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孙策(QQ)-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从小生活在平静安定的生活中的大家少爷,眼看着自己的属下不断的惨叫着倒下。甚至自己也是离死亡那么近,怎么不让他心动神惊。

    在众人离开后,母子二人昨夜却是说了很多以往从未说过的话。

    包括这乱世,甄家整个家族的未来,甚至包括了赵云与甄宓的婚事。及王越与郭嘉的来意。虽然没有完全想到两人的来意,却也是想了个七八不离九。

    张氏微微点头,示意让甄俨应答。

    “自己这个儿子,一夜之间长大了!不过经验还不足,必须要把他培养的独当一面才行!”

    甄俨得到母亲的授意,正色对郭嘉说道:“奉孝兄,想我等几人,也都是生死相依过的兄弟了。有什么话就直接了当的说来,成与不成,我们再商量!”

    “好,甄俨兄弟,嘉就直言了。我们想代表我家主公,请你们甄家迁往庐江!”

    甄俨一震,看了一眼依旧平静端坐的母亲。

    苦笑道:“兄长说笑了,想我甄家的根基就在中山。让我们一大家子迁往江东,这不太合适吧!去了那里,我们无依无靠的,岂不是找罪受。

    再说要是真出点什么事,除了两位兄长,我们只怕会求告无门!”

    郭嘉笑道:“甄俨兄弟,你这就多虑了。话说到此,嘉就实话与你说了吧。在下乃是江东军军师祭酒,王师是我们主公的第一卫士。那个受伤的孙伯海,更是我家主公的堂兄。”

    第二一七章子龙直拒招揽奉孝曲线挖角

 第218章郭嘉苦劝张氏妥协

    第二一八章郭嘉苦劝张氏妥协

    看到张氏与甄俨都是一幅吃惊的样子,郭嘉微微一笑继续劝到:“若是你们甄家去了江东,不说我们三人会帮你!你们还怕我家主公不重用子龙兄弟吗?

    到时只怕有子龙兄弟一人,你们甄家就可以万事无忧了。还要担心什么求告无门呢?当然,前提是你家不可违犯庐江的律法!”

    张氏看着郭嘉因为说了许多的话,而有些激动的红晕的脸色。

    心想着:“军师祭酒,这应当是军师里最大的官儿了。只看来他们的主公能派这几个重要的人物来请子龙,可见其对子龙的看重。这个郭兄弟说的话倒也不是虚言了!”

    看到甄俨有些意动,但是老奸巨滑的张氏,却依旧不动声色的坐在那里,并不开口。

    郭嘉心情平静的继续问道:“嘉想要冒昧的问一句,你们甄家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再次看了一眼张氏,甄俨有些犹豫的说道:“我们要的不就是生意兴隆,多赚钱吗?噢!对是家族兴盛!家人平安!然后是顺利的多赚钱!”

    看到张氏的眼色,想到昨天的危险遭遇,甄俨连忙补充。

    郭嘉胸有成竹的说道:“经商之人必然求财,那是应当如此。只是嘉想问下甄俨兄弟。如今的冀州各方势力大战方酣,甄家可有办法保证你们的理想实现吗?”

    看到甄俨欲言又止,郭嘉断然说道:“你们甄家不能!或许,你们能与当今的中山太守关系密切,在官面上支撑的下去。可是你们谁知道下一刻这冀州、这中山是谁来做主?

    你们又有谁能保证这乱军中,你们倚仗的太守不出意外?

    就说眼前吧,你们谁知道这中山,这无极县什么时候?会被哪一方的乱兵所陷?嘉说一句冒犯的话,以你甄家与中山郡守的良好关系,你们能保证与袁冀州的关系也良好吗?

    要是打入城中的是黃巾贼呢?这里可是离黑山不远!据嘉所知,前月,黑山张燕与袁绍可是在真定大战一场,虽是无分胜败,却是把那真定城给全毁了。

    我们上次来无极前路过真定,城里的人可是百不存一。你们离真定不远,那里的惨象当也有所闻吧!且你甄家可以算是冀州最大的粮商。只怕各方势力迟早都会首先把目标对准你们。

    到时你们是想要保家呢,还是守财呢?

