差。哪有百姓愿意,有租庸调得情况下,都还会超出,更何况如今。那为何,百姓都愿意打仗呢?尤其是商家,还希望打越久越好。

  因为,李忱没有征伐徭役,早就废除了。改用雇佣制,百姓有钱拿。这些百姓都是自愿来的。虽然李忱没有负担什么伙食,前线运输就够吃紧了,还负担伙食?

  李忱发钱,朝廷发的起,直接发钱省事。虽然不管饭,可是一天四十文,这个收入,做上一年的话,供一家四口吃喝不成问题。所以,许多百姓蜂拥而至。

  官府不拖欠,日给,让很多人恨不得做上一辈子。虽然收入大概只是大唐最低标准工资,可是旱涝保收阿。种田你还要担心天灾呢,这种工作,只要官府不拖欠,便是稳稳得。

  百姓有收入,这也刺激了沿途商业得景气。当地店家提供便宜吃食,远来商人自发的运来大量的粮食。除了这些,因为很多工人都是单身来雇佣,拿到了钱,难免有些其他花销。不用养家得壮劳力,还有不少。

  也就因此,百姓和商家都恨不得,这仗打长一点。可以赚更多一点。如果杨广有知,大概会想,如果当年打高丽,百姓也是如此踊跃,他大概不会丢掉江山,像只死狗一样吧。

  总之,石雄话说得株心,百姓其实很希望继续打得。不过这些将领不知道阿,他们只是依照传统习惯来看待,没有想过,其实在李忱治下,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所以,最终决议,还是要打,速战速决。接下来,石雄指着几处渡口,分配各军如何渡河,有沙盘真的很方便,所有人一目了然。知道自家位置,背后有谁支援,左右又是谁。

  很多人都在想,以后是不是要模仿,也来弄一个沙盘,不过,这东西看似简单,可是实际上要怎么作?只是纸涂上颜色,里面填上沙。这种东西做起来简单。

  据说,中国很早就有人用沙盘了,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说出马革裹尸这具名言的伏波将军马援。

  当时汉光武帝,讨伐陇西得隗嚣,将领对于当地险阻地形,有所分歧,有人认为地形太险,讨伐不易。汉光武帝问马援意见,马援聚米为谷,说明陇西情况。坚定汉光武帝,讨伐得决心。

  要制作这沙盘,学问可大了。斥候水平可要很高,不然就只会做出那种古代很象形得地图。了不起就是给你大概方向,标示出山川、河流,对于河流多宽、山多高,是如何山势,都不清楚。

  要做出这样得沙盘,对于路途远近,河流宽度都要清晰无比,基本上就要有很好得测量水平,让这些军镇怎么做?李忱早就仗着测量技术进步,提早对将来约要用兵得几个藩镇,做好测量,才能有如此精准得沙盘模型。这些藩镇想要模仿,还是想想就好。

  现在,分配了进攻次序,和方向,第一个问题来了,谁先过去?第一个渡河得很重要,击其半渡的道理,大概就是宋襄公不懂吧。首先过河得,一定会遭到严重打击。

  那么一起过去?牺牲其中一只,演护旗他队伍安然过河?谁愿意这么伟大。他们肯,麾下将士大概也不肯吧。那就是一起渡河,看运气了?那也要分地方,靠近幽州,和塞外联军的地方,恐怕会第一个受到攻击,谁也不愿意走那边。

  ‘让我神策军,首先渡河吧。’,李虎站出来,请命道,‘石帅,请让我神策右军先渡。’小虎跳出来请命,高骈也不落人后。最后决定,双双同渡。问题解决,皆大欢喜。只是看的人摇头。

  年轻人,还是年轻气盛阿,几个自恃老成持重得将领,心中冷笑,神策军,实战结果如何,还是未知数呢,这么急着跳出来送死吗?

  冷笑得有,更多的人是考虑,是不是要放慢过河。毕竟如果神策军崩溃,抢过河得军队,恐怕彻不回来。撤回来也会损失惨重。毕竟大家要抢着过桥,人挤人,人推人,哪怕没有接战,,踩死溺死得都会不计其数。

  同样的军议,发生在幽州城。周磐也招开军议,他不得不招开,要找塞外异族联军个首脑,来讨论一下,这战该如何打。

  他可没有一言九鼎得能耐。这些异族联军,也不是他找来得。而找来的马元武,已经被杀了。死的很鳖屈。不过,死就死,他只是觉得很麻烦,没有要为他报仇得意思。

  ‘太子殿下,不知渤海国,可否再支援一些粮草,如今各族联军皆是倚靠我幽州供给,幽州地贫民少,实在供不起阿。’,周磐笑着对一个有一对粗扫把眉,跟其父一样鹰勾鼻得年轻人说道。

