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神道(南枝)-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还望仙长勿要阻拦。”

    没想到一代杏林圣手还有如此的一面,不过这话听在黄俊明心中甚是欢喜,才刚的那些不快早就抛之脑后去了。“好,好,好。道友,从今以后这天仙宫就是你自己家,来去随意。哈哈,走去三清殿,贫道要为你介绍一番!”

    “咣。。。咣。。。咣。。。”三声钟响,天仙宫的一众道人听到钟声都丢下了手中的活计跑到天仙宫三清殿内按照辈分坐下,静静的等待着黄俊明发话。

    “咳咳。”黄俊明清了清嗓子,高声道:“今天贫道叫诸位来,所为的乃是我天仙宫今后发展的大事,还请大家用心听。”黄俊明见台下众人都是竖耳倾听的样子,感到非常满意。

    “众所周知,我天仙宫正在扩建,这次扩建又划分出五个新的区域,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排列,分别对应山、医、命、相、卜五术。现在已经建成了金、木、水三个区域,待火、土两区域建完,你们就要迁入新居,但这迁居可不是随意就能定的,金区,所供修行“山”术的弟子居住,木区,所供修行“医”术弟子居住,以此类推。尔等想好自己要修行什么,来日统一登记,以防日后混乱,一旦选择不得随意更改。”

    黄俊明话音刚落,台下众道人都开始窃窃私语起来。显得十分杂乱无章。

    “安静!”黄俊明一摆拂尘,重重的顿了一声:“有疑问的,可以一会再问,现在贫道要为大家介绍一个人。”说着示意站在角落中的孙思邈走过来。待孙思邈过来之后。黄俊明指着孙思邈对大家说道。

    “这是日后木区的总监孙思邈道长,孙思邈道长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此后由他传授想要学医的弟子们医术。”黄俊明简单介绍完,对着孙思邈再次说道:“孙道友,你再说说其他的吧。”

    孙思邈略微一颔首,朗声说道:“仙长抬爱,让贫道传授大家医术,贫道定然不会龚闭自珍。将自身所学传授给大家。”

    黄俊明听孙思邈就说了这么一句话,不禁翻了个白眼。为了不冷场只得接口说道:“良医诊病,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胆大”是要有如赳赳武夫般自信而有气质;“心小”是要如同在薄冰上行走,在峭壁边落足一样时时小心谨慎;“智圆”是指遇事圆活机变,不得拘泥,须有制敌机先的能力;“行方”是指不贪名、不夺利,心中自有坦荡天地。而孙道长正是这样的一名良医,相信日后再孙道长的带领下,你们也会是这样的医生。受人敬仰的医生。”

    黄俊明这一番话说出,自然让台上台下赞叹连连,医生如此是良医,对于人来说有气度、有担当不也是良人么?!

    黄俊明也没打算在这个话题上继续下去,既然已经提到天仙宫的改制,那么就趁这个机会一气说完吧。

    “尔等现在就可以想想,自己偏好什么,喜欢什么。毕竟这山、医、命、相、卜五术所含甚众。当然并不是说入了山就不能学医,这都是可以的,但必须以自己所入的区域所学为主。还有初入道门、正一、道德、洞神、洞玄、洞真、三洞讲法师七个品级统一更换辈分,贫道,孙道长是三洞讲法师,自是全天仙宫最大的辈分。日后其他几个区域的总监也是如此,葛彦麟、风君子等洞真法师算是二代弟子,其他洞玄、洞神、道德、正一等弟子分别算是三、四、五、六代弟子。四代弟子以上可自行收徒,辈分按照炳、文、方、广、大五字排列。现在你们就回去,对自身做一个定位,自己是几代弟子,想要主学五术中的哪一术,都去想好,然后在明日黄昏前,报到葛彦麟处就好。散了吧。”

    黄俊明略一挥手,遣散了众道士,这天仙宫改制看似简单,却也是适合当下天仙宫情况的。天仙宫的道士们多是外来,比较杂乱,现在一划分所修的科目,和辈分品级,自然一目了然,便于管理。

    ——————————————————————————————————————————————————————————————————————

    今日第一更,再次求三江票,您只要动一动手指就是对西南莫大的鼓励,希望达到条件的朋友们能够去三江领一下三江票,投给本书,非常感谢!