    甄俨兄弟,昨日想必你也听到了,那些冀州军士所扮黄巾贼人,正是为了你家新收的宝物和粮草而来。昨日若非子龙神勇,将他们击败。

    为了保守身份的秘密,只怕他们最后会拿到所要的东西,而我们这群人只怕是一个也回不来。若是你甄家的子女都出了意外,张夫人你会有什么反应,会做出什么事来?””

    听到郭嘉的分析,甄俨也终于想到了这点:“是啊!若非如此,不然他们为什么要扮成黃巾贼呢。杀人灭口,这是必然的事情!他们是想要嫁祸于人啊!”

    张氏沉吟片刻道:“孩子们都出了意外,我必然会发动一切力量向黃巾贼讨个公道!中山国相应该会看在我们两家的情谊上,出兵剿灭这群黄巾。”

    郭嘉严肃的点头道:“中山国一旦出兵剿灭黃巾贼,刚刚停下的冀州之战,在有心人的操纵之下,只怕就会演变成公孙瓒与黄巾之间的战斗。”

    张氏长吁一口气:“郭先生言之有理,若真的打起来,结果还真是如此!”

    “象你们这样的大商贾,应该是很多别有居心的人觑视的目标。故而,嘉以为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为了你甄氏一族的长远发展,两位还是要好好考虑清楚才好!”

    张氏思前想后,终于开口:“郭先生,你说让我甄家举族迁往庐江,你们江东军治下,我们有什么优待吗?譬如说商路与经商的优待条件这些的!”

    张氏经商多年,却是深知其中的关键,若是有当地官府的优待,对于商人的经营来说,那绝对是最大的助力。

    郭嘉诚恳道:“这些事情,嘉暂时不能答应你。只能回到庐江后向主公商量后,才能答复,不过想我家主公如今正是初定庐江,必然会有所动作。条件你们可以当面与我家主公商量。

    嘉能保证的就是,你甄家去了庐江,所得到的关照绝不会比在中山时所得的少。而且,你们可以负责庐江与周围郡治的所有的粮食交易。

    最重要的是,目前不论是扬州,还是江东并没有什么大战的可能。

    至于其他的生意,嘉以为,你们甄氏的财力,想要进入并不困难。只要你们想做,嘉一定会为你们争取到最好的商人待遇!其实有子龙在,这些事,或许根本无须嘉出面。”

    张氏还是有些犹豫,想了半天,终于下定决心:“郭先生,你言之有理!只是仓促之间,要我甄氏举族迁移不太方便,我希望能让我家甄俨带一部分人去庐江看看情况!”

    看郭嘉似乎有些不喜,张氏忙道:“当然我会让子龙陪着俨儿一起去!等他们定婚之后,宓儿也跟着一起去庐江吧!”

    张氏也明白,人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请自己的准女婿赵云。要是只让儿子过去,人家可能根本就不会买帐。凭什么白白给你好处,这也是一种官商的互利与互相妥协。

    “至于我们这些女眷,不适合此乱世上千里奔波。我们会暂避往中山治所卢奴!那里也有我甄家的许多产业。唉!只希望这冀州能早日太平下来吧。”

    想到甄家也确有难处,郭嘉也明白,这是张氏的稳妥之计。

    留下小儿子在中山发展,至少甄家不会因为一地的战乱,而遭遇覆灭之难。不把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也是当此乱世之时,世家们的习惯性做法。

    而且一旦战事平定,只要认真的发展,必然是两地受益的结果。

    郭嘉想想,只要赵云带回去了,任务也就完成了。等甄俨在在庐江站稳了脚跟,不怕他甄家不归心。而且这一路上,只带一个女孩子赶路倒也方便,也只能无奈的接受这个最好的结局。

    条件谈妥,就是等待几日后赵云与甄宓的定婚礼。甄家对于二儿子的远行,也要做出必要的随从上的安排和资金准备。

    总不能去庐江做商人,开创一番事业,只是光光的一个人去就行吧!

