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鲜卑人仍然坚持,那是因为本能的求生欲望支配着;镇北军团的士卒仍然坚持,那是因为强烈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支配着。各军、各师、各团、各营、各连的军官没有人退缩,不少的营长和连长已经战死,有的盾墙后面甚至是排序第三的副连长在指挥作战。
只要手足兄弟不退缩,汉军就不会退缩!
第四卷 烽火四起 第一九九章 猛虎齐出展雄风
“通令各军,团以上军官前来报道,随我出战!”赵兴一边认真地擦拭着手中的霸王长枪,一边对传令兵说道。
不久以后,关羽、张辽、吕布、李进武、周仓、胡车儿、麴义、郭常子、程远志、邓茂、方悦等人纷纷来到赵兴身前。
“吾欲手刃和连,诸位可敢随我深入敌阵一展威风?!”赵兴一脸轻松地问道。
“正合吾意!躲在盾墙之后实在枯燥无味!”关羽一提大刀,豪迈地说道。
“阵前杀敌,怎能少了我老张!”张辽一脸的兴奋,丝毫看不出疲惫的模样。
“鲜卑人已是强弩之末,杀之如同屠狗尔!”吕布一脸的傲气,丝毫不将还有上万残余的鲜卑人放在眼中。
“愿随将军阵前杀敌,扬汉军雄风!”其余诸人也纷纷开口说道。
“好,上马,且让吾辈为手下士卒展示一番武艺!”赵兴大手一挥,率先拉下掩面头盔,然后一骑向着“青泥洼”坚定不移地奔去。关羽、张辽、吕布等人紧随其后,一众将领纷纷策马而去。
赵兴一向要求战场之上的指挥官要坚守指挥位置,不可逞个人英雄,今番为何这么轻狂躁动呢?
赵兴并不是盲目出战,因为他已经看出来鲜卑人如今士气低落,毫无战意,只差压垮骆驼背的那最后一根稻草。他带领手下武将出战,看似危险,但如果发挥得当,则可以瞬间瓦解鲜卑人的军心,不必再旷日持久地耗下去。
五原城下还有两万鲜卑人马,万一拖下去被这两万人马抄了后路,那战争的输家和赢家很可能要掉转过来。再说赵兴也很久没有亲自上阵杀敌了,技痒难忍之下,也很想在战场上痛快淋漓地厮杀一番。凭借现如今自己的武艺和精良的防护装备,只要不动用热兵器狙击,即使深入千军万马之中,赵兴也照样可以全身而退。
为了以防万一,赵兴还是接受了田丰和郭嘉的建议,将六千轻骑兵集中起来,随时准备向“青泥洼”中间的鲜卑人发起最后的冲锋。
“镇北将军赵兴在此,和连速来授首!”赵兴大声高呼着冲向了鲜卑人群。看到汉人一群将军装扮的数十人竟然脱离本阵前来挑战,鲜卑人纷纷上马应战。让汉军这么瞧不起,只派出数十人前来攻打,这种情况鲜卑人还是第一次遇到,原本低落的士气又被激发出来,纷纷向赵兴等人围攻上来。
可惜,闯进来的这群汉军不是入了虎口的羊儿,相反却是闯进羊群之中的猛虎。赵兴就不用说了,关羽、张辽、吕布、李进武、胡车儿、麴义等人哪个不是一身精湛武艺,马上功夫个个了得,鲜卑人根本难有一合之将。就算郭常子、程远志、邓茂、方悦等人,那也是身经百战,杀人无数的疯子,一般的鲜卑人也奈何不得。
一场毫无悬念的屠杀随即开始……冲进鲜卑人之中的数十名汉军将领配合默契,像一把锐利的匕首,迅速在鲜卑人还流血不止的伤口上又狠狠地拉了一道口子。所有敢于挡在汉人前方的鲜卑人都被斩于马上,汉人将军出手时狠辣果断,他们只忙着收割人命,从不多做一丝的多余动作。
只见赵兴手持一柄霸王枪,枪枪都奔着鲜卑人咽喉而去,每次只是轻轻一点,便迅即收枪,毫不拖泥带水。这一招还是赵兴从赵云哪里学来的本领,战场之上,长枪之所以被称之为“百兵之王”,关键就在于其轻巧省力,杀起人来毫不拖泥带水,要么刺咽喉、要么扎心脏,傁乎之间如蛟龙出水,蟒蛇吐信,让人防不胜防。