正文 no、70 来自佛教的反击

    no、70来自佛教的反击

    距离长安城不远的宽阔驰道上几个身着布衣却头圆脑亮的和尚垂头三散气的在公人的看压下返回家乡,一些不懂事的小孩子围着几个和尚又是蹦又是跳,时不时的还捡些烂菜叶,小石子丢到几个和尚的身上,然后嬉笑着跑开。嘴里唱到:“大唐傅奕高识传,祖尊儒道斥佛禅。刑得威福关人主,生死寿夭由自然。”

    那些和尚听了之后,连苦笑都笑不出来,着实欲哭无泪。不过已经成了这个样子,也是认命了,谁让佛教追求的是来世的超脱呢?!既然是来世的超脱,今世受再多的苦难也没关系。虽然这样想着,其实也是给自己一个心理的开脱而已。只是不知道这几个和尚最终是要融入平民之中还是会依然坚定的保持这份“佛心”。

    这些小孩子唱的歌谣从长安向大唐的每个角落传递着,每逢遇到路上有行走的和尚。总会有几个孩子凑到前面去,一阵的戏弄,然后再甩下几句歌谣,几天下来,这歌颂傅奕的歌谣倒也唱的无趣。小孩子们也有了新的歌谣。

    这天济法寺主持法琳走在路上,远远的看见一群孩子,正追打着一个老僧模样的人。不由的暗怒,三步两步走上前去一把捉过老僧的手臂,将老僧护在身后。他者一动,下了孩子们一大跳,几个胆子大的孩子回过神来,见又来了一个老和尚。连忙从地上抓起几把沙土扬了过去。法琳也是得道高僧,任由沙土打在身上。不发一言的护着那老僧向济法寺的方向走去。却听身后小孩子们一阵欢呼,随后唱起了歌谣。

    “春*叫猫儿猫叫*春,听他越叫越精神,老僧也有猫儿意,不敢人前叫一声。”

    阵阵嬉笑传到法琳耳中,让他那古井不动的禅心翻了几个大浪。双眼凝视着长安城的方向,布满褶皱的而头上暴起跟跟青筋。回到寺庙的法琳也不安置老僧,直径走到案前提笔写道:

    我佛在清净仁恕,果正佛空。周武帝以三教分次;大慧禅师有赞幽远,历众供养而不显;五祖投胎,达摩现象。自古以来,皆云三教至尊而不可毁,不可费。伏乞天下人明裁。

    另,老僧还有一问。于寺观,于徭役,我佛徒与道教之士有和不同?为何单抑我沙门,扬那道教?按天仙宫百年道人,太史令傅奕大人所言,佛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不知那道家“道生一切。”之言又作何解释?道生一切,难道也生善恶么?若道也生恶,道便不是尽善的,那得到得的是什么道,得到之后又能做什么呢?若说恶非道所生,恶又从何而来?何以道生万物?

    法琳重重的将毛笔落下,丝丝墨迹溅到了宣纸上,氤出了一块污迹。法琳丝毫不顾这被墨迹污了的宣纸上的字迹还没干,用力捏在手里,反复地读了几遍,差人誊抄了两份,趁着入夜,贴在了天仙宫和傅奕的府上。

    黄俊明照例睡到自然醒才起来,不过此时也不算晚。刚刚踏出房门却不见往日众道士习武打拳的情景,不由得有些纳闷,这扩建的五个区域还没正式住人,道士们自当每日都在这八角高台之下练拳修身。只是今日既不下雨,又非有祭礼。这广场上怎会一个人都没有?难道已经结束了?不过这都不是重要的大事,黄俊明也没多想,虽然还是有些疑问,但黄俊明还是回到了百年殿,取出一个木质的自行车。

