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孙策(QQ)-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轻声问道:“用义,你说说,什么紧急军情?”

    宋谦忙大声答到:“主公!方才在城外训练的斥候营传来急信。

    城北三十五里外,从合肥方向开来大批来历不明的军队,正在向我城快速逼进。估算应在万人之上,具体情况还在打探中!”

    孙策顿时楞住:“咦,我们的固定巡哨是安排在三十里,看来周善把警戒圈又扩大了。

    不过,这个时候,怎么会有这么强大的一支队伍来庐江?这是哪里来的队伍?是敌是友?要知道舒县可是处于扬州腹地啊!敌人又不是伞兵,能从天而降!

    合肥?那是九江郡陈纪的地头啊!他想做什么,上次抢了我的九江郡不够,还想对我的庐江对手吗?真要是他,这回非好好教训他不可!不对,他没有那么大的胆量,应该不是他?

    袁术与我们的关系又正是蜜月期,更是不可能对我出手!是因为玉玺吗?不可能!究竟是谁来想攻我庐江!真是!哪个混帐东西,吃饱了撑着慌吗?”

    一头雾水的孙策越想越迷糊,却是完全理不出一个头绪。堂内的张纮却也是听到了宋谦的回报,忙让众小自己温习功课。自己放下教具,匆匆走了出来。

    他是征议校尉,却是负责军资后勤等重要事项,要打仗,少了他当然不行。

    孙策苦笑一下,看来这开学的第一课还真得是上不成了。

    鬼鬼崇崇的孙翊,紧跟着张纮的身后。听到要打仗的消息,这个暴力小子却是最为激动。

    第一个跳了出来,看到还在发楞的孙策,就叫道:“大哥!兄长!小弟也要去参战!”

    看见大哥板着脸,连忙转口道:“要不就让小弟去见识一番战场也行啊!小弟保证不去冲阵就是,求你了兄长!”

    被他叫的回过神来的孙策脸色一板,坚决的说道:“再不回去温习功课,就罚你抄十部孝经!都给我听陆公的安排,好好温书!想要上战场,至少也得等你满十五岁了再说。”

    说完不理苦着脸的三弟,转身与张纮离开。

    边走心中还暗想着:“你大哥我都岁才上的战场呢!对你算宽大了,真是个急惊风的小家伙!哈哈!不过有我当初的风范,当年我这么大的时候,也是这样向老爹这样要求的。

    而老爹也是这样回答的我。唉!咦!抄书!抄书,要是有印刷术了还抄书干嘛?

    嗯!对了,等有空了,活字印刷什么的,也可以让那些喜欢研究新事物,钻研到疯狂的家伙们搞一搞了。貌似阿丑那小丫头,挺喜欢搞这种小机关的巧技的玩意儿。

    对!就交给她了,女孩子,心也细一些!高级人才咱们可不能浪费啊!

    我要是让这个技术提前上千年出现,会对大汉朝的文明起到什么影响呢?还有,等这个技术成功后是叫阿丑印刷术,还是黄硕印刷术好呢?”

    却是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用起某个女孩当起免费劳力来,却是得心应手,丝毫也不觉得愧疚。仿佛她上辈子欠了债,这辈子送上孙家的门,来还债一般。

    上次的水车可能还没有研制完成,孙策这里又有新的东西在等着了。只能说遇上了不知怜香惜玉为何物的老板孙策,阿丑却是成了个苦命的女娃了!

    课堂里的孩子们,一见师长们都走了,顿时如同炸了窝的蜜蜂一般。嗡嗡嗡的议论起刚才听到的战报来。不过有半退休的陆康管着,门外的几人都是放心的赶回了议事堂。

    当孙策等人赶到议事大厅时,发现李儒已经在里面等着。他本就在隔壁的军机室办公,反而是最先得到了消息,所以早就来到了议事厅里,研究起了地图。

    随后,各个听到消息谋士、将领都纷纷赶来太守府。其中文官多是凝重,而武将们却多是没心没肺的激动。太多不可思议的胜利,让他们觉得如今的江东军已经是战无不胜了。

    孙策一见这个如今最信任的军师,立即问道:“军师,你怎么看?”