 第219章孙策当官众小求学

    第二一九章孙策当官众小求学

    当各方势力听说左将军袁术,把庐江这个一郡太守,如此重要的位置,安排给了刚刚十九岁的孙策。都是反应各异,其中属袁绍最是开心。

    这个一向看不起自己的兄长,居然做出这样的没头脑的事情来,怎么不让人笑掉大牙。加上最近他安守邺城,各地战事平定,能成为隐患的黃巾贼们又被逐个剿灭。得到的都是好消息。

    “哈哈!袁公路这个混帐东西!自以为是袁家嫡子,就高人一等,向来眼高于顶,看不起我这个庶出。如今终也是手下无人了吗?

    居然将这一郡要地,交给孙伯符这样乳臭未干的黃口小儿来治理。我等着看他的笑话吧!”

    正在济阴准备出兵徐州的曹操听到奸细的回报,与军师戏志才相视一眼,都是紧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

    戏志才深思之后,先行开口道:“主公,看来这孙伯符,终于是得到袁公路的认可了。观他前面的所为,这个小家伙,将来迟早会是我们的劲敌。

    属下以为,应当趁早派出摸金校尉,将之消灭在初起之时!以防今后势大难治啊!”

    曹操抚摸着自己的三寸短须,神色沉重的说道:“志才,我们此次放弃了本官的家乡,好不容易才与纪灵那厮,达成了停战的协议,如此我军才能全力去攻打徐州。

    若是因为孙策那小子,与扬州再起战端,我们不论是士卒还是将领,都支撑不了两面同时作战啊!何况粮草,你也知道的!孙伯符那里,还是暂且不理睬他吧!”

    任戏志才聪明绝顶,此时也只能无奈的长叹一声:“唉!是,主公,属下心急了!属下想要把每一件事都马上都做好,可是却是实有此志大才疏。这形势却是对我们越来越不利了。”

    曹操摇头道:“志才啊!此事非你无才,实是这我们初入兖州,还未能得到那些士家大族的认可之故。除了文若与仲德两家有识之士,那些所谓的人才,都还在观望中啊!

    他们在看,我们能不能在这兖州站稳脚跟呢!这群自以为是的蠢货,有时真想把他们都统统给处死!可是偏偏想要治理好一个州,又少不得他们的帮助。唉!真是难啊!”

    戏志才感觉到自己主公的心情沉重,沉默片刻:“主公,我们不论是文官还是武将,想要治理一州的人才还是太少了。属下有一建议,请主公决断!”

    看曹操显出感兴趣的神色,戏志才也不怕被主公误解。

    “主公是否可以张榜招收一些,与属下一样的寒门士子来试用。若是他们确有才能,对我们可是大有好处,至少这人才的来源,不必只限于那些心怀异志的士族们!”

    听到戏志才的建议,曹操一惊,眼神复杂的看向自己这个帮自己谋划所有策略的心腹谋士。看着戏志才依旧平静的眼神,知道同是寒门出身的他,并不是想为自己增强势力。

    静思半晌,曹操轻轻的松了口气,严肃道:“这事可是破了大汉几百年来的举孝廉制度,影响太大。我们就算是要施行也一定要小心才是。志才你倒是可以在小范围里试行一番!

    也看看那些自傲的士族们有何反应!若是大有好处,我们再扩大行事的规模就是!”

    戏志才衷心的佩服道:“主公之计确实更加稳妥,属下会去安排!”

    “好了!志才,今日就到此吧!明日大军出征,你也要早些休息,养好精神才是!”

    看着戏志才告辞出帐,越来越清瘦的身影,曹操的眼神更是复杂。

    “人才太少了啊!所有的军务都要靠志才来处理,真是要累坏他了。奇怪!怎么边让被诛了三族这么久了,这兖州的士族也没有任何异动?连议论的声音也听不到?

