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官人(三戒)-第4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不知道,不知道……”王贤痛苦无比地摇头,他感觉头疼欲裂,整个人生不如死:“我只知道,这一步迈出去,天下又是一场大乱,而这场大乱,本是不应该发生的!”

“王贤!”柳升暴喝一声,一把揪住他的领子,虎目圆睁道:“你在战场上杀伐果断的本事哪去了?!”

隐藏在暗处的闲云,倏然出现在柳升面前,就要把他的手臂扭住。却被王贤喝住道:“不用动手,侯爷是不会伤害我的。”

闲云深深看一眼王贤,便重新消失在黑暗中。

经过这一插曲,柳升的气也泄了,松开手退后道:“是属下无状了,请公爷责罚。”

“我知道你是好意。”王贤微微摇头,定定看着柳升道:“其实这阵子,我思考了很久,我真的不想再搅和得天下大乱了,我也没有当皇帝的欲望……”

“不是你想不想,而是你到了这一步,不得不去做!”柳升咬牙切齿。

“你说得不错,我也确实咽不下这口气。”王贤深深吐出一口浊气道:“你不要再逼我,让我想想,好好想想……”

“横竖回军大王城还有些日子,公爷可以好好想想。”柳升点一点头,抱拳告退出去。

王贤点点头,看着柳升消失在帐门口,他依然保持着原先的姿态,坐在椅上一动不动,良久才对着虚空道:“我该怎么办?”

“这不像你。”一个声音回答道。自然不是虚空,而是从黑暗中走出的闲云道长。如今闲云已经接掌了武当山掌教的位子,等闲不会离开山门,这次王贤远征草原,他实在不放心妹夫的安全,才带了一众教中好手,加入到北伐的队伍中。

“是不像我。”王贤点点头,对自己最好的朋友,而且是方外之人,他说话要坦白了许多:“如果按照我的本心,谁敢害我,当然要以牙还牙,操他老娘了。”

“那就干呗,横竖你又不是第一次对皇帝下手了,难道还有心理障碍不成?”闲云审视着王贤,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位老友,似乎已经面目全非,但又好像一点都没变。

“这种事,也不是一回生两回熟那么简单。”王贤苦笑道:“好吧,我就是有心理障碍!”

“嗯。”闲云点点头,云淡风轻道:“我早看出来了,你跟柳升说的都是托词,你不想造反是另有原因。”

“哎,无从说起……”王贤长叹一声,哪怕是对最好的朋友,他都没法彻底敞开心扉,把最深处的想法说出来。

因为王贤没法告诉闲云,自己其实是二世为人,在原先那个时空里,朱高炽,朱瞻基都是非常好的皇帝,杨士奇,杨荣等人,也是青史留名的贤相良才,这些人一同努力,将深陷危机的大明政权重新拉回了正规,让这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又延续了近两百年。

王贤原先是不理会这一套的,但当他日渐位高权重,深切地体会到,天下的兴亡和百姓的生死,全都系于这些位高权重者之身。帝王将相一念之差,就会给百姓和国家带来无边的灾难,所以王贤反而越来越敬畏原有的历史,唯恐因为自己的过失,导致这个最后的汉人王朝提早夭折,给多灾多难的华夏百姓,带去更多的苦难记忆……

这才是王贤一直对杨士奇等人退让的真正原因,没有人能理解他,但他就是这么想的。

王贤其实一直希望自己能急流勇退,给大明朝去掉这个最大的不确定因素,但每每生出此念,看看左右跟随自己的人,想想山东、河套,自己可以激流勇退、归隐海外,可千千万万已经打上他烙印的人们,还有他们的家人,不可能跟自己一起退下来。他们还有自己的野心,还希望能站得更高!

所以王贤才会幻想,能不能和对方相安无事,共存下去。但对方显然已经把他当成大明这具肌体上的毒瘤,拼着壮士断腕,也要把他除之后快!