赵兴身旁的关羽杀敌之时,其动作观赏性很强。关羽的每一刀下去,必然要将鲜卑人或是横着削掉脑袋,或是竖着劈成两半,有时候甚至连马头都连着被砍下来。四周观战的士卒,远远地就能看见寒光耀眼地青龙偃月刀正在上下翻飞,随着刀刃飞舞的还有鲜卑人的头颅。
张辽和吕布的杀人手段有几分相似,或是枪挑、或是利用锋刃劈砍,总之是怎么顺手就怎么来。上一次跟南匈奴叛军对阵,吕布杀得很不过瘾,这一次身边还有关羽、张辽等人比着,下手之时自然是好不留情,生怕落在了后面。
也有一些使用非(kanshuba。org:看书吧)常规武器的将领,他们或是用的狼牙棒,比如胡车儿和周仓,或是用的双刃大斧,比如程远志和邓茂,但杀起鲜卑人来也是一样的爽利。像周仓这个粗鲁的家伙,他杀人的方式就有些不耐看,总是提着一根狼牙棒,专捡鲜卑人的脑壳招呼,凡是被打中的头颅都如同爆开地西瓜,搞得红地白的溅人一身!
约摸用去一盏茶的功夫,赵兴便率着手下将领从“青泥洼”的一头杀到了另外一头,在他们身后留下一道血色染红的缺口,如同春日里农夫用铧犁翻开的田地,深深的沟垄清晰可见。
赵兴调转马头,冷森森地看着远处已经被杀得失魂落魄地鲜卑人,一言不发。顿时,喧闹的战场寂静了下来,只听到两军士卒粗重的呼吸声。
鲜卑人一个个早已低下了高傲地头颅,心如死灰一般等着被汉人歼灭,心中却生不起抵抗的勇气。被大单于戏称为“羊羔”的汉人实在太凶狠了,冲锋到现在,各部落连一处缺口都没有打开,每一名汉人士兵就算是在临死之前,都要拉一个鲜卑人垫背。他们才是名副其实被魔鬼诅咒过的人,汉人将军更是魔鬼派来的使者。跟人打仗还有获胜的希望,跟魔鬼打仗怎么可能获胜呢?
汉军士卒一个个将下巴扬得很高,腰杆挺的更直。镇北将军太威猛了,简直就是所向无敌的战神,在这样的将军麾下当兵打仗真是一件幸福自豪地事情。镇北将军不仅计谋百出,让鲜卑人吃够苦头,而且凶猛异常,战阵之上杀敌所向披靡。只要有镇北将军在,那就是无声的鼓舞和决心,即使战斗到最后一刻,士卒们也不会后退一步。
“交出和连,饶尔等不死!”驻足片刻之后,赵兴鼓足丹田之气,朝鲜卑人发声喊道。
“交出和连!交出和连!……”排山倒海一般的呼声从四面八方响起,汉军士卒用手中的刀枪拍打着盾牌,发出整齐的“锵锵”之声。
到了这一刻,鲜卑人的最后一丝勇气终于消失,很多人茫然地丢下手中武器,下了战马朝着汉人的方向纷纷跪倒一地。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一直信奉强者为尊的鲜卑人终于低头向汉人乞求活命。
第四卷 烽火四起 第二零零章 不教和连裹尸还
随着鲜卑部众纷纷跪倒在地,“青泥洼”靠近中间地带,稍微偏向一边的一群誓死不跪的鲜卑人显露了出来。不用说,这一群鲜卑人便是和连与他的亲随。
“和连,你屡屡率众犯我大汉边疆,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可知也有今日!”赵兴长枪遥指被一群护卫围在中间的鲜卑人大单于和连,一脸的杀气,大声怒斥道。
“哼,自古成王败寇,今日落于尔等之手,只是天要灭我罢了!”和连将自己的失败归结于长生天不眷顾自己。
“呸!不是天要亡你,是我赵兴要亡你!赵兴今日当众立誓,此生不杀尽敢于犯边的外族,则天人共弃!” 赵兴当着自己的部众和鲜卑人发下毒誓。