    这太反常了!可是大战在即,我也没办法,只好等徐州回来,再与他们好好交流一番了!”

    孙策回到庐江后,一番纷纷扰扰,一切开始进入正轨。

    有了新任长史张昭、正议校尉张纮、太守府从事中郞蒯良,从事陈端、秦松等人的帮助,李儒终于从繁重的郡治事务中解放出来,只与张纮一起,负责军事方面的事务。

    庐江工科主事,由韩暨担任,下设匠作大营,由大匠李铁负责。典农中郞暂且为张昭兼任,以后刘敏从周瑜处回来后由他担任。必竟屯田是当今第一要务,春耕已经开始,谁也不敢耽误。

    李儒终于可以过上一些悠闲的日子,虽然他的工作热情高涨,也经不起事情太多的重担。占领庐江以来,孙策又常不在城中,庐江所有的事,不论大小几乎都是他一个人作主。

    差点象日后的诸葛亮一样来个鞠躬尽瘁,只不过诸葛亮是自己不放心,而他是被动的必须接受,总不能让初入手的庐江马上变得一塌糊涂。

    让所有人预料不到的是,就在无极的郭嘉在向张氏说出,扬州没有大规模战事的时候,庐江却是迎来了孙策统治下的第一次被围攻。

    这一日辰时,孙策怀里抱着缠人的小妹,正与前太守陆康一起。端坐在太守府内新建成的学苑的最后一排。听着客串西席的张纮在讲台上,做着新学期的‘开学报告’。

    孙尚香本来是没有安排她来学习,只是才四岁的小丫头,听说哥哥们都要开始上课。好奇之下,却是强烈的要求也要去上学。两位吴夫人说服不了,只好把她丢给了孙策这个大哥。

    结果孙策只问了一句。你要读书可以,不过一旦开始就要认真的坚持到底!

    孙尚香却眨巴着大眼睛,答应了下来。

    小丫头才四岁的头脑里,却是早已清楚的算过。要是不能进学堂,与哥哥们一起学习,自己定然是要一个人跟着母亲,姨娘一起扮淑女,学做女红那些无聊透顶的事情。

    “而与哥哥们一起,至少还有学习中休息时间,可以和大家一起玩耍。一起做些骑大马打仗一般那些有意思的游戏。比起一个人呆在后宅,可要好玩多了。”

    “偌大的后宅里,都是很大的大人们。也就只有嫂嫂的大肚子有点意思!真是奇怪,娘说嫂嫂的肚子里居然能藏着一个贪睡的小人儿。可是娘亲却是宝贝的很,不让我玩。真没意思!”

    结果在之后的学习中,四岁的小香为了逃避女红,却是成了最专心听讲的一个。加上天资聪明,成了一个让师长们夸奖不已的少女博士。反而让孙策差点惊掉了下巴。

    而此时台上张纮的说话内容,也无非就是你们兄弟姐妹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外面的流民没有饭吃。你们的学习机会可是来之不易。不可蹉跎了少年的宝贵年华。