更要命的是,就连王贤自己,也把自己看成大明体内的异物……

王贤不是没想过,就如当初严先生所劝,干脆都让他们去他娘的,自己来搞这个国家算球!可是朱家已经坐了六十年江山,而且还有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大气运在里头,自己能从他们手中夺过来吗?夺过来能有那个气运坐得住吗?

就算自己坐得住,能比朱家皇帝坐得好吗?自己的子孙,会不会比朱家的子孙更不肖。至少,朱家从洪熙往后的皇帝都不暴戾,对老百姓也不错,能让大明江山再延续二百年。这都是他可以看得到的……真的要用彻底的不确定性,替换掉这确定的二百年吗?谁敢说他不会成为民族的罪人?

曾经仗着二世为人,以为自己无所不能的王贤,越往上走就越明白自己原先的无知可笑。一个国家的任何现状,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背后都有极其复杂的原因。而且这个国家的存在,就是由这些好的坏的各种现状共同支撑起来的。

任何国家层面的改变,都会导致极其深远的影响,也许在当时效果很好,但十几几十年后却成了祸国殃民的恶疾。所以,王贤已经很清楚,就算自己知道未来很多很多的事情,依然不可能为这个国家开出药到病除的良方,更不要说拿出成仙得道的神药了!

经过这么多的事情,王贤悲哀地发现,自己这个穿越者的到来,并非是上天给予这个国家的恩赐,而是一种折磨!自己越是折腾,这个国家就越是乱套,他猛然想起了自己的师傅,那位掀起天下大乱的姚广孝。

老和尚晚年,想必也是看清楚这一点,所以才会把自己关在庙里坐死关,以免再给这个世界添乱子……

这些都是王贤心底最深处的想法,他是真的不想再给这个国家添乱子了,可是,那些人偏偏不肯放过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战他的底线,让他前所未有地动摇起来!

是要坚守自己的初衷,还是遵从自己的内心,王贤陷入了痛苦的挣扎……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有仇就要报

大军在原地休整一日,便拔营返回大王城。

行军路上,队伍的气氛十分怪异,将士们一个个沉着脸,闭着嘴,看上去就像吃了大败仗一样。哪有半分横扫草原、大获全胜的喜悦?

刚行军没两日,他们遇到了前来接应的吴为军。

吴为的军队看到王贤率领大军凯旋,全都激动坏了,欢呼着丢下兵器,冲到王贤的大军之中,和远征的将士们忘情拥抱!

远征军的将士们虽然不明白他们为何如此激动,但深入草原近两个月来,终于又看到自己人了,同样也十分高兴,暂时把满腹的愤恨抛到脑后,和前来接应的同袍们抱在一起,向他们大声吹嘘自己的丰功伟绩!

确实,特鲁河一战,消灭了一半鞑靼铁骑!千里追击,打得阿鲁台哭爹叫娘!绝境中挺进大漠,全歼鞑靼余部!又回师消灭了来势汹汹的朵颜三卫!

这其中任何一桩,都足以让将士们青史留名,够他们吹嘘一辈子了!何况是全都属于他们!

那些前来接应的将士,听得目眩神迷,捶胸顿足!直恨自己为什么会被派去增援大王城,错过了这连番的大胜!

一片欢腾声中,吴为来到王贤面前,通红着双眼道:“能再见到大人,实在是谢天谢地!”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向来福大命大!”王贤也很高兴,给了吴为一个熊抱,使劲拍了拍他的肩膀,腾起阵阵尘土。“不是让你留在大王城,协助宝音守城吗?怎么这么不相信我?”

“哎,我也知道大人一定没问题。”吴为叹了口气道:“但大王城已经实在待不下去了……”

“怎么,你们和守军发生矛盾了?”王贤愣了一下,自从深入大漠后,他便和后方断了联系,对目前的情形一无所知。

“那怎么可能。是朝廷派了钦差到大王城要接手我们的军队。”吴为恨声道:“还有东厂的番子也到了,要把我们这些人逮起来。”

“什么?”王贤和柳升等人都被搞糊涂了,柳升问道:“老吴,你说什么呢,东厂都关了多少年,怎么又冒出番子来了?”

