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神道(南枝)-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若是废除了佛教,整个大唐境内佛教信众又有多少!定然会造成不安和动荡,现在的大唐,可不是一个应当出乱子的时候,李世民想来想去,索性不想,待到次日早朝让众人议一议吧。实在不知道李渊为什么将这份奏折压了下来。

    ——————————————————————————————————————————————————————————————————————

    第二更,收藏终于上三千了,嘿嘿。下一章主角还是不会出现,嘿嘿,朝堂上的唇枪舌战即将开始喽~第一次佛道论争也要开始喽~

    再求收藏,推荐,评价票。下周上三江。朋友们记得到时候投个三江票哇~

正文 no、65 太史令傅奕(二)

    no、65太史令傅奕(二)

    次日,太极殿早朝。

    李世民环视众臣,出声说道:“众卿先将其他事放下,今天朕这有一题,众卿先来议上一议。”说着将傅奕的折子让太监传了下去。

    众臣依次读过傅奕的折子,看向站在大殿中间靠后的傅奕的目光有些诡异,此时傅奕还未看过折子,并不知道李世民要大家议论的奏折正是他两个月前递上去的。原本以为灭佛事一点可能性都没有了。没想道,今天时来运转,竟然将此事摆在了大众面前。也将他推上了风口浪尖。

    过了将近两刻钟,傅奕的奏折总算在众大臣中传了个遍。一时间大殿中的气氛有些浓重。

    李世民看众大臣一个个面面相觑,沉声问道:“众卿家可有什么意见?”声音中包含威严,嫣然一副君主风范。

    似乎众大臣并没有人相当出头鸟,一个个的依旧沉寂着。自汉朝时佛教传入中原,上层社会的人们大多都成为了佛教的信徒,在这大殿之上信奉佛教的也有不少。自然对这件事是反对的,只是见李世民的面色,也知道,这时候抢先出头反驳可是不好的。于是都等待着有一个出头鸟,来讲这个话题引开。

    突然众臣只见有人向前迈了一步,无论李世民,傅奕还是众大臣都是眼前一亮,不过此人正是太仆卿张道源。张道源的家族世代信奉道教,见有人贬低佛教,自然要出声响应。

    “臣以为,太史令傅大人所言句句属实,我炎黄子孙怎能信奉胡人的蛮夷道统?臣恳请殿下下旨灭佛!”

    一句话说完引起了轩然大波。信奉佛教的几位大臣自然不会愿意灭佛。纷纷出言喝止张道源。

    李世民觉得众臣子吵来吵去太过聒噪。不由得一种心烦的情绪涌上心头:“够了!一个一个说!”说着对着几个吵得最欢的众臣只见随意一指,说道:“萧大人你先说。”

    萧瑀历经隋唐两代,自然是有这个身份来做这个第一个反驳的人,萧瑀对李世民施了一礼,开口说道:“我佛是圣人,傅奕却要非难佛,非议为难圣人的人实在是目无法纪,臣请殿下,惩治傅奕想要灭佛之罪!”

    萧瑀话声刚落,信奉佛教的臣子们纷纷符合:“臣请殿下诚挚傅奕想要灭佛之最。”

    李世民也没想到佛教的势力已经在朝堂之上留下了这么多的信徒,不由得感到骇然,如此,佛教不就能间接的影响朝政了么?若为一国之君决不能让任何势力插手朝政,哪怕神佛都不可能!不过已经闹成这样,解铃还须系铃人,还是要听听傅奕如何说的。

    “傅奕,你有何话要说?毕竟这事是由你引发的!”李世民言语之间既不偏向,又无感情。让人摸不到头脑。

    傅奕也正等待着自己说话的机会,只听李世民点到自己,站出队列,出生辩解道:“人们的伦常大道,没有比君主、师尊与父亲更为重要的了。佛作为嫡长世子,却背叛了自己的父亲,作为一个弟子,却背叛了自己所在的玄门,作为一个平民,却拒不执行天子的命令。萧大人也并不是从石头中蹦出来的,无父而生,却要遵从目无父亲的宗教。我大唐以孝道治天下,不是说臣为难非议那些自称孝道的人目无父母,臣说的仅仅是萧瑀萧大人这样的人。”