    趁着广场上没人,先试验一番这研究的成果,说起来这自行车可是黄俊明这几天琢磨了好久才弄出来的。这次可没有先前的那么笨重,车身使用轻柳木制的,只是打去了毛刺,显得略微有些粗糙。前后两个轮完全是用生铁打造的铁圈,中间用一根根竹制的辐条穿着,外面包裹着一些细碎的废布。相比之下后轮要比前轮稍稍大上一圈。动力方面,一副和现代差不多样式的脚蹬子在座位底下固定着,至于链条则是一条厚厚的牛皮筋,牛皮筋的反面上固定着一个有一个的木齿,每个木齿之间距离相等,正好卡在脚蹬子中和后轮上的齿轮中间,和现代的链条原理一样,只是略有不同而已。

    黄俊明小心翼翼的塌上了这自制的自行车,起先只是一脚踩住脚蹬子,另一角不断地划在地上,慢慢的终于有了那在现世骑单车的感觉,这才一屁股坐在座位上晃晃悠悠的骑着单车在天仙宫内逛了起来。

    若说这有个单车,果断在这天仙宫内省了不少力气,日后五个区域一开,地方更大了,有个单车自然方便了许多,毕竟没办法在这天仙宫内策马奔腾不是?再说骑个自行车对于他人也安全。就算撞了一下,无非也就是个皮肉擦伤而已,若是让马车撞上一下,那就自求多福吧。

    黄俊明骑着单车摇摇晃晃的在天仙宫内窜来窜去,纳闷的是偌大个天仙宫的众人好像凭空消失了一般,骑到哪里都没有半点人影。黄俊明这才觉得有些不对起来,黄俊明内心一急,蹬单车的速度不由的加快了起来,反复查看了几个已经建造完的区域,没人!正在建造的区域,没人!连匠人也没有!四周一片死寂。黄俊明心中一阵寒意升起。就差山门没看了。黄俊明急急的蹬着单车奔向琉璃牌楼处。

    从天仙宫下到琉璃牌楼处,本就是一个下坡,黄俊明刚刚看清山门口黑压压的聚了一大帮人,呆呆的站立在那里,心急之下连忙刹车,结果包裹在车轮上的破布马上就被磨漏了,生铁在青石路上一阵摩擦带起一流火花。刺耳的摩擦声在原本沉寂的山门处格外的响亮,众人都纷纷扭头向着黄俊明看去,这一看吓了一大跳。

    无敌风火轮?这个念头在每一个道士的脑海中浮现起来。同时也不由自主的让开了一条路。

    黄俊明总算在山门处止住了自行车,索性没有撞到人不过,黄俊明一抬头正见那法琳所写的言论。黄俊明读完,也了解了为什么天仙宫的道士们和工人们都在这山门处默默不语。佛教的反击,来了!

    —————————————————————————————————————————————————————————————————————

    求三江,求推荐,求收藏。当前三江第六,朋友们敢不敢多给西南几张三江票??跪谢!明日三更。作者本人敬鬼神而远之,也不信奉任何宗教。本书只是小说言论,纯属虚构,不作数,不当真。如果有信宗教的朋友还请不要怪罪。

正文 no、71 佛道论争(一)

    no、71佛道论争(一)

    佛教对道教的反击在法琳的一纸告示后轰轰烈烈的开展开来,下至黎明百姓,上至达官显贵,皇室宗亲都知晓了此事。本来不管事事的李渊竟也来了兴趣,亲自下旨进行一场佛道之间的辩论,然而作为长安城附近的最大道观天仙宫,更成为了好事者每天翘首期盼的地方之一。

    此时的李世民还未登基,李渊的命令一下达,轰轰烈烈的排佛运动立马就消弭殆尽了。地方衙门在观望,普通百姓在观望,佛家道家也在观望着在这场佛道佛道之间的辩论谁会胜出,谁又会失败。