    台下一双双不知是渴望求知,还是求玩的眼睛,都是紧紧的盯着张纮的讲课。学员们都是如今庐江的公子小姐们,可是却有个压堂的孙策在,再调皮的人也不敢造次。

    孙家五兄妹,陆逊、陆绩兄弟,蔡琰的弟弟蔡华,还有一个却是年方七岁的荆州别驾刘先的外甥周不疑。当时放归那些荆州官吏时,蒯良却唯独建议孙策留下了有神童之名的周不疑。

    孙策对现蒯良投靠以来的第一个提议,当然不会反对。反正多上一个孩子而已,人不多,却也是对刘先的一个牵制。陆绩在上个月,被陆康从吴郡老家接了回来。

    理所当然的与陆逊一起重回太守府,一起继续求学。只是这次的老师,可是比起以往陆康请来的当西席的本地士子们,档次要高许多。单只二张与秦松等人,都是州郡间的一代名士。

    更何况,据说用不了多久,当世大儒马日磾也要亲来庐江教授学问。他可是被士子们称为‘再世马融’的大贤者,大儒士。名头绝不下于已逝的卢植、蔡邕。

    当今世上能与之比肩的,也就只有毕生穷尽典籍,注遍经典的郑玄了。

    可是郑玄如今虽然远在徐州开馆授徒,却只是挂着个名头。那些去求学的,只是他的几个弟子在教授。也就是说只是郑玄的徒孙了,陆康又舍不得儿年纪就要独自生活。

    所以单只能请到马日磾为师这一条,就能让陆康对孙策佩服不已。

    天资聪明的儿子与侄孙能投入名师门下,就代表两人的名声有了最好的保障。陆家的未来眼见前途无量。又怎么会不让这个日渐衰老的前太守欣慰异常。

    老人深深的感到自己此生的最后一个重大的决定,实在是英明无比。他已经完全忘记了当初投降时心中几乎无法抑制的屈辱。

    “哈哈!你们三家的人不是想要看我陆家的笑话吗?你们谁家的子弟能有机会成为马太傅的弟子。呵呵!你们看吧!二十年后,我陆家还是江东第一家族!可惜,老夫看不到那天了。

    不过就算是只能想想,也能让我高兴到要死,哈哈!”

    事实上也是,只要看历史上粗鄙不堪的公孙瓒,与徒有其表的刘备。

    整天把自己是卢植弟子的身份挂在口上,而那些迂腐的士人,无不是恭敬的尊称一声明公就可以知道,有个好老师的作用有多大。

    就是眼下暂代的也都是名士,那可比郑玄的弟子要名气大多了。与孙策一起坐在课堂最后面的陆康脸上,从进入这课堂以来是始终笑得分外的灿烂。

    !#

 第220章小生陆绩非小鸡小生不服

    第二二零章小生陆绩非小鸡小生不服

    终于等到张纮发表完读书做人的道理,都讲的有些累了的张纮,示意孙策这个同样是兼职的院长,上台说上几句。孙策想想也就不再客气。虎虎生风的走上台前,看了一眼众小神童。

    沉声说道:“方才张公所言,你们都记住了吗?”

    下面众目光炯炯的看着这个年轻的大哥兼偶像。一听他的问话,顿时都焉了下去。

    只有孙权、陆逊等几个年长且较懂事的孩子。零乱的应声道:“记清楚了!大哥(将军)”

    孙策一楞,在应答的人中间,发现居然还有一个七岁的陆绩,顿时大喜。当初袁术对这个六岁的小儿是称赞有加,这使孙策也是听说过他的名头。看来这陆家也是出神童的地方啊!

    入了庐江之后,还是特地要求陆康把他从老家吴郡接了回来。他这是准备开个神童班了。当然他自己要是有空,也会来教授一些必要的知识。希望这些神童们不要被简单的埋没在古文里。

    孙策走到陆绩面前,看着这个少年灵动的漆黑眼珠,一脸兴趣的笑着问道。

    “你是小绩!你真得明白张公所言了吗?那你说说,你为何要来此读书?”

    陆绩却是倔强的一抬头,毫不畏惧的看着比他两个高的孙策。

    如小大人般的说道:“将军!小生不叫小鸡!小生姓陆名绩,绩的陆!绩是陆绩的绩!子曰非礼勿言,将军叫小生小鸡,实在是与礼不合!请将军今后叫小生的名字。”

    不理一脸呆楞的孙策,陆绩理直气壮的继续说道。

    “小生读书所为有三!一是孝敬父母,二是报效朝廷,三是为了天下百姓的安康。就是希望天下能如我父亲治下的庐江一般,人人有饭吃,有衣穿。”

    陆绩小小年纪,却也知道正是眼前这个年轻的将军,从父亲的手中夺走了庐江。心中难免有些怨恨,终究是年纪太小,完全藏不住心思。

    今天他第一次亲眼见到了孙策,这个害老父亲丢官的罪魁祸首,当场就把自己心中所想一口气说了出来。根本就没有去看自己父亲那焦急阻止的眼色。

    听了陆绩的回答,孙策有些惊讶的笑了起来,轻轻的拍拍他的小脑袋。

    “好!好!你是陆绩,不叫小鸡!嘿嘿!不错啊!难怪是有神童之名的,这么小就能有了治国、齐家、平天下的大志了。嗯!名不虚传!