“哎,你们不知道,这一个月朝廷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已是天翻地覆了!”吴为喟叹一声道:“一个多月前,大军被朵颜人断了粮道,大人率军深入大漠的消息传回京城,所有人都认为大人回不来了,就算能回来,也是个全军覆没。”

王贤点点头,确实没有人能想到,他和他的大军能绝处逢生,反败为胜。

“皇上一得到这个消息就病倒了,然后把朱瞻基放出来,封他为太子,命其监国。”吴为双目怒火熊熊,虽然事情他早就知道,但复述起来还是怒不可遏道:“朱瞻基一上位,就和杨士奇一起对大人下手了!他们宣布,大人抗旨不遵,孤军冒进,才会导致全军覆没,使国家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这都是大人的罪过,所以必须严惩。”

说着吴为看看王贤,面无表情道:“您的爵位已经被褫夺,所以现在称您为公爷是不对的。但也不能称您为元帅,因为您所有的官职也都被褫夺了。”

“还有侯爷,您也一样。”吴为又看看众人,苦笑道:“诸位也不例外……”

“这群王八蛋!也太不讲究了吧!”柳升等人怒不可遏地蹦起来:“就算要动刀,也不用这么着急吧!”

“别这么激动,不然待会你们会爆掉的。”吴为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才继续道:“然后,他们疯狂地撤换了所有我们这边的官员,换上他们自己的同党,还有那些靠边站的勋贵。他们还撤销了大都督府,重设五军都督府,让朱勇、王通这些人出山,替他们镇住军队。”

“朱瞻基对那些靠边站的勋贵一手甜枣,一手大棒,他许诺,大事底定之后,将封他们为公爵,杨士奇也保证,不会再干涉他们对军队的控制。但要是谁不听话,立即就归为王党份子,投入诏狱折磨个生不如死!”

“这个诏狱不是锦衣卫的,而是东厂诏狱。”柳升等人一个个恨得咬牙切齿,吴为那边还嫌不够,继续说道:“朱瞻基还让胡灐重开东厂,眼下唯一的任务,就是将跟大人有关的亲朋、属下、同僚全都抓进东厂诏狱,日夜严刑拷打,逼问大人的罪状。”

“银铃和大人的妹夫在京城,也被抓进诏狱里,据说很是遭了些折磨,也不知近况如何……”吴为看看王贤,只见他原本还能强忍着怒气,一下子喷薄出来,重重一拳打在那面帅旗的旗杆上!

粗大的旗杆晃了一晃,留下一个清晰的血拳印。王贤的手鲜血直流,这一拳实在太重了……

左右赶忙要替他包扎,却被王贤粗暴地推开。看到元帅要吃人的样子,没有人敢上前,只能任由他的鲜血,滴滴答答落在地上。

人就是这么庸俗,不触犯到他真正在乎的东西,还有理智可言、道理可讲。一旦他最真实的东西被伤害,就再也不会讲什么道理,直接化身一头失去理智的野兽了。

“要不,吴大人先歇歇,回头再继续说。”莫问见吴为好像永远都说不完一样,真担心等他说完,所有人都要变成疯子了。

“让他继续说!”王贤却冷冷道:“我倒要听听,他们到底能做到什么地步?!”

“说!”唯恐天下不乱的柳升,自然巴不得吴为爆出更多猛料来。

“如今那帮勋贵已经全都被收拾得服服帖帖,被朱瞻基派去接管了居庸关、山海关,还有宣府大同……”吴为便继续说道:“他们还跑到大王城,要把我手里的一万骑兵,还有那两万多押运辎重的步兵夺走,以免大人回来,手里还能有军队可用。”

“幸亏大王城不是他们的天下,宝音夫人把他们撵出城去,那帮家伙便威胁要剥夺宝音夫人长公主的身份,把博尔济吉特人赶出河套去。”吴为又道:“宝音夫人虽然不惧他们,但我担心留在大王城,会给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且也怕他们打我们步兵的主意。便连夜把军队带出了城,沿着大人的路线,一路上收拢咱们的步兵,过来和大人汇合……”

吴为终于一气说完了,王贤手上的鲜血也凝结了,他仰天大吼一声,就像一匹受伤的狼。

柳升等人也跟着他们的头狼仰天大吼起来,不这样无以发泄他们无边无际的痛恨和愤懑!