    傅奕此话一出,可是激起了一众哗然,言论句句不离人父,就像现代人骂娘一样,让大家怎能忍受?不过他说的话句句在理,也没办法反驳。但这话听在李世民耳中,却也十分的生涩。谁叫李世民刚刚造成了玄武门之变呢?

    不过李世民也没打算找傅奕的麻烦,人家是就事论事,也没指李世民,所以李世民的目光看向萧瑀。

    萧瑀此时也很尴尬,一来自己被骂了不好受,而来人家说的句句在理实在是没法反驳,只好苦笑着,双手合十对着李世民说道:“哎,我佛设置地狱,看来正是为了傅奕这种人。”说罢退回队列中,不在言语。

    傅奕见萧瑀败退,心知这事成了一般,连忙继续说道:“僧人逃避赋税和徭役,却不遵守戒律,吸取民众的香火,却不造福于民。有些寺院不像道观设立在深山,二十余市井民居相连,和屠户,酒楼混杂在一起,怎能修身养性?况且佛教讲求逆来顺受,若天下人都信奉了佛教,我大唐哪还有可战之兵?!”傅奕说着为了,让灭佛一事更加稳妥,又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殿下,可曾去过少林寺?想当年殿下领兵在外,受到少林武僧的帮助,其实只是少林的一种投资而已!目的就是为了改朝换代之后更好地发展,而少林近来又画了幅壁画,说的就是当初帮助殿下之事,却将少林武僧画的各个精神抖擞,将殿下画的十分惶惶。殿下若是不信,可去一观!”

    李世民本来自尊心就强,原本还为曾经少林寺帮助有些不愿灭佛,今听这事,怒火嗖的一下窜了上来,也不去求证。直接开口说道:“拟旨!即日起全国淘汰僧侣、尼姑。捣毁小寺庙,那些全心专心勤奋修行的高僧可以转到大的寺院中去,国家供给寺院所需的衣服、食物,禁止寺院私自耕地,从商,每月所收香火由当地衙门审核。只要不让他们缺少什么所需就好,对那些庸俗畏缩、粗疏丑恶的人,必须勒令他们全部停止修行,强制他们返回家乡,或农或商。若有人要出家,必须由当地官员许可,亲自发出度牒,长安、洛阳保留三所寺庙,其余各州分别保留寺庙一所,其余寺庙一律拔除!”

    旨意发下,全大唐所有佛教徒都是内心惶惶,佛教受了大损,道教自然弥补了没有佛寺的地方,佛道两家的怨念更深了。同样,和尚们纷纷记住了两个名字,一个是傅奕,另一个就是站在天仙宫,目睹这一切的黄俊明。

    一场佛教和道教的暗战,即将缓缓展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更!另:此事发生在武德九年四月,由李渊发召,也涉及了道教,再此做了些改动。诸位读者大大莫要较真。

正文 no、66 人走茶未凉

    no、66人走茶未凉

    轰轰烈烈的除佛运动在整个大唐开始蔓延开来,四处都有光头的和尚被从佛寺中赶出来,遣返回乡,进行劳作。当然这除佛运动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有些僧人暴力顽抗,只是武功再强,信仰再深夜敌不过国家的暴力机器。反倒被衙门尽数捉了回去,结果这一捉,倒也牵扯出了几个江洋大盗。几年以来衙门总抓不到他们,没想到躲到了寺庙里面。这事上奏到李世民案前,自然让李世民更加坚定了除佛的决心。