“誓死追随将军,杀尽犯边贼寇!”又是一阵排山倒海般的喊声在鲜卑人四周响起。
“和连,今日便让你死个心服口服,可敢与吾阵前一战!”赵兴放声高呼。
到了这般田地,和连自知必死无疑。尽管与赵兴一战可能会死在赵兴枪下,但和连仍然咬紧牙关从人群中走了出来,他要捍卫鲜卑人最后的一丝尊严。
“和连,有什么本事就尽管使出来吧!此战只有你我二人,其余人等不得干预!”赵兴对着身后的将领和士兵说道。
“镇北将军武威!镇北将军必胜!”一阵发自内心的呐喊助威声此起彼伏地响起。
“哒、哒、哒……”马蹄声渐渐急促起来,赵兴与和连在众目睽睽之下策马狂奔,向着对方冲了过去。
赵兴手中仍然提着那柄阴过张郃、伤过吕布的霸王枪,和连手中却拿着一柄长刃宽背的大砍刀。很快地,两人便狠狠碰撞在一起,在快要碰面的一瞬间,赵兴抬手出枪,和连则举刀准备与赵兴同归于尽。
和连的刀最终没能劈下来,因为他的胸口被赵兴的长枪洞穿而过。鲜血汩汩地从胸口的破洞之中流出,和连歪歪斜斜地从马上栽落下来,一句话也说不出口,只是露出死不瞑目地眼神,恶狠狠地瞪着赵兴。
和连的确是死不瞑目。他明明已经用砍刀挡住了赵兴的枪尖,没想到对方的长枪竟然还能向前暴涨三尺,直接穿透了自己的心脏。一直到死,赵兴都在算计着和连,这是和连死不瞑目的原因。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族人今后悲惨地被赵兴当成牲口一般捕杀和驱逐,此人的阴险残酷绝对是鲜卑人挥之不去的梦魇……
看到大头领已经战死,和连的数十名亲随纷纷举刀自刎而死,没有一人乞求活命。
“将这些勇士合葬于此地,放下武器的鲜卑人尽数押往并州的矿山……”赵兴有些意兴阑珊地对身后的将领们吩咐道。
“三哥,死去的鲜卑人怎么办?”张辽小声问道。
“以前怎么办的,还怎么办!”赵兴面无表情地说完之后,便策马向着远方缓缓而去,满脸的孤单与寂寥,丝毫看不出是一位刚刚指挥着千军万马取得一场大胜的将军。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远处时断时续地传来赵兴有些失落的吟诵,让身后一群将领纷纷驻足倾听。
战后统计:“青泥洼”一役,赵兴凭借一万七千步卒,外加八千骑兵,全歼鲜卑五万人马,贼酋和连被镇北将军阵前枪挑而亡,一万五千余部众被汉军尽数俘获。此役之前,张辽凭借计谋激战曼柏城,杀敌七千余。徐晃率军死守五原城,亦歼敌三千余。
汉军在此役之中阵亡将士八千,重伤四千,轻伤六千,也是元气大伤。其中卧虎军五千参战士卒,亡一千五,伤一千;先锋军一万参战士卒,亡两千五,伤三千五;卧虎新军一万参战士卒,亡三千五,伤四千五;飞虎军五千参战士卒,亡五百,伤一千。
围困五原的两万鲜卑人,在派出探马南下打探到大单于和连率领的六万部众全军覆没的消息之后,连夜逃往北方草原深处,过王庭弹汗山不入,一口气向北跑了两千里之后才敢停歇。
经此一役,并州大挫北方鲜卑,尽数收回此前被鲜卑人占据的五原、云中和朔方三郡。此后十年,鲜卑人不敢犯边,每次听到赵兴巡视北方四郡的消息之后,都要拼命向着贝加尔湖方向逃命躲避。
壮哉,一战之威盛于斯!
赵兴穿越回去的那一个时空,后世的史学家们是如此评价“青泥洼”之战的:“继武帝大胜匈奴数百年之后,兴和皇帝在尚未登基之时,以两万余步卒对阵六万鲜卑大军,一战而全歼善于游动作战的鲜卑人,可谓赵氏军事思想和指挥艺术的一次精彩展示。此战不仅奠定了并州雄踞北方,不可撼动之地位,亦开启汉军以步卒对阵游牧民族的历史新篇章!”