怒吼之后,王贤也不理会他的将领们,转身进了自己的中军帐。

将领们犹豫再三,还是没有跟着王贤进去,他们都很清楚,自己的头狼需要独自思考一段时间,好做出那个艰难的决定!

很快,明军营中都知道了吴为带来的消息,将士们彻底愤怒了,他们把王贤的营帐围了个水泄不通,却跪在外头一声不吭。

吴为和柳升闻讯赶来,看到了让他们终生难忘的一幕,只见四五万将士,黑压压潮水一般,一眼望不到边,从四面八方跪向那白色的中军帐。

更让他们震撼的是,这么多将士却没有一个出声的,全都默默地看着帐篷,方圆数里内静悄悄一片,却绝不是死气沉沉,而是让人感到有熔岩在地下翻滚、有乌云在天空翻腾,其中分明孕育着毁天灭地的力量!

那是沉默的力量,那是无声的呐喊,那是最让人无法抗拒的请求!

帐中的王贤很清楚,这帮将士是在求他,带领他们回去报仇。但是因为他这个主帅说过,要等回去大王城再说,所以他们不敢开口,只能用这种方式默默地表示他们的态度!

但王贤如何能轻易开这个口,哪怕已经满腔怒火,他也十分清楚,一旦开了这个口,就将放出无数的洪水猛兽,再也没有回头路了!

当吴为和柳升费了老大劲儿,终于挤进中军帐时,只见王贤披头散发,赤脚盘腿坐在矮桌上,面前横着那把镶金嵌玉的天子剑。

“大人,这都是为你而战的将士啊!”吴为指着帐外,对通红着双眼的王贤沉声说道:“他们是在为你鸣不平,是要替你讨公道,千万不要寒了他们的心啊!”

王贤重重点头。

“大人。”柳升也指着帐外,对王贤高声道:“他们在等什么,您最清楚不过!不要让您的将士们失望啊!”

王贤再次重重点头,终于,在吴为和柳升的殷切注视下,他缓缓从矮桌上站起来,提起那把天子剑。也不穿鞋,就这样被发跣足、提剑出了中军帐。

帐外,无声等待的数万将士,一看到他们的主帅出来,一双双暗淡的眸子,渐渐地燃起了明亮的火光。

那是复仇之火,那是希望之火……

王贤目光缓缓扫过众将士,然后举起天子剑,一手握住剑鞘,一手握住剑柄,缓缓拔出了雪亮的剑身。

王贤将那华丽的剑鞘丢在地上,把宝剑竖在胸前,目光紧紧盯着那剑身上自己的倒影,剑脊将他的面孔分成两半,一半带着悲天悯人的菩萨像,一半则是杀气冲天的恶魔像。

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檄文

大风起兮云飞扬,王贤的长发在风中猎猎飘荡。

将士们万众瞩目之下,他对着那天子剑,满脸悲愤地喝道:“臣王贤,为主上披荆斩棘、甘为忠犬!十余年来、九死一生!遇有国难、舍生取义!鞑虏肆虐、亲率将士、转战千里、歼敌十万!唏乎,我军将士、忠诚神勇、战功赫赫、直追徐、常!”

将士们仰望着王贤,听他那振聋发聩的檄文,一个个血脉贲张、呼吸粗重!

“然主上不念我将士微功,任其辱我,勾结外敌、断我粮道、绝我后路!一万军民、惨遭屠戮!数万大军,身临绝境,幸得苍天庇佑、天理难灭,我大军方得绝处逢生,反败为胜,诛灭鞑、朵!方得班师,惊闻国内,噩耗传来、我等将士、已成罪人、战功抹杀、英名无存!亲朋故旧、锒铛下狱!惨遭凌虐、十死无生!”

王贤吼出的每个字,都带着无比的悲愤,都在向京城的昏君奸臣,发出最强烈的质问!

