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强汉(荣誉)-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百七十七章 峰回路转

一个人若是整天徘徊在犹豫之中不但他自己不爽,营造起来的气氛也会让周围的人感到忧郁,有一种想要大喊大叫然后吐血的冲动。

林斌不想拖,但是他不能草率地进行国家大事,为此必须对天子的特使进行试探,摸清对方的底牌和来到西林的目的。短短的一天自然是无法试探出什么,而似乎也没有多少时间来浪费?他见了天子特使,一场关乎到日后势力格局的会谈即将展开,他们还不知道会有什么结果,因此都保持足够的谨慎。

汉国的那位天子说要对林斌宣战不是一次两次,记得上次天子赐婚的时候也说过拒绝就要宣战,结果天子还没向林斌宣战淮南一系就反了,因此耽搁了下来。这一次天子又提出宣战威胁,会带来什么?

“首先,我对汉国公主婧被劫一事感到遗憾,但是必须说明的是刘婧公主被劫汉部不带任何责任,汉部的军队做出了相应的护卫,是刘婧公主拒绝,汉部的护卫军队归回军营,刘婧公主才在汉部领土外被匈奴与卫氏朝鲜劫持,所以这是自身行为造成的事件,错不在汉部……”

林斌说罢对特使诸人笑了笑。

“……,不过!匈奴和卫氏朝鲜竟然无视汉部劫持汉部的客人,这是对汉部的挑衅、是对百万军队的发出战书,汉部不会视若无睹。如今汉部已经对卫氏朝鲜宣战,并且已经发兵攻打卫氏朝鲜,挑衅者会付出惨重的代价,不灭卫氏朝鲜汉部不会罢兵止戈!”

什么时候都讲求一个道义问题,无疑汉部做出这样的反应在道义上已经站稳脚跟。

刘彻面无表情地转头看向穆旦,示意这个纵横家上场。

穆旦很有大家风范地向诸位鞠躬为礼,他清了清嗓子直接面对林斌:“贵部已经出兵攻打卫氏朝鲜不假!所求为何?攻城夺地也!绝非为了索回我南宫公主婧!何有道义乎?”

先声夺人,不过似乎对林斌没有什么效果?林斌仍然笑眯眯在饮茶,在场汉部将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举动,他们依然坐得笔直。

穆旦见没有人回答不会以为是汉部将领示弱,他事前有做过功课,明白想要对付汉部的统治阶层不是那么简单,语言通常没有什么杀伤力,想要达到目的绝对不能太激进或是太软弱,应该拿出实际的筹码来。

“卫氏朝鲜掳我公主是为挑衅,挑衅大汉国军威,为此陛下已决定出兵灭其国!”

汉部的人还是没什么反应,他们嘴角一翘,无不在心里想:“天子的军队都被淮南一系拖在内战,有兵力去攻打卫氏朝鲜吗?”

滴水不进,这无疑是说客和纵横家最难以对付的对手,穆旦刚刚的话也是一句试探,而且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他决定抛出一剂猛药!

“匈奴……二十万铁骑枕戈待旦,攻西域?攻辽地?不知护汉侯对此有何看法?”

霜偷偷嘀咕:“来就来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谁怕谁了!”

刘彻看一眼霜,所谓查微知细,看一看一名将军下意识的反应就知道汉部不怕匈奴,这与汉国的将军们是决然不同的,汉国的将军们要是听说匈奴集结二十万骑兵来袭绝对是炸锅,未战先怯。

林斌得到的消息是匈奴进攻的对象是西域,经过穆旦这么一问倒是觉得有些可疑,明显天子那方面探出了什么消息,而那消息对汉国来说绝对不好,因此才有特使来访这么一茬。他最近一直关注的对象是卫氏朝鲜和汉国内部,对匈奴的关注也仅限在朔方的贺兰山部落群、乔巴山的匈奴左贤王那里,匈奴单于庭最近发生了什么事基本不是很了解。

“噢?匈奴集结了二十万铁骑?有么?没有吧!”

“护汉侯当真毫无所知!?”