    李儒见主公问话,微微皱着眉头:“主公!这么强大的兵力,他们又是从九江方向过来。属下推测只有几方势力可能调派出来。”

    看到孙策与众人都是望着自己,等待下文,马上说道:“一是左将军!二是九江太守陈纪的部属!三是拥兵自重称雄庐江多年,且自封为巢湖太守的地方豪强郑宝。”

    孙策一楞:“巢湖太守?这是个什么官?郑宝,这个名字可没听说过!应该不是什么厉害人物吧!”

    堂中众人只以为自己主公,是在说初来庐江,没有听说地郑宝这个人。却没有人明白主公所说的,却是自己在历史中没有听说过郑宝这个名字。

    孙策说着,看了一眼地图,顿时气的发笑道:“咦!这家伙占了巢湖这么大块地,岂不是与我分治庐江了吗?还真是好笑了,难道以前陆康没有对付过他。”

    李儒肃然道:“主公前去寿春时,属下也与陆公谈论过庐江的形势,故而对此中的情形略知一二。如今天下大乱,扬州士人又大多轻侠狡桀。

    单单庐江郡就有郑宝、张多、许乾等人各拥部属,占据一方。郑宝此人骁勇果敢,才干武力皆出众不凡。故而他的实力最大,野心也最强,如今他占据了巢湖,拥众一万余人。

    加之所处之地丰饶,庐江一带的士人,百姓大多投奔他。当初陆公也是几次派兵征剿,却都是无功而返,因而对其是深为忌惮。

    郑宝如今自觉势大,前不久,趁我军攻打庐江之时,自封为巢湖太守。”

    堂中众人多是初到庐江不久,自然也是象孙策一样,对郑宝这个名字陌生的很。听了李儒的解释才纷纷恍然大悟发出了一片惊异的哦声。

    孙策撇撇嘴,轻蔑的说:“不过是无名小卒而已,不用担心。庐江以往的战力是什么状况,大家也都是心中有数。打不过这个郑宝也没什么奇怪的。可惜,这次是他的对手是我们江东军!

    他既然自己来了,就不要走了,让我们去会会他。看看他究竟有何依仗,如此猖狂居然敢主动来攻打我们的坚城!”

    李儒抬手阻止孙策,低声说道:“主公,只是如今我军在城中,除了原先留守的一千老弱守军。只有主公带回来的二千骑兵,而周善都尉的斥候营与星火营,那八百人是没有冲阵能力的。

    也就是说,庐江真正能用来守城的步军士卒,不过只有一千人。而且这些人,都是收降的庐江兵,我军收降后还没有来得及强化训练。

    不过本来,他们也是被安排去屯田,故而未曾安排训练计划!”

    这两天好忙!只好是少更一些了!抱歉!

    !#

 第22章刘勋十倍来袭张纮劝主避危

    第二二二章刘勋十倍来袭张纮劝主避危

    听了李儒上报的军力,孙策顿时一惊,两眼微闭道:“军师你的意思是在说,我们舒县如今根本就是个没有步卒防守的城池?那么高顺与仲康他们的陷阵营都还没回来吗?”

    李儒马上回答道:“正是!主公,当初你从荆州撤回时,并没有下令让他们回军。

    只因担心刘表会恼羞成怒,发兵反击,故尔让他们留驻一段时间,加强边境的防守。属下前几日刚发出军令,调他们回来。如今只怕军令还未曾送到高顺大营。

    加上最近要春耕,又没有什么战事,郡里的新兵也未曾征召。原先的安排,是要春耕过了再行征兵,免得影响今年粮食的收成!”