将士们听得泪流满面,恨不得立即拔剑而起,杀回北京城,向朝廷讨还一个公道!

“我等将士,何罪之有?鸟尽弓藏,急不可耐!我等家人,何罪之有?惨遭株连,何其无辜!近万军民,何罪之有?惨遭出卖,千古冤之!”王贤对着那宝剑咆哮道:“我等将士,不讨还公道,何以纾平心中郁气?!我等儿郎,不为家人报此仇,何以报答父母之恩?!我等男儿,不报此仇,有何面目再见泉下袍泽?!”

王贤说着,高高举起那宝剑,双目圆睁,怒视着将士们,一字一顿地咆哮道:“我王贤在此起誓,不讨公道、不报此仇、便有如此剑!”

说完,他用尽全身力气,猛地将那天子剑砍在营门口的拴马石桩上!

登时火星四溅,一声脆响,天子宝剑断成了两截!

王贤刚刚愈合的伤口,也被这一下重新震开,鲜血顺着剑柄,流淌到仅剩的半截剑身上,又无声滴落在地。

将士们忘了呼吸,瞪大眼睛看着他们的主帅,片刻之后,发出了山呼海啸的咆哮声:“报仇雪恨!讨还公道!”

“报仇雪恨!讨还公道!”

“报仇雪恨!讨还公道!”

那咆哮声声震云霄,仿佛一直能传到千里之外的北京城。

北京城,自从王贤战败、太子监国、东厂大肆逮捕王党份子以来,老百姓感觉,又回到了几年前的永乐末年,东厂在京城中横行肆虐,随意抓人的日子。

老百姓的感觉一点都没错,因为东厂还是那个东厂,番子还是那些番子,只是厂督从赵赢换成了胡灐而已。虽然两只老虎一个姓赵一个姓胡,但都是一样要吃人的!

那些东厂番子,在这失业的四年里,日子过得十分凄惨。这群习惯了作威作福、吃香喝辣的蛀虫,哪还肯下力气挣吃挣喝?何况就算他们想下力气,老百姓恨透了东厂,知道他们的身份也不会用他们。

结果,一个个游手好闲,坐吃山空之后,就开始坑蒙拐骗,不知挨了多少打,挨了多少饿,受尽白眼,吃尽苦头。还有那原先的仇家,趁机找他们报复,弄死弄残了不知多少……

现在,胡灐为了尽快重建东厂,站稳脚跟,尽数启用了这些人。这些满腹怨毒的家伙,重新当上番子之后,自然要变本加厉地报复回来,对京城百姓的凌虐,也就可想而知!

那些之前给过他们白眼儿、不雇佣他们、得罪过他们的人家,统统被扣上王党的帽子,抓到诏狱之中,虐待殴打、百般凌辱,家破人亡,不计其数。这还算轻的,那些曾经打过他们,报复过他们的人,则全家被抓进诏狱,受尽百般折磨,全都被活活虐待致死。

还有那些跟他们从无交集,更跟王贤没有丝毫瓜葛的富商财主,只因为家里有钱,就也一样逃不了‘王党份子’的大帽子。不被敲诈得倾家荡产是甭想出来了。

这种情况下,京城老百姓怎会不人人自危、噤若寒蝉?谁也不知道,明天又有哪个认识的人,会被当做王党抓起来。谁也不知道,同样悲惨的遭遇,会不会落到自己头上?

不少富户想要逃离京城,暂避风头,但东厂番子岂能让这些肥羊离开?他们派人守在城外的要道上,那些富户一出京城,便以‘畏罪逃亡’的罪名,将他们抓回来,投入诏狱,敲诈勒索。

番子们之所以不在城门守着,不是怕影响不好,而是怕那些富户一看到他们就调头回去,岂不没机会敲诈这些肥羊?