“知道与不知道没什么差别,该来总归是要来。不过嘛?似乎应该担心的是天子,而不是我吧?”

“护汉侯此言差矣!匈奴志在吞并西域而非汉国。其言大谬,谬不可言。圣天子对西域了解虽然不多,西域乃护汉侯之盟友,盟友遭此威胁护汉侯岂会冷眼待之?匈奴欲吞并西域必先攻打贵部,护汉侯如何不知?”

“汉部和西域结盟的事情不是秘密,没有什么好隐瞒。对了,你叫什么名字?噢……穆旦?好名字!匈奴如果进犯西域汉部自然不会袖手旁观。”林斌话锋一转,颇为诡异:“阁下真的认为匈奴是要入侵西域?不是淮南王刘安进行邀请,匈奴想要和刘安来个里应外合,平分汉国?”

林斌终于记起一件事情了,历史上的淮南王一系一直都在联络匈奴人!

刘安不止一次向匈奴许诺,如果是他当上了汉国的天子将会割出包括上郡、北地郡、雁门郡、上谷郡在内的六郡、五十三县给匈奴,条件是匈奴帮他击败刘彻,而似乎匈奴也同意这个条件随时都在准备出兵大举入侵汉国。

历史上的刘安反不起来,他联系匈奴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可现在刘安反了,他可以联系汉部难道就不会联系匈奴?林斌也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一直潜意识的不想和淮南一系联盟,原来是排斥刘安的不折手段!

一名好的纵横家,他不会在外表泄露内心的想法,便算山崩地裂也依然要面不改色。

穆旦心里极为震惊,他不明白林斌是早就知道淮南王刘安和匈奴勾结、还是从刚刚的话听出来的。如果是早就知道刘安和军臣单于勾结,他觉得没有谈下去的必要,应该虚与委蛇随便谈几句,然后马上警告天子离开西林;如果是试探出来的,那么一切还有得谈,而且有七成把握林斌会与刘安反目,进而调转矛头攻击匈奴,毕竟匈奴一直以来都是林斌的死敌,不可化解的死敌!

从刚开始谈话这名纵横家就一直被不咸不淡的回应,现在他终于拿回了主动权。

“反贼刘安许诺何其多也,如何当真?想必护汉侯也得了刘安叛逆的许诺,护汉侯当真了么?军臣单于乃塞外霸主,岂会因只字片言当真?便算匈奴起兵欲入主中原,护汉侯岂不知匈奴定然要先击败西域与贵部,后路不净,匈奴安敢南下?如此可对?”

可惜……

吕炎这位老兄笑了,笑得颇为张狂:“可悲,可笑!汉国存亡与我等何干?我王大可旁观之、或与匈奴达成协议。刘安与撑犁孤涂分得汉国,难道我王分不得?殊不知天底下无永远的敌人,惟有永远的利益一说!君上以为是否?”

事实上林斌也在思考,他不否认平分汉国的可能性,但是似乎不怎么可能发生在汉部身上,在此之前只有刘安主动联系,刘安联系时也没有提起匈奴,那么可以解释为刘安想要隐瞒匈奴参与计划的事实?既然隐瞒就代表没有十足的诚意,也就是说汉部是被刘安和匈奴排斥在联盟之外,不然多多少少还是会试探一下的吧?那两方连试探结盟的可能性都没有,事实已经摆在台面上。

这么一来就有点诡异了,很明显汉部被刘安当枪使,刘安在利用汉部吸引天子的注意力,刘安真正的后手是匈奴的铁骑!