    大家都要向陆绩一样认真学习,将来这天下还要靠你们去治理呢!”

    看了眼一脸担心的陆康与陆逊,给了他们一个放心的微笑。

    心中有些郁闷的暗想:“我看起来有这么凶恶、小心眼吗?让你们陆家大小加上这个小不点也是如此鄙夷!再看,当心我真得要打你小屁屁!呵呵!”

    正当孙策还想再调弄一下陆绩这个小神童时,卫士宋谦从外面快速跑来。立在门口却是不敢进来。

    只是大声叫道。“报!将军!紧急军情!”

    孙策在第一天设立学院时就颁布了规定,任何人不能在学童们上课的时候,进入教室打扰学堂的教学活动,否则自己去军法处领上十军棍。

    宋谦整天跟着主公,自然知道这个规矩。军法处的威名,他更是早已经知道,眼下他屁股又不痒,更不想去领教军棍的威力,因此只是守在门前大呼一声。

    孙策暗自点头,看来这个吕范把军法处却是搞的很有成效。定下的规矩就没人敢轻犯,这样就很好。有法可依,执法必严,才是成大业的必要保障。

    回头看了一下众小弟,孙策平静无事般的说道:“好!大家从此后就要认真学习!到时要是考试不合格,可是要有惩罚的!”

    三弟孙翊一下跳起来,一脸希冀的叫道:“兄长,是不是考不好,就会罚我们去校场练武功啊!要不就罚每天上午多跑二里,不跑五里路也行!嘿嘿!”

    孙策气得白眼一翻,指着孙翊道:“特别是你这个坐不住的小皮猴,要是不好好听课,通不过老师们的考试,你就给我抄书去!”

    孙翊顿时如同漏气的皮球,哭丧着脸道:“大哥,不要吧!抄书啊!这也太为难小弟了!你知道小弟一向不太写字的!”

    孙策更是笑骂道:“什么不太写字,你根本就没写过字!行了,我定下的规矩不能废!”

    转头看向那群幸灾乐祸笑的前俯后仰的神童们:“还有你们也是,不要在那里偷笑,要是考试不过关,就都去后院做杂佣,做到你们考试过关为止!”

    看到一群骄傲的神童们,各个是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孙策邪恶的笑了起来。

    “不要高兴的太早,你们的考试还包括,兵马武艺六艺的测试,一项不合格都不行!当然,小香可以不考!”

    心中却是暗自嘀咕:“谁让你们是神童呢!不多给你们加点担子,你们岂不是要在我手中变成废材。那就太对不起老天把你们生下来了!当然,顺便可以带带我孙家的子弟们,哈哈!”

    学堂里顿时是响起神童们的一片哀叹之声,陆绩那不服气的稚嫩声音传来。

    “将军处事不公!既然都,为何要有人例外。陆绩不服!”

    话一出口,却是引来了孙策别有深意的微笑。看着被陆逊拉住的小神童,孙策还没有出言教育。孙家的兄弟们就义愤填膺的嚷了起来。

    他们可不容许有外人欺侮自己的家人。何况还是最可爱、最受宠的小香妹妹。

    连一向最沉稳的孙权也大叫起来:“你这个小家伙!是不是男子汉啊!要拉我家小姑娘比,真是丢我们男儿的脸。你是羞也不羞,真是个没胆的!”