    主从两人的一番风清云淡的对话,却是让堂中的文职官员都是冷汗直冒。

    “这庐江只有两千能战之兵?怎么对付几倍之来敌?就算江东军的老卒训练的再精锐,能以一敌二也就不错了,难道还真想让他们以一当五,以一当十吗?又不是兵圣孙武再世,

    张纮等人都是暗想:“这主从两个是什么性子呢?都已经是十万火急的时候了,还象是在聊闲天般的。这城里这么点人,又怎么抵抗这一万大军的强攻呢?”

    年轻的秦松终于忍耐不住,出列建议道:“主公!属下以为,敌军应该马上就会赶到,我们如今应该赶紧动员全城的百姓,上城御敌才是啊!怎么还在这里不紧不慢的商议军事呢?”

    秦松心想着:“我们这些人都刚到庐江没几天呢?可不想刚来就做了别人的俘虏!”

    孙策与李儒相视一笑,李儒继续说道:“秦从事,不必惊慌。合肥到舒县之间都是平原,并无可以倚仗的地形,以供我军对敌人加以伏击。故而若是对上敌军,只能是强攻的局面。”

    正在此时,宋谦又一次来报:“报!主公,最新军情送到。斥候已探明敌军实为两万兵马,中军约有骑兵五百,其他皆是步卒。打的旗号是刘字虎头军旗,应该是寿春开来的刘勋所部。

    如今其先锋两千,离我城还有三十里,再远处未曾发现还有兵马开来。其他情况斥候营还在加紧探察!”

    这条清楚的军情报告一到,等来犯的敌兵突然增加了一倍的数量,而且来的还是正规郡兵。不但众文官的脸色变得铁青,就连方才平静的李儒与孙策也惊讶了。

    若来的只是造反的乱匪,一群乌合之众而已,两人还完全不用担心什么。但来得可是扬州的正规军,这可就很有点头痛了。真是差不多要以一敌十了。

    孙策皱着眉头,低声自语:“刘勋,刘子台,他来庐江做什么?擅自调动大军,想要造反吗?为什么陈纪的九江郡对他未加阻拦呢?他来是擅自行动,还是出于袁术的授意呢?”

    对敌人的来历估算错误的李儒,使劲的用心分析着情报。想要弥补刚才的错误。虽然也知道孙策根本不会怪他什么。必竟来得是刘勋,只怕是神仙也想不到的事。

    突然灵光一闪,脱口说道:“主公,定是那刘子台对未能从主公手中,抢到庐江心中不满,想要用强夺取了。属下以为,他此行应是私自行动,与左将军无关。”

    满堂文武都是一脸讶然,这可真是大新闻了,原来还有人跟主公抢这个庐江太守之位啊!可真是无耻之尤!庐江可是江东军士卒们,用命拼回来的,凭什么白给你!

    孙策道:“对!军师所言有理,若是左将军来了,只怕就是源源不断的大军了!”

    张昭心中腹诽着:“要是左将军来,他也不会一股脑的向上冲呀!他也是打惯仗的将军,还不会分先锋、主力大军吗?可如果先锋就有二万大军,那还有的打吗!”

    想到这里二张对视一眼,都是打了个哆嗦。看来张纮也想到了这一点,只是不知道为何,两人却都不敢声张。也许是害怕影响了将军们的斗志。

    孙策扫视了一眼跃跃欲试的众将。苦笑的看着这一群胜仗打惯了的傻大胆,自傲的有些盲目了,如今可是真正十倍之数的敌人。

    大手一挥道,“好了,不想了!不论来的是谁,我们都要好好招待他们。还有,军师,两位张公!你们且记住,咱们要抽空将那郑宝三贼剿平了。我们庐江不容许有割据势力存在。”

    孙策却似丝毫没有担心撑不过眼前的危局。他坚定而宏亮的声音,宣布了郑宝三家豪强的末日。对这些作乱的地主只一条路,不降则死!

    作战命令流水般地开始下达:“袓茂都尉远来,身子还未恢复,就与陈武都尉带城中所有步卒留守。军师你坐镇城中,做好必要的布置。其余众将全体率铁骑出动,随本将杀敌!”