穆旦是高手,他极力隐瞒是在创造条件,有些东西只能让当事人自己去想,引导是引导不来的。而现在他看林斌陷入沉思,很明显是在思考其中的厉害关系,那么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虽然不情愿,但是目前的格局真的有点奇异,富有绝对攻击性的匈奴想要南下入主中原首要的敌人是挡在外面的西域和汉部。

西域不必说,她虽然有五十多个国家的联盟,军队也有三十几万,但是西域的军队绝对不是匈奴骑兵的对手,如果不是有人在旁边牵制,匈奴吞并西域只是时间的问题。

汉部虽然不承认,但她事实上就是从汉国脱离出去的势力,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族!虽然汉部和汉国的关系一直不怎么样、甚至多次发生摩擦,但是大规模的交战不曾发生,不尴不尬的相持状态是目前的事实。

林斌领导的汉部真的就挡在匈奴进攻的路线上,必然会遭受匈奴全力的打击,而现在汉部问题也不小,她正在清扫辽地的抵抗势力,如果这时匈奴对汉部发动战争,二十余万胡虏铁骑杀进来……后果不可想象!

“那不是小规模的交战,是举国的大战,败了要亡族灭种,胜了也绝对是惨胜!”林斌自嘲的笑了,被所有人排斥在外,被所有人当成必须除掉的敌人,他只能纳闷:“我真的有这么重要?谁都想除之而后快?”

现在不是自己吓自己的时候,短暂的沉默过后,似乎是该认清事实想想对策了……

“任谁被匈奴盯着都不会好受!”

第二百七十八章 势必人强

无可否认,华夏民族是一个奇怪的民族,她可以在内部争斗,同族之间为了霸权或者私利斗得不亦乐乎,但是一旦遭受外来异族入侵的时候,她的成员总是会短暂的停止纷争一致对外!当然,前提条件是来自外族的压力大到威胁华夏民族的生存空间!

如今来自外族的压力不可说不大,虽然没有人承认,包括林斌自己都不承认,但是正是因为匈奴等异族的压迫让他们内斗不起来。

汉国对汉部的敌意不是一两天,千万不要说汉国的当政者没有想过要发兵攻打汉国,天子多次提到宣战,这就是汉国的态度,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汉国一直想打而没有发兵?原因就在于匈奴对汉国施加的压力大,大到汉国不得不考虑一旦发兵攻打汉部,是不是会造成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局面。

两个同根同源的势力交战起来一定会让异族匈奴占去便宜,这便是汉国恼怒却一直克制的原因。

再则,汉国的麻烦一直都不少,除了北疆的匈奴还有内部的淮南一系,南边的南越,西北边的包括羯、羌、氐等在内的少数民族,麻烦已经够大了,再激化与汉部的矛盾只能得不偿失。

林斌呢?他倒是还没有想那么远,他只是不想攻打汉国,可以说除非被逼急了不然根本不愿意大动干戈。林斌不想,那么其他汉部的成员是怎么想的?当然也有不得已的原因,目前汉部还有其它必须对付的敌人,比如卫氏朝鲜、南沃、北沃、鲜卑,乃至于最大、最有威胁的敌人匈奴。

坦白而言,双方的主要阶层都想一决雌雄,但是没有解决掉周边的敌人时,汉部与汉国的战争根本打不起来。

局势从来都是复杂无比,人想怎么做总该先考虑一下做了会带来什么后果。

现在……

林斌想透了最基本的一层,看汉国特使诸人的反应,淮南王刘安绝对与匈奴达成了什么协议,这个协议会严重威胁汉国天子的生存,如此才有放下身段递交国书的事情发生。

就如前文多提到的那样,匈奴想入主中原必需除掉挡在外面的西域和汉部。

匈奴早在五年前就在为入主中原做准备,军臣单于倾巢而出,三十万匈奴骑兵转道向西,大举入侵西域,一度攻下包括蒲类、蒲类后国、伊吾等六个西域小国,交战的最前线还一度前进到西域第二强国车师国,那一次如果不是林斌率军无意间解围,西域能不能存在还是一个未知数(历史上是被吞并),如此才有西域感激汉部的一事发生。

林斌转头看向吕炎,吃疑问:“前段时间被我们击败的鲜卑是不是举族投靠了匈奴人?”