东厂搞得太不像话,一个月的时间就把洪熙皇帝,好容易才治理得井井有条的北京城,搞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这下连卧病中的皇帝,也被惊动了,把朱瞻基叫到乾清宫问话。

太子监国一个月来,这还是洪熙皇帝第一次召见,之前朱高炽一直安心养病,朱瞻基就是把天捅破了,他都不闻不问。

“儿臣恭请父皇圣安,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朱瞻基就在宫内,很快便赶到乾清宫面圣。

“免了吧,给太子看座。”朱高炽歪在床头,经过一个月的调养,气色看上去好了不少。当然,这是朱瞻基不愿意看到的。

“父皇气色看上去好了不少,看来龙体痊愈指日可待。”张诚搬来锦墩,朱瞻基谢过之后,便端坐下来,神情恭谨道:“这样实在太好了,儿臣监国这副担子,实在是挑得太吃力了。”

“怎么,你想撂挑子了?”朱高炽微微皱眉,似有不满。但其实父子二人谁都没放在心上,因为从朱瞻基进来的那一刻,主君和储君的交锋便已经开始了。

朱高炽很清楚,朱瞻基上来这么说,无非是以退为进,堵住自己的嘴,不让自己对他太过说三道四。

谁都知道,这种时候,皇帝的病是不可能痊愈的。因为,还不是时候……

“儿臣岂敢撂挑子?”朱瞻基一脸惶恐道:“只是儿臣还太年轻,很多事情的处理都有欠火候,如今的局面又是如此复杂,真叫一个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儿臣唯恐行差踏错、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朱瞻基这一手,效果还是很不错的,洪熙皇帝找他来,本来是为了东厂的事,结果却只能先放在一边,安抚起他的情绪来。朱高炽微闭着双眼,缓缓说道:“这话还有些像样。你不要有太多顾虑,放手去做就是,不是还有朕吗?”

虽然知道只是一句嘴炮,朱瞻基还是感到舒坦了一些,谁知皇帝话锋一转,又悠悠说道:“不过你也不算年轻了,永乐年间就长期跟在先帝身边学习理政,朕相信你是可以把局面收拾好的。”

“父皇教训的是,儿臣一定尽力而为。”朱瞻基面上诚惶诚恐,心中却破口大骂:‘老东西,铁了心把所有黑锅都给老子背!等老子把局面收拾好了,你再出来装好人!弄不好还要把板子打到老子屁股上!’

确实如皇帝所言,朱瞻基虽然不到三十岁,但经历的已经太多太多,他有什么是他看不明白的?当初,皇帝一下旨宣他进宫,朱瞻基就知道老东西想让自己干脏活了。

中国人都讲究个死者为大,何况不管怎么说,王贤都是为国捐躯,他一死,朝廷却要刨坟清算,赶尽杀绝,总有些让人不齿。更何况,老百姓不知道王贤和皇帝已经同床异梦,还以为他们是相亲相爱、情若父子的一家人呢,朱高炽要是在王贤为他战死之后,对王贤反攻倒算,把他的家人故旧全都抓起来。皇帝辛辛苦苦营造几十年的仁慈形象,肯定会轰然倒塌……

这是哪个皇帝都不愿看到的,何况是朱高炽这种爱惜羽毛的皇帝,所以他病倒了,把接下来的事情都交给朱瞻基。朱瞻基心知肚明,别看这活会臭了名声,可自己要是不干,还有朱瞻圻那帮兄弟在等着干呢。

但朱瞻基也不会那么痛快答应,因为他很清楚,等到自己把王党都干掉,基本消除了王贤对大明的影响,他的父皇便会痊愈了。到时候,需要给那些被误伤的官员一个交代,需要平息民间的愤怒,还需要证明,他这个皇帝依然是这个国家的老大,做父亲的一定会对自己的儿子下手。

当然,宰了他倒不至于,但宣布朱瞻基几条过失,命他回去再度闭门反省,却是怎么也逃不了了。

朱瞻基知道自己免不了夜壶的命运,但他就算当夜壶,也要当一个纯金的夜壶。所以,直到皇帝封他为太子,才肯去见皇帝。

至此,交易达成,朱高炽给朱瞻基一个确定的未来,朱瞻基为朱高炽担下骂名。父子俩各取所需,童叟无欺。这也算这对父子在长期的冷战之后,终于头一次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