  他是大明俊,大虔晃之子,前王倍大唐刺客所杀,临死前传位给大虔晃,他就成为太子了。

  大虔晃为复仇兴兵,诸族联军以三大恨誓师,他是渤海国监军,统帅是博海国一位老将,不过不重要,军中一切,他说了算。

  ‘呵,若是这些人,皆奉我渤海国号令,提供一些粮草本无不可。可是呢…。’,大明俊冷笑,‘依我之见,还是早日发起进攻好了。’

  进攻,周磐苦笑,怎么打阿。刚刚就在吵这事。契丹和渤海,谁也不服谁。谁都想争这个统领,以获得最大好处,可是谁也争不过谁。所以根本没个统领。

  渡河损失最大,谁也不愿意当这个出头鸟,没个统领,谁也不服谁,怎么指定倒楣鬼。事情就这样僵了…。

  a



第五百一十六章 争先


  一开始讨论,会议就吵吵闹闹得,先是渤海国太子大明俊和契丹耶澜可汗照往例在争领导权,大明俊说话夹枪带棒,讽刺耶澜可汗是野人,蛮子,说此人不忠义,明明受到大唐册封,却反唐。

  耶澜可汗大怒,质问你们渤海何尝不是受到大唐敕封。大明俊说他们与大唐有深仇大恨,大唐派遣刺客刺杀渤海国主,是大唐先对不起他们渤海人,这是正当得兴兵,为君父复仇。

  耶澜可汗冷笑,说大唐怎么会无缘无故去刺杀你们大王,分明是大虔晃弑兄,推给大唐,大虔晃才是真的不为人子,耻与此人为伍。

  大明俊听得勃然大怒,讽刺契丹人茹毛饮血,一点文化都没有,说渤海是大国,五京是如何美仑美奂,上京更是不亚于大唐任何城市的大城,刺得耶澜可汗跳脚,大明俊是去长安留过学得,还学得不错,骂起人来那是不带一丝烟火气,不带半点脏字,气得耶澜可汗当场拔刀,就要杀了大明俊。

  大明俊也有护卫,本人也习剑,立刻要反击,他的护卫一拔剑,耶澜可汗护卫也拔刀,双方立时陷入剑拔弩张得状态,周磐看戏看完,站起来调解,他已经习惯了,等到双方拔刀,才站起来调解,给双方一个台阶下。

  双方这样争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谁都想获取最大利益。最好,碍眼的对方跟唐军拼个你死我活,然后自己摘桃子。

  契丹人垂涎渤海人的富庶,大明俊说得一点都没错,他们比渤海国落后很多。上京,耶澜可汗也去过,如何不羡慕。渤海人,也垂涎契丹人土地。此次反唐,他们也不指望能有多少收获。

  最好就是大抢一把,多抢一些工匠和百姓回去,填充渤海国。至于大唐的报复,大虔晃不是傻子,如果大唐报复了,很简单,如果周磐顶得住,那不用担心。

  如果顶不住,把周磐卖了,说都是他的错,再派遣一个儿子去京师请罪,顺便当人质。大唐就会原谅他们。毕竟,兴兵远征,劳师动众。大唐向来就不喜欢,除非真的威胁很大。

  再来,如今大唐也不是盛唐了,如果是天宝之前得盛唐,他真的要多考虑。不过,天宝之后嘛…。

  此行,大虔晃跟大明俊说得很清楚,他们作两手打算,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哪怕败了,有马元武那个倒楣鬼,还有周磐这个替罪羊,大唐不会劳师动众,兴兵来讨伐他们。毕竟当初连河北三镇都无力讨伐,更不可能来讨伐遥远得渤海国。

  两手准备,第一手,最好能坑死契丹人,契丹人实力大损,他们就可以并吞契丹部众、和土地。

  其实大虔晃很忌惮契丹人,这十几年来契丹人实力增强很多,他们从大唐学来很多技术,不管是畜牧还是耕种,都让契丹人进步不少。

  虽然契丹人目前还是部落制度,但是,生产力得进步,让大虔晃很忧心。如果契丹人这样进步下去,哪天又出现一个英主,一统契丹人,并且向外扩张。那么渤海国定然当其冲。

  不得不说,大虔晃很有预见性。这么早就现契丹人得改变,他也没说错,再过几十年,契丹人真的把渤海国给灭了。

  第二手准备,如果不能坑死契丹人,那坑死旁边得室韦,或是后面的其他靺鞨部落也可以,都可以考虑。只是,这些小部落也不傻。

  山奚和室韦,还有靺鞨,以及一些小部落,早就达成联合,所有人共进退。渤海国这么打算,大家都心知肚明,契丹人又何尝不想。

  几个小部落达成联合,他们就是来抢劫得,只要好处。坏处不要。如果要打硬战,不管派谁,都不上。让这两家自己上,谁上谁可以拿大头,他们分小头。甚至不拿都可以,反正大唐富庶,随便抢些小村落,也足够他们用了。