    说实在的,自从玄武门之变发生之后,李渊也很少理政了,把所有的政务全都推给了李世民。这几天下来。李渊自己也在煎熬中度过。一是对自己的深深地自责,自责自己没有处理好自己几个儿子之间的关系,二是伤心,对李建成,李元吉的身死伤心,对李世民杀了自己的亲兄弟而伤心。几天只见一头黑发缓缓转白,竟有了些老态龙钟的模样。

    黄俊明应邀来到太极宫正见到李渊步履蹒跚,佝偻踟蹰的样子。看起来哪还有那一代开国君主的样子?不过黄俊明也并未嘲笑李渊,任谁置换一下,也得是这个样子,没什么比白发人送黑发人更值得伤心,没什么比明知道杀害自己儿子的凶手是另一个儿子更让人心寒。不过伤心归伤心,心寒归心寒。难道还要严惩“凶手”?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唯一值得欣慰的,也就是李世民处理器政事来井井有条。会是一个好皇帝。

    “陛下,好久不见。”黄俊明在李渊耳边轻声说道。

    李渊从未遇见过这种招呼,不由得觉得有些好笑,可心事重重的他,也只能勉强挤出一个苦笑:“是啊,仙师,好久不见。坐吧,一会裴寂他们也该过来了,哎。”

    李渊也并不愿意多说话,黄俊明也不想自讨没趣,坐在李渊右下方,看着太极宫的御花园发着呆。

    不过在这太极宫内就算发呆,黄俊明也是想着身边的李渊,和正在东宫的李世民。自古以来中国上至帝王,下至贫民百姓一家之主,所能接受的正规接班人,都是嫡长子,从东周时期的礼制也规定了,嫡长子立为太子这一正常的法则。但李渊能够得到这个天下,大半是李世民的功劳。李建成虽然称不上平庸低劣,却也称不上英明神武,反而按照嫡长子继承制,位居李世民之上做了太子。二人所处的地位自然容易产生猜忌,二人所拥有的权力又互相的威胁,所以这两个人必定不能相容。

    不过如果李渊要是有周文王的睿智,李建成又泰伯的贤达,李世民又子臧的节操,这玄武门事变又怎能发生!归根结底,就是权利害人。

    虽然李世民所作的也是逼不得已,但若是等李建成首先发难,然后在采取行动,那这大唐也不会有一代明主李世民了。如果这样去想,逼不得已的李世民这样做,也算是比较好的了。但这事无论前因如何,后果只有一个,就是李世民对自己的同胞兄弟兵刃相加,自然是李世民人生中的一大五点,同样的,一般来说,创立基业的君主的所作所为都会被后人所效仿的,也难怪在唐朝的历史上几乎每个皇帝都是踩着自己兄弟的鲜血上位的。

    黄俊明如此想着,却不敢在李渊面前透露出半点口风,也只是把这话埋在心底而已,一切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臣裴寂参见陛下。”一声高诺将黄俊明从发呆中惊醒。原来是裴寂来了想来李渊也要开始今天的正题了。

    “裴寂啊,你我相识也有多年了吧,记得那时朕还是太原留守,你也只是个晋阳宫副监,你我经常在一起赴宴,饮酒,下棋,赌博。想想那时候通宵连日,情忘厌倦,获得是多么的快活,后来你又和我们家那二小子扯到了一起,劝我起兵。说实话,那时候我的野心还是很大的,好不容易起了兵,攻占了长安,又是你在众人面前叫朕登基,你我相交这么多年,最是知心。朕想除掉刘文静,你就给朕找来刘文静的把柄。武德二年刘武周来攻,败仗连连,又是你亲自请命领兵前去御敌,虽说还是败了,朕从未怪过你,武德六年,你又要乞骸骨。朕不准。你可曾怨过朕?不管你是否对朕有无怨恨,今日朕向你乞骸骨了。以后这天下就给我们家那二小子吧。过了今日,朕就是太上皇了。”

    若问李渊最信任的是谁?从李渊的言语中就不难发现,正是裴寂。不过李渊将自己找来,却是为了见证李渊要禅位当太上皇?黄俊明可真心没有想到会发生这件事。不说那边裴寂一个劲的磕头规劝李渊回心转意。只是李渊心意已决,没有人能够更改。

    “裴寂啊,不用再劝了,帮朕最后一个忙。把诏书拟了吧。”李渊的语气有些没落,又有些沧桑和沉寂:“仙师,您曾预言过世民将是好皇帝是么?”李渊毫无生气的扫了黄俊明一眼开口道,却又不等黄俊明回话,继续说道:“朕!信你!”