但现在,见朱高炽既要让自己背黑锅,还要对自己背黑锅的姿势指手画脚,朱瞻基自然十分不爽。

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王道不要脸

乾清宫,寝殿中气氛渐渐不太融洽。

天家父子云山雾罩地打了一针机锋,便有些话不投机了。

朱高炽终于不再拐弯抹角,看着朱瞻基道:“朕听闻,京里最近很不太平,跟东厂胡作非为有关系。朕不是说你不该重建东厂,但要多加约束,不要让他们干扰到百姓的正常生活。”

“父皇教训的是。”朱瞻基点点头,下一句却成了:“只是治重病要用猛药,现在不是约束东厂的时候,老百姓难免苦一阵子,等到大局已定再说吧。”

“什么时候会大局已定?”被不软不硬地顶了一下,朱高炽皱眉问道。

“快了。”朱瞻基答道:“东厂已经搜集到王贤上千条罪状,从中整理出了十二条不赦大罪,儿臣让他们把罪名夯实,务必做到铁证如山、无可置辩。”顿一顿,他笑道:“然后便可以公布天下,盖棺定论了!”

“哎,何至于此……”朱高炽神情一黯,叹息道:“难道就没有缓和一点的法子了吗?”

朱瞻基最腻味他的就是这个,当了婊子还想立牌坊!压下心头的不快,太子沉声说道:“父皇,事关社稷存亡,来不得半点心慈手软!”

“朕还是觉得,你做得急了点。”朱高炽眉头紧锁,缓缓说道:“万一,朕说是万一,王贤要是回来了,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父皇!儿臣已经撤掉了大都督府,将王贤在山东之外的亲故全都抓捕入狱,同时派人去河套,接管他余下的部队,此事已经没有半分缓转的余地!”朱瞻基厉声说道:“只能以雷霆手段一办到底,尽早定下大局为上!”

“哎……”朱高炽也知道,既然让朱瞻基去做,就只能接受他的风格,说什么也都白费了。

父子二人正准备结束这场没有意义的谈话,张诚进来禀报,说杨士奇有急事求见。

朱高炽和朱瞻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诧,因为皇帝如今不理事,军国大事都是向太子禀报。太子这才到乾清宫一会儿工夫,杨士奇都等不了,显然是出了不得了的大事!

“快宣!”朱高炽和朱瞻基异口同声道。

张诚便赶紧出去,不一会儿,领着失魂落魄的杨士奇进来。

朱高炽和朱瞻基看着平素里,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首辅大人,此刻却脸色蜡黄,嘴唇颤抖,脚步踉踉跄跄,官袍下襟的膝盖位置,还有两个土印子,似乎是来的路上被绊的。

杨士奇扑通跪在二位主上面前,嘴巴张了几次,竟都说不出话来。

“发生什么事了,竟让首辅慌成这样?”朱瞻基想显示一下自己的镇定自若,开起了玩笑道:“莫非天塌下来了不成?”

“是,是天塌下来了!”杨士奇如丧考妣道:“陛下,殿下,你们要有个心理准备啊……”

朱瞻基看看朱高炽,心说我爹还没死啊?朱高炽则心说,我爹早就死了啊!

“说!到底是什么事?!”朱瞻基怒喝一声道:“这天下还有什么事,是我父子顶不住的?!”

“王贤,王贤他还没死……”杨士奇惨声说道。

“啊!”朱高炽脑袋嗡地一声,惊得一下子从床上坐起来,朱瞻基惊得一下子从锦墩上站起来!

“他果然没死……”朱高炽无力地哀鸣道:“朕就说吧,你们操之过急了……”

“他回来又怎样?”朱瞻基目露凶光、咬牙切齿道:“我们又不是没料到,已经有了万全的准备,还怕他孤家寡人不成?!”

“他不是一个人,还有六万军队呢……”杨士奇颤声道。

“啊!”朱高炽闻言眼前一黑,险些晕厥过去,一下子又摔倒在床上。

朱瞻基也一屁股瘫坐在锦墩上,再没了方才的气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