    听了主公的安排,还有些不服的祖茂还想张口,求取任务。

    却被身上传来的一阵阵酸痛给止住了话语。前日晨练与主公试手时,第一次见到太极拳法时的祖茂,却是打死也不相信,自己会不是主公这种软绵绵的拳法的对手。

    因此他是一再被放倒,又一再的爬起来想要看清主公的招式。

    可是让他无奈的是,主公来去之间就这几个简单的画圆动作,却是偏偏让人捉摸不透。那一个上午死缠着孙策练招的祖茂,至少在地上打了几十个滚,直到再也没有力气起身为止。

    连他身上的战袍也是不知何时,被粗糙的地面磨出了一个大洞。

    幸好出于谨慎,他嘴上说黃盖是胡说八道,却还是将信将疑中,真得带来了三套衣裳。这才避免了裸奔的命运。

    孙策下令出战的话音方落,张纮一脸正色的出列开口说道:“主公!你身为主帅,怎么可以亲涉险地。想战场乃是兵器交加、刀枪无眼的险地,如今战事危急,乱军实力强大。

    属下以为,主公麾下众将虽然都有盛壮之气,但不可轻视来犯的强暴之敌。如主公有意外,三军之众,岂不是都要寒心。斩将夺旗,威震敌场,此乃偏将之任,非主将之宜也。

    原主公抑制匹夫之勇,胸怀霸王之计,保住万金之身方能成就大业!”

    !#

 第223章豪气冲天勇迎战伤心刻骨锻英雄

    第二二三章豪气冲天勇迎战伤心刻骨锻英雄

    听了张纮的劝告,深知他是真正担心自己这个主公的安危,必竟老爹的前车之鉴不远。

    孙策同样诚恳的感激道:“张公所言甚是,策铭记在心!只是如今我们被刘子台大军压境,若我们这些做主将的不能士率身先,士卒又怎能上下一心,勇气怎么提升,又怎么能以弱胜强!

    张公只管放心,策会尽量在后面压阵,保护好自己的性命。若不是绝对的必要,不会冒然出击。好!大战当前,众将都需努力杀敌,不要让张公为本将安危担心。大家出发!”

    众将轰然应诺,每个人都觉得这个新来的张纮校尉实在是多虑了。

    江东军这么多大将在,又怎么会让自己的主公身陷险境呢!倒是自家这个武艺强悍的主公,不要来和将领们抢功劳,大家就都要庆幸了。

    众将都是欢呼着散去,仿佛不是去浴血拼杀,而是去城外游玩一般。把还在担心孙策安全的张纮等人,看的大感惊诧。都是怀疑自己刚才是不是听错了来敌的人数。

    张昭一脸忧色的轻声问道:“子纲兄,那刘子台是不是只带了二千人,抑或是两百人来啊!他们这些当将领的怎么这么轻松呢?哪可是我军十倍之敌啊!”

    张纮也有些惊疑着说道:“不是!刚才明明是回报,有二万敌军来攻的!这群就是骄兵啊!可是伯符带着如此骄兵出战,那岂不是更加危险!不行,我们一定要去阻止伯符冒此奇险。”

    张昭看了一眼早已走远的众将,摇头道:“子纲兄!他们都走远了,拦不到了,我们还是想想怎么守城吧,也不知道那个李儒会如何安排。局势已经如此,再担心也没用!我们尽力吧!”

    孙策看了一眼一脸苦像的陈武,心中暗暗有些愧疚。

    “这个忠实的徒弟收了,他却从来没有打扰过我。只是默默的跟着军中的老将们,充实着自己的军略学识,自己这个便宜师傅却是忽略他了!有机会要补偿他一番。

    还有吕蒙那个顽皮猴子,如今在山寨里也不知道进步成什么样了。不过有他严肃认真的姐夫亲自教导,应该不错吧!下次要去信关心一番了!”