吕炎的反应很快:“是的,君上。鲜卑全族二十余万人西迁依附匈奴单于庭,保守估计能为匈奴增加五万兵源。”

汉国诸位客人好奇地在听,他们对塞外的了解比较少,希望能听出一些有用的情报。

刘彻心情发闷,他仔细算算,林斌到目前为止打了不少大型战争,灭掉肃慎的一战在汉国已经传得沸沸扬扬,和平吞并乌桓和夫余更是让包括他在内的汉国高层羡慕不已,如今再听一个大部落被打得依附匈奴,心里真是五味杂陈,既然到欣悦又十分无奈。

好些人在心里喟叹:“他怎么就不是汉国的将军!”

林斌不管在场汉国客人是在想什么,他依然我行我素。

“考虑到现在的局势和一年前有所改变,匈奴内部也由于生存压力的原因,匈奴贵族之间进行了一些妥协……”

“君上,末将以为军臣单于必是从各部贵族手里接收了不少军队,稍前匈奴在西域损失的兵力得到恢复,甚至有所增加,匈奴当前的兵力绝不止二十万,保守估计该有三十五万上下。”

“那么也就是说鲜卑再加进去至少有四十万?”

蒙诏无语的点点头,十万匈奴铁骑就能把汉国搅得稀巴烂,二十万铁骑就能连克数郡一直打到汉国皇都长安并把汉国天子的行宫(甘泉宫)给洗劫烧毁。是披甲百万的汉国太弱?好吧,是汉国将军们的统军能力弱了一些,但是匈奴的战力绝对不能忽视。

现在匈奴的兵力保守估计在四十万上下,差不多恢复到匈奴大帝冒顿时期的战力,考虑到时代的变迁,军臣单于的四十万骑兵因为装备的问题战斗力该是有所上升。这么一只庞大野兽蠢蠢欲动,大有披靡天下的架势,被虎视的任何一方都会被吓得不轻。

真正的韩嫣被吓得脸色苍白,情不自禁地喃喃自语:“四十万!?太可怕了!谁能挡住匈奴的四十万铁骑……”

刘彻表情也有一些异样,如果不是匈奴太强大,汉国会如此紧张?紧张到无视淮南叛逆在内部蹦跶,他堂堂天子会心血来潮地前来西林?

提了无数次,刘彻目前在汉国根本就是一个般傀儡状态,他有权但是没有太大的权力,一半以上的国家权力还是被窦老太太掌握在手里,他是激进派的首脑,自知目前无法撼动以窦氏为首的保守派,所以也就需要想方设法的增加实力和减少敌人。

说一句不好听的,刘彻不是当代刘氏的唯一血脉,他就算是死了窦氏也能随便抓一个来当皇帝。事实上窦老太太也坦白告诉过刘彻“你不当皇帝还有其他人来当!”,强烈的危机感总是能让人变得疯狂,何况乎刘彻本来就不缺乏疯狂的基因?

如此一来刘彻就必须冒险前来了解林斌真实的想法,第一时间做出最快的反应,不然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误会都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憾事。

冰释前嫌不至于,不过在有共同敌人的现状下,双方或许是该考虑暂时放下对立,寻求共同的生存权力,解决了威胁该怎么办还是照做。当然……没人会直白白的讲出来,他们还需要一步一步试探对方的底线,得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临时协议。

刘彻一直都没说话,他还是在听林斌与吕炎、蒙诏的问答,直至听得明白……

“护汉侯!吕统领、蒙统领。若真如此,匈奴岂非无法战胜?”

吕炎根本不想搭理。

蒙诏矜持的笑笑。

林斌奇怪地看一眼刘彻:“外蒙大草原都是匈奴的传统势力范围;朔方目前被贺兰山部落群占据,博耶手里的兵力有十五万;东北的卫氏朝鲜、南沃、北沃总兵力该有三十万。”

“外蒙……?此是何地?”

“就是朔方以北、西林以西,包括乌穆草原、浚稽山、燕然山、姑衍山……当然还有匈奴的狼居胥山,这些固定范围内的领土。”

刘彻习惯性地沉默……晒然道:“该有多辽阔?”