史海沉钩,谁人能知身后事?赵兴不过是充分发挥出了步卒的特点和长处,充分利用了地形和军心士气,更有一大群闪耀星河的猛将跟随,这才侥幸地赢得了此战。如果没有张辽的拼死拖延,没有“震天雷”的出其不意,没有数万将士上下齐心、视死如归坚守不退,何来全歼鲜卑骑兵军团的辉煌战果?
大获全胜的镇北军团没有人沾沾自喜,而是迅速返回各自驻地,开始自下而上地进行战后总结。这是赵兴严令要求的。诸如论功行赏、犒赏慰劳部队这些事情,自然不会被落下,但都要放在战后总结以及追悼大会举行过后才可进行。
镇守并州东北方的赵云最终没有等到辽西鲜卑前来犯边,但他一点也不遗憾,他还有重要的任务要去完成。
“鲜卑人可以打过来,汉人为什么不能打过去?”这是赵兴给赵云的密信上的一句话。“趁你病,要你命!”,如今大单于战死,弹汗山上没有了主人,正是赵云千里进击的大好时机。
赵云毫不犹豫地率领麾下五千骑兵一头扎进茫茫北方大漠,他要用实际行动书写属于苍狼军的辉煌!
《金戈铁马醉三国》,或者称之为《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写到这里,第四卷已经在硝烟弥漫之中落下帷幕。
就在上周六,二月十八日,南道倾力著作的第一本书在网上的点击突破了百万大关。跟许多大神比起来,一百万的点击实在算不得什么,君不见的另外一本免费三国穿越小说一周的点击就能过百万吗?
但南道很在乎这个成绩!在这里我要真诚地感谢所有支持过和还在支持南道的书友们!谢谢你们,是你们给了我前进和坚持的动力!
成神之路多么遥远坎坷,南道却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南道会用实际行动来回馈喜欢和支持我的书友。随着本文的向前推进,南道也在不知不觉的进步之中,相信书友们也能感受得到。
接下来,南道请书友们放松心情,以欣赏闲闻轶事的心态来观赏本文第五卷之《英雄辈出》,是时候让三国各路英雄出来跟大家见面了……
第五卷 英雄辈出 第二零一章 出手不凡曹黑子
话说中平四年三月五日,黄巾大乱天下,帝都洛阳亦为乱民冲击,天子一度被围困于北宫之中,几欲逃命而不得。慌乱之中,洛阳北尉曹操、广平郡太守袁绍率众驱散北宫前后二门之黄巾暴民,救灵帝于宫中。
灵帝感其二人忠君体国,破天荒地未收分文,分别授二人兖州、冀州刺史之职,并官拜安东将军、安北将军。要说二人能在宦官把持朝政,“党锢之祸”余毒仍存之际迅速蹿升,全凭一人逆天改命之举。此人自然是穿越者赵兴。
赵兴为了不使自己深陷巨鹿黄巾的漩涡之中,派出心腹典韦前往济南刺杀了历史上的黄巾告密者唐周,致使本该二月份爆发的“黄巾起义”被如期顺延至了三月五日。赵兴的这一大胆举动,只为自己赚取了一顶谋逆的帽子,还差点折了骨血表弟李进思,实在有些得不偿失。
因为皇帝大封各地刺史,无形之中,赵兴的对手纷纷提前崛起,现如今贵为兖州刺史的曹孟德,自然成为赵兴时刻关注的潜在敌人。
黄巾乱起之后,朝廷大赦天下党人,号召天下有志之士招兵买马,为平复黄巾祸乱出人出力。初到兖州上任的曹操十分顺利地游说到陈留富户、孝廉卫兹的倾力资助,又得到了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夏侯氏和曹氏家族大票人马前来投奔。
这个情形与《三国演义》第五回里所叙述的颇为相像,完全符合那个年代先里后外聚集钱财、招募人员的游戏规则。原话是这么说的:“(曹操)遂连夜到陈留,寻见父亲,备说前事,欲散家资,招募义兵。父言:‘资少恐不成事。此间有孝廉卫弘,疏财仗义,其家巨富;若得相助,事可图矣。’”
曹操昔日在洛阳为官时的好友荀攸(字公达),毫不犹豫地辞去黄门郎一职,带着小自己六岁的叔叔——有“王佐”之才的荀彧(字文若),投奔了曹操。一时间,曹操身边文臣武将齐备,兵强马壮,物资丰沛,在兖州地界上大展才华,掀起一股革弊除旧的浪潮……