    这话听在黄俊明耳中颇不是滋味,想要说些什么,却发现喉咙之间十分的堵,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那边裴寂含着泪,将李渊的禅位诏书拟了出来,递到了李渊手中。李渊庄重的取过玉玺,在诏书上重重的按了下去,似乎用尽了一生的力气,却又久久不愿松开。

    “哎,你们都回去吧,朕,要静一静。”李渊对着裴寂和黄俊明说道。

    此时的黄俊明还未从刚刚的心态中出来,虽然被叫到这太极宫连话都没说上几句,但黄俊明不觉得自己被戏耍了,只是感到李渊凄凉中的伟大,一个上位者的平凡。现在听李渊让他和裴寂离开,黄俊明也没有怨言,只是端起从未喝过一口的茶壶,在李渊面前的杯子中慢慢的倒了一杯温茶,随后才转身离去。人走茶未凉,算是给李渊的一个祝福吧。

    从今以后这天下,就是李世民的天下!

    ————————————————————————————————————————————————————————————————————

    今日第二更求、求、求!

正文 no、67 天仙宫改组(一)

    no、67天仙宫改组(一)

    那边裴寂依旧没有劝说通决意退位的李渊,黄俊明也离开了太极宫,接下来无非就是李渊颁布退位诏书,礼部择选一个黄道吉日举办李世民的登基大典了。不过这还要等上一段时日。也不是黄俊明所能操心的。

    黄俊明回到天仙宫,突然被人拦住,定睛一瞧,正是负责扩建天仙宫的工部主事周鹏飞,老熟人了,也不必那么客套。

    “呦,周大人。您这风尘仆仆的过来又是什么是?难道这天仙宫的扩建有了进展?”黄俊明随口问道。

    周鹏飞一直比较严肃,中规中矩的回答道:“仙师,下官此来正是为了此事,金、木、水三个区域已经迎建完必,可以入住了,还请仙师移步一观。”

    对于天仙宫的这次修建,黄俊明可是颇有打算的。金、木、水、火、土五个区域正是对应着山、医、命、相、卜五个分类,到时候将天仙宫的道士按照喜好和特长划分开来,既便于管理,又能彰显天仙宫作为当下道教领头人的严谨。

    黄俊明随着周鹏飞来到金区,路面皆是青石铺就,毫无半点坑洼。金区中间立有一个大殿,庄严而又肃杀的盘龙刻于屋脊,整个大殿的墙体上又铺了一层铜板,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光辉,大殿正前方的大匾上刻有三个大字“武当殿”全然算是黄俊明对现世武当山的一个念想,大殿两侧又是一片居住区,按黄俊明所想以后专门习武,学习符咒的道士就住在其中。

    武当殿正前方则是一个堪比八角高台广场大小的空地,一个偌大的阴阳鱼黑白分明的刻在地上。两旁则是十八般兵器的武器架,此时兵器还未放上去,空零零的架子支在那里,丝毫不见颓唐和违和感,可见周鹏飞和一众工匠们对于建筑的精通,和对物品摆放的天分。

    出了金区,周鹏飞带着黄俊明走向了木区,金区和木区不同,金区是一片肃杀,木区却是生机盎然。从山上移栽下来的树木花草遍布各地,被一条条仅能双行马车的青石路切割的分外分明,这木区也有一个大殿,名为神农殿,全然是木质结构。也应了这木区之说。