吕炎不冷不热:“比汉国大多了。”

林斌不怀疑自己看错了,他看到刘彻的眼神变得无比炽热,如果能听见心声的话刘彻在想“那些领土都应该属于大汉国!”,当然,林斌无法听见人的心声,他继续转头和蒙诏低声交谈。

诡异的画面持续了足足一个多时辰,汉部的将领们低声交换意见;汉国的客人们也在低声交谈,不过他们谈的话题比较单调……

“护汉侯如此作为作何解释?”

“侃谈匈奴兵力,该是准备抵御匈奴铁骑。”

“如此说来护汉侯接了国书,遵行圣天子旨意了?”

“本该如此!属国如何不听宗主国号令!”

唧唧歪歪、没完没了,很傻很天真的一群人……

刘彻也拿捏不准林斌是在想什么,说林斌遵行自己的意志似乎不太可能,错了,是绝对不可能!那么他们商议匈奴兵力,猜测军臣单于的下一步举动是在做什么?

很明显,汉部的高层们有点怠慢了客人,那种我行我素的姿态谁都学不过来,若说三言两语就准备冰释前嫌合力对敌,就是林斌自己信其他人也不信。只能解释:他们在进行惯性的思考和作为。

本来嘛,这次见面又不是正式的接见,把客人凉在一边虽然是怠慢但也有理由不是?谁叫汉国特使主人带来这么一个爆炸性的消息。

“好了。现在不谈这些,该怎么联络南方氐族、与朔方贺兰山部落群进行谈判、等等的琐事待举行军政会议再进行商讨。”

林斌开口,正谈得欢的诸位将领统一噤声。

“天子特使,该说说你们的来意了……”

第二百七十九章 故技重施

“好了,天子的特使,说说你的来意吧!”

林斌说完专著地看着刘彻,准备捕捉刘彻的任何一个反应。

虽然汉国的客人带来了重要的消息,但是还没有得到证实前消息永远只能是消息,并不会因为消息的内容而有太大的改变,现在是时候看看不远千里前来西林的客人们究竟带有什么使命。

刘彻不温不火地举盏饮茶,他的思想在急速地辗转。

稍前汉部将领们的谈论给予很多提示,看得出来汉部一直都在准备和匈奴进行战争,可以说如果汉国没什么举动汉部也是要和匈奴打仗的,如此固然好但也有令人侧目的理由。不得不想想汉部既然想要攻击匈奴,那为什么迟迟没有交战?

刘彻稍微一想就释然了,从种种迹象看来,汉部不是不想打,是没有能力进行大的战争。从汉部转战千里的情况看,汉部的经济建设应该十分糟糕,内部的民生肯定给统治阶层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再略一想想,汉部的军队似乎也出现疲软的状态,从最近汉部进攻辽地的现状来判断,汉部军队攻下肃慎后不管是军备还是士兵的疲劳一定是达到了瓶颈……

“最为重要乃是林斌手中无多余劳力,粮秣不丰何有余力进行大战?如此军备不整、士卒疲惫,百战雄兵也有疲软之时。”

林斌表现出了十足的耐心,既然是汉国主动来,那肯定是有求于人,还轮不到他去操心什么,慢慢等待答案也就是了。

刘彻放下了茶盏,他端正坐好竟是微笑道:“天子欲表彰护汉侯忠勇,按例厚赏侯国(诸侯国),并无它甚用意,护汉侯如有所求但可直言。”

“咳咳咳……”吕炎差点被茶水噎死:“你……你说什么?”

刘彻瞄一眼吃惊的吕炎又再重复一次。

吕炎转头看向旁边的蒙诏,他们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到了真真切切的迟疑,没明白汉国特使玩的是哪一出。

林斌的思维比较前卫,他略一沉思也就大概明白了。

汉国玩的是欲擒故纵那一套,摆出一副有求必应的尊荣,用意大概是有限制的提升汉部的实力,在最短的时间里将汉部武装到牙齿,让汉部去和匈奴拼死拼活。可是……天子就不怕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想透这一层并不困难,林斌纳闷的是远在长安的天子究竟在想什么,难道真有未卜先知这么一件稀奇事?天子这一手玩的高妙,按照谋略来说就是阳谋!