    精兵的动作永远是那么的迅速,听到有人来抢自己的新家园。江东军的骑兵顿时各个是火往上冲。从来只有打人的江东军,这次居然被人打上门来。

    要是不给这些不知好歹的兔崽子们,一些狠狠的的教训,江东军不是很没面子。

    用一个骑兵队率的话来说:“人多了不起吗?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叫做装备精良!什么才叫真正的大汉精兵。一群绵羊也敢来捋一头老虎的胡须吗?真是找死!”

    张纮等人初来庐江,从来没有看到过江东军如今的装备,更没有参与过战斗。

    在这些文士的印象中,打仗总是要势均力敌的时候才能一战。若是敌人是己方的两倍以上。就应该固守或者撤退,以避敌锋芒了。兵法中不都是这样说的吗?

    马掌沉重的叩击着城门甬道上铺设的青砖,在城门洞里发出隆隆的回音。二千装备完全的铁甲重骑,如同黑色的洪水。川流不息的通过舒县的北门,向着来犯的跳梁小丑们涌去。

    先进而精良的装备,加上常态化的胜利。使他们拥有了无比的自信,他们将用自己的愤怒去淹没一切敢于来犯的敌人。

    舒县三十里外,合肥南来的官道,宽阔平整的大路上一片烟尘。刘勋的先锋军二千人马,在他从弟刘偕的率领下,刚刚从这里通过。

    当大队远去,渐淡的烟尘中,出现了几个互相搀扶着前进的身影。看起来正是几个受伤、或是太累而掉队的士卒。看他们身上穿着,正是扬州军的标准军衣。

    其中一个最是高大的汉子报怨着:“宋定!你小子不要赖皮好不好,刘勋的中军还远呢!自己走几步,死沉的人还这么懒。整个人都挂我身上了,太过份了你!”

    宋定嘿嘿一笑,用着调侃的语气说道:“小顾啊,你长的这么壮实,平时可是比我吃的多多了。咱星火营五百兄弟里就属你最壮,眼下这紧要关头,你不多出点力怎么行。”

    “你要知道咱们周头这回可是下了死命令!要是谁漏了马脚,不能完成任务,那就抹了脖子,不要再回去了。你不会想要大家都回不去吧!”

    徐顾呸了一声:“就你这家伙会乌鸦嘴,再说了上回可不是老子泄了底,被人捉个活口。”

    说着还偷眼看了一下身后,扮成伙夫,挑着伙头行当,一瘸一拐着向前走的成当。这三人却正是江东军星火营中的精锐分子。

    此次都是受了周善的命令,准备带人扮成掉队的士卒,混入刘勋的中军好见机行事。在他们身后不远又出现了类似的三三两两的几组士卒。正是其他的三组人手,一共是十二人。

    本就是扬州军的一系,自然也不会少了相同的军服。扮成受伤掉队,这对于久经训练的星火营士卒们,倒也不是什么难事。只要安心等着刘勋后面赶来的中军来接收就是。

    为了保险起见,还特地抓捕了一部分掉队的刘勋士卒,防止投入中军人数太多,引起怀疑。

    成当隐约听到了两人的对话,只是默默的低头赶路。这段时日以来,他早已习惯了战友们的议论。上次在襄阳城只有他一个人被捉,已经使他在星火营中抬不起头来。

    虽然这不是他的错,但对间谍来说,这就是最严重的失败。

    若不是江东军运气好,他们连城门都差点没守住,还死了那么多兄弟。他手下的那一队五十名兄弟,更是死伤殆尽。至今,周善也没有再给他安排手下,却也没有撤去他的职务。

    他成了星火营里唯一一个没手下的光棍队率。

    宋定暗中踢了徐顾一脚:“小徐,过份了啊!说好了这事不能提了。再说上回要不是主公神勇,我们可都回不来了,咱们也好不到哪里去。你怎么一点也不顾战友情呢!真是!”