    李渊虽然下旨进行佛道之间的辩论,但却没有提及怎样进行辩论,结果法琳禅师带着众和尚连挑长安附近十一观。说实在的,佛教在印度辩不过印度教,但在中国却常常辩的过道教,不是说道教不行。而是大道至简,入道门的大多心思简纯,从来不会把事务想的复杂。而且佛教本来就有辩经一说,时常辩来辩去。思维上自然更敏捷一些。再者此次道教是被动的,不得已的情况下去和和尚们辩论,临阵磨枪,口渴挖井。自然比不上时时刻刻准备辩经的和尚们。所以接连被挑大小十一个道观。是在是丢尽了脸面。

    自打出了这事,长安城附近平常不怎么往来的,还未与法琳发生碰撞的几个道观的观主早早的就来到了天仙宫。而天仙宫的山门前,又立了几杆旗杆,长安玄都观、龙门洞、东岳庙、三原县城隍庙、太和山太和观、凤凰山擂鼓台,几张道旗迎风摆动,中间有一跟最高的旗杆,高高的耸立在那里,却还没挂上旗子。

    葛彦麟从山门内走出,手捧着一个被红布盖着的盒子,走到那最长的旗杆处,狠狠的将红布扯掉,露出明黄色的一张大旗来。不一会大旗升到旗杆最顶端,迎风舒展而开,却见龙纹金线的旗子上又被端端正正的绣了三个篆体大字“天仙宫”。旁人看了去只觉得天仙宫深受恩宠。天仙宫的众道士却知道,在深受恩宠中又蕴含着极大的危机。今天的这场辩论,胜则罢了,败则名誉扫地,道教从此出门不敢抬头。

    所有人都静静的等待着法琳禅师的到来,整个山门处压抑,沉闷。无人敢去出声,几声虫鸣听在耳中也是格外的响亮。在这节骨眼上,本来作为这天仙宫主力的黄俊明黄大仙师却不知去了哪里,葛彦麟等众弟子寻找了许久也找寻不到,不过他们也知道,将黄俊明不在天仙宫的一事说出去之后,这勉强聚集起来的道门又会鸟兽做散。所以也只能心焦的等待着。

    远处传来阵阵梵音,众人心里一激灵,佛教,来了!只见几个沙弥开路,一边敲着木鱼,一边唱着经好不热闹,随后跟了四个年岁不低的大和尚,身披袈裟,宝相庄严,俨然一副得道高僧的模样。

    一众僧人走到天仙宫山门前,见众人都在山门之外严正以待的等着,那还不明白什么意思。高呼了几声佛号之后走到对面站定,依旧念着不知名的佛经,好似胜券在握一样。反观道教这边,人数远多于佛教。却有点畏首畏尾。让人看了实在是要摇头叹息,我本土道教怎会成了这个样子?

    “阿弥陀佛,不知百年道人可在?贫僧法琳,还请百年道人一叙。”法琳从僧人中间走向前来,单手竖在胸前,另一手掐着一串念珠。对着道教这边的人问道。

    听了法琳的发问,道教众人这时才发现黄俊明不在此地。一下子就骚动了起来。却听那边葛彦麟朗声高喊:“诸位前辈,诸位道友。勿要惊慌,师尊稍后就到,还请诸位安静。”说着走到法琳身旁,行了个礼说道:“恩师稍后就到,还请大师稍等片刻。”

    法琳和尚也不答话,点头表示明白,竟然站在那里闭上眼睛默念起经书来。很明显是一副我此来就是为了见百年道人,其他人都无关,见不到百年道人就不走的样子。道教这边虽然气愤,却也无可奈何,只得等吧。