硬气一点回句“少来这套,别以为用钱砸就能让我带着数十万军队去和匈奴死磕!”,这么做好像有点对不起盛情款款的天子,而似乎不是汉部要去和匈奴死磕,是匈奴露出獠牙在咆哮怒吼?

那么就贪婪一点“我很饥渴,什么都要,推倒……推倒……”,不过这样一来似乎有点下贱了?

“摆正位置!现在是天子有求于你,不是你有求于天子!让他心甘情愿送上门来才是王道,硬塞过来不收多不好意思?”

林斌没有学习过谈判技巧无从玩弄花招,他温和地笑,站起身来转身看向乌穆草原,干脆就来个高深莫测:一个字也不说、一个要求也不提!

在吕炎和蒙诏做出的表率下,汉部在场的武将和文官也来个交头接耳。

他们谈论的话题很明确,都在猜测汉国天子想干什么。

群众的智慧是无限的,有人提个开头,大体的方向被架构,不是太蠢的人大概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有了开头和方向并确定范围,那么细节方面也就成了谈论的主题。

有被害妄想症的人在说:“汉国又想玩借刀杀人计,不能上当!”

实际派相对比较委婉:“又不是第一次接受汉国的礼物,上次在朔方也收了不少东西,反正是要与匈奴作战,收了增加实力也好。”

猥亵的人拍板:“收!为什么不收!汉国送礼物不就是想我们去和匈奴交战么?小打小闹几场有了交代也就是了,我们继续专心发展内政。”

汉国的客人们耳朵没聋,他们听着听着冷汗瞬间就流淌下来,无不在纳闷:“这些都是什么人啊?”

韩嫣听罢大升心有兮兮焉之感,狂呼“真是一群志同道合之辈!”,潜在台词是换个角度他也是这么想的。

刘彻则是心无杂质,他关注的对象只有林斌一人,小角色们想什么、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林斌会做出什么样的抉择。

古人极其讲求信义,也就是说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一旦答应了没有做到就是背信弃义,是要被世人唾弃的。而无疑在讲求信义的时代,被唾弃者也就等于失去了可信度,人无信不立,什么事都别想再干了,被唾沫淹都淹死。

上次林斌收了天子的礼物,武装起一支三千人的甲士,他因此也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于广牧和匈奴鏖战十数天,最后明知道是被设计了还要将黄河北岸送交给天子的军队才率领部下远遁,这就是受人恩惠的代价。

前事历历在目,这次天子还是只想送点东西加上一把道德枷锁,林斌会上当吗?

林斌脸上没有了笑容,他扫视一眼还在讨论的众下属,把视线定在汉国特使身上:“今日到此为止。”

话音刚落,原本还在剧烈讨论的汉部所属全部噤声,缓缓地站立起来。

“特使,诸位远客请随意,若有要求知会典校尉一声,他自会斟酌满足。”

鸿台守将典彦微微点头,他已经得到指示,知道怎么招待这群特殊的客人。

吕炎和蒙诏向林斌抱拳为礼,异口同声:“君上,末将去密枢院等候。”

其他将领也是恭敬抱拳就随着两位统领退下去。

刘彻讶异地看着汉部所属的武将、文官退去,他完全没有适应汉部的行事作风,招待客人时主人说散就散这种事情在汉国绝对不会发生,因为这是一件非常失礼的事情。

林斌又是低声向霜交代几句,等待霜也退下去,林斌似笑非笑地看着汉国的客人们,起唇道:“我大概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有一个建议告诉天子,麻烦特使转告:玩火可以,不要玩得自焚。所谓明人不做暗事,他想做什么明白点讲比较好,过份的隐晦只会是适得其反。”

刘彻的眼神很明显地收缩了,他站起来直视林斌:“护汉侯可还有话语需要转达?”