活跃在兖州境内的黄巾军主要有两股,分别是渠帅韩忠率领的二万人,他们攻打并占据了东郡大部,然后蔓延向东,跨州进入了青州的平原郡;渠帅卜己率领三万人攻打并占据了山阳郡,然后兵分两路攻打了位于山阳北部和东部的任城国和鲁国,最终韩忠与卜己会师济北国,将“黄泛区”连成了一片……
首席军师荀攸对曹操言道:“黄巾乱民如山洪过境,泥沙之下,君子亦恐难挡。不如据坚城而守,安周围百姓,待暴乱势头熄弱,大军出城各个击破,则事半功倍!”荀攸的建议就是先巩固自己的势力,避让过黄巾乱民的锋头,自后再慢慢收服和攻打被黄巾乱民祸乱或者占据的郡县。
曹操此人有个优点,便是唯才是举,这与赵兴英雄不问出处的做法异曲同工。他觉得荀攸的建议可行,便全盘采纳,让郡都尉夏侯惇率领两万郡兵死守郡城陈留,手下夏侯渊、曹仁、曹洪、曹真、曹钝等将领则抓紧时间操练士卒,提高部队的战力。
新上任的兖州别驾从事荀彧,利用自己曾求学颍川书院的身份,四处为曹操搜寻人才,半年时间内竟然请来了名士程昱(字仲德)和智者戏忠(字志才)。曹操与二人一番谈论下来,只觉得程昱和戏志才的谋略不输于荀攸,于是诚心相邀,拜程昱为治中从事,拜戏忠为兵曹从事。自此,曹操帐下的核心谋士全部到位,按座次分别为程昱、荀彧、荀攸和戏志才,阵容之豪华,丝毫不逊于赵兴。
荀彧有五个儿子(荀恽、荀俣、荀诜、荀顗、荀粲),个个都是能人,有的官至尚书的高位。荀彧还有八个孙子,在西晋之初也是个个官居高位,后人当众仍然不乏年少多才,官居高位的牛人。荀家真不是一般的牛啊!要不是因为荀攸的两个儿子早死,子嗣较少,这一支人要再出来七八个猛人,那真叫一个壮观!
闲话少叙,却说有沛国谯县勇士许褚慕名来投曹操,作为老曹的同乡,立即受到黑子的赏识和重用。只见那许褚“长八尺余,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使一把“九耳八环象鼻刀”,初来之时,曾与夏侯俩兄弟对战,一百回合而不落败,被曹操惊呼为“虎痴”将军,遂成为曹黑子的侍卫统领,寸步而不离曹操左右。
赵兴于并州境内不到一月时间,“横扫黄巾流民,竟复并州安宁”的消息传到陈留之后,狠狠地刺激到了曹操。当时兖州境内的黄巾祸乱已经过了最初气势汹汹的阶段,曹操于是命手下夏侯俩兄弟各率军五千出城寻找战机。
夏侯惇(字元让)一路人马出了陈留之后,没有直接去攻打韩忠部黄巾的老巢东郡,而是先向济阴郡紧靠着陈留郡的冤句县下手。随军谋士程昱向夏侯惇提出了“打草惊蛇”的计策,竟然与赵兴总结归纳的《三十六计》之第十三策不谋而合,令人不得不叹服中国古人的战争谋略和智慧,真是站在当时当世的最前沿。
程昱的“打草惊蛇”之策详细说来,就是把己方出兵的声势刻意宣扬一番,然后耀武扬威慢慢悠悠地向着冤句城进军,巴不得周围的黄巾乱民都知道官兵出城来收拾自己了。
一开始夏侯惇觉得程昱这么搞,实在有点底气不足的样子,分明是怀疑自己统兵打仗的本事。后来经程昱耐心向其分析了天下形势,告诉夏侯惇当今之计是要保存实力,尽量减少经过训练的士卒损耗,夏侯惇这才知道程昱的战略眼光之长远,于是尽纳其言。
果然,被惊吓过度的散乱黄巾流民纷纷逃离冤句,向着东郡和山阳郡而去,意图投靠韩忠和卜己所率黄巾大部。夏侯惇率领五千郡兵在后面慢慢悠悠地追着,一口气收复了冤句、定陶、句阳、成阳、乘氏、廪丘等县,竟然没有一名士卒损耗,反倒是收纳了上述各地流落乡里的散兵游勇数千人,进一步壮大了己方的队伍。
夏侯渊(字妙才)在夏侯惇一路人马出城之后不久,也率领五千士卒出了陈留城,他们进军的方向是东郡,也就是韩忠的老巢。随军谋士戏忠也为夏侯渊出了计谋,与程昱的计策却是完全不同。戏忠的策略被其称为“关门打狗”,也就是后世大家常说的“口袋战”、“包饺子”。其实,要是赵兴的铁杆粉丝贾穆在场的话,一定会大声说:“这不就是镇北将军对我们讲的‘关门捉贼’之策吗!”