    一刻钟过去了,两刻钟过去了。道教这边又开始起了小小的骚动。半个时辰过去了。黄俊明还没有出现,道教这边已经有些人开始坐立不安。反观那些和尚还是兀自念经,对其他的是丝毫不关心一样。没办法只好先转移一下众人的注意力,葛彦麟和风君子二人耳语了一阵。风君子突然走到佛道两边的中间,一招一式的打起太极拳来。

    刚刚走了两式拳法,葛彦麟,万冥子等黄俊明的徒弟在葛彦麟的示意下也跑到了佛道两边中央的空地上,站在风君子身后,跟着打起太极来。有榜样,自然就有人跟随,天仙宫大大小小的道士就没有不会太极拳的,见这天仙宫内的几个二代弟子都上前练拳了,也按照辈分一波一波的站在风君子等人的身后练了起来。

    震撼!这两个字出现在几个道观的观主的脑海中,几百人一起打太极,的确是够震撼的。慧剑飘飘,衣襟飘飘,行动之间,阴阳相生,盈虚消长,纯润自然。打太极拳打的就是一个心性,风君子带着大家一遍又一遍的打着拳,不光打拳的人心情平静了,连看拳的人也放下了心,跟随着圆润光滑循环往复的太极拳,消磨了那心中的一份躁动与不安。

    道教这边和观众的注意力都在太极拳上,佛教那边则是闭目念经,谁都没有注意到,又一队人马缓缓的来到了天仙宫的山门处。

    “仙师,你这天仙宫几百道士被人都欺到头上了还有心思练拳,果然都是一副好心境!”一个少年的声音突兀的在山门前响起。

    “承乾!不得无礼。仙师,看来咱们是来晚了啊。”这事李世民那独特的声音。听过一遍的人自然印象深刻。

    “殿下,小殿下,咱们来的可不晚,好戏才刚刚开始。”

    黄俊明终于来了,还带着李世民一家子,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好戏才刚刚开始。

    ————————————————————————————————————————————————————————————————————

    第一更,求三江票。新建了个书友群:129320046。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入。

正文 no、72 佛道论争(二)

    no、72佛道论争(二)

    “天仙宫百年道人见过各位道友,见过几位大师,让诸位久等,实在不好意思。”黄俊明见这一套太极拳已经收尾,朗声走进佛道两方的中央对着两边各行了一礼。同时示意风君子带着众道士们退去。

    “阿弥陀佛,百年道人你总算来了!”法琳和尚听到黄俊明的到来,缓缓地睁开了眼睛,回了黄俊明一礼随后说道:“不知老僧前些日子的疑问可有答案?老僧恳求仙师为我等解惑。”

    这老和尚还真是够开门见山的,上来直接就问了起来。不过还好黄俊明早有准备,全然不惧此问。黄俊明也想立即回答,可这李世民和李承乾还在身后晾着呢,也不好。只得退却道:“大师稍等,陛下既然允许你佛我道如此辩经。自然也派人前来裁决。而这位就是近日的裁判也是咱们当今的太子殿下,而旁边这位便是当今皇太孙。”

    黄俊明简单一介绍,算是草草得了了事。可李世民身为裁判,也得说上几句,只听李世民说道:“父皇派孤过来裁定此次佛道论争的结果,但来之前孤也曾听闻,佛教一方连挑道教十一处道观而不败,着实厉害。不过今日孤王就要看上一看,这天仙宫究竟将是佛教的第一处,还是第十二处!”说完便带着李承乾走向了一遍,静静地看着。示意辩经可以开始了。

    法琳依旧还是那番话抓着“道生一切”四个字不放,或许是强调,或许又是怕黄俊明将问题忘了,再次问道:“道教所言,道生一切,难道道也生恶么?若道也生恶,道就不是尽善的,那得到又得的是什么道?得到之后又能做什么呢?若说恶非道所生,恶又从何而来?何以说道生万物?”