林斌也不做作:“匈奴是我们共同的敌人,这一点无法否认。我是准备与匈奴交战,一直都在准备,但绝不是现在,更不是在天子的设计下走向战场。少玩一些花招,有些话明白说比七弯八拐的设计对我更有效果。”

刘彻笑问:“同为华夏一脉,理应同舟共济。当前为民族生存存亡之际,应当精诚共商御敌之策,是否如此?”

林斌含笑点头,他心里却是有点犯迷糊“这些话怎么这么耳熟?”而似乎他忘了自己在战场多次用这样的口吻动员士卒。

“护汉侯可有军务?”

“嗯……?”

“若无军务,邀君一同踏青山、指遥云如何?”

“呵呵……我需要带个翻译。”

“啊?”

林斌有军务吗?当然有!不过有些事情急是急不来的,他向草根子吩咐,代为转告密枢院诸位部属“不必再候,自行议事”,想抽出一点时间好好和这位特殊的少年闲谈几句。

两人也就这么散步于青山之间,踏于环廊之内。可以谈生活,亦可以谈抱负,其实他们也不知道对方有什么吸引自己的东西,短暂的几句交谈竟是像极多年好友,笑谈一切空洞,一些不应该说的话也顺嘴说了出去。

刘彻花了很多时间在研究林斌,越是研究越看不透,不过这并不妨碍理解一些层面的想法,他极力引导话题,以轻松随意的方式小谈训练军队、将领运用;大谈对外扩张、国与国的交流。

林斌发现这位少年和自己有很多共同语言,对某些事情的理解更是惊人的相向。

话题也不知道是怎么绕竟是绕到民族这个敏感的话题,而无疑民族这个话题对刘彻有着惊人的吸引力,刘彻极力地想要理解什么是民族的向心力,林斌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这一谈,谈到傍晚才算完,分道扬镳时两人下意识地转头,看见对方都在看自己,不约而同在心里怪怪的想:“真是一名奇特的人!”

第二百八十章 顾虑重重

“君上为何突然让我等严加监视汉国特使韩嫣?”

“不知。行该行之事,奉命办事便是了。”

“是该如此……”

“好了,走吧!”

两道背影远离而去,他们瞬间就拐入墙角消失不见。

……

——密枢院:

林斌站在地图前方专著看着乌穆草原的方向,根据斥候长久以来的回报乌穆草原并没有发现匈奴军队的行踪。一个都没有发现就是大发现,以前乌穆草原时常可以遭遇匈奴的侦骑,这下子连侦骑也没看见一个,事情显得十分反常。

东面的卫氏朝鲜最近倒是活跃了许多,一改不出城野战的战略部署,多次出外与虎军发生交战,当然,卫氏朝鲜在野战中毫无意外地被虎军打得屁滚尿流,每一次都是惨败而归。

乔巴山方向的左贤王赛音达虽然有集结军队的迹象,但是左贤王只是集结兵力没有领军出征的举动,那好像只是例行的秋季狩猎,不过还是值得关注。

最值得汉部注意的是占领区内的反抗势力又死灰复燃,多处居民区遭到游击队的袭击,虽然没有造成汉部民众什么严重的伤亡,但是分居在各地的民众明显变得有些恐慌。

韩安国的眉头已经皱了很久,他转身走到简易的沙盘边盯视占领地的肃慎局部,看着插着代表抵抗势力活动范围的小型旗帜,忧虑道:“如此下去要遭……。我以为应当一边派出军队进行清剿一边划定警戒区,限制暴徒的挥动范围,进行压迫性驱逐,强迫抵抗的敌人龟缩一堆,然后一举剿灭。”

蒙诏暗地点头,韩安国建议的剿匪方略虽然会消耗很多时间,但不失是一个可行的方法,当然前提条件是进行增兵,不然还是有点悬。

吕炎则是有些疑问:“若是匪徒像上次消声灭迹,待驻军放松又再袭击,如之奈何?”

占领区的不稳定让汉部浪费了许多兵力驻守,目前占领区的军队数量是三万五千人,他们分布在仆从国夫余境内、原肃慎领土,还有两万士兵驻扎在边界线防御北沃可能的袭击。所以三万五千人看上去虽然很多,实际上是被分散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