    徐顾也知道说错话,伸了伸头,却又尴尬的不知道说些什么解释一番。只好沉默了下来。

    宋定眼看大家都尴尬,干脆说道:“算了,大家先坐下歇会,等敌军大队来了再走。”

    成当却是没有响应他的提议,越过两人,顾自继续慢慢的向前‘艰难的’走去。他心中的委屈使他根本不想休息。

    上次的失败,其实并不是他的错。但事情是确实发生在他的身上,只能说是命运与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除了别队兄弟们的议论,最让他煎熬的还是每天清晨的出操。

    四百星火营的队列,只有他这个队率的面前,没有一个士卒站在面前。那些面容熟悉的兄弟们,如今只有葬在县城后山上的一捧骨灰。

    十个队率,将近四百少年,整齐的队形到他这里却是戛然而止。

    而当时一起在城下同样全军覆灭的宋定队,却是有一大半手下被调给徐顾帮忙攻击城楼。却是还有二十多人活下来。虽然难看一点,却不至于成光杆司令。

    宋定虽然了解当时的情况,也同情他,却也无能为力。只能是帮助劝解他与兄弟们。

    而成当却要遵守规则,每天面对那无形的压力。四百双眼睛看着他,其中有怜悯,有同情,有嘲讽,有鄙夷。他却只能是单独一人做为一队,每天坚持进行一个人的正常操练。

    每当午夜梦到那五十张熟悉的笑脸,惊醒过来时,他都会发现自己垫头的军衣被泪水沾湿。

    他常常在自问:“这里面究竟是谁错了。军法处说大家没有立下军功,没有奖赏,更没有荣誉,这是军规,不可能有错。

    那么军规没有错,军法处没有错,周军候也没有错,救了大家性命的主公更不会有错。

    至于那些要拼命保家而战的荆州兵,也同样不会有错!

    难道是我们那五十名拼力战死在城门前的兄弟们错了吗?我们是没有守住城门,可是我们都尽力的去拼命了!难道拼掉了性命才有错吗?

    他们都战死了,我却还要活在这里承受着沉重的屈辱!这是为什么?”

    成当面临的问题,却是战争中无数的无名英雄,所经历的一样。人们只会看到最后得到成功的那一个勇士,记住他的名字,给他所有的荣誉。

    却没有人会记得,在他之前倒下的无数同样英勇的战士。这个最后获得成功的勇士,却是踏着前面的战友的尸体,享受了所有之前的人付出的成果。

    也就是成当这一队没有获得成功。如果当时成当成功的守住了城门,他必然会被奉为英雄。而成了英雄的他,必然会沉浸到胜利的喜悦中,他还会对自己逝去的兄弟们如此念念不忘吗?

    可是战争永远是残酷的,战争也只承认成功的英雄,不接受失败。

    这次的失败,应该会让更多的人成长起来,也包括伤心刻骨的成当。伤心的越深刻,记忆也就越深吧。

    就象是百炼钢化做绕指柔,长久的伤心与打击,饱受煎熬,却使得成当的意志更加的坚韧起来。也许这就是英雄成长必经的一条路吧!

    !#

 第224章刘楷强行军进城抢他娘

    第二二四章刘楷强行军进城抢他娘

    刘楷带着二千先锋,向着舒县一路狂奔。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念头,想要为自己的堂兄夺回庐江太守之位,出一口闷了许多天的恶气。

    “这次的升官事件还真是憋气,不!这简直是丢脸了!”