    其他三兄弟一听二哥发话了,都是哄声应合起来。

    小孩子们吵架终究没有头脑,到后面越说越是离谱。孙翊这个暴力分子,更是唯恐天下不乱,把自己身前的桌案拍的咣咣直响。仿佛在为自己的叫喊助兴一般。

    陆家兄弟都是脸色铁青的看着嚣张的孙氏兄妹,一言不语。人家如今是地主,人手又多,岁数又大。真要是动手,就算是一个孙翊,两兄弟一起上也不够看的。

    荆州神童周不疑只是眼光闪烁,在一旁观望着,没有加入任何一方。

    蔡华同样也沉默不语,只是偶尔眼中闪烁着愤怒的光芒掠过孙策。明显是同情陆家兄弟,却年纪幼小而不敢言。

    眼看局面有些失控,孙策板下了脸色,沉声怒喝道。

    “都闭嘴!课堂之上,如此喧哗,都成什么样子了!”

    !#

 第221章仲谋当修德谁欲攻庐江

    第二二一章仲谋当修德谁欲攻庐江

    孙策一怒,学堂里马上鸦雀无声起来。孙策转向二弟孙权,用十分温和的语气说道。

    “仲谋!学友们之间辩论可以,但不能仗势欺人,更不可侮辱到别人的身体与人格。这里是读圣贤书的地方,以后你们应当学会以德服人!”

    一句以德服人,让学堂中的大人都是眼睛闪亮。这才是圣人精神的最好概括。

    这却是两兄弟在分别一年重逢后,第二次说话。

    孙策依旧保持着和颜悦色,却使孙权的心中有些莫名的恐惧:“大哥果然与往日不同了,原本还以为我感觉错了,今日特地一试,果然如此!大哥可从来没有与我如此客气过。

    以往我们这些兄弟犯了错,他总是一顿臭骂,小翊甚至还被大哥抽过。可是看大哥对小翊他们的态度还是相似,唯独对我!这究竟是怎么了?我与大哥怎么如此生疏了呢?

    究竟是我做错了什么呢?可是,这一年里,我除了读书练武,什么事也没有做啊!”

    孙权低下他那水蓝色的眼眸,恭敬的回答:“是!大哥,小弟受教了!下次一定不再犯!小弟今后会专心读书,认真修德,做个以德服人的贤才!好早日为大哥分忧!”

    看着众小弟都是恭敬领命,孙策微微笑着点头,轻声道:“好!如此就好!”

    此时,孙尚香那稚嫩的声音却在堂中突兀的响起。

    “喂小绩!你敢看不起我们女流之辈吗?我娘常说,巾帼不让须眉!你给我记住,将来不论武,小香儿一定都会让你对我心服口服!”

    年纪最小却是个性十足的小美女,却是向着比自己大上几岁的男孩发出了挑战。

    这也宣告了陆绩辛苦的武学生涯开始。在之后漫长的成长岁月里,精灵古怪的孙尚香,虽然文采略输一筹。但在武艺上,却是让神童之名的陆绩吃足了苦头。

    尽管有陆逊的全力帮助,陆绩却始终不是这个武学天赋过人的美少女的对手。连带着陆绩也在她的步步紧逼下练就一幅好身体,这倒是与历史上体弱多病的陆绩完全不同了。

    而在宽敞的学堂里响起那柔软的童音,让这番挑战的话语,却是别有一番风味。

    孙策哈哈大笑起来:“好!小香好样的!有志气。我们孙家的儿女就应该有此傲骨!永不服输,只有公平的互相较量,才会有迅速的进步!大哥永远会全力支持你!哈哈!”

    宠爱的抚摸了一下孙尚香可爱精灵的小脑袋。

    孙策笑着对张纮说道:“张公,这里就拜托你了。策先去外面看看情况!”

    说完与满面带笑的张纮告辞,走向了还呆立门外的了宋谦。

    轻声问道:“用义,你说说,什么紧急军情?”

    宋谦忙大声答到:“主公!方才在城外训练的斥候营传来急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