‘关门捉贼’之计,为赵氏三十六计之二十策。不得不再一次叹服三国时代的谋士们,他们真了不起,只是凭着自己对于天时、地理等战场因素的分析,便能够自然而然地提出一个个充满智慧的谋略计策。
言归正传,夏侯渊手下不过五千士卒,如何行那“关门打狗”的计策?这就要从东郡的地形说起。从军事地图上看去,东郡全境如同一条鲶鱼,大头挨着青州平原郡,尾巴抵着陈留郡。夏侯渊手下五千人一口吃不下东郡这条“大鲶鱼”,但可以一刀剁下鲶鱼的尾巴,然后细嚼慢咽地品尝。
戏忠的建议就是五千士卒迅速出兵濮阳和顿丘,将濮阳至顿丘以西的黄巾乱民,全部关进北面黄河与南面陈留做成的口袋里面。不得不说,这一计策非(kanshuba。org:看书吧)常可行,既能与出兵济阴郡的夏侯惇相互依托,又避免了一开始便于韩忠的主力部队发生正面决战。等夏侯渊吃完了鱼尾巴,兖州的实力又养肥了一圈,这时候再向东北推进,吃掉鱼肚子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战事的推进果然与戏忠的分析完全吻合,韩忠并未将主力投放在紧靠朝廷重兵把守的陈留郡,而是正忙着向东进入青州平原郡。濮阳、顿丘、白马、燕县等地的黄巾乱民不过一群乌合之众,被夏侯渊率军围困之后,乱哄哄地出城作战,手里拿着的是柴叉、棍棒和菜刀之类的武器,如何能抵挡得了夏侯渊手下士卒的弓箭攻击?
夏侯渊麾下的曹仁、曹洪俩兄弟更是凶猛异常,只带着数百人便敢趁夜爬进顿丘城,直接杀进被黄巾头目占据的县衙之内,一阵砍瓜切菜便结果了县衙之内的百十号黄巾头目和亲随,顿丘城顺利落入官军手中。
不到半月时间,夏侯惇带着七千士卒已经推进到了毗邻山阳郡、东平国和东郡的巨野泽,而夏侯渊也率军打到了东武阳城下,距离韩忠的大本营聊城仅隔着阳平和乐平两县。
到了这时,韩忠和卜己才意识到自己的“菊花”,已经毫无遮掩地暴露在了官军的刀枪之下,于是两部黄巾停止了东进的步伐,集结重兵,掉过头来,准备在巨野县和范县分别与夏侯惇、夏侯渊进行决战。
此刻韩忠和卜己并不知道,老曹新近又招募到了一万人马,正亲自率领原来防守陈留的一万士卒正加紧赶路,准备增援夏侯俩兄弟。留守陈留的重任则由荀攸和荀彧俩叔侄承担起来。
接到曹操消息的夏侯兄弟停下了狂飙突进的势头,将大军分别摆在了东武阳和乘氏两地,一副准备与韩忠和卜己决战的势头。
曹操率领一万大军抵达巨野泽后,立即命人伐木为舟,用了五天即赶制出了可供三千士卒渡泽的舟楫。随后曹操亲率三千士卒渡过巨鹿泽,悄悄地摸到了卜己主力屯驻的巨野县后方,只等夏侯惇率领一万四千士卒对卜己发起攻击时,在背后狠狠地拍一记“黑砖”。
夏侯惇依照约定好的时间,果然对卜己发起了猛烈地攻击。卜己手下虽然有三万人马,但不过是村夫和流民临时拼凑而成的乌合之众,面对夏侯惇麾下大军的攻击,自然勉强抵挡,根本无还手之力。正在双方激斗之时,卜己忽闻身后喊杀声大作,只见一路官军正杀了过来。这一下,本就士气不旺的黄巾军心大乱,纷纷扔掉兵器四处逃窜。
一场毫无悬念的围歼战结束之后,渠帅卜己被曹操手下许褚生擒,三万黄巾流民战阵之上被杀掉万余,其余一万多人尽皆被俘,兖州官兵大胜。随后曹操兵分两路,让夏侯惇率领一万士卒绕着巨野泽从东南部出发,悄悄摸到了韩忠驻军的范县东南十里之外,自己则带领剩余的五千士卒前往东武阳支援夏侯渊。