    黄俊明轻轻一笑,回答道:“大师想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必须了解何为道!”黄俊明环视着所有人侃侃而谈“什么是道?道就是过程,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也就是说在不断相生的这一过程中,道循环往复,周行而不殆。道逐渐的离开,离开的越来越远,远道一定程度又返回来,万物又复归于道,因此道也是关系。”

    “道长贫僧问的是道生一切是否包着含恶,道长此言似乎并未回答贫僧的疑问吧?”法琳插口道。

    黄俊明暗自翻了一个白眼,继续说道:“大师不要着急,且听贫道一一说来,若把道仅仅当做过程,那便错了。道是本源,天地万物之母,无和有都来源于道,其玄妙和深奥,非言语所能及。作为本源,道是唯一的,无前无后,无上无下,无善无恶。又有前有后,有上有下,有善有恶。导致为物,惟恍惟惚,其中有物,其中有精。”

    “这么说来,看来道长是说道可以生恶了?那又得什么道?恶道?”法琳继续追问。

    “大师问得道,得的是什么道。这说来还是要了解什么是道。道是规律,是天地变化的成因,道者万物之奥,道存在于一切事务之中,贯穿一切事务发展的永恒规律,作为规律,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是不可抗拒,不能违反的。求道自然是为了求得大道的规律。而得道,得的是法则之道,天地众生都要遵循道的法则,故从事于道者,道同于道。所以得道就是坚持遵循道的法则,遵循自古以来的法则,用来驾驭现实中的所有。坚持道的法则,天下自然和平安定,放弃道德原则,则会陷于兵荒马乱之中,按照道的法则去作,道就会成全于人。天之道,利尔不害。”

    黄俊明半文半白的一通大谈,全然用一本道德经就解决了法琳的提问。这也多亏了现世中那么多讯息,才能给黄俊明这样一个机会。当然这话听在其他人耳中则完全不同。几个长安城附近道观的观主,对于道家经典自然是非常熟悉,然而在他们看来,道就是虚无缥缈的,让他们用一生去追寻的。而现在听到黄俊明如此解释道,自然是眼睛一亮。这才感觉到在生活中道无处不在。对黄俊明更是钦佩。

    同样的这话听在围观的香客耳中也是一阵惊愕,在他们眼中的道,就是道士口中的道。哪想到和自身如此的接近。本着对道的敬仰,日后的行为上更加的合乎道德的标准,此事暂且不提。

    “仙师,我懂了!”少年的李承乾此时刚刚七岁,声带还没张开,情急之下声音就有些发尖。不过他却丝毫不顾自己声音的难听继续说道:“道生万物,自然也生善恶,就像两级阴阳一样,但道本身无恶无善,是至公的。得道是为了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利用规律做事。自然是坚持和遵循着道的法则。所以得道与道是否生恶无关。得道之后自然是顺着道的规律去做啦,仙师也说了,天之道,利尔不害。就是说道的规律是没有害处的,没有害处就自然成仙成神喽!”

    此时的李承乾太小全然不像是史书中描绘的那个暴虐阴霾的性子,反倒是很聪明,很勇敢,在这么多人面前丝毫不漏怯的总结了黄俊明的话,说完竟然还洋洋9自得的朝着法琳和尚挤眉弄眼,好一个俏皮的性格。

    黄俊明听完李承乾的答话,暗自点了点头。转身对着法琳和尚说道:“不知法琳大师可弄明白?”

    法琳也没想到,黄俊明能准备的如此充分,要知道法琳曾经也是做过道士的,对道教的典籍也有一定的了解。深知道教最难回答的问题就是对“道”这一字的解释。如今听黄俊明将道教的道完美的作了解释,不由得有些颓唐。虽然自知道教典籍中还有好多漏洞和矛盾的地方,但远远都没有这一个“道”字有用。今日黄俊明要是不能完整的解释好“道”的问题,肯定是会身败名裂的。身为下凡的天仙,自当比其他道士更懂得什么是道,若连黄俊明都不懂什么是道。那道教在这大唐真的要被打压的死死的了。佛教自然会上位。可是现在却。。。。