    金区是武道士的修行生活之所,而木区自然是医道士的所在,房前屋后的树木花草间,颗颗草药被隐藏在其中,有些大树的树干上,甚至可以看到盆大的灵芝,药香味四溢。如果能将孙思邈留在天仙宫,这木区,黄俊明便想由他来掌管。这事黄俊明也是琢磨好久了,就差找个时机和孙思邈去说。

    至于已经修建完的三个区域最后的水区,毗邻百年殿后的小湖而建,又人工挖了些沟渠,引来了溪水。全然一副山水相合的自然景象,不过这水区,照比前两个区域可是小了不少。一来,按照黄俊明所想这个区域归修命的道士居住。

    可是五术中的命数,就是通过推理命运的方式了解人生,用来感悟自然,进而改善人生命运的一种学问,对于这门学问黄俊明也仅仅是读过几本《紫薇斗数》《子平推命》《星平会海》而已,但这些书有的还没被人写出来,实在是有些捉襟见肘,不过想必天仙宫这么多人还是有对这个有兴趣的,提前建好已被不时之需。

    看完了已经建造完毕的三个区域,黄俊明可是非常满意,也不去再看正在营建中的火、土二区。对着周鹏飞说道:“周大人,辛苦了,这三个区域深和贫道心意。多谢周大人了。”

    周鹏飞虽然为官,但做的都是营建的工作,听黄俊明喜欢自己一手设定的区域,自然觉得这些苦没有白吃,连忙摆手回应道:“仙师,下官也是按照您的构想这几建造的这些区域,辛苦到也说不上辛苦,都是匠人们做工,下官也只是监造而已。”

    “呵呵,周大人,走去百年殿喝杯茶水。休息休息”黄俊明邀请到。

    周鹏飞听及黄俊明说起天仙宫的茶水,眼神一亮。这天仙宫的茶可比那外面的茶汤好了不知道多少倍,那味道清香四溢。让人回味无穷,但是仅仅是天仙宫的道士们自己饮用,天仙宫外可是半点都无法流传。但是还有两个区域要监造,周鹏飞也打消了这个念头,推辞说道:“下官就不去了,这还有两个区域没造完呢。等这两个区域建造完,下官定要去百年殿叨扰一番,饮他几壶茶水。”

    说罢,也不等黄俊明挽留,直径转身离去,仿佛是怕多和黄俊明呆上一会,要知道那茶的味道可是真心勾人啊。周鹏飞可怕自己忍受不住茶香的诱惑。

    黄俊明见周鹏飞转身离去,不由觉得好笑。不过也不追过去,转身回了百年殿。走到百年殿门口,黄俊明停下了脚步。略一思索,奔着天仙宫的居住区而去。

    “孙道友好兴致,这太极拳可是让您打得有声有色啊。”黄俊明正要去找孙思邈,却见孙思邈正在房前打着太极。直接出声道。

    孙思邈见黄俊明到来,草草的收了功,支吾着说道:“仙长莫要调笑贫道,贫道未经允许擅自学习了这太极,只是一时猎奇,绝不外传。”这话说来倒像是黄俊明是一个很龚闭自珍的人一样。

    “无妨,道友若是喜欢,贫道这还有养生太极拳,专门用来活动筋骨,感应天道。改天就传授于你。”黄俊明摆了摆手,继续说道。

    孙思邈见黄俊明如此大方,不由得有些尴尬:“多谢仙师抬爱了,仙师此来可是为了见那伤者?请随我来。”说着引着黄俊明向房间内走去。

    黄俊明心想,我可不是为了那伤者来的。一把拖住孙思邈,紧紧地盯着孙思邈的双眼,黄俊明缓缓开口道:“贫道此行,是为了道友你而来!”

    ——————————————————————————————————————————————————————————————————————

    今日第一更~孙思邈即将被收入天仙宫了~爽不?

    求、求、求!