    “当时堂兄收到杨长史的消息,大喜之下都已经放出话去。就连我也在准备的堂兄的升职酒宴了。酒水菜肴都准备的差不多,只剩下开伙加工了。

    一些关系密切的将领们,也都已经从各种渠道收到了消息,有些人甚至准备好了贺礼。准备左将军的任命一下达,就来刘府恭贺高升的。

    却不料,风云突变,铁板钉钉的庐江太守之位,却是被个乳臭未干的孙策给抢去了。

    害得堂兄如今在寿春完全成了一个笑话,甚至有人传出了‘打水竹篮刘子台’的嘲笑之语。这怎么不让自己那向来要面子的堂兄羞的无地自容。”

    虽然杨弘退回了大半的谢礼,但送出去的钱财,刘勋更是不好意思收回来。何况谁知道什么时候还会用到杨弘呢!加上这本就是私下的交易,外人自然不会知道刘勋损失了多少。

    他们两兄弟不敢去找主公袁术的麻烦,就只能去那个半路抢权的孙策小儿找个公道了。

    等真要是干掉了孙策,木已成舟,左将军应该也只会睁只眼闭只眼做看不见吧。

    这些天在某些有心人的故意挑唆下,本就暴跳如雷的刘勋,收到了一个确切的有利消息。

    杨弘那天在退钱时,似有心,似无意的说了一句:“如今舒县城中并未驻扎多少兵马,孙伯符那小子的五千大军,正在荆扬边境帮助守军对刘表进行辅助防御!”

    其中的含义不言而喻,这使刘勋下定了攻打孙策的决心。趁着袁术正在城中忙于处理刘繇的‘叛乱’根本没有注意城外的兵营中的驻军。

    愤怒的俩兄弟一商量,认为有机可趁,心一横就带着自己的二万兵马潜出了寿春,火速向着舒县开来。在两兄弟的想法里,先下手为强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有两万大军在手,等打下了庐江,有了自己的地盘,再大力扩军。左将军也不可能再派兵来围剿自己。再说刘勋自觉怎么也要比那个黃口小儿,对左将军的作用要大吧。

    刘楷原本想要带着骑兵,打舒县一个措手不及。刘勋却是反对,认为五百骑兵太少,只怕不能挡住城中孙策军的反扑,反而还会导致打草惊蛇。

    那就得不偿失了,还是试着看看能不能用步兵突击成功。

    每次说道骑兵,刘勋与几个将领都要大骂孙策几声。

    当初仗着袁术一时的大方,允许孙策随意调用物资。孙策却是趁机,把寿春军营里所有留守的战马,收刮了一半以上。

    以至与从前线败退回来的近十万袁术军,只能补充千余匹孙策挑剩的战马。

    刘勋赶的早,下手的快,也只抢到了这五百匹劣马。其他的有些回来晚的部曲,连一匹都没有分到。奇怪的是,也没脸胆敢去江东军的营中把马要回来。

    闯营杀叛徒的江东狮的名号可不是白叫的,真有实力的将领也不会与这小辈计较什么。

    而且对于孙策大量占用马匹的情况,左将军似乎也是默许了。可能是对孙策所立的大功,却没有拿到九江郡的补偿吧。扬州的十万兵马里,当初也只有孙策的一支部曲是纯粹的骑兵。

    刘楷想着:“但听堂兄说现在也不是了,孙伯符收编了庐江的旧兵。加上原先跟着他攻打庐江的二千人,他一下就有了一万兵马,这更是让堂兄眼红不已,一万兵马啊!

    要是给了我统领,我军的实力一下就可以增加一半,我也可以升级为将军了。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坐拥一郡之地,当自己的土皇帝。有地盘才是真正的有一切啊!”

    想到这里刘楷的心更是怒火万丈:“这些本就是我们刘家的东西,我一定要帮堂兄全部都收回来!孙伯符,本将会让你这个贪婪的小子付出沉重的代价。”

    至于派兵偷城,要是成功最好,情报上说舒县最多只有两千守军。

    只要入了城,刘楷带着的二千兵马就算打不过孙伯符的二千守军,至少也能坚持到只隔十里的一万五千主力大军的支援。

    就算不能偷城成功也没事,二万大军可是准备了充足的云梯和箭支,强攻舒县也不是问题。

    刘楷心急火燎的催促着部属们向前狂奔。从寿春到庐江,几天的路赶下来,士卒们其实已经很疲惫了。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