韩忠手下不过两万多人马,此时参与围剿黄巾的兖州官兵已经多达两万三千多人,韩忠的下场自然好不到哪里去。范县之战在夏侯渊的率先进攻下拉开帷幕,不到半日功夫,从后面插上来的夏侯惇一部便攻克了兵力空虚的范县,然后投入大部分士卒加入到了围攻韩忠的战团之中。
是役韩忠当场战死,两万多黄巾“暴民”被官军屠戮了一万多,剩余的近万人自然成了俘虏,全数被曹操押解回了陈留。至此,祸乱兖州的黄巾之祸彻底被曹操在两个月内平复,速度也就比玩“假球黑哨”的赵兴慢了半个月!
新卷开篇,一口气奉上近四千字,敬请书友观赏!
第五卷 英雄辈出 第二零二章 四世三公名头大
说完了曹黑子,让我们再把视线转向黄河以北的冀州平原。
现如今的冀州刺史袁绍,上任之初还真是颇为坎坷,只因为“天公将军、地公将军、人公将军”都在冀州地头上闹腾,靠近黑山的地方还有黑山军在四处惹事生非,朝廷又没有大军护送袁绍前往,就是给袁绍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只身前往距离巨鹿郡治廮陶城不倒五十里的州治所高邑啊!(高邑县位于今河北省西南部,在石家庄与邢台市之间,县名从东汉沿用至今)
袁绍的上任,全靠了北中郎将卢植一路跨过黄河之后的用兵如神。当初田丰带着十来万“黄巾乱民”围困广平城达半月之久,差点把广平太守袁术逼得吐血而亡。
随后卢植率领“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营兵马,三万多人浩浩荡荡地北上广平。于是田丰将人马分作三拨,从容不迫地撤进了壶关以西的并州境内,卢植到了广平之后也只好干瞪眼,并未头脑发热去撩拨当时由徐晃率兵把守的壶关,而是带着大军一口气向北打到了冀州治所高邑之后才停了下来。
洛阳城内得到消息的袁绍赶紧收拾行囊,带着新近来投的谋士沮授和三百家兵急吼吼地越过黄河,花了十来天,终于赶到了已经破败不堪的州治高邑。与卢植一番客气之后,袁绍随即在谋士沮授的建议下广发告示,招贤纳才。
不得不说“四世三公”的名头着实好用,不到月余,藏身于冀州和幽州的猛人智士纷纷来投袁绍。这其中有早就被袁家暗中招纳的“河间二虎”颜良和文丑,也有昔日韩馥帐下的谋士荀谌(字友若)、辛评(字仲治)转投袁绍。
说起荀谌此人,有些书友们可能不太熟悉,但你只要想想他姓荀,出自豫州颍川,表字还叫友若,与荀彧的表字文若仅一字之差,应该不难想到此人的身份了吧?不错,他正是王佐之才荀彧的四兄,也是集谋略与治政为一身的大才!史书记载荀谌投袁绍之后,因为被郭图、逢纪和许攸之流排挤,未得重用,官渡之战袁绍大败后便不知去向,并没有前去投靠在曹操阵营里混得如鱼得水地荀攸和荀彧。
话说三国时期一窝一窝出人才的家族,荀家绝对不输给司马氏、诸葛氏、曹氏、袁氏、孙氏。荀攸、荀彧、荀谌(下一章专门交待)三叔侄的能力本事绝对不输给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三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