正文 no、68 天仙宫改组(二)

    no、68天仙宫改组(二)

    “为我?”孙思邈有些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

    “没错!”黄俊明回答的可是异常的肯定,眼中流露出渴望的目光,盯得孙思邈有些寒毛直竖。“贫道此来正是为了道友你!”

    听到黄俊明的这话,孙思邈本能的想要躲闪,不过思来想去也不认为自己身上有什么是黄俊明所觊觎的,再说看上去黄俊明也没有想要害人的模样,稍微放了放心。定了定神:“不知仙长要贫道做些什么?”

    看来孙思邈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医术正是黄俊明所觊觎的,不过这样也好。反正现在孙思邈也还算年轻,才死十四岁。虽然有些名望,还没到天下皆知的地步。如此来说招揽也相对容易一些,不过是直接就严明是招揽还是叫孙思邈主动留下来,却是黄俊明现在所要思考的问题。

    若问孙思邈一声罪痴迷于什么,显而易见,就是一个“医”字。医人,医己,医所见患病之人。想要招揽他,还是得从“医”字入手。

    黄俊明构思了一下所要说的话,对着孙思邈问道:“道友可有理想?可执着于某一东西,或某一事物?”黄俊明自然知道孙思邈会怎样回答,所以也不等孙思邈回话继续说道:“名望?高管厚禄?还是长生?”

    孙思邈被黄俊明的连番发问,弄得有些发蒙,不过谈及理想,思绪不由的飘飞。三十多年前,当孙思邈还是个七岁的孩童。能够日颂千言的他就是街坊四邻口中的小文曲星下凡,同时孙思邈又聪颖好学,自然是远近闻名的神童。可是上天既然给了他一副聪明的脑子,肯定也会给他的成长路上挖一些坑。从小体弱多病,原本书香门第的小资之家被他治病所需的汤药拖累了个罄尽家产。几年下来,老庄学说读了个通透,可也愈加的贫穷。都说久病成医,也不怪原本作为远近闻名的神童最后却走上了学医这条路。不过自孙思邈拿起第一跟银针,煮起第一瓮草药的时候,孙思邈就对着医道一途再也放不下了。

    孙思邈从回忆中清醒过来,有些唏嘘的说道:“贫道所求唯有接触病人的痛苦而已,名望,高官,太过世故,无法随意。长生虚无缥缈,但贫道认为无病无灾便是长生。”

    虽然黄俊明也想得到孙思邈的所想,但亲耳听来,平淡中却带着伟大,这让想要耍些小心思的黄俊明有些自惭形秽起来,不过这孙思邈还是要留的。“道友所求甚是简单,却也异常的困难。不过道友,天下间的病症何止万千,疑难杂症非名医所不能治,不知道友可知这是何原因呢?”

    “这。。。”孙思邈全然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不由得语塞,到底孙思邈现在只能称作是一代大医,还未到那顶尖的杏林圣手的地步。想的自然没那么精深。

    “道友,对天道的变化了如指掌的人,必然可以参政于人事;对人体疾病了解的透彻的人也必须知晓天道变化的规律。天地有春夏秋冬四季,又金木水火土五行。相互更替,就像有个轮子在转动一样。不过这是怎么运转的呢?天道之气和顺为雨;愤怒起来就化作风;凝结而成霜雾;张扬发散就是彩虹,这便是天道的规律。人也相对应这四肢五脏,昼行夜寝,呼吸精气,吐故纳新。人身体里的气流充满全身而成了营气、卫气;彰显在身体里的就显现在气色精神;表现在外的就是声音;这就是人身的自然规律。阴阳知道,天人感应,人身的阴阳合自然地阴阳并没什么太大的差别,让人的阴阳失去平衡的时候,气血上冲就会发热,气血不通就会生寒;郁结就会形成肿块和赘物;下陷则形成痈疽;奔腾就是气喘乏力,枯竭就是精神衰竭。各种状况都是显现在外、气血的变化也表现在外,天地不也是如此么?”