  他们也都有些收获,幽州不知多少村落都被他们祸害了。更加打定主意,就是不出人,要出,你们先出。暗地里,靺鞨诸部落,勾结契丹,与契丹眉来眼去。山奚则投向渤海。

  瞧,谁说弱国无外交,越是弱小,越是需要外交。这些部落也把中国人远交近攻,学了个彻底,契丹人与靺鞨诸部落不靠近。山奚人,也是与渤海隔了点距离。根本不怕他们被对方怎么。

  结果,事情就这样僵住了,大明俊现耶澜不笨,既然第一个目标无法达成,那么想跟他联合,联合完成第二个目标,双方各取所需。渤海国坑死那些靺鞨部落,契丹人坑死山奚。

  可是小部落得联合,根本不给他们机会,加上知道几个小部落暗地里投靠了死对头,两方都担心后院起火,不得不下了力气和对方死嗑,结果就闹到现在这样,什么事都办不成。

  僵在幽州城下,能抢得也都抢得差不多了,再消耗幽州兵粮,到时候大伙不饿死,也是要打道回府。这样一来,就亏大了。不仅得罪大唐,还没拿到什么好处,空跑一趟。

  山奚部落,有人提议,干脆绕过前面这些唐军,绕各大弯,去河套一带那边也是颇为富庶。可是这样一来就远了,大明俊不愿意,靺鞨诸部落也不愿意,那样他们可要绕大远路不说,到时候回程还要经过其他人的地方。

  不要到时候,他们千辛万苦到大唐一趟,变成运输大队,连人带马,所有东西都给那些人抢光。靺鞨诸部落才不傻,不要看现在山奚和他们通好,到时候翻脸,绝对比现在翻桌快。

  然后,双方就这样僵持了两天,争执不下。李忱担忧得情况没有生,契丹有心自己作,自己绕过幽州。可是一来力量不足,二来,这绕路可绕得远了,河东一带可不好过,绕到河套?除非那些党项人肯一起反唐。

  可是事前没联络好,不要大老远跑去了,反而被人家打了回来。那个时候可没替死鬼了。联合山奚?山奚不要,万一被你坑怎么办。雷锋要出生,还要一千年。

  然后就传来了,唐廷的军队,皇帝的亲军,神策军要出征得消息,周磐大喜过望,不用争了,只要击败神策军,前面这些唐军定然崩溃,不用绕路了。然后,就到了前些天,确定神策军到了,甚至对面还连开三天烤肉大会。

  这可馋死他们了,虽然他们养牛羊,肉吃得比汉人多,可是哪有那么多牛羊给他们吃。平常也就是喝牛、羊奶。到了幽州以后,吃肉吃得更少了,如今看到大唐居然这么富庶,连开三天沟火大会,肉香传百里,那个羡慕、嫉妒、恨阿。

  当下,马上就决定,打过河去。把对面得唐军击败,抢光他们的粮食,再深入大唐,痛快享受一番。最后,今天,又是连番争吵,吵谁先过河去送死。吵了半天,也没结果,又不欢而散了。

  其实,照这样看来,说不定耗都能耗死他们。李忱预估最糟糕得情况没出现,不过,李忱绝不会放过这个狠狠教训那些养不熟白眼狼的机会,根本没打算耗。

  会议结束,周磐挺愁得,神策军来了,可问题还是没解决,谁当头?突然他有些想念马元武了,这阉人虽然看着讨厌,可是还是有些能力得,他要是还在,或许今天不会闹得这么僵。可谁想到,渤海人居然把他杀了。

  他很愁,他藉着父亲重病,将他半软禁起来。何谓半软禁,就是只让一些医工,下人接触他,还紧告不准透漏外界的消习。他父亲也真是病重很放心得让他处理,结果,他搞成这样,要是最后这些异族联军退兵了,他全家上下都死定了,不要说唐军,幽州百姓都能生吃了他。

  不过,他的忧愁没有持续多久,第二天,他刚起床就得到急报,唐军有异动。‘异动?神策军要做什么?’,周磐闪过一个他想都不敢想的念头,大喜过望,难道唐军要主动进军了?他立刻让探子再去打探。

  很快就有更进一步消息传来,唐军在架设浮桥,这下周磐真是喜从天降。急忙要招集诸部族议事,不过不用他通报,这些人都知道唐军要过河了,打先锋得还是神策军。

  这下,又开始争执了。争什么?这回不再争着让对方去送死,而是争神策军谁来打。前些天神策军来,就让他们眼热不已,全军都是重甲,阳光下真能晃瞎他们的狗眼。

  草原生活是艰辛得,物资得来不易,一口铁锅部落居民都可以把他当成传家宝一样而,珍而重之。草原不生产,不是没有铁匠,可是没有多少铁,仅有得铁和铁匠,都被招去打造武器了。

  而草原不生产,自然就只能被唐商剥削,不狠宰你一笔,对不起你。所以,能到大唐来,那怕是走个过场,都值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