    法琳突然有了些心灰意冷的感觉。却听耳边黄俊明那恶魔般的声音再次响起。。。。。

    ——————————————————————————————————————————————————————————————————————

    第二更、求三江、求收藏。求推荐!新建企鹅群:129320046

正文 no、73 佛道论争(三)

    no、73佛道论争(三)

    “法琳大师还有何疑问?”黄俊明调笑道。

    法琳和尚摇了摇头,心底早就没了再辩下去的打算。身为高僧的他虽然还有许多能扳的倒道教的疑问,却也不敢再开口了,万一再被黄俊明破解了,那佛教可是真的再也无法翻身了。

    黄俊明见法琳和尚摇头不语,从心底也是舒了一口气。捏了一把汗,道家典籍中自相矛盾,无法解释的语句、字词可是不少。黄俊明虽然对其一部分有些了解。但疏漏也不少。谁让中国道教神系混乱呢,几乎每个大些的道观都尊崇一尊神像,奉读一份经典,所以典籍之间的矛盾疏漏必不可少。要是法琳和尚真的问起这些,黄俊明还未必真的会作答。到时候可就惨了。

    至此黄俊明突然想起一个疯狂地念头,编纂《道藏》!编纂道藏正好可以收录大唐全国的道教典籍,然后在对典籍进行挑拣、整理和改动。随后刊发全唐,这样在几年之内,道教内部的思想自然会慢慢的形成统一。思想上统一了,破绽自然就少了。不过这可是一个旷日持久的过程。还是先解决眼前的事最为重要。

    李世民赞许的看了黄俊明一眼,似乎对他刚刚的回答很是满意,不过既然是佛道两家的论争,总不能只让佛教问道教。于是,李世民清了清嗓子,再次说道:“既然法琳大师没有疑问。那就请问百年仙师。不知你对佛教可有什么疑问?”

    此时的李世民就好像是一个三流的主持人一样,问着双方。黄俊明也不取笑李世民,毕竟那是即将做皇帝的人。反而很给面子的说道:“抱歉,贫道往日对佛经可是毫无研究。自然问不出来法琳大师这么深奥的问题。不过贫道偶然翻动佛经的时候看到一则小故事,觉得不错。可没等读完就做事去了。不知法琳大师和否为大家讲一下这个故事?”黄俊明循循善诱的说道。

    本来法琳和尚一听李世民让黄俊明问佛教的典籍,就是一惊,不过听黄俊明所说,他对佛经并无了解只是读过几章故事而已,不由得心情一松。又听黄俊明说记不清故事的内容了。想要重新听一遍,法琳心里不知念了多少遍的阿弥陀佛。入泄重负的挤出了个微笑,对着黄俊明说:“仙长,不知是哪个故事没记起来?”从法琳称呼黄俊明的称呼就可以看得出来,现在的法琳可是不敢向连挑十一所道观一样了。对黄俊明虽然谈不上恭敬,但也算礼数周全。

    黄俊明见法琳上钩,伸出两个手指在发簪中抓了几下,故作思索的说道:“好像是说一个菩萨和一个人走在沙漠之中,吃的东西都没有了。。。。”

    法琳果然对佛经异常的了解,仅听黄俊明这只言片语就知道自己读过。直接接口说道:“这不是故事,而是有人和佛祖说对话,有佛典有问,如菩萨行荒远之域,绝无可得食,仅同伴一人,杀之则生,否则死,此将如何?”

    “对啊,将如何啊!”黄俊明插口道。这时法琳才觉得有些不对。可是悔之已晚,只得硬着头皮继续说道。

    “佛。。。佛。。。言菩萨为。。。。为。。。。”法琳知道后面的话是什么,自然也不敢多说,只得期期艾艾的拖延着。法琳身后有几名僧人也反应了过来。熟知怎样辩经的他们也是面色大变,一滴滴冷汗从额头滑落。焦急的向法琳打着眼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