    黄俊明长长的一番话说完,眯着眼睛看着眼前的孙思邈,虽然孙思邈现在是一副沉思着的样子,但黄俊明知道,这些话绝对会引起他的兴趣,因为这句话正是二十年后孙思邈对他的徒弟所说的话的一部分。由于深谙道家至理,黄俊明也是熟记过的,到这里自然信口捏来,毫不费力。

    孙思邈也貌似想通了什么,苦笑着说道:“贫道学了将近三十年医,却从未想过这一点,哎。贫道多谢仙长指点。”言语中不由得有些没落。

    黄俊明见孙思邈一副大受打击的样子,心中索然有些不忍,但是还是继续说道:“道友,我这天仙宫道家典籍不知几凡,若道友要研究这天地人三者的阴阳之道。还请自便,不过贫道还有一事,请道友帮忙。”

    很显然,现在的孙思邈完全不在说话的心思上,略微一点头示意黄俊明说下去。黄俊明见此,也不气恼直接开口说道:“道友的医术在这大唐也算是罕见的了,可道友医术再好也仅仅是一个人而已,一个人又能救治多少病患?而大唐每天又有多少人患病?一个名医就算医术在高也无法救治所有病人,所以还请道友帮忙为天仙宫培养一批医道,一批医德养性,以德修身,德艺双馨的行医道士。拯救那些无药可医,无医可治的苍生百姓!”

    此时的孙思邈总算回神过来,听黄俊明如此诚恳的请求,不由得将黄俊明引作知己,可不是每个人都能说出救治天下病患这种话的。但对于这事,孙思邈还是有些犹豫,毕竟孙思邈是一个不喜欢被束缚的人。但也确实不好推脱,只得表示先去想一想,等过一段时间在给答复。也好消化一下黄俊明刚刚所说的一切。

    ——————————————————————————————————————————————————————————————————————

    第二更、求三江票,当前三江第7名,若明日早晨达到前五,就加更一章,达到前三,在前三期间每天都有加更。至少一章,嘿嘿,跪求三江!截止到明日上午10点哦~

    +_+什么状况,定时发布竟然忘设置了,还好临时看了一眼。抱歉,抱歉。

正文 no、69 天仙宫改制(完)

    no、69天仙宫改制(完)

    对于黄俊明来说,这段时间的等待堪称煎熬,对于孙思邈这尊大神黄俊明可是真心想将他留在这天仙宫的,这已经过了一天了。孙思邈还没有照过来,让黄俊明有些焦急。一切随缘吧。黄俊明如此想到。

    黄俊明将孙思邈晃出了自己的脑海,摆弄起几个齿轮来。都说穿越者有金手指,可黄俊明的金手指也仅仅是比大唐多了几千年的知识。火药是鼓弄出来了,但黄俊明看自己身前的齿轮有些欲哭无泪的感觉。

    本打算弄出个自行车来,结果发现大唐的冶炼水平打造不出来合用的链条,连转轴也造不出来。打算退而求其次不用链条改用齿轮吧,又太过笨重。骑起来也很费力。这些天来图纸不知画了几凡,制造齿轮的材料也不知换了多少个,是在是有些心烦。

    黄俊明摆弄来摆弄去,实在是毫无头绪,而且被弄得心烦意乱。在唉声叹气中收拾了图纸和齿轮,准备出门去散散心。刚刚推开百年殿的大门,却见门外孙思邈正犹豫的踱着步子。让黄俊明眼前一亮。

    “道友,此来可是想好了?”黄俊明笑着问道。

    孙思邈似乎完全没看到殿门已经打开,被黄俊明突然出声吓了一大跳,见是黄俊明询问,支吾着说道:“恩,啊,贫道,恩。会留在天仙宫一段时间。指导道士们学医,但等贫道想要离去时,还望仙长勿要阻拦。”

